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補充.ppt_第1頁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補充.ppt_第2頁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補充.ppt_第3頁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補充.ppt_第4頁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補充.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補充1:P15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中的兩個基本派別,它們只能在哲學意義上,即在回答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何者是第一性的意義上使用。除此之外,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這兩個用語本來沒有任何別的意思,主觀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原說成是人的主觀精神。 感覺的復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萬物皆備我;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天下無心外之物,客觀唯心主義:世界的本原由超時間、超空間的客觀存在的精神決定的。 柏拉圖的理念;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絕對觀念;朱熹的理(理在事先;萬一大地山河都陷了,理畢竟還在這里);上帝、天、天命,補充2:P16 語言是意識的物質外殼和直接現(xiàn)實,在勞動和語

2、言的推動下,猿腦變成人腦,為意識的產(chǎn)生提供了物質基礎,補充3:P17 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提示:該觀點說明運動的主體是精神,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道不變,天亦不變?!薄肮胖煜?,亦今之天下”“刻舟求劍”。 提示:以上觀點說明了事物的存在方式,是以靜止的狀態(tài)存在的,補充4:P17 如說:“人不能一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萬物只是一陣風,瞬息即逝,無法捉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是相對主義、詭辯論觀點 。 “生命在于運動”和“生命在于靜止”的兩種觀點均為錯誤,物質的存在應該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生命的本質在于運動,補充5:P17 古人常以

3、“時乎時乎不再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樣的至理名言,來說明時間的不可逆性,要人們十分珍惜時間,補充6:P20 毛澤東所概括的“新陳代謝”、“推陳出新”、“除舊布新”,都是在講發(fā)展的實質,補充7:P2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在理論上反對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學觀點,如公孫龍的“白馬非馬”的觀點,實際工作中的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補充8:P2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九層之臺始于壘土;合抱之木始于毫末 “防微杜漸” 反對拔苗助長,急于求成;現(xiàn)代化建設分三步走,發(fā)展是硬道理。這些都體現(xiàn)了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補充9:P24

4、 因果聯(lián)系的特點:客觀性、普遍性和時間上的順序性(原因在前,結果在后,但不是所有在前的事物都是在后事物的原因,例如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和必然性(隱藏著事物確定不移的趨勢,補充10:P24 形而上學機械決定論只承認必然性,導致宿命論。 唯心主義非決定論把一切看成偶然的,否認必然性,補充11:P25 1、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按蠛漆槨笔强赡艿模弧昂5讚圃隆笔遣豢赡艿?。區(qū)分的標準在于現(xiàn)實中有無根據(jù)和條件。 2、要分清現(xiàn)實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共產(chǎn)主義的實現(xiàn)是抽象可能性。區(qū)分的標準在于現(xiàn)實中的根據(jù)和條件是否充分,補充12:P28 列寧說:“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并且創(chuàng)造客觀世界”。 列寧所講的

5、“創(chuàng)造世界”是指在意識中形成新的觀念世界,然后通過實踐,把觀念世界變?yōu)楝F(xiàn)實世界。這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觀點,強調了意識創(chuàng)造性、能動性的觀點,而不是唯心主義觀點,補充13:P28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哲學角度體現(xiàn)了兩層意思:一是物質決定意識,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二是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guī)律為前提,補充14:P29 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1)三點區(qū)別:物質是客觀存在,意識是主觀存在;物質是根源,意識是派生;物質不能代替意識,意識不能代替物質。 (2)三點聯(lián)系: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物質可以變成意識,意識可以變成物質;意識和物質具有同一性,毛澤東:“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