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題庫全集醫(yī)學生必備(39)_第1頁
外科題庫全集醫(yī)學生必備(39)_第2頁
外科題庫全集醫(yī)學生必備(39)_第3頁
外科題庫全集醫(yī)學生必備(39)_第4頁
外科題庫全集醫(yī)學生必備(3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十章 直腸肛管疾病一、填空題1.肛管上自齒狀線,下至肛緣,長約 34cm 。2.肛裂、前哨痔、乳頭肥大常同時存在,稱為肛裂三聯(lián)征。3.直腸癌是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至齒狀線之間的癌。4.外科臨床上將直腸癌分為低位直腸癌 (距齒狀線 5cm 以內(nèi) ;中位直腸癌 (距齒狀線 5 10cm;高位直腸癌 (距齒狀線 10cm 以上 。5.直腸粘膜呈現(xiàn) 810個隆起的縱形皺襞,稱為肛柱。相鄰兩個肛柱基底之間有半月形 皺襞,稱為肛瓣。肛瓣與肛柱下端共同圍成的小隱窩,稱為肛竇。二、判斷改錯題1.診斷直腸癌最重要的方法是直腸乙狀結腸鏡檢。答:錯 直腸指診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具有很高的癌變傾向。答:對三、選

2、擇題A型題 1.關于直腸肛管的解剖,下列哪項不對 EA.齒狀線以上是粘膜,齒狀線以下是皮膚2.肛管的長度為 CA. 0.5cm B. 12cm C. 34cm D.4cm E. 45cm3.肛門內(nèi)括約肌與外括約肌的皮下部交界處稱之為 D4.直腸乙狀結腸鏡、纖維結腸鏡檢查最易發(fā)生的危險是 DC.內(nèi)痔出血 D.直腸、乙狀結腸破裂穿孔5.肛裂常發(fā)生在肛管的 D6.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常繼發(fā)于 CA.肛裂 B.肛瘺 C.肛竇炎 D.內(nèi)痔注射 E. 直腸息肉7.肛瘺多由哪種手術引起 D8.肛瘺的手術療法中影響手術效果的關鍵步驟在于 CC.正確地找到內(nèi)口,將內(nèi)口切開或切除并且不損傷括約肌E. 以上所述都不是9

3、.直腸肛周膿腫手術治療中,下列操作哪一點不對 BA.切口應在紅腫、壓痛或波動最顯著的部位E. 每次排便后用 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并更換敷料10.內(nèi)痔是由于下列哪一項靜脈擴大、曲張所致 C11.痔核一般多發(fā)生在 CA.截石位 12, 6, 9點鐘處 B.胸膝位 3, 7, 11點鐘處C. 截石位 3, 7, 11點鐘處 D.胸膝位 12, 6, 9點鐘處12.排便時肛門疼痛,大便帶鮮血,最常見于哪種病 B13.肛管直腸疾病,下列哪一種可以發(fā)生惡變 C14.除幼年性息肉外,直腸息肉多發(fā)生在 EA. 28歲 B. 1216歲 C. 2030歲D. 3040歲 E. 40歲以上15.直腸癌的早

4、期癥狀是 CD .排尿不暢或疼痛 E. 下腹脹痛16.直腸癌直接蔓延環(huán)繞腸管 1周約需 CA . 6個月 B. 69個月 C. 1224個月D . 2430個月 E. 36個月17.直腸癌向遠側腸壁縱軸浸潤擴散超過腫瘤邊緣距離一般 D18.肛管癌一般最可能轉移至 BE. 腹主動脈周圍淋巴結19.直腸癌的主要轉移途徑是 BA. 直接蔓延 B. 淋巴轉移E .血行加直接蔓延20.關于直腸癌淋巴轉移,下列錯誤的應是 BA .腫瘤侵犯腸壁越深,蔓延周徑越大,淋巴轉移率越高B .向腸內(nèi)生長的癌腫,淋巴轉移率較低C .高位直腸癌不會發(fā)生向下轉移的可能D .下段直腸癌向上方和側方轉移為主E. C和 D 兩者

5、21.一 40歲男性患者,近幾月來排便增多,偶有便血,肛門墜脹,門診按內(nèi)痔注射治療,癥狀仍不能緩解,此時應首先作 BD .直腸內(nèi) B 超檢查 E.盆腔 CT 檢查22.一 8歲患兒經(jīng)常大便出血,鮮血見于大便表面,每日大便 1 2次,無其他痛苦,偶有 像草莓樣肉團脫出肛外,直腸指檢距肛門 5 6cm 處可觸及葡萄狀腫塊,質軟,指套有 血跡,應考慮 EA .內(nèi)痔 B.肛乳頭肥大 C.直腸脫垂 D.直腸癌 E. 直腸息肉23.一 30歲女性患者,近半年來排便次數(shù)增多,下腹部隱痛,有里急后重,大便檢查有膿 細胞及少量吞噬細胞,經(jīng)內(nèi)科按慢性痢疾治療無效,此時應首先作 DD. 鋇灌腸檢查 E. CEA檢查

6、24.一 30歲男性患者,肛門外經(jīng)常不潔,分泌物有惡臭,時有肛門處腫痛,檢查發(fā)現(xiàn)距肛 門 2.5cm 處,有乳頭狀突起,觸診有索狀物與肛門相連,且有壓痛,屬何種疾病, 如何處理 DE. 肛裂行切除術B型題 A .排便時痔核不脫出肛門,排便時滴血B .排便時痔核不脫出肛門,痔核較小C. 排便時痔核脫出肛門,便后痔核可自行復位D .痔核反復脫出,且不能自行還納E .肛門外劇痛脫出,且不能自行還納25.期內(nèi)痔會出現(xiàn) C26.廈期內(nèi)痔會出現(xiàn) D27.一期內(nèi)痔會出現(xiàn) AA .注射療法 B.痔單純切除術 C. 痔環(huán)切術28. I 、期內(nèi)痔出血應選擇 A29.較大且孤立的內(nèi)痔或混合痔應選擇 B30.嚴重的環(huán)

7、形痔應選擇 CC型題 31.直腸息肉會引起 A32.肛裂會引起 CX型題 33.關于肛管周圍的括約肌,下列描述哪些是正確的 ABCDA .內(nèi)外括約肌圍繞全周徑B .內(nèi)括約肌不是隨意的C. 外括約肌是隨意的D .外括約肌可以分為皮下部、淺部、深部E. 肛管括約肌組成四個肌環(huán)34.直腸癌的病人臨床上常規(guī)檢查應作 ACEA. 直腸指診 B.肛門鏡檢查 C. 直腸乙狀結腸鏡35.肛提肌以上的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為 ACA.直腸后間隙膿腫 B.坐骨肛管間隙膿腫 C. 骨盆直腸間隙膿腫D.肛門旁皮下膿腫 E. 以上都是36. 齒狀線周圍的直腸痛淋巴結轉移的主要途徑是 ABDD.向上轉移 E. 以上都是37.

8、直腸癌常被誤診為 ABCA.痔 B.慢性痢疾 C.結腸炎 D.肛瘺或隱窩炎 E. 肛周膿腫四、名詞解釋齒狀線 : 肛瓣邊滎與肛柱下端共同在直腸與肛管交界處形成的鋸齒狀環(huán)形線稱齒狀線。 五、問答題試述齒狀線的解剖意義及其臨床意義。答 : 齒狀線是直腸與肛管的交界線,是重要的解剖標志,亦是胚胎時期內(nèi)外胚層的交界處。 齒狀線上下的血管、 神經(jīng)及淋巴來源都不同, 其臨床意義如下:齒狀線以上是粘膜, 受自 主神經(jīng)支配,無疼痛感;齒狀線以下是皮膚,受陰部內(nèi)神經(jīng)支配,疼痛感覺敏銳,故內(nèi)痔的 注射及手術治療均須在齒狀線以上進行, 切忌在齒狀線以下。 齒狀線以上由直腸上下動脈 供應, 齒狀線以下由肛管動脈供應。 齒狀線以上是直腸上靜脈叢通過直腸上靜脈引流至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