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加熱重熔技術_第1頁
感應加熱重熔技術_第2頁
感應加熱重熔技術_第3頁
感應加熱重熔技術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感應加熱重熔技術最新進展-真空/氣體保護氣氛感應加熱重熔爐前言:在現代化金屬生產和加工、合金研究、鑄造、冶金以及核技術領域,發(fā)射光譜、X-熒光光譜分析已經應用了多年。這些儀器大多是全自動和計算機控制進行日常分析,最多可以在同一種樣品中分析出50種元素。在金屬生產工業(yè)種,通常樣品都是用取樣器從熔爐中直接取樣,并通過氣動系統(tǒng)以最快的方式把熔樣直接送到實驗室進行分析。金屬加工廠的樣品則是成型的部件,尺寸和外形都不適合光譜儀做分析。通常是將樣品取其碎削,或片狀材料重新熔化成光譜分析可用的形狀。有色金屬、高碳和高硅含量的生鐵、鐵合金、優(yōu)質合金、貴重金屬等目前都是按照這種方法進行的。感應熔融重熔技術的優(yōu)點

2、是,制樣快,精確,近乎無材料損失,操作簡單,重復性好,成本低。如果采用真空熔融或保護氣體正壓保護的情況下熔融,則更不會出現材料損失或氧化。同時樣品均勻。由微處理器控制重熔制樣可以消除人員操作的干擾因素。工作原理:感應熔融的工作原理基于變壓器能量轉換原理,由一次線圈和二次線圈組成。層片狀的鐵心作為偶合元件,電磁場在一次線圈和二次線圈之間進行能量轉換,直接達到感應加熱的目的。換能器產生高頻磁場,金屬表面出現二次電流。由于材料性能,電流轉換成熱量。這種雜散電流有足夠的能量使金屬熔化,并使其過熱至澆鑄溫度。雜散電流使金屬熔體運動,保證熔體良好混合。眾所周知,氧、氮等會對金屬有負面影響,使其熔融困難。即

3、便用保護氣體吹掃坩堝和樣品也無稽于事。在熔融狀態(tài)和澆鑄溫度下,特別要避免由于蒸汽壓導致的碳、錳或合金中其它組分的損失。通過校準,可以解決重復性問題。在真空或保護氣氛下重融可以避免這個問題。為了避免氧化,50至1毫巴的真空已經足夠,但這種方法對于高澆鑄溫度的金屬,或大表面積的碎削或粉末樣品來說有明顯缺點,這是由于蒸發(fā)引起的。最好的方法是在熔融金屬達到澆鑄溫度之前,樣品抽真空并加惰性氣體保護。用較高的壓力,將保護氣體充至超過大氣壓有利于避免樣品蒸發(fā)。自動控制系統(tǒng)可以設置熔融時間,真空度,保護氣體沖刷,以及熔融和保溫時間,避免人為誤差。重熔爐的結構和功能:感應重熔爐是由高頻發(fā)生器對固定熔融坩堝的工作

4、線圈產生高頻。由于高頻能量可以使高熔點的金屬安全熔化,例如,使用電子管高頻發(fā)生器熔化鉑金需要0.8-1.8 mc,3-6 kW高頻最為合適。半導體高頻發(fā)生器由于低電流阻抗以及元件的導磁率低,通常不用做熔融應用。由于高感應電流,對全部高頻部件實施水冷卻是十分必要的。熔融樣品固化成片狀,表面經打磨后就可以直接進行光譜分析,減少了機械方法對樣品表面的加工。實踐證明,重融樣品離心澆鑄法是最好的方法。真空壓鑄會出現密封的難題,同時又增加了額外的操作。離心澆鑄方法如下:將樣品放在陶瓷坩堝,用坩堝鉗夾持住,然后密封在真空氣氛中,或放在保護氣體容器中,容器上帶有視窗玻璃。向坩堝中通入氬氣置換掉重融樣品坩堝中的

5、空氣(約幾分鐘),減少熔融過程中的氧化反應。氬氣流速約為0.5-5 l/min?,F代化的重融爐可以控制真空度,調節(jié)正壓保護氣體的充氣時間。鑄臂可以延其自身軸平衡轉動。坩堝嘴放在坩堝和模具之間,熔融樣品直接倒入模具中,不致因蒸汽揮發(fā)而造成物料損失。將陶瓷熔融坩堝直接放在感應線圈上,手動或用伺服電機將感應線圈提升到位。通入高頻電流熔融過程立即開始。根據材料性質,熔融時間約需要30-90 秒,熔融過程完成后將感應線圈放回初始位置。微處理器可以對不同熔體的熔融和保溫時間分別控制,保證其工作性能的穩(wěn)定。熔融工藝之后,設備自動控制澆鑄時間,自動進行離心澆鑄。通常澆鑄機以500轉/分鐘的速度靠離心力的作用,

6、將熔融金屬壓入模具。在現代化的裝置中,澆鑄轉矩可以調節(jié),保證不同材料達到最佳澆鑄狀態(tài),特別是那些有特殊比重的金屬。澆鑄后熔樣急劇固化成均勻的樣品供分析使用。總體操作時間最多只需2分鐘。樣品的選材:適用的樣品主要是鋼、GS、GG、GGG、GTW、GTS、鋁、鋅、硼、銅、鎳、鈦和其它合金,以及貴重金屬的小條,薄片,粉末,鉆削,金屬廢渣等。材料的量和使用的坩堝種類取決于熔融樣品的形狀。通常重熔樣品重量在5-50g之間,較大的重熔爐主要用于標準件的生產,例如相當于鐵的比重的金屬,樣品量可以高達1kg。比重較小的材料則需要的數量較小。這是由于受到陶瓷坩堝大小、高頻發(fā)生器的功率以及所需熔融時間的限制。在使

7、用松散的碎削、粉末重熔時,必須提前準備適用于坩堝的模具,以便限制接受感應電流的樣品表面積,防止高頻發(fā)生器超載。其次,要注意避免樣品碎削掛在坩堝壁的上方,難于進入熔樣。碎削的形狀和大小并不重要。樣品制備壓力在30-100kp/mm2足夠。粉末樣品制備與上述樣品相同。由于高頻開關雜散電流,有可能會使熔樣濺出坩堝。第二種危險是保護氣體的吹掃和抽真空的操作。通常材料的導電性能差的缺點可以通過將樣品壓縮得以改善。使用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和火花散射光譜分析時制備的樣品為圓片, 直徑約10-60mm。樣品量為10-80g(相對于鐵比重)。通常,標準樣品直徑35-40mm,厚5mm。模具由外層基礎材料和澆鑄

8、內層材料組成,內外層可以分開。同時可以固定在澆鑄臂上。較新的模具還有一個單獨的墊片覆在外層材料,可以防止樣品過熱熔掉模具。由于機械性能和熱穩(wěn)定性能,銅模具使用鋯銅合金。在有色金屬領域的某些應用種,使用高密度導電石墨模具。上述應用應避免過熱或模具熔化。通常導熱良好和快速凝固是較為滿意的條件。 陶瓷坩堝:尋找具有合適熱容的模具材料比較容易,但是要找到合適的坩堝材料仍有一定難度。實踐表明,需要坩堝能夠具有多用性,這個問題要靠多領域應用者的合作來解決。目前,世界上有幾家生產商制作重熔坩堝,擁有專利權的重熔爐制造商,以及滿足用戶坩堝形狀要求的制造商。坩堝的應用開發(fā)主要在4個方面:多次使用的坩堝,無污染的

9、熔融坩堝,耐高溫,耐熱沖擊的坩堝,不同幾何形狀的坩堝。目前,坩堝使用的材料主要有SiO2,Al2O3,ZrO2或TiO2。這些材料短時間內都可以耐2000ºC的高溫,這些對于高性能合金,高熔點材料已經足夠了。經驗:使用保護氣氛或真空條件下感應加熱、自動澆鑄工藝,可以制備常規(guī)鋼樣,并可以在散射光譜和X-熒光光譜下準確地分析樣品。在分析車削鋼硫分布時,可以看到由于驟冷硫的分布比其它樣品要更均勻。利用重熔樣品建立的校準曲線測定碳和錳的含量,常規(guī)重融方法中樣品含有氫組分或模具中殘留空氣,熔樣中的元素會有少量損失。而使用現代化帶有真空或保護氣體隔室和澆鑄臂的感應重熔爐熔樣,與常規(guī)保護氣體吹掃式

10、重熔爐比較,在重熔元素損失會減少2/3。當加入0.1-0.2%的箔片狀或碎削Al,ZrO2脫氧劑時,熔樣損失幾乎不存在。用光譜儀測定生鐵和鋼中的含碳量,樣品熔融后固化成白色,這表明生鐵中的碳含量分布是均勻的。不單純憑借經驗,用現代的重熔技術,可以達到熔樣分布均勻的結果。目前,許多鐵合金使用感應加熱方法重熔,如鐵-釩、鐵-錳、鐵-鉻、鐵-磷、鐵-鎳、鐵-鉬、鐵-鋯、鐵-硅合金。鐵合金和高純鐵混合,混比范圍從1:2到1:5,例如:1份樣品混以3份高純鐵。有些樣品的重熔,如鐵-釩合金只加鐵還不夠,還需要加3-5%的鎳,才能得到需要的質量。除了鐵熔化需要相當高的溫度(1500-1800ºC)

11、之外,坩堝材料還需要具有很強耐化學腐蝕性,因為在這種高溫熔融狀態(tài)下坩堝材料極易與熔樣反應。要根據應用試驗選擇適用的坩堝。對有助于樣品達到最佳熔融狀態(tài)的助熔劑沒有任何限制。如果坩堝材料出現問題,可以采用將坩堝壁加襯層的方法,例如,在坩堝內壁涂上氧化鉻或氧化鈷或氮化硼,和粘合劑,放在實驗加熱爐內燒一下,但是由于加了涂層,散射速度會降低。目前使用的石墨、碳化硅坩堝加熱有色金屬,都是將其它材料的坩堝放在標準陶瓷坩堝中??刂疲耗壳八械臉悠贩治鰩缀醵际遣捎糜嬎銠C控制和全自動分析,接著就是配備微處理器控制的高級制樣裝置,包括氣體置換,抽真空/保護氣體下操作。這樣,全部操作功能可以安全控制,操作參數可以準確顯示。操作功能包括真空控制,氣體流速,加熱高頻控制,保溫時間,澆鑄時間,冷卻水流量,過載保護,超載溫度設定等。操作容易管理,消除操作中人員因素的影響。多個相同樣品進行重熔時,通過光學高溫計可以自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