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六單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第32講 百家爭鳴 與漢代儒學知識框架即時鞏固的入場劵考情分析引領考試的風向標考試說明2015年2016年2017年1.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孔子與老子的思想;百家爭鳴;儒家思想的形成2.漢代儒學:董仲舒的思想主張;漢武帝確立儒學獨尊地位的措施T4(孔子的思想)復習建議:1.學習儒家思想,要從宏觀上把握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演變的基本線索,要注意把古代思想家的主張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下分析評價,更要注意把握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現實意義2.注意區(qū)分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主張,這是本講知識點的易錯點3.熱點聯系:可與當今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等聯系考點導學揚帆啟程的導航燈考點一“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背景1.經濟上:_,封建經濟迅速發(fā)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諸侯紛爭,分封制的瓦解3.階級關系上:士的崛起4.思想文化上:出現百家爭鳴,“學在民間”派別與代表1.道家:春秋老子和戰(zhàn)國莊子等2.儒家:春秋孔子與戰(zhàn)國孟子、荀子等3.墨家:戰(zhàn)國墨子等4.法家:戰(zhàn)國商鞅、韓非子等主張1.道家老子(1)世界萬物本原是道,要因循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欲,才能逍遙自在,希望回到_的理想社會。他進一步提出了“_”的政治主張(2)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是運動的,有無、禍福、難易、貴賤都是相互依存,不斷轉化的2.儒家孔子、孟子、荀子(1)孔子的思想a.核心是“_”,主張互相愛護、融洽相處、寬容相待,“己所不欲,勿施與人”b.提出“禮”,主張“克己復禮”,使每個人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c.強調“為政以德”,注重教化;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d.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主張“_”,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2)孟子的思想a.發(fā)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實行_b.進一步提出“_”的民本思想c.主張“_”的倫理觀點,并主張通過實行仁政來回復擴充人的善性(3)荀子的思想a.在孔子“仁”的基礎上,主張施政用“仁義”和“王道”,要求“以德服人”b.提出了“_”的民主性觀點c.提出了“_”的思想,強調用禮樂規(guī)范人的行為,使人向善3.法家韓非子主張君主要以法治國,提出系統(tǒng)的法治理論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理論4.墨家墨子主張“兼愛”、“非攻”、“節(jié)儉”、“尚賢”性質,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意義,1.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階段2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的基礎【點題訓練1】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為仁由己”。朱熹對“克己”作如下解釋:“克”意為“勝”,“己”指的是“身之私欲”。這種解釋() A將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滿足個人欲望為目標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與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考點二董仲舒的主張1董仲舒來源儒家為主,融合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思想著作春秋繁露特點神學化主張(1)適應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_”和“_”的主張(2)適應加強君權的需要,宣揚“君權神授”,提出“_”和“_”(3)適應維護統(tǒng)治秩序的需要,提出“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地位漢代儒家的代表人物2漢武帝確立儒學獨尊地位的措施與影響措施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政治起用很多_參與國家大政,規(guī)定地方政府定期_教育(1)_成為國家規(guī)定教科書,設立專事研究和傳播五經的教官,稱為“博士”。自此,教育為儒家所壟斷(2)興辦_,規(guī)定太學生員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經博士教授(3)全國地方郡、縣設立由_壟斷的各式學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統(tǒng)影響,(1)儒學大興并開始處于_地位,逐漸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2)結束了各派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扼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fā)展【點題訓練2】孔子主張“對鬼神敬而遠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導“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對三者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A儒家遵循“天命觀” B旨在神化君權 C彼此存在繼承關系 D都屬唯心主義要點漢代儒學與先秦儒學的比較先秦儒學漢代儒學相同1.主張仁,民本2.重視對人民的教化3.重視禮法治國4.根本目的都是維護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5.吸收多派思想,日趨現實化不同主張強調民本強調君本特點過于理想化日益現實化、神學化階段儒學開始創(chuàng)立儒學確立正統(tǒng)地位不受統(tǒng)治者重視頗受統(tǒng)治者推崇影響先秦儒學奠定了儒學的基本范式,孕育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漢代儒學有利于國家大一統(tǒng)和社會穩(wěn)定,但消極影響也很突出,如神化君權,強化綱常名教,禁錮思想【典例訓練】漢代儒學大師董仲舒認為“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這可以為下列哪一思想提供理論保障() A君主專制 B天人感應 C大一統(tǒng) D君權神授史料研讀通向成功的試金石史料“凡災異之本,盡生于國家之失。國家之失,乃始(剛開始)萌芽,而天出災害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災禍)乃至。以此見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倍偈娲呵锓甭稉妨峡芍渌枷霝樘烊烁袘?,結合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需求來作答。史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該思想有何進步性?有人說:在天人關系上董仲舒否定了孔子思想。結合董仲舒所處的時代背景說說你對這種觀點的看法。隨堂驗收學以致用的訓練營考點一“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孔子有“舉賢才”之語,韓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說,墨子稱“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他們主張() A通過選官實現平等 B選官路徑推崇薦舉 C按照才能選拔官吏 D選官對象普及百姓2黑格爾在評價中國古代文化時,認為中國人也曾提出過抽象的思想,思考過純粹的范疇。在流傳下來的文化典籍中,最能印證黑格爾觀點的是() A尚書 B詩經 C論語 D道德經3論語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成為后世歷代明君推崇的自我節(jié)制原則。下列與此觀點不一致的是() A“君子為政,以正己為先,教禁為次?!?B“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C“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D“君子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考點二董仲舒的主張4董仲舒認為人性中陰陽二氣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為了“生”?!吧辈]有善惡之別,只是當“欲”過分泛濫以至于妨害了“仁”,這才稱其為惡。但是程朱理學認為陰陽二氣的組合不一,導致了人性的差別。這種差別使得陽氣即“本心”常被陰氣即“人欲”所遮蔽,進而把“人欲”歸結為惡。由此可知() A董仲舒借鑒了道教的陰陽五行說 B程朱理學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觀 C兩者皆認為人性與陰陽二氣有關 D兩者皆認為三綱五常為萬物本源5. 董仲舒聲稱,他的學說完全由他在春秋中所發(fā)現的原理推導出來。他說的許多道理是因襲傳統(tǒng)的:道之具是仁、義、禮和樂。這反映出董仲舒的學說() A將春秋之說發(fā)展至完善 B是專業(yè)性和雜糅性的結合體 C迎合儒學傳統(tǒng)和新時代需要 D對傳統(tǒng)經典的基礎性較凸顯6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占人口多數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對象。他主張設立各級學校,教授儒家經典,將他們培養(yǎng)為“篤于禮薄于利”、“以天下為憂”的君子。董仲舒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落實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 B儒家思想成為各級學校教育教學的內容 C大力踐行“重義輕利”的社會價值觀念 D倡導“行教化、正萬民”,以維護統(tǒng)治7董仲舒的教化思想,深刻影響著古代政治與文化的走向。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性者,天質之樸也;善者,王教之化也。無其質,則王教不能化;無其王教,則質樸不能善。性待教而為善,此之謂真天。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太學以教于國,設庠序以化于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義),節(jié)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 班固漢書董仲舒?zhèn)魍瓿上铝幸螅?1)據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時代背景。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內容及實施教化的措施。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影響。第十六單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32講“百家爭鳴”與漢代儒學【主干知識梳理】井田制的崩潰(鐵犁牛耕使用)小國寡民無為而治仁有教無類仁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性善論君舟民水性惡論春秋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儒學家舉孝廉儒家經典太學儒家獨尊【點題訓練】1D【解析】本題考查了孔子的思想主張。孔子的“克己復禮”是克制念頭,要自省,朱熹的解釋是克制私欲,兩者有相通之處,但不完全一致,故D正確;“克意為勝,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表明將天理置于人性之上,故A錯誤;“克意為勝,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表明要戰(zhàn)勝、克制個人的欲望,故B錯誤;孔子的“克己復禮”是克制念頭,要自省,朱熹的解釋是克制私欲,兩者有相通之處,沒有完全曲解孔子本意,故C錯誤。 2A【解析】本題考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思想的形成與漢代董仲舒發(fā)展新儒學的思想主張。天命觀主要有三方面內容:其一,相信神靈經常關心并干預包括自然進程和社會人事在內的世界事務。其二,相信神靈具有必要的智慧,知道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顯示他的意愿。其三,相信神靈具有實現其安排和意圖的超自然力量和權能。無論是孔子、荀子、還是董仲舒都遵循天命觀,故A項正確;神化君權的僅僅是董仲舒,故B項錯誤;三者之間沒有繼承關系,荀子倡導的天命觀具有唯物思想,董仲舒具有唯心思想,故C項錯誤;荀子的思想屬于唯物主義,故D項錯誤?!镜淅柧殹緿【解析】本題考查了董仲舒的“君權神授”的主張。因“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知,君主是上天用來引導人民為善之人,君主的權力是上天的安排,故D項正確;在材料中,沒有確定“王”是封建之君王還是先秦之王,不能確定是君主專制,故A項錯誤;天人感應強調人和天之間的對應關系,材料無法體現,故B項錯誤;大一統(tǒng)強調統(tǒng)一的重要性,材料沒有體現,故C項錯誤。 【讀史用史】思想:天人感應。進步:用天意來限制君權,用災異來警示君主。看法:沒有。孔子敬鬼神而遠之,并不反對鬼神、天命。董仲舒根據專制發(fā)展、大一統(tǒng)的需要改造儒學,豐富發(fā)展了孔子對天人關系的看法。【隨堂驗收】1C【解析】本題考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主張。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韓非子和墨子都主張舉賢任能,重視人才,故選C,而A、B、D都未涉及。2D【解析】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的主要主張。道德經闡述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觀和宇宙觀,符合材料,故D項正確;尚書作為我國最早的政事史料匯編,記載了虞、夏商、周的許多重要史實,與材料中“提出過抽象的思想,思考過純粹的范疇”不符,故A項錯誤;詩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與材料不符,故B項錯誤;論語主要是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故C項錯誤。3C【解析】本題考查儒家思想?!爸泻弦弧薄爸褂谥辽啤钡囊馑际侵懒司鸵プ觯龅玫阶詈镁鸵O聛?,與自我節(jié)制無關,故C錯誤,符合題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表明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君子為政,以正己為先,教禁為次”的意思是君子從政以端正自身為先,以教育和約束為次之,表明要自我節(jié)制,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的意思是以身作則,自我節(jié)制,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君子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的意思是君子所作的帶頭示范作用,強調自律,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4C【解析】本題考查董仲舒思想和宋明理學的關系。材料中“董仲舒認為人性中陰陽二氣化合出的仁”“程朱理學認為陰陽二氣的組合不一,導致了人性的差別”表明人性與陰陽二氣有關,故C項正確;道教組織東漢末年才出現,與董仲舒年代不符,故A項錯誤;材料“董仲舒認為人性中當欲過分泛濫以至于妨害了仁,這才稱其為惡”“程朱理學認為本心常被陰氣即人欲所遮蔽,進而把人欲歸結為惡”表明兩者的人性觀有相似之處,故B項錯誤;材料中沒有涉及三綱五常,故D項錯誤。5D【解析】本題考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思想的形成與漢代董仲舒發(fā)展新儒學的思想主張。據材料“董仲舒聲稱,他的學說完全由他在春秋中所發(fā)現的原理推導出來。他說的許多道理是因襲傳統(tǒng)的:道之具是仁、義、禮和樂”可以得出董仲舒的學說對傳統(tǒng)經典的基礎性較凸顯,故D項正確;將春秋之說發(fā)展至完善這種說法本身就是錯誤的,董仲舒發(fā)展了春秋之說,但說發(fā)展至完善有些絕對,故A項錯誤;董仲舒的學說除了儒家學說之外,還糅合了像法家、陰陽家、道家等各派的學說,但材料中沒有體現,故B項錯誤;董仲舒的學說迎合了漢武帝維護“大一統(tǒng)”的需要,但不合題意,故C項錯誤。6D【解析】本題考查了董仲舒改造儒學的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預防幼兒流感知識課件
- 預防醫(yī)學健康課件
- 采收梨瓜技術培訓課件
- 順境逆境說課課件
- 項鏈小說介紹課件
- 《金屬工藝學》課件-第三章 鋼鐵材料
- 職場心理健康培訓體系構建
- 音樂游戲培訓課件
- 2025年耐輻照電絕緣玻璃纖維合作協議書
- 鄉(xiāng)鎮(zhèn)基層農業(yè)經濟統(tǒng)計分析
- 律所-人才激勵方案(3篇)
- 加油站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 千川投手培訓課件
- 佛山市2024-2025高一下期末-物理試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物理試題(含答案)
- 建設工程(更新)融資投資立項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非常詳細)
- 變電站集控系統(tǒng)管理制度
- 人防車位編排方案(3篇)
- 2025至2030中國水務行業(y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廣東省高考語文試卷(含標準答案)
- DZ/T 0051-1993地質巖心鉆機系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