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_第1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_第2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_第3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新密市實驗初中段曉紅教學目標:· 結(jié)合詩作背景,解析題目,初步了解體裁及作者的遭遇。· 吟詠課文,聯(lián)想畫面,賞析語言,深刻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高尚情懷。· 學習杜甫博大的胸懷,關心他人、愛國愛民的優(yōu)秀品質(zhì)。教學重難點: 吟詠課文,聯(lián)想畫面,賞析語言,深刻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高尚情懷。教學方法: 解題法、朗讀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探究法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過程:導語:回憶七年級和八年級上學期學過的杜甫的詩歌:江南逢李龜年、望岳、春望、石壕吏,引出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解析題目,了解起因1、分析“茅屋”。杜甫是盛唐大詩人,大唐盛世,應該錦

2、衣玉食,身居華屋才對,為什么會住在茅屋呢?屏顯背景:杜甫 43 歲的時候,爆發(fā)了安史之亂。那是一場民族大災難,田園荒蕪、民不聊生,到處饑餓哀號,到處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飽受了戰(zhàn)亂之苦。公元 759 年,安史之亂未定,杜甫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饑民遍野的關中,經(jīng)陜西、甘肅,歷盡險阻,終于逃到四川成都,一路上親眼看見人民的疾苦。公元 760 年春天,他求親告友,費盡周折,在西郊浣花溪畔,蓋了一間茅屋(今“成都草堂” ) ,暫時結(jié)束了輾轉(zhuǎn)飄零的流浪生活,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傲魬賾虻麜r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這些詩句,就是茅屋建成后,詩人

3、在江邊獨自散步和雨中憑欄遠眺時喜悅心情的反映。2、分析“為秋風所破”。問題:這種相對安閑自在的日子,長久嗎?學生從課文中了解到:八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掀去了屋頂上的茅草,把這臨時的居所給毀了!“屋漏偏遭連陰雨”,一場秋雨又不請自來,杜甫一家只好在風雨中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3、分析“歌”問題:遭遇如此窩心的事,任何人都難免痛心、悲憤,杜甫卻要“歌”一首?如果不是,又怎么理解題目中的“歌”呢?屏幕顯示:“歌行”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是初唐時期在漢魏六朝樂府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篇幅可短可長,保留著古樂府敘事的特點,聲律、韻腳比較自由,句式比較靈活,一般是七言,也穿插三、五、九言的句子。如:白

4、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琵琶行,長恨歌等。(二)朗讀賞析,雨夜聽心一首詩就是一顆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聲?讓我們用心的讀讀課文,用心的聆聽詩人的心聲吧。讀中悟1、聽配樂朗讀,說說這首詩的節(jié)奏、重音、語速、感情。2、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意中知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大意。( 1)提一提:同桌互相提問詩中難理解的詞語,準確把握詞義。( 2)說一說: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用生動的文字口述課文大意,說給同桌聽。( 3)試一試:將事情的每一步發(fā)展,凝煉成恰當?shù)乃淖中祟}。小組討論。歸納:秋風破屋 頑童抱茅 夜雨難眠 祈求廣廈析中品這四幅畫面,你覺得哪一幅寫得最好

5、,說說好在哪里?(可從表達方式、修辭方法、詞語運用等方面賞析)并將詩人的心理活動或思想感情凝煉成一個字。方法: 1、先自己思考,并在相應的內(nèi)容旁做批注。2、小組內(nèi)交流,選出代表在班級展示。歸納:第一幅: “怒號”運用擬人化手法寫風勢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卷”字很形象化,有力度;“三重”即“多重”,寫受害之重;“飛”“灑”“掛罥” “飄轉(zhuǎn)”“沉”等動詞細致地寫出了風吹茅草的情狀。不難體味出詩人焦灼、著急、無可奈何的心情。(急)第二幅: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的“欺”字并非真話。杜甫知道他們本是窮孩子,用茅草蓋屋或回家當柴燒,鋪床等,與其說生孩子們的氣,倒不如說生社會的氣,恨動亂社會造成人民貧困

6、;一個“老”字寫出詩人經(jīng)受戰(zhàn)亂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倚仗自嘆息”不僅可以想像出詩人氣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窺視到詩人悲嘆的深意(一嘆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么過呢;二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窮苦的人;三嘆戰(zhàn)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嘆)第三幅: :“俄頃”二句不僅濃墨渲染出陰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詩人愁慘的心境;“冷似鐵”中的“鐵”字說明長期顛沛流離,被子很破,很臟,很薄,很冷,很硬,看出杜甫的生活很困窘;“床頭”二句,寫大雨給詩人全家造成的災難?!坝昴_如麻”的“麻”字說明雨點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自經(jīng)”二句,表明從安史之亂以來,詩人因憂國憂民,早已難以入眠,更何況“

7、長夜沾濕”,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詩人徹夜難眠,浮想聯(lián)翩,由此時聯(lián)想到喪亂以來,由風雨飄搖的茅屋聯(lián)想到國家和人民,為下文作好鋪墊。(悲或哀)穿插: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學過的杜詩中是怎樣描寫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的 ?學生回憶,老師也補充:石壕吏寫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無人,唯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梢钥闯觯瑧?zhàn)爭殘酷,死傷慘重,老百姓衣食無著。春望里寫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因為戰(zhàn)亂山河破碎,人煙稀少。無家別里寫到“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這是連年戰(zhàn)爭造成的人亡村衰,空寂蕭條,毫無生氣的社會縮影。月夜中寫到“遙

8、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這是詩人在安史之亂時,在逃亡中和在長安俘虜營中所寫的,痛訴戰(zhàn)爭給詩人帶來妻離子散的痛苦。第四幅: 正因為他親身經(jīng)歷了戰(zhàn)亂之苦,又親眼看見了百姓所受的苦難,所以面對自己重重的不幸,詩人沒有發(fā)泄自己的不滿,而是由已及人、由近及遠,想到飽經(jīng)喪亂、顛沛流離的天下寒士在風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忘卻了自己的苦難,發(fā)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鏗鏘吶喊!并且意猶未盡,把由己及人升華到舍己救人:“嗚呼 !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甘愿為天下窮苦人犧牲自己,博大的胸懷,至死無悔的高尚情懷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愿)(是啊。詩人的大聲疾呼

9、,正是他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流露,熱忱于百姓的赤子之心的彰顯,人道主義寬廣胸襟的展示!這是何等恢弘的氣度,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正如當代詩人郭沫若題詞:“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保ㄈ┟抗饷ⅲ痴涨Ч抛x詩,就是讀作者的人,讀作者的心,讀作者的思想,讀作者的人格。像杜甫這樣具有濟世胸懷的名人,你知道的還有哪些?說出他們的名句來。學生自由舉手回答: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總結(jié):詩為事作,屋憑人傳,如今成都草堂仍在,而現(xiàn)在的浣花溪畔,已是排排平房鱗次櫛比,幢幢高樓拔地而起,詩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已經(jīng)在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