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創(chuàng)性聲明 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 立進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經注明引用的內容外,本論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科研成果。對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本聲明 的法律責任由本人承擔。 論文作者簽名:之么毋日論文作者簽名:笙乙縫蛸日 期: 關于學位論文使用授權的聲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東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同意學 校保留或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電子版,允許論 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山東大學可以將本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 內容編入有關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其他復制手段 保存論文和匯編本學位論文。 ( 保密論文在解密后應遵守此規(guī)定) 論文作者簽名l 豳筮馮師簽名:論文作者簽名:繼紐緣師簽名: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摘要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以其獨特內容和行文風格,直是文學史關注的 焦點。在流傳過程中,時有學者對其做批、做注,一度使研究世說新語成為 “顯學”。而世說新語劉孝標注,與三國志裴松之注、酈道元水經注 及文選李善注并稱4 四大古注”,在義慶原文的流傳過程中,其注文與原文 早已合而為一,為后世批注樹立了光輝典范。 在劉孝標為世說新語做注之前,南齊人敬胤也曾為其做注,這是對世 說新語最早的注文。敬胤注的原貌今已不可見,只在宋人汪藻世說敘錄考 異中殘存五十一條,其中十一條無注,四十條有注。 劉孝標,生于劉宋末年,卒于蕭梁中葉,其注的成書年代,綜合考察孝標由 魏入梁、在梁做官及東陽授書等各個階段的情況,我們可以推測,孝標早期的寺 廟生活經歷為其文學創(chuàng)造打下了深厚基礎,其在典校秘閣時開始接觸大量典籍正 是做注的黃金時期,而獨居東陽時,是孝標為注文做修補和完善工作的時期。 綜觀敬胤注與孝標注,兩者之間的差別是顯著的。敬胤注不惜筆墨,動輒洋 洋灑灑,下筆千言,以致偏離意愿;且所列材料出處不明,行文舛誤難讀;而孝 標注力求簡潔,一目了然;且引文嚴謹,便于檢索。正因如此,敬胤注并沒有流 傳下來,孝標注一出,便湮滅無存了。然而,敬胤注的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它 畢竟是對世說新語最早的注解,其中保存下來的文獻材料,尤其是人物譜系 官職方面的內容,是后世研究必不可少的,且其畢竟年代早于劉注,對劉注中未 曾涉及的文獻信息,二者正可互補。 從劉義慶世說新語的成書背景及內容,到孝標本人的生活經歷,再到當 時“以書注書”風氣的盛行以及裴松之注三國志的大獲成功,我們就不難理 解孝標為何沒有采用嚴肅的逐字逐句解釋原文的注釋方法,而是采用了或引用典 故、或補充背景的方式來為世說新語做注了,這種形式的注文,不僅使義慶 原文的內容更加豐富和立體,客觀上更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獻資 料。 世說新語劉孝標注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其多方面的價值??偟膩碚f有五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個方面,其中文獻價值最為突出。在保存文獻方面,通過考查孝標注文所引之書 在隋書經籍志和四庫全書中的著錄情況可以得知,孝標注所引之書, 除經部之外,大部分在宋代之前就已亡佚,其中人物傳記散佚情況極為嚴重,幾 乎達到了“十不存一”的地步;在輯佚方面,孝標注雖然大部分引文未能保存全 書的原貌,但它畢竟提供了一個管窺當時藏書情況的通道,從現(xiàn)存的引文,我們 可以推測全書的原貌,甚至可以整理已亡佚的部分書籍,讓它們從茫茫書海中重 現(xiàn)身影;在校勘方面,與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銘匯編相對照,多處可資校勘, 如據(jù)劉注可補謝鯤墓志,據(jù)張蒼梧墓志可知劉注引此內容時并未引用全貌,而是 截取其中一段,等等:另外,對于晉書,劉注也有著較高的??眱r值。除此 之外,劉注在史學、文學、哲學、注釋學方面的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 綜觀孝標對世說新語之注文,既博且精,注書之法嚴謹有序,實為后世 注書之典范,然而,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并非盡善盡美之處,如缺少詞語訓 釋導致后世無法準確理解原文及注文內容,注文所表現(xiàn)出的思想并不是那么開明 和進步,等等。對于這些不足,在研究過程中應該客觀的對待,既不能因崇古而 忽視,亦不能為標新而夸大。 義慶原文與孝標之注,共同造就了世說新語的精彩與珍貴,是中國文學 史上一道艷麗的彩虹。相信將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會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隱藏在世說新語中的閃光點。 關鍵詞:世說新語;敬胤注;劉孝標注;文獻價值;史學價值;哲學價值: 文學價值;注釋學價值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a b s t r a c t s h is h l l o x m b w r i n e b y l i uy i q 訪島。鵬o f m e 腫b l 囂o f n m d y n a s 劬i sa r e p r e s 朗詛t i v cl i t e r a r y 州濺o f 如p e r i o d w h i l et i l e 蛐o t 螄o fn l cb o o kb yl i u ) ( i a o b i a 0 ,b a sb e e n h t l c d o n eo f t h eg r 朗l e s t 蛐0 t a o mi nh i s t o r y i i la l i i l a w t l l h e p a s 畫n gd o w n o f s h j s h 帕n y u g e i l e r a t i o n b y g 哪盯a l i 咖b 血e 咖。協(xié)t i o n d t h e b o o kh a v eb c c o m ei n s 印a 瑚:b l e t h ea 衄o t a t i 伽,e x p l a i n i 吐gm ea r t i d e ,p r o “d i l l g b a c k 9 1 o 蚰dm a l e d a l sf 醣t l i ec h 砌c 觚i l lt l l eh k 柚dc o r r e c t j l l gt h ew r 蚰gp o i n t s o fm eb o o kn o to i l l ys u p p k m 鋤t s 也e 耐西n a lb o o kb u ta l s 0m a l ( e s 恤e l fv e r y v a l u a b l ew h e nw ed c s c 既i d 陽t s 船e a r c hi l ld o c u m e n 城i o n ,1 i t e 枷r 島h i s t o | m p 1 1 i l o s o p h y ,a n ds i ) m b e f o r el i u x i a o b j 鵠j i i l g y 甄n 艇q i d y i l a s t y ,h a d 哪d em en 啞v e r s i 叩o f a 帥o t “o n f o rs h is h u o ) ( i n y u ,h o w e v 、c a n o l l l y n 氍e i t i ns h is l l i l o x u l u b y w 抽g z a o i ns o 略d y n a s 啦 舢m o 乜n o n s b yj i n g y m a l i dl i u ) ( i b i a r e v e f yd i m ! r e n t a 岫o u 啦j i n g 礬n w 鶴血e l i 倦c t oa d dn o t 囂t os ms h u o x i l l w h i c hg a v c t l i e 丘r s ta 衄o t a i 1 e p o s 赫o n o f f 酞煙t 呻e ,h i se x p l 蛐o n w 解f h r m o r c i i l f 毫一0 r t o l i u x i a o b i a o7 s i n t e r m s o f w o r d i n g ,p i 詁c i s 蕩s ,c l c a 峙8 s ,幽t h a ti s 衄eo f t l l e 腳s ti m p o n a n t 仲a s 0 璐w h y j j n g 啊n sv e r s i 0 】1i l e v e rs u r v i v e da f c e rl i ux i a o b i a o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sf o rl i ux i a o b i a o 勺a n r 帕t a _ 旺o ni t s e i “i sn o ta 仃a d i 虹o a i 鋤ds e r i o u so n e u u a o b i d i 血t 既p l a i l l 血ew 咖d so 扯b yo n e y e t ,h es u p p l e l 蜘t e dm e 嘶g i n a i b 吣kw i t i im a t c r i a i so fb a c k g r o u n do f 忙c h a 瑚c l 甜島o rq u o t a t i o no fs m a i ts t o r i e s , w h i c h n a t 嘰i y m a d c m e 覷t c l 吐o f s l l is h u o ) ( i ny u m o r c o u t s t a r 曲n 舀b u ta l s o m a d e i 忸e l f s p e c “a n ds u c c 齬s f u l m o r v w ec 趾i n f 打w h yt h m u g ht h eb a c k g r o 吼d o f m ea u m o t h ew h 0 1 e 曲“r o n m e n to f t h ep e r i o d 鋤d 血eg r e a ts u c c e 鼴o f a i 】n o 讎i o n o f t h e 砌n 鰣o m s b y p e is o n g 吐i b e f o r el i u ) ( i a o b i t h em o s ta 刪n gp o i n t sa r em ev a l u 囂o f 山e 鋤0 詛t i o n f h lm 鋤y 舭c i e n t b o o k ss m v i v e d 曲劬c 心1 y i l l go n 血ca 1 1 1 1 0 謝o n a c c o m l g t 0j i n gj iz h is 1 1 is h u 距ds i k uq u 舭s h u a l o to f l o s tb 0 0 k sc 蟣b e f o d 0 r p a r 【o f t l l e n lc 鋤b c f b u n d o m a d ,w i m 血ch c l po fe p i 詛p ho f h 孤w c is 扭d y n a s t i e sb yz 1 1 a oc 1 1 a o ,w ec 鋤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d oc o l l a t i o n s e c o n d l y ,l i ux i a o b i a o s 鋤。詛t i o nh 嬲v e r yh i g hv a l u ei i ls t i l d y i n g l l i s t o 彤f r o mt l l em a t e r i a l sr e l a t i n gt 0t h eb a c k 伊o u n d so fm ec h a r a c t e r s ,w ec 鋤t a l ( e al o o ka tt h cs o c i a ls y s t e n l ,i d e o l o g y ,s p i r i to fm e 鼬o l l sp e 叩l e ,e t c t h i r d l 弘t h e 鋤o t a t i o nh 嬲a d d e dm e 、h o l eb kah e a v ys e n s eo fp l l i l o s 叩h 弘m a k i n gt h e 耐g i i l a lb o o kn o tj i l s t 觚a n e c d o t a g ea n ym o r e f o l l n h l y ,l i ux i a o b i a oh a sm a d eal o t o fc o l o r f h lc h a r a c t 粥,w i l i c hi sw h yi t sc o n t 曲u t i o nt ol i t e r 船t l i s t o i yc a o tb e i g n o 川,e i t l l e r a n dl 嬲t ,i t ss 詛t i l si nn o t a t i o nh 蠲e x e r t e dg r e a ti n n u e n c eo nt h e 鯽b s e q u e m 鋤o t a t i o n s ,s u c h 鵲a 徹o t a t i o 璐f o rs h t l ij i n gb yl id a o y i l 趾鋤d a n n o t a t i o i l s f o r w 兩x u 鋤b yl i s h 蛆 ni s 硼d e n i a b l e 吐1 a tl h l a o b i a 0 se x p l a n a t i 0 i ih 弱s o m es h o n c o m i n g s f o r c x a m p l e ,i tw 觴s h o r tf b rf o 肌a le x p l a i l a t i o no fe v e r yw o 吐t l l ei d e 嬲o ft h ea u t l l o r w 舔n o tv e r ya d v a n c e da n d 叩e t l e t c b u tt h es c n 】p u l o 啉s t y l eo f 鋤。協(xié)t i n 島t h e a b 眥d a n c eo fm a t 耐a l s ,也es 缸c ts e l e c t i o no fm a t e i i a l s 鋤dt 1 1 eg r e a tv a l u 髂i th 嬲 w i l la l w a y sr e m i i l du st h a tt h e r ei sap r e c i o 惦b o o kw a i t i n g ,i fw ek 。e pi o o k i n g ,w e w i l lg 亂l l i l e x p e c t e ds u r p r i s e 缸mt i m et ot i i n e k e yw o r d s :s l l is h u ox i ny u a 衄。伽o nb yj i ny m心t a t i o nb yl i u ) ( i a o b i a ov 砒u ei nd o c u m 踟t a t i o nv a l u ei nh i 喲r yv a l u ci nl i t e r 弧鵬v a l u e i np h n o s 叩h yv 砒u ei na n n o t a t i o n 4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前言 上接秦漢,下啟隋唐的魏晉南北朝,是介于兩個統(tǒng)一帝國之間的一個動蕩的 過渡時代,同時也是繼承秦漢的歷史文化遺產,孕育新的文化高潮的文學自覺的 時代。在這個朝氣蓬勃、充滿新鮮空氣的時期,各種體裁和題材的文學作品應運 而生,層出不窮,給后世留下了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產。 世說新語作為這個時期的一部代表作,其獨特的內容和行文風格,自其 問世一千五百余年以來,一直是文學史關注的焦點。書中收錄的多是前朝和當時 風流名士的軼聞趣事,短小精悍,引人入勝;而對于人物及時代背景等諸多方面 的材料,書中卻并未或極少涉及。這雖然使世說新語全書的內容顯得更加精 煉緊湊,然而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簡練的內容往往使后人產生越來越 多的誤讀甚至不解。因此,給世說新語做注就成為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在 世說新語的流傳過程中,南齊人敬胤的注是最早的注解。但因其引書不事砍 伐,枝蔓蕪雜,劉孝標注一出,便不行于世了。而世說新語劉孝標注( 以下 簡稱劉注) ,在世說新語的流傳過程中,早已成為世說新語的一部分, 其征引的大量文獻、其對正文背景的提供、補充及對正文的校正,不僅使原書增 色,而且提供了大量現(xiàn)已亡佚的文獻資料,比世說新語原文更具有文獻價值 和意義,是研究者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然而,對于劉注本身的研究,歷史上卻 僅散見于歷代文人的批點或研究世說新語的專著的一部分,當代對其的研究, 也僅限于部分期刊中的單篇文章,因此,對于劉注進行系統(tǒng)的關注和研究,是十 分有必要的。 本文從敬胤注談起,進而比較劉注和敬胤注,分析劉注產生的根源及其特色, 挖掘劉注的價值,最后標示出劉注的不足。本文的重點是劉注多方面的價值。本 文主要采用了內容分析、印證分析、統(tǒng)計分析等方法。 5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一、世說新語敬胤注 1 、敬胤其人 敬胤其人,目前除宋人汪藻世說敘錄外,別無其他文獻資料可考。世 說敘錄考異云:“共五十一事。唯劉琨卻胡騎、祖道約王右軍、王敦 初尚主豫武帝會三節(jié)前篇全無,余悉重出。疑敬胤專錄此傳疑糾謬,后人妄取 以補其書。所載正文與前篇時有損益,而注多不同。雖傳寫舛誤難讀,然皆諸史 所不載者,棄之可惜。其所載以宋、齊人為今人,則敬胤者,孝標以前人也?!?敬胤在注中稱宋、齊人為“今人”,可推測他的主要活動應在宋、齊時,王能憲 先生通過考證敬胤注中出現(xiàn)的江淹等人的生平和主要的活動年代,認為敬胤是南 齊人,這與周祖謨先生的推斷也不謀而合??梢姡簇菲淙嗽缬谛?。 2 、敬胤注 敬胤既早于孝標,其做注的時間也應在宋、齊之間,且其注中時有稱宋、齊 人為今人者,如“王大將軍在西朝時”條,注中有“頤生琳,字億琳,東陽太守。 玄孫顥,今尚書郎;頤,今散騎郎。朗生仁昭,今新安太守?!敝茴?、周頤、 周仁昭三人,周頤南齊書列傳第二十二卷四十一有傳。敬胤稱其為今人, 可見做注在南齊。 敬胤注現(xiàn)已不傳,宋人汪藻世說敘錄考異載五十一條,其中十一條無 注,四十條有注。 徐傳武先生認為敬胤并未全面注釋過世說新語,如今所見到的五十一條 是敬胤隨手摘錄加以批注的。這從敬胤對其條目的排列順序及對其中出現(xiàn)的人物 的注釋詳略可以看出。而筆者認為,敬胤摘錄義慶原文時的確有意識地進行了 條目重排,且為人物做注時按照自己的條目順序,如“王大將軍在西朝時”( 品 藻門) ,按照敬胤所摘錄的這些條目的順序,周顫是第一次出現(xiàn),敬胤詳細列舉 了其譜系;又如“王長豫為人恭順”( 德行門) ,敬胤只注敬豫( 王恬) 而沒有注 長豫( 王悅) ,因為之前在“王長豫幼便和令”( 排調門) 條下,敬胤已經將王悅 其人做了注。因此,敬胤為世說新語做注時是有意識的,而不像是“隨手” 之作。另外,世說敘錄考異所載敬胤注五十一條,其中十一條無注,如果 6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敬胤確為糾謬而做注,為何有摘出條目而不注之處呢? 因此,敬胤很可能對世 說新語做過全面的注解卻沒有流傳下來,或者,敬胤有為世說新語全書做 注的想法,但不知為何沒有成為現(xiàn)實。 二、劉孝標其人及其注的成書 1 、劉孝標其人 劉峻,字孝標,平原( 今屬山東) 人,生于劉宋末年,卒于蕭梁中葉,梁 書、南史、北史、魏書均有傳。孝標自幼生活顛沛流離,然而勤奮好學, 是梁代著名的學者和駢文家。梁書劉峻傳云:“峻生期月,母攜之還鄉(xiāng)里。 宋泰始初,青州陷魏,峻年八歲,為人所略至中山,中山富人劉實憫峻,以束帛 贖之,教以書學。魏人聞其江南有戚屬,更徙之桑乾。峻好學,家貧,寄人廡下, 自課讀書,常燎麻炬,從夕達旦,時或昏睡,荔其發(fā),既覺復讀,終夜不寐,其 精力如此?!毙艘簧谟谥觥?jù)隋書經籍志著錄,孝標有漢書注 一百四十卷,梁文德殿四部目錄四卷,類苑一百二十卷,世說注十卷 等??上У氖?,除了世說注流傳至今,其余均已亡佚。另外,隋志還著 錄劉孝標集六卷,亦已亡佚。今人所輯劉孝標集校注,也僅是從梁書 本傳和文選中輯得廣絕交論等幾篇文章、詩四首以及若干殘句。孝標 為人剛正不阿,因觸怒梁武帝,一生郁郁不得志,最后在東陽教書授學而終。梁 書劉峻傳:“峻率性而動,不能隨眾沉浮,高祖頗嫌之,故不任用?!薄熬訓| 陽,吳、會人士多從其學。普通二年,卒,時年六十。門人謚日玄靖先生?!?以上是梁書卷五十所載孝標之生平。然而梁書卻未記載孝標生平的 一個重要階段,即在北魏學識不顯時的一段生活。劉孝標集校注中羅國威先 生對此論述甚詳。這個階段,對于世說新語注的成書至關重要。南史卷 四九稱,孝標徙代都后,“居貧不自立,與母并出家為尼為僧,既而還俗。”可見, 孝標在入南朝之前曾做過和尚。那么這段時間有多久呢? 據(jù)陳垣先生考證,文 選重答劉秣陵沼書中李善注引劉峻自序,孝標逃還江南,在永明四年( 4 8 6 年) 二月,據(jù)梁書等劉峻傳,孝標八歲被掠是在泰始五年( 4 6 5 年) ,因此, 孝標在北魏生活了十八年。這十八年間,他曾一度出家為僧。又開元釋教錄 7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載,當時著名的西域僧人吉迦夜,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為昭玄統(tǒng)沙門曇曜譯大 方廣十地等經五部,劉孝標筆受。”陳垣先生指出: 據(jù)現(xiàn)存大藏經付法藏因緣傳六卷,題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 可見吉迦夜當時系以曇曜所譯為底本,而從新改譯,又在目上加“因緣”二 字也。自吉迦夜譯本行,而曇曜譯本遂廢。以今存曇曜譯大吉義神咒經 推之,曇曜所譯,較為仆佳,不如吉迦夜譯之文采,亦未可知。此與筆受人 極有關,吉迦夜譯筆受人為劉孝標,孝標固南朝著名文學家也。 可惜的是,以上提到的孝標筆錄的諸佛經,隋書經籍志等歷代目錄均 未著錄,這就讓孝標的傳世著作更加少之又少了。而原因是,開元釋教錄等 對于孝標筆錄之佛經,只錄曇曜和吉迦夜譯,而對孝標只字不提。正如陳垣先生 感嘆道:“可惜雜寶藏經能因佛藏而存,而類苑不能借佛藏而存也?!庇?此我們不僅可得知孝標有佛經傳世,也可以體會其文采之出眾。 2 、世說新語劉孝標注的歷代著錄情況 世說新語劉孝標注,歷代主要的官私目錄對其著錄有所不同。據(jù)姚振宗 隋書經籍志考證,新舊唐志及鄭樵通志著錄有劉孝標續(xù)世說 十卷,文獻通考記世說新語十卷,重編世說十卷,宋劉義慶撰,梁 劉孝標注;隋書經籍志、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宋史藝文志、百 川書志、孫氏祠堂書目以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都只記世說十卷( 八 卷) ,劉義慶撰,劉孝標注;直齋書錄解題記世說新語三卷,劉義慶撰, 梁劉孝標注。對于這個問題,汪藻世說敘錄云:“隋志稱八卷,似是;然 則九篇者,或以文繁分之耳,以余考之,隋唐志皆云世說八卷,劉孝標注、 續(xù)皆十卷,而義慶傳稱十卷,則世說本書卷第今莫可得而考。于孝標注 中時又稱劉義慶世說云云者,則今十卷或二書合而為一,非義慶本書然也。”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日:“唐史藝文志劉義慶世說八卷,而崇文總 目只載十卷。當是孝標續(xù)義慶元本八卷,通成十卷耳。”沈家本世說注所引 書目序云:“晁公武謂當是孝標續(xù)義慶元本八卷,亦以注為續(xù)。殆沿唐志 之誤。王先謙世說新語考證云:“唐志誤以劉注為劉續(xù)。”劉盼遂先生指 出:“世說臨川王本,原分八卷,孝標做注,以其繁重,厘為十卷。隋志 之言,簡明可據(jù),兩唐志不得其解,因渭十卷者孝標續(xù)作,誣矣?!?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汪藻認為,世說新語本身的卷數(shù)已不可考,疑孝標為之做注的世說新語 不是劉義慶所撰;王先謙和劉盼遂都認為,兩唐志著錄有誤,世說新語 本八卷,孝標注后增為十卷,不存在劉孝標續(xù)世說一書。目前看來,劉孝標 確沒有續(xù)世說一書。首先,續(xù)世說一書當時并未有人見過,根據(jù)梁書 等史書中關于劉孝標的傳記,也并未提到此書;其次,由于書、注單行的習慣, 孝標為世說新語做注后,有可能和義慶原本二書并行,隋唐以后雖劉注本通 行,而義慶原本也有流傳,由于宋人不明情況,因此兩唐志、通志等將二 書分別著錄,并誤冠以續(xù)世說、重編世說之名。 3 、劉注的成書 關于劉注的成書年代,據(jù)梁書劉峻傳得知,孝標在北魏時,學識不顯, 齊武帝永明中( 4 8 3 4 9 3 ) ,孝標“從桑乾得還”,在京師得以廣讀詩書,打下了 基礎。然而竟陵王蕭子良招學士,孝標卻與這個機會失之交臂;海陵王延興元年, 孝標用為蕭遙欣刑獄,依然不是積累學問的時機;直到梁天監(jiān)初( 5 0 2 ) ,武帝命 為典校秘閣,才有機會大量閱讀典籍;天監(jiān)七年( 5 0 8 ) ,安成王秀“給其書籍, 使抄錄事類,名為類苑,未及成,復以疾去,然書已行于世?!笨梢?,從梁天 監(jiān)初開始,孝標才得以系統(tǒng)地閱讀大量古籍和開始著述;后又奉安成王之命修類 苑,期間接觸典籍之頻繁自不必言,使得孝標與世說新語注又近了一步; 又據(jù)本傳得知孝標卒于普通二年( 5 2 1 ) ,因此我們可以籠統(tǒng)地推測,世說新語 劉孝標注成書于公元5 0 2 年至5 2 1 年之間。 那么劉注的成書年代可不可以再具體一些呢? 徐傳武先生在 劉注淺探中認為,在目前所掌握的材料中,即從梁書劉孝標傳中得知, 孝標奉命修類苑一百二十卷,這是一部卷軼浩繁的巨著,需要巨大的人力; 而為世說新語作注亦需征引大量材料,也是需要投入極大精力的,因此孝標 做注的主要時間段極有可能是孝標晚年棲居東陽期間。 徐傳武先生無疑將劉注的成書年代又精確了一步,然而,孝標晚年棲居東陽 時顯然已經離開了典校秘閣的職位,雖然閑暇的時日開始增加,客觀上為世說 新語注的寫作提供了條件,但注解引書浩繁,經、史、子、集無所不包,尤多 引鄧粲晉紀、虞預晉書等史書,以及維摩詰經、法華經、辨空經 等佛教經典,以及詩經、論語等儒家經典和多位詩人的別集,葉德輝世 9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說新語注引用書目前的題記云:“世說注中所引書,凡得經史別傳三百余種, 詩賦雜文七十余種,釋道三十余種?!豹毦訓|陽而做此鴻篇,恐怕并非易事。 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孝標在梁天監(jiān)初典校秘閣時就已開始了對世說新語 的注解,而編纂類苑時,也就是他最為繁忙的時期,極有可能是世說新語 注成書的主要時期。后來孝標居東陽以講學為生,傳道授業(yè),也更有機會對注解 做進一步的完善和修補工作,使這部世說新語的點睛之筆最終得以完成。其 次,類苑雖佚,陳垣先生云岡石窟寺之譯經與劉孝標云:“以今日觀之, 孝標之注世說及撰類苑,均受其在云岡石窟時所譯雜寶藏經之影響。” 可見,類苑與世說新語注風格類似。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孝標注世 說新語與編纂類苑的同時性。 三、敬胤注與劉孝標注之比較 1 、劉注與敬胤注 劉孝標注雖然比敬胤注晚出,但孝標并未見過敬胤的注。關于這一點,徐傳 武先生在 劉注淺探中也曾提到。孝標對世說新語做注,其 廣征博引各類書籍四百余種,數(shù)量遠遠超過了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如果敬胤 注在當時已流行,孝標不可能對此只字不提,敬胤注雖繁雜無頭緒,畢竟年代早 于孝標,其材料包含的信息必有為劉注所取者;且同為世說新語做注,孝標 是沒有理由忽略敬胤之注的,而在劉注中看不到絲毫敬胤注的痕跡。因此可以推 斷,孝標應該沒有見到過敬胤的注文。 2 、敬胤注與劉注之比較 敬胤之注,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不惜筆墨,動輒千百字,讓人望而生畏,不 能卒讀;而劉注則力求簡練,讓人一目了然。如“元帝始過江”( 言語門) 敬胤 用了幾百言來記錄元帝建國始末,讀來讓人不勝其煩,而劉注如下: 朱鳳晉書日:“帝諱毅,字景文。祖仙,封瑯邪王。父恭王瑾嗣。 帝襲爵為瑯邪王。少而明惠。因亂,過江起義,遂即帝位。”謚法日:“始 建國都日元。”帝王世紀日:“殷祖乙徙耿,為河所毀?!苯窈訓|皮氏 耿鄉(xiāng)是也。“盤庚五遷,復南居亳。”春秋傳日:“武王克商,遷九鼎于洛 l o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邑。”今之偃師是也 又如“劉越石云華彥夏識能不足”( 識鑒門) ,敬胤注引用晉諸公贊、鄧粲晉 紀、晉陽秋、干寶晉紀、王隱晉書,先敘華軼字、號,后敘其生平事 跡,言雖具體,然太過繁瑣。而劉注如下: 虞預晉書日:“華軼字彥夏,平原人,魏太尉歆曾孫也。累遷江州 刺史,傾心下士,甚得士歡心以不從元皇命見誅?!睗h晉春秋日:“劉 琨知軼必敗,謂其自取之也?!?再如“劉琨稱祖車騎”( 賞譽門) 、“王大將軍在西朝時”( 品藻門) 、“王大將 軍既亡”( 識鑒門) 、“王丞相云刁習亮之察察”( 賞譽門) 、“王丞相過江”( 企羨 門) 、“王敦引軍垂至大桁”( 捷悟門) 等條目,義慶原文只有幾十字,敬胤卻洋 洋灑灑至千言,讀完注文甚至將原文的內容都遺忘了;而劉注則力求精簡,妙筆 生花。 其次,敬胤注詳列譜系、官職,但一般不指明所列材料之出處,劉注亦列人 物譜系,但每列一家,都要指明材料之來源,便于檢索,更給后世讀者提供了大 量文獻信息。如“畢茂世云”條( 任誕門) ,敬胤注: 畢卓,字茂世,新蔡人也。祖衍,字泰林,樂安太守父諶,字正濉, 中書郎。卓與阮放,桓彝,謝琨胡毋輔之,揚曼,光逸、阮孚號為八迭 卓位至吏部郎?!?孝標注: 晉中興書日:“畢卓字茂世,新蔡人少傲達,為胡毋輔之所知。 太興末為吏部郎,常飲酒廢職。比舍釀酒熟,卓因醉,夜至其饔間取飲之。 主者謂是盜,執(zhí)而縛之;知為吏部也,釋之。卓遂引主任燕饔側,取醉而去。 溫嶠素知愛卓,請為平南長史,卒?!?又如“王丞相云刁習亮之察察”,敬胤注將戴儼、卞矗等人的譜系、官職一 一列出,卻對材料出處只字不提;而劉注敘以上人物譜系時,引虞預晉書、 卞壹別傳、鄧粲晉紀、語林,十分清晰,便于考察。 第三,敬胤對原文之注解往往與原文本意偏離甚遠,往往肆意揮灑,卻不能 收放自如,讀來令人生厭;孝標之注則生動活潑,精要貼切,讓義慶整部原文大 為增色。在敬胤和孝標之注中,這樣的例子隨處可得,以上所舉的例子,都可為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之證明?,F(xiàn)再聊舉數(shù)例,如“王丞相性儉節(jié)”( 儉嗇門) 敬胤引韓詩外傳、呂 氏春秋、家語,講述了幾個小故事,但似與原文無聯(lián)系;而孝標此條只注: “王悅也?!痹贌o多余之語。又如“王大將軍在西朝時”,敬胤注: 周顎,字伯仁,汝南安城人也父俊,字開林,鎮(zhèn)東將軍。祖成,字髻薩, 睢陽令。生琳,字億林,東陽太守。玄孫顥,今尚書郎。頤,今散騎 郎。父字文子,驃騎司馬。文子生停之,字元度,太常散騎;停之生高,字 善長,吳興太守。高生踐思。高弟朗,字利義,太子中舍人。朗生仁昭,今 新安太守。 孝標注: 沈約晉書曰:“周顎,王敦素憚之,見輒面熱,雖復臘月,亦扇面 不休。 第四,敬胤注多處有“敬胤按”,多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以駁斥原文,而劉注多 引書補充原文,駁斥之處似少。如“劉琨善能延眾”( 尤悔門) ,敬胤有按語: 敬胤按:琨以永嘉元年為并州,于時晉陽空城,寇盜四攻,而能收合士 眾,抗行淵,勒,十年之中,敗而能振。不能撫御,其得如此乎? 且兇荒之 年,千里無煙,豈一日而有數(shù)千人歸之? 未足以成功。若一日數(shù)千人去之, 又安得一紀之間以對大難乎? 世說茍欲愛奇而不詳事理也。 而孝標注: 鄧粲晉紀曰:“琨為并州牧,糾合齊盟,驅率戎旅,而內不撫其民, 遂至喪軍失士,無成功也?!?又如“劉越石為胡騎所圍數(shù)重”( 今本無) ,敬胤注: 敬胤以為,留連談笑,乃可以卻秦軍,越石一嘯,犬羯奔走,未為信然 也。 又如“王大將軍既亡”( 識鑒門) ,敬胤注: 敬胤以為,罰不及弟嗣,賞延于世,大既斃,含等從逆,使投身 虜,自竄三危于國,何傷骨肉以全王彬? 折兇謀于逆,始受三驅于正。可謂 剛亦不吐柔,亦不茹矣! 而孝標注引晉陽秋、王彬別傳及王舒?zhèn)餮a充原文所缺失的情節(jié), 同時印證原文,沒有自己的按語。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又如“元皇帝既登祚”( 方正門) ,敬胤注: 敬胤按:程晉書中宗始議立太子,以郎邪王褒賢于肅祖,欲建立 王導說以立子立子以長,且諱又賢,不宜改革舊制。中宗猶疑,導日夕諫, 故肅祖得立。王丞相德音記日:。明帝字立奴,宣城公字玄奴,并許家安 東。欲立美奴,公以明帝長,經月不定。上以關奴先妃所養(yǎng),公固譏之,明 帝乃立。”云立簡文,謬矣。 孝標注文引中興書故事,然后指出: 而此與世說互異。然法盛采摭典故,亦何為實。且從容諷諫,理或 可安,豈有登階一言,曾無奇說,便為之改計乎? 再如“任育長年少時甚有令名”( 紕漏門) ,敬胤注: 女婿于世祖挽郎之中,此不然矣。 而孝標無注。 另外,敬胤注多處舛誤難讀,脫字、衍字、誤字以及文義不通等現(xiàn)象嚴重, 有時甚至會影響到對注文的閱讀和理解。如“丞相至揚州廨舍”( 賞譽門) ,敬胤 注: 今揚州也。平陽記日:“揚州廨,王敦所創(chuàng)也?!?注文一開始即云“今西州也”,顯得十分唐突,也不符合敬胤的一貫風格,因此 疑前脫“揚州”二字。又如“王丞相過江”( 企羨門) ,敬胤注: 靜生隆,籍、奧等。隆給侍中,隆生藤永等。廒,武昌太守。藏生 該,安西參軍。事。該生練等。籍,臨水內史。籍生嶷,吳令。嶷生法,真 等。奧,御史中丞,武昌內史。民其后也。 整體行文都很通順,唯獨“事”不知所指,因此,疑“事”衍。再如“王長豫幼 便和令”( 排調門) ,敬胤注: 悅,字長豫,丞相子也。少以相長知。彰箸稱侍講東宮。拜騎都尉。稍 遷中書郎。蚤卒,贈常事。始興貞世子白 “彰箸稱侍講東宮”及“始興貞世子白”兩句不知所云,舛誤不通。 通過與劉注的對照,敬胤注引文繁雜,且與原文相去甚遠,甚至有些條目舛 誤難讀,文不達意。敬胤注之所以沒有在當時和后世流傳開來,其原因就可想而 知了。退一步講,即使敬胤注文在當時有所流傳,孝標注一出,也注定了它的湮 1 3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滅。 然而,雖然有諸多的缺憾和不足之處,敬胤注仍然還是有價值的。首先,敬 胤注善于詳列人物譜系和官職,在敬胤注中出現(xiàn)的每個人,敬胤都詳細地列出其 父、其祖、其子姓甚名誰,甚至其父、其祖和其子的歷任官職,對研究當時人物 的家傳和生平極為重要,而這一點是劉注所不及的,孝標更注重援引史書以補義 慶原文之簡。其次,敬胤注雖引書不多,但與劉注比照閱讀,可以相互印證,或 補劉注之闕,是輯佚不可多得的材料。如“劉越石云華彥夏識能不足”,敬胤注 引晉諸公贊、鄧粲晉紀、晉陽秋、干寶晉紀和王隱晉書,劉注 引虞豫晉書和漢晉春秋,二注對比,可補孝標之闕。又如“王大將軍始 欲下都”( 豪爽門) ,敬胤注:“舊云王敦甚憚祖陛,或云王有異志,祖日:我在 伊,何敢聞? 乃止。逛以太興末死,敦以永昌便遘逆。”而孝標此條無注。因 此,敬胤很可能看到了孝標未見之材料,可惜敬胤沒有列出材料之來源。又如“丞 相至揚州廨舍”( 賞譽門) ,敬胤注引平陽記詳細敘述了揚州廨舍的來龍去脈, 孝標只引晉陽秋日:“充,導妻姐之子,明穆皇后之妹夫也。思韻淹濟,有 文藝才情,導深器之,由是少有美譽,遂歷顯位。導有副貳己使繼相意,故屢顯 此指于上下?!倍⒄苫パa。 以上只是粗略地將敬胤注和劉注做了一番比較,實際上,敬胤注在特點、內 容和史料價值等方面,都不可和劉注同日而語。以下將對劉注做較為系統(tǒng)的分析 和研究。 四、劉注產生的根源及特色 ( 一) 劉注這種體例產生的根源和背景 1 、世說新語的成書背景 提到劉孝標注的產生,首先應談到世說新語的成書背景。劉義慶世 說新語成書于劉宋年間,是一個經學衰微,而清談、玄學、任誕之風大盛的時 代。它輯錄了當時大量“名人”的軼聞趣事,或敘豪情壯志,或記舉手投足,甚 至只載只言片語,卻完整清晰地描繪了魏晉風流,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副多姿多彩的 生活畫卷。 1 4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世說新語這種獨特體裁的產生不是劉義慶首創(chuàng),它的產生不是偶然的。 首先,它的編纂體制基本符合漢書藝文志對“小說”的定義:“小說家者, 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日:雖小道,必有可觀者 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間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 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十五家 小說雖早已亡佚,但西漢劉向的說苑卻保存至今,審此二書,可發(fā)現(xiàn)世說 新語與說苑的體制大致相同。其次,在世說新語編纂的當時,已有類 似的書籍行世。郭頒魏晉世語、袁宏名士傳、裴啟語林和郭澄之郭 子,雖然目前我們已看不到它們的原始面貌,但從一些輯錄佚文的著作中,如 魯迅古小說鉤沉,仍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大體面貌。它們都可能對世說新語 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進而為其所借鑒。 2 、劉注體例產生的根源 弄清了世說新語的成書背景,我們不難推測孝標做注時為何沒有采取傳 統(tǒng)的引經據(jù)典來訓釋字義的方法,而是采用在正文之后補以史料,來印證、補充 原文,甚至提出自己的觀點來駁斥原文的方法了。 第一,為世說新語做注,原文的獨特體裁和內容必會影響到孝標做注時 的態(tài)度。世說新語原本就不是一部嚴肅的經學著作,其中的軼聞趣事、嬉笑 怒罵使全書具有了一種喜劇色彩,它的格調是非常輕松的。因此孝標在做注時, 考慮到義慶原書的風格,采用了重情節(jié)而非字義的注釋方法,原書與注釋互相輝 映,相得益彰;況且,義慶與孝標所處時代相去不遠,語言的變化相對較小,在 注者看來,做注時沒有必要逐字逐句地解釋原文。與漢代學者對儒家經典動輒上 千甚至上萬言的訓釋風格相比,孝標注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第二,東晉以來,經學的地位比之兩漢時,已大不如前,整個社會風氣相對 寬松、自由,風流名士們崇尚的是清談、玄學,重視的是人物的出身及其社會地 位,反映到文學上,那種為儒家經典做注時動輒千百言的訓釋字、詞義的方法, 在當時應是極為“不顯”的。在這種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孝標注義慶書時自然也會 受到影響。 第三,“以書注書”方法的盛行對孝標的影響。當時以此法注書者,如裴松 之三國志注的大獲成功,顯然對孝標注世說新語產生了重要影響,孝標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注無論從體例、內容還是風格上來看,都與裴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第四,孝標在北魏時曾出家,在寺廟生活時,曾筆錄僧人吉迦葉所譯之佛經, 自然對佛經善講典故這一特點耳濡目染,在其文學創(chuàng)作中必有反映,孝標注呈現(xiàn) 如此特色與孝標早期的經歷不無關系:其次,孝標注世說新語時,梁武帝極 其推崇佛教,在當時,佛教幾乎達到了“國教”的地位,這一形勢無疑也對孝標 為世說新語做注的風格產生了關鍵乃至決定性的影響。 ( 二) 劉注的特色 裴松之曾有上三國志注表日:“臣前被詔,使采三國異同以注陳壽國志。 壽書銓敘可觀,事多審正。誠游覽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時有所脫 漏。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 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其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 則罔不畢取以補其闕?;蛲f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并皆抄 內以備異聞。若乃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迸崾鲜欠钪甲?注,在此表中,他清晰地說明了自己做注的態(tài)度和目的。孝標為世說新語做 注與裴氏為三國志做注在體例和方法上都有著諸多相似之處,雖是自己做注, 做注的目的和觀念沒有文獻資料可考,我們仍可以根據(jù)其注文的內容和風格來推 測孝標注的觀念和目的以及孝標注書之法的特色。 第一,孝標為世說新語做注是有意識的,而不是隨手記錄,因此,他的 態(tài)度是極為審慎的。這具體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 1 ) 孝標在引文時目的性強,詳簡得當,有時惜墨如金,有時潑墨揮毫, 而卻不像敬胤那樣不事剪伐,動輒洋洋灑灑。例如德行門第二十五則“顧榮在洛 陽”,孝標注: 文士傳日:“榮字彥先,吳郡人。其先越王勾踐之支庶,封于顧邑, 子孫遂氏焉。世為昊著姓。大父雍,吳丞相。父穆,宜都太守。榮少朗俊機 警,風穎標放,歷廷尉正。曾在省與同僚共飲,見行炙者有異于常仆,乃割 炙以啖之。后趙王倫篡位,其子為中領軍,逼用榮為長史。及倫誅,榮亦被 執(zhí),凡受戮等輩十余人?;蛴芯葮s者,問其故,日:某省中受炙臣也。榮 乃悟而嘆曰:一餐之惠,恩今不忘。古人豈虛言哉! ” 1 6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又如言語門第三十九則“高坐道人不作漢語”,原文僅兩句話,孝標注: 高坐別傳日:“和尚胡名尸黎密,西域人。傳云國王子,以國讓弟, 遂為沙門永嘉中始到此土,止于大市中。和尚天資高朗,風韻遒邁,丞相 王公一見奇之,以為吾之徒也。周仆射領選,撫其背而嘆日:若選得此賢, 令人無恨! 俄爾周侯遇害,和尚對其靈坐,作胡祝數(shù)千言,音聲高暢,既 而揮涕收淚。其哀樂廢興皆此類。性高簡,不學晉語。諸公與之言,皆因傳 譯,然神領意得,頓在言前?!彼掠浫眨骸笆杳苴H崭咦?,在石子岡, 常行頭陀,卒于梅岡,即葬焉。晉元帝于冢邊立寺,因名高坐?!?又如德行門第六則“陳太丘詣荀朗陵”,孝標此條只注陳蹇和陳紀,沒有注陳諶, 而是在下一條“客有訪陳季方”注陳諶。這是因為,根據(jù)原文,雖然講的都是陳 窘父子三人的故事,但側重有所不同,因此孝標作注時也注意到了剪裁和取舍。 ( 2 ) 對于諸書記載有出入的條目,孝標均羅列異說,且對義慶原文時有考 證或辯駁,如無把握,則存疑以待通識者。正如唐劉知己史通所云:“近者 宋臨川王義慶著世說新語,上敘兩漢、三國及晉中朝江左事。劉峻注釋,摘 其瑕疵,偽跡昭然,理難文飾?!比缱R鑒門第六則“潘陽仲見王敦小時”,孝標注: 晉陽秋曰:“潘滔字陽仲,瞬陽人,太常尼從子也。有文學才識。 永嘉末,為河南尹,遇害?!睗h晉春秋曰:“初,王夷甫言東海王越,轉 王敦為揚州潘滔初為太傅長史,言于太傅日:王仲處蜂目已露,豺聲未 發(fā)。今樹之江外,肆其豪強之心,是賊之也。晉陽秋日:。敦為太子舍 人,與滔同僚,故有此言?!绷?、孫二說,便小遷異。春秋傳日:“楚令 尹子上謂世子商臣蜂目耳豺聲,忍人也?!?又如言語門第六則“潁川太守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化工品購銷合同范例
- 低價兇宅出售合同范本
- 公家單位購物合同范本
- 《老人與海(節(jié)選)》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 勞務多人合同范本
- 農村材料合同范本
- 動產汽車互易合同范本
- 企業(yè)投資期權合同范本
- 2024年徐州市凱信電子設備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勞動關系合同范本
- 2025年合肥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完整版
- 2025年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新版
- 《中國古代文學史及作品選II》教學大綱
- 代工生產合同范本
- 瑜伽課程合同轉讓協(xié)議書范本
- 個人經營性貸款合同模板
- 人教版英語2025七年級下冊 Unit1Animal Friends教師版 語法講解+練習
- DeepSeek新手入門教程
- 課件:《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學習宣講
- 2025年山東化工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國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理論知識押題試題庫及答案(共九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