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Ⅰ) 作業(yè).doc_第1頁
人教版必修2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Ⅰ) 作業(yè).doc_第2頁
人教版必修2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Ⅰ) 作業(yè).doc_第3頁
人教版必修2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Ⅰ) 作業(yè).doc_第4頁
人教版必修2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Ⅰ) 作業(yè).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yè)(十八)(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yè)達標練1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以山貌雄偉和生物多樣性而聞名于世,為世界罕見的動物基因庫,其中白鷴由80年代初的幾百只增加到現(xiàn)在的一萬多只,該保護區(qū)白鷴數量上升一定會導致() 【導學號:77782178】a種群基因庫增大b基因突變頻率提高c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d基因產生定向突變a種群數量增多,種群的基因庫將增大;基因突變具有低頻性,其突變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和種群數量無關;種群數量增大,在外界環(huán)境條件不發(fā)生改變的情況下,種群的基因頻率不發(fā)生改變;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2關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基因頻率是指某種基因在某個種群中出現(xiàn)的比例b基因頻率越大,突變率越高c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自然選擇會造成基因頻率的改變d自然選擇會使原來同一種群的基因頻率向著不同的方向發(fā)展b某種基因占某個種群中該基因和其等位基因的比例,叫作基因頻率,故a正確;突變率一般是不變的,b錯誤;由于存在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自然選擇等因素,種群的基因頻率總是在不斷變化的,故c正確;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故d正確。3下列有關種群基因庫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一個種群的基因庫包括這個種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生物的個體總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庫卻因種群個體的繁殖而代代相傳c種群中每個個體都含有種群基因庫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變可以改變種群基因庫的組成c基因庫是一個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的全部基因,由于不同個體之間在基因上具有差異,所以不可能每個個體都含有種群基因庫的全部基因,a正確、c錯誤;種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所以基因庫不會因個體死亡而消失,會代代相傳,b正確;可遺傳的變異均可能改變基因庫的組成,d正確。4在某一種群中,經過調查得知,隱性性狀約占(等位基因用a、a表示)9%,那么該性狀的aa、aa基因型個體出現(xiàn)的頻率分別約為()a0.9、0.82b0.36、0.55c0.49、0.42d0.18、0.73c已知隱性性狀即aa的基因型頻率為9%,那么a基因的頻率為0.3,則a基因的頻率為10.30.7。在理想的狀態(tài)下,運用遺傳平衡公式進行計算:aa的基因型頻率為0.70.70.49;aa的基因型頻率為20.70.30.42,c正確。5某一自由交配的昆蟲種群,控制昆蟲某性狀的不同基因型及相應個體數目分別是aa77,aa94,aa29。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導學號:77782179】a該昆蟲種群a的基因頻率為0.62,a的基因頻率為0.38b如果若干代后a基因頻率不變,則說明該種群沒有發(fā)生進化c種群自由交配的結果是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基因型頻率不改變d若下一代有500個個體,則雜合子約有236個ca的基因頻率是0.62,a的基因頻率為0.38,因此若下一代有500個體,則雜合子(aa基因型)的個體約有20.620.38500236(個),a、d項正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故b項正確;種群自由交配的結果是基因頻率不變,基因型頻率也不發(fā)生變化,c項錯誤。6下列關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的自發(fā)突變率雖然很低,但對進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種群的基因頻率可能改變,也可能不變d同一種群中的個體之間相互影響,因此進化的基本單位是個體d基因的自發(fā)突變率雖然很低,但在整個生物界是非常普遍的,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對生物進化極其重要,a項正確;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b項正確;當外界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由于自然選擇作用,與該環(huán)境有關的性狀的基因頻率可能改變,而與該環(huán)境無關的性狀的基因頻率可能不改變,c項正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d項錯誤。7在19世紀中葉以前,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的樺尺蠖幾乎都是淺色型(s)的,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工廠排出的煤煙逐漸將樹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紀中葉,黑色型(s)的樺尺蠖成了常見類型。下列與此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導學號:77782180】a自然選擇的方向發(fā)生了改變,所以自然選擇是不定向的b樺尺蠖種群進化過程中接受選擇的是各種基因型的個體c該地區(qū)樺尺蠖種群進化過程中ss的基因型頻率不會改變d長時間的環(huán)境污染導致s基因突變成s基因的頻率增加b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故a錯誤。自然選擇直接作用于表現(xiàn)型,選擇的是各種基因型的個體,故b正確。ss個體對應的表現(xiàn)型為黑色,適應環(huán)境,通過選擇,其基因型頻率增加,故c錯誤。通過自然選擇,s基因的頻率增加,故d錯誤。8如表所示為某物種遷入新環(huán)境后,某對等位基因的基因頻率變化情況,由這些數據不能得出的結論是()年份項目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基因a的頻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a的頻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由于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該生物發(fā)生了進化ba基因控制的性狀可能適應新環(huán)境c1970年,該種群中aa的基因型頻率一定為0.18d基因頻率的改變是通過環(huán)境對生物個體性狀的選擇實現(xiàn)的c由表中數據可知,a的基因頻率不斷減小,a的基因頻率不斷增加,由于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故判斷該生物發(fā)生了進化。由于a的基因頻率不斷增加,則a基因控制的隱性性狀可能適應新環(huán)境;理論上,1970年該種群aa的基因型頻率為20.100.900.18,但如果個體之間不能自由交配,則aa的基因型頻率不一定是0.18;基因頻率的改變是通過環(huán)境對生物個體性狀的選擇實現(xiàn)的。9根據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b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c種群內基因頻率的改變在世代間具有連續(xù)性d種群內基因頻率改變的偶然性隨種群數量下降而減少c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不能決定生物變異的方向,但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a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b錯誤;通過遺傳能使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在前后代保持一定的連續(xù)性,c正確;種群內基因頻率改變的偶然性隨種群數量下降而增大,d錯誤。10某動物種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0.3、0.4和0.3,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_。(2)如果該種群滿足四個基本條件,即種群_、不發(fā)生_、不發(fā)生_、沒有遷入和遷出,且種群中個體間隨機交配,則理論上該種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_;如果該種群的子一代再隨機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_(填“會”或“不會”)發(fā)生改變。(3)假定該動物種群滿足上述四個基本條件,但不發(fā)生隨機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間進行交配,則理論上該種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_、_和_;如果子一代也同樣只發(fā)生相同基因型之間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_(填“會”或“不會”)發(fā)生改變。解析a的基因頻率為0.4(1/2)0.30.5,a的基因頻率為0.5。根據遺傳平衡理論,aa的基因型頻率為(0.5)20.25。若該種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間進行交配,則子一代的基因型頻率為aa0.30.4(1/4)0.4,aa0.4(1/2)0.2,aa0.30.4(1/4)0.4。如果子一代同樣進行相同基因型之間的交配,則子二代中基因型頻率為aa0.40.2(1/4)0.45,aa0.2(1/2)0.1,aa0.40.2(1/4)0.45。因此,后代的基因型頻率會發(fā)生改變。答案(1)0.5(2)足夠大基因突變(或突變)自然選擇0.25不會(3)0.40.20.4會沖a挑戰(zhàn)練11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導學號:77782181】a進化總是由突變引起的,且變異個體總是適應環(huán)境的b進化改變的是個體而不是群體c基因突變產生新基因改變了種群的基因頻率,對生物進化有重要意義d在生物進化過程中,顯性基因頻率比隱性基因頻率增加得快c生物進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變異的利與害往往取決于環(huán)境條件,a錯誤;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b錯誤;基因突變產生的新基因改變了種群的基因頻率,是生物進化的根本來源,c正確;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種群基因頻率總是變化的,而基因頻率的改變方向決定于自然選擇,顯性基因頻率與隱性基因頻率增加的快慢取決于哪種性狀表現(xiàn)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環(huán)境,d錯誤。12一對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體上,經調查,某兔群中雌兔的基因型及其頻率為ff(30%)、ff(60%)、ff(10%);雄兔的基因型及其頻率為ff(20%)、ff(40%)、ff(40%)。假設該兔群中雌雄個體隨機交配,且后代生活力一致,則子代中()a基因型頻率改變,該群體發(fā)生了進化bff基因型頻率為52%cf基因的頻率在雌兔中為60%、在雄兔中為40%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頻率不同,進化方向不同b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子代基因型頻率改變不能說明該種群發(fā)生了進化,a錯誤。由題意可知,雌兔的基因型頻率為ff(30%)、ff(60%)、ff(10%),雌兔產生的卵細胞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是f30%(1/2)60%60%,f10%(1/2)60%40%;雄兔的基因型頻率為ff(20%)、ff(40%)、ff(40%),雄兔產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是f20%(1/2)40%40%,f40%(1/2)40%60%。因此自由交配后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ffffff(60%40%)(60%60%40%40%)(40%60%)24%52%24%,b正確。自由交配后子代的基因頻率為f24%(1/2)52%50%,f50%,因此子代中f基因的頻率在雌兔、雄兔中相同,均為50%,c錯誤。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同一種群中雌雄個體進化方向相同,d錯誤。13雜交實驗表明,樺尺蠖體色受一對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對淺色s為顯性。在曼徹斯特地區(qū),19世紀中葉以前,種群中s基因的頻率低,在5%以下,到20世紀中葉則上升到95%以上。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最初的s基因是通過_出現(xiàn)的。它為生物進化提供_。(2)試用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分析這一變化的原因:19世紀時,樺尺蠖的棲息地(樹干)上長滿了地衣,在此環(huán)境下,種群中的s基因頻率高的原因是_。隨著英國工業(yè)的發(fā)展,工廠排出的煤煙使地衣不能生存,結果樹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在此環(huán)境條件下,種群中的s基因頻率升高的原因是_。上述事例說明,種群中產生的變異是_,經過長期的_,其中不利變異被不斷_,有利變異則逐漸_,從而使種群的_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方向緩慢地進化。因此生物進化的方向是由_決定的。解析(1)最初的s基因是通過突變出現(xiàn)的。它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2)19世紀,樺尺蠖的棲息地(樹干)上長滿了地衣,在此環(huán)境下,樺尺蠖體色淺的個體更易適應環(huán)境,故種群淺色基因s的基因頻率變化趨勢是增加(或上升)。隨著英國工業(yè)的發(fā)展,工廠排出的煤煙使地衣不能生長,樹皮暴露,并被煤煙熏成黑褐色,在此環(huán)境條件下,樺尺蠖體色深的個體更易適應環(huán)境,故種群深色基因s基因頻率的變化趨勢是增加(或上升)。上述事例說明,種群中產生的變異是不定向的,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其中不利變異被不斷淘汰,有利的變異則逐漸積累,從而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方向緩慢地進化。因此生物進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答案(1)基因突變原始材料(2)淺色樺尺蠖與環(huán)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鳥類(或天敵)所食樺尺蠖的棲息環(huán)境變黑,淺色個體容易被鳥類(或天敵)所食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淘汰積累基因頻率自然選擇14寄生在某種鳥的羽毛中的羽虱大量繁殖會造成羽毛失去光澤和尾羽殘缺不全,影響雄鳥的求偶繁殖。(1)若某種群中對羽虱具有抵抗力的個體aa和aa分別占20%和40%,則a的基因頻率為_。(2)請預測以后基因頻率的變化規(guī)律,將該變化在下面的坐標圖中以曲線的形式表示出來(標明基因,繪出大致趨勢)。(3)研究者認為雄鳥能否吸引雌鳥到它的領地筑巢,與雄鳥尾羽長短有關,為了驗證這個觀點,選取若干只尾羽長度相似且生長狀況一致的雄鳥均分成a、b、c三組,做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本實驗應如何操作以實現(xiàn)對自變量的控制?_。實驗結論:_。解析(1)aa的基因型頻率為1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