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貨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結構設計開題報告_第1頁
重型貨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結構設計開題報告_第2頁
重型貨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結構設計開題報告_第3頁
重型貨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結構設計開題報告_第4頁
重型貨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結構設計開題報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 本科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 題 目 重型貨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結構設計指 導 教 師 院(系、部) 機械學院 專 業(yè) 班 級 學 號 姓 名 日 期 教務處印制一、 選題的目的、意義和研究現狀1.選題的目的轉向系是用來保持或者改變汽車行駛方向的機構,在汽車轉向行駛時,保證各轉向輪之間有協(xié)調的轉角關系。汽車液壓動力轉向裝置具有操作輕便、 轉向靈活、 隨動精度高、 能吸收路面沖擊波等優(yōu)點,并且能提供大的轉向操縱助力,在液壓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時能夠依靠機械轉向器實現應急轉向。由于本次設計對象為重型載貨汽車,所以將采用液壓助力方式對其轉向系統(tǒng)進行結構設計。2.選題的意義作為汽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汽車轉向系統(tǒng)

2、是決定汽車主動安全性的關鍵總成,它對汽車的操縱穩(wěn)定性、平順性和駕駛員的安全駕駛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如何設計汽車的轉向特性,使汽車具有良好的操縱性能,始終是各汽車生產廠家和科研機構的重要研究課題。特別是在車輛高速化、駕駛人員非職業(yè)化、車流密集化的今天,針對更多不同水平的駕駛人群,汽車的操縱設計顯得尤為重要。3.研究現狀汽車轉向系統(tǒng)經歷了純機械式轉向系統(tǒng)、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3個基本發(fā)展階段。純機械式轉向系統(tǒng)結構簡單、工作可靠、造價低廉,目前在一部分轉向操縱力不大、對操控性能要求不高的微型轎車、農用車上仍有使用;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技術成熟、能提供大的轉向操縱助力,在重型車輛上廣泛應用;e

3、ps以其特有的優(yōu)越性而得到青睞,它代表著未來動力轉向技術的發(fā)展方向,eps將作為標準配置裝備到汽車上,未來一段時間在動力轉向領域占據主導地位;而更新一代的線控轉向系統(tǒng)由于有利于提高汽車被動安全性、有利于汽車設計制造、有利于提高汽車乘坐舒適性和汽車操控穩(wěn)定性等原因,將成為動力轉向系統(tǒng)的發(fā)展方向。助力轉向系統(tǒng)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技術日趨完善。今后,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將進一步成熟,線控轉向系統(tǒng)將成為我們研究的努力方向。二、研究方案及預期結果1. 主要研究內容本設計針對重型載貨汽車,采用液壓助力進行轉向系統(tǒng)的設計,機械轉向器部分采用循環(huán)球式轉向器進行設計,分配閥采用滑閥式分配閥,并對動力缸及轉向機構的臂、

4、桿進行設計及轉向梯形的優(yōu)化。2.理論及方法通過對前人的設計進行總結,運用了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汽車理論等進行設計。3.技術路線及論文框架(1) 第一章 對轉向系統(tǒng)的歷史、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發(fā)展等介紹分析。(2) 第二章 對所選的重型載貨汽車的主要參數進行選擇。包括尺寸參數輪距、軸距等,及質量參數整車整備質量、軸荷分配等等。(3) 第三章 轉向系的方案分析,選擇轉向器及轉向閥以及分布形式等。轉向系的主要性能參數。正、逆效率以及角、力傳動比等。(4) 第四章 機械轉向器的設計計算。包括尺寸計算及校核。(5) 第五章 動力轉向機構的設計計算。包括動力缸尺寸計算和分配閥的參數選擇及

5、設計計算等。轉向傳動機構的設計計算。包括轉向機構的臂、桿件的設計等。(6) 第六章 轉向梯形的優(yōu)化設計。(7) 第七章 對所做設計進行總結。4.預期結果預計完成約50頁說明書,一張裝配圖,兩張零件圖,一張原理圖。本設計能夠滿足重型載貨汽車轉向系統(tǒng)操作輕便、 轉向靈活、 隨動精度高、 能吸收路面沖擊波,并且能提供大的轉向操縱助力等要求。三、研究進度第12周畢業(yè)實習,完成實習報告。第34周查閱資料,對所選的重型載貨汽車的主要參數進行選擇。選擇轉向器類型及轉向閥以及分布形式等。第56周確定轉向系的主要性能參數。對機械轉向器進行設計計算。第78周對動力轉向機構進行設計計算。第910周對轉向傳動機構進行

6、設計計算及轉向梯形的優(yōu)化設計。第1112周畫動力缸零件圖、分配閥零件圖、原理圖。第1314周畫轉向器裝配圖。第1516周寫說明書、準備答辯。四、主要參考文獻1 陳家瑞.汽車構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2 王望予.汽車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3 石美玉.轉向系統(tǒng)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4 吳基安,吳洋.汽車電子新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5 余志生.汽車理論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6 李建秋.汽車電子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7 孫恒.機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孫志禮.機械設計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0.9 徐灝.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2.10李京生.中國汽車零配件大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11劉惟信.汽車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