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子技術(模電課后習題含答案)(第三版)_第1頁
模擬電子技術(模電課后習題含答案)(第三版)_第2頁
模擬電子技術(模電課后習題含答案)(第三版)_第3頁
模擬電子技術(模電課后習題含答案)(第三版)_第4頁
模擬電子技術(模電課后習題含答案)(第三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 1 章 常用半導體器件 1 1 選擇合適答案填入空內 l 在本征半導體中加入 A 元素可形成 N 型半導體 加入 C 元素可形成 P 型半導體 A 五價 B 四價 C 三價 2 當溫度升高時 二極管的反向飽和電流將 A A 增大 B 不變 C 減小 3 工作在放大區(qū)的某三極管 如果當 IB 從 12 uA 增大到 22 uA 時 IC 從 lmA 變?yōu)?2mA 那么 它的 約為 C A 83 B 91 C 100 4 當場效應管的漏極直流電流 ID從 2mA 變?yōu)?4mA 時 它的低頻跨導 gm將 A A 增大 B 不變 C 減小 1 3 電路如圖圖 P1 2 所示 已知 V 試畫出與的波形 設二極管導通電10sin i ut i u o u 壓可忽略不計 圖圖 P1 2 解圖解圖 P1 2 解 解 與的波形如解圖解圖 Pl 2 所示 i u o u 1 4 電路如圖圖 P1 3 所示 已知 V 二極管導通電壓 UD 0 7V 試畫出與tui sin5 i u 的波形圖 并標出幅值 o u 圖圖 P1 3 解圖解圖 P1 3 2 1 6 電路如圖圖 P1 4 所示 二極管導通電壓 UD 0 7V 常溫下 電容 C 對交流信號mVUT26 可視為短路 為正弦波 有效值為 10mV 試問二極管中流過的交流電流的有效值為多少 i u 解 解 二極管的直流電流 2 6 DD IVURmA 其動態(tài)電阻 10 DTD rUI 故動態(tài)電流的有效值 1 diD IUrmA 1 7 現(xiàn)有兩只穩(wěn)壓管 穩(wěn)壓值分別是 6V 和 8V 正向導通電壓為 0 7V 試問 1 若將它們串聯(lián)相接 則可得到幾種穩(wěn)壓值 各為多少 2 若將它們并聯(lián)相接 則又可得到幾種穩(wěn)壓值 各為多少 解 解 1 串聯(lián)相接可得 4 種 1 4V 14V 6 7V 8 7V 1 兩個管子都正接 1 4V 2 6V 的管子反接 8V 的正接 6 7V 3 8V 的反接 6V 的管子正接 8 7V 4 兩個管子都反接 14V 2 并聯(lián)相接可得 2 種 0 7V 6V 1 兩個管子都反接 電壓小的先導通 6V 2 一個正接 一個反接 電壓小的先導通 0 7V 1 8 已知穩(wěn)壓管的穩(wěn)定電壓 UZ 6V 穩(wěn)定電流的最小值 IZmin 5mA 最大功耗 PZM 150mW 試 求圖 P1 8 所示電路中電阻 R 的取值范圍 解 穩(wěn)壓管的最大穩(wěn)定電流 IZM PZM UZ 25mA 電阻 R 的電流為 IZM IZmin 所以其取值范圍為 k8 136 0 Z ZI I UU R 3 1 9 已知圖圖 Pl 9 所示電路中穩(wěn)壓管的穩(wěn)定電壓 最小穩(wěn)定電流6 Z UV 最大穩(wěn)定電流 min 5 Z ImA max 25 Z ImA 1 分別計算為 10V 15V 35V 三種情況下輸出電壓的值 I U O U 2 若時負載開路 則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為什么 35 I UV 解 解 1 只有當加在穩(wěn)壓管兩端的 電壓大于其穩(wěn)壓值時 輸出電壓才為 6V 時 VUI10 VU RR R U I L L O 3 3 時 VUI15 5 L OI L R UUV RR 時 VUI35 11 7 L OIZ L R UUVU RR VUU ZO 6 2 當負載開路時 故穩(wěn)壓管將被燒毀 mAImA R UU I Z ZI Z 2529 max 1 11 電路如圖 P1 11 a b 所示 穩(wěn)壓管的穩(wěn)定電壓 UZ 3V R 的取值合適 uI的波形 如圖 c 所示 試分別畫出 uO1和 uO2的波形 4 2 7 電路如圖圖 P2 7 所示 晶體管的 80 分別計算和 100 bb r L R 時的 Q 點 和 3 L Rk u A i R o R 解 解 在空載和帶負載情況下 電路的靜態(tài)電流 均相等 它們分別為 be r 22 CCBEQBEQ BQ bs VUU IA RR 1 76 CQBQ IImA 26 1 1 3 bebb EQ mV rrk I 空載時 靜態(tài)管壓降 電壓放大倍數(shù) 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分別為 6 2 CEQCCCQc UVIRV 308 c u be R A r 1 3 ibbebe RRrrk 93 be usu bes r AA rR 5 oc RRk 時 靜態(tài)管壓降 電壓放大倍數(shù)分別為 3 L Rk 2 3 L CEQCCCQcL Lc R UVIRRV RR 115 cL u be RR A r 34 7 be usu bes r AA rR 1 3 ibbebe RRrrk 5 oc RRk 5 2 8 在圖 P2 7 所示電路中 由于電路參數(shù)不同 在信號源電壓為正弦波時 測得輸出波形如 圖 P2 8 a b c 所示 試說明電路分別產(chǎn)生了什么失真 如何消除 解 a 飽和失真 增大 Rb 減小 Rc b 截止失真 減小 Rb c 同時出現(xiàn)飽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應增大 VCC 2 10 已知圖圖 P2 10 所示電路中 晶體管 100 1 4k be r 1 現(xiàn)已測得靜態(tài)管壓降 UCEQ 6V 估算 Rb 2 若測得和的有效值分別為 1mV 和 100mV 則負載電阻 RL為多少 i U o U 解 解 1 mA R UV I c CECC C 2 AII CB 20 k I UV R B BECC b 565 2 由 100 ocL u ibe URR A Ur 可得 圖圖 P2 102 625 L Rk 2 13 電路如圖圖 P2 13 所示 晶體管 100 100 bb r 1 求電路的 Q 點 和 u A i R o R 2 若改用 200 的晶體管 則 Q 點如何變化 3 若電容 Ce開路 則將引起電路的哪些動態(tài)參數(shù)發(fā)生變化 如何變化 6 解 解 1 靜態(tài)分析 1 12 2 b BQCC bb R UVV RR 1 BQBEQ EQ fe UU ImA RR 10 1 EQ BQ I IA 圖圖 P2 13 e R 5 7 CEQCCEQcf UVIRRV 動態(tài)分析 26 1 2 73 bebb EQ mV rrk I 7 7 1 cL u bef RR A rR 12 1 3 7 ibbbef RRRrRk 5 oc RRk 2 200 時 不變 1 12 2 b BQCC bb R UVV RR 不變 減小 1 BQBEQ EQ fe UU ImA RR 5 1 EQ BQ I IA 不變 e R 5 7 CEQCCEQcf UVIRRV 3 Ce開路時 減小 1 92 1 cLcL u beefef RRRR A rRRRR 增大 12 1 4 1 ibbbeef RRRrRRk 不變 5 oc RRk 7 2 12 電路如圖圖 P2 12 所示 晶體管的 80 1k be r 1 求出 Q 點 2 分別求出 RL 和 RL 3k 時電路的 和 u A i R o R 解 解 1 求解 Q 點 32 3 1 CCBEQ BQ be VU IA RR 1 2 61 EQBQ IImA 7 17 CEQCCEQe UVIRV 圖圖 P2 12 2 求解放大倍數(shù)和輸入 輸出電阻 RL 時 1 0 996 1 e u bee R A rR 1 110 ibbee RRrRk RL 3k 時 1 0 992 1 eL u beeL RR A rRR 1 76 ibbeeL RRrRRk 輸出電阻 37 1 sbbe oe RRr RR 2 13 電路如圖圖 P2 13 所示 晶體管的 60 100 bb r 1 求解 Q 點 和 u A i R o R 2 設 Us 10mV 有效值 問 i U o U 若 C3開路 則 i U o U 8 解 解 1 Q 點 31 1 CCBEQ BQ be VU IA RR 1 86 CQBQ IImA 4 56 CEQCCEQce UVIRRV 和的分析 圖圖 P2 13 u A i R o R 26 1 952 bebb EQ mV rr I 95 cL u be RR A r 952 ibbe RRr 3 oc RRk 2 設 Us 10mV 有效值 則 3 2 i is si R UUmV RR 304 oui UAUmV 若 C3開路 則 1 51 3 ibbee RRrRk 1 5 cL u e RR A R 9 6 i is si R UUmV RR 14 4 oui UAUmV c d 9 3 6 圖圖 P3 6 所示電路參數(shù)理想對稱 晶體管的 均為 100 100 bb r 試求 Rw的滑動端在中點時 T1管和 T2管的發(fā)射極靜態(tài)電流以及動態(tài)參數(shù) Ad0 7 BEQ UV EQ I 和 Ri 圖圖 P3 6 解 解 Rw 滑動端在中點時 T1管和 T2管的發(fā)射極靜態(tài)電流分析如下 EQ I 2 2 W BEQEQEQeEE R UIIRV 0 517 2 2 EEBEQ EQ W e VU ImA R R 動態(tài)參數(shù) Ad和 Ri分析如下 26 1 5 18 be bb EQ mV rrk I 98 1 2 c d beW R A rR 2 1 20 5 ibeW RrRk 10 3 7 電路如圖圖 P3 7 所示 T1和 T2兩管的 均為 140 均為 4k 試問 若輸入直流信號 be r 則電路的共模輸入電壓差模輸入電壓輸出動mVuI20 1 mVuI10 2 Ic u Id u 態(tài)電壓 o u 解 解 電路的共模輸入電壓 差模輸入電壓 差模放大倍數(shù)和動態(tài)電壓 IC u Id u d A O u 分別為 12 15 2 II IC uu umV 12 10 IdII uuumV 175 2 c d be R A r 1 75 OdId uA uV 4 1 根據(jù)下列要求 將應優(yōu)先考慮使用的集成運放填入空內 已知現(xiàn)有集成運放的類型是 通用型 高阻型 高速型 低功耗型 高壓型 大功率型 高精度型 1 作低頻放大器 應選用 2 作寬頻帶放大器 應選用 3 作幅值為 1 V 以下微弱信號的量測放大器 應選用 4 作內阻為 100k 信號源的放大器 應選用 5 負載需 5A 電流驅動的放大器 應選用 6 要求輸出電壓幅值為 80V 的放大器 應選用 7 宇航儀器中所用的放大器 應選用 11 6 1 選擇合適答案填入空內 1 對于放大電路 所謂開環(huán)是指 B A 無信號源 B 無反饋通路 C 無電源 D 無負載 而所謂閉環(huán)是指 B A 考慮信號源內阻 B 存在反饋通路 C 接入電源 D 接入負載 2 在輸入量不變的情況下 若引入反饋后 D 則說明引入的反饋是負反饋 A 輸入電阻增大 B 輸出量增大 C 凈輸入量增大 D 凈輸入量減小 3 直流負反饋是指 C A 直接耦合放大電路中所引入的負反饋 B 只有放大直流信號時才有的負反饋 C 在直流通路中的負反饋 4 交流負反饋是指 C A 阻容耦合放大電路中所引入的負反饋 B 只有放大交流信號時才有的負反饋 C 在交流通路中的負反饋 5 為了實現(xiàn)下列目的 應引入 A 直流反饋 B 交流反饋 穩(wěn)定靜態(tài)工作點 應引入 A 穩(wěn)定放大倍數(shù) 應引入 B 改變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 應引入 B 抑制溫漂 應引入 A 展寬頻帶 應引入 B 6 2 選擇合適答案填入空內 A 電壓 B 電流 C 串聯(lián) D 并聯(lián) 1 為了穩(wěn)定放大電路的輸出電壓 應引入 A 負反饋 2 為了穩(wěn)定放大電路的輸出電流 應引入 B 負反饋 3 為了增大放大電路的輸入電阻 應引入 C 負反饋 4 為了減小放大電路的輸入電阻 應引入 D 負反饋 5 為了增大放大電路的輸出電阻 應引入 B 負反饋 6 為了減小放大電路的輸出電阻 應引入 A 負反饋 6 3 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用 和 表示判斷結果填入括號內 1 只要在放大電路中引入反饋 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2 放大電路的級數(shù)越多 引入的負反饋越強 電路的放大倍數(shù)也就越穩(wěn)定 3 反饋量僅僅決定于輸出量 4 既然電流負反饋穩(wěn)定輸出電流 那么必然穩(wěn)定輸出電壓 12 6 14 已知一個負反饋放大電路 A 105 F 2 10 3 試問 1 2 若 A 的相對變化率為 20 則的相對變化率為多少 f A f A 解 解 1 因為 AF 200 1 所以 1 500 f A F 2 根據(jù)題目所給數(shù)據(jù) 可知 53 11 20 0 1 11 102 10 f f dA dA AAFA 6 13 已知負反饋放大電路的 4 2 45 10 1 1 1010 A ff jj 試分析 為了使放大電路能夠穩(wěn)定工作 即不產(chǎn)生自激振蕩 反饋系數(shù)的上限值為多少 解解 根據(jù)放大倍數(shù)表達式可知 放大電路高頻段有三個截止頻率分別為 4 1 10 L fHz 5 23 10 LL ffHz 因為 所以 在 時 約為 60dB 附加 231 10 LLL fff 5 23 10 LL fffHz A 相移約為 180o 為了使時的小于 0dB 即不滿足自激振蕩的幅值條件 23LL fff 20lg AF 反饋系數(shù)的上限值應為 60dB 即的上限值為 10 3 20lg F F 6 22 在圖圖 P6 22 所示電路中 已知 A 為電流反饋型集成運放 試問 1 中頻電壓放大倍數(shù) 2 上限截止頻率 圖圖 P6 22 解圖解圖 P6 18 13 解 解 畫出圖圖 P6 22 所示電路中集成運放的等效電路如解圖解圖 P6 18 所示 因為 ro很小 反相輸 入端電位為 nii oi UUI rU 將集成運放的內部電路替換為教材中圖圖 6 7 5 所示電路 參閱 P310 P311 可得 io Ij CU 而 nfif nnooo io fffff URRU RR UUUUU Ij CU RRRRRRRR 1 fif o ff j R CU RR U RRR 即 1 1 1 f o u if R U A URj R C 1 2 上限截止頻率為 1 f u R A R 1 2 H f f R C 7 1 填空 1 同相比例同相比例 運算電路可實現(xiàn) Au 1 的放大器 2 反相比例反相比例 運算電路可實現(xiàn) Au 0 的放大器 3 微分微分 運算電路可將三角波電壓轉換成方波電壓 4 同相求和同相求和 運算電路可實現(xiàn)函數(shù) a b 和 c 均大于零 123 YaXbXcX 5 反相求和反相求和 運算電路可實現(xiàn)函數(shù) a b 和 c 均小于零 123 YaXbXcX 6 乘方乘方 運算電路可實現(xiàn)函數(shù) 2 YaX 14 7 11 在圖圖 P7 11 a 所示電路中 已知輸入電壓 uI的波形如圖 b 所示 當 t 0 時 uC 0 試畫出輸出電壓 uO的波形 a b 圖圖 P7 11 解 解 輸出電壓的表達式為 2 1 1 1 t OIO t uu dtut RC 當 uI為常量時 211211211 57 11 100 1010 OIOIOIO uu ttutu ttutu ttut RC 若 t 0 時 uO 0 則 當 t 5mS 時 3 100 5 5 102 5 O uVV 當 t 15mS 時 3 100 5 10 10 2 5 2 5 O uVV 因此輸出波形如解圖解圖 P7 11 所示 解圖解圖 P7 11 15 7 13 試分別求解圖圖 P7 13 所示各電路的運算關系 a b c d 圖圖 P7 13 解 解 利用節(jié)點電流法 可解出各電路的運算關系分別為 a 2 11 1 100 OIIII R uuu dtuu dt RRC b 設兩電容的充電電流為 方向向右 則 1 11 CI dudu iCC dtdt 3 1 1 22 1 102 II OII duCdu uiRidtRCuu CdtCdt c 反相端 1 ONCPP uuuuu dt RC 同相端 111 IP PCIP uu uudtu dtu dt CRRCRC 代入上式 得 3 1 10 OII uu dtu dt RC d 12 12 12 1 100 0 5 II OII uu udtuudt CRR 16 7 15 試求出圖圖 P7 15 所示電路的運算關系 圖圖 P7 15 解 解 設 A2的輸出為 uO2 因為 R1的電流等于 C 的電流 所以 2 1 1 2 OII uu dtu dt RC 又因為 A2組成以 uO為輸入的同相比例運算電路 所以 2 2 3 1 2 OOO R uuu R 比較以上兩式 得 OI uu dt 7 27 所示各電路的傳遞函數(shù) 并說明它們屬于哪種類型的濾波電路 a b 圖圖 7 27 17 解 解 利用節(jié)點電流法可求出它們的傳遞函數(shù) 在圖 a 所示電路中 故其為高通濾波器 22 1 1 1 1 u RsR C A s sRC R sC 在圖 b 所示電路中 22 2 112 11 1 1 u RR R sCsC A s RRsR C 故其為低通濾波器 8 1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用 和 表示判斷結果 1 在圖圖 T8 1 所示方框圖中 產(chǎn)生正弦波振蕩的相位條件是 AF 2 因為 RC 串并聯(lián)選頻網(wǎng)絡作為反饋網(wǎng)絡時的 單管共集放大電路的 滿足0o F 0o A 正弦波振蕩電路的相位條件 故合理連接它們可以構成正弦波振蕩電路 n AF 2 3 在 RC 橋式正弦波振蕩電路中 若 RC 串并聯(lián)選頻網(wǎng)絡中的電阻均為 R 電容均為 C 則其振 蕩頻率 1 o fRC 4 電路只要滿足 就一定會產(chǎn)生正弦波振蕩 1 FA 5 負反饋放大電路不可能產(chǎn)生自激振蕩 6 在 LC 正弦波振蕩電路中 不用通用型集成運放作放大電路的原因是其上限截止頻率太低 8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