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26 人教版完美版_第1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26 人教版完美版_第2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26 人教版完美版_第3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26 人教版完美版_第4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26 人教版完美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精品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識記并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2.識記魯迅和散文的有關文學常識。3.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情感。4.領會課文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5.學習本文寫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層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寫法。過程與方法1.學習并運用聯(lián)系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2.通過朗讀品味,結合體驗,細讀文章的精彩片段,讓學生感受蘊含其中的情感與主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感1.體會作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樂趣,嘗試表達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2.學習熱愛大自然、追求新知識的精神。教學重難點【重點】1.感受對百草園景物的描寫,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2.理解

2、“三味書屋”這一部分的思想內容。3.學習本文生動的景物描寫和動作描寫。【難點】領會作者在敘寫三味書屋生活時表達的情感。教學時數(shù):2課時第1課時教學目標1.識記并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2.了解魯迅、朝花夕拾和散文等有關文學常識。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思路。4.學習本文寫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層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寫法。教學重難點【重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思路。【難點】學習本文寫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層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寫法。教學過程1、新課導入導入一:關聯(lián)型設計意圖由學生回憶童年的趣事,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引出本文課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凝聚學生的注意力。童年是一首歌,節(jié)奏活潑歡快;童年是

3、一幅畫,色彩絢麗多姿;童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請談談你對美好童年生活的記憶吧。【生自由回答?!肯潞幼侥圉q,上樹抓知了,采摘鄰居家的花兒,偷嘗隔壁家的枇杷,或是在樹林間捉迷藏,在春天里放風箏今天,讓我們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世界,體味童真與童趣。導入二:情境型設計意圖在歡快的樂曲中引發(fā)學生對美好童年的回憶,進而創(chuàng)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進入文本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播放歌曲童年(羅大佑)。】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謠,每個人都有難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都是我們記憶中的珍寶。今天,我們就伴隨著這首優(yōu)美的樂曲,一起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2、課堂實錄一、檢查預習,了

4、解背景設計意圖通過檢查字詞和文學常識的預習情況,為學生更好地疏通課文內容奠定基礎,使教師在課堂上能夠有的放矢。1.檢查字詞預習情況。【生獨立完成,組內互閱,矯正鞏固?!?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確鑿()菜畦()蟋蟀()纏絡()竹篩()覓食()鼎沸()鑒賞()腦髓()盔甲()蟬蛻()秕谷()錫箔()倜儻()拗()答案záoqíshuàiluòshimìdngjiànsukutuìbbótìtngo(2)解釋下列詞語。人跡罕至: 高枕而臥: 倜儻: 人聲鼎沸: 明確少

5、有人來。/比喻無所顧慮,今多比喻不加警惕。/灑脫,瀟灑,不拘束。/形容人聲喧鬧。2.文學常識填空?!菊n件展示,生獨立完成,強化識記?!眶斞?18811936),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fā)表了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代表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明確周樹人狂人日記3.補充作者情況及相關背景資料?!菊n件展示如下內容,生快速閱讀,理解大致內容,為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做鋪墊?!?1)背景資料:本文寫于1926年9月18日,作者當時在廈門。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說道:“后五

6、篇(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等)卻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的樓上,已經被學者們擠出集團之后了?!睘榱恕霸诩姅_中尋出一點閑靜來”,魯迅只能借回憶舊時的美好事物,來獲得一絲安慰,排解一些苦悶。(2)關于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戶曉的散文集,是一本我們必讀的文集。雖然朝花夕拾不是為少年兒童寫的,但寫了許多關乎少年兒童的事,讀起來興趣盎然。這本書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中不同生活經歷和體驗的文字。全書由小引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后記12部組成,原名“舊事重提”?!俺北硎驹缒陼r期,“夕”表示晚年

7、時期。題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來撿,這里指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旨在指導學生對文本有一個整體認識和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梳理概述能力。1.初讀感知。【快速閱讀課文,思考如下問題?!?1)從課文的題目看,你認為課文的材料是按什么順序安排的?應該分為幾部分?明確空間順序;應分為兩部分,百草園是第一部分,三味書屋為第二部分。(2)第一自然段在文中具有怎樣的作用?本文的過渡段是第幾自然段?明確第一自然段起著總領下文的作用,過渡段為第九自然段。2.概括內容。(1)請你仔細閱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填空。我覺得作者擁有一段的童年生活,因為。

8、60;【著眼全文,把握情感;結合文章具體內容,細致感受?!棵鞔_多姿多彩他在百草園里可以自由玩耍,在三味書屋可以學到很多知識,也體會到了許多樂趣(2)課文以為序,敘寫了百草園的游戲生活和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貞洶俨輬@時,主要寫了百草園美麗的景物、;敘寫讀書生活時,主要回憶了入學禮節(jié)、教學內容、四個方面的內容。作者在回憶中流露出之情。 明確空間轉換神秘的傳說雪地捕鳥教書先生有趣的游戲對美好童年生活的懷念三、歸納概括,梳理情節(jié)設計意圖梳理出文章的層次段落,也是指導學生概括每一部分內容大致意思的過程。通過前面的初讀感知,了解文章的起始段,然后以組為單位討論交流。1.本文分為幾部分,起始段落是

9、什么?明確第一部分(18):回憶百草園的有趣生活。第二部分(9結束):回憶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經歷。2.每一部分都寫了哪些事?圍繞這些事再給每一部分劃分層次。明確第一部分(18):回憶百草園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層。一層(1):總體介紹百草園情況,點出是“我的樂園”,充滿留戀之情。二層(2):寫春、夏、秋天百草園充滿無限樂趣。三層(36):寫長媽媽講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四層(7、8):寫冬天百草園雪地捕鳥的樂趣。第二部分(9結束):回憶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經歷。可分五層。一層(9):過渡段,告別百草園去書塾讀書。二層(1011):寫入學的情形,介紹了書屋和先生。三層(1216):寫不準提課外的問

10、題。四層(1720):寫不準去后園玩。五層(21結束):寫師生讀書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讀書入神時畫畫兒。四、研讀賞析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旨在用問題的引領,幫助學生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寫景特點,以及學習作者如何寫景物,在景物描寫中融入真情實感。1.齊聲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后小組內討論下列問題。(1)作者描寫了百草園這么多景物,用了一個怎樣的句式把它們連綴起來?明確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2)“不必說”之后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它們的共性是什么?明確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碧綠、光滑、高大、紫紅。它們的共性都是靜物。(3)“也不必說”之后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為,它們的共性是什么?明確鳴蟬、黃

11、蜂、叫天子。長吟、伏在菜花上、直竄向云霄里去。寫的都是動物。(4)請同學們把課本扣在桌上,憑記憶說一說短短的泥墻根一帶有哪些趣味。明確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烏、摘覆盆子。2.試分析此段描寫景物的特點?!窘M內討論交流,班內交流,教師點撥?!?1)抓住事物特點,符合兒童心理。石井欄“光滑”,表明長年累月地撫摸,寫出少年魯迅多次好奇地摸?!爸备Z”寫出鳥兒的機靈、輕捷和兒童羨慕不已的心理。(2)多角度寫景,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齊備。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蟬鳴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與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圖,構思極精巧。(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現(xiàn)兒童好奇、好知、熱愛大自然的性格特

12、點。(4)寫景有序,層次井然,條理分明,活潑多姿。3、課堂小結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大人們都在做正經事,孩子們卻只是在玩耍、在夢想,仿佛在無所事事中揮霍著寶貴的光陰??墒?這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節(jié)。粗心的大人看不見,在每一個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個靈魂在朝著某種形態(tài)生成。(周國平)4、布置作業(yè)語句仿寫:本文作者準確選用詞語,語言生動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用自己的生花妙筆,精心選擇描寫對象,準確選用修飾語,靈活運用多種修辭,進行一段生動的景物描寫或場面描寫。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種情景描寫。(可以用上“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春天來了!我來到初春

13、的田野,   除夕終于在我的千呼萬喚中到來了,桌上已經擺滿了各種佳肴,全家人都圍坐在圓桌邊,你看: 5、板書設計第2課時教學目標:1.探究文章兩部分之間的關系,進而理解文章主旨。2.從整體與部分的結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3.研讀重點段落,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4.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重點】1.從整體與部分的結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2.研讀重點段落,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倦y點】理解本文的主旨,了解作者的思想。教學過程1、新課導入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以細讀為主。通過抓住第九自然段的幾個關鍵詞語,指導學生用疑問、猜測和無可奈何的語氣讀出魯迅告別百草

14、園時內心的震蕩、依戀、無奈,從而體會他對百草園的眷戀、惜別之情。品析第九自然段,感受“我”對百草園的依戀。1.三個“也許”。【學生朗讀品味。】明確三個“也許”是“我”對家人將“我”送到書塾去的原因的猜測,其中又隱含著“我”不愿離開的無奈。因此,既要指導學生讀出猜測的語氣,又要品味“我”不情愿離開的無奈之情。2.Ade【補充資料:德文中的“再見”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wiedersehen”,一般用于較正式的場合;一種是“Ade”,多用于兒童之間的告別。補充“Ade”一詞在德語中的特殊用法,讓學生了解這個詞語并非課文注解的“別了”“再見”那么簡單,以便更深入地感受這一句子中蘊含的情感?!棵鞔_A

15、de表現(xiàn)了此時此刻的眷戀、惜別之情,符合“我”的年齡特征,這是“再見、別了”之類的詞所不能比擬的。3.三個“們”,表達了“我”的什么情感?明確百草園的這些事物是“我”的好朋友,體現(xiàn)了“我”對百草園的不舍、依戀,符合當時“我”的視角。【在孩童時期,很多人都具有“集體表象”的思維特點,即把自己和周遭的世界一體化。在童年魯迅的眼里,百草園中的一切都是親切的,這些在成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的事物,卻是他童年的玩伴,有著無限樂趣。可以說,“們”這個虛詞富含小魯迅離開百草園時的復雜心情,它不僅僅是一個小孩子俏皮的語調,更集中體現(xiàn)了小魯迅對百草園的不舍、依戀之情。通過對“們”一字的品讀,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體會小魯迅

16、對百草園的深厚感情?!?、課堂實錄一、“尋讀”百草園,體會童心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以問題呈現(xiàn)的方式,讓學生細讀文本,找出相關語句,體味百草園的趣味所在。而教師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找出相關的語句,在學生的回答中適時追問或總結,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挖掘出文本背后的意蘊。深入樂園,尋找樂趣。(快速閱讀課文第18自然段)1.百草園為什么這么讓“我”留戀呢?找出第18自然段的文眼。明確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編熯^渡。】百草園明明只有一些野草,在作者筆下卻被稱之為“樂園”,是因為在這里活躍著一顆童心,洋溢著兒童的趣味。2.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那里的最有趣味,因為,所以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17、【組內討論,組長組織組員積極發(fā)言;班內交流時,教師善于鼓勵、補充,最后梳理出第一部分“樂園”的主要內容?!款A設一:“樂景:百草園的景物”最有趣。因為:(1)這一段重點強調“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可看出百草園有趣之處很多,“我”說起家里菜園時的那份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緦W生朗讀品味,讀出自豪、得意之情。】(2)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追問:此時在泥墻根旁拔何首烏的小魯迅,是一副怎樣的神態(tài)?明確拔得滿頭大汗、灰頭土臉,雖然忙碌,心里不免失望,但卻樂此不疲。這份愜意,體現(xiàn)了幼年魯迅的天真稚氣。(童趣、童心)【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插上想

18、象的翅膀,用已有的知識和獨特的體驗為文本“留白”處“補白”?!?3)抓住事物的特點,寫出兒童特有的感受。光滑的石井欄;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油蛉“低唱”、蟋蟀“彈琴”【結合朗讀,重點品味幾個能代表兒童特有感受的詞語?!款A設二:“樂聞:美女蛇故事”最有趣?!就ㄟ^朗讀,讓學生感受、領悟、體驗小魯迅當年聽長媽媽講民間傳說故事的無窮樂趣,體會這一部分也是百草園作為“樂園”的有機組成部分。】(1)指導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還原當年小魯迅聽故事的情境。(2)讓學生感受那種緊張、神秘的氣氛,體味童年魯迅的好奇、滿足。追問:美女蛇的故事有何作用?明確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給百草園

19、增添了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預設三:“樂事:雪地捕鳥”最有趣。(1)捕鳥動詞的準確運用。(多年后仍然記憶猶新,可見當年樂之深)(2)體會的是捕鳥過程中心情的變化:“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充滿著期待,心情何其緊張),跑去一看(何其興奮),卻什么都沒有(何其失望),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只(又是何其沮喪)?!倍而B的樂趣也就盡在這期待、緊張、興奮、失望與沮喪之中了!(朗讀品味)【原本“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園,在魯迅的筆下卻顯得那么有聲、有色、有趣、有味。那些在外人看來不值得一提的樂趣,卻在童年魯迅的心里生根發(fā)芽??梢哉f,百草園是當時“我”的心靈寫照,這里活躍著一

20、顆童心,洋溢著兒童的趣味?!慷ⅰ疤阶x”三味書屋,了解童年魯迅(閱讀第1024自然段)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設計從小魯迅對三味書屋的印象切入,引導學生細讀文本,深入了解三味書屋充滿別樣情趣的學習生活,進一步理解文章蘊含的主題。【三味書屋,這個包容了魯迅近6年光陰的學園,對童年魯迅來說同樣充盈著樂趣。這里既有充滿童趣的課堂,又有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在三味書屋里,我們讀到了一個怎樣的魯迅?【指導學生找出相關語句,借此幫助學生探尋作者在三味書屋的樂趣所在,進而理解本文的主旨,鼓勵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多角度解讀?!棵鞔_活潑、調皮、可愛、天真、好奇、好學2.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三味書屋中的“三樂”。明確

21、(1)后園覓樂:“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蠟梅花”【重點品味“也”字?!俊救稌莺竺娴膱@子是魯迅先生心中的另一個“百草園”,同樣充滿著無限樂趣?!?2)讀書之樂:放聲唱讀痛快淋漓;老先生入情朗讀?!纠首x品味,教師指導學生模仿老先生的語氣、神態(tài)、動作等?!?3)見機找樂:課上偷著畫畫興味盎然?!究勺寣W生聯(lián)系曾經在課堂上偷著做小動作時的心情,喚起已有的生活經驗,感悟其中的趣味?!俊驹隰斞腹P下,三味書屋是一個亦莊亦諧、亦學亦玩的學習場所。與百草園相比,他同樣會感到新鮮和好奇,這里同樣有著別樣的情趣。】三、“聯(lián)讀”資料,觸摸成年魯迅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

22、學生了解魯迅聰明機智、風趣幽默的一面。對這一點,在閱讀中部分學生已有所體會但并不深刻,因此三段材料的介入有助于學生觸摸成年魯迅聰明機智、風趣幽默的性格特點,還學生一個真實而鮮活的魯迅形象。了解成年魯迅的聰明機智、風趣幽默:材料一:一般人都知道,魯迅是一天到晚拿著“投槍和匕首”跟敵人戰(zhàn)斗的,實際上魯迅的性格很多人不知道,生活當中的魯迅是幽默、愛開玩笑的人。魯迅也喜歡笑,據(jù)他的朋友回憶,他常笑,笑聲大得連三間屋子的人都能聽到。(周令飛:魯迅長孫)材料二:煙罐驅貓魯迅晚年來到上海專事寫作,50多歲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靜更深魯迅在寫作,外面的貓不停地叫,屢屢打斷他寫作的思路。魯迅隨即拿起手邊的五十支

23、裝鐵皮的香煙罐,對著可惡的貓發(fā)射香煙。材料三:理發(fā)趣事在廈門大學教書時,魯迅先生曾到一家理發(fā)店理發(fā)。理發(fā)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樸,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fā)時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反而在理完后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他遠遠超出了應付的錢。理發(fā)師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去理發(fā)。理發(fā)師見狀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滿臉寫著謙恭,“慢工細活”地做。不料理畢,魯迅并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shù)給理發(fā)師,一個子也沒多給。理發(fā)師大惑不解:“先生,您上回那樣給,今天怎么這樣給?”魯迅笑笑說:“你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這回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

24、地給?!崩戆l(fā)師聽了大窘【學生聯(lián)系自己了解的魯迅先生,分析成年后魯迅的幽默表現(xiàn)在什么方面?!克?、拓展延伸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設置了一個關于百草園的閱讀練習,既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水平,也增加了對百草園更進一步的認識。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窘M內合作完成,教師明確答案?!克荚诎俨輬@劉宗棠紹興的初春,乍暖還寒。踏著絢爛的晨光,走進了渴望已久的魯迅故居百草園。盡管剛剛經受過肅殺的冰雪,百草園內卻依然一片蒼翠蔥蘢。十來枝竹子扶疏搖曳,在初升的陽光下,灑出一片淡淡的影子,兩棵不太大的棕櫚伸開巴掌,仿佛要對尋蹤環(huán)顧的瞻仰者數(shù)數(shù)這里的家珍;據(jù)說還是魯迅先生兒時摘桑葚吃的老桑樹,雖然枝干上被風刀霜劍鏤刻得瘢痂交錯,但

25、仍顯得蒼勁傲然,生機勃勃。你看,枝條上冒出的嫩黃淡綠的芽苞,不正是譜寫春之歌的音符!園里幾畦青蔥的菜田,一眼古樸的石井,頓時使人感到幽靜沉寂,卻又滿目生氣??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卻是孕育、是萌生!盡管我來的還不是時候,沒能聽到鳴蟬在樹葉里長吟;沒有看到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單是那一堵還是當年的短短的泥墻,就給了我無限的情趣。泥墻齊腰高,十來步長。墻腳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草,大概就是因為這里的草才命名了這個園吧?,F(xiàn)在大都枯黃萎謝,可在這些草葉邊、草根旁,卻已透出星星點點青翠欲滴的草尖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騰,這是又

26、一次對新的希望的追求。它們把綠色獻給大地、獻給人類,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給人們以奮斗不懈的鼓舞。呵,先生寫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草呵,百草園的草呵,不正植被華夏,給進擊者以不盡的養(yǎng)料!我不由得彎下身去,摘一片草葉,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熾熱的愛和深沉的思緒卻落在草叢里,落在這片土地上! 1.作者把園中的小草當作來寫,贊美小草,實際就是贊美。 明確人魯迅精神2.說說第段在文章結構中的作用。明確過渡作用。3.試分析下列句子蘊含的意義。(1)看來,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卻是孕育、是萌生!明確魯迅雖死,而精神永存。(2)它們把綠色獻給大地,獻給人類,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給人們以奮斗不懈的鼓舞。明確它們,指小草,暗喻魯迅在敵人的殘酷迫害下仍堅持戰(zhàn)斗,把一生獻給了中國人民的正義事業(yè)和世界的和平進步。4.將本文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寫百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