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改進_第1頁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改進_第2頁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改進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改進南陽市二十二中 白霞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是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的一個探究性實驗。通過實驗可以使學生對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對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作用進一步了解。但是這個實驗操作復雜,時間又緊迫,七年級的學生實驗技能還比較低,很多學生忙碌了一節(jié)課最終實驗失敗,往往感到非常失望。為了提高成功率,使學生更好地體驗實驗成功帶來的快樂,我在組織實施這個實驗時,對一些環(huán)節(jié)做了改進和強調:1.實驗材料的改進教材上說“取新鮮的饅頭切成大小相同的A、B、C 3小塊。將A塊和B 塊細細地切碎、拌勻,C 塊不做任何處理”。經(jīng)實踐發(fā)現(xiàn),市場上賣的新鮮饅頭過

2、于松軟,水分多,粘性大,切成的“碎屑”顆粒還是比較“大”,饅頭塊也不易成形。用新鮮饅頭切的碎屑,37水中保持10分鐘后,加碘液后觀察到的是變藍的現(xiàn)象,不能達到實驗的預期。即便用相對較少的新鮮饅頭碎屑加相對較多的唾液做實驗,37水浴中保持10分鐘,滴碘液后觀察到饅頭碎屑變成了一個個小小的“藍色顆粒”。實驗效果不理想。我在實驗中改用干饅頭,因為放干了的饅頭變脆,可以輕易在研缽中研成“粉末狀饅頭碎屑”。而且,做這個實驗時,大約4月份左右,氣溫已升高,在室外短時間即可放干,也不會發(fā)霉。饅頭碎屑的制取的改進。把新鮮的饅頭的皮去掉,切成較小的饅頭塊后放干。再在研缽中把放干變脆的饅頭塊研成粉末狀饅頭碎屑。注

3、意千萬要揭去饅頭皮。因為饅頭皮致密性較強,放干變硬后不易切,而且硬硬的,也不易研成粉末狀碎屑。饅頭塊的制備的改進。實驗前,將新鮮的饅頭切成較細的饅頭條,放干。實驗前將饅頭條發(fā)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再切成需要的饅頭塊。2.實驗材料的量饅頭碎屑,每次只取綠豆粒大足矣。實驗前,每組研缽里只發(fā)一藥匙粉末狀饅頭碎屑即可。初中的學生實驗熱情高過理智,你發(fā)給他多少,他就能用多少,限量使用可以使他們愛惜實驗材料,專注于實驗本身。饅頭條,每組只發(fā)2厘米左右長供學生切取饅頭塊。這樣十個班的實驗只用買一個饅頭就可以了。3.分組的改進本實驗復雜,改以往的2人一組為4人一組配合。4.唾液收集方法的改進教材中介紹的方法是:將

4、消毒的棉絮放在口中含一分鐘,然后用干凈的鑷子取出,將棉絮中的唾液擠壓到小燒杯中。這種方法不太被學生接受,覺得很不衛(wèi)生,即使有些學生因為各種原因做了,取到的唾液量也很少。實驗中如果操作失誤或有新的創(chuàng)意,需要更多的唾液,又要重新取唾液。重新取唾液又需向老師要消毒棉絮,現(xiàn)場會很混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在實驗中讓學生在口腔里一直嚼著消毒的棉絮,就像嚼口香糖一樣。學生不停的嚼,唾液不斷的產(chǎn)生,這樣可以不斷的收集到小燒杯中,實驗結束后再把棉絮吐到垃圾桶即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省去了用鑷子擠壓棉花的步驟,即衛(wèi)生,唾液的量又可以保證。5.溫度控制方式的改進在本實驗中,試管要放在37的水中保持一段時間。對于水溫的控

5、制我有兩個辦法:辦法一:因為37較接近室溫,可以采用向盛涼水的燒杯中加少許熱水來控制水溫。反之,如果用往盛熱水的燒杯中加涼水的方法來控制溫度的話,如果溫度降到37以下,還要用酒精燈加熱,浪費資源又不安全。方法二: 手心的溫度同口腔差不多,37左右。而人的體溫是恒定的。所以,可以改用把試管緊緊攥在手心中,利用體溫加熱。這樣一只手加熱,一只手攪拌,省了涼水,又省了熱水,還省了裝涼水與熱水的兩個燒杯,更不需要不斷觀察水溫并調節(jié)水溫,節(jié)約了時間,又節(jié)約了資源,非常環(huán)保,成功率也非常高。在手心中保持5到7分鐘即可出效果。建議用這個方法控制水溫。6攪拌工具的改良以往實驗中進行攪拌的工具一般是玻璃棒。學生在

6、攪拌的時候,熱情高,力度大,比較容易碰破試管底部。 而且因為燒杯、水、試管、唾液基本上都是透明的,常常發(fā)生試管底部碰爛了也不知道。等到攪拌結束了,取出試管滴加碘液時才發(fā)現(xiàn)。實驗又要重做,浪費精力與時間?,F(xiàn)改為用竹簽代替玻棒,避免了碰破試管致使實驗失敗。7.有的學生可能要以時間為變量做實驗。比如在都加了唾液與饅頭碎屑的3個試管中分別做3分鐘、5分鐘、10分鐘的對照實驗,3個試管分別編號為。應提醒學生,計時開始前,先把水溫調到37,同時在三個試管中分別加入相等的饅頭碎屑。第一步先把需要保持10分鐘的試管放入水中,同時計時開始。第二步,5分鐘時,再把需要保持5分鐘的試管放入水中,7分鐘時再把需要保持

7、3分鐘試管放入水中。這樣三個試管實驗結束的時間是一致的,到9分鐘時全部取出降溫1分鐘后,滴加碘液驗證。8由于初一的學生沒有化學的基礎知識,因此要提醒他們有幾樣東西不能混用:攪拌唾液和取清水的玻璃棒,取唾液與清水的滴管不可混合。9. 為了不使饅頭碎屑沾在試管口和試管內壁上影響實驗結果,應提醒學生先加饅頭碎屑,再唾液加。而且,加饅頭碎屑時,試管要傾斜,用藥匙取饅頭碎屑后放在小紙槽上,用小紙槽小心地送到試管的底部,再把試管小心地豎起來。10. 做實驗要在試管里做,不要在量筒里做。11.充分攪拌是不停的攪拌,而不是攪拌一兩下就放那不管了。溫度計不能能用來攪拌。12.加碘液驗證時,要等溶液降到室溫時再加入碘液,碘液滴一兩滴即可。13.試管的標簽紙要貼在離試管口較近的地方,不要貼在下邊,因為下邊要浸在水中。注意了以上幾個方面,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