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一章簡單機械和功知識點知識點1 1杠桿與滑輪杠桿與滑輪課標要求課標要求知道簡單機械。通過實驗知道簡單機械。通過實驗, ,探究并了解探究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平衡條件1.1.杠桿杠桿: :(1)(1)定義定義: :在力的作用下可繞一在力的作用下可繞一_轉動的硬棒。轉動的硬棒。(2)(2)五要素五要素: :如圖所示。如圖所示。支點支點: :杠桿繞著轉動的杠桿繞著轉動的_,_,如圖中如圖中o o。動力動力: :使杠桿使杠桿_的力的力, ,如圖中如圖中f f1 1。阻力阻力:_:_杠桿轉動的力杠桿轉動的力, ,如圖中如圖中f f2 2。動力臂動力臂: :從從_到到_的距離的距離, ,如圖中如圖
2、中l(wèi)1 1。阻力臂阻力臂: :從從_到到_的距離的距離, ,如圖中如圖中l(wèi)2 2。(3)(3)平衡條件平衡條件: :文字表達式文字表達式:_:_。字母表達式字母表達式:_:_。固定點固定點轉動轉動點點阻礙阻礙支點支點動力作用線動力作用線支點支點阻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動力動力動力臂動力臂= =阻力阻力阻力臂阻力臂f f1 1l1 1=f=f2 2l2 2(4)(4)杠桿的分類杠桿的分類: :種類種類力臂關系力臂關系力的關系力的關系特點特點實例實例省力杠桿省力杠桿l1 1_l2 2f f1 1_f_f2 2_起子起子費力杠桿費力杠桿l1 1_l2 2f f1 1_f_f2 2_釣魚竿釣魚竿等臂杠桿等
3、臂杠桿l1 1_l2 2f f1 1_f_f2 2_ 省力費距離省力費距離 費力省距離費力省距離= = =天平天平2.2.滑輪滑輪: :種類種類區(qū)別區(qū)別定滑輪定滑輪動滑輪動滑輪滑輪組滑輪組圖示圖示定義定義軸的位置軸的位置_的滑輪的滑輪軸的位置隨被軸的位置隨被拉動物體拉動物體_的滑輪的滑輪_和和_組組合成的機械合成的機械實質實質_杠桿杠桿動力臂是阻力動力臂是阻力臂臂_的杠桿的杠桿固定固定不動不動一起一起運動運動動滑輪動滑輪定滑輪定滑輪等臂等臂2 2倍倍種類種類區(qū)別區(qū)別定滑輪定滑輪動滑輪動滑輪滑輪組滑輪組省力情況省力情況f f1 1=g=gf f2 2=_ =_ f f3 3=_(n=_(n是吊是
4、吊著動滑輪的繩著動滑輪的繩子段數(shù)子段數(shù)) )施力方向是施力方向是否可以改變否可以改變_有時可以有時可以, ,有時不可以有時不可以繩自由端移繩自由端移動距離動距離(s)(s)s=hs=hs=_hs=_hs=_hs=_hg2可以可以不可以不可以2 2n ngn知識點知識點2 2功和功率功和功率課標要求課標要求理解機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機理解機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機械功和功率的含義械功和功率的含義1.1.功功: :(1)(1)定義定義:_:_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_的乘積。的乘積。(2)(2)公式公式:_:_。(3)(3)單位單位:_,:_,符號為符號為j j。1j
5、=_n1j=_nm m。力力通過的距離通過的距離w=fsw=fs焦耳焦耳1 1(4)(4)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對物體要有對物體要有_。物體要在物體要在_通過一定的距離。通過一定的距離。如圖所示如圖所示, ,舉起杠鈴的過程中舉起杠鈴的過程中, ,運動員運動員_;_;高舉杠鈴靜止不高舉杠鈴靜止不動時動時, ,運動員運動員_。力的作用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上力的方向上做了功做了功沒做功沒做功2.2.功率功率: :(1)(1)物理意義物理意義: :表示做功的表示做功的_。(2)(2)定義定義:_:_與做功所用與做功所用_的比。的比。(3)(3)公式公式:_:_。(4)(4)單位及換算單位
6、及換算:1w=_j/s:1w=_j/s1mw=_kw=_w1mw=_kw=_w??炻炻龝r間時間wpt1 110103 310106 6功功1.1.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1)(1)有用功有用功: :為達到為達到_所做的功所做的功, ,記為記為w w有用有用。(2)(2)額外功額外功: :并非我們所需要的并非我們所需要的, ,但又但又_的功的功, ,記為記為w w額外額外。(3)(3)總功總功:_:_所做的功所做的功, ,記為記為w w總總。(4)(4)關系關系:w:w總總=_=_。知識點知識點3 3機械效率機械效率課標要求課標要求知道機械效率知道機械效率, ,了解提高
7、機械效率的途徑和了解提高機械效率的途徑和意義意義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不得不做不得不做動力動力w w有用有用+w+w額外額外2.2.機械效率機械效率: :(1)(1)定義定義:_:_與與_的比值。的比值。(2)(2)公式公式:=_:=_。(3)(3)特點特點: :機械效率總機械效率總_100%_100%。3.3.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 :(1)_;(1)_;(2)_;(2)_;(3)(3)機械裝置間的摩擦。機械裝置間的摩擦。有用功有用功總功總功w100%w有用總小于小于提升的物重提升的物重動滑輪的重力動滑輪的重力如圖所示如圖所示, ,建筑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為建筑工人用
8、滑輪組提升重為240n240n的泥桶的泥桶, ,動滑輪重為動滑輪重為30n30n。工人在。工人在10s10s內將泥桶勻速提升內將泥桶勻速提升3m3m。( (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及繩重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及繩重) )(1)(1)工人將繩子向上拉動了工人將繩子向上拉動了m;m;(2)(2)手拉繩子的力為手拉繩子的力為n;n;(3)(3)拉力的功率為拉力的功率為w;w;(4)(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5)(5)若將動滑輪重量減輕若將動滑輪重量減輕, ,則機械效率會則機械效率會。參考答案參考答案: :(1)9 (2)90 (3)81 (4)88.9% (5)(1)9 (2)
9、90 (3)81 (4)88.9% (5)增大增大高頻考點高頻考點1 1杠桿及其平衡條件杠桿及其平衡條件中考題眼中考題眼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求動力或阻力的大小求動力或阻力的大小判斷杠桿的種類判斷杠桿的種類1.1.杠桿示意圖的畫法杠桿示意圖的畫法: :2.2.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平衡條件: :(1)(1)平衡狀態(tài)平衡狀態(tài): :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狀態(tài)。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狀態(tài)。(2)(2)表達式表達式:f:f1 1l1 1=f=f2 2l2 2或或= =1221ff。ll(3)(3)應用。應用。判斷杠桿的種類判斷杠桿的種類: :通過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通過比較動力臂和阻力
10、臂的大小, ,判斷杠桿判斷杠桿的類型。的類型。判斷杠桿的平衡狀態(tài)判斷杠桿的平衡狀態(tài)若若f f1 1l1 1=f=f2 2l2 2, ,則杠桿能保持平衡。則杠桿能保持平衡。若若f f1 1l1 1ff2 2l2 2, ,則杠桿不能保持平衡則杠桿不能保持平衡, ,杠桿向力與力臂乘積較大的杠桿向力與力臂乘積較大的方向轉動。方向轉動。分析動力分析動力f f1 1的變化情況的變化情況: :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f f1 1= = 據(jù)此可據(jù)此可分析杠桿在工作的過程中分析杠桿在工作的過程中f f1 1是否變化、如何變化是否變化、如何變化( (增大或減增大或減小小) )。2 21f,ll【易錯警示易
11、錯警示】(1)(1)動力和阻力都是杠桿受到的力動力和阻力都是杠桿受到的力, ,而不是杠桿對而不是杠桿對其他物體的作用力。其他物體的作用力。(2)(2)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而不是從支點到力的作而不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用點的距離?!镜淅淅? 1】(2012(2012無錫中考無錫中考) )如圖所示如圖所示是列車上常用的手推車是列車上常用的手推車, ,車內貨物均勻車內貨物均勻擺放。車前行時擺放。車前行時, ,需經(jīng)過障礙物。當手需經(jīng)過障礙物。當手推車的前輪遇到障礙物推車的前輪遇到障礙物a a時時, ,售貨員向售貨員向下按扶把下按扶把, ,這時手推車
12、可以視為杠桿這時手推車可以視為杠桿, ,若手推車和貨物總重若手推車和貨物總重200n,200n,動力臂和阻力臂之比為動力臂和阻力臂之比為23,23,則售貨則售貨員作用在扶把上的動力為員作用在扶把上的動力為n n。當后輪遇到障礙物。當后輪遇到障礙物a a時時, ,售貨員豎直向上提扶把售貨員豎直向上提扶把, ,這時支點是這時支點是( (選填選填“a”“b”a”“b”或或“c”)c”)點點, ,這種情況下這種情況下, ,手推車可以視為手推車可以視為( (選填選填“省力省力”或或“費力費力”) )杠桿。杠桿?!舅悸穼б悸穼б拷獯鸨绢}有三個關鍵點解答本題有三個關鍵點: :【精講精析精講精析】本題考查
13、杠桿的有關計算及分類。當手推車的前本題考查杠桿的有關計算及分類。當手推車的前輪遇到障礙物輪遇到障礙物a a時時, ,售貨員向下按扶把售貨員向下按扶把, ,此時此時c c點為杠桿的支點點為杠桿的支點,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 f1 1l1 1=f=f2 2l2 2得得f f1 1= = = = 200n=300n;200n=300n;當后輪當后輪遇到障礙物遇到障礙物a a時時, ,售貨員豎直向上提扶把售貨員豎直向上提扶把, ,此時此時b b點為杠桿的支點點為杠桿的支點, ,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 ,手推車可以視為省力杠桿。手推車可以視為省力杠桿。答案答案: :30030
14、0b b省力省力222fll32【方法歸納方法歸納】求解最小動力的方法求解最小動力的方法(1)(1)動力作用點要選在杠桿上距支點最遠處動力作用點要選在杠桿上距支點最遠處; ;(2)(2)連接動力作用點和支點連接動力作用點和支點( (用虛線用虛線););(3)(3)以動力作用點為垂足以動力作用點為垂足, ,作動力作用點與支點連線的垂線作動力作用點與支點連線的垂線, ,則則此垂線即為動力作用線此垂線即為動力作用線; ;(4)(4)根據(jù)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動的方向相反根據(jù)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動的方向相反, ,確定動力的方向。確定動力的方向?!咀兪接柧氉兪接柧殹?2012(2012蘇州中考蘇州中考) )畫
15、出杠桿畫出杠桿abab在圖示位置靜止時在圖示位置靜止時作用在作用在a a端點的最小力端點的最小力f f的方向及其力臂的方向及其力臂l?!窘馕鼋馕觥勘绢}考查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及力臂的畫法。根據(jù)杠本題考查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及力臂的畫法。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桿平衡的條件, ,若要使力若要使力f f最小最小, ,則應使其力臂最長則應使其力臂最長; ;當力當力f f的作的作用點為用點為a,a,并且與并且與aobaob垂直時其力臂最長垂直時其力臂最長; ;力力f f與重物與重物g g的作用力使的作用力使杠桿轉動的方向相反杠桿轉動的方向相反, ,由此確定力由此確定力f f的方向。的方向。答案答案: :如圖所示
16、如圖所示高頻考點高頻考點2 2滑輪及滑輪組滑輪及滑輪組中考題眼中考題眼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計算加在繩自由端的拉力大小計算加在繩自由端的拉力大小滑輪組繩子的繞法滑輪組繩子的繞法1.1.定滑輪和動滑輪定滑輪和動滑輪: :(1)(1)判斷判斷: :提升重物時提升重物時, ,轉軸固定不動的是定滑輪轉軸固定不動的是定滑輪, ,轉軸隨重物一轉軸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是動滑輪。起移動的是動滑輪。(2)(2)實質及特點。實質及特點。定滑輪實質上是一個等臂杠桿定滑輪實質上是一個等臂杠桿, ,不能省力不能省力, ,但可以改變力的方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向; ;動滑輪實質上是一個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動滑輪實質
17、上是一個動力臂等于阻力臂2 2倍的杠桿倍的杠桿, ,可以省一可以省一半力半力, ,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2.2.滑輪組滑輪組: :(1)(1)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n n的判斷的判斷: :與動滑輪直接相連的繩子是與動滑輪直接相連的繩子是幾段幾段, ,則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則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n n就是幾。若繩子自由端最后跟定就是幾。若繩子自由端最后跟定滑輪相連滑輪相連, ,則此段繩子不承擔物重則此段繩子不承擔物重, ,只是起到改變力的方向的作只是起到改變力的方向的作用。用。(2)(2)省力情況。省力情況。不計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時不計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時,
18、,加在繩自由端的拉力加在繩自由端的拉力f= gf= g物物; ;只考慮動滑輪的重力只考慮動滑輪的重力, ,不計摩擦和繩重時不計摩擦和繩重時, ,加在繩自由端的拉加在繩自由端的拉力力f= (gf= (g物物+g+g動動) )。1n1n(3)(3)滑輪組的組裝?;喗M的組裝。首先確定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首先確定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n,n,有兩種方法。有兩種方法。a.a.已知物重已知物重g g和動力和動力f f且不計摩擦和繩重時且不計摩擦和繩重時, ,則則n=n=b.b.已知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已知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 s和重物移動的距離和重物移動的距離h,h,則則然后根據(jù)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然后根據(jù)承
19、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n n的奇偶性確定繩子固定端的的奇偶性確定繩子固定端的位置位置, ,即即“奇動偶定奇動偶定”。a.na.n為奇數(shù)為奇數(shù), ,繩子的固定端在動滑輪上繩子的固定端在動滑輪上; ;b.nb.n為偶數(shù)為偶數(shù), ,繩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輪上。繩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輪上。g;fsnh?!镜淅淅? 2】(2013(2013日照中考日照中考) )如圖所示如圖所示, ,用滑輪組提升重物用滑輪組提升重物, ,用用筆畫線代替繩子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繩繞法。筆畫線代替繩子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繩繞法?!舅悸穼б悸穼б拷獯鸨绢}時按照以下思路分析解答本題時按照以下思路分析: :確定可能的兩確定可能的兩種繩子繞法種
20、繩子繞法承擔物重的繩子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越多越省力段數(shù)越多越省力確定繞法并確定繞法并畫出繞線畫出繞線【精講精析精講精析】本題考查滑輪組的組裝?;喗M的省力特點本題考查滑輪組的組裝?;喗M的省力特點: :滑滑輪組由幾段繩子承擔物重輪組由幾段繩子承擔物重, ,提起繩子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提起繩子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越多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越多, ,越省力。題目中有一個定滑輪越省力。題目中有一個定滑輪, ,一個一個動滑輪動滑輪, ,可由可由3 3段繩子提著動滑輪段繩子提著動滑輪, ,起始端從動滑輪開始。起始端從動滑輪開始。答案答案: :如圖所示如圖所示【方法歸納方法歸納】滑
21、輪組繞繩的方法滑輪組繞繩的方法(1)(1)繞繩時繞繩時, ,先根據(jù)先根據(jù)“奇動偶定奇動偶定”固定繩子的固定端固定繩子的固定端, ,然后按照然后按照從動滑輪到定滑輪從動滑輪到定滑輪( (或從定滑輪到動滑輪或從定滑輪到動滑輪) )、從小輪到大輪、從、從小輪到大輪、從內到外的順序繞繩內到外的順序繞繩; ;(2)(2)用筆畫線表示繩子時用筆畫線表示繩子時, ,注意所畫的線要直注意所畫的線要直, ,并且要與滑輪的并且要與滑輪的邊緣相切邊緣相切; ;(3)(3)若要求最省力若要求最省力, ,則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應最多則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應最多; ;若要求比較若要求比較方便地提升重物方便地提升重物, ,繩子
22、的自由端要向下拉。繩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咀兪接柧氉兪接柧殹?2012(2012德州中考德州中考) )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 ,要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物體上升速度的要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物體上升速度的2 2倍倍, ,請在圖上畫請在圖上畫出繞線的方法。出繞線的方法?!窘馕鼋馕觥勘绢}考查滑輪組的繞線方法。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本題考查滑輪組的繞線方法。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物體上升速度的是物體上升速度的2 2倍倍, ,則相同時間內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等則相同時間內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等于重物上升距離的于重物上升距離的2 2倍倍, ,可知有可知有2 2段繩子承擔
23、物重段繩子承擔物重, ,即連在動滑輪即連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shù)為上的繩子段數(shù)為2 2段。則起始端連在定滑輪上。段。則起始端連在定滑輪上。答案答案: :如圖所示如圖所示1.1.正確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正確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1)(1)做功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必要因素。做功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高頻考點高頻考點3 3功和功率功和功率中考題眼中考題眼判斷力是否做功判斷力是否做功功和功率的計算功和功率的計算(2)(2)幾種常見的不做功的情況。幾種常見的不做功的情況。缺力無功缺力無功: :物體靠慣性通
24、過一段距離物體靠慣性通過一段距離, ,此情況有距離無力。此情況有距離無力。缺距離無功缺距離無功: :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有力作用在物體上, ,但物體沒有移動距離。但物體沒有移動距離。垂直無功垂直無功: :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有力作用在物體上, ,物體也移動了一段距離物體也移動了一段距離, ,但力但力的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垂直。的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垂直。2.2.功率功率: :(1)(1)做相同的功做相同的功, ,比較做功的時間比較做功的時間, ,所用時間越短所用時間越短, ,做功越快做功越快, ,功功率越大率越大; ;(2)(2)相同時間相同時間, ,比較做功的多少比較做功的多少, ,做功越多做功越多,
25、,做功越快做功越快, ,功率越大功率越大; ;(3)(3)比較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值比較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值, ,比值越大比值越大, ,功率越大。功率越大。3.3.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1)(1)功功:w=fs=pt;:w=fs=pt;(2)(2)功率功率:p= =fv(:p= =fv(以恒定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以恒定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wt【易錯警示易錯警示】(1)(1)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時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時, ,各物理量是一一對應的各物理量是一一對應的, ,并且各物理量的單位都取國際單位。并且各物理量的單位都取國際單位。(2)(2)做功的多少是由功率和時間共同決定的做功的多少是由
26、功率和時間共同決定的, ,功率大的物體不一功率大的物體不一定做功多。定做功多?!就卣寡由焱卣寡由臁抗Φ脑砉Φ脑? :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省力的機械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省力的機械必定費距離必定費距離, ,省距離的機械必定費力省距離的機械必定費力, ,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不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不存在的存在的, ,但是使用機械可以省力、改變動力的方向或者省距離但是使用機械可以省力、改變動力的方向或者省距離, ,給人們帶來方便。這是人們使用機械的目的。功的原理適用于給人們帶來方便。這是人們使用機械的目的。功的原理適用于任何機械。任何機械?!镜淅淅? 3】(2013(2013無錫中考無錫中考)
27、 )木塊在大小為木塊在大小為5n5n的水平拉力作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下,10s,10s內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進內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進2m,2m,拉力做功為拉力做功為j,j,功率為功率為w,w,若木塊重若木塊重15n,15n,在此過程中重力對木塊做功為在此過程中重力對木塊做功為j j?!舅悸穼б悸穼б拷獯鸨绢}要注意以下兩個關鍵點解答本題要注意以下兩個關鍵點: :【精講精析精講精析】本題考查功和功率的計算。在水平方向上木塊受本題考查功和功率的計算。在水平方向上木塊受到了拉力并且移動了一段距離到了拉力并且移動了一段距離, ,水平拉力做功水平拉力做功w=fs=5nw=fs=5n2m=10j,2
28、m=10j,其功率其功率 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木塊在豎直方木塊在豎直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向上沒有移動距離, ,故重力做功為故重力做功為0 0。答案答案: :10101 10 0w10 jp1 wt10 s?!痉椒w納方法歸納】判斷是否做功的三個步驟判斷是否做功的三個步驟(1)(1)物體是否受到力的作用物體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不受力的物體不做功。不受力的物體不做功。(2)(2)物體是否運動物體是否運動, ,不運動的物體也不做功。不運動的物體也不做功。(3)(3)判斷物體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的關系判斷物體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的關系, ,若二者方向垂直若二者方向垂直, ,則不做
29、功則不做功; ;若二者方向不垂直若二者方向不垂直, ,則做功。則做功?!咀兪接柧氉兪接柧殹?2012(2012內江中考內江中考) )如圖所示如圖所示, ,以下所列舉的幾個以下所列舉的幾個力中力中, ,沒有對物體做功的是沒有對物體做功的是( () )【解析解析】選選d d。本題考查判斷力是否做功的方法。物理學中的。本題考查判斷力是否做功的方法。物理學中的功包含兩個必要因素功包含兩個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二是物體在力的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運動一段距離。由題圖可知方向上運動一段距離。由題圖可知, ,杠鈴靜止時受到了運動員杠鈴靜止時受到了運動員的支持力的支持力,
30、,但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但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 ,故故d d選項中支持選項中支持力沒有對杠鈴做功。力沒有對杠鈴做功。高頻考點高頻考點4 4正確理解機械效率正確理解機械效率中考題眼中考題眼計算機械效率計算機械效率求有用功、總功求有用功、總功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1.1.物理意義物理意義: :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比例的多少, ,是一是一個比值個比值, ,是一個無單位的物理量是一個無單位的物理量, ,描述機械的工作性能。描述機械的工作性能。2.2.滑輪組與斜面的機械效率滑輪組與斜面的機械效率: :機械機械有用功有用功總功總
31、功機械效率機械效率用滑輪用滑輪組提升組提升物體物體w w有用有用=gh=ghg g是物重是物重,h,h是是物體上升的物體上升的高度高度w w總總=fs=fsf f是拉力是拉力, ,s s是繩子移動的是繩子移動的距離距離= = 100%100%= = 100%(n100%(n為為繩子段數(shù)繩子段數(shù)) )ww有用總gfn機械機械有用功有用功總功總功機械效率機械效率用滑輪用滑輪組在水組在水平面上平面上拉物體拉物體w w有用有用=f=fssf f是摩擦力是摩擦力,s,s是是物體移動的距離物體移動的距離w w總總=fs=fsf f是拉力是拉力,s,s是繩子移動是繩子移動的距離的距離= = 100%100%
32、= = 100%100%斜面斜面w w有用有用=gh=ghg g是物重是物重,h,h是斜面是斜面的高度的高度w w總總=f=flf f是拉力是拉力, ,l是是斜面的長度斜面的長度= = 100%100%= = 100%100%ww有用總ffnww有用總ghfl3.3.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根據(jù)公式根據(jù)公式= = 100%= 100%= 100%100%分析利用滑輪組分析利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提升重物時, ,如何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如何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1)當有用功當有用功(w(w有用有用) )一定時一定時, ,額外功額外功(w(w額外額外) )越小越小, ,則
33、機械效率則機械效率()()越大。因此越大。因此, ,設法減小額外功可以提高機械效率設法減小額外功可以提高機械效率, ,如減輕動滑輪如減輕動滑輪重重, ,加潤滑油以減小摩擦加潤滑油以減小摩擦, ,用輕質材料制作機械用輕質材料制作機械, ,都可以不同程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減小額外功。度地減小額外功。(2)(2)當額外功當額外功(w(w額外額外) )一定時一定時, ,有用功有用功(w(w有用有用) )越大越大, ,機械效率機械效率()()越大。因此越大。因此, ,增大有用功可以提高機械效率增大有用功可以提高機械效率, ,如增加提升的物如增加提升的物重。重。ww有用總www有用有用額外【易錯警示易錯警示】
34、(1)(1)使用機械時使用機械時, ,機械效率與所做有用功或者總功機械效率與所做有用功或者總功的多少無關的多少無關, ,它表示有用功占總功的百分比它表示有用功占總功的百分比; ;(2)(2)機械效率與機械是否省力無關機械效率與機械是否省力無關; ;(3)(3)機械效率與功率無關機械效率與功率無關, ,其中一個發(fā)生變化時其中一個發(fā)生變化時, ,另一個不一定另一個不一定改變。改變?!镜淅淅? 4】(2012(2012蘇州中考蘇州中考) )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圖所示的裝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重為置將重為230 n230 n的建材從地面勻速送到的建材從地面勻速送到6 m6 m高處高處, ,所
35、用拉力為所用拉力為125 n,125 n,時間為時間為20 s20 s。求。求: :(1)(1)工人做的有用功工人做的有用功; ;(2)(2)工人做的總功工人做的總功; ;(3)(3)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械效率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械效率; ;(4)(4)工人做功的功率。工人做功的功率?!舅悸穼б悸穼б拷獯鸨绢}需要明確以下關鍵點解答本題需要明確以下關鍵點: :【精講精析精講精析】本題考查有關機械效率、功率的計算。本題考查有關機械效率、功率的計算。(1)(1)工人工人在運送建材的過程中在運送建材的過程中, ,克服建材重力所做的功為有用功克服建材重力所做的功為有用功,w,w有用有用=gh=gh。(2
36、)(2)其中拉力所做的功包含提升建材的有用功和提升動滑其中拉力所做的功包含提升建材的有用功和提升動滑輪以及克服摩擦等做的額外功輪以及克服摩擦等做的額外功, ,這部分功為總功這部分功為總功,w,w總總=fs,=fs,其中其中s s表示拉力移動的距離表示拉力移動的距離, ,由于有兩段繩子連著動滑輪由于有兩段繩子連著動滑輪, ,所以拉力移所以拉力移動的距離為建材升高距離的動的距離為建材升高距離的2 2倍。倍。(3)(3)根據(jù)根據(jù) = =100%100%可可以算出機械效率以算出機械效率;(4);(4)工人所做的功即為總功工人所做的功即為總功, ,功率計算可以用功率計算可以用功率計算公式功率計算公式p=
37、 p= 算得。算得。ww有用總wt總答案答案: :(1)w(1)w有用有用=gh=230n=gh=230n6m=1380j6m=1380j(2)s=2h=2(2)s=2h=26m=12m,w6m=12m,w總總=fs=125n=fs=125n12m12m=1500j=1500j(3)= (3)= 100%=92%100%=92%(4)p(4)pw1 380 j100%w1 500 j有用總w1 500 j75 wt20 s總(2012(2012廣安中考廣安中考) )如圖所示如圖所示, ,將質量為將質量為100kg100kg的木箱的木箱, ,用一平行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從底端勻速拉到斜面頂端。
38、斜面長于斜面向上的力從底端勻速拉到斜面頂端。斜面長5m5m、高、高1.6m,1.6m,在此過程斜面的機械效率為在此過程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0%80%。則拉力做的功為。則拉力做的功為j j。拉。拉力所做的額外功為力所做的額外功為j j。(g=10n/kg)(g=10n/kg)【解析解析】本題考查斜面機械效率的有關計算。根據(jù)木箱的質量本題考查斜面機械效率的有關計算。根據(jù)木箱的質量可以求出木箱的重力可以求出木箱的重力g=mg=100kgg=mg=100kg10n/kg=1000n;10n/kg=1000n;克服木箱重克服木箱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w,w有用有用=gh=1000n=
39、gh=1000n1.6m=1600j;1.6m=1600j;拉力拉力f f所所做的總功是做的總功是w w總總= =2000j,= =2000j,所以拉力所做的額外功所以拉力所做的額外功是是w w額外額外=w=w總總-w-w有用有用=2000j-1600j=400j=2000j-1600j=400j。答案答案: :20002000400400w1 600 j80%有用實驗探究實驗探究1 1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平衡條件考查角度考查角度調節(jié)杠桿平衡的方法及原因調節(jié)杠桿平衡的方法及原因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對實驗過程的評估對實驗過程的評估1.1.實驗器材及裝置實驗器材及裝置: :如圖所示。如
40、圖所示。2.2.實驗設計實驗設計: :(1)(1)調平調平: :在掛鉤碼前在掛鉤碼前, ,調節(jié)杠桿兩端的調節(jié)杠桿兩端的_,_,使之在使之在_位置平衡。位置平衡。(2)(2)在杠桿左邊懸掛鉤碼在杠桿左邊懸掛鉤碼, ,用彈簧測力計在右邊某一位置豎直拉用彈簧測力計在右邊某一位置豎直拉住杠桿住杠桿, ,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記錄動力記錄動力f f1 1( (彈簧測力計的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數(shù)) )及動力臂及動力臂l1 1、阻力、阻力f f2 2( (鉤碼對杠桿的拉力鉤碼對杠桿的拉力) )及阻力臂及阻力臂l2 2。(3)(3)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或位置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或位置, ,或改變彈簧
41、測力計的位置或改變彈簧測力計的位置, ,再做兩再做兩次實驗次實驗, ,記錄每次的動力記錄每次的動力f f1 1和動力臂和動力臂l1 1、阻力、阻力f f2 2和阻力臂和阻力臂l2 2。3.3.分析與論證分析與論證: :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平衡條件:_:_。平衡螺母平衡螺母水平水平動力動力動力臂動力臂= =阻力阻力阻力臂阻力臂4.4.問題探究問題探究: :(1)(1)為什么要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為什么要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提示提示: :為了便于直接從杠桿上測出力臂為了便于直接從杠桿上測出力臂的大小的大小, ,如圖所示如圖所示; ;同時可以使杠桿的同時可以使杠桿的重心落在支點處重心落在支
42、點處, ,避免杠桿的重力對平避免杠桿的重力對平衡產(chǎn)生影響。衡產(chǎn)生影響。(2)(2)實驗時為什么要做多次實驗、收集多組數(shù)據(jù)實驗時為什么要做多次實驗、收集多組數(shù)據(jù)? ?提示提示: :只根據(jù)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的結論具有偶然性只根據(jù)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的結論具有偶然性, ,為了得為了得到普遍性結論到普遍性結論, ,使結論更具有說服力使結論更具有說服力, ,應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應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總結??偨Y?!疽族e警示易錯警示】(1)(1)實驗過程中杠桿的動力和阻力是可以任意規(guī)實驗過程中杠桿的動力和阻力是可以任意規(guī)定的。定的。(2)(2)平衡螺母只能在懸掛鉤碼前調節(jié)杠桿平衡時使用平衡螺母只能在懸掛
43、鉤碼前調節(jié)杠桿平衡時使用, ,在懸掛鉤在懸掛鉤碼后不可移動平衡螺母。碼后不可移動平衡螺母?!镜淅淅? 1】(2012(2012南京中考南京中考) )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 ,利用如圖所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示的裝置, ,在杠桿支點的兩邊分別掛上鉤碼來探究杠桿的平衡在杠桿支點的兩邊分別掛上鉤碼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條件。(1)(1)如圖甲所示如圖甲所示, ,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母向( (選填選填“左左”或或“右右”) )移動。將杠桿調在水平位移動。將杠桿調在水平位置平衡是為了方便測量置平衡是為了方便測量。(2)(2)
44、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表格中漏填的數(shù)據(jù)為表格中漏填的數(shù)據(jù)為 n n。測量測量序號序號動力動力f f1 1/n/n動力臂動力臂l1 1/cm/cm阻力阻力f f2 2/n/n阻力臂阻力臂l2 2/cm/cm1 120202 210102 215151.51.520203 35 51515(3)(3)有的同學按現(xiàn)有方案得出如下結論有的同學按現(xiàn)有方案得出如下結論: :“動力動力支點到動力作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用點的距離= =阻力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這個結論與。這個結論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符杠桿平衡條件不符, ,原因是實驗過程中原因是實驗過
45、程中( (填字母填字母) )。a.a.沒有改變力的大小沒有改變力的大小b.b.沒有改變力的方向沒有改變力的方向c.c.沒有改變力的作用點沒有改變力的作用點d.d.實驗次數(shù)較少實驗次數(shù)較少, ,結論具有偶然性結論具有偶然性【解析解析】本題考查了杠桿的平衡條件。本題考查了杠桿的平衡條件。(1)(1)由題圖可知由題圖可知, ,左邊重左邊重, ,所以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當杠桿水平時所以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當杠桿水平時, ,杠桿與重杠桿與重力的方向垂直力的方向垂直, ,力臂在杠桿上力臂在杠桿上, ,這樣容易測量力臂的大小。這樣容易測量力臂的大小。(2)(2)由實驗可知由實驗可知, ,動力
46、動力動力臂動力臂= =阻力阻力阻力臂阻力臂, ,所以空格處所以空格處的數(shù)據(jù)應為的數(shù)據(jù)應為1 1。(3)(3)在實驗中在實驗中, ,既改變了力的大小既改變了力的大小, ,又改變了力臂又改變了力臂的大小的大小, ,并測量了多次并測量了多次, ,所以所以a a、c c、d d錯誤。力臂的大小與支點錯誤。力臂的大小與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并不一定相等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并不一定相等, ,力臂的大小是由支點及力力臂的大小是由支點及力的方向決定的的方向決定的, ,當力的方向發(fā)生變化時當力的方向發(fā)生變化時, ,力臂也會變化力臂也會變化, ,故故b b正確。正確。答案答案: :(1)(1)右力臂右力臂 (2)1
47、 (3)b(2)1 (3)b【延伸探究延伸探究】結合典例思考以下問題結合典例思考以下問題: :(1)(1)在做完上述實驗后在做完上述實驗后, ,小強又拿來一個小強又拿來一個彈簧測力計繼續(xù)研究。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繼續(xù)研究。如圖所示, ,在杠在杠桿水平平衡后桿水平平衡后, ,小強調節(jié)左邊鉤碼的個小強調節(jié)左邊鉤碼的個數(shù)和位置數(shù)和位置, ,使杠桿水平平衡時使杠桿水平平衡時, ,測出測出f f1 1=1.2n,f=1.2n,f2 2=1.5n,oa=30cm,ob=20cm=1.5n,oa=30cm,ob=20cm。他將所得數(shù)據(jù)直接代入。他將所得數(shù)據(jù)直接代入杠桿平衡條件的公式中杠桿平衡條件的公式中, ,
48、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f f1 1oaoa和和f f2 2obob并不相等并不相等, ,從而認從而認為杠桿的平衡條件不一定是為杠桿的平衡條件不一定是f f1 1l1 1=f=f2 2l2 2。小強的失誤是。小強的失誤是_。(2)(2)在圖中在圖中, ,若若b b處的鉤碼不變處的鉤碼不變, ,小強將彈簧測力計由小強將彈簧測力計由a a處移到處移到c(oc=10cm)c(oc=10cm)處處, ,施加一個豎直方向的力施加一個豎直方向的力, ,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 ,則這個力的方向應則這個力的方向應, ,大小為大小為n n。【解析解析】(1)(1)小強做實驗時小強做實驗時, ,拉力拉力f f
49、1 1的方向斜向下的方向斜向下, ,力臂不是力臂不是oa,oa,而小強將而小強將oaoa當作當作f f1 1的力臂的力臂, ,故實驗結論有誤。故實驗結論有誤。(2)(2)力力f f2 2的作用是使杠桿逆時針轉動的作用是使杠桿逆時針轉動, ,若在若在c c點施加力的作用點施加力的作用, ,則則這個力應使杠桿順時針轉動這個力應使杠桿順時針轉動, ,即方向豎直向上即方向豎直向上, ,此時此時f f2 2=1.5n,=1.5n,oc=10cm,ob=20cm,oc=10cm,ob=20cm,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 f3 3oc=foc=f2 2ob,ob,得得f f3 3=3n=3n。答案
50、答案: :(1)(1)把把oaoa當成了當成了f f1 1的力臂的力臂( (或把或把f f1 1的力臂弄錯了的力臂弄錯了) ) (2)(2)豎直向上豎直向上3 3實驗探究實驗探究2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考查角度考查角度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數(shù)據(jù)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數(shù)據(jù), ,得出影響滑輪得出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組機械效率的因素1.1.實驗原理實驗原理: :=_=_。 w100%w有用總2.2.測量物理量測量物理量: :(1)(1)用用_測出鉤碼重測出鉤碼重g g、拉力、拉力f f。(2)(2)用用_測出鉤碼上升的高度測出
51、鉤碼上升的高度h h、繩端移動的距離、繩端移動的距離s s。3.3.計算物理量計算物理量:w:w有用有用=_,w=_,w總總=_=_。4.4.分析與論證分析與論證: :(1)(1)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重越大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重越大, ,它的機械效率它的機械效率_。(2)(2)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機械裝置間的摩擦。、機械裝置間的摩擦。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刻度尺ghghfsfs越高越高提升的物重提升的物重動滑動滑輪重輪重5.5.問題探究問題探究: :(1)(1)實驗中應怎樣拉動彈簧測力計實驗中應怎樣拉動彈簧測力計? ?提示提示: :豎直勻速拉動。
52、豎直勻速拉動。(2)(2)在鉤碼上升的高度在鉤碼上升的高度h h和拉力移動的距離和拉力移動的距離s s中中, ,如果只測出其中如果只測出其中一個一個, ,能否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能否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提示提示: :能能; ;對于已組裝好的滑輪組對于已組裝好的滑輪組, ,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n n是確定是確定的的, ,因為因為s=nh,s=nh,所以不管測出所以不管測出h h或或s,s,都可以算出另外一個。都可以算出另外一個。(3)(3)如果沒有刻度尺如果沒有刻度尺, ,該實驗能否測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該實驗能否測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為什么為什么? ?提示提示: :能;
53、對于已經(jīng)組裝好的滑輪組能;對于已經(jīng)組裝好的滑輪組s=nhs=nh,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故測算機械效率只測量故測算機械效率只測量f f、g g即可。即可。wghg100%100%100%wfsnf有用總,【易錯警示易錯警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省力情況、物體提升的高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省力情況、物體提升的高度、繩子的段數(shù)等因素無關。繩子的段數(shù)等因素無關?!镜淅淅? 2】(2012(2012遵義中考遵義中考) )小明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小明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驗中, ,所用裝置如圖所示所用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中每個鉤碼重實驗中每個鉤碼重2 n,2 n,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測
54、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表: :鉤碼總鉤碼總重重g/ng/n鉤碼上鉤碼上升的高升的高度度h/mh/m測力計測力計示數(shù)示數(shù)f/nf/n測力計測力計移動距移動距離離s/ms/m機械機械效率效率1 14 2 26 83%83%3 34 57%57%4 44 1.41.01.057%57% 物理量物理量實驗實驗次數(shù)次數(shù)(1)(1)在實驗中在實驗中, ,測繩端拉力測繩端拉力f f時時, ,應盡量豎直向上應盡量豎直向上拉動拉動彈簧測力計且在拉動過程中讀數(shù)。彈簧測力計且在拉動過程中讀數(shù)。
55、(2)(2)第第1 1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為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為。( (結果保留兩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位有效數(shù)字) )(3)(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 :第第2 2次實驗是用次實驗是用圖做的圖做的; ;第第4 4次次實驗是用實驗是用 圖做的。圖做的。( (選填選填“a a”“”“b b”或或“c c”) )(4)(4)分析第分析第1 1、2 2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 :使用同一滑輪組使用同一滑輪組,_,_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分析第分析第1 1、3 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 :使用使用不同的滑輪組不同的滑輪組, ,提升相同的重物提
56、升相同的重物, ,動滑輪個數(shù)越多動滑輪個數(shù)越多( (即動滑輪總即動滑輪總重越重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5)(5)分析第分析第3 3、4 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高度?!窘馕鼋馕觥勘绢}考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本題考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1)在實驗中是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來顯示拉力的大小,應盡在實驗中是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來顯示拉力的大小,應盡量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量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2)(2)第第1 1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 = 100%100%(3)(3
57、)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第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第2 2次實驗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次實驗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被提升的物重有三個鉤碼,故第被提升的物重有三個鉤碼,故第2 2次實驗是用次實驗是用b b圖做的;第圖做的;第4 4次次實驗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實驗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 故第故第4 4次實驗是用次實驗是用c c圖做的。圖做的。ww有用總gh100%fs4 n0.1 m100%74%1.8 n0.3 m。0.3 mn30.1 m ,1.0 mn50.2 m ,(4)(4)分析第分析第1 1、2 2次實驗數(shù)據(jù),使用的滑輪組相同,第次實驗數(shù)據(jù),使用的滑輪組相同,第2 2次鉤碼重次鉤碼重力大,機械效率高,故可得出增加物重
58、,可以提高機械效率;力大,機械效率高,故可得出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機械效率;分析第分析第1 1、3 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的滑輪組不同,物重相同,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的滑輪組不同,物重相同,第第3 3次動滑輪重,機械效率低,故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次動滑輪重,機械效率低,故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做相同的有用功,動滑輪個數(shù)越多,做的額外升相同的重物,做相同的有用功,動滑輪個數(shù)越多,做的額外功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小。功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小。(5)(5)分析第分析第3 3、4 4次實驗數(shù)據(jù),使用相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物次實驗數(shù)據(jù),使用相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物體,物體提升的高
59、度不同,但是兩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體,物體提升的高度不同,但是兩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故可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故可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答案答案: :(1)(1)勻速勻速 (2)74% (3)b c(2)74% (3)b c(4)(4)增加被提升的物重增加被提升的物重 越小越小 (5)(5)無關無關 【延伸探究延伸探究】結合典例思考以下問題結合典例思考以下問題: :(1)(1)分析比較第分析比較第1 1、3 3次實驗數(shù)據(jù)次實驗數(shù)據(jù), ,提升相同重物時提升相同重物時, ,第第次次實驗更省力實驗更省力, ,再對比兩次實驗的機械效率再對比兩次實驗的
60、機械效率, ,可知省力的滑輪組不可知省力的滑輪組不一定機械效率高。一定機械效率高。(2)(2)根據(jù)上述幾次實驗得出的結論根據(jù)上述幾次實驗得出的結論, ,寫出兩種提高滑輪組機械效寫出兩種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措施率的措施: :; ;?!窘馕鼋馕觥?1)(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 ,第第1 1次實驗的拉力為次實驗的拉力為1.8n,1.8n,第第3 3次次實驗的拉力為實驗的拉力為1.4n,1.4n,故第故第3 3次實驗更省力。次實驗更省力。(2)(2)由前三次的實驗可知由前三次的實驗可知,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鉤碼重力和動滑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鉤碼重力和動滑輪的重力有關輪的重力有關, ,所以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充職業(yè)技術學院《通信仿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商品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政法學院《消防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林芝地區(qū)林芝縣2025年五下數(shù)學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徐州醫(yī)科大學《行星際飛行軌道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市級名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縣2025年三下數(shù)學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天津城市職業(yè)學院《地理信息服務含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財經(jīng)大學《西醫(yī)外科學醫(y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重點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9月摸底化學試題含解析
- FZ/T 73023-2006抗菌針織品
- 2023年初中數(shù)學競賽試題中國教育學會中學數(shù)學教學專業(yè)委員會數(shù)學周報杯
- 公共藝術說課比賽一等獎作品《國之瑰寶-京劇》說課件
- 配電10KV工程施工方案
- 幕墻工程驗收質量規(guī)范
- 人工智能導論-課件-第2章知識圖譜
- 小學科學蘇教三年級下冊3單元聲音的奧秘《聲音的傳播》教學設計
- 惡心嘔吐PPT精品課件
- 防汛物資臺賬參考模板范本
- 電力電纜狀態(tài)檢修實施細則
- 病媒生物監(jiān)測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