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寫作專題訓練:寫景狀物的方法訓練目標把握寫景狀物的方法要點:學會觀察、感悟大自然,抓住景物的特點;注意寫景順序,寫出景物層次;恰當運用修辭手法,學會細節(jié)描寫。大自然不僅無私地養(yǎng)育了人類,而且給我們以精神的滋養(yǎng)和生命的啟迪。我們應該“像山那樣思考”,傾聽高山的心聲,聆聽秋月的細語寫景狀物就要寫出景物的特點,要仔細觀察,用心思考,使客觀之景也成為你的心中之景,要善于在寫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否則,難免膚淺和空洞。那么如何才能讓難狀之景如在目前呢?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一、課內文本借鑒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一)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瀕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里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著微
2、雨,而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后,河流邊三五人家會聚在一個小村子里,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椏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說夠不夠悠閑?若再要點些景致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只烏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幾個喧嘩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境界,自然會胸襟灑脫起來,終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問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村”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江南的冬
3、景節(jié)選)(二)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節(jié)選)這兩段文字在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手法上有何不同?答:答案語段(一)作者充分發(fā)揮聯想與想象,運用繪畫技法將一個個意象皴染出來,將那優(yōu)美質樸的文字、平靜祥和的風景、靜雅閑適的心境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馭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給讀者以獨特的視覺享受。語段(二)作者選擇清風、水波、明月、白露、水光等景物,勾勒出一幅風清波平、舉杯誦
4、吟、月初露橫、水光接天的邈遠空靈的泛舟游仙圖,把赤壁深秋的景物描寫得栩栩如生。于是因景生情,同時又借物(水、月、風)喻理,為下文議論說理做鋪墊。二、課外文本借鑒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山的呼喚瓊瑤夢中,總聽到那山的呼喚。從小,熱愛山,熱愛水,熱愛大自然那渺無邊際、不可捉摸的神奇與旖旎。童年時,在故鄉(xiāng)湖南的鄉(xiāng)間,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過,使我迷惑過,使我喜悅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縈繞于我的腦際。那山并不高,遍布著松樹,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個人高。泥土是紅色的,土質松而軟,沒有雜草,沒有荊棘,只是遍地散布著一顆顆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間,奔跑著,呼喊著,收集著那些松果,竟
5、日流連,樂而不疲。玩累了,我會選擇一棵巨大的松樹,倚著它坐下來,讓那如傘般的松枝遮蔽著我。閉上眼睛,我靜靜地傾聽那風聲穿過松林發(fā)出的簌簌聲響,幻想著它在訴說些什么。我一直是個愛做夢的孩子,我就在那里制造著、醞釀著、堆積著我最初的、童稚的夢。長久長久地聽著那山的傾訴、山的聲籟和山的呼喚。這座童年時期影響著我的山,始終活在我的心中。它帶著一股燒灼般的力量壓迫著我。一座山!我總覺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總覺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開始寫作,迫切地想寫出我對山的那份感覺,我寫了很多以山為背景的小說,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寫出我那份感覺的,只有一篇幸運草。于是,兩年前隨著拍攝幸運草的外景勘
6、察隊,我爬上了一座山,我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悅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遠離塵囂、沒有絲毫人間煙火味的山!那座半是夢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那山海拔高達一萬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再沒有什么感覺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覺更踏實,也再沒有什么感覺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覺更虛幻。那山半在云封霧繞中,半在氤氳迷離中。巖石高插入云,松樹伸展著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個的天空。站在那兒,世界在你的腳底,寒意深深的云層包圍著你。濃密的松樹,高大,挺拔,蒼勁,樹枝上全掛著一串一串的蒼苔,云所帶來的水汽凝聚在蒼苔上
7、,成為一顆顆晶瑩的水滴,順著蒼苔向下滴落。云飄浮在腳下,在眼前,在身邊,忽而來,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飄散。太陽的光芒透過樹梢,透過云層,像一條條閃爍的光帶,遍撒在整個山頭。一會兒,你會沐浴在陽光的燦爛里,一會兒,你又會置身在巖石的陰影下。你身邊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萬變,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地驚嘆,驚嘆那造物的神秘與神奇。夜里,寒月當頭,流星數點。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朧。處處是巖石與巨木的幢幢黑影,給人一份說不出的震懾與肅穆的感覺。山中的夜并不寧靜,風在林中穿梭,時而尖嘯,如一聲壯烈的吶喊;時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風聲,有隔山的飛瀑,在不停不休地飛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鳥啼,此
8、起彼應地互相唱和。有樹枝偶然的斷裂聲,有小蟲的唧唧,有草叢中不明原委的簌簌這種種的聲浪,匯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喚”,那樣讓人震懾,讓人感動,讓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著:“來吧!來吧!來吧!來上一座山??纯瓷綍o你什么!來吧!來吧!來吧!”這就是那山的呼喚。夢中,我總聽到那山的呼喚。我知道,我將重去,我將攀登,一次又一次。因為,那山在呼喚著我。作者夢中的山有兩座,文章對這兩座“山”進行了怎樣的描寫?答:答案山的呼喚與夢有關,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全都點明了“夢中,總聽到那山的呼喚”?!澳巧健卑▋勺?,一是童年時故鄉(xiāng)的一座山,二是作者隨攝制組攀登的玉山。作者寫這兩座山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從虛寫進入實
9、境,從夢幻回到現實,從第一座山巧妙地過渡到第二座山。寫第二座山時,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展示玉山美景,分別攝取了清晨和夜晚兩個對比度極大的特寫鏡頭:清晨的松樹、云霧、陽光,構成了一幅朦朧、瞬息萬變的美景,讓人驚嘆造物主的神秘與神奇,對“山”的熱愛油然而生;夜晚,作者主要寫了寒月、流星、巖石與巨木的黑影,以及風聲、鳥啼、蟲聲等大自然的聲響,由靜而動,勾畫出一幅朦朧深邃的畫面,營造了亦真亦幻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山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即寫得“像”具體、細致,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寫得“活”寫出來的東西活生生的,有生命力。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細致地觀察。觀察和感受景物需要發(fā)動各種感覺器官。
10、從不同感覺,有動有靜地寫景,讓人讀來身臨其境。如著名詩人蘇軾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就寫出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廬山的樣子。又如老舍先生筆下的大興安嶺的山勢是“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綿延起伏,溫柔可親。他寫林海,工于調色,在他的調色板上,綠色是那樣變化無窮,宛如一位技藝精湛的丹青妙手,他的“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特別是“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這一囊括比喻、擬人、反問三重修辭格的句式,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立體、絢麗的畫卷,使人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美。他寫花更具特色,“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11、”,恰當的比擬,敏銳的觀察,繪聲繪色的描繪,美不勝收,妙不可言,怎能不令人折服?二、選好觀察的角度。選好觀察的角度,就要先確立好觀察點。要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固定立足點和變換立足點觀察景物的方法,或遠觀,或近覷,或仰視,或俯瞰。同時,要注意觀察的順序,是由近及遠,還是由遠而近?是由上而下,還是由下而上?這是指空間的變換。還可以時間的變化或游覽的先后為順序。這樣,所描寫的景物才不會雜亂無章。總之,要做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三、安排好描寫的順序。景物描寫的順序一般分為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兩種??臻g順序一般是取一個固定的觀察點,按照視線移動的順序依次寫出各個位置上的景物。還有一種空間順序,不取固定的觀察
12、點,而隨著觀察者位置的轉移來描寫景物,這叫作游覽順序。時間順序同一個地方在不同的時間里,其景物是有變化的,按一定的時段依次寫來,可以表現出景物的豐富多姿,使人產生美的感受。時段有長短之分,長時段如春、夏、秋、冬,短時段如晨、午、暮、夜。選用哪一種時間順序,應視描寫對象的特點而定。四、展開合理的想象,運用恰當的修辭。在對景物進行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張開想象的翅膀,根據所見所感展開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狀態(tài)、顏色、聲音、氣味描寫出來,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一只黃鸝站在樹枝上歡快地唱歌”,就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黃鸝的活潑可愛。五、融情于景,表達主觀感受。國學大師王國維曾斷言:“一切景語皆情語?!本?/p>
13、物是客觀的,而寫景之人則是有情的,作者對任何景物,總會有自己的感情。沒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過是蒼白美麗的“軀殼”,難以達到感人的目的;同時,觀察、描摹景物的過程本身也是作者主觀感受的過程,因此,要在寫景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體。寫景貴在有情,在描繪客觀景物的同時,要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讀者產生共鳴,進而給讀者帶來愉悅之情、陶醉之情,將讀者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受到美的熏陶,獲得美的享受。六、運用多種感官,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只寫靜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滯,而只寫動景,又可能失去穩(wěn)定。只有將靜態(tài)描寫景物形態(tài)特征和動態(tài)描寫利于傳神的長處結合起來,
14、所繪景物才會具體、生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寫景物需要繪形、繪色、繪聲,仿佛使人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這就需要盡可能選用那些生動形象的語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現景物特征的動詞和一些恰當的形容詞,尤其要善于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詞藻。病例展示野性的林在海南島,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嶺。瞧那林海,那濃濃的綠意,橫亙在眼前,那情調是多么粗獷,當我們進入林中,頓時墮入了那朦朧的神秘之感里。這亞熱帶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我在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寫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萊的名句說得多好:“萬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匯于一種精神?!蔽覅s從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筆的氣勢。它倔強而剛勁,
15、沒有這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萬物的滋生。每一粒種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地茁壯成長。你瞧,每一棵樹木都挺拔而昂揚,沒有絲毫優(yōu)游的逸致,也沒有一點兒躊躇猶豫的跡象。它們只是一個勁兒地拼命向上長,朝著晴空,朝著雨露,朝著陽光。看得出來,在這橫七豎八的密林里,它們的生長并不容易,在青春時顯然十分艱苦,彼此間曾經出現過力的較量和搏斗。我好像從這些勃勃的生機中聽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的刻畫力的珍品。野性的林具有最純真、最樸素的美。它毫不做作,既沒有病態(tài),也沒有畸形。它是這樣的渾厚、豐滿而斑斕,因為它包羅、積累并融合了從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種屬、質地和品性。被稱為活化石的幾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樹
16、蕨和鐵櫚依然健在。僅僅兩萬余畝的林區(qū)便有千種以上的喬木和草本。難道這還不夠渾厚和豐滿?綠楠細干,烏臼蕨徑粗,黃桐高入天。鋪地蜈蚣匍匐在地,高山蒲葵葉大,五列木青紅相間,雞藤果花紋五色,獼猴桃有方有圓,難道這還不夠斑斕奇麗?然而這千姿百態(tài)都富于原始的美,每一棵樹都有著生命的光華異彩。春夏秋冬的風霜雨光都為它們淡妝濃抹,使守林人覺得:春色促人振奮,夏色教人舒坦,秋色令人歡欣,冬色使人堅定。他們也像森林里的樹一樣,愛上了這塊土地,根深蒂固。綠的色彩愈來愈重,泥土的氣息愈濃,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我們可以從清脆的鳥聲里聽出畫眉、白鷴、原雞這些山野的精靈們對森林的熱愛;從錯雜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黃
17、狼、馬猴、野雞,以至蟒蛇這些叢林壯士們依戀故土的深情。待我們到達森林的中心,越過淙淙的流泉,樹叢尖端的奇景便展現在我們的頭頂。在那萬木之巔,各種吊蘭,青的、綠的、紅的、白的、紫的奇花異草,碎骨補,鳥窠蕨,在樹尖爭妍斗麗,組成了一個奇異的空中花園。?。「呱接?,林木青青,異卉繽紛,我們竟可以從這兒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態(tài)的風光,使我們的美感向著智慧的高度上升。終于,我從力和美中看到了希望。野性的林讓我們獲得了力的啟示,美的意念。我們雖然奔走竟日,卻只感到清新的歡樂而毫無倦意。問題診斷此段要抓住景物的特點,寫出林海給人的視覺沖擊。此處可選擇一兩種的樹木加以細致描寫。此處語言要再加錘煉,恰當運用排比、
18、比喻的修辭手法。段首最好添加體現寫景層次感的語句,像“再往里走”,與后面的“待我們到達森林的中心”相呼應,體現出游記式散文移步換景的寫作順序。此部分在羅列時要分層次,運用修辭手法更好。結尾處要借景抒情或寫出感悟。升格路徑1寫樹木的部分,可以增加對一兩種樹木的細致描寫,以增強感染力。2可采用多種手法寫景,比如可使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繪形摹色,具有形神兼?zhèn)涞奶攸c。3可從這片森林之中提煉出蓬勃堅韌的“野性”主題,使之感受深刻,慧眼獨具,把景和情融為一體,形象地表現“野性”的活力。升格佳作野性的林在海南島,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嶺。瞧那遼闊、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蒼蒼,層層疊疊,涌著無垠的綠濤,橫亙
19、在眼前,那情調是多么粗獷,當我們進入林中,瞧那藤蘿纏繞,蕨類叢生,橫如帳幔的林墻,邃如深淵的林窟,密如樁柱的林干,又使人墮入了朦朧的神秘之感里。這亞熱帶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我在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寫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萊的名句說得多好:“萬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匯于一種精神?!蔽覅s從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筆的氣勢。它的鐵劃銀鉤倔強而剛勁,沒有這亙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萬物的滋生。每一粒種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地茁壯成長。你瞧,每一棵樹木都挺拔而昂揚,沒有絲毫優(yōu)游的逸致,也沒有一點兒躊躇猶豫的跡象。它們只是一個勁兒地拼命向上長,朝著晴空,朝著雨露,朝著陽光??吹贸鰜恚谶@橫七
20、豎八的密林里,它們的生長并不容易,在青春時顯然十分艱苦,彼此間曾經有過力的較量和搏斗??茨蔷G楠合抱著鐵櫚,高山榕的根絞勒著另一株大樹,然而它們終于成長起來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幾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達數十米,仰著頭還看不到它的尖頂。它們的根長成板狀,一塊一塊地深深陷入土里,仿佛是艘萬噸巨輪的舵,支撐著這巨蘗,固如磐石。于是,我好像從這些勃勃的生機中聽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的最具刻畫力的珍品。野性的林具有最純真、最樸素的美。它毫不做作,既沒有病態(tài),也沒有畸形。它是這樣的渾厚、豐滿而斑斕,因為它包羅、積累并融合了從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種屬、質地和品性。被稱為活化石的幾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樹
21、蕨和鐵櫚依然健在。僅僅兩萬余畝的林區(qū)便有千種以上的喬木和草本。難道這還不夠渾厚和豐滿?綠楠干細似杖,烏臼蕨徑粗如椽,黃桐高可擎天。鋪地蜈蚣低與腳齊,高山蒲葵葉大如傘,五列木青紅相間,雞藤果花紋五色,獼猴桃有方有圓,難道這還不夠斑斕奇麗?然而這千姿百態(tài)都富于原始的美,每一棵樹都閃爍著生命的光華、茁壯的異彩。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風,隆冬的霜都為它們淡妝濃抹,使守林人覺得:春色新,促人振奮;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歡欣;冬色凝,使人堅定。他們也像森林里的樹一樣,愛上了這塊土地,根深蒂固。我們愈往里去,只覺得綠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氣息愈濃,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我們可以從清脆的鳥聲里聽出畫眉
22、、白鷴、原雞這些山野的精靈們對森林的熱愛;從錯雜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黃狼、馬猴、野雞,以至蟒蛇這些叢林壯士們依戀故土的深情。待我們到達森林的中心,越過淙淙的流泉,樹叢尖端的奇景便展現在我們的頭頂。在那萬木之巔,各種吊蘭如盆景低垂,碎骨補似繁花四散,鳥窠蕨上撐云天,青的、綠的、紅的、白的、紫的奇花異草在樹尖爭妍斗麗,組成了一個奇異的空中花園。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異卉繽紛,我們竟可以從這兒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態(tài)的風光,使我們的美感向著智慧的高度上升。終于,我從力和美中看到了希望。它們并不平庸,也毫不溫馴;雖貌似粗魯、莽撞,但充滿活力。野性難道不就是一種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撓的性格嗎?在這兒,
23、隨處都可以找到這可貴品質的特征。瞧,所有的樹木都堅信自己有立于眾樹之林的能力,它們從來也沒有片刻放棄對光和熱執(zhí)著的追求。那先鋒樹種乘風飛來,落地生根。不論歲月多么漫長,它們憑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綿綿不絕。野性的林讓我們獲得了力的啟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我們雖然奔走竟日,卻只感到清新的歡樂而毫無倦意。一、片段寫作春、夏、秋、冬像四位神奇的演員,在自然這個大舞臺上表演著各自的絕招。請你任選一個季節(jié),抓住季節(jié)的特點,寫一段文字。答:答案(示例)春瞧,翠綠的大幕拉開了。春姑娘穿著五彩的霓裳,輕盈地走上了舞臺,她把長袖一揮,大地上的草叢樹木都被染上了綠色。春姑娘又從身后拿出一只漂亮的花
24、籃,用纖巧的手從里面拿出一束束五色繽紛的鮮花,向臺下撒去。鮮花飛向綠色的大地,飛向綠色的樹木。立刻,嫩綠的翠葉間綴滿了朵朵鮮花。鮮花在萬綠叢中開放,恰似在綠色的錦緞中用五色相間的絲線繡出了怒放的花朵。春姑娘紅艷艷的面頰上浮現出醉人的微笑。她笑著,輕輕地退下臺去。翠綠的大幕拉攏了。夏臺上翠綠的大幕慢慢變成了深綠,然后緩緩拉開了。啊,夏出場了。夏似一位生氣勃勃的少年,健步走上舞臺。夏的眼睛灼灼發(fā)亮,環(huán)視著臺下的大地,大地上頓時出現一片火熱的陽光。大樹張開無數的臂膀,遮住夏火熱的目光,撒下一片蔭蔽。夏的目光到達哪里,哪里就是一片酷熱,一片驕陽。夏施展過自己的絕技,滿意地收起了目光,退下舞臺。深綠的大
25、幕也隨之閉攏了。秋深綠的幕布很快變成了金黃色,這預示著美麗的秋將出場了。幕布緩慢地拉開了。美麗的秋身著金黃色的衣衫出現在舞臺中央。秋用細細的手一指,大地立即變得金黃一片。秋從身邊拿出一只小口袋,變戲法似的取出一只只豐碩的果實,向臺下拋去。那只口袋里像有無窮無盡的果實,拿之不盡,取之不竭。沉甸甸的果實飛向大地,墜滿金黃的枝頭,好一派碩果累累的金秋景色啊!秋像一位滿含羞澀的少女,害羞地笑著,款款步下臺去。冬冬天來了!冬像一位愛干凈的小女孩兒,渾身雪白,連幕布也由金黃變得雪白。冬戴著雪白的絨帽,渾身穿著白色的絨衣褲,腳上著一雙白皮靴,就像一個可愛的白絨球一般。她用胖胖的小手,指揮著雪花向大地飛舞,去
26、清除那里的污垢。雪花們順從地聽從冬的指揮,舞動著美麗的六角形身體,飄落在大地上。不一會兒,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雪的世界。冬看著大地上的變化,高興地笑了,胖胖的小臉上出現兩個小小的酒窩。她蹦著,跳著,拍著小手,如一個快活的小絨球,滾下臺去。白色干凈的大幕也隨著冬的退場而閉攏了。二、整篇訓練命題呈現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一顆敏感的心,看到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麗的,美麗的綻放,美麗的積淀看黃昏,感覺千古黃昏承載了太多的滄桑??从辏瑫氲轿汲浅?,黃梅夜雨,清明紛雨,巴山夜雨;想到樓臺煙雨,天街酥雨;想到杜甫的春夜喜雨,易安的黃昏細雨陶淵明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境中覓得了閑適淡遠;李
27、白在與敬亭山的對視中得到了心靈的慰藉;王維在“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優(yōu)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歸宿;李樂薇在“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構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園我們離不開大自然,大自然不僅是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也是我們的精神依托。請以“心靈的家園”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寫景狀物散文。審題導引從所給的話題材料來看,話題中的“心靈”被限定在“自然”中,是人的心靈在“黃昏”“細雨”“秋菊”“流水”“浮云”“星空”等自然物中的感悟。所以,本話題應闡述“自然”與“人的感悟”之間的關系,只寫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材料中的“黃昏”“細雨”“秋菊”“星空”提示我們,我們可以選擇大自然中的任何景物與
28、事物,而“閑適淡遠”“心靈的慰藉”“精神歸宿”“精神家園”“精神依托”等詞語又提示我們,所選的自然景物不能是隨意的,對所選自然景物的描寫也不能僅僅局限在感官方面,它必須是可以給我們的心靈帶來啟示的,是可以成為我們的精神依托的。文章不能涉及太多方面的自然景物,泛泛而談就會缺乏深意,我們應力求將話題集中在相對較小的范圍內,將話題寫深刻,寫透徹。寫景散文構思示例:開頭:總點大自然神奇的美和令人回味的特點。主體:第一層次:描繪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四季之景。第二層次:描繪大自然的山之美和水之美。結尾:抒寫自己的心靈感受,表達對自然的深刻感悟。佳作展臺家鄉(xiāng)的小河離家很早的我對家鄉(xiāng)的印象很淡,唯有那條清純鮮活的小河總在記憶中不斷出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了川南山區(qū)四面環(huán)山的一個秀麗的小盆地白沙壩子。壩子中間一條兩岸長滿柳樹、竹子的小河宛如一條龍,從群山中游來,又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浙科版七年級科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浙教版選擇性必修1語文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三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冀教新版選修4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科新版七年級數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技能拓展培訓合同(2篇)
- 抵押變更合同(2篇)
- 承包的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tǒng)建設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建筑項目搭建委托合同4篇
- 2025河北邯鄲世紀建設投資集團招聘專業(yè)技術人才3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慈溪高一期末數學試卷
- 天津市武清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
- 《徐霞客傳正版》課件
- 江西硅博化工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硅樹脂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
- 高端民用航空復材智能制造交付中心項目環(huán)評資料環(huán)境影響
- 貴州省黔東南州2024年七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試卷【附答案】
- 量子醫(yī)學成像學行業(yè)研究報告
- DB22T 3268-2021 糧食收儲企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規(guī)范
- 辦事居間協(xié)議合同范例
- 正念減壓療法詳解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