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師大無機化學:chapter 9 酸堿平衡_第1頁
陜師大無機化學:chapter 9 酸堿平衡_第2頁
陜師大無機化學:chapter 9 酸堿平衡_第3頁
陜師大無機化學:chapter 9 酸堿平衡_第4頁
陜師大無機化學:chapter 9 酸堿平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九章: 酸堿平衡,一、S.Arrhenius 酸堿理論(經典酸堿理論) 瑞典科學家S.Arrhenius于1887年提出 二、酸、堿質子理論(Proton Theory of Acid and Base) 1923年丹麥化學家Brnsred(布朗斯特)和英國化學家Lowry(勞萊)提出。 三、酸堿電子理論 1923年,由美國物理化學家Lewis提出,又稱Lewis酸堿理論,9-1 酸堿理論,一.經典酸堿理論,一) 酸堿定義 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稱為“酸”;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稱為“堿”,二) 經典酸堿理論的優(yōu)點,從組成上揭示了酸堿的本質,指出H+是酸的特征O

2、H-是堿的特征。 解釋了“中和熱”的值 找出了衡量酸、堿強度的標度(Ka、Kb、pH,放熱,H+(aq) + OH-(aq) = H2O(l) H = -55.99kJ.mol-1,三) 經典酸堿理論的局限性,酸堿被限于水溶液,非水體系不適用 例1:液氨中,KNH2(氨基化鉀)使酚酞變紅堿? 液氨中,Ca與NH4Cl反應,放出H2,例2:水溶液中 HSO4- 酸?堿? Na2CO3 堿? 堿被限制為氫氧化物 過去認為:NH4+半徑143pm, K+半徑139pm,NH4OH應為強堿,但實際上氨水是弱堿,而且從未分離出NH4OH,二. 酸、堿質子理論,一)酸堿定義 凡能給出H+(質子)的分子或離

3、子均是酸,凡能得到H+(質子)的分子或離子均是堿。 酸 - - - H+ 給予體(Proton donor) 堿 - - - H+ 接受體(Proton acceptor) 兩性電解質 - - - 既能給出質子,又能接受質子的分子或離子,稱為“兩性電解質”(ampholyte)簡稱“兩性物,酸 分子 HCl, H2SO4, H3PO4, H2O, NH3 離子 NH4+, HSO4-, H2PO4-, HPO42,堿 分子 H2O, NH3 離子 OH-, HSO4-, H2PO4-, HPO42,兩性物 分子 H2O, NH3 離子 OH-, HSO4-, H2PO4-, HPO42- NH

4、3 + H+ = NH4+ NH3 (l) = NH2-(l) + H+ (l,二)酸堿共軛關系,酸強度,其共軛堿(conjugate base)強度。 在水溶液中,共軛酸堿對的強度還可以定量表示,質子酸1 + 質子堿2 = 質子堿1 + 質子酸2 電離 HAc + H2O = H3O+ +Ac NH3 + H2O = NH4+ + OH- 中和反應 HAc + OH- = H2O + Ac- (弱酸強堿) H3O+ + NH3 = NH4+ + H2O (強酸弱堿) H3O+ + OH- = H2O + H2O (強酸強堿) 鹽水解 Ac- + H2O = HAc+ OH,復分解 NH4+

5、+ OH- NH3+H2O 酸1 + 堿2 堿1 + 酸2 電離,中和 ,鹽水解,復分解反應都稱酸堿反應。 酸堿反應的方向: 強酸1 + 強堿2 弱酸2 + 弱堿1 不受水溶液,水,非水溶液,氣固相的限制,三) 共軛酸堿 強電解質的電離 HCl + H2O = H3O+ + Cl 強酸1 強堿2 弱酸2 弱堿1 酸性:HCl H3O+ 堿性:H2O Cl 強酸和強堿作用生成弱酸弱堿的過程,是不可逆過程,弱酸的電離 HAc + H2O = H3O+ + Ac 弱酸1 弱堿2 強酸2 強堿1,NH3 + H2O = NH4+ + OH 弱堿1 弱酸2 強酸2 強堿1,酸性:HAc H3O+ 堿性:

6、H2O Ac 酸性:H2O NH4+ 堿性:NH3 OH,弱酸弱堿作用生成強酸強堿的反應,是可逆過程,水的自偶電離 H2O + H2O H3O+ + OH 弱酸1 弱堿2 強酸2 強堿1 弱酸弱堿作用生成強酸強堿的反應是可逆過程,酸和堿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陽離子或陰 離子 有的酸和堿在某對共軛酸堿中是堿,但在 另一對共軛酸堿對中是酸 質子論中不存在鹽的概念,它們分別是離 子酸或離子堿,四)“區(qū)分效應”和“拉平效應,同一溶劑中,酸堿的強弱由其本質決定,在左邊2個“質子轉移”反應中,H2O均是弱堿,它把HCl、HAc酸性強弱區(qū)分開來。因此,H2O是HCl、HAc酸性的“區(qū)分試劑”。這種現象,稱為“

7、區(qū)分效應,HCl、HI、H2SO4、HNO3、HClO4在水中為什么具有相同的酸度呢? 若在非水溶劑(如甲醇)中,酸度又不同呢,同一酸(或堿),在不同溶劑中可表現出不同的酸性(或堿性,例1: 液氨中,HAc變?yōu)閺娝幔?HAc + NH3(l) = Ac- + NH4+ 強酸 強堿,而HCl也是強酸: HCl + NH3(l) = Cl- + NH4+ 強酸 強堿,NH3(l)把HAc和HCl的酸性“拉平”。原因是NH3(l)堿性強,它是HAc和HCl酸性的“拉平試劑”。這種現象稱為“拉平效應,例2: H2O是HCl、HBr、HI的拉平試劑,而CH3OH是HCl、HBr、HI的區(qū)分試劑,酸堿質子

8、理論的優(yōu)點和局限性,優(yōu)點: 擴大了酸、堿范圍,不局限于水溶液體系 把阿侖尼鳥斯理論中的電離、中和、鹽的水解統(tǒng)一為“質子傳遞反應,三.酸堿電子理論 (Lewis酸堿電子理論,酸堿定義: 凡是可給出電子對的分子、離子或原子團稱為“堿”;凡是可接受電子對的分子、離子或原子團稱為“酸” 。 酸電子接受體(Electron acceptor) 堿電子給予體(Electron donor,例: H+ + OH- HOH H+ + Cl- H Cl,優(yōu)點:酸堿范圍幾乎無所不包,既不局限于某元素,也不受溶劑限制,凡“缺電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酸 例: 金屬陽離子 Mn+ , H+, BF3,缺點:太籠統(tǒng),酸堿特

9、征不易掌握,3種酸堿理論各有長、短,側重的應用范圍不同: 1、Arrhenius酸堿理論 無機化學,尤其是水溶液體系酸堿問題 2、酸堿質子理論 水溶液體系和非水溶液體系;無機化學, 分析化學 3、Lewis酸堿理論(電子論) 配位化學,有機化學,9-2 水溶液的酸堿性,一、水的自偶電離(self-ionization of water) 純水有微弱的導電性,表明它有微弱的自偶電離. 按酸堿質子理論討論: H2O + H2O = OH- + H3O+ 酸1 堿2 堿1 酸2 簡寫為: H2O = H+ + OH,濃度平衡常數為,純水濃度H2O為一常數,298 K為 1000 g.dm-3 / 1

10、8 g.mol-1 = 55.56 mol.dm-3,水的“離子積常數,R.T. Kw =1.010-14,溫度T, Kw,H2O電離是一個吸熱過程,由于水溶液中存在H2O的自偶電離平衡: H2O + H2O = OH- + H3O+ 酸1 堿2 堿1 酸2 即: H2O = H+ + OH,室溫下:H+ r 110-7 溶液酸性 H+ r = 110-7 溶液中性 H+ r 110-7 溶液堿性,二、溶液的酸堿性及pH標度,為了方便指示水溶液的酸堿性,丹麥科學家S.P.L.Srensen在1909年提出pH標度。 定義: pH = -lg H+r (SI規(guī)定:物理量的符號用斜體字書寫,但pH

11、 和pOH 例外,用正體字母書寫,pH標度,例:某水溶液中H+=3.010-10moldm-3,求其pH值,同樣,定義 pOH = -lg OH-由于水溶液中: 兩邊取負對數,一些“溶液”的pH值,人血液 pH 超出0.4將有生命危險。 pH 標度適用范圍: 1 H+r 1 10-14,借助顏色變化指示溶液酸堿性的物質,稱為“酸堿指示劑,例:甲基橙(HIn)是一種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紅色,黃色,電離常數(酸常數,三、酸堿指示劑,在一定溫度下,Ka為常數,指肉眼能觀察到的指示劑變色的范圍,由 H+ =( Ka HIn )/ In- 兩邊取負對數,得指示劑變色范圍為: pH = pKi

12、1 用指示劑指示變色范圍是粗略的,還可以使用pH廣泛試紙(pH114)或精密pH試紙;精密測量水溶液的pH值,可使用各種pH計,指示劑變色范圍,常見指示劑的變色范圍,9-3 弱酸弱堿的電離平衡,一、一元弱酸(弱堿)的電離平衡 電離平衡常數 電離度() 有關電離的計算 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 二、多元弱酸的電離平衡,電離平衡常數(Ki,Ka 10 -2 強酸 Kb 10-2 強堿 =10-2 - 10-5 中強酸 = 10-2 - 10-5 中強堿 10-5 弱酸 10-5 弱堿 對于指定的酸(堿),Ki 只與溫度有關,而與酸(堿)溶液的起始濃度無關,電離平衡常數,電離度(,定義:即電離平衡時電解質

13、已電離部分占總量 的百分比,表示電解質在指定條件下電離的程度(類似于 “化學平衡”討論中的“轉化率”),它不但與Ki 有關,而且與電解質的起始濃度有關,電離度與電離平衡常數的關系,例: HAc = H+ + Ac- 起始相對濃度 c 0 0 平衡相對濃度 c - c c c,當 5% , 或 c / Ki 400 時, 1 - 1 上式簡化為: Ki = c 2,或 =( Ki / c ) 該式稱“稀釋定律”對于弱酸(弱堿),在指定溫度下, 與 c 成反比,比例常數即 Ki,例:298K, Ka (HAc)=1.7610-5,可見: Ki 比更反映弱酸(弱堿)的本質,對于共軛酸堿對,共軛酸堿的

14、酸常數和堿常數之間存在一定關系,Ka Kb =H+ A / HA HA OH- / A = H+ OH- = Kw,有關電離的計算,Ki 關系即K r與轉化率的關系 例1:求0.10moldm-3 HAc溶液的pH和電離度 (298 K, Ka = 1.8 10-5)。 解: HAc = H+ + Ac- 起始相對濃度 0.10 0 0 平衡相對濃度 0.10 x x x,精確解上述方程,用近似公式 c / Ki =5682 400 Ka = X2 / 0.10,與精確解(1.3410-3)相對誤差1,或寫為 % = 1.3,例2:0.010moldm-3,NH3(aq)在298K的電離度為4

15、.2%,求其K b,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溫度,同離子效應(Common Ion Effect,鹽效應(Salt Effect,Ki 隨T 的變化 電離過程 H0(吸熱) T K i ln(Ki2 /Ki1)= (H/R) (T 2 -T 1)/ (T 2T 1,在R.T.范圍,Ki 隨T 的變化小,可忽略,HAc+NaAc溶液,強電解質,弱電解質,濃度改變使平衡移動, Ac- 濃度增大將使平衡向左移動,使電離度減小,但Kb不變(因T 不變,已知298K,HAc Ka = 1.76 10-5) 解: HAc + H2O = H3O+ + Ac- 簡為: HAc = H+ + Ac- 起始相對濃度

16、 0.10 0 0 平衡相對濃度 0.10-x x 1.0,H+ (Kac酸)/c共軛堿,Ka = (H+c共軛堿)/c酸 = 1.76 10-5 X = H+ = 1.76 10-6 (H+ (Kac酸)/c共軛堿) = X / c酸 100% =1.7610-6/ 0.10 100% = 0.00176% 對比未外加NaAc: H+ = 1.3 10-3 = 1.3,可見,NaAc的加入使 ,但K b不變,同離子效應在一定溫度下,向弱電解質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使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向電離度減小的方向移動,稱為“同離子效應” “同離子效應”應用配制“緩沖溶液” (Buffer s

17、olutions) 例: HAc NaAc 弱酸與其共軛堿 NH3 NH4Cl 弱堿與其共軛酸,可見,加入少量強酸(或強堿)溶液后,對No.1溶液的pH影響很小。No.1溶液是“緩沖溶液,緩沖溶液能夠抵抗外加的少量強酸、強堿或稀釋的影響,本身的pH不顯著變化的溶液,緩沖作用原理定性解釋,c HAc c NaAc較大,而H+較小。HAc的電離平衡左移, ,重新平衡時H+增加不多,HAcNaAc緩沖溶液: NaAc Na+ + Ac- HAc = H+ + Ac- Ka = (H+ Ac-) / HAc Ka = (H+ c共軛堿) / (c酸 - H+ ) c酸 - H+ c酸 H+ Ka c酸

18、/ c共軛堿,緩沖作用原理定量計算,對堿共軛酸組成的堿性緩沖液,可見,緩沖液pH (或pOH )值取決于共軛酸堿對的濃度比。若C酸/C共軛堿(或C堿/C共軛酸)=1:1,此時“緩沖能力”最大,通常 c酸c共軛堿(或c堿c共軛酸)濃度各為0.1 - 1 mol.dm-3, 而c酸/c共軛堿(或c堿/c共軛酸)=1/10- 10/1時: pH = pKa 1 pOH = pKb 1 共軛酸堿對作緩沖溶液時,它們不應與在該緩沖溶液中的反應物或產物發(fā)生化學反應,例3:土壤中,硅酸,磷酸,腐植酸與其鹽組成“緩沖對”,pH=5.08.0的土壤適合農作物生長,鹽效應(Salt Effect,例1:把NaCl

19、(s) 加入到 HAc溶液中,鹽效應在弱電解溶液中,加入不含有共同離子的強電解質溶液,使其電離度稍有增加的現象。 發(fā)生鹽效應原因: 離子強度,導致正、負離子的平均活度系數,而離子活度a ,不易重新結合成為弱酸(弱堿)分子,lg = -0.509 Z+Z- I (298 K) ai = (ci / ci ) 顯然,前述“同離子效應”發(fā)生的同時,也有“鹽效應”,但前者影響大得多。 “鹽效應”不要求定量計算,二、多元弱酸的電離平衡,例:H3PO4 + H2O = H3O+ + H2PO4- Ka1 = 7.5 10-3 H2PO4- + H2O = H3O+ + HPO42- Ka2 = 6.23 10-8 HPO42- + H2O = H3O+ + PO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