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篆刻基礎知識詳解工具和材料經(jīng)常會有初學篆刻的朋友詢問需要配備哪些工具,說實話,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篆刻的工具實在不少,但并不是所有初學者都需要一次性全部配全,我們建議可以分階段進行購買,如果是初學,您可以先買一些最基本的工具或材料,等學到了一定階段再增加別的工具或者材料。為了讓篆刻初學者有不走冤枉路,我們特別整理了這篇文章,以供初學者們參考。我們認為篆刻初學至少需要配備以下幾種工具或材料。一、練習石初學篆刻,練習石必不可少,比較常見和實惠的練習石有青田石、蕭山紅、墨綠凍、廣西凍石(備注:廣西凍石硬度為1左右,質地較軟,僅適合18歲以下學生使用)等。二、篆刻刀初學篆刻,如果是中小學生,可以買價
2、格最低廉的碳鋼刀。如果有一定的經(jīng)濟能力,強烈建議購買硬度更高的白鋼刀或者鎢鋼刀。白鋼刀一般硬度在6,鎢鋼刀(也稱硬質合金刀)硬度7,這兩種刀是最常見的篆刻刀。至于白鋼刀好還是鎢鋼刀好,不能絕對化,白鋼刀硬度低些,但韌性好一些,價格也低一些,而鎢鋼刀最硬,韌性也會略差一些,價格也比白鋼刀略高一些。目前國內(nèi)用得最多,質量最好的當屬四川生產(chǎn)的永字牌刻刀了,永字牌刻刀主要以硬質合金刀為主,永字牌刻刀分好幾個系列,有高級型、豪華型、豪華B型、超豪華型、納米刻刀等幾個品種,各系列刻刀的區(qū)別請見本坊另外一篇文章。三、印泥印泥建議配備兩種,一種是普通的打稿印泥(10元以下,如姜思序堂的朱顏印泥),一種是好一些
3、的書畫印泥(如姜思序堂的八寶、朱膘印泥等)。篆刻完成后先用普通印泥打出印花,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更改修飾,等全部修好以后再用上好的印泥打出來。這樣可以節(jié)約印泥,延長印泥的使用壽命。對于自用書畫印泥,可以分別購買袋裝印泥和印缸,買回后自己攪拌調和。如果是送禮,則建議購買整裝的印泥,顯得大方美觀。四、印床初學篆刻一定要配個印床來固定印石。如果沒有印床,篆刻練習的時候既要握緊印石,還要把握好用刀力度,對于初學者會有一定難度。所以還是建議配一個印床。印床有高低檔之分,初學只需購買最普通的實雜木印床就行,雖然做工普通些,但價格低,使用也方便。如果條件允許或者對品相要求較嚴,也可以考慮購買更高檔的紅木或金屬
4、印床;五、砂紙或磨盤初學至少要配備號數(shù)不同的砂紙各幾張,一般號數(shù)(粒度)越小,表面越粗,號數(shù)(粒度)越大,表面越精細。如1000號的砂紙就比600號的砂紙更精細。砂紙建議購買質量較好的德國勇士牌水磨砂紙,比傳統(tǒng)的國產(chǎn)砂紙耐用。印坊新推出的一種網(wǎng)格的砂紙,抗阻塞,耐油耐水,雙面循環(huán)使用,非常受歡迎。對于有志于長期學習篆刻的朋友,則建議再配備一個或兩個金剛石磨盤。磨盤既可以用于磨印石,也可以研磨刻刀,使用壽命相當長。我手上有一個4年前淘的一個金剛石磨盤,到現(xiàn)在還在服役狀態(tài),相當給力,磨印面基本是靠它,如果是打磨印石,會先用它粗磨,然后再拿水磨砂紙精磨。六、工具書和教材初學篆刻建議至少配一本篆刻入門
5、書籍和篆刻字典,篆刻書籍推薦劉江的篆刻技法和吳頤人的篆刻五十講,篆刻字典推薦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篆刻字典或西泠印社出版的篆刻常用字字典,前者從名家的印中搜集字體,后者直接書寫,各有千秋。當然網(wǎng)絡上也有很多免費的篆刻資料,如篆刻導航網(wǎng)上有各類視頻、字體查詢工具,都是非常方便和實用的。七、筆墨紙毛筆可以選用小楷毛筆,有彈性,好使就行。篆刻寫稿用的墨建議用一得閣墨汁或者自己用墨條研磨出來的墨。寫印稿建議用連史紙,金石印坊手工連史紙散頁,幅面不大,使用方便。八、其它雜件小鏡子(刻好后放到鏡子前看一下效果)舊牙刷(刻好后刷去印面上的石粉)其它。當您看完以上介紹還有疑惑時,我們建議您直接購買金石印坊的工具
6、套裝,目前印坊有三個套裝供選,幾個套裝之間的區(qū)別主要在于里面的商品及數(shù)量,價格越高的就越齊全。漢印的特點及臨摹注意事項漢白文印的特點1、就整體章法布局而言,朱白空間基本均勻,章法穩(wěn)定平衡,沒有特別突兀的視覺感。比如四字印,四字各占地四分之一,每字所占空間相當,這種均衡的構圖手法,是漢印最基本的章法構圖樣式。2、就單個文字而言,以方形為基,方中寓圓,內(nèi)圓外方;就單個筆畫而言,平直是其篆本特點,但平直太多,則顯重復單調,產(chǎn)生僵硬、板滯的副作用,所以漢印中常常用少量的弧筆、斜筆線條,來化解這種局面,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視覺效果。3、印文筆畫與筆畫間的空隙大致相等。當然,這是基本的規(guī)律,在此前提下,筆畫少
7、的字,筆畫空隙略大.筆畫多的字,筆畫空隙略小。這樣,自然而然地在印面上就產(chǎn)生了一定的疏密關系。4、印文中筆畫的轉折處以方為主,但不是生硬的直角,而是或大或小,略帶圓意,自然順和。漢白文印臨摹要點一、選印臨草漢滿白文要選其精品.尤其要選漢印中有古雅之氣者。漢印本為工匠所制,水平相差較大,個別漢印,古則古矣,雅則未必,故要用心甄別。在選印的過程中,具體而言應注意以下幾點:(1)起首臨摹應選字數(shù)較少的漢印為范本,以兩字或四字的印為宜,隨著對印章整體把握能力的提高,可逐漸選多字印進行臨攀。(2)應選擇章法方正、線條質感強,筆畫粗細均勻、字形端莊的白文印章.這類印典雅端莊、布局平正.不尚奇、不取巧。臨習
8、此類印章,既可幫助初學者識篆,很快掌握入印篆字的造型規(guī)律,又能在臨習的過程中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刀法的運用上。(3)避免選擇線條板滯、筆畫模糊、殘損過多、結構狂怪和字形乖張的印。(4)印面大小適宜。太大不易掌控全印,太小則不易運刀,以印面邊長2.5CM左右的印章為宜。(5)先選臨中粗筆畫的印,其次粗筆畫(滿白文、細筆畫的印,最后臨線條綜合變化的印。二、摹寫也稱“渡稿”。以薄綿料紙覆于欲臨幕的印蛻上,用濃墨依樣在輪廓內(nèi)描出印文摹寫,也稱渡稿,以薄綿料紙或拷貝紙覆于欲臨摹的印蛻上,用濃墨依樣在輪廓內(nèi)描出印文(正文),待略干后,剪下,反扣于石面上,用干凈小毛筆浸少許清水,在稿上輕輕濕潤,再覆上幾層生宣,
9、覆蓋于墨稿之上,左手固定,用右手拇指指甲或圓頭的筆桿,往返壓磨勻揉,輕揭印稿紙.印文即渡于印石之上。若石面筆畫不夠清楚,再用小毛筆描摹完善。上面所談渡稿法,是傳統(tǒng)水印法,這種渡稿法比較穩(wěn)妥,在臨摹學習的過程中.字型過渡準確,缺點是習印者容易有懶惰思想,儀靠淮確的“搬移”,不動腦子,難以領會印章章法的妙處。在進入創(chuàng)作階段后,有兩種方法可以避免此弊.特別是在寫意類篆刻的臨摹、創(chuàng)作中比較實用。其一,磨好印面后,將設計好的印稿翻過來,或用小鏡子反照印稿,用刁、毛筆直接依樣鉤草,將印文反寫于印面上.其二,用刀角直接勾寫法。以濃墨施于印面,待干透后,用刀尖在涂墨的石面上,按印稿反面的字形,照筆畫勾出一線筆
10、紋,然后用刀照印稿刊刻。這種方法易于鍛煉印人的整體控制能力,同時,線條比較靈動,方介堪及當代許多印人入印都用此法,傅嘉儀先生也是如此,以刀為筆,勾畫印稿直接上石。一如信手寫篆,下刀果斷,輕松自然,刻出的印線條沉著靈動,慷慨淋漓。此法渡稿初學者不可用,待熟練后方可試用,此法刻印,可免染上小家之氣,當然這種用刀直接渡稿法.大多用于白文印,對于朱文印則不奏效,仍用前面所述之水印渡稿法為妥。(一)磨平印面 新購的印石一般印面都不平整且周邊涂有一層蠟,因此需要把所刻印面的蠟層磨去。五指執(zhí)石,用力均勻,要有規(guī)律的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每磨轉幾圈要轉動一個方向,將印面在砂紙上徐徐磨來,砂紙印平鋪在玻璃板
11、上。如印面較粗糙,可先 用粗砂磨平(一般砂紙在100-200號),后用細沙磨平(一般砂紙2000-4000號).(二)打好印稿一方印章石否美觀,設計印稿非常重要。是篆刻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猶如描繪建筑藍圖。印稿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篆刻的成敗。故打稿前應反復琢磨文字的分行布局,文字的統(tǒng)一協(xié)調等,多打幾個印稿,多思考,從中選出一個印文和內(nèi)容貼切恰當?shù)囊环接「鍋怼?.臨摹的印稿要體現(xiàn)原印的精神,用毛筆對照原印進行臨摹,其大小不定,目的是為了熟悉與掌握所臨印章的章法、字的結構以及筆法刀法的基本規(guī)律。2.創(chuàng)作的印稿要選合適的字和章法,一方優(yōu)秀的篆刻作品,均離不開字法、章法、刀法及作者內(nèi)在修養(yǎng)。當我們面對一方
12、印的文字時,首先要考慮的是采用甲骨、金文還是小篆,凡此皆要根據(jù)印面文字的造型和文字內(nèi)容而定。這種功夫要在長期實踐中磨練才能悟出來。文字選好后就面臨章法和安排。如果你選擇的是甲骨,一方印章中的幾個字要統(tǒng)一一體都為甲骨,個別字沒有甲骨可以用小篆字體演變成甲骨字體,那么章法應以靜穆樸茂為主。方寸之間,氣象萬千,平時要注意學習優(yōu)秀作品,厚積薄發(fā),這樣用時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三)印稿上石1.水印上石法。對初學者來說,水印法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一種方法。水印法在寫印稿時用濃墨,最好是墨錠出的濃墨。石章保留磨后殘留的一層極薄的粉末,使之有附著力。筆醮清水不可太多,微潮即可,整個操作過程要干凈利落。具體步驟如下:
13、(1)先取一塊比印石稍大一些的宣紙覆蓋到印石上,用手指將印面向四周輕壓。(2)將臨摹的印稿對光反置,或對鏡倒置,在吸水印搞紙上依石章大小臨摹該印,注意墨要濃一些。(3)修改成稿,放置一會,待墨干。(4)將墨稿對準石章四角后,將四周余紙折下固定好,以防錯位。用干凈毛筆醮清水(水不必過多,微濕即可),潤濕印稿紙,使紙與石相貼。(5)用生宣吸盡印稿上多余水分,直至紙與石緊密相附。(6)用指甲或筆桿之類阮中帶硬且較光滑的弧狀物,反復壓磨使墨跡反印到印面上去。(7)輕揭稿紙,若某處不清晰,可依上述方法對照原印進行修補;(8)水印上石完成 2.臨寫法。臨寫法式將印稿翻轉,依其背面顯示出反字(若不清晰,可映
14、照于陽光下或燈光下),然后照反文書寫上石。或取小方鏡,視鏡中反字上石。臨寫法要注意把握印稿的章法和字的筆意,久用此法可鍛煉眼、手和書寫反字的能力,直至離開以上三種方法,就能得心應手寫出反字來。 (1)將所要臨刻的印章用鏡子看著進行反臨(2)臨寫成稿完成章法分布50例“虛”與“實”是章法分類的總綱,綱舉才能目張。有了這個準則,在印章設計時可注意并掌握上虛下實或上實下虛、左虛右實或左實右虛、周虛中實或周實中虛等等。鄧散木在篆刻學中有章法分類14種,后又有人將章法分成25種,其中有輕重、增減、屈伸、挪讓、盤錯、離合、粗細、直曲、長短、欹正、穿插等。但在“虛實”這個準則下,14種乃至25種方法都是謀求
15、虛實效果的一種手段。這里所談章法分布50例,每一種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單一的,在一方印章的構思布白中,它可以用多種布局方法綜合而成。 下載 (29.47 KB)06-3-30 17:481滿實法(滿實法印例參見附圖中“安北將軍章”、“宜春禁丞”、“瑯雅柏印章”、“梁清標印”四?。?滿實法亦叫勻稱法。入印文字分布勻稱,印面較滿、較實。布白渾厚平正,字畫之間距離較繁密,印之四角充實,黑白虛實雖有變化但沒有大起大落。對筆畫少的印文,則通過穿插、加疊或面積對比法,使少畫字滿而不虛。大多數(shù)字畫是橫平豎直,曲在直中求,圓在方中見。無論用沖刀、切刀,均以粗壯為宜。用滿實布局刻就的印章,其特點莊重、樸實、大度,
16、且穩(wěn)如泰山,給人以端重渾穆的印象與美感。這類印作是漢印中的典范,富有傳統(tǒng)性,初學篆刻可從這里臨摹起步。 為了使印章“滿”而且“實”,必要時可采取一些附加手段。如白文印四周加一道白邊,將印文作隔邊、頂邊處理,或在印中加“田”字格、“井”字格、“十”字格,使印章更加豐滿充實。 滿實法印章另有幾點須加說明:(1)印文字畫粗壯一致的前提下,要注意變化。字體結構簡而少的字,筆畫可粗一些,繁而多的字可稍細一些。這種變化以不影響諧調為宜。(2)印文平正端莊之中要有斜曲靈動的變化。滿實法印章要避免平板,過于規(guī)矩,可用一些短斜、帶曲的線條,以增加動感。(3)入印文字勻稱、整齊之中,可輔以大小不同的變化。滿實法印
17、章大多是勻稱等分的,但不能墨守成規(guī),不知其變。入印文字面積對比法最適合文字繁簡、疏密懸殊的印章設計。 2滿虛法(印例參見附圖中“長金之璽”、“皮聚”、“蔡湫”、“心伯氏”四印) 滿虛法印章是指印面以稀、疏、虛為主,視覺效果空靈、簡明、疏朗。入印文字一般筆畫較少,線條細薄,布白空虛,字畫之間距離相對較遠、較大。對白文印而言,留紅較多;對朱文印而言,留白較多。這類印章線條一般都以橫平豎直的直線為主,圓線、曲線為輔。用刀可沖可切,以輕、以淺為主,突出端莊、清秀、瘦勁的格調,多留一些遐想、回味的余地。這類印作先秦、戰(zhàn)國、已很多見,歷代印人都有拓展。由于它的簡明扼要,線條變化含蓄,印面上沒有過多的繁瑣與
18、過多的屈曲,因而最受初學者青睞。 滿虛法刻就的印章,其邊欄一般較粗壯厚實,主要是為了突出印面的“虛”,與印面形成虛實反差與對比。如果說滿實印章是紅霞滿天或是白云萬朵,一派環(huán)宇充實、天滿意足,令人嘆為觀止的話,那么滿虛印章則是萬里藍天、絮云幾絲、天高氣朗,一派海闊天空、清明凈潔、令人心曠神怡、充滿幻想的意境。 3上實下虛法 印章在虛實布白上,重心向上移,印文分布在印章的偏上方,形成上部緊密、滿實,下部稀疏、空虛的效果,如附圖中“錢超白事”、“曹氏印信”、“書堂” “種竹道人”四印。上實下虛式的印章能給人以舒適、莊嚴、飄逸之感。在設計這類印章,主要有如下幾種方法。第一,可以上部有印文,下部無印文,
19、或是上部印文字畫的伸展、延續(xù)與下垂。第二,印章上部字畫粗壯,而下部字畫較細小。第三,印章上部字畫緊密,可采用增繁、增曲疊等方法,使上部繁密滿實;印章下部字畫稀少,可采用減筆、少屈等方法,使下部印文空靈滿虛。第四,印章上部布字多,內(nèi)容豐富,結體繁復,嘖實;印章下部布字少,內(nèi)容簡少,呈虛。第五,印章上部文字厚重、清晰;下部文字稀薄、模糊、斷續(xù)。第六,印章上部文字可大一些,就顯實;下部文字可小一些,就顯虛。 總而言之,為了使印章上實下虛,可以在印章上部采用增畫、加疊、加密、加重等方法改變字形、字畫的盤曲、挪讓、寬窄來體現(xiàn)實;而在下部則采用減筆、減曲、刪繁等方法來體現(xiàn)虛。這類印章在秦漢古璽中頗為多見,
20、而明清眾多的篆刻名家亦有許多上實下虛的藝術佳構。 4上虛下實法 印章在虛實布白上,重心向上移,印文分布在印章的偏上方,形成上部緊密、滿實,下部稀疏、空虛的效果。上實下虛式的印章能給人以舒適、莊嚴、飄逸之感。在設計這類印章,主要有如下幾種方法??梢陨喜坑杏∥?,下部印文緊密,字畫繁多,結體密實;上部印文字畫簡少,結體疏朗,自然留空。上方字畫較少,下方字畫較多,則利用印文字畫多來表現(xiàn)“實”,利用印文字少來表現(xiàn)“虛”。上方印文小,字畫線條細,采用縮短、減筆、無曲疊等方法來表現(xiàn)“虛”;下方印文比上方印文大,字畫線條粗,則采用加曲、加疊、增筆等方法來表現(xiàn)“實”。此外,上虛下實的效果和刀法有密切的關系。在刻
21、制印章上部線條時,吃刀淺、用力輕,字畫之間留空多;在刻制下方線條時,吃刀深、用力重,字畫之間緊密排列,留空極少。這樣的印章上下之間反差強烈、虛實明顯。疏朗、空靈尤似頭上天空,寬博、厚實尤似腳下大地,符合人類對自然物象的審美觀念。 5左實右虛法 這類印章在古璽、漢印乃至近代印人中十分多見,尤其是近代印人,根據(jù)前人的經(jīng)驗,強化了左實右虛的反差和力度,使實處更實,虛處更虛。論理,左實右虛是藝術上的一種不平衡現(xiàn)象,重心偏左,視覺上會有一種傾斜感。然而篆刻藝術家通過刀法使點線質量提高、內(nèi)涵豐富,實處顯得不實,虛處顯得不虛。兩者在方寸之上和平共處,相輔相成。實際上實處無非是空隙少、字畫多;虛處無非是空隙多
22、、字畫少,而印章的空隙恰好是給筆畫的多少一個相反的補充。仔細觀察這類印作可以發(fā)現(xiàn),左方的實由于右方的空、虛鮮明的對照和映襯,顯得更有韻律,充滿雅致與魅力。漢印“王尊”、“呂黑”、“千人督印”等印作,均是利用字畫多少來布局,多畫字置于左方,少畫字安在右方,營造出左實右虛的氣勢。有些印作右邊只置一個字,把其余的字均置在左方。此外還利用減筆、線條細、字形縮小等方法來增添右邊的“虛”感,利用增筆、加曲、加粗、擴大字形等方法來增添左方的“實”感。例如漢印“王丙之印”,若“王”和“丙”字增疊加曲,那么就難以做到“右虛”了,若“之”字不曲屈加疊,那么就呈現(xiàn)不出“左實”。 6左虛右實法 這類印章在古璽、秦漢印
23、中十分多見,近代印人亦十分喜歡用這種格局治印。如漢印“魏乙”,把字畫少或點畫比較簡單的印文置于左邊,這樣左邊布局顯得疏而虛;把字畫多或點畫比較繁密的印文置于右方,這樣右邊布局顯得滿實。再如“文竹門掌戶”一印,屬多字三行式排列,最后行安置一個字或者安置簡少的印文,來達到“虛”的效果。大凡先秦、兩漢印章,章法都參差有致,詭異奇險。左虛右實形式的印章,左邊雖然空地多,印文點畫簡單,極少曲疊,但刀法到位,線條渾樸,更富有特色;右邊雖然空地少,印文點畫緊密,但一點兒也沒有做作的痕跡,十分自然妥帖,體現(xiàn)了左虛右實的完美藝術精神。如鄧散木“蘆中人”印,印右只一個字,點畫粗壯,“蘆”字上半部增添了盤曲、穿插,
24、顯得非常密實;左面有兩個字,但點畫不多,且文字上移,“人”下大塊留紅,最大限度地強化了“虛”,強化了左右的對比與反差;而“人”字的一斜撇,又起到了飛動的效果,使全印皆活,若人生愛。此外,使左文印文用刀輕、線條細、文字小一點兒,右邊印文用刀重、線條粗、文字大一點兒等方法,也能改變印章的虛實關系。 7虛角法 在以方形為主的印章藝術中,虛角法形式的印章非常多見。虛角可以在左上角、右上角,也可以在左下角或右下角。如漢印“漢匈奴呼盧訾尸逐”系左上角虛,“殿中都尉”系右下角虛,“方除長印”系右上角虛,吳昌碩的“溪南老人”系左下角虛。 求得虛角效果的辦法一般有:第一,放置筆畫少的文字;第二,欲虛的一角將文字
25、點畫刻得細一點,其他三角則刻粗一些,形成虛實反差;第三,虛角上的文字小一點兒,占地少、留空多,其他三角上的文字大一點兒,占地多,留空少;第四,虛角上不置文字,由上方文字的某些線條延伸下來;第五,虛角上的文字通過減筆、減曲、細柔、縮小等手段變虛,而其他三角上的文字用增曲、增筆、加繁加密、加重加粗等手段呈實。一方印章上,讓一角空虛些,如同一幅畫,留一個亮點、通氣處,章法上起到一種調節(jié)作用,增強了造型上的空間意識。這類印章絢麗多姿,趣味無窮。 8對角虛實法 在印章中,四方形的印章屬多數(shù),但也有不少是長形、圓形、異形印章。無論何種形狀,相對而言,總有四個角,而它們的對角分別用虛實法來處理布白,則叫對角
26、虛實法。從角度、部位看,它可以左上、右下呈虛,右上與左下呈實,如“皇后之璽”?。灰部梢宰笊?、右下呈實,右上與左下呈虛,如“薛守”印。從文字來看,它不一定是四個字,有兩個字、三個字或五個字以上的多字印。為取得對角虛實效果,一般可將印文點畫少的文字置于對角。漢印“宜土祭尊”中,“祭”字點畫并不少,則采用減屈、少盤錯、縮小文字、線條變細變短等辦法,與“土”相對成虛;而“宜”字通過增筆、增疊、加粗線條、增大文字等方法與“尊”字相對成實。鄧石如的“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印,盡管文字很多,但對角虛實鮮明強烈,充滿波浪式的律動與節(jié)奏,一疏一密,對角呼應,說不盡的魅力令人目光不想離開。 9虛實相間法 虛實相間法系
27、指印在上的文字以“虛實虛實”如此循環(huán)布白,故一般專指五字以上的多字印。如右圖中“樂浪太守掾王光之印”,“樂”字實,“浪”字虛,“太”字亦顯虛,“掾”字呈實,“王”字呈虛,“光”字呈實,“之”字顯虛,“印”字呈實。再如“元佑黨人之后”一印,“元”、“人”、“之”三字點畫少,呈虛;“佑”、“黨”、“后”三字點畫多而密,呈實。按“虛實實虛虛實”的規(guī)律排列,虛構成了一個倒三角形,而實構成了一個正三角形。 趙之謙印“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每個字點畫主體部分上移,使字之上部顯實;每字都將下方部位某些線條拉長,作懸針、長腳形狀處理,疏而空靈,形成虛。這類印章文字雖多,但多而不滿,疏密相間,氣象萬千。 10
28、周實中虛法 周實中虛的印章,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即印文分布在四周,中間形成空虛狀,如“日庚都萃東馬”一印。漢印“魏鳥丸率善佰長”中間一字筆畫少,無盤屈折疊,四周的印文筆畫繁多,線條粗,且增疊加曲,周實中虛對比強烈,最具典型性。而近代印家在“周實中虛”上更是匠心別具,做足了文章,如鄧散木印“見素抱樸”,中間不僅留有空地,且中間部位的點畫線條有意刻輕、刻細,而周邊印文的點畫線條厚重、粗壯,著意營造了“周實中虛”的效果。清朱岷的“煙云供養(yǎng)”一印,與鄧散木“見素抱樸”印異曲同工,朱氏比鄧氏印逼邊,中間留出的空地更多,因而“周”更“實”,“中”更“虛”。 周實中虛式的印章,讓人感覺到古雅凝重,仿佛高山叢林
29、,環(huán)抱著一泓清泉碧池,新鮮豐富有詩意。這類印章大部分是多字印,但也有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的,關鍵在于互相揖讓,巧妙布白,最大限度地又恰到好處地演繹“周實中虛”的韻味與藝術特點,讓讀者有更多的回味。 11周虛中實法 周虛,鄧指印章的四周較空、較虛。中實,指印章的中心部位點畫較多、較密。如“事”、“壽伯”、“左丞相印章”等印,其印文遠離邊欄,四周布白空虛,印文相對集中在中間部位。諸多近代印人,如丁敬、吳昌碩、趙之琛、易大廠等,亦刻制了許多周虛中實的印章。他們更有膽識、印章虛實反差更為鮮明強烈,格調清朗儒雅,優(yōu)美秀麗。 再看漢印“率義侯印”、“左丞相印章”,中間印文的字畫粗壯、厚重,呈“實”,四周
30、印文線條特別細與輕,若隱若現(xiàn),呈“虛”。除人工有意而為外,有可能是因為年代久遠,四周風化銹蝕而致。但無論怎樣,今天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藝術形象,就是典型的“周虛中實”。宋元時代,花押印盛行,而相當一部分押印,字畫都集中在印中,遠離邊欄,尤呈“周虛中實”的效果。這類印章重心居中,團聚緊密,如日在天中,光芒四射;又如月明星稀,氣象無邊,給人以博大精深的感受,極能調動人的視線。 12留空法 留空,是指印文字畫之間留出的空白?!翱铡本褪翘摰姆懂?。虛與空在程度上不同。虛系指印面上文字筆畫少與疏處,“空”則是指印面上完全沒有筆畫的地方。如漢印“李之印”左下角留下了一塊空白地,“漢叟邑長”印“叟”字右上留了一塊
31、空地。文伯仁、潘正煒、齊白石、趙之謙、甘、錢松等印壇大家都刻有許多留空式印章,尤其是趙之謙的留空式印章,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與面貌。如“趙之謙”印,“趙”字的月部,留有一塊長方形的紅地,而“之”字大幅度上移,留出了一塊方形紅地,與之呼應。印面上的留空沒有定法,有方形、有圓形、有三角形,有長有扁,它可以分布在印面任何地方。一般來說,留空留在少字或點畫簡疏處,如“言為心聲”一印的處理。如果印文筆畫沒有特別簡少的,可以將印文筆畫有意避讓、拉開,或者通過粘并、穿插、錯落、移位、減屈減筆、截短縮小等方面,營造留空處。一方印章可留一塊空地,也可留塊、三塊甚至更多的空地。自然留言,給人以天趣之美,有意留空,給
32、人以注射式的美感。它的端莊、它的大方、它的巧妙是其他印章無法可以取代的。13上下留白法 在印面上,將印文置于中間位置,印文上下各留一條空白,而左右則不留、少留或者比上下所留的空白小而窄,這種章法布局在古璽、封泥、近代印人的作品中非常多見。根據(jù)它的這一外觀特點,我們稱之為“上下留白法”。如封泥“江夏太守章”、漢印“黎貞”,印文上下都留有相當大的一大塊空白,而印文基本是橫向置于印中,雖然它們左右亦留有一點空白,但上下所留空白遠遠大于左右所留空白。再如近代印人吳昌碩的“道無雙”、徐三庚的“雪塍”二印,特別夸張、強調了上下留白擒人感到印章重心內(nèi)聚的魅力。在印面上,左右已經(jīng)充實到位了,而充滿遐想、留有余
33、地的地方正是上下之間的空白處。歸納一下,上下留白法有如下要點:(1)左右與印邊若接若離,基本到位,上下的留白留空大小不等,寬窄不一;(2)左右的邊欄一般較細、較虛,可殘破、粘并形成,上下的邊欄較粗、較實,少有殘破;(3)印文相對集中在中間部位,橫向取勢,有個別筆畫在上下留白處伸展出去,增添意趣;(4)上下留白法,適用于方形印,也適用于長形、圓形及其他形狀的印章;(5)上下留白法,朱文印占多數(shù),白文印占少數(shù)。 14上下留紅法 白文印的印上與印下留出橫向的兩條紅地,這兩條紅地大小、寬窄可以等同,也可以不同。白文印的左邊與右邊不留紅地或留得很少、留得比印上、印下小而窄。有這樣特點的章法布白,稱為上下
34、留紅法。如附圖中周璽“執(zhí)關”,雖系圓形,印之上下大塊留紅,而左右?guī)缀醣七?,留紅很少。近代篆刻大家亦善用此法,佳構迭現(xiàn),耐人尋味。如吳熙載印“安雅”、趙古泥印“斗閑”,更令人感悟到上下留紅法的魅力。上下留紅法,白文印占多數(shù),朱文印極少。印式可以多樣化,它適用于方形印、長形印、圓形印及其他各種形式的印章。印面之上,上下各留一塊紅地,白文印文類在兩塊紅地中間,使白文印更加主題化,更加醒目與耀眼。打開秦漢印譜或打開明清或近現(xiàn)代人的印譜,你會發(fā)現(xiàn),上下留紅法的印章有很多。15對角留紅法 顧名思義,對角留紅就是在印章對角的位置留一塊紅地。如下圖中“司馬之璽”,“司”與“璽”逼近邊欄,空余較少,而“馬”與“
35、之”字的兩角遠離邊欄,留了一塊空闊鮮明的紅地。再如趙之謙的“北平陶燮咸印信”一印,“平”字右下角的留紅,與“印”字末筆往右斜拉而讓出的一大塊紅地兩相映照,奇妙無比。這種大膽、夸張的手法系常人所不敢為。對角留紅法的印章很多,此類印章氣度不凡,風度翩翩,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留紅的大小可以不等同,紅地的形狀可方可圓,或為其他不規(guī)則形,其留紅的位置大部分在角,也可以在筆畫的凹讓處。對角留紅法與“對角虛實法”有根本的不同:前者側重于沒有筆畫的空地對應,一般指白文印;后者是指筆畫少而稀的對應,有白文也有朱文。 16對角留白法 朱文印印章的兩組對角,一組對角布滿文字,而另一組對角文字內(nèi)縮,或通過挪讓、離合
36、、縮短等方法,有意留出一塊空白,這樣形成了對角空白式的章法布白,這樣形成了對角空白式的章法布白。它和對角虛實式的印章不同之處是:對角虛實的印章,虛處仍有印文筆畫,只是比實處的筆畫少、稀、疏而已。對角留白式印章,其“白”處沒有點畫線條。如下圖中“匕陽”,右上角與左下角都有印文點畫,而左上角與右下角印文點畫離邊欄很遠,留下了一片空白。 封泥“南陵丞印”,“南”字與邊欄相接,點滿了整個角落,十分到位,幾乎不留什么空間,而“陵”字下面留有一塊長方形的空地,左面的“丞”字與“印”字和右面對應,“印”字與頂角接邊,“丞”字上方留白。諸多近代印人,如齊白石、高士奇、鄧散木、吳昌碩、丁敬、趙之謙、來楚生等都運
37、用對角留白法,他們的印章,變化多端,豐富多彩。對角留白,大部分都在對角處,但也有根據(jù)實際情況留在字畫中間的。如汪士慎的“近人父印”,兩塊空白分別留在“父”字之下與“人”字之中。在設計刻制此類印作時,要注意四角平衡對稱,究竟留多少空白,應視印面效果而定,不可失之偏頗。17印中豎白法 在印章的中間從上至下留一條空白,稱為印中豎白法。這類印章,印文一般都向左右兩邊邊欄逼近,中間拉開距離,空白就出現(xiàn)了。例如封泥“武城之印”,右邊的“武城”兩字,上、下、右三面都靠近邊欄,左邊的“之印”兩字,上、下、左三面亦靠近邊欄,而中間有一條很明顯的空地。有些印章上下、左右與邊欄之間也留有空白,但這些空白地必然比中間
38、的空白地小與窄。再看印例“長忘忌”,中間的空白地是一種不規(guī)則形,而古璽“韓舟”更有意思,它干脆一分為二,中間斷開,分左右兩半。元印“宣差規(guī)錯之印”,在中間一條空白地上布置了七八個蒙文,但仍然體現(xiàn)了印中豎白法的特色。近代明清印人則用夸張的手法強化了印中的空白,如丁敬所刻“東甫”印,中間的留白很寬闊突出。 一般來說印中豎法朱文印較多,白文印占少數(shù)。白文印在印中留紅部位故意刻一條空白線,筆者將此類印作亦歸入印中豎白法。印中豎白印,空靈、透氣、天趣自然。有些印文字句前后含有兩層意義,描述兩種概念,遇到這種情況首先可以考慮用豎白法來設計章法布局,讓豎白起到一個天然“標點”的作用。 18印中豎紅法 在設計
39、印章時,印文向左右兩邊拉開,中間留下一條縱向紅地(紅地上沒有任何筆畫),我們稱這類白文印章為印中豎紅法。印中豎紅歷代皆有,秦漢尤多。例如漢印“赤泉侯印”印文上下、左右都逼近邊欄,印中有一條寬闊的紅地?!柏Q紅”一般在印章的中間部位,寬窄不等,偶有布置在偏左或偏右的。例如漢印“睢陵家丞”,在印章偏右的部位“豎紅”。豎紅一般只有一條,但也有豎兩條甚至三條紅地的印章,如秦璽“伍陽都左司馬”。在印章中,留一條紅地十分醒目別致,當今印人也愛用此法,他們在印作中留下的紅地更粗更寬,反差尤為強烈。筆者認為,在印章中施以豎紅法,應該注意三點。(1)所留紅地應大小、粗細得宜,不可過大或過小過大會使印章不協(xié)調,失去
40、比例;過小就離開了“豎紅法”的范疇。(2)所留“豎紅”要自然精到,盡量光潔一點,也可以是不規(guī)則形的??傊褪恰疤烊回Q紅”。(3)豎紅法可以單獨運用,也可與其他章法共用。例如“代郡農(nóng)長”印除有豎紅外,還有虛角法。 豎紅法印章端莊古樸,對稱性、平衡性特強,故印文文字大多采用方正、平穩(wěn)的繆篆或秦篆。為了突出中間的豎紅效果,印章上下、左右的留紅一般都比較少。 19印中橫紅法 印章中部留一條橫向紅地,它可以是平直的,也可以是彎曲的、不規(guī)則形的,可以在正中,也可以偏下或偏上,這種章法布局稱為印中橫紅法。在秦漢古印、明清及近現(xiàn)代印章藝術中,橫紅法印章非常多見。如附圖中“太子車騎將軍”、“大鴻臚”,都是印中
41、橫紅法印章。它們的印文文字上下拉開,而印章中間部位自然留出一條橫向紅地,給人以明朗輕快、暢達貫通的感覺。上下兩部分印文,水平分割,體現(xiàn)了上下對稱與上下平穩(wěn)感。這是一種天地呼應、輕重分合、疏密互律的構圖手法。這種構圖法引起了后人的關注,并廣泛應用。如清印“王三錫印”就是典型一例。將“三”上方二橫向上靠攏,與最下一橫拉開距離,又將“王”字三橫作同樣的處理,留出了一條寬闊的橫向、偏上的紅地,令人目不游移,拍案叫絕。再看來楚生印“形同槁木”印中所留紅地,大紅大疏,古樸蒼勁,天趣盎然。印中之橫紅橫得品位極為高超,意在襯托配合印文,突出印文線條的質量與效果,突出章法布局的鮮明特性。應用這種方法不可貪大求寬
42、,不可不顧印文線條粗細,不顧大局,過分強調留紅效果,否則便會影響全印水準。 20印中橫白法 將朱文印文上下拉開,使印中橫向留出一條空白帶,這種印章章法布局稱之為印中橫向法。從秦漢及近現(xiàn)代印章作品中,可以見到很多橫白法布局的例子。尤其是漢封泥,相當一部分作品的章法布局都采用了橫白法。例如附圖中“司空之印”,文字上下左右都緊接邊欄,而印中留有一條橫向空白地。 更有趣的是“會稽都尉章”,印面上下文字互相排斥,互相拉開,印之上半部成了傾斜狀,而且連邊欄也被一條橫白帶切開,猶如一縷白云,長長地飄繞、橫貫半山腰,恰如一幅山水畫。這條空白帶有可能是年久風化腐蝕所致,但從“章”字的完整性來看,亦有可能是設計制
43、作人的匠心。不管怎樣,就事論事,從現(xiàn)在的實際效果看,它是一方最典型的印中橫白法印章。諸多漢印亦是如此,如“高堂纘印”,印中隱約有一條橫白處。而近代印例更是不勝枚舉,如林皋的“杏花春雨江南”,印中橫白非常清新悅目。 橫向留白的寬度可大可小,可長可短,可以是整合光潔型,也可以是不整合不規(guī)則型。但應當注意:上下豎白應小于橫向留白帶;印中橫白應巧妙自然,可以夸張一點,但不能過度;應突出空靈,有層次感,注意上下印文的呼應,不能因為有了橫白而切斷上下之間的關系。 21印上留白法 印上留白法是指印文上方與邊欄之間留有一塊空地。凡事都是比較而言,這類印章的下方、左方與右方幾乎是不留空白的,或者說印上所留的空白
44、總是大于下方、左方與右方所留的空白。例如附圖中“吳良”、“蒲州之印”、“谷口農(nóng)”,可以清楚地看到印上之留白。而漢封泥印,留白更為夸張,當然并不過分,如漢封泥“郿右尉印”即是。在破殘的古印邊欄內(nèi),印文就像江河的沉淀物,又像瓦工砌房屋一樣,從地面上一層層往上加高,但不碰頂,留下一塊空地,任人去想像。這種印上留有空白的篆刻形式,使后學十分青睞。還有明清、近代印人徐三庚、鄧散木、丁敬、朱簡、梁千秋、汪關、吳隱、程邃、商承祚、來楚生等治印大家的創(chuàng)作,時見印上留白佳作。印上留白法印章與其他印章一樣,它不是單一的,而是將多種章法、多種形式集于一身,一切服從藝術的需要,如此方成佳構。22印下留白法 印下留白法
45、,即在印章章法設計時,印文文字緊靠上方,在印面下方留有一塊空地。印下留白,印上方呈“實”,印文與邊欄往往是“逼邊”,或靠得很近。而下方呈“虛”,印文遠離邊欄,兩者之間留下空白,亦給人留下一種印文上浮的感覺。請看漢封泥印“橫海侯丞”、漢印“伏問”,印文都極力向上靠,與印下邊欄拉開了距離,留出了空白地。印下留白法印章與上實下虛法印章,它的下方有文字筆畫,只是筆畫比較疏、稀、簡而少,呈“虛”;而印下留白法印章,下方是一塊橫向的空白帶,在這空地上沒有字畫,呈“空”。如齊白石印“甑屋”,印文在上方,印下留一塊空地。丁敬的“杉屋”一印,更為大膽夸張,印下留白幾乎占印的一半。留白印章在漢印、封泥、古璽中極為
46、常見,近代印人治印亦好此法,佳構多多。 作為20世紀繼吳昌碩之后卓立印壇的大家,來楚生對篆刻藝術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尤其于肖形印創(chuàng)作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他所制肖形印能抓住肖形物的特征,突出其神態(tài)和篆刻意趣,遺貌取神,質樸老辣,雄健蒼古,外貌粗疏而內(nèi)蘊渾厚,意韻流動而凝重沉雄,成為肖形印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藝術高峰。恰逢乙酉新春,愿與中國書畫報的讀友們共賞來楚生的若干雞肖形印,以體悟其肖形印的藝術魅力。 下載 (16.63 KB)06-3-31 10:15圖一“乙酉”雞肖形,造型取法商周時期青銅器皿上的鳳鳥(或稱朱雀)圖案,刀法上沖切結合,較好地發(fā)揮了運刀的輕重、緩急、深淺、澀暢等變化機趣,使線條起伏跌宕
47、、樸拙蒼勁、清峻簡靜。其章法上主要有兩組呼應:一為雞首、雞身、“酉”字三處皆有用刀尖輕點出的白文點痕,構成三角呼應:二為雞頸、雞腹、雞尾的長弧與“乙”字的弧筆的呼應。這兩組呼應要素在方向、輕重、筆勢等方面各有異趣,無板滯之態(tài)。全印結構緊湊,疏密得當,方中寓圓,格調清新,氣息高古,繼承了商周青銅紋飾莊嚴、渾穆、凝重的藝術風格。 圖二和圖三皆“丁酉”雞肖形,系為其師潘天壽所作。圖二取法古璽中的三連珠印式?!岸 薄ⅰ坝稀焙碗u肖形各占一圓,三圓兩兩相切?!岸 弊止P畫少,因而處理得較細勁挺拔。全印最動人處還是雞肖形:從形態(tài)上看,雞形高度概括,簡化為反“S”形,兩端漸細,中間粗凸,作者將這種呈柳葉體的線條
48、盤曲緊縮,置之圓形邊框中,仿佛一幅陰陽太極圖,充滿了動感的機趣和莫測的虛實之變;從筆畫上看,反“S”形極具筆意,中鋒取勢,運筆爽快,圓轉流利。圖三古拙樸茂,莊重渾穆,將白文“丁酉”兩字置于雞身部,既表示受主潘天壽先生生于丁酉(1897年),更重要的是調節(jié)了雞身部的虛實,使全印的氣韻更為流動。作者諸多的朱文雞肖形印中,雞的腹部處理得要么極為簡約,要么有輕有重地切上幾刀以圖虛實之變,而這方印中的雞腹部刻得較完整,但虛實相生,血脈通暢,這主要歸功于白文“丁酉”兩字弱化了朱文的視覺效果,平衡了虛實。這方印還有著以“圓”為主題的多重呼應與對比。如雞首、雞身、印邊就是三個不同位置、大小的圓,這是朱文的點、
49、線、塊的呼應與對比;而雞眼為圓點、“丁”字為上半圓、“酉”字為下半橢圓,則構成了另一組白文的呼應與對比。這種章法乃作者肖形印創(chuàng)作中常見的手段,強化了印面的整體審美效果,給人以視覺沖擊。 圖四“酉堂”雞肖形,朱文。這方印在制作上取法民間剪紙藝術中“鏤刻”技法,運用爐火純青的切刀法,很好地表現(xiàn)了線條的質樸、生辣、凝練之美,刀情石性,筆墨之韻,躍然印面。印中白文點、塊大小形狀不同,位置情態(tài)各異,奇姿異勢,爭奇斗艷,交相輝映,大放異彩,且與四周的空處血脈貫通,氣脈和暢。此印方中寓圓,靜中有動?!坝咸谩眱勺种糜谧笊辖?,“堂”高“酉”低,有下墜之險,但雞背部隆起的弧線頗具向上的張力,為其增添了無形的視覺支
50、點,化解了險勢,險中有穩(wěn),妙生情趣。 圖五和圖六這兩方印,作者準確地把握了肖形物的特征進行藝術提煉,在“似與不似之間”驅刀走石,以極簡練、概括的手法于方寸之天地中塑造栩栩如生、形神兼?zhèn)涞乃囆g形象。圖五“張”雞肖形,朱文長條形。此印取法元押印式,“張”字取意漢隸,以切刀刻出,筆道朗暢爽利,氣息醇雅高古?!皬垺弊值摹肮辈可峡s,挪出空處,以突出雞首。雞呈回首狀,含蓄內(nèi)斂,概括洗練,簡約傳神。全印以疏朗取勝,疏空布白使雞形顯得細小,總體效果上容易獲得疏朗、散淡的意味,令人想起辛棄疾兩句詞“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意境,空靈、清新、蕭散感油然而生,這方印就是抓住了“雞首”這一標志性的生理特征,取
51、其神韻,故能形神兼?zhèn)洌┬の┟?。而圖六“辛酉”雞肖形,則突出雞尾翎的修長和雞冠的高聳,有飄逸之美,呈陽剛之氣。全印渾穆莊重,靈動秀潤,奔放舒展,俊朗爽健。 韓詩外傳中說雞有“五德”之美:“頭戴冠者,文也;足博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边@就賦予了雞以儒家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和審美內(nèi)涵。我們可以從作者一些雞肖形印中,去體悟“五德”之說。圖七,朱文雞肖形,運刀有凝重有輕松,章法有簡有繁,以簡馭繁,全印有粗獷古拙之氣。雞冠高聳,昂首闊步,神態(tài)自若,溫文爾雅,氣度和美,此所謂“文也”。圖八朱文雞肖形,雞足寫意夸張、簡約傳神,以弧形出之,充滿著張力,圓轉委婉中凸現(xiàn)剛勁雄強,有蓄勢待發(fā)之態(tài),更顯雄壯毫邁之氣,此所謂“武也”。圖九,圓形朱文斗雞肖形。此印雞首回昂,頸羽裂張,其造型充滿力感,線條流暢、挺拔,突出了搏擊中斗雞的神韻和力感,此所謂“勇也”。圖十朱文雞肖形,運刀沖切兼施,得沖刀的痛快淋漓和切刀的蒼茫渾厚,全印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農(nóng)村土地流轉正規(guī)合同樣本
- 2025館舍租賃合同樣本
- 2025實驗室出租合同范本
- 動物園園區(qū)墻繪施工合同
- 市政設施臨電施工合同
- 陶瓷店導購員招聘合同樣本
- 餐飲財務租賃合同模板
- 個人珠寶店門面租賃合同
- 鋼鐵廠水暖系統(tǒng)安裝合同
- 醫(yī)院國內(nèi)合作聘用合同
- 高考語文新題型+“文學短評”相關寫作(真題+技法+練習)
- 汽車認識實訓課件
- 輪機工程材料18章總結
- 公路管理行業(yè)支撐性科研課題立項評審評分標準表
- 單招面試技巧范文
- GB/T 5195.1-2006螢石氟化鈣含量的測定
- (職高)高一語文期末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23年自考傳播學概論試題及答案
- 2023年青馬工程培訓班結業(yè)考試題庫
- 紅色簡約大氣年會晚會節(jié)目單
- 2023年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胸外科出科考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