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溝腸桿菌感染的臨床特點及耐藥性分析_第1頁
陰溝腸桿菌感染的臨床特點及耐藥性分析_第2頁
陰溝腸桿菌感染的臨床特點及耐藥性分析_第3頁
陰溝腸桿菌感染的臨床特點及耐藥性分析_第4頁
陰溝腸桿菌感染的臨床特點及耐藥性分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陰溝腸桿菌感染的臨床特點及耐藥性分析            作者:邱云霞時間:2007-11-22 12:33:00                     【關鍵詞】  腸桿菌;,陰溝;,抗感染藥;,藥物耐受性摘要:目的

2、:調查社區(qū)和院內獲得性陰溝腸桿菌的臨床分布特點和耐藥情況。方法:收集五家醫(yī)院分離63株陰溝腸桿菌采用瓊脂紙片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用WHONET5軟件分析。結果:陰溝腸桿菌感染多見于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占53.9%,其中肺部感染占85.7%,該菌對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率高達44.466.7%,其中對頭孢唑啉耐藥性最高,對環(huán)丙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藥率分別為24.1%和28.6%,而對亞胺培南的敏感性最好。結論:陰溝腸桿菌感染的治療可根據(jù)藥敏適用喹諾酮類及氨基糖甙類藥物,重癥患者可用亞胺培南。關鍵詞:  腸桿菌;  陰溝;  抗感染藥;  藥物耐受性Analysi

3、s of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Infection due to Enterobacter Cloacae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of infection due to enterobacter cloacae. Method: 63 strains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were collected from 5 hospitals, A drug se

4、nsitive test was performed with kinby-Bauer method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was analysed with WHONET 5. Result: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over 60 years old was 53.9% and the proportion of lung infection was 85.7%. The rate of resistance to third-generation cepholoporins was 44.4%667%. The rate of re

5、sistance to cefazolin was highest, while the rate of susceptibility to imipenem was the highest. The rate of resistance to ciprofloxacin and amikacia were 24.1% and 28.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drug sensitive test, Quinolone and aminoglycoside may be selected to treat t

6、he infections due to enterobacter cloacae, Imipenem may be considered for use in critical patients.Key words:  Enterobacter;  Cldoune;  Anti-infection;  Druy resistance陰溝腸桿菌是一種重要的條件致病菌。近年來,隨著廣譜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腫瘤化療藥物的廣泛使用及各種侵入性診療手段的增加,已成為院內感染越來越重要的病原體。陰溝腸桿菌中某些菌株在獲得新的頭孢菌素及氨曲南的耐藥性

7、后,繼而又獲得對碳青霉烯類、氟喹諾酮類及其他抗生素的耐藥,因其高度耐藥性、多重耐藥性,造成這些被感染人群極高的死亡率,且其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因而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及時了解陰溝腸桿菌的耐藥現(xiàn)狀,可為該菌感染的治療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控制臨床感染提供重要依據(jù)。為此,我們就五家醫(yī)院測定了63株陰溝腸桿菌對17種臨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臨床發(fā)病情況進行探討,目的是提供臨床該菌的感染特點,指導臨床合理用藥。1  資料與方法1.1  菌株資源:收集63例患者中的63株陰溝腸桿菌,及其臨床資料,菌株鑒定采用Vitck-AMS自動微生物分析儀(法國Bio-Merieu生產)63例患

8、者中,男44例,女19例。60多歲以上老年人共34例,5059歲 11例,4049歲9例,40歲以下9例?;颊咴谢A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26例(41.3%),其次為術后感染患者13例(20.6%)消化系統(tǒng)疾病7例(11.1%)。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6例(9.5%)其它疾病11例(17.5%)。導致本次陰溝腸桿菌感染的主要疾病是肺內感染54例(85.7%)。其它腹膜炎4例,菌血癥2例,腹瀉、尿路感染、傷口感染各1例。其中院內感染19例(30.2%)。病原菌分離部位;痰液54例,腹腔引流液3例,分泌物2例,血液2例,大便及尿液各1例。1.2  藥敏試驗:藥物敏感試驗采用瓊脂紙片擴散法(K-

9、B法)。按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CCLS)提供的2001年標準操作和結果判定。大腸埃希氏菌ATCC 25922和陰溝腸桿菌ATCC 13047作為質控菌株。藥敏結果用WHO細菌耐藥檢測網(wǎng)提供的軟件WHONET5進行分析。1.3  抗菌藥物: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驗所提供,包括:哌拉西林、氨芐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唑啉、頭孢呋辛、頭孢他定、頭孢噻肟、頭孢曲松、頭孢哌酮、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及阿奇霉素。1.4  統(tǒng)計學方法: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2  結果2.1  藥敏試驗結果,見表1。表1

10、  63株陰溝腸桿菌對17種抗菌藥物敏感率比較(略)2.2  院內感染與社區(qū)感染的陰溝腸桿菌,對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特點,見表2。63株陰溝腸桿菌中有20株來自院內感染,43株來自社區(qū)感染。院內感染,對1種、2種、3種及以上抗菌藥耐藥的菌株分別為5株、6株、9株,多重耐藥菌株占46.9%;社區(qū)感染中,對1種、2種、3種及以上抗菌藥耐藥由的菌株分別為20株、11株、12株,多重耐藥株占15.7%。2組耐藥率比較,院內感染菌對頭孢他定、頭孢曲松和頭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藥率明顯高于社區(qū)感染菌,而對頭孢噻肟和頭孢哌酮耐藥率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2.3  院內外陰溝腸桿菌感染對三

11、代頭孢菌素的耐藥性比較,見表2。表2  院內外感染對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率比較(略)注:* P0.05  *P0.01    抗生素耐藥率明顯升高,特別是頭孢他定、頭孢曲松和頭孢哌酮+舒巴坦均明顯高于社區(qū)感染菌,這表明院內陰溝桿菌感染更難控制,這可能與醫(yī)院內環(huán)境存在各種耐藥基因有關。3  討論陰溝腸桿菌屬于腸桿菌科腸桿菌屬,廣泛分布于環(huán)境中,土壤、水、污水、腐爛蔬菜和乳制品亦可發(fā)現(xiàn),在陰溝污水中含量可高達10/g。它是存在于人和動物腸道內的條件致病菌,易致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它也可發(fā)生傷口感染、菌血癥和敗血癥,尤其易發(fā)于下列危險因素的患

12、者:如長期住院(特別是在ICU)、患嚴重疾病、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進行侵襲性操作、應用放療或化療及免疫抵制劑等患者。本文對五家醫(yī)院收集的63株陰溝腸桿菌觀察發(fā)現(xiàn),半數(shù)以上易發(fā)于老年患者,占一半以上,與老年人的免疫力低下且常伴有多種基礎病及抗生素的濫用等有關。患者?;加泻粑到y(tǒng)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或繼發(fā)肺部感染,從痰液分離的細菌占85.7%,雖不能排除痰標本的送檢率高于其他標本來源,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陰溝腸桿菌作為一種條件致病菌,更易侵入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而造成繼發(fā)感染,同時也表明肺部感染患者更應注意陰溝腸桿菌感染的可能。關于陰溝腸桿菌耐藥性問題,國內外報道差異較大,陰溝腸桿菌對-內酰胺類、氨基

13、糖甙類、喹諾酮類及磺胺類抗菌藥均出現(xiàn)了較高的耐藥率。本組菌株藥敏結果表明,陰溝腸桿菌對青霉素類、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及一、二代頭孢菌素的耐藥率很高,多在50%以上,其中對頭孢唑啉耐藥率高達95.6%,這可能與陰溝腸桿菌產生誘導ampc酶有關1。ampc酶是G-菌產生的不被克拉維酸抑制的絲氨酸頭孢菌素酶組成的一個酶家族,屬于功能分類的Buh-j-M1群,分子結構分類為C類,酶底物主要是三代頭孢菌素。所以陰溝腸桿菌對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率也在44.966.7%。對頭孢哌酮耐藥率最高,對頭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藥率為32%,與一些文獻報道相似6,7,產生去阻遏型ampc酶是陰溝腸桿菌對三代頭孢菌素耐藥的主要

14、機制,這與三代頭孢菌素為ampc酶底物有關2,盡管三代頭孢菌素不是ampc酶誘導劑,但在臨床應用時能選擇出ampc基因去阻遏表達的臨床株,使臨床治療耐藥3。本結果表明陰溝腸桿菌對喹諾酮類抗生素和阿米卡星較為敏感,耐藥率分別為24.1%和28.6%,可作為臨床首選。在治療陰溝腸桿菌引起的感染中,臨床醫(yī)師應根據(jù)藥敏試驗選擇合適的藥物。從表1可見, 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亞胺培南對陰溝腸桿菌的敏感率高達100%。且全部敏感株處于高敏區(qū)域(抑菌圈直徑20mm),表明亞胺培南對陰溝腸桿菌有極高的抗菌活性,雖然亞胺培南對陰溝腸桿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在臨床應用中,常作為治療其感染的二線用藥,但亞胺培南仍不易作為首

15、選,僅應用于重癥病人??赡芘c以下因素有關。亞胺培南的抗菌譜極廣,抗菌活性極強,是現(xiàn)有-內酰胺類抗生素中抗菌譜最廣的,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需氧和厭氧菌以及多重耐藥或產生-內酰胺酶的細菌皆有良好作用;8mg/L濃度可抑制臨床98%以上的主要致病菌,故常作為治療混合感染和抗頭孢菌素腸道桿菌感染的首選藥物,但易致二重感染,在應用亞胺培南的危重病人中,耐藥菌和霉菌進駐發(fā)生率高達3.2%和8.0%。亞胺培南是陰溝腸桿菌II型-內酰胺酶,可致-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明顯降低。亞胺培南的市場供應商品泰能(Tienam, Primaxi)為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復合制劑,其價格昂貴,病人不易接受。由于陰溝腸桿

16、菌為條件致病菌,所以要加強院內感染的監(jiān)測,對于久病,特別是合并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礎病患者,應規(guī)范操作,特別是侵襲性操作患者,應重視該菌的培養(yǎng),本次研究中,院內感染患者占33.1%,主要來自外科病房和ICU,分別占52.7%和25.9%,這主要由于外科的創(chuàng)傷性手術及術后侵襲性操作如靜脈插管、導尿管及引流管等的應用和患者長期臥床,而對重癥病人,全身免疫力低下,同時又留置各種導管,合并院內感染的幾率明顯增高。院內感染患者以老年人多見,且對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率高。其中多重耐藥菌占47.2%,這與醫(yī)院內環(huán)境存在各種耐藥基因有關4,但這些基因以質粒、轉座子、整合子等不同形式的相互轉換及耐藥菌株的擴散5,易

17、致此菌的院內感染爆發(fā)流行,特別是在ICU和燒傷病房應高度重視。鑒于該菌耐藥性較高,臨床應首選喹諾酮類和氨基糖甙類抗菌藥盡可能減少青霉素類及一、二代頭孢抗生素應用,對重癥患者可選用亞胺培南。同時應重視避免或縮短侵入性操作,加強消毒隔離,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和擴散。參考文獻:1  劉自貴,譚成,陳敏,等陰溝腸桿菌敏感染及其藥物敏感性分析.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0,10(6):472-3.2  管蘭,吳瑾,胡文芝,等.革蘭氏陰性桿菌對抗生素敏感性及產-內酰胺酶的研究. 中華內科雜志, 1998,37(3):171-4.3  v Dijk Y, Bid E M, Hochstenbach Vernooij s, et al. Manage ment of an outbreak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in a neonatal unit using simple preventive measuresJHosp Infect,2002, 51(1):21-6.4  雷登平,徐英春,謝秀麗109株陰溝腸桿菌感染及其藥物敏感性分析.上海醫(yī)學檢驗雜, 1999,14(3):147-9.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