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車造型與空氣動力學_第1頁
轎車造型與空氣動力學_第2頁
轎車造型與空氣動力學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轎車造型與空氣動力學空氣阻力 眾所周知,車速越快阻力越大,空氣阻力與汽車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空氣阻力占汽車行駛阻力的比率很大,會增加汽車燃油消耗量或嚴重影響汽車的動力性能。據(jù)測試,一輛以每小時100公里速度行駛的汽車,發(fā)動機輸出功率的百分之八十將被用來克服空氣阻力,減少空氣阻力,就能有效地改善汽車的行駛經濟性,因此轎車的設計師是非常重視空氣動力學。在介紹轎車性能的文章上經常出現(xiàn)的“空氣阻力系數(shù)”就是空氣動力學的專用名詞之一,也是衡量現(xiàn)代轎車性能的參數(shù)之一??諝庾枇ο禂?shù) 汽車在行駛中由于空氣阻力的作用,圍繞著汽車重心同時產生縱向,側向和垂直等三個方向的空氣動力量,對高速行駛的汽車都會產生不同的

2、影響,其中縱向空氣力量是最大的空氣阻力,大約占整體空氣阻力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它的系數(shù)值是由風洞測試得出來的,與汽車上的合成氣流速度形成的動壓力有密切關系。當車身投影尺寸相同,車身外形的不同或車身表面處理的不同而造成空氣動壓值不同,其空氣阻力系數(shù)也會不同。由于空氣阻力與空氣阻力系數(shù)成正比關系,現(xiàn)代轎車為了減少空氣阻力就必須要考慮降低空氣阻力系數(shù)。從50年代到70年代初,轎車的空氣阻力系數(shù)維持在0.4至0.6之間。70年代能源危機后,各國為了進一步節(jié)約能源,降低油耗,都致力于降低空氣阻力系數(shù),現(xiàn)在的轎車空氣阻力系數(shù)一般在0.28至0.4之間。轎車外形設計為了減少空氣阻力系數(shù),現(xiàn)代轎車的外形一般用園

3、滑流暢的曲線去消隱車身上的轉折線。前圍與側圍、前圍、側圍與發(fā)動機罩,后圍與側圍等地方均采用園滑過渡,發(fā)動機罩向前下傾,車尾后箱蓋短而高翹,后冀子板向后收縮,擋風玻璃采用大曲面玻璃,且與車頂園滑過渡,前風窗與水平面的夾角一般在25度33度之間,側窗與車身相平,前后燈具、門手把嵌入車體內,車身表面盡量光潔平滑,車底用平整的蓋板蓋住,降低整車高度等等,這些措施有助于減少空氣阻力系數(shù)。在80年代初問世的德國奧迪100C型轎車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它采用了上述種種措施,其空氣阻力系數(shù)只有0.3,成為當時商業(yè)代轎車外形設計的最佳典范。(下圖是現(xiàn)代轎車)據(jù)試驗表明,空氣阻力系數(shù)每降低百分之十,燃油節(jié)省百分之七左右。曾有人對兩種相同質量,相同尺寸,但具有不同空氣阻力系數(shù)(分別是0.44和0.25)的轎車進行比較,以每小時88公里的時速行駛了100公里,燃油消耗后者比前者節(jié)約了1.7公升??疾燹I車車形的發(fā)展史,從本世紀初的福特T型箱式車身到30年代中型的甲蟲型車身,從甲蟲型車身到50年代的船型車身,從船型車身到80年代的楔型車身,直到今天的轎車車身模式,每一種車身外形的出現(xiàn),都不是某一時期單純的工業(yè)設計的產物,而是伴隨著現(xiàn)代空氣動力學技術的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