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方銀官) 單元目標概說 本單元展示了斑斕多彩、充滿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聯(lián)系作品的文化背景,我們將了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去趙莊看社戲,感受湘西人民端午日賽龍舟的熱烈氣氛,回味幾十年前京郊運河父老鄉(xiāng)親們過年的喜慶情景,幾首中秋詠月詩詞更是勾起了人們對親人、朋友的無限思念。通過欣賞作品中展示的優(yōu)美畫面和語言風格,體會作者的美好情思。通過調查家鄉(xiāng)的風俗民情,讓我們共同感受鄉(xiāng)土文化的獨特魅力,從而增強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 寫作單元將讓我們懂得生活
2、是寫作的源泉,學會從生活中獲取豐富的寫作材料。在“走進圖書館”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將學會檢索書目,查檢工具書,并能根據(jù)需要進行摘錄,做讀書卡片。 【閱讀教學設計】 社戲 【教學設計A】 創(chuàng)意說明:社戲是一篇小說。在整體把握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從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入手,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為最值得研究的段落進行小組學習,并聯(lián)系自身體會理解文中的重點段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閱讀個性。 教學目的: 1了解文中美好的童年往事,認識勞動人民的純樸
3、可愛。 2理清課文的思路,理解重要段落的作用及敘事的詳略。 3學習其語言的生動性。 教學步驟: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聯(lián)系平時節(jié)日里學生所看到的節(jié)日場面、風俗民情,引出課文。 二、整體把握文章脈絡: 1檢查預習,賽一賽,看哪一組同學能又快又準地讀出下列字、詞:(略) 2談談你所了解的魯迅。(可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資料) 3初讀課文,了解:文章的體裁是什么?它有哪三
4、要素?這篇課文的主要情節(jié)或者說中心事件是什么? 明確:本文體裁是小說,它包括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三要素。本文中心事件是“看社戲”。 4小組討論:作者以“社戲”為線索,貫穿全文,那么是按怎樣的思路構思全文呢?試找出相關段落。 明確:盼看社戲(14),去看社戲(530),懷念社戲(3140)。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自由朗讀課文,并思考: 1 / 20 1“我”為什么喜歡平橋村? 明確:平橋村是“我”的樂土,原因是:“我”在這里可以得到優(yōu)待;可以免念
5、“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有釣蝦、放牛等樂事;“我”第一盼望的是去趙莊看戲。(板書) 2讀了課文的第一部分,你對平橋村、平橋村的人以及“我”有了怎樣的印象?(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感受,為學習下文作鋪墊) 四、小結:課文第一部分寫了“我”在平橋村隨母親歸省的生活,突出了“我”對社戲的盼望。 五、作業(yè):鞏固生字詞。反復誦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第 二 課 時 一、回顧舊知,引出新知。 課文以“社戲”為線索
6、,按盼看社戲、去看社戲、懷念社戲的思路構思全文。課文敘事有詳有略,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圍繞看社戲寫了哪幾件事? 明確:詳寫去看戲的全過程,略寫在平橋村的情況和看社戲后的余波。寫了看戲前的波折、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歸航偷豆。(板書) 二、小組合作學習。 各小組選擇以上幾件事中的任意一件進行研讀,可從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三方面著手學習,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最值得研究,談談你們的看法,然后進行匯報。 提示: 1看戲前的波折:叫不到船、不準和別人同去。 轉
7、機出現(xiàn):八叔的航船回來了、少年們愿意和“我”一同去、“寫包票”保證不出事。 (此部分可著重對故事情節(jié)以及對“我”的心情和小伙伴們熱心相助的描寫進行探討) 2夏夜行船:此部分著重寫了“我”前往看戲的心情(輕松、舒展)以及看戲途中的見聞感受(從視覺、聽覺、嗅覺、感覺幾方面進行了生動的環(huán)境描寫,借此襯托“我”看戲的迫切心情)??梢酝ㄟ^反復誦讀,揣摩關鍵的語句。重點段落:“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趙莊便真的在眼前了?!? 3船頭看戲:此部分側重欣賞其環(huán)境描寫,想象那仙境一般的戲臺。 4月夜歸航:一方
8、面欣賞回望戲臺的情景、行船的情景(形象的比喻、聯(lián)想),另一方面體會偷羅漢豆的趣味(對人物的描寫)。 注意:學生匯報時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特的看法、敢于質疑,都應當給予鼓勵。 三、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課文,理解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1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類似“偷羅漢豆”的經(jīng)歷?有何感想? 2為什么在“我”的感覺里,那夜看到的戲是平生最好的戲,那夜吃到的豆是平生最好的豆?(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看法) 歸納:從上文看,戲看得“我”昏昏欲睡,豆也很普通,為什么卻令“我”這
9、么懷念呢?體味全文,可以發(fā)現(xiàn)“我”懷念的不僅僅是好戲和好豆,“我”所懷念的是平橋村的孩子、老人那種樸實真摯的感情,他們勞動的本領、辦事的能力,農村特有的風光、自由的空氣和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的關系。這一切都是“我”童年時代在城鎮(zhèn)未曾見到過,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很少再見到的。“我”對這段往事的回憶,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說說你最喜歡的人物形象,自由暢談,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雙喜:聰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應靈敏,考慮周到,辦事果斷,充滿自信,又有組織能力和號召力,是孩子們的當然領袖。六一公公:寬厚、淳樸、熱情好客。 &
10、#160; 五、作業(yè): 1你覺得平橋村有哪些好的民風?你能用幾句話寫出你家鄉(xiāng)的好民風嗎? 2背誦:“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趙莊便真的在眼前了。” 教學設計B 創(chuàng)意說明:從學生自己喜歡的人物形象入手,以人物形象為線索,通過對人物的理解進而理解故事情節(jié)以及作者要表達的感情。 教學步驟: 1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結構。 2讀過課文以后,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位少年朋友和哪位成年人?為什么?試從文中找出相關的
11、情節(jié),說說他們的性格特點。(小組交流) 3小組匯報,設計板書于黑板上。 4試用自己的話概括平橋村的人、平橋村的民風。 5通過對雙喜、六一公公等人的認識,你理解為什么在“我”的感覺里,那夜看到的戲是平生最好的戲,那夜吃到的豆是平生最好的豆嗎? 6你的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和長者嗎?說說你的親身經(jīng)歷。 教學設計C 創(chuàng)意說明:課文中關于月下行船、船頭看戲、月夜歸航的景物描寫富有詩情畫意,充滿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生活氣息,對烘托人物形象,抒發(fā)感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12、。為了讓學生體會“人在畫中游”的感覺,可讓他們將文中的景物描繪出來。 教學步驟: 1自由朗讀,找出文中的幾處景物描寫。 2選擇你最喜歡的一處景物描寫,與小組成員交流,體會字里行間滲透出的感情。小結:這些景物描寫細致逼真,有著濃郁的抒情氣氛,表現(xiàn)了“我”去看社戲時興奮愉快的心情和對江南農村美景的熱愛,寫得情景交融。 3請你通過想象將月下行船、船頭看戲、月夜歸航的生動畫面(可任選其一)用畫筆畫出來,體會一下“人在畫中游”的感覺。(可在課后完成) 4選出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在班
13、上展示,并請“小畫家”談讀文章與作畫的體會。 5你是否也有過一次愉快的旅行或難忘的探親故事?說給大家聽聽(或課后寫出來)。 資料整合平臺 課文擴讀材料 高潮是老太太的出場。這是真正的臺柱、今晚的靈魂,盡管她過于肥胖又過于蒼老。老太太一出場便不怒自威,臺上所有的演員都虔誠地站在一邊注視著她,包括那位胖老漢,她的夫君。連后臺幾個工作人員也齊刷刷地端立臺角,一看便知這是他們家庭的最高儀式。剛才的滿臺舞姿全由老太太一點一點傳授,此刻宗師出馬,萬籟俱寂。老太太臉上沒有女兒式的平靜,沒有兒子似的愁楚,沒
14、有大媳婦的嘲諷,也沒有胖老漢的幽默,她只是微微蹙眉又毫無表情,任何表情對她都顯得有點世俗。她幾十年在家里張羅一切,已經(jīng)穿越徹底的世俗,因此一到舞臺上太明白應該擺脫的是什么。臺上四周端立著各色舞者,如饑似渴地注視著她的一招一式,這是他們天天面對的經(jīng)典,卻又似乎永遠不可企及。她是不是在為后輩們的一步之差而蹙眉?或者,竟是為自己還未傳授到家卻已老邁而惶愧? 耳邊有真正懂行的本城觀眾在輕聲喝彩,還聽到有人在說:整個西班牙已經(jīng)很少有人能像她這樣,下肢如此劇烈地舞動而上身沒有半點搖擺。(節(jié)選自余秋雨小巷老門) 引導學生閱讀短文,可與社戲中船頭看戲部分的描
15、寫作比較,從中體會不同場景人們的不同表現(xiàn)、感受。 端 午 日 教學設計A 創(chuàng)意說明:散文按“爭看劃船競追鴨子結束賽事”的思路展開,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價值。讓學生在了解淳樸民風的同時,豐富生活體驗,感受傳統(tǒng)節(jié)日給人們帶來的愉悅,從中獲得對社會和人生的有益啟示。 教學目的: 一、了解端午的習俗;賽龍舟的精彩場面。 二、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簡練明快的語言,培養(yǎng)聯(lián)想、想象的能力。 三、激發(fā)學生爭先、合作、奮發(fā)向上和愛國、愛民、愛生活的
16、美好情感。 教學步驟: 一、課前布置學生調查、了解有關本地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課堂交流,引出新課。 二、快速閱讀課文,整體把握。 1說說文中寫到了端午的哪些習俗?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明確:穿新衣服、畫王字、吃魚吃肉、看劃船、趕鴨子競賽。(板書) 詳寫龍舟競渡,略寫趕鴨子競賽。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匯報。 幻燈出示: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試用簡潔的語言(小標題)概
17、括課文三部分的內容。 你覺得文中的哪些句子或詞語最能體現(xiàn)過節(jié)的喜慶氣氛? 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片段學習,你覺得應該掌握哪些重點內容,談談你的學習體會。 如:龍舟競渡: a節(jié)日賽龍舟的氣氛如何? b課文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賽龍舟的場面? c比賽時船員是怎樣分配的?作者運用了哪些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對他們賽龍舟時的外貌和動作進行了描寫,這些詞語對表現(xiàn)賽船的場面有什么作用?體現(xiàn)了一種什么精神? d最能激發(fā)你聯(lián)想的句子有哪些?
18、160; 趕鴨子場面: a趕鴨子活動有什么目的? b趕鴨子時是一個什么樣的場面?人們的心情怎樣? (教師提示,讓學生自己設計類似的問題,然后討論??蓮膬煞矫嬲剬W習體會:其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給人帶來的歡樂;其二,就文章的寫作特點而言。)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獲得有益啟示。 假如你就是龍舟競渡或趕鴨子場面中的一員,試想象當時場面,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給大家聽,并說說你的心情。龍舟競渡取得勝利,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四、與課文中寫到的端午節(jié)習
19、俗相比,你的家鄉(xiāng)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些習俗?為什么?你知道端午節(jié)的寓意嗎? 五、作業(yè):回家將課文中描繪的端午日熱鬧情景講給父母聽。 教學設計B 創(chuàng)意說明:讀過文中龍舟競渡的場面描寫后,我并未能鮮明地感覺到其場面的熱烈,不知學生是否會有同感。不妨從此處下手,鼓勵學生談真實體會,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場面描寫。 教學步驟: 1自由朗讀,找出文中描寫龍舟競渡的場面的句子。 2指名朗讀,讀出比賽時熱鬧的氣氛,師生共同評價其朗讀效果。
20、; 3說說你讀了此部分描寫后有什么樣的體會,真的感覺到比賽的熱烈氣氛了嗎?你還有哪些感受? 4反復朗讀,就描寫場面而言,在寫作方法上你從本文中得到了哪些啟示?(允許學生談個人的看法,不一定迷信課文。)你覺得還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描寫? 5自由組合即興表演龍舟競渡,注意分工合作。 6仔細觀察,細心體會,快速完成場面描寫,從多角度著手(如從觀眾或參與者的角度寫),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充分發(fā)揮聯(lián)想與想象。 7推薦范文,師生互動評價。 教學設計C
21、60; 創(chuàng)意說明:課文主要寫了龍舟競渡和趕鴨子競賽兩個場面,展示的風情和作者的用筆各具特色,可讓學生表演,在表演中體會作者詳略得當、動靜結合、繪聲繪色等寫法的作用。 教學步驟: 1課前布置:自由組合,結合課文內容自行準備道具,表演劃龍船比賽。 2課堂表演,結合課文內容及時給予評價,進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表演時注意體現(xiàn)以下動詞:持、劃、拿、揮、指揮、敲打、調理。 3齊讀“賽船過后,城中的戍軍長官,同時各處有追趕鴨子的人”。 4小組討論并匯報:從寫作方法來看,龍舟競
22、渡和趕鴨子競賽兩個場面的描寫有何不同?這樣安排有何好處? 5本文還運用了實寫與虛寫相結合的手法,假如你就是龍舟競渡場面中的一員,你還會有哪些聯(lián)想? 資料整合平臺 課文背景資料: 端午節(jié):亦稱“端五節(jié)”“端陽節(jié)”或“蒲節(jié)”。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流傳于漢族和壯、布衣、侗、土家、仡佬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時在夏歷五月初五。起源說法不一,大都認為是悼念投汨羅江自沉的戰(zhàn)國時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有的認為是古越人舉行的龍圖騰祭俗;也有的認為是由夏、商、周時的夏至節(jié)演變而來等。于時,人們插艾蒲、吃粽子、飲雄黃酒和在小
23、兒衣襟上系香袋等,以期禳災疫,去蟲毒。南方各省市區(qū)節(jié)前舉行龍舟競渡的娛樂活動。 關于龍舟競渡:所謂“龍舟”,是指將船身制作成龍頭龍尾的形狀,中或搭有彩柵,船中前后都豎有繪上龍形圖案的旗幟。船手持槳坐兩側,船頭有鼓手。競渡時,船手隨鼓聲的節(jié)奏,合力劃槳。其時江面龍舟一片,你爭我趕,蔚為壯觀,成為各地端午節(jié)的一大盛景。過去蘇州地區(qū)流傳著無名氏的一首劃龍船樂府云: 汨羅已死三千年, 招魂野祭端陽前。 蘇州龍船夸絕勝, 百萬金線水中迸。 冶坊濱口斟
24、酌橋, 樓頭水面爭妖嬈。 小龍船劃疾如駛, 大龍船劃亂如紫。 勝會爭夸十日游, 清簾畫舫結燈球。 四更堤外笙歌散, 博得人稱假虎丘。 (摘自江民編著中華歲時風俗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版) 本命年的回想 教學設計A 創(chuàng)意說明:作者回憶了京郊運河家鄉(xiāng)幾十年前的過年習俗,鮮明的地方特色
25、和濃郁的鄉(xiāng)土風味讓人回味無窮。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活動,讓學生通過探究,比較今天過年與過去過年的不同風俗,理解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內涵,進而激發(fā)他們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目的: 1了解過年習俗蘊含的鄉(xiāng)土風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步驟: 第 一 課 時 一、檢查預習,讀準字音。 根據(jù)課前學生結合工具書查找字音,教
26、師將以下字詞板書并指名注音,帶讀: 捅()嚼()栗()丫()粘()秫秸()盍() 烙餅()簸箕()門檻()餡()瘡()祟() 親支近脈()頗() 二、朗讀課文,體會本文語言特色。 1同桌兩人輪流讀課文,要求流暢、自然。 2“四時二十四節(jié)色彩繽紛”,可為什么作者卻偏偏只寫春節(jié)? 明確:春節(jié)是最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濃郁鄉(xiāng)土風味的。 3作者向我們展現(xiàn)了火熱的春節(jié)景象,重點朗讀課文的24段,你最喜歡哪些語
27、句,或者說哪些語句最能體現(xiàn)過年的熱鬧氣氛,哪些語句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xiāng)土風味?(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暢談的空間,讓他們在讀中領會本文語言特色,并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看法。) 4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并匯報:(引導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并聯(lián)系生活。) 想一想我們民族過年的風俗,除了歡天喜地飽享一年勞動果實之外,還寄托著哪些期盼。(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歸納,不求答案唯一,但注意概括得當。如:展望來年,祈求好運,祝愿平安幸福;合家團聚,增進親情,密切鄰里和整個村落的人際關系,上上下下,遠遠近近,和和美美。)
28、 5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看誰讀得最流暢,最能體現(xiàn)過年時的熱鬧、喜慶的氣氛和充滿濃郁的北方風味。 三、作業(yè):收集有關本地過年的習俗、傳說。 第 二 課 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課文 (不必拘束師生間問好,教師伴著歡快的曲子,春風滿面地走進教室)同學們,當你聽到這歡樂的曲子,看到自己親自裝扮得五彩繽紛的教室時,你想到了什么?眼前又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場面呢? 的確,今天我們大家就仿佛置身于過新年的熱鬧、喜慶的氣氛中。其實,還有一個人他在本命年里也回想起了小時候在京
29、郊運河家鄉(xiāng)過年的情景,他是誰呢?(劉紹棠先生)板書課題。 二、伴著音樂讀課文,激發(fā)聯(lián)想 當作者回憶起這些往事時,有什么樣的感受呢?(試從課文中找原話:返老還童)那么過年到底有哪些有趣的事,讓他產生這樣的感覺呢?課文的第幾自然段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第四自然段)下面讓我們伴著這歡快的曲子,小聲地、自由地朗讀課文第四段(既可同桌一人讀一人聽,也可小組齊讀,還可獨自一人讀,但要小聲點)同時想象,你眼前出現(xiàn)了哪些熱鬧的場面。 三、小組合作,概括主題詞,整體把握課文 1讀完一遍課文后,小組討論:這段寫
30、了家鄉(xiāng)過年時的幾件事?請你們給它們寫上主題詞(即小標題),看哪組完成得又快又好! 2完成最快的前四名小組各派一代表將主題詞寫在黑板上,師生共同評價。(只要大體沒錯,不是十件事也沒關系。注意概括時個別字的準確性,例如:“吃年貨”與“炒年貨”,“買糖果”與“賣糖果”等) 3學習文章有條理地安排結構。結合以上四組的匯報情況,引導觀察歸納幾件事情時是否與課文內容安排順序一致。 如果一致,可問:你們?yōu)槭裁礇]有打亂順序?可以打亂嗎? 如果不一致,則請大家再看看課文,可以打亂順序嗎?為什么?你能從課文的原
31、話里找到答案嗎? 歸納:課文內容是按過年的時間順序寫的,而文中所寫的這些事情靠過渡句將它們聯(lián)系起來了,這樣文章就顯得線索清晰,結構嚴謹。平時我們寫作時也應該注意這一點。 4小結:大家看,其實作者正是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幅京都地區(qū)過年的風俗民情畫呀!在這些畫里充滿了一種怎樣的氣氛?(喜氣洋洋)父老鄉(xiāng)親們都很重視過年,這反映了他們一種怎樣的精神?(熱愛生活) 四、以“話說家鄉(xiāng)過年”為主題,進行現(xiàn)場采訪 1確定采訪對象以及采訪時所要提的問題。 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過年呢?想不
32、想和老師分享過年的趣事呢?現(xiàn)在我們就以“話說家鄉(xiāng)過年”為主題來一個現(xiàn)場采訪。每人先確定好自己的采訪對象,既可以是在場的老師,也可以是同學。然后確定采訪時的提問內容,看看通過采訪你最想了解什么?看誰的采訪最精彩、最有特色! 2現(xiàn)場采訪,適時評價采訪效果及對采訪基本要求的把握。 3通過采訪你有什么收獲?你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人們過年有什么特點?與過去有什么不同?這說明了什么? 五、說吉利話 1過年時,人們總是對新的一年寄托著自己最美好的愿望。相互見面時喜歡說吉利話、祝福的話,你聽到過哪些呢?(對不同的人有不
33、同的祝語:生意人、當官的、學生、工人、老人、小孩) 2齊唱新年好 六、總結:今天我們既了解了作者筆下那充滿濃郁地方特色和民俗風情的過年情景,也暢談了如今大家熱熱鬧鬧過年的場面,看來我們的日子是越過越幸福呀,這樣的生活怎不叫人向往!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成為美好生活的擁有者和創(chuàng)造者。 七、作業(yè):自己親手設計制作一張精美的賀年卡,寫下真摯的祝福,贈給親朋好友。 教學設計B 創(chuàng)意說明:通過朗讀課文中一些很有情趣的句子,回味過去過年的獨特滋味。比較今昔過年的
34、異同,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特的感受,以此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啟發(fā)學生追求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的完美結合。 教學步驟: 1小組討論,簡潔地歸納文中描寫的幾種過年風俗,你覺得哪些句子寫得很有情趣? 2現(xiàn)在人們是怎樣過新年的呢?就地域而言,南方與北方過年又有哪些不同? 3與過去相比哪些過年習俗已消失或被發(fā)揚光大了?現(xiàn)在過年又出現(xiàn)了哪些新的方式?(新的過年方式如:網(wǎng)絡拜年、電話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在賓館、酒店吃年夜飯) 4劉紹棠先生回憶往事時有怎樣的感受?要求找課文中的原句
35、體會作者的感受。 5針對過年的變化,談談自己的感受。拓展:你怎樣看待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結合? 教學設計C 創(chuàng)意說明:讓學生收集有關過年的裝飾品,如:對聯(lián)、年畫;讓他們通過查找書籍、網(wǎng)絡,收集有關過年習俗的圖片,從直觀形象上感受過年的氣氛,理解風俗民情的深刻內涵。同時激發(fā)想象,憧憬美好的未來。 教學步驟: 1以小組為單位,將收集的對聯(lián)、年畫、相關過年習俗的圖片布置在教室里,并且分別介紹相關資料的來歷、傳說、人們寄托的期盼等,充分理解風俗民情的深刻內涵。
36、 2學生展開聯(lián)想、想象,暢想未來的年會怎么過,并將自己想象的情形畫出來,制作成年畫展出來。 3作業(yè):收集其他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是如何度過一年中其他隆重的節(jié)日(如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潑水節(jié)、廟會等等)的資料開展研究性學習。 資料整合平臺 課文擴讀材料 臘八粥 從我能記事的日子起,我就記得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母親給我們煮臘八粥。 這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干果摻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紅棗、桂圓、核桃、白果、
37、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種豆子和芝麻之類,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母親每年都是煮一大鍋,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還分送給鄰居和親友。 母親說:這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煮來供佛的十八種干果象征著十八羅漢,后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因為借此機會,清理櫥柜,把這些剩余雜果,煮給小孩吃,也是節(jié)約的好辦法。最后,她嘆一口氣說:“我的母親是臘八粥這一天逝世的,那時我只有十四歲。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趕忙到廚房去給父親和哥哥做早飯,還看見灶上擺著一小鍋她昨天煮好的臘八粥?,F(xiàn)在我每年還煮這臘八粥,不是為了供佛,而是為了紀念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逝世那
38、天也是農歷臘八!為了紀念我的母親,我也每年在這一天煮臘八粥??箲?zhàn)后南北遷徙,有時還在國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guī)缀踹B個“家”都沒有,也就把“臘八”這個日子淡忘了。 今年“臘八”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見我的第三代幾個孩子,圍在桌旁邊,在洗紅棗,剝花生,看見我來了,都抬起頭來說:“姥姥,以后我們每年還煮臘八粥吃吧!媽媽說這臘八粥可好吃啦。您從前是每年都煮的?!蔽倚α?,說:“那是你們媽媽小時侯的事情了。在抗戰(zhàn)的時候,難得吃到一點甜食,吃臘八粥就成了大典?,F(xiàn)在為什么還找這個麻煩?” 他們彼此對看了一下,低下頭去,一個孩子輕輕地說:“您母親為了紀念她的母
39、親,您為了紀念您的母親,每年煮臘八粥?,F(xiàn)在我們?yōu)榱思o念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周爺爺,我們也要每年煮臘八粥!這些紅棗、花生、栗子和我們能湊來的各種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羅漢,而是象征著我們這一代中國少年,大家緊緊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團結在一起”他一面從口袋里掏出一小張疊得很平整的小日歷紙,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著“農歷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樣。他把這張小紙送到我眼前說:“您看,這是媽媽保留下來的。周爺爺?shù)募沙剑褪桥D八!” 我沒有說什么,泫然地低下頭去,和他們一同剝起花生來。(選自學習與評價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2版) 讓學生通過閱讀此
40、文,了解有關臘八粥的來歷,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自己體味人們于風俗中寄托的深深情誼。 中秋詠月詩詞三首 教學設計A 創(chuàng)意說明:中秋詠月詩詞三首從形式、內容上看,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學中側重點不同。以學習十五夜望月為例,教給學生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水調歌頭的教學重點是學會通過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我的思念是圓的因內容較淺顯,以學生課余自學、誦讀為主,在此不作具體設計。 十五夜望月 教學目的: 1.通過多形式的朗讀,理解詩歌的意境。
41、; 2.讓學生領悟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 教學步驟: 一、課前三分鐘講話,以“月亮”為主題自由發(fā)表看法,引出新課。 二、采用多種形式朗讀,理解(整體把握)詩歌。 1快速默讀一遍,然后憑借自己對此詩的初步理解,盡情地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出詩歌的韻味) 2說說你對此詩內容的理解。 明確:這首詩寫出了對親人的思念。 3自由朗讀,仔細揣摩如何讀出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然后大膽地朗讀給大家聽。(從朗讀的技巧方面,師、生共同評
42、價) 4教師配樂范讀。 5鼓勵學生進行配樂朗讀表演。 6全班配樂齊讀。 三、賞析詩歌:通過反復誦讀,你覺得哪些詞語很好地體現(xiàn)了作者的感情?或者針對你最喜歡的詞語、句子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四、積累詩歌:比一比,看誰背得最快、最有感情。 五、談談學習體會。讓學生充分自由地談,既可以聯(lián)系生活談對詩歌感情的理解,也可以談學習詩歌的方法。不妨與學生回顧整堂課的學習步驟,以此讓學生歸納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大致可歸納為:朗讀賞析積
43、累。(板書)允許學生有自己總結的獨特的學習方式。 六、作業(yè):課后收集有關詠月的詩、詞。 水調歌頭 教學目的: 1學會通過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2.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情感。 教學步驟: 一、播放水調歌頭歌曲,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課。 二、學生匯報收集的有關蘇軾的資料,教師簡介詞作背景。 這是一首中秋詠月兼懷親人的抒情之作。蘇軾時年41歲,為密州太
44、守,政治上很不得意,與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見,心情抑郁不歡。但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脫塵世,而是熱愛著人間的現(xiàn)實生活。他認為,一個人一生很難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過得很好,也就可以了。全詞的基調是樂觀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現(xiàn)實與理想的某些思想矛盾。 三、結合工具書及課文注解,疏通文意。先組內交流,鼓勵質疑、解疑,譯文遇到難題組內無法解決的,全班共同探討。 四、學生說說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發(fā)揮想象描繪詞的意境。(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講述,教師點撥難解的字詞或投影出來。) 五、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六
45、、教師配樂范讀。學生從教師的范讀和自己對詞作的初步認識上整體把握,進而明確上下闋的內容(板書):詩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七、重點賞析:學生思考、討論、質疑以下問題: 1.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心中的天宮是怎樣的? 2.這首詞你最喜歡哪幾句?為什么? 欣賞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間有離別的痛苦、團聚的歡欣,月亮也會陰藏晴出,團圓殘缺。這些事自古以來難以圓滿。人月無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歡離合同月的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無法克服
46、的遺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愿我們歲歲平安,遠隔千里,共對這明月互相祝福。 八、學生單人配樂朗讀,教師點撥。 九、男生配樂朗讀上闋,女生配樂朗讀下闋。 十、歸納小結,主題:這首詞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積極的處世態(tài)度終于戰(zhàn)勝了消極“遁世”的念頭,表現(xiàn)了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十一、全詞深沉婉曲,流轉自如,以美麗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創(chuàng)造出幽深高遠的境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試發(fā)揮想象力,根據(jù)這首詞的內容作畫,并將詞作配
47、上。 十二、作業(yè): 1課后將這首詞繪成圖畫。 2背誦整首詩,直到會準確默寫。 3課后繼續(xù)收集中秋詠月詩詞,準備朗誦會。 板書: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情景交融 上闋:月下飲酒幻想超脫塵世轉為喜愛人間生活 下闋:對月懷人感傷離別轉為對離人的祝福 主題:這首詞表現(xiàn)了詞人曠達的胸襟和樂觀的情致。 教學設計B
48、0; 創(chuàng)意說明:三首詩詞的主題顯而易見,因此,可以整體學習、感悟;又可以通過比較閱讀賞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自己賞析,養(yǎng)成良好的誦讀詩歌的習慣。 教學步驟: 1收集相關作者、作品介紹,了解寫作背景。 2初讀,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大體讀懂課文。 3三首詠月詩詞,寫于不同時代,都表達了思念之情。你最喜歡哪一首?為什么?(從思想內容、藝術特色、語言表達等方面去體會、欣賞。) 4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注意語氣、語調、語速、重音的把握,加深
49、對作品感情的理解。 5配樂朗讀。 6背誦積累。 7學生總結適合自己的賞析方法。 8課后可讓學生收集各地的中秋習俗,充分感受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民俗風情。 教學設計C 創(chuàng)意說明:由課堂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課后收集詠月名句,舉行一次“詠月詩歌大賽”,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步驟: 1號召全班同學利用多種途徑收集詠月名句,然后進行整理,印發(fā)給每位同學。
50、 2以小組為單位,設計“詠月詩歌大賽”活動方案,公開評選,擇優(yōu)錄用。 3被選中的小組布置活動任務,交大家準備。 4正式開展活動。 資料整合平臺 詠月名句舉例:1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魏曹植怨行) 2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唐陳子昂春友人)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5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宋蘇軾西江
51、月) 6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7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8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唐李白關山月) 9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唐李白把酒問月) 10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宋張先菩薩蠻) 誦讀欣賞教學設計 古代詩詞三首 教學目的: 一、指導學生運用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自學三首古代詩詞。 二、通過誦讀,體會詩詞描寫的景物和表達的感情。 三、背誦、積累。 教學步驟: 一、回顧學習十五夜望月時總結的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即:朗讀賞析(抓字眼、名句、妙語)積累 二、結合課文注解,運用工具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初步了解三首詩的大意,然后運用基本方法,逐步學習詩詞。 三、全班討論疑難問題。 四、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進一步加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蒸汽供氣合同范本
- 單位返聘合同范本
- 農村工程改建合同范本
- 農村住房貸款買賣合同范本
- 買賣股份合同范本
- 單位購買服裝購買合同范本
- 勞動仲裁聘用合同范本
- 出售廢鋼 廢鐵合同范本
- 勞務分包項目合同范本
- 中介甲乙丙方合同范本
- Unit 4 Time to celebrate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健康檔案模板
- 筋膜刀的臨床應用
- DB32-T 4790-2024建筑施工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標準
- 2022年安徽阜陽太和縣人民醫(yī)院本科及以上學歷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30年中國反芻動物飼料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護理團體標準解讀-成人氧氣吸入療法護理
- 幼兒園大班《識字卡》課件
- 2024-2030全球與中國寵物醫(yī)院市場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趨勢
- 《研學旅行課程設計》課件-2認識研學旅行的參與方
- 安全警示教育的會議記錄內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