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壓強易錯題☆(共55頁)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782ce81e-7ca9-4fcf-8b09-9ba5c58d13c5/782ce81e-7ca9-4fcf-8b09-9ba5c58d13c51.gif)
![經(jīng)典壓強易錯題☆(共55頁)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782ce81e-7ca9-4fcf-8b09-9ba5c58d13c5/782ce81e-7ca9-4fcf-8b09-9ba5c58d13c52.gif)
![經(jīng)典壓強易錯題☆(共55頁)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782ce81e-7ca9-4fcf-8b09-9ba5c58d13c5/782ce81e-7ca9-4fcf-8b09-9ba5c58d13c53.gif)
![經(jīng)典壓強易錯題☆(共55頁)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782ce81e-7ca9-4fcf-8b09-9ba5c58d13c5/782ce81e-7ca9-4fcf-8b09-9ba5c58d13c54.gif)
![經(jīng)典壓強易錯題☆(共55頁)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782ce81e-7ca9-4fcf-8b09-9ba5c58d13c5/782ce81e-7ca9-4fcf-8b09-9ba5c58d13c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壓強易錯題分析與啟示有關壓強的內(nèi)容可以歸納為:一個概念,兩個公式。但是在應用知識解題時,總會產(chǎn)生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其中不少是根本性的,尤其是在兩個公式的選用上,出現(xiàn)許多誤區(qū),本文結合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典型錯誤進行分析,便于解題時引發(fā)大家注意和重視。 考慮不周,顧此失彼例1. 如圖1,在水平桌面上放著三個鋁制實心的圓柱體,它們的質量分別是100g、130g、170g,它們對桌面的壓強大小判斷正確的是( )圖1A. 甲最大; &
2、#160; B. 丙最大;C. 一樣大;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錯解一:由題意可知:丙的重力最大,對桌面的壓力也最大,根據(jù)可判斷選B。錯解二:由圖可知:甲的受力面積小,根據(jù)可判斷選A。錯解三:由于丙的壓力最大,受力面積也最大,根據(jù)可判斷選D。錯解分析:前兩種解法都是片面的,只考慮影響壓強大小的兩個因素中的一個,都屬于考慮不周、顧此失彼。第三種解法雖然同時考慮到了決定壓強大小的兩個因素,但沒有考慮到放在
3、水平桌面上的圓柱體的特殊性。正解:由于壓力而因物體是都是鋁制的實心圓柱體,而且高度相同,故選C。啟示:對于放在水平面上的柱形固體和柱形容器中盛有液體的情況,公式和都適用,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做這類特殊題時,一定要考慮全面,靈活地選擇公式。 跟蹤練習:1. 如圖2所示,一塊長方體橡皮,重為0.3N,側放于水平桌面上時,它與桌面的接觸面積是1×103m2,它對桌面的壓強是_Pa。若沿ab方向豎直向下切去一塊,則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_、橡皮的密度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圖22. 如圖3,兩個形狀、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實心物體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對桌面產(chǎn)生的壓力F
4、或壓強p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 F1F2; B. F1>F2;C. p1p2; D. p1>p2。圖3 概念模糊,亂用公式例2. 重20N的容器,容積為4×102m3,裝滿水后,它對水平桌面
5、的壓強為5000Pa,若水的深度為20cm,試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g10N/Kg)錯解一:水對容器底的壓力錯解分析:本題解在于認為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而忽略容器的形狀。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柱形容器放在水平面上時,才有。此題根據(jù)題意不能直接確定容器的形狀,因而造成解題的錯誤。錯解二:此題涉及的是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應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來算出壓強,再根據(jù)來算出壓力。錯解分析:此解法似乎是正確的。因為已經(jīng)考慮了容器的形狀,但沒考慮等式成立的條件。要使此等式成立,容器必須是柱狀體,因此再次造成這道題的解題錯誤。正解:先求出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最后求出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啟示:1. 解決壓強綜
6、合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分清是固體的壓強還是液體的壓強。一般地,固體的壓強與壓力問題先考慮壓力,后考慮壓強,用求解;液體的壓強與壓力問題,先考慮壓強,用,然后考慮壓力,用。2. 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與容器的形狀有關,根據(jù)我們可以知道,當柱形容器放在水平面上時,;當容器上粗下細時,;當容器上細下粗時。 跟蹤練習:3. 如圖4所示,A、B為兩個等高圓柱形容器,容器的底面積之比為2:1,都裝滿水,現(xiàn)將質量之比為1:3的木塊a、b分別輕輕放入兩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之比為_,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之比為_。圖44. 如圖5所示的密閉容器,兩個底面A和B的面積不等,內(nèi)盛有一定質量的某種液體。液體
7、對底面A的壓強、壓力分別為pA、FA;如果把容器倒置后,液體對底面B的壓強、壓力分別為pB,F(xiàn)B,那么pA_pB,F(xiàn)A_FB(選填“>”、“<”、“”)圖5 不理解物理意義,隨意取舍例3. 用磚砌成長20m、寬24cm的一堵墻,已知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是,求墻可砌多高?(,磚縫里泥重不計,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錯解:設墻可砌的高度為h,則墻重墻給地基壓強是:錯解分析:該題解答過程是正確的,問題出在對計算結果的處理上,墻如果砌成1.66m高,產(chǎn)生的壓強將比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強大一些,地基無法承受,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舍去后面的數(shù)而不能進位。正解:墻可砌1.65m高。啟示:這
8、類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是,計算結果的處理不顧其物理意義,一概“四舍五入”而使得出的結論與題設(實際情況)相悖。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學習物理時,切不可一概而論地運用數(shù)學觀點去分析解決物理問題。 思維片面,忽視條件例4. 如圖6所示,甲、乙兩支完全相同的試管。分別裝有質量相等的液體。甲試管豎直放置,乙試管傾斜放置,兩試管液面相平。設液體對兩試管底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則( )圖6A. B. C.
9、0;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錯解一:由圖可知:乙試管中液體的長度大,根據(jù)可判斷選A。錯解二:由于甲、乙兩圖的液體高度相同,但是不知道液體密度的大小,根據(jù)可判斷選D。錯解分析:這兩種解法一種是思維缺陷,一種是對公式中各物理量理解不夠,沒有充分挖掘題目中的條件。正解:從圖中可知,兩管中液體的高度相同,又知道液體的質量相同,說明乙液體的體積大,即密度小。根據(jù)可知甲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大,故選C。 跟蹤練習:5. 甲、乙兩燒杯中分別盛有兩種不同液體,燒
10、杯的底面積之比為3:1,液體密度之比為1:2,液體高度之比為2:1,則兩燒杯底面所受液體的壓強之比是_。 審題不細,亂代物理量例5. 將一個質量為2kg、底面積為0.05m2的長方體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積為0.8m2。則長方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取g10N/kg):A. 2.5Pa; B. 25Pa; C. 40Pa; &
11、#160; D. 400Pa錯解:由題意可知:由于物體水平放置,壓力由,可判斷選B。錯解分析:這種解法主要是對中S的含義不清楚,出現(xiàn)盲目亂代現(xiàn)象,公式中的S是指受力面積,即兩個物體之間接觸的面積。正解:由題意可知:由于物體水平放置,壓力因為長方體的面積和桌面相比較,長方體的面積比較小,所以受力面積為0.05m2由,可判斷選D。啟示:在運用公式時,要仔細分析S是哪一個量,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做這類題時,一定要仔細審題。 跟蹤練習:6. 密度為、邊長為a的正方體物塊,放在一豎直木樁的水平頂面上,木樁頂面是邊長為的正方形,木樁頂面的中心與正方體物塊底面中心恰好吻合。此時正方體物塊對
12、木樁頂面的壓強是( )A. B. C. D. 7. 如圖7所示,物體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從甲圖位置勻速運動到乙圖位置,在此過程中,A對桌面的壓力將_,A對桌面的壓強將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圖7 跟蹤練習參考答案:1. 300,不變
13、,不變;2. A;3. 1:1,2:1;4. >,<;5. 1:1;6. C;7. 不變,變小。巧借改變量 速解物理題例1. 在測定液體的密度時,有一同學測出了液體體積,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實驗做了兩次,記錄如下:液體體積/cm35.87.9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g10.712.8試求:液體的密度。解析:容器內(nèi)液體增大的質量與增加的體積成對應關系,以此作為解題的切入點,就可避免繁瑣的計算。例2. (2003年上海市)甲、乙、丙三個實心立方體物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已知。若在甲、乙、丙三個立方體上分別放一質量相等的銅塊,則三個立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大小關系_。
14、解析:放銅塊后立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增加的壓強與立方體的底面積有關,由進行轉換變形得(a為邊長)。再由,可得出進一步得到,??梢姡椎母淖兞孔钚?,丙的改變量最大,所以,壓強大小關系為。例3. 兩個等值電阻如圖1所示連成電路,開關S1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增加了0.2A,電路的總功率增加了1.6W,分別計算電源電壓和電阻的阻值。圖1解析: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由PUI可知增加的功率:,即:,變形得根據(jù)串聯(lián)分壓規(guī)律,S1斷開時R2兩端的電壓為4V,S1閉合時R2兩端的電壓為8V,增大的電壓是4V,由變形得例4. (2003年天津市)一輕質杠桿如圖2,AO小于BO,在A、B兩端懸掛重物后杠桿平衡。若將同
15、時向支點O移動相同的距離,則( )圖2A. 杠桿仍保持平衡B. 杠桿A端向下傾斜 C. 杠桿B端向下傾斜D. 無法判斷解析:由題意知:,推出左邊力和力臂乘積的改變量大于右邊力和力臂乘積的改變量,即左邊力和力臂乘積減少的多,所以杠桿A端上升,B端向下傾斜,應選C。例5. 一木塊重10N,漂浮在水面上,總體積的2/3露出水面,要使木塊全部浸沒水中,至少需要豎直向下的壓力是_。解析: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與木塊的重力大小相等為10N,木塊全部浸沒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是原來的3倍,增加的浮力是原來的2倍,增加的浮力與壓力的大小相等,即:例6. 如圖3,一圓柱形容器底面積為20cm2,內(nèi)裝水深30
16、cm,若把一個重6N的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的木塊放入水中,求:放入木塊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加了多少?(g10N/kg)圖3解析:放入木塊后,水面升高,根據(jù)力的相互作用,容器底上增加的壓力為,增加的壓強為即為水對容器底增加的壓強。例7. 某鐵制的機器零件質量為5.2kg,為了使該零件變輕些,用多少體積的鋁替代鐵,才能使其質量減少一半。()。解析:零件減少的質量為2.6kg,兩種金屬的密度之差為,則替代的體積若按常規(guī)解法:由題意知得,得可見,借助改變量確實能大大簡化解題過程,提高解題速度。例說壓強公式的活用一般情況下,固體壓強用公式PF/S計算比較方便,而液體壓強用Pgh計算比較方便。但在一些
17、特殊情況下,靈活應用這兩個公式,可使問題的解答更簡捷。以下舉例說明:一、放在水平支撐面上的圓柱體,長方體類固體對支撐面的壓強可用公式Pgh計算。推導:如圖1所示,設圓柱體高為h,底面積為S。圓柱體對支撐面的壓力FGShg,它對支撐面的壓強PFSgh圖1例1. 如圖2所示高度相同的銅圓柱體和鋁圓柱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則它們對桌面的壓強( )圖2A. 銅的大 B. 鋁的大C. 一樣大 D. 無法判斷解析:根據(jù)公式Pgh,由于兩圓柱高度相同,而銅的密度大于鋁的密度,所以正確選項為A。例2. (2002年海南省中考試題)頂小底大的圓臺形煙囪高h,由平均密度為的材料建成,那么煙囪作用于地面的壓強( )A.
18、 等于gh B. 小于ghC. 大于gh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解析:如圖3,以圓臺形煙囪的底面積作一圓柱體(虛線所示)則此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強為PG圓柱/Sgh,顯然煙囪的重力G煙一定小于圓柱體重力G圓柱,它們的底面積相同為S,因此煙囪對地面的壓強小于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強,即小于gh,故選項B正確。圖3二、液體對放在水平面上的圓柱體和長方體形容器的壓力可用公式PF/SG液/S來計算。例3.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量筒內(nèi)盛有濃鹽水,如果同量筒內(nèi)加水(液體沒有溢出)則溶液對量筒底部的壓強將( )A. 先增加后減小B. 先減小后增加C. 增大D. 無法確定解析:很多同學錯選了選項D。因為根據(jù)公式Pgh計算,
19、加水后,變小,而h變大,因此Pgh的乘積大小不能確定。本題正確選項應為C。因為量筒屬圓柱形容器,且水平放置,所以溶液對量筒底部的壓力F等于量筒內(nèi)溶液的重力G。根據(jù)公式PG/S可知,當加水后,G增大,S不變,故P增大。例4. 一密度為木0.06×103kg/m3,邊長l10cm的正方體木塊投入裝水的底面積為S400cm2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未溢出,求木塊在水面上靜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增大了多少?(g取10N/kg)解析:此題是有關密度、壓強的綜合題,由于量筒為圓柱形容器,投放木塊前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壓力等于水的重量,投放木塊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壓力等于水和木塊的總重力,也就是投放木塊后
20、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壓力的增加量等于木塊的重力G木。木塊的重力G木木l3g0.6×103×(10×10-2)3×106N故放入木塊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大了壓強的求解方法1. 整體法以整體為研究對象,對于液面高度變化及不同液體混合等問題運用整體法解決較為方便。例. 如圖1所示,冰塊浮在杯中水面上,且水面上覆蓋有一層煤油。問:在冰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怎么變?油面厚度怎么變?圖1分析與解:以冰塊、水、煤油構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油層和水層的厚度如圖1所示和如圖2所示,由于整體總重力不變,此整體對同樣的杯底的壓強不變,故有:圖2顯然,冰熔化成水后煤油層厚度變薄,即,故
21、上式等號左端應為正。所以,即水面上升。故正確答案為:水面高度上升,煤油層厚度變薄。2. 假設法指在分析問題時,依據(jù)具體情況把問題中某個過程或條件假設為理想的物理過程或特殊條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例. 如圖3所示,一同學測定大氣壓時,測得水銀柱高度為74cm,若此時外界為一個標準大氣壓,當玻璃管傾斜放置時,則管內(nèi)水銀柱:()A. 長度變長,高度不變;B. 長度、高度都不變;C. 長度變長,高度減?。籇. 長度、高度都變大。圖3分析與解:外界為一標準大氣壓,而水銀柱高為74cm,則說明管中水銀柱上方含有少量空氣。當管傾斜放置時,假設水銀柱長度不變,則水銀柱高度變小。大氣壓對管中空
22、氣柱壓強變大,空氣柱體積變小,故水銀柱長度變長。假設水銀柱高度不變,則水銀柱長度變長,空氣柱長度變短,空氣柱產(chǎn)生的壓強變大,所以水銀柱要下降,故高度減小,故正確答案為C。3. 等效法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對復雜的物理問題,進行變換,達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目的,在求解液體壓力時,因而得到“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以容器底面積為截面,以液體深度為高的液柱重”,靈活運用結論,許多題目便可迎刃而解。例. 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密封的圓臺形容器,其截面如圖4所示,容器中裝有一定量的水,水未裝滿,水對容器底壓力、壓強分別為F、p,與把容器倒置,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壓強與F、p的大小關系是:( )A. ;B.
23、 ;C. ;D. 。圖4分析與解:上口小下口大,倒置后液面要上升,根據(jù),易得壓強;但壓力,倒置后,p變大、S變小,則不能確定F的變化情況。若根據(jù)“等效法”,正放(如圖5所示);倒放(如圖6所示),所以,故正確答案為A。圖5 圖64. 隔離法將研究對象從其所處的系統(tǒng)中隔離出來,分析和研究其所處的狀態(tài)即受力情況等。利用隔離法解題要特別注意正確選取隔離體。例. 如圖7所示,圓柱形容器內(nèi)部底面上有一個錐形的凸出體(它與容器底是連在一起的)。若該錐體質量為m,高為h,體積為V,底面積為S,當容器中倒入密度為,深為的液體時,錐體對容器的壓強為多大?圖7分析與解:如圖7所示,將以錐體底面為底的液柱隔離出來,
24、則這個液柱的重力加上錐體的重力,等于錐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即,再由得:。5. 割補法運用分割填補的手段,使事物的特點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有助于問題的解決。運用割補法解題時,要使經(jīng)過割補后的問題與原來的問題意義相符。在比較液體壓力、壓強時,應用求解時,有時各物理量的變化關系不十分清楚,若靈活的采用割補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 如圖8所示,甲、乙兩只完全相同的圓臺形容器內(nèi)分別裝有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設它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則:( )A. B. C. D. 無法確定圖8分析與解:用來考慮,甲中是水,較大,但h較小;乙中是煤油,較小,但h較大。與h的乘積有何關系不清楚,容易得出“無法確定”。如用
25、來考慮,S為容器底面積是相同的,但F的大小不清楚,亦容易得出“無法確定”。現(xiàn)采用“割補法”考慮此問題,如圖8所示那樣割補的結果使得液體對容器底壓強不變,使容器底面積變小了,并且使得液體對底面的壓力等于液重。那么對于圖8中甲、乙割補后的情況:甲割去的三角形較小,則留下的底面積S較大,這樣經(jīng)割補后甲、乙兩容器中液體對底部的壓力相等,而甲的底面積較大,因而得出的結論,故正確答案為C。6. 作圖法用作圖法來直觀的表示各物理量的關系,在解決某些問題時,利用作圖法可以用幫助正確的認識物理過程,使抽象變具體,還能省去一些煩瑣的運算。例. 設有兩種液體,且,現(xiàn)有兩只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甲和乙,若取等體積的兩種
26、液體倒?jié)M甲容器,再取等質量的兩種液體倒?jié)M乙容器。甲、乙兩容器中液體分別對容器底的壓力為。則的關系是:。分析與解:是圓柱形容器,壓力大小等于液體重力大小,又因為重力大小與質量有關。所以本題實質就是比較兩質量的關系,此題可以用計算法求解,也可以用作圖法求解,但作圖法求解更快些。據(jù)題意作出圖9,圖甲中斜線部分為,圖乙中斜線部分為,由,可知圖甲中斜線部分質量大于圖乙中斜線部分的質量,推知。故填。圖97. 估算法通過審題、分析與比較并能結合生活實際,對某些過程或某些物理量作出估算,再通過適當?shù)倪\算,得出合適的答案。這類問題的求解要抓住事物的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例. 一個中學生雙腳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對
27、地面的壓強值接近于:()A. B. C. D. 分析與解:估算中學生重力G約為,雙腳鞋底面積S約為,則對地面壓力,雙腳站立時,鞋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即受力面積S為,雙腳站立時,對地面壓強p為,最接近。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的關鍵是選擇正確的解題方法,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逐步培養(yǎng)勤于思考,善于總結,敢于分析,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時時尋找最佳的解題方案,從而提高物理解題能力。變中抓不變妙法能解難解物理習題,若抓住題里變化中隱含的不變條件,能使問題得以巧妙解決。一. 在物理現(xiàn)象中尋找不變條件例1. 如圖1所示的托里拆利實驗裝置中,下列哪種情況能使玻璃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發(fā)生變化( )圖1A.
28、將管傾斜B. 將玻璃管變粗C. 向水銀槽中加少量水銀D. 外界大氣壓發(fā)生變化解析:因管內(nèi)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和外界大氣壓相等,當外界大氣壓不變化時,由知,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h就不會發(fā)生變化,抓住這個不變量,在選項提供的物理現(xiàn)象中找出正確選項。當玻璃管傾斜時,管內(nèi)水銀柱的長度變長了,但豎直高度差沒有發(fā)生改變;當玻璃管變粗時,管內(nèi)水銀增多,但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也不發(fā)生變化;當向水銀槽中加入少量水銀后,槽中水銀面和管內(nèi)水銀面同時升高,管內(nèi)外水銀面高度差仍然不變;只有當外界大氣壓發(fā)生變化時,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才會發(fā)生變化。故選D。因此,觀察物理現(xiàn)象,抓住現(xiàn)象中的不變條件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二. 在物理
29、過程中尋找不變條件例2. 如圖2所示,在大燒杯里放入水,將一個裝水的試管放入燒杯,用酒精燈對燒杯加熱,試管中的水能沸騰嗎?圖2解析:燒杯里的水被酒精燈不斷加熱,水在沸騰的過程中,需要繼續(xù)吸熱而溫度保持在100不變,試管中的水溫度達到100以后,就不能再從燒杯中的水里吸收熱量,因而試管里的水不能沸騰。因此,進行物理過程的分析,抓住過程中的不變條件是解決問題的有力杠桿。三. 在物理變化中尋找不變條件例3. 質量M50kg的鋼質機器,為了使它減輕G100N,現(xiàn)將機器的部分鋼件改為鋁件,問至少需多少千克鋁件來代替鋼件才符合要求?(,)解析:用鋁件代替鋼件后,原機器零件的總體積不會改變,只是總重減少10
30、0N,抓住體積這個不變量,才不會出錯。因為鋼質機器要減輕100N,而所以即因此,綜合物理變化,抓住變化中的不變條件是解決問題的戰(zhàn)術。四. 在物理圖形中尋找不變條件例4. 某同學手邊有一個電池組,開關,一只電壓表,一只規(guī)格為0R0的滑動變阻器,他設計了圖3電路,你能知道他是如何測出Rx的阻值嗎?圖3解析:一般情況下,用伏安法測未知電阻,現(xiàn)缺少電流表,怎么辦?該同學設計了圖示電路,從圖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一只最大阻值為R0的滑動變阻器,因此抓住這個不變條件,根據(jù)歐姆定律及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斷開S1,閉合S2,測得RxR0串聯(lián)的總電壓u,斷開S2,閉合S1,測得Rx的電壓ux,則
31、:所以因此,看準物理圖形,抓住圖形中的不變條件是解決問題的捷徑。五. 在物理實驗中尋找不變條件例5. 某同學手中有一塊不知是什么金屬的薄片,老師沒給他測量質量(或重力)的天平(或彈簧秤)等儀器,只給他一個沒有刻度的量筒和一些水,老師讓他用自己平時使用的文具(三角板,圓規(guī),刻度尺等)測出該金屬薄片的密度。解析:根據(jù)密度公式測簿片密度,因無天平,式中質量m無法測出,用刻度尺測薄金屬片的體積V又不準確,怎么辦?聯(lián)系我們學過的阿基米德原理及物體浮在液面上的條件,抓住金屬片的質量不變,重力不變,體積不變,使它漂浮在水面上時排開水的體積也不變,沉入水底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本身的體積。由此具體的測量方法如下
32、:在量筒中放適量的水,用刻度尺測出水面到量筒邊的長度,將金屬薄片做成凹形,使它漂浮在量筒中,用刻度尺測出水面到量筒邊的長度。由此算出水位升高的高度為,設量筒的截面積為S,則:由漂浮條件得:,即再將金屬片浸沒在量筒的水中,測出水面到量筒邊的長度。由此算出水位升高的高度為,則金屬片的體積。所以可得:即因此,做好物理實驗,抓住實驗中的不變條件是解決問題的可靠措施。六. 在物理概念中尋找不變條件例6. 標有“PZ220100”的燈泡,接在110伏的電路中,求燈泡消耗的電功率是多少?解析:一只燈泡在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確定后,其電阻也就確定了,在忽略溫度影響的條件下,燈泡燈絲電阻是個不變量,所以燈泡在額定
33、電壓或實際電壓的條件下工作時,其阻值相同,所以兩式相除得:即(瓦)因此,運用物理概念,抓住概念中的不變條件是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七. 在物理規(guī)律中尋找不變條件例7. 向墻上按圖釘,已知圖釘帽的面積是1厘米2,圖釘尖的面積是0.05毫米2,手指對圖釘帽的壓強是帕,求圖釘尖對墻的壓強?解析:壓力作用在固態(tài)物體上,沒有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時,可以通過它傳遞壓力,運用這一規(guī)律,把握住圖釘帽,圖釘尖上的壓力相等這一關鍵,抓住壓力沒有發(fā)生變化這個不變量,即,所以,從而(帕)因此,遵循物理規(guī)律,抓住規(guī)律中的不變條件是解決問題的常用手段。八. 在物理原理中尋找不變條件例8. 如圖4所示,把重為G的某物體分別沿長為的
34、三個斜面,勻速地拉到相同的高處,若不計摩擦,則()圖4A. 沿斜面拉物體做功最多B. 沿斜面拉物體做功最多C. 沿斜面拉物體做功最多D. 沿著三個斜面拉物體做功一樣多解析:若從沿斜面方向的拉力作功的角度去考慮,運用求解,頗有困難,因為由圖可知,而使物體升高相同高度,斜面越長越省力,即相應的拉力,從而F、中一個量小,一個量大,其乘積的大小如何,是不易做出肯定回答的,若能想到功的原理,抓住機械做功與人直接做功相等這個不變量,解答就易如反掌了。由三個斜面等高,沿斜面勻速將物體拉上頂端,拉力做的功與人直接把物體提高h做的功相等,故選D。因此,掌握物理原理,抓住原理中的不變條件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
35、160;用整體法解題所謂“整體法”,就是無論“復合體”由幾個物體組成,均把它們看作一個整體來研究的一種解題方法?,F(xiàn)舉例如下:例1. 如圖1所示,在彈簧下拉一重物A和吊籃B,一人站在籃中,此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為700N,當人用100N的力豎直向下拉A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為( )A. 800N B. 600N C. 700N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圖1解析:該題若將重物、吊籃和人分離開分析就比較復雜,若把重物、吊籃和人組成的整體作為研究對象,它只受到兩個外力作用,即重力和彈簧秤的拉力。根據(jù)物體的平衡條件可知:整體的重力等于彈簧秤的拉力,因為當人用100N的力豎直向下拉A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仍為700N,故選
36、C。例2. 滑輪組下吊著一只60N的吊籃,重600N的人站在吊籃里拉繩子自由端使吊籃勻速上升,如圖2所示,若動滑輪重30N,不計摩擦和繩重,那么他必須用多大的拉力?圖2解析:設繩頭和手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F,把吊籃、人和動滑輪看作一個整體。整體受力如圖3所示。圖3由于整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為平衡力,即有:所以手拉繩子自由端的力為: 一題多解,妙在思維變換題:如圖1所示,將質量為的銅塊放置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塊上,恰能使木塊全部浸入水中,而銅塊仍留在空氣中,如果把質量為的銅塊掛在木塊下面,也恰能使木塊全部浸入水中,求與的質量比。圖1解法1:隔離法取木塊為研究對象,在圖1(甲)所示情況下
37、,木塊受力如圖2(甲)所示。圖2因為木塊靜止,受力平衡,所以(1)在圖1(乙)所示情況下,木塊受力如圖2(乙)所示。因為,木塊靜止,受力平衡,所以(2)的受力分析如圖2(丙)所示,靜止,所以(3)由(1)、(2)、(3)式,得則有所以若選取銅塊為分析對象,分別為進行受力分析,依據(jù)受力平衡也可以列出方程組,解得結果和上述完全相同。解法2:整體法木塊和銅塊組成的整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由浮沉條件得(1)木塊和銅塊組成的整體處于懸浮狀態(tài),由浮沉條件得(2)(2)(1),得,所以以上兩種方法比較而言,隔離法復雜麻煩,稍不注意就會出錯。整體法簡潔明快,思路清楚,不易出錯。解法3:比較法圖1中(甲),(乙)兩種
38、狀態(tài)都為銅塊和木塊組成的整體,由浮沉條件可知比較圖1(甲)與圖1(乙)知浮力的增加量等于物重的增加量,即所以代入數(shù)值得解法4:等效法銅塊放在木塊的上面和銅塊掛在木塊的下面,都使木塊恰能全部浸入水中,其效果完全相同。則對木塊的壓力等于對木塊的拉力,即,所以所以代入數(shù)值解得等效法可以摒棄許多推導過程,道理簡單易懂,用來解決“復合體”問題,不失為一條捷徑。 關于大氣壓強習題的思考方法一. 用液片分析法解決大氣壓強問題1. 用液片分析法解大氣壓強計算題所謂“液片”就是在管內(nèi)和管外相交處或管內(nèi)某一處找一液面,它的面積等于管的面積,它的厚度可以看作零,它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它屬于液體的一部分。液
39、片分析法的步驟如下:1. 找準合適的液片。一般在管內(nèi)和管外的相交處或管內(nèi)某一處。2. 分析上下或左右表面受到的壓強;3. 根據(jù)液片所處的平衡狀態(tài),列出上下或左右表面壓強相等的等式,并將未知數(shù)代入等式建立方程;4. 解方程。例1. 如圖1所示,一端開口的玻璃管內(nèi)被水銀封有一部分氣體,水銀柱長3cm(1)當開口向上豎直放置時,管內(nèi)氣體壓強是多少厘米汞柱?(2)當開口向下豎直放置時,管內(nèi)氣體壓強是多少厘米汞柱?(3)當管水平放置時,管內(nèi)氣體壓強是多少厘米汞柱?(周圍的大氣壓強是一個標準大氣壓)圖1分析:(1)先在管內(nèi)氣體與水銀相交處找一液片a,此液片上表面受到向下的管內(nèi)水銀壓強,大氣壓強作用在水銀面
40、上經(jīng)水銀傳遞到液片上表面,下表面受到管內(nèi)氣體向上的壓強p,由于液片處于靜止,所以上下表面的壓強相等,即。(2)先在管外氣體與水銀相交處找一液片b,此液片上表面受到向下的管內(nèi)水銀壓強,管內(nèi)氣體向下的壓強p經(jīng)水銀傳遞到液片上表面,下表面受到管外氣體向上的大氣壓強,由于液片處于靜止,所以上下表面的壓強相等,即,。(3)先在管內(nèi)氣體與水銀相交處找一液片c,左邊液面受到管內(nèi)氣體向右的壓強p,右邊液面受到管外氣體向左的大氣壓強,由于液片處于靜止,所以左右表面壓強相等,即。2. 用液片分析法解答大氣壓說理題一些判斷液體流動的題目可以用液片分析法得到很好的解釋,它的方法是:(1)找準合適的液片。一般在管內(nèi)和管
41、外的相交處或管內(nèi)某一處。(2)分析上下或左右表面受到的壓強。(3)根據(jù)上下或左右表面受到的壓強的大小來判斷液體的流動。例2. 如圖2所示,把測量大氣壓強的托里拆利實驗裝置放在電子秤上,玻璃管A由支架固定,且跟水銀槽B的底部不接觸,當大氣壓強是時,電子秤的示數(shù)為Q,若外界大氣壓下降時,電子秤的讀數(shù)將怎樣?圖2分析:在管內(nèi)水銀和槽內(nèi)水銀相交處找一液片c,液片上表面受到管內(nèi)水銀對它向下的壓強,液片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大氣壓強,由于液片靜止。當外界大氣壓強變小時,液片上表面受到水銀向下的壓強大于這時的大氣壓強,管內(nèi)水銀就會流入水銀槽內(nèi),當流到上下表面壓強相等時,水銀不再流動,水銀槽內(nèi)水銀增多,總重增大,電
42、子秤的示數(shù)增大,就會大于Q。用液片分析法也可以靈活解答與托里拆利實驗有關的問題,同學們可以試一試。二. 用壓強與沸點的關系解釋實際問題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在運用這個關系時應該注意,這里的氣壓是指液體表面上方的壓強,可以是大氣壓強,也可能是其它氣體的壓強。例3. 用高壓鍋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將鍋冷卻,拿去限壓閥后打開鍋蓋,可以看到鍋內(nèi)的粥仍在沸騰。普通鋁鍋卻看不到這樣的現(xiàn)象。這是為什么?圖3分析:熄火時,高壓鍋內(nèi)溫度仍然高于100,冷卻后鍋內(nèi)水蒸氣液化,蒸氣減少,液面上方的氣壓比原來降低,水的沸點降低,低于現(xiàn)在的溫度,所以重新沸騰。三. 用平衡力的方法計算大氣壓強的
43、問題要選準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除分析重力外,還要分析各種壓強對物體表面產(chǎn)生的壓力,然后根據(jù)物體的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tài)列出力的平衡方程或方程組,代入數(shù)據(jù)并正確求解。例4. 小樂家的壓力鍋鍋蓋上標有“鋁制品廠24cm壓強鍋”的字樣,他測得限壓閥門的質量是100g,排氣孔的直徑約為3mm,這個壓力鍋正常工作時的最大壓強是多少?(g=10N/kg)分析:最大壓強指的是當限壓閥門剛被抬起將向外噴氣時的壓強。設鍋內(nèi)氣壓為,大氣壓為,現(xiàn)在對限壓閥進行受力分析,限壓閥所受重力為mg,鍋內(nèi)氣體通過限壓出氣口對限壓閥的壓力為,大氣壓對限壓閥的壓力為,當限壓閥剛被抬起將向外噴氣時,此時限壓閥處于靜止,有
44、:,最大壓強為: 走出解題陷阱大氣壓強是初二同學物理學習中的重難點,大家對這節(jié)內(nèi)容往往感到很吃力,特別是命題老師在命題時設置一些陷阱,更是使解題陷入撲朔迷離之中,增大了解題的難度,下面就一些容易設置陷阱的內(nèi)容作一歸類分析,以便同學們在復習時參考。一、考察學生未能挖掘題設條件而設置陷阱例1. 地球周圍存在著厚厚的大氣層,有人根據(jù)學過的物理知識計算出了大氣層的空氣重力,請你根據(jù)以下四個選項將空氣重力正確答案填在()內(nèi)A. B. C. 晴天是,陰天是0ND. 條件不足,無法確定錯解:由于此題所給我們的所有條件,里面一個數(shù)據(jù)也沒有,故有的同學認為此題根本無法計算,而選擇D。分析:此題看起來好
45、象一個數(shù)據(jù)也沒有,但仔細分析就可以發(fā)現(xiàn),里面隱含著一定的條件。隱藏的條件有地球的半徑,大氣壓強的值,空氣密度以及g9.8N/kg等。我們可以近似地認為,大氣的重力即為大氣壓力,由公式(S為地球的表面積)。正確解法如下:空氣重力為故應選A。二、考查學生能否正確理解大氣壓強的物理意義而設置陷阱例2. 開口向下的豎直放置的細玻璃管中有一段5cm長的水銀柱,管內(nèi)有部分空氣被水銀柱封住,如圖1所示,設當時的大氣壓為76厘米汞柱,則管內(nèi)氣體壓強值為()A. 5cm汞柱 B. 71cm汞柱C. 76cm汞柱 D. 81cm汞柱圖1錯解:C. 因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通,故管內(nèi)水銀柱的壓強與大氣壓相等,所以選A。分
46、析:設被封氣體的壓強p,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為,取水銀最下面的液片C為平衡面,C面的面積為S,C面受到向下的壓力;C面受到向上的壓力,根據(jù)二力平衡,有,即,所以汞柱5cm汞柱,所以正確選項為B。三、考查學生對托里拆利實驗的理解而設置陷阱例3. 甲、乙、丙三同學分別做托里拆利實驗,他們測得三根玻璃管內(nèi)水銀柱長度分別是75cm、74cm和76cm,已知在他們的實驗中有一根管子混入空氣,另有一根管子沒有豎直,則當時的大氣壓值應是()A. 74cm B. 75cmC. 76cm D. 以上都不對錯解:C. 76cm。因為大氣壓值是76cm汞柱高,所以選C。分析:設當時的大氣壓值為hcm汞柱,傾斜放置玻璃管
47、內(nèi)水銀柱長度為L1,則有,混入空氣的玻璃管內(nèi)水銀長度為L2,則有,比較三根管內(nèi)水銀柱長度有:。所以當時的大氣壓值為75cm汞柱,故選項B正確。四、對學生不能正確地理解大氣壓值的范圍而設置陷阱例4. 已知空氣密度為,大氣壓強值是,能否利用公式計算出大氣的厚度?(g取10N/kg)錯解:可以計算出大氣層的厚度,由可得:即大氣層的厚度為分析:這是一道典型的錯題,在解法上沒有錯誤,但對物理意義的理解出現(xiàn)了錯誤。在距地面2000m以內(nèi),每升高12m大氣壓強值減少133.3Pa,但大氣層的厚度約8000多千米那么厚,所以這樣計算是錯誤的,至于正確的計算方法在初中階段無法計算出來。五、學生對托里拆利實驗認識
48、模糊而設置陷阱例5. 已知本地當天的大氣壓值為750mm汞柱,而某同學在做托里拆利實驗時,測得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卻是720mm汞柱,這是什么原因?錯解:這是因為該同學做托里拆利實驗時選用的管子太粗,管內(nèi)水銀太重,所以水銀的高度要變小。分析:在做托里拆利實驗時,若玻璃管上方為真空,則管中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等于大氣壓的大小。由液體壓強公式的意義可知,管的粗細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即使管子粗些,水銀柱高度也不會減小。正確解答:這是因為該同學實驗時管子內(nèi)進入了空氣的緣故。當管內(nèi)進入空氣時,管內(nèi)空氣應有一定的壓強作用在水銀面上,如圖2所示,此時有:,顯然。圖2例6. 把裝滿水銀的玻璃管插入深水銀槽內(nèi),如圖
49、3所示,使管項只露出30cm,此時管內(nèi)水銀柱與管頂接觸。若在管頂開一小孔,將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設外界氣壓為一標準大氣壓。圖3錯解:因為氣壓是一標準大氣壓,它能支持76mm高的水銀柱,而現(xiàn)在管中水銀柱高度只有30cm,不足76cm,所以當管頂開一小孔時管內(nèi)水銀在大氣壓作用下,將會從管頂噴出。分析:一標準大氣壓相當于76cm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但能支持76cm高水銀柱卻有條件,即玻璃管內(nèi)水銀面的上方為真空,沒有氣體壓強作用在管內(nèi)的水銀面上。正確解答:因為玻璃管頂端開一小孔時,管內(nèi)水銀面上受到跟管外水銀面上相同大氣壓作用,依照連通器原理,管內(nèi)外水銀面就會相平,即管內(nèi)水銀柱要下降,直到和管外水銀面相平時為
50、止。當然,對于大氣壓當中的陷阱題還比較多,這里只是一小部分,還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練習中加以歸納和總結,少犯解題錯誤,努力提高物理成績。 巧用虛設法解物理題一、虛設物理對象例1. 有一塊半徑的均勻薄銅板,現(xiàn)從銅板上挖出一個半徑的內(nèi)切薄銅板,如圖1所示,求剩余部分的重心與大圓心的距離。析與解:因為剩余部分是與的連線對稱的,所以剩余部分的重心必在的連線上,設為?,F(xiàn)把挖去的部分補上,則虛設以O為支點,整個銅板平衡。我們可將銅板作杠桿處理:以O為支點,剩余部分和挖出部分使銅板平衡。設銅板總質量為m,則挖出部分的質量,剩余部分的質量。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有:解得:例2. 均勻蠟燭長20cm,密度為,
51、下面粘一小石塊,豎直浮于水面,上端露出水面1 cm,然后點燃蠟燭,當燃到蠟燭還剩多長時,燭焰被淹滅?析與解:虛設蠟燭由1、2兩部分組成,如圖2所示,2的部分密度剛好等于水的密度。蠟燭剛下沉時,下沉的部分就是第2部分,第1部分將燃完。1、2兩部分之間不存在作用力。對第1部分而言,它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解之得:,即蠟燭還剩15cm時將淹滅。二、虛設物理過程例3. 有一鐵塊和一銅塊質量分別為0.2kg、0.5kg,溫度分別為100、60,一起投入50、1kg的水中,不計熱量損失,求達到熱平衡后溫度為多少? 析與解:銅塊在熱交際過程中是吸熱還是放熱無法確定。在此處我們可虛設這樣一個物理過程:先虛
52、設三種物質溫度都降為0,則三種物質放出的總熱量為:再虛設三種物質都由0升高到混合后的溫度t,則三種物質吸收的總熱量為:由于三種特混合時根本沒同外界進行熱交換,所以,解得例4. 如圖3所示,A為正方體物塊,邊長為4cm,砝碼質量為280g,此時物體A剛好有2cm露出液面。若把砝碼質量減去40g,則物體A剛好全部浸入液體中,則物體A的密度為_(g取10N/kg)。析與解:本題若按常規(guī)解法,則先需對A進行受力分析,建立力的平衡方程。減去砝碼后,再對A進行受力分析,建立力的平衡方程,兩個方程聯(lián)立求解,才能求出物體密度,本題我們?nèi)糇儞Q一下思維方向,虛設這樣一個過程,則可巧解。砝碼為240g,物體全浸,當
53、砝碼質量增加40g(即為280g),物體有2cm露出液面,若砝碼質量再增加40g(即為320g),那物體將有4cm露出液面,物體不受浮力,物體質量等于砝碼質量,為320g。物體A的密度。三、虛設物理條件例5. 一根細繩懸掛一個半徑為r米,質量為m千克的半球,半球的底面積與容器的底部緊密接觸(如圖4),此容器內(nèi)液體的密度為千克/米3,高度為H米,已知球體的體積公式是,球的面積公式是,圓的面積公式是,則液體對半球向下的壓力為多大?析與解:由于上表面深度不同,所受液體壓力無法用公式直接計算,半球緊密接觸與不緊密接觸液體對它向下的壓力都不會變,若虛設半球下表面不與容器緊密接觸,則半球所受的浮力:半球下
54、表面受到向上的壓力:由于,所以,液體對半球向下的壓力:四、虛設物理情景例6. 某人在勻速向東行駛的船上跳遠。他是向東跳得遠些還是向西?(不計空氣阻力)析與解:本題展現(xiàn)的物理情景比較新穎,學生沒有親身體驗,分析起來缺乏感性基礎。我們可虛設學生在地上跳遠。船在勻速行駛,地球也在勻速運動,所以我們可以把地球看作是一艘勻速行駛的船。在地上跳遠各個方向都一樣,所以在勻速行駛的船上跳遠,向東和向西跳得一樣遠。 壓強解題方法略談一、割補法所謂割補法就是在不改變物體大小的前提下,分割某一物體,進行移動,達到一定目的,使得解題更加方便。例1. 如圖1,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別倒入質量相等的水銀、水、酒
55、精,則容器底受到的壓強是()A. B. C. D. 無法確定圖1分析: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深度有關,此題中三者密度不等,深度也不相同,而且密度大的深度小,無法比較壓強的大小。由于容器的形狀不是柱形,不能用重力除以面積計算,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把它變?yōu)橹?,此時用到割補法。如圖2所示,把容器沿著AC直線分割成兩部分,再把割下的部分ACE移動到FDB,此時成了一個圓柱形的容器,而所裝的液體體積沒有改變,壓強就可以用重力與底面積的比來表示,即:,而裝的液體體積越大,液體深度越深,移動后形成的柱形容器的底面積越大。三種液體的質量相等,重力相等,因而體積大的壓強小。也就是密度小的壓強小。正確答案選
56、擇A。圖2例2. 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瓶子,置于水平桌面上,甲裝水,乙裝鹽水,水和鹽水的質量相等,且液面都超過,但是都沒有溢出,如圖3,則兩瓶底受到液體的壓強關系是( )A. B. C. D. 無法確定圖3分析:此容器又是一個不規(guī)則容器,此時想辦法變換為柱形容器,唯一的辦法是把缺少的部分補全,壓強計算用重力除以底面積,而補全后底面積相等,補加的體積相等,由知,鹽水密度大,鹽水的質量大,因而鹽水的總重大些,產(chǎn)生的壓強大些。正確答案選擇B。例3. 一圓錐形玻璃管下端用一塑料薄片封住后,豎直插入水中某一深度,如圖4,然后,向玻璃管中注入100g水,塑料片恰能下落,問下列能使塑料片下落的是()A. 注
57、入100g煤油;B. 放入100g砝碼;C. 注入100g的水銀;D. 以上都不能使薄片下落圖4此問題解法和上題一樣割補,只是分割后,會使得容器的底面積減小,因而選A。二、極值法所謂極值法是指某一個物理量在某范圍內(nèi)變化,研究其引起的變化時,我們只取其兩端的極值進行研究,確定物理量的范圍。例4. 如圖5,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插入水中,緩緩地向玻璃管中注入煤油到一定高度,待靜止后,離煤油與水的分界面相同高度的A、B兩點的壓強的大小關系是()A. B. C. D. 無法確定圖5分析:要計算A、B兩點的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根據(jù)液體的壓強公式,必須要知道其密度和深度h,然而兩者的密度不同且有,根據(jù)深度的定義
58、“到自由液面的豎直距離”有,因而其乘積無法確定。但是可不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由于A、B兩點到分界面的距離相等,但是沒有具體交代距離的大小,我們可以假設這個距離達到B點的深度,也就是把A、B兩點移到與水面相平的位置,此時B點的壓強為0,而A點仍有壓強,則有如果不用極值法,解題較復雜:由于液體靜止,煤油和水的分界面上,煤油和水產(chǎn)生的壓強相等設為,而A、B兩點的壓強比小,假設A、B兩點的分界面的距離為h,因此A點的壓強可表示為,B點的壓強可表示為,由于,通過比較可知。三、公式借用法公式一般是用來計算液體壓強的,但是有時也可借用計算固體產(chǎn)生的壓強,其應用條件是:固體為規(guī)則的柱狀物體,圓柱體、正方體、多棱柱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酒店餐飲服務員勞動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城市排水系統(tǒng)工程居間協(xié)議協(xié)議書
- 2025年2.3-二乙基吡嗪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度建筑工程造價咨詢框架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人工智能語音助手技術開發(fā)與應用合同
- 2025年度旅游度假村運營期限與環(huán)境保護期限一致合同
- 2025年中國線上零售行業(yè)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2025年度綠色花卉品種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開發(fā)合同編·年度創(chuàng)新設計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中國外置式自動除顫儀行業(yè)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基金應知應會專項考試題庫(證券類190題)附有答案
- 快速入門穿越機-讓你迅速懂穿越機
- 水利安全生產(chǎn)風險防控“六項機制”右江模式經(jīng)驗分享
- 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開學培訓
- 食材配送服務售后服務方案
- 新目標(goforit)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全冊教案-unit
- 《如何做一名好教師》課件
- 2016-2023年婁底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貴陽市2024年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一)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地理標志專題通用課件
- 魚類和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