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第6課 北宋王安石變法》同步課件 岳麓版選修1.ppt_第1頁
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第6課 北宋王安石變法》同步課件 岳麓版選修1.ppt_第2頁
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第6課 北宋王安石變法》同步課件 岳麓版選修1.ppt_第3頁
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第6課 北宋王安石變法》同步課件 岳麓版選修1.ppt_第4頁
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第6課 北宋王安石變法》同步課件 岳麓版選修1.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 第6課 新知預習 巧設計 名師課堂 一點通 高頻考點 巧解密 課后習題解答 創(chuàng)新演練 大沖關 一 變法的背景1 問題 導致了積貧 引起了嚴重的社會危機 2 范仲淹 的失敗為王安石變法提供了經驗教訓 3 王安石豐富的地方工作經驗和 的大無畏精神的影響 4 起用王安石為宰相 主持變法革新 三冗 積弱 慶歷新政 三不足 宋神宗 拓展升華 慶歷新政的啟示 改革要從實際出發(fā) 并要做好充分的宣傳和動員 改革者還要樹立堅定的改革決心 二 變法的內容及成效1 根本目的鞏固封建統(tǒng)治 2 核心內容強兵 富國 3 具體措施 政府 兌役錢 兼并 政府收入 軍隊 保甲法 科舉制度 恩蔭 戰(zhàn)斗力 三 新法的局限和變質1 變法針對的是社會上層的 大地主和富商 所以一開始就遭到強烈的反對 2 擴大稅源要 取諸民 可是一旦執(zhí)行不善 就會引起民間的不滿 成為反對派攻擊新法的借口 3 新法的變質 后新法淡出歷史舞臺 到宋徽宗時原有的變法精神被完全改變 大官僚 元祐更化 一 如何全面認識王安石變法 1 進步意義 1 變法措施的推行 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增強了軍事力量 使北宋的國力得到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2 變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在中國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3 王安石在北宋中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銳的情況下進行變法 這種大膽改革 勇于探索 百折不撓的精神 值得肯定和學習 4 王安石為了地主階級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敢于抑制和打擊大地主 大官僚的利益 并在一定程度上顧及到了社會下層的利益 這種不畏權勢的做法值得贊揚 2 局限性變法的不足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主要表現(xiàn)在 1 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tǒng)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 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tǒng)治危機 2 變法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為出發(fā)點 農民的處境沒有得到根本的改革 負擔仍然沉重 3 性質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tǒng)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 4 特點 1 以 理財 為中心進行的全面改革 2 理財措施突出了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的作用 3 主要是解決封建國家與地主 農民之間的矛盾 1 司馬光評價王安石變法時說 中戶以下大抵乏食 而州縣之吏督迫青苗 助役錢不敢少緩 鞭笞縲紲唯恐不迨 司馬光的說法 a 完全是保守勢力的政治攻擊b 實事求是地反映了現(xiàn)實問題c 既是政治攻擊也反映了客觀問題d 只是代表了其個人的偏見解析 司馬光的說法 既說明了青苗法在實施過程中的變味 同時也攻擊了變法 問題的關鍵是用人不當導致出現(xiàn)了問題 而不是法令本身的問題 答案 c 二 王安石變法失敗原因 認識和教訓有哪些 1 失敗原因 1 變法觸動了大地主 大官僚的利益 遭到他們的阻撓和破壞 2 宋神宗在變法后期的動搖 3 宋神宗死后 司馬光任宰相 廢除新法 4 變法過程中 由于用人不當 出現(xiàn)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現(xiàn)象 2 認識 1 變法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加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2 王安石變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客觀上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3 王安石能夠對北宋的積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種勇于改革和敢于斗爭的精神 值得肯定 3 教訓 1 改革必然充滿阻力 改革者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 改革中注意合理用人 2 針對北宋統(tǒng)治危機而進行的改革運動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tǒng)治的危機 3 變法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為出發(fā)點 農民的負擔依然沉重 2 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a 遭到大官僚 大地主的強烈反對b 新法推行過程中出現(xiàn)了危害百姓的現(xiàn)象c 宋神宗態(tài)度猶疑 搖擺不定d 冗官 冗員的現(xiàn)象仍繼續(xù)存在解析 王安石變法的許多內容觸犯了大官僚 大地主的利益 如青苗法 募役法 方田均稅法等 答案 a 示例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變法的經濟措施 主要是通過限制大地主階級的利益和通過政府利用商人專營某些商業(yè)行業(yè) 來獲取財政收入 這對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變法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 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 總的來說 變法是代表地主階級革新派的一種主張 其主流應該肯定 王安石變法與商品經濟 材料二王安石不應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 使用大 中 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 守舊派等概念 都不能確切地反映當時的客觀史實 應該分為官戶 鄉(xiāng)村上戶和坊郭上戶 北宋文獻中的概念 三個階層 從出身看 變法派與反變法派分子同屬官戶 客觀上 王安石變法增加了農民負擔 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三冗 問題 但從流通領域進行了利益分配 將權力收歸中央 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應予基本否定 王安石變法簡論 請回答 1 王安石變法的經濟措施主要有哪些 2 材料一 二研究王安石變法 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 結論有何不同 3 綜合上述材料 說明應當如何評價歷史上的變法運動 解析 第 1 問注意對王安石變法內容的設問僅局限于經濟領域 屬于基礎知識能力考查 回顧教材即可回答 第 2 問和第 3 問實際都涉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歷史事件評價的基本方法問題 評價歷史事件 我們應該首先必須堅持的原則是生產力標準 應結合當時歷史背景 客觀 公正 一分為二地加以評判 答案 1 均輸法 青苗法 市易法 募役 免役 法 方田均稅法 農田水利法 2 方法 階級 階段 分析 一分為二 結論 材料一 基本肯定 材料二 基本否定 3 避免簡單貼標簽 應歷史地看問題 探究示例 材料一 歌元豐 十日五日一雨風 麥行千里不見土 連山沒云皆種黍 水秧綿綿復多稌 龍骨長乾掛梁梠 鰣魚出網蔽洲渚 荻筍肥甘勝牛乳 百錢可得酒斗許 雖非社日長聞鼓 吳兒踏歌女起舞 但道快樂無所苦 老翁塹水西南流 楊柳中間杙小舟 乘興欹眠過白下 逢人歡笑得無愁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呂惠卿是王安石著力培養(yǎng)提拔的人 后來 為了能夠大權獨攬 居然誣陷王安石參與謀反 王安石恢復相位后賊心不死 又將王安石寫給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拋出 材料五熙寧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參知政事 七月行均輸法 九月行青苗法 閏十一月行農田水利法 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 四年二月改革科舉 十月行募役法 行太學三舍法 五年三月行市易法 五月行保馬法 八月行方田均稅法 六年六月置軍器監(jiān) 八月行免行法 七年 1074年 九月行將兵法 問題生成 1 通過材料一 二說明王安石變法的成效 2 通過材料三 四 五 分析歸納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 探究思路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閱讀理解圖文材料 從中汲取有效信息回答問題的能力 材料一中的詩歌主要反映了王安石變法帶給農村的變化 農業(yè)生產發(fā)展 農民安居樂業(yè) 材料二是王安石變法時興修的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 材料三中的太皇太后 皇太后代表了反對變法的大官僚 大地主的利益 材料四則反映了王安石用人不當 材料五展示了新法推行操之過急的問題 據(jù)此聯(lián)系所學知識回答第 1 2 問即可 嘗試解答 1 王安石變法后 農田水利工程增多 農業(yè)生產發(fā)展 農民負擔相對減輕 百姓安居樂業(yè) 2 觸犯大官僚 大地主 大商人的利益 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 王安石用人不當 導致新法推行中出現(xiàn)危害百姓的現(xiàn)象 變法措施操之過急 一 閱讀與思考提示 王安石與司馬光爭論的焦點在于如何理財 司馬光的合理之處在于主張 節(jié)流 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財政困乏問題 王安石主張 開源 有助于增加財政收入 但忽視 節(jié)流 是不可取的 王安石變法企圖在不增加農民負擔的情況下增加國家的收入 這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遭到了他們的反對 因此 變法雖然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但難以減輕農民的負擔 二 解析與探究1 提示 材料一體現(xiàn)了王安石敢于沖破世俗阻力 勇于改革的精神 意志堅定 直率無諱 據(jù)理力爭 百折不撓 2 提示 當時的人如司馬光批評王安石排擠忠臣 結交小人 后人對王安石變法有兩種評價 一種觀點極力詆毀王安石變法 如趙翼批評王安石變法誤國 導致靖康之難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新法的實施對革新北宋社會政治 促進生產力發(fā)展有積極作用 3 提示 王安石變法旨在富國強兵 其改革收到了很大成效 由于改革觸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遭到了他們的反對而失敗 比較同意材料三的觀點 不可否認王安石變法對北宋王朝產生過一些消積影響 但這并非王安石的初衷和個人能力所能做到的 我們應該看到其積極的 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的一面 三 自我測評1 提示 三冗 是指 冗官 冗兵 冗費 冗官 是由于北宋加強中央集權 導致了官僚機構膨脹 冗兵 由于北宋極力擴充軍隊所致 冗官 冗兵 和對遼 西夏支付的戰(zhàn)費與賠款 造成了 冗費 由此 形成了北宋的 積貧 局面 積弱 則由于北宋在加強中央集權的過程中 由于過分的分權 削弱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造成的 2 提示 1 主要內容 富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