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_第1頁
“五品”——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_第2頁
“五品”——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_第3頁
“五品”——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五品”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什么?雖然初中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了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但長期以來卻注重了對語文眾多知識點的分析,忽視了對語言的學習。洪鎮(zhèn)濤老師在語文本體教學研究及實驗一文中說:“學習語言,要注重兩個方面:一是吸收和積累語言,一是習得和積淀語感。如果把培養(yǎng)語言能力比作建造一座大廈,那么積累語言就是籌集建筑材料,積淀語感就是提煉和積累建筑經驗(設計、施工等技術是經驗的積累與升華)。有了建筑材料和建筑經驗,建造大廈就不困難了?!蔽疑钣懈杏|,以此進行了“五品”閱讀教學實驗。 一、品奇字 有句話說:

2、“著一字而境界全出”,意思是一個字用得巧,就能收到奇妙無比的效果。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抓住關鍵的字眼著力玩味,即可領悟語言的妙處,又能增加學習的美感。例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有“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一句中“鉆”是用力頂,破土而出,體現(xiàn)出小草頑強的意味?!懊鄯湮宋说佤[著”中一個“鬧”字,不僅寫出了聲響還有景象。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文中“山坡上臥著點雪”一句,“臥”字傳神地寫出了雪的情態(tài)。很多時候,學生也知道這個字用得好,卻說不出為什么好,我們做老師的應該教給學生一些品味的方法。換字法是最易掌握的一種,像前文中的“鉆”換成“長”,“鬧”換成“叫”,“臥”換成“留”,經過換用,學生很容易就領悟了

3、原字的精妙。另外,還可采用加一加、減一減、調一調、改一改的辦法,讓學生在比較中體味其妙處。 二、品雅詞 每篇文章中,都有一些值得品味的詞語,它對我們準確理解文章的內涵、情韻有很大的關系,可指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品析。例如,“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保ㄎ何旱奈业睦蠋煟┲小敖苹痹馐恰霸幱嫸喽?,為人不老實”,在這個句字中,它卻貶義褒用,是調皮機靈的意思,表現(xiàn)出一個淘氣的孩子對老師的深刻理解與愛戴?!澳菚r,真是聰明過分”(朱自清的背影)中的“聰明”,本義是“智力發(fā)達,記憶和理解能力強”,這里卻用作反語,體現(xiàn)出兒子當時未能理解父親深情的深深自責與悔恨。諸如此類

4、的還有“鳥兒將巢安在繁華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朱自清的春)中的“賣弄”,“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中的“高傲”(高爾基的海燕),“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魯迅的滕野先生)中的“標致”等,如果拋開了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孤立地理解這個詞語,必然是南轅北轍,不但不能體會作者的用語之妙,有時甚至會鬧笑話。當然,對詞語的品析亦可采用品奇字的方法。 一個學生從書中所接觸過的雅詞就相當豐富,如果積累起來,將是一筆豐厚的語言儲備,但令人遺憾的是很少有人認真地去這樣做,甚至于學過的詞語再提起時好像十分陌生,更不用說怎么寫,以致于作起文章來詞不達意,語言干癟,未免太可惜了

5、,所以,應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讀書筆記本,每學完一篇文章,都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把自己認為好的詞語摘抄下來。有時用詞造句,有時選擇四五個詞語寫一段話,這樣做十分簡單,但若長期堅持,讓學生積累起來,是很好的語言營養(yǎng)。 三、品妙句 對于句子的品析,我讓學生采用這樣一個句式來進行:“我喜歡 這句話,因為它采用了 方法,寫出了(或表現(xiàn)了) ”。在學習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一文“揣摩語言”時,我先示例:我喜歡“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句話,困為它采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困難是暫時的,生命是永恒的,表現(xiàn)了作者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我話音剛落,學生就紛紛舉手發(fā)

6、言。最后,有學生提出疑問:“老師,我覺得還有些句子很美,但不知道它采用了什么方法?”我說:“那就省去采用了什么方法這一步?!睂W生聞言,回答更是暢快。領悟句子,培養(yǎng)語感向來被 認為是難點,但只要老師善于給學生一個扶手,它也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高不可及。 四、品精段 一篇文章,不可能每句都是妙語,但總有那么一兩段寫得精致,對這樣的精段我指導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地從標點、字、詞、句、寫法等方面反復敲打、品析、領悟。在學習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文時,我選擇了“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边@一段做為重點研讀。第一步賞析其層次美。這段文字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來寫的,分寫時又從“山上”寫到“山尖”,再寫到“山坡”,最后

7、落筆到“山腰”,從上到下,層次井然。第二步賞析其色彩美。文中用“青黑”、“白”、“藍”、“暗黃”、“微黃”“粉色”等詞語把濟南雪后的小山描繪得像一幅小水墨畫,景色秀麗。第三步賞析其動詞美。學生找出了“頂”、“鑲”、“穿”、“露”等動詞,經過換字比較,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符合事物各自的特點,非常準確。第四步賞析其修辭美。作者把擬人和比喻結合在一起靈活運用,擬人句化靜為動,活靈活現(xiàn),突出了雪后小山嬌美秀麗,情態(tài)可掬;比喻句形象生動,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第五步體會其情感美?!耙磺芯罢Z皆情語,”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作者對濟南雪后小山的熱愛與贊美之情。經過這幾步賞析,學生大多領悟了這段寫景文字的妙處,再讓

8、學生拿起筆來仿照此文進行一段景物描寫也就不感到困難了。 五、品美文 文章是標點、字、詞、句、段的結合體,在分步品析的基礎上,我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意境法和美讀感染法,讓學生耳與心謀,感悟語言的意蘊、情感、韻味、氣勢等,以培養(yǎng)語感。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是一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教學時我選播了一首輕松活潑的古箏曲,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意境中去朗讀,去想象桂林山水的美,學生們個個感情投入,讀得抑揚頓挫,不用老師多講,他們不僅感受到了桂林山水之美,還領悟到了語言之美。學魯彥的聽潮時,我引導學生用兩種讀法,大海漲潮時用吼讀,要求學生用聲音傾全力去讀,直到讀出大海波濤洶涌浪花飛濺的氣勢,這壯美的認識就自然默化于心了;二要輕讀,讀出大海落潮時的靜態(tài)美,從輕讀“吻”開始,至“海睡熟了”時,只見唇動不聞其聲,學生對海的柔美也心領神會。 在“五品”閱讀教學過程中,我摸索出了一種教學模式:品味一組奇字識記一批雅詞摘錄一些妙句研讀一個精段背誦一段美文學寫一篇短文。這不僅適合于教讀一篇課文,也可用于單元小結,它總是把品味領悟語言放在核心位置,同時也注重了積累和運用語言。另外,它是一種教學思路,也是一種學習思路,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教給學生一種自學的方法。 最后,我想說的是,在進行“五品”閱讀教學之前,我很猶豫,也很憂慮,總在想:學生能領悟語言嗎?這是不是難度太大了?在經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