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0 年國考第 41 題 41 1 6 20 56 144 A 256B 312 C 352D 384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此題為遞推差數(shù)列 后項與前項的差的四倍為第三項 即 6 1 4 20 20 6 4 56 56 20 4 144 依次規(guī)律推演 未知項應為 144 56 4 352 故選擇 C 選項 2010 年國考第 42 題 42 3 2 11 14 34 A 18B 21 C 24D 27 正確答案 A 思路點撥 先對原數(shù)列進行作差處理 1261540104 原數(shù)列 1492564 1 2 2 2 3 2 5 2 8 2 1 2 3 5 8 為標準的遞推和數(shù)列 即斐波那契數(shù)列 下一項應為 5 8 13 所求 項應為 13 2 104 273 故選擇 A 選項 2010 年國考第 43 題 43 1 2 6 15 40 104 A 329B 273 C 225D 185 正確答案 選 D 思路點撥 此題題干中數(shù)列為自然數(shù)平方數(shù)列 修正項為 2 數(shù)列為 1 2 2 3 2 2 2 2 32 2 11 42 2 14 62 2 34 所求項應為 52 2 27 故應選擇 D 選項 2010 年國考第 44 題 44 2 3 7 16 65 321 A 4546B 4548 C 4542D 4544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對原數(shù)列進行作差處理 2371665321 原數(shù)列 14949256 1 2 2 2 3 2 7 2 16 2 1 2 3 7 16 符合遞推公式 an 2 a n 2 an 1 依此規(guī)律 所求項應該為 7 2 16 2 321 4546 故應選擇 C 選項 可用尾數(shù)判斷法快速篩選 選項 2010 年國考第 45 題 45 11 26 1117 2923 38 A 117 191B 122 199 C 28 45D 31 47 正確答案 D 思路點撥 將題干中 1 2 1 38 23 的分子和分母分別擴大相同倍數(shù) 可得新數(shù)列 1 1 4 2 11 6 29 17 76 46 經觀察可知后項分數(shù)的分子等于前項分 數(shù)分子與分母的和 后項分數(shù)的分母等于前項分數(shù)的分母與后項分數(shù) 分子的和 1 依此規(guī)律 所求項分子應為 46 76 122 分母應為 122 76 1 199 所求分數(shù)為 199 122 故選擇 D 選項 2009 年國考第 101 題 101 5 12 21 34 53 80 A 121B 115 C 119D 117 正確答案 D 思路點撥 將原數(shù)列進行作差處理 51221345380 原數(shù)列 79131927再次作差 2468首項為 2 公差為 2 的等差數(shù)列 故此數(shù)列為二級等差數(shù)列 所求項應為 2 8 27 80 117 故選擇 D 選項 2009 年國考第 102 題 102 7 7 9 17 43 A 117B 119 C 121D 123 正確答案 D 思路點撥 對原數(shù)列進行作差處理 7791743 原數(shù)列 02826再次作差 2618首項為 2 公比為 3 的等比數(shù)列 所求項應為 18 3 26 43 123 故選擇 D 選項 2009 年國考第 103 題 103 1 9 35 91 189 A 301B 321 C 341D 361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將原數(shù)列進行拆分處理 193591189 01188 2727 64 64 125 0 3 1 3 1 3 2 3 2 3 3 3 3 3 4 3 4 3 5 3 即題干中數(shù)列都由連續(xù)自然數(shù)的立方數(shù)的和構成 所求項應為 5 3 63 341 故應選擇 C 選項 2009 年國考第 104 題 104 0 6 1 8 3 2 1 2 1 A 12 5 B 12 7 C 13 5 D 13 7 正確答案 A 思路點撥 將題干中 0 和兩個 2 1 的分子和分母同時擴大相同倍數(shù) 0 看做 N 0 可得新數(shù)列 5 0 6 1 8 3 12 6 20 10 將新數(shù)列的分子作差處理 013610 分子數(shù)列 12344 1公差為 1 的等差數(shù)列 將新數(shù)列的分母作差處理 5681220 分母數(shù)列 12488 2公比為 2 的等比數(shù)列 故所求項的分子應為 4 1 10 15 分母應為 8 2 20 36 所求分數(shù)應為 12 5 故選擇 A 選項 2009 年國考第 105 題 105 153 179 227 321 533 A 789B 919 C 1079D 1229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對原數(shù)列進行作差數(shù)列 153179227321533 原數(shù)列 作差 264894212 再次作差 2246118 第三次作差 2472首項為 24 公比為 3 的等比數(shù)列 依此規(guī)律 所求項應為 72 3 118 212 533 1079 故選擇 C 選項 2008 年國考第 41 題 41 157 65 27 11 5 A 4B 3C 2D 1 正確答案 D 解析 這道題目主要應用的是乘法規(guī)律 157 65 2 27 65 27 2 11 27 11 2 5 由此規(guī)律可以推出 11 5 2 未知項 未知項應該為 1 2008 年國考第 42 題 42 A 12B 14C 16D 20 正確答案 C 解析 這是一道綜合四則運算類題目 第一個三角形當中 26 7 8 2 2 第二個三角形當中 10 3 6 4 2 由此規(guī)律可以推 出 第三個三角形當中 未知項 9 2 3 2 16 2008 年國考第 43 題 43 1 2 3 5 8 13 21 A 21 33 B 35 64 C 41 70 D 34 55 正確答案 D 解析 這是一道分子 分母分別體現(xiàn)規(guī)律的題目 首先將數(shù)列首項 1 變形為 1 1 觀察分子 分母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后項的分子等于前項分子分母 的和 后項的分母等于前項分母的 2 倍加上前項的分子 由此規(guī)律可以推出 未知項的分子 13 21 34 未知項的分母 21 2 13 55 未知項為 34 55 2008 年國考第 44 題 44 67 54 46 35 29 A 13B 15C 18D 20 正確答案 D 解析 這是一道加和型數(shù)列規(guī)律的題目 67 54 46 35 29 兩項之間相加 121100816449 11 2 10 2 9 2 8 2 7 2 由此可知 未知項等于 49 29 20 2008 年國考第 45 題 45 14 20 54 76 A 104B 116C 126D144 正確答案 C 解析 這是一道平方型數(shù)列規(guī)律的題目 14 3 2 5 20 52 5 54 72 5 76 92 5 由此規(guī)律可以推出 未知項應該為 112 5 126 2007 年國考第 41 題 41 2 12 36 80 A 100B 125C 150D 175 正確答案 C 解析 對數(shù)列各項變形 1 2 13 22 23 32 33 42 43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52 53 150 2007 年國考第 42 題 42 1 3 4 1 9 A 5B 11C 14D 64 正確答案 D 解析 歸納數(shù)列通項 an an 1 an 2 2 4 3 1 1 2 1 1 4 3 3 2 9 歸納通項成立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9 1 2 64 2007 年國考第 43 題 43 0 9 26 65 124 A 165B 193C 217D 239 正確答案 C 解析 數(shù)列可以變形為 1 3 1 23 1 33 1 43 1 53 1 數(shù)列通項歸納為 an n 3 1 n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63 1 217 2007 年國考第 44 題 44 0 4 16 40 80 A 160B 128C 136D 140 正確答案 D 解析 對此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得到二級數(shù)列 4 12 24 40 再對這個新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得到三級數(shù)列 8 12 16 是一個公差為 4 的等差數(shù)列 各項間作差 04164080 原數(shù)列 4122440 二級數(shù)列 8121620三級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40 20 80 140 2007 年國考第 45 題 45 0 2 10 30 A 68B 74C 60D 70 正確答案 A 解析 數(shù)列可以變形為 0 3 0 13 1 23 2 33 3 通項歸納為 an n 1 3 n 1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43 4 68 2006 年國考第 31 題 31 102 96 108 84 132 A 36B 64C 70D 72 正確答案 A 解析 數(shù)列各項間作差可得 1029610884132 原數(shù)列 612 2448 96二級數(shù)列 由此可得 未知項應為 132 96 36 2006 年國考第 32 題 32 l 32 8l 64 25 1 A 5B 6C 10D 12 正確答案 B 解析 數(shù)列可變形為 1 6 25 34 43 52 各項底數(shù)組成自然數(shù)列 冪指數(shù)組成公差為 1 的等差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6 1 2006 年國考第 33 題 33 2 8 0 64 A 64B 128C 156D 250 正確答案 A D 解析 選擇 A 選項的思路 2 3 8 0 8 2 0 64 由此得 0 1 64 64 選擇 D 選項的思路 2 1 3 2 1 2 3 8 0 3 3 0 1 4 3 64 由此得 2 5 3 250 筆者認為第一種思路更可能是命題者在命題時的既定思路 具體理由請參見筆者編寫的行測教材數(shù) 字推理部分 此處不再贅述 2006 年國考第 34 題 34 2 3 13 175 A 30625B 30651C 30759D 30952 正確答案 B 解析 2 2 3 2 13 3 2 132 175 歸納數(shù)列通項 a n an 1 2 a n 2 2 由此可知 未知項為 13 2 175 2 30651 2006 年國考第 35 題 35 3 7 16 107 A 1707B 1704C 1086D 1072 正確答案 A 解析 對數(shù)列進行兩項相乘處理 3 7 21 7 16 112 數(shù)列中每相鄰兩項的積比下一項多 5 歸納數(shù)列 通項為 an an 1 an 2 5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107 16 5 1707 2005 年國考第 26 題 26 2 4 12 48 A 96B 120C 240D 480 正確答案 C 解析 數(shù)列中各項 后項比前項 241248 原數(shù)列 2345二級數(shù)列 公差為 1 的等差數(shù)列 二級數(shù)列是一個公差為 1 的等差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48 5 240 2005 年國考第 27 題 27 1 1 2 6 A 21B 22C 23D 24 正確答案 D 解析 數(shù)列中各項 后項比前項 1126 原數(shù)列 1234二級數(shù)列 自然數(shù)數(shù)列 二級數(shù)列是一個自然數(shù)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6 4 24 2005 年國考第 28 題 28 3 3 5 7 9 13 15 A 19 21B 19 23C 21 23D 27 30 正確答案 C 解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間隔組合數(shù)列 奇數(shù)項 偶數(shù)項分別呈現(xiàn)規(guī)律 奇數(shù)項35915 作差 2468公差為 2 的等差數(shù)列 偶數(shù)項3713 作差 468公差為 2 的等差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13 8 21 15 8 23 2005 年國考第 29 題 29 1 2 5 14 A 31B 41C 51D 61 正確答案 B 解析 對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12514 原數(shù)列 13927二級數(shù)列 二級數(shù)列是一個公比為 3 的等比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14 27 41 2005 年國考第 30 題 30 0 1 1 2 4 7 13 A 22B 23C 24D 25 正確答案 C 解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三項加和數(shù)列 數(shù)列中每相鄰三項的和為下一項 數(shù)列通項可表示為 an an 1 an 2 an 3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13 7 4 24 2005 年國考第 31 題 31 1 4 16 49 121 A 256B 225C 196D 169 正確答案 C 解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完全平方型數(shù)列 對數(shù)列進行提取 141649121 原數(shù)列 提取平方運算規(guī)則 124711 對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12345自然數(shù)數(shù)列 此數(shù)列是一個二級數(shù)列為自然數(shù)列的等差數(shù)列的平方形式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11 5 2 196 2005 年國考第 32 題 32 2 3 10 15 26 A 29B 32C 35D 37 正確答案 C 解析 對題目中的數(shù)列作一個變形 數(shù)列轉化成 12 1 22 1 32 1 42 1 52 1 由此 推演 未知項為 62 1 35 2005 年國考第 33 題 33 1 10 31 70 133 A 136B 186C 226D 256 正確答案 D 解析 對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1103170133 原數(shù)列 9213963 二級數(shù)列 12182430三級數(shù)列 公差為 6 的等差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30 63 133 256 2005 年國考第 34 題 34 1 2 3 7 46 A 2109B 1289C 322D 147 正確答案 A 解析 歸納數(shù)列通項 an an 12 an 2 驗證 3 22 1 7 32 2 46 72 3 通項成立 由此推演 未 知項為 462 7 2109 2005 年國考第 35 題 35 0 1 3 8 22 63 A 163B 174C 185D 196 正確答案 C 解析 對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01382263 原數(shù)列 1251441 二級數(shù)列 1392781三級數(shù)列 三級數(shù)列是一個公比為 3 的等比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81 41 63 185 2003 年國考第 1 題 1 1 4 8 13 16 20 A 20B 25C 27D 28 正確答案 B 解析 對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148131620 原數(shù)列 345345二級數(shù)列 二級數(shù)列是一個分段組合數(shù)列 即數(shù)列呈現(xiàn)段落變化規(guī)律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20 5 25 2003 年國考第 2 題 2 1 3 7 15 31 A 61B 62C 63D 64 正確答案 C 解析 數(shù)列中各項等于其前項的 2 倍加 1 an an 1 2 1 3 1 2 1 7 3 2 1 15 7 2 1 31 15 2 1 未知項 31 2 1 63 2003 年國考第 3 題 3 1 4 27 3125 A 70B 184C 256D 351 正確答案 C 解析 對數(shù)列各項變形 11 22 33 55通項歸納為 an nn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44 256 2003 年國考第 4 題 4 36 19 10 5 2 A 77B 69C 54D 48 正確答案 B 解析 對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36191052原數(shù)列 17 9 5 3二級數(shù)列 16842三級數(shù)列 三級數(shù)列是一個公比為 1 2 的等比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36 33 69 2003 年國考第 5 題 5 2 3 1 2 2 5 1 3 2 7 A 1 4 B 1 6 C 2 11 D 2 9 正確答案 A 解析 對數(shù)列作一個簡單變形 轉化為 2 3 2 4 2 5 2 6 2 7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2 8 1 4 2002 年國考第 1 題 1 2 6 12 20 30 A 38B 42C 48D 56 正確答案 B 解析 對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26122030 原數(shù)列 4681012二級數(shù)列 二級數(shù)列是一個公差為 2 的等差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30 12 42 2002 年國考第 2 題 2 20 22 25 30 37 A 39B 45C 48D 51 正確答案 C 解析 對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2022253037 原數(shù)列 235711二級數(shù)列 二級數(shù)列是一個質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37 11 48 2002 年國考第 3 題 3 2 5 11 20 32 A 43B 45C 47D 49 正確答案 C 解析 對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25112032 原數(shù)列 3691215二級數(shù)列 二級數(shù)列是一個公差為 3 的等差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32 15 47 2002 年國考第 4 題 4 1 3 4 7 11 A 14B 16C 18D 20 正確答案 C 解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兩項加和數(shù)列 數(shù)列中每相鄰兩項的和為下一項 數(shù)列通項可表示為 an an 1 an 2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11 7 18 2002 年國考第 5 題 5 34 36 35 35 34 37 A 36 33B 33 36C 37 34D 34 37 正確答案 A 解析 奇數(shù)項 34 35 37 是公差為 1 的等差數(shù)列 偶數(shù)項 36 35 34 是公差為 1 的等 差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36 33 2001 年國考第 41 題 41 12 13 15 18 22 A 25B 27C 30D 34 正確答案 B 解析 對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1213151822 原數(shù)列 12345二級數(shù)列 二級數(shù)列是自然數(shù)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22 5 27 2001 年國考第 42 題 42 6 24 60 132 A 140B 210C 212D 276 正確答案 D 解析 對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62460132 原數(shù)列 183672144二級數(shù)列 二級數(shù)列是一個公比為 2 的等比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132 144 276 2001 年國考第 43 題 43 6 18 78 126 A 40B 42C 44D 46 正確答案 B 解析 對數(shù)列進行 作差處理 618 78126原數(shù)列 12243648二級數(shù)列 二級數(shù)列是一個公差為 12 的等差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18 24 42 2001 年國考第 44 題 44 3 15 7 12 11 9 15 A 6B 8C 18D 19 正確答案 A 解析 奇數(shù)項3 7 11 15 是公差為 4 的等差數(shù)列 偶數(shù)項15 12 9 是公差為 3 的等差數(shù)列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9 3 6 2001 年國考第 45 題 45 0 9 26 65 124 A 186B 215C 216D 217 正確答案 D 解析 數(shù)列可以變形為 13 1 23 1 33 1 43 1 53 1 由此推演 未知項為 63 1 217 2010 年 9 月 18 日聯(lián)考第 36 題 36 在一個除法算式里 被除數(shù) 除數(shù) 商和余數(shù)之和是 319 已知商是 21 余數(shù)是 6 問被除數(shù)是 A 237B 258C 279D 290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設此算式中被除數(shù)為 A 除數(shù)為 B 由題干所給條件可列方程組 A B 319 21 6 1 21B 6 A 2 將 2式代入 1式 解得 B 13 A 279 故應選擇 C 選項 2010 年 9 月 18 日聯(lián)考第 37 題 37 已知 15 4 A 1 B 1 A B 為自然數(shù) 且 A B 那么 A 有 不同的數(shù) A 2B 3C 4D 5 正確答案 B 思路點撥 由題意可知 B 1 15 4 不和題意 當 B 4 時 A 60 在題目要求范圍內 當B 取最小值 4 時 A 能取最大值 60 故符合條件的數(shù)字中 B 最小為 4 A 最大為 60 由于 15 4 A 1 B 1 且 A B 當 A 1 B 1 15 2 時 A 與 B 的差值最小 故 B 1 必大于15 2 又因為 B 為自然數(shù) 故 B 1 必大于 7 1 與 15 2 最接近的分母為自然數(shù)的分數(shù) B 值必小于 7 B 為 4 7 間的自然數(shù) 一 一枚舉 當 B 4時 A 60 當B 5 時 A 15 當B 6 時 A 10 故 A 有不同的三個數(shù) 應選擇B 選項 2010 年 9 月 18 日聯(lián)考第 38 題 38 一副撲克牌有 52 張 最上面一張是紅桃 A 如果每次把最上面的 10 張移到最下面而不改變它們的 順序及朝向 那么至少經過 次移動 紅桃 A 會出現(xiàn)在最上面 A 27B 26C 35D 24 正確答案 B 思路點撥 每次移動 10 張撲克牌 每移動5次 就使紅桃 A 在牌中位置后移兩位 共 52 張牌 移動 5次 只剩兩張未移動過的牌蓋在紅桃 A上 當紅桃 A 移動到第 11 張得位置使 再移動一次 撲克牌 紅桃 A 就將重回最上面的位置 故共需移動 2 111 5 1 26 次 故應選擇 B 選項 2010 年 9 月 18 日聯(lián)考第 39 題 39 一果農想將一塊平整的正方形土地分割為四塊正方形小土地 并將果樹均勻整齊地種在土地的所有 邊界上 且在每塊土地的四個角上都種上一棵果樹 該果農未經細算就購買了 60 顆果樹 如果仍按上 述想法種植 那他至少多買了 果樹 A 0B 3C 6D 15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將一塊兒正方形土地分割為四塊正方形小土地 如圖 會產生 9 各交 點 12 條小線段 即 9 個角 12 條邊界 9 個交點各種一棵樹 共需 9 棵樹 每條邊界各種 4 棵數(shù) 共需 48 棵數(shù) 故至少多買60 9 48 3 棵果樹 故選擇 C 選項 2010 年 9 月 18 日聯(lián)考第 40 題 40 某社團共有 46 人 其中 35 愛好戲劇 30 人愛好體育 38 人愛好寫作 40 人愛好收藏 這個社團 至少有 人以上四項活動都喜歡 A 5B 6C 7D 8 正確答案 A 思路點撥 方法一 若讓喜歡四項活動的人最少 須使喜歡三項活動的人最多 即設全體社團人員都喜 歡三項活動 共有 46 3 138 人次 喜歡各項活動的總人次為 35 30 38 40 143人次 故有 143 138 5 人喜歡四項活動 故選擇A 選項 方法二 不愛好戲劇的有46 35 11人 不愛好體育的有 46 30 16人 不愛好寫作的有 46 38 8 人 不愛好收藏的有46 40 6 人 四項活動都愛好的有 46 11 16 8 6 5 人 故應選擇 A 選項 2010 年 9 月 18 日聯(lián)考第 41 題 41 一項工程由甲 乙 丙三個工程隊共同完成需要 15 天 甲隊與乙隊的工作效率相同 丙隊 3 天的工 作量與乙隊 4 天的工作量相同 三隊同時開工 2 天后 丙隊被調往另一工地 甲 乙兩隊留下繼續(xù)工作 那么 開工 22 天以后 這項工程 A 已經完工 B 余下的量需甲乙兩隊共同工作 1 天 C 余下的量需乙丙兩隊共同工作 1 天 D 余下的量需甲乙丙三隊共同工作 1 天 正確答案 D 思路點撥 由題干條件 甲隊與乙隊的工作效率相同 丙隊 3 天的工作量與乙隊 4 天的工作量相同 可知 甲隊與乙隊合作 2 天的工作量與丙隊 3 天的工作量相同 故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 丙隊獨做的工 作效率 3 2 設整項工程為 1 三隊合作的工作效率為 15 1 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 25 1 丙隊獨做的 工作效率為 75 2 三隊同時開工兩天后 剩余工作量為 1 15 2 15 13 開工 22 天后 甲乙兩隊合作了 20 天 完成了 25 20 5 4 的工作量 還剩余 15 13 5 4 15 1 的工作量 恰好需三隊共同工作一天才可完成 故選擇 D 選項 2010 年 9 月 18 日聯(lián)考第 42 題 42 某家具店購進 100 套桌椅 每套進價 200 元 按期望獲利 50 定價出售 賣掉 60 套桌椅后 店主為 了提前收回資金 打折出售余下的桌椅 售完全部桌椅后 實際利潤比期望利潤低了 18 余下的桌椅 是打 出售的 A 七五折B 八二折C 八五折D 九五折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由題干條件可知 每套桌椅按照期望獲利 50 定價出售 即每套桌椅期望利潤200 50 100 元 100 套桌椅預計獲利 100 100 10000 最終實際利潤比期望利潤低了 18 即低了 10000 18 1800元 造成利潤降低的原因是 40 套桌椅打折出售 即每套桌椅少賣了 45元 折扣 為 300 45300 85 即按八五折銷售 故選擇 C 選項 2010 年 9 月 18 日聯(lián)考第 43 題 43 小王從家開車上班 其行駛 10 分鐘后發(fā)生了故障 小王從后備箱中取出自行車繼續(xù)趕路 由于自行 車的車速只有汽車的 5 3 小王比預計時間晚了 20 分鐘到達單位 如果汽車再多行駛 6 公里 他就能少 遲到 10 分鐘 從小王家到單位的距離是 公里 A 12B 14C 15D 16 正確答案 D 思路點撥 由題意 起初小王比預計時間晚了 20 分鐘到達 如果汽車再多行駛 6 公里 他就能少遲到 10 分鐘 可知自行車用時和汽車用時每相差 10 分鐘 對相應路程為 6 公里 小王騎自 行車晚到 20 分鐘的路程為 6 2 12 公里 又由于自行車車速為汽車車速的 5 3 可知相 同路程下自行車用時 汽車用時 5 3 故汽車發(fā)生故障前路程若換成自行車騎行 會 多用 10 3 2 3 20 分鐘 利用前面的比例關系可知 時間相差 3 20 分鐘對應的路程為 4 公里 故總路程為 4 12 16 公里 應選擇 D 選項 2010 年 9 月 18 日聯(lián)考第 44 題 44 長方形 ABCD 的面積是 72 平方厘米 E F 分別是 CD BC 的中點 三角形 AEF 的面積是 平方厘 米 A 24B 27C 36D 40 正確答案 B 思路點撥 由 AE F 分別是 CD BC 的中點 可知三角形 ABF 面積 長方形面積的 4 1 三角形 EAD 面積 長方形面積的 4 1 三角形 FEC 面積 長方形面積的 8 1 三角形 AEF 面積 長方形 面積的 8 3 8 3 1 4 1 4 1 8 1 72 8 3 27 平方厘米 故應選擇 B 選項 2010 年 9 月 18 日聯(lián)考第 45 題 45 長為 1 米的細繩上系有一個小球 從 A 處放手以后 小球第一次擺到最低點 B 處共移動了 米 A 1 1 3 B 1 2 1 2 C 2 3 D 1 2 3 正確答案 A 思路點撥 小球從 A 處移動到 A 處 做自由落體運動 運動距離 OA 1 OA 段運動距離為 60 度的弧長 即 360 602 3 故 小 球 共 運 動了 1 3 1 米 故應選擇 A 選項 2010 年 4 月 25 日聯(lián)考第 6 題 6 一個正三角形和一個正六邊形周長相等 則正六邊形面積為正三角形的 A 2倍B 1 5 倍C 3倍D 2 倍 正確答案 B 思路點撥 一個正三角形和一個正六邊形周長相等 兩圖形邊數(shù)比為 3 6 那么邊長比為 2 1 邊 長比為 2 1 的三角形 面積比為 4 1 六邊形由 6 個邊長為 1 的三角形組成 故兩圖 形比例為 4 6 1 5 故應選擇 B 選項 2010 年 4 月 25 日聯(lián)考第 7 題 7 n 為 100 以內的自然數(shù) 那么能令 2 n 1 被 7 整除的 n 有多少個 A 32B 33C 34D 35 正確答案 B 思路點撥 首先通過枚舉可知 2 3 1 7 26 63 皆可被 7 整除 依此推測 要使 2n 1 被 7 整除 須使 n 能被 3 整除 驗證此推測 2 3 8 26 82 29 83 82 1 8 7 7 83 1 82 7 8 7 7 2m 1 2 m 1 7 2m 2 7 7 故只要有 n 能被 3 整除 就一定有 2n 1 能被 7 整 除 因此有 100 以內的 100 3 33 個 n 能令 2 n 1 被 7 整除 故應選擇 B 選項 2010 年 4 月 25 日聯(lián)考第 8 題 8 甲乙兩個鄉(xiāng)村閱覽室 甲閱覽室科技類書籍數(shù)量的 1 5 相當于乙閱覽室該類書籍的 1 4 甲閱覽室 文化類書籍數(shù)量的 2 3 相當于乙閱覽室該類書籍的 1 6 甲閱覽室科技類和文化類書籍的總量比乙閱覽 室兩類書籍的總量多 1000 本 甲閱覽室科技類書籍和文化類書籍的比例為 20 1 問甲閱覽室有多少本 科技類書籍 A 15000B 16000C 18000D 20000 正確答案 D 思路點撥 設甲閱覽室有科技類書籍 20 x 本 文化類書籍 x 本 那么乙閱覽室有科技類書籍 16x 本 文化類書籍 4x 本 可列方程 20 x x 16x 4x 1000 解得 x 1000 可知有科技類圖 書 20000 本 故選擇 D 選項 2010 年 4 月 25 日聯(lián)考第 9 題 9 單獨完成某項工作 甲需要 16 小時 乙需要 12 小時 如果按照甲 乙 甲 乙 的順序輪 流工作 每次 1 小時 那么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多長時間 A 13 小時 40 分鐘B 13 小時 45 分鐘 C 13 小時 50 分鐘D 14 小時 正確答案 B 思 路點 撥 由 題意 可 知 此項 工 作 若 甲乙 各 做 一 小時 每 兩 小時 可 完 成 整項 工 作 的 1 16 1 12 7 48 當工作 13 小時時 甲乙共做了整項工作的 7 48 6 1 16 45 48 剩余部分乙再做 45 分鐘即可完成 故選擇 B 選項 2010 年 4 月 25 日聯(lián)考第 10 題 10 甲乙兩人相約見面 并約定第一人到達后 等 15 分鐘不見第二人來就可以離去 假設他們都在 10 點至 10 點半的任一時間來到見面地點 則兩人能見面的概率有多大 A 37 5 B 50 C 62 5 D 75 正確答案 D 思路點撥 把 30 分鐘分為前 15 分鐘和后 15 分鐘 如果先到的人是在后 15 分鐘到達的 那兩人就一定能見面 幾率占總 情況的 1 2 如果先到的人是在前 15 分鐘前到達的 后來的人也選擇前 15 分鐘來的幾 率為 1 2 先到的人選擇前 15 分鐘到達時 兩人相遇的概率為 1 2 占總情況的 1 4 故兩人能見面的幾率為 1 2 1 4 3 4 故應選擇 D 選項 2010 年 4 月 25 日聯(lián)考第 11 題 11 有一排長椅總共有 65 個座位 其中已經有些座位上有人就坐 現(xiàn)在又有一人準備找一個位置就坐 但是此人發(fā)現(xiàn) 無論怎么選擇座位 都會與已經就坐的人相鄰 問原來至少已經有多少人就坐 A 13B 17C 22D 33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據(jù)題意 只有當首尾各空出一個座位 其余位置每兩人相隔 2 個座位 每 3 個位置上有 一個人 時 才能使無論怎么選擇座位 都會與已經就坐的人相鄰 故至少有 65 2 3 1 22 人 故選擇 C 選項 2010 年 4 月 25 日聯(lián)考第 12 題 12 將邊長為 1 的正方體一刀切割為 2 個多面體 其表面積之和最大為 A 6 22B 6 23C 6 2D 6 3 正確答案 思路點撥 將邊長為 1 的正方體一刀切割為兩個多面體 要使兩 個 多 面 體表面積最大 須沿 AC 切割 切割后圖形比原正方 體 多 出 兩個菱形面 因為 ACC 為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 理 可 求 AC 3 由于在正方體內 EE 與 BD 平行 可知 EE BD 2 可求菱形面積為 AC EE 6 故面積最大應為 6 26 此題無正確選項 2010 年 4 月 25 日聯(lián)考第 13 題 13 254 個志愿者來自不同的單位 任意兩個單位的志愿者人數(shù)之和不少于 20 人 且任意兩個單位志 愿者的人數(shù)不同 問這些志愿者所屬的單位數(shù)最多有幾個 A 17B 15C 14D 12 正確答案 B 思路點撥 要使 任意兩個單位的志愿者人數(shù)之和不少于 20 人 須使來人最少的兩單位的人 數(shù)和等于 20 人 并且與任何單位的人數(shù)和都不小于 20 那么人數(shù)最少的兩單位人 數(shù)必為 9 和 11 而后依次是 12 13 14 設這些除 9 人單位外志愿者所屬單位數(shù)最 多有 x 個 可列方程 11 11 x 1 x 2 254 9 解得 x 14 故所屬單位最多有 x 1 15 個 故應選擇 B 選項 2010 年 4 月 25 日聯(lián)考第 14 題 14 A B C D E 是 5 個不同的整數(shù) 兩兩相加的和共有 8 個不同的數(shù)值 分別是 17 25 28 31 34 39 42 45 則這 5 個數(shù)中能被 6 整除的有幾個 A 0B 1C 2D 3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方法一方法一 設五個整數(shù)從小到大依次是 A B C D E 五個數(shù)兩兩相加的和應有 10 個 分別為 A B A C A D A E B C B D B E C D C E D E 由于 兩兩相加的和共有 8 個不同的數(shù)值 故定有兩個數(shù)值重復出現(xiàn)過 分析可知 A B 和 A C 分別是數(shù)值最小的兩個數(shù) 即 A B 17 A C 25 C E 和 D E 分別是數(shù)值最大的兩個數(shù) 即 C E 42 D E 45 并且這四個數(shù)字是不能重復的 即重復出現(xiàn)的數(shù)字一定是在 28 31 34 39 五個整數(shù)兩兩相加的和一定滿足能被 4 整除 每個數(shù)都加了四遍 而題目中兩兩相加得出的 8 個不同數(shù)值的和為 261 除以 4 余數(shù)為 1 那么重復出現(xiàn)的 兩個數(shù)的和除以 4 一定余 3 28 31 34 39 中只有 28 31 59 與 28 39 67 兩個數(shù)除以 4 余 3 故數(shù)字 28 一定是 重復出現(xiàn)的數(shù)字 由于 28 是第三大的數(shù)字 可推知 B C A D 28 聯(lián)立 A C 25 可知 B A 3 再聯(lián)立 A B 17 可知 A 7 B 10 同法可依次解得 C 18 D 21 E 24 五個數(shù)字中能被 6 整除的有兩個 故選擇 C 選項 方法二方法二 五個數(shù)字兩兩相加 得出的八個和中有 5 個是奇數(shù) 有 3 個是偶數(shù) 可以推 論這五個數(shù)字中奇數(shù)個數(shù)必為兩個或者三個 如果只有一個奇數(shù) 那么加和最多只能 出現(xiàn) 4 個奇數(shù) 如果有 4 個奇數(shù) 那么加和最多只能出現(xiàn) 4 個奇數(shù) 如果有 5 個奇數(shù) 那么加和不可能出現(xiàn)奇數(shù) 即五個數(shù)字中要么有三個奇數(shù) 要么有三個偶數(shù) 只有同 奇同偶數(shù)字相加時 和才能為偶數(shù) 故 28 34 42 三個數(shù)必為三個同奇同偶數(shù)字兩兩 相加的和 設三個同奇同偶數(shù)字分別 A B C 則有 2 A B C 28 34 42 即 A B C 52 從而可以分別解出三個同奇同偶數(shù)字分別為 52 28 24 52 34 18 52 42 10 三個數(shù) 字中有兩個數(shù)字能被 6 整除 剩余兩數(shù)定為奇數(shù) 定不能被 6 整除 故能被 6 整除的 數(shù)字共有 2 個 故應選擇 C 選項 方法三方法三 設五個整數(shù)從小到大依次是 A B C D E 五個數(shù)兩兩相加的和應有 10 個 分別為 A B A C A D A E B C B D B E C D C E D E 分析可知 A B 和 A C 分別是數(shù)值最小的兩個數(shù) 即 A B 17 A C 25 C E 和 D E 分別是數(shù)值最大的兩個數(shù) 即 C E 42 D E 45 數(shù)值 28 可能為 A D 的和 也可能為 B C 的和 數(shù)值 39 可能為 B E 的和 也可能為 C D 的和 可推斷 5 個數(shù)的奇偶性 當 A 為奇數(shù)時 奇偶性如下 當 A 為偶數(shù)時 奇偶性如下 ABCDEABCDE 奇偶偶奇偶偶奇奇偶奇 經觀察可知 無論何種情況 B 與 E 必定同奇或同偶 即 B E 39 故 C D 39 聯(lián)立 C E 42 D E 45 C D 39 易求 E 24 從而可分別求出 A 7 B 10 C 18 D 21 E 24 有 C E 兩個值可被 6 整除 故應選擇 C 選項 2010 年 4 月 25 日聯(lián)考第 15 題 15 一列隊伍沿直線勻速前進 某時刻一傳令兵從隊尾出發(fā) 勻速向隊首前進傳送命令 他到達隊首后 馬上原速返回 當他返回隊尾時 隊伍行進的距離正好與整列隊伍的長度相等 問傳令兵從出發(fā)到最后 到達隊尾行走的整個路程是隊伍長度的多少倍 A 1 5B 2C 1 2D 1 3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設部隊長度為 OA OB 1 傳令兵去傳令的 路程 返回隊尾的路程 OC X 當傳令兵到 隊首時 與隊伍的行進路程比為 1 X X 當傳令兵回到隊尾時 路程比為 X 1 X 可列比例式 1 X X X 1 X 解得 X 1 2 故應選擇 C 選項 2009 年 9 月 13 日聯(lián)考第 91 題 91 求 1 2 1 1 3 2 1 4 3 1 9 8 的值 A 2B 2 C 8D 3 正確答案 B 思路點撥 將分母去根號通分 原式變形為 2 1 3 2 9 8 9 1 2 故應選擇 B 選項 2009 年 9 月 13 日聯(lián)考第 92 題 92 一個數(shù)列為 1 1 2 2 1 1 2 2 1 1 2 2 則該數(shù)列的第 2009 項為 A 2 B 1 C 1 D 2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經觀察 題目所給數(shù)列 1 1 2 2 1 1 2 2 1 1 2 2 每隔 八項為一個循環(huán) 故 2009 項之中有 251 2009 8 取整數(shù)部分 個循環(huán) 余 1 項 故 第 2009 項應與第一項數(shù)值相同 數(shù)值為 1 故應選擇 C 選項 2009 年 9 月 13 日聯(lián)考第 93 題 93 某市一條大街長 7200 米 從起點到終點共設有 9 個車站 那么每個車站之間的平均距離是 A 780 米B 800 米C 850 米D 900 米 正確答案 D 思路點撥 一條大街 9 個車站 那么整條街的長度被平分為 8 段距離 故每段距離為 7200 8 900 米 故應選擇 D 選項 2009 年 9 月 13 日聯(lián)考第 94 題 94 某商店實行促銷手段 凡購買價值 200 元以上的商品可以優(yōu)惠 20 那么用 300 元錢在該商店 最多可買下價值 元的商品 A 350 元 B 384 元 C 375 元 D 420 元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用 300 元 超過 200 元 購買商品 可以優(yōu)惠 20 相當于購買商品價格均為 8 折 總共花了 300 元 故共購買了 300 80 375 元的商品 故應選擇 C 選項 2009 年 9 月 13 日聯(lián)考第 95 題 95 兩工廠各加工 480 件產品 甲工廠每天比乙工廠多加工 4 件 完成任務所需時間比乙工廠少 10 天 設甲工廠每天加工產品 x 件 則 x 滿足的方程為 A 480 x 10 480 x 4 B 480 x 10 480 x 4 C 480 x 10 480 x 4 D 480 x 10 480 x 4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x 480 為甲的完成工作的時間 由于 甲完成任務所需時間比乙工廠少 10 天 故 x 480 10 為乙完成工作的時間 x 4 為乙每天的工作效率 4 480 x 為乙完成工作的時間 故有等式 x 480 10 4 480 x 故應選擇 C 選項 2009 年 9 月 13 日聯(lián)考第 96 題 96 某公司計劃購買一批燈泡 11w 的普通節(jié)能燈泡耗電 110 度 萬小時 單價 20 元 5w 的 LED 燈 泡耗電 50 度 萬小時 售價 110 元 若兩種燈泡使用壽命均為 5000 小時 每度電價格為 0 5 元 則每 萬小時 LED 燈泡的總使用成本是普通節(jié)能燈泡的多少倍 A 1 23 B 1 80 C 1 93 D 2 58 正確答案 D 思路點撥 普通節(jié)能燈泡每萬小時耗電 110 度 按每度電價格 0 5 元計算 需電費 0 5 110 55 元 由于使用壽命為 5000 小時 故萬小時需 10000 5000 2 個普通節(jié)能燈泡 需花 費 20 2 40 元 共需花費 55 40 95 元 LED 燈泡每萬小時耗電 50 度 按每度電價 格 0 5 元計算 需電費 0 5 50 25 元 由于使用壽命為 5000 小時 故萬小時需 10000 5000 2 個 LED 燈泡 需花費 110 2 220 元 共需花費 25 220 245 元 因此可知 每萬小時 LED 燈泡的總使用成本是普通節(jié)能燈泡的 245 95 2 58 倍 故應選擇 D 選 項 2009 年 9 月 13 日聯(lián)考第 97 題 97 某商場舉行周年讓利活動 單件商品滿 300 返 180 元 滿 200 返 100 元 滿 100 返 40 元 如果 不參加返現(xiàn)金的活動 則商品可以打 5 5 折 小王買了價值 360 元 220 元 150 元的商品各一件 問 最少需要多少錢 A 360 元 B 382 5 元 C 401 5 元 D 410 元 正確答案 B 思路點撥 小王買三件商品 須使每件商品的購買方式最劃算 才能使小王花費最少 360 元的 商品若參加商場返現(xiàn)金活動 300 返 180 元 需花費 180 元 相當于以 5 折的價格購 買 花費低于直接打 5 5 折 故選擇參加返現(xiàn)活動 220 元的商品若參加商場返現(xiàn)金 活動 200 返 100 元 需花費 120 元 相當于以 5 45 折的價格購買 花費低于直接 打 5 5 折 故選擇參加返現(xiàn)活動 150 元的商品若參加商場返現(xiàn)金活動 100 返 40 元 需花費 110 元 相當于以 7 3 折的價格購買 花費高于直接打 5 5 折的 82 5 元 故 選擇參加打折活動 小王買三件商品 最少需花費 180 120 82 5 382 5 元 故應選 擇 B 選項 2009 年 9 月 13 日聯(lián)考第 98 題 98 現(xiàn)在時間為 4 點 13 分 此時時針與分針成什么角度 A 30 度 B 45 度 C 90 度 D 120 度 正確答案 B 思路點撥 表盤 12 個整點刻度間相隔 30 度 4 點 13 分時 時針略微超過 4 的位置 分針差點 到達 3 的位置 故兩表針夾角必定小于 60 度且大于 30 度 故應選擇 B 選項 2009 年 9 月 13 日聯(lián)考第 99 題 99 由 1 2 3 組成沒有重復數(shù)字的所有三位數(shù)之和是多少 A 1222 B 1232 C 1322 D 1332 正確答案 D 思 路 點 撥 由 1 2 3 三 個 數(shù) 字 可 以 組 成 不 同 的 6 個 三 位 數(shù) 6 個 三 位 數(shù) 分 別 為 123 132 213 231 312 321 由于每個三位數(shù)的構成元素均為 1 2 3 六個數(shù)字必定 能分成兩兩相加和為 444 的三組數(shù)字 故 6 個數(shù)字的和為 444 3 1332 故應選擇 D 選項 2009 年 9 月 13 日聯(lián)考第 100 題 100 河流賽道長 120 米 水流速度 2 米 秒 甲船速度為 6 米 秒 乙船速度為 4 米 秒 比賽進行 兩次往返 甲 乙同時從起點出發(fā) 先順水航行 問多少秒后甲 乙船第二次迎面相遇 A 48 B 50 C 52 D 54 正確答案 C 思路點撥 根據(jù)題意 甲乙兩船第二次相遇 必定是在甲返回起點后再出發(fā) 乙在返往起點的路 程中相遇 甲從出發(fā)到返回起點需用 120 6 2 120 6 2 45 秒 乙順水到 對岸需 120 4 2 20 秒 回程需 120 4 2 60 秒 故第 45 秒時 乙航行了 回程的 45 20 60 12 5 還差 120 120 12 5 70 米到達起點 故兩船此時狀態(tài)為甲 船以順水速度 6 2 8 米 秒 乙船以 4 2 2 米 秒的速度相距 70 米相向而行 還需行 70 8 2 7 秒才能相遇 故兩船第二次相遇共需 45 7 52 秒 故應選擇 C 選項 2009 年 4 月 26 日聯(lián)考第 91 題 91 計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綠色能源技術研發(fā)合作合同
- 醫(yī)療器械代理注冊合同書
- 正式借款合同
- 城市綠化項目實施與驗收合同
- 節(jié)電小貼士(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滬科黔科版
- 第21課《莊子二則-北冥有魚》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
- 社區(qū)團購倉儲租賃協(xié)議
- 第5課計算機的資源管理 教學設計
- 律師事務所勞動仲裁合同8篇
- 無產權房屋買賣合同范本5篇
- 工程結構質量特色介紹
- 超全六年級陰影部分的面積(詳細答案)
- 提高護士對搶救藥品知曉率PDCA案例精編版
- 八字萬能速查表(有圖)
- 清華大學MBA課程——運籌學
- 架橋機安全教育培訓試卷及答案(共3頁)
- 濕法冶金浸出凈化和沉積PPT課件
- 通信桿路工程施工
- 初中物理光學經典題(共23頁)
- 化學反應工程流固相非催化反應PPT課件
- 二次回路和電纜編號原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