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劣勢為優(yōu)勢促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發(fā)展_第1頁
變劣勢為優(yōu)勢促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發(fā)展_第2頁
變劣勢為優(yōu)勢促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發(fā)展_第3頁
變劣勢為優(yōu)勢促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發(fā)展_第4頁
變劣勢為優(yōu)勢促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發(fā)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變劣勢為優(yōu)勢 促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發(fā)展郴州市蘇仙區(qū)五里牌學校 雷云芳 摘要: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碰到很多困難從而使我們處于“劣勢”當中,我們要善于將劣勢變?yōu)閮?yōu)勢,促進教學的發(fā)展。關鍵詞:劣勢 優(yōu)勢 生物學 實驗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碰到很多困難從而使我們處于“劣勢”當中,我們要善于將劣勢變?yōu)閮?yōu)勢,促進教學的發(fā)展。本文就自己如何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變劣勢為優(yōu)勢的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同研討。 一、 變學科劣勢為優(yōu)勢,促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發(fā)展新到一所學校因為缺乏生物專業(yè)老師,領導一句“生化不分家”硬是讓我這個教了十幾年化學的化學教師兼任生物課。真是趕鴨子上架,自高中畢業(yè)就沒怎么涉足過生物學方面的知識,也從未教

2、過生物學課程,有的只是一點對中學時代所學生物學知識的模糊記憶,可以說對“生物”是相當陌生了。怎么辦?想了兩天兩夜,既然說生化不分家,雖然初中生物知識與化學知識沒有什么很大的聯(lián)系,但在方法上應該是相通的吧。既然要教學生自己就得先懂。找來生物學全冊教材從頭到尾地看了幾遍,再找來生物教學大綱、教師用書等相關資料看了幾遍,發(fā)現(xiàn)生物與化學在很多方面確實是相通的。比如化學和生物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都屬于自然科學,兩者的發(fā)展與研究都離不開實驗。既然如此,那就可以用教化學的方法來教生物,因為在化學教學中,我都是以實驗教學為主要手段來進行所有的教學的,實驗能最大限度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能很好地

3、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他們相互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學習行為和習慣。同樣的道理應該也可以用生物實驗來解決“教生物”中的這一切問題。第一堂課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對“生物學”這門新課程的興趣,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所以我用一堂實驗課作了開頭將教材上冊中第二節(jié)“調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作為第一節(jié)課來上。帶著學生到教室外、到田野上上了他們的第一節(jié)生物課。在老師的指導、學生的相互配合、小組間的競賽中,學生們發(fā)現(xiàn)原來自以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校園里、田野上有那么自己沒發(fā)現(xiàn)的生物、在那些認識的動植身上還有那么多不熟悉的甚至是一點都不知道的知識。帶著自己收獲的這些“認識與不認識”、“知道與不知道

4、”、帶著對另外一種課堂形式的向往,學生們對“生物學”這門課程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圍著老師問這問那。當時真有一種飄忽的感覺,我的第一堂課是成功的以實驗教學為依托,進行生物學的教學工作,幫助學生建立起了對生物學知識的興趣與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初步了解調查、研究兩種科學的實驗方法,為以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二、將“農村”的劣勢變?yōu)閮?yōu)勢,實現(xiàn)生物實驗教學的常態(tài)化大發(fā)展與大多數(shù)農村學校一樣我任教的這所農村學校軟硬條件都很缺失:沒有專業(yè)的生物教師,無法向其他人請教;沒有專門的實驗人員,要想做實驗一切都得自己親自動手;實驗儀器設備嚴重不足;沒有專門的實驗經(jīng)費等等這一切都嚴重影響著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特別是實

5、驗經(jīng)費的嚴重不足可以說學校基本上是沒有購買這些材料的經(jīng)費,再加上農村學生在課外視野和信息來源等方面的限制,要想按照教材上的安排進行實驗教學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這些,以前的生物學課全都是教師的一言堂,實驗室只在檢查和考試時打開,生物學對學生來說是一門非常難學的課程。例如第二章第一節(jié)探究非生物因素對某種動物的影響中要用到黃粉蟲、金魚。這兩樣要用,都得到城里去買,這是一件很為難的事。既然要買,那就得得先造計劃、再審批、再購買,而事實上是一般在審批關就被校長“打發(fā)”了。另一方面對學生而言因為在農村黃粉蟲學生無人聽說過更別說見過,金魚也只有個別學生在電視上見過。所以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實現(xiàn)我的以實驗為主

6、要教學手段的目標,促進生物教學的發(fā)展,我想到了所有能想到辦法,同時與學生一起群策群力解決著遇到的各種問題。首先在生物材料的問題上,雖然我們自己沒有足夠的錢去買,但我們生活在農村,這是弱勢同時也是優(yōu)勢,因為農村更接近大自然,有更多的現(xiàn)成的生物材料,有些材料是城里想要卻很難要的,農村孩子對“生物”的接觸與認識比城里的孩子還要多。比如為了上“探究非生物因素對某種生物的影響”這節(jié)實驗探究課,我提議家里條件好、經(jīng)常有人進“城”的要求他們請人帶些黃粉蟲和金魚回來,其余學生則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耐,利用好“農村”這個比城市更大、環(huán)境更好的廣闊空間,自己抓蚯蚓、抓蟑螂、蝸牛等小動物進行實驗探究,然后相互交流。這樣

7、一來不但解決了“材料”上的問題,而且獲得了更多的材料和實驗結果,實驗結果也更具廣泛性、科學性。同時也在另一層面上激發(fā)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潛在智慧,提高了他們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因為要交流,所以對于自己的“小動物”的探究學生更用心、更投入,而效果當然是更好了。此外,相對于城里的學生來說農村的孩子“生物”經(jīng)驗更為豐富。比如城里很多學生不知道“大米”是怎么來的,而這對于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年復一年地看著農民耕種甚至是自己參加過耕種的“農村”學生來說這是一個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很多學生可以說是與小狗、小貓、小雞、小鴨等一起長大,對于這些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等知識他們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因為條件不好

8、,“殺魚”對有些學生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到水田里或是池塘里抓幾條小魚對很多“農村”學生來說那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所有這些都為學生們在進行生物探究等實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材料問題我們充分利用生活在“農村”這個大自然的優(yōu)勢解決了,學生也有了一定的進行生物實驗的基礎了,但儀器設備的嚴重不足同樣限制了學生動手的機會。比如解剖用的解剖剪、解剖刀等嚴重缺乏,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是能用替代品的就用替代品。如指導學生到市場上挑選合適的剪刀、削筆刀或裁紙刀代替解剖剪、解剖刀諸如此類也是用同樣的辦法解決。這樣既可以不給學校添麻煩,又用最少的錢解決了實驗儀器的問題。在解決這些實驗器材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創(chuàng)造了實驗條件,更

9、開闊了思維,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生物不再是一門枯燥難懂的課程。學生自己為做實驗創(chuàng)造條件、解決實驗難題,在實驗過程中感受科學家的感覺,生物實驗不再“神秘”,生物學課也成了學生最期待的課,師生同樂,學無止境,真是人生一大幸事。當然這樣還是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對于要用到得一些精密儀器我們就有點束手無策,但我們一樣會發(fā)動學生與物理老師或是其他老師一起想辦法盡力解決,解決不了的雖然留下了遺憾,但這又為學生在另一方面的發(fā)展提供了機會。三、變“無序”為“有序”,上好每一堂生物實驗課相對城里的學生而言,農校的學生更自然和原始一些,而他們又是剛從小學到初中,突然脫離了“教室”到“實驗室”或是“室外”上課,感覺不

10、是上課了,而是有機會“玩了”。另一方面,生物實驗與化學實驗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化學實驗用的“藥品”等都是“死的”,而生物實驗的大部分材料都是“活的”,還有很多是“活蹦亂跳”。再加上學生在認知等方面與九年級學生都存在差異,所有這些都讓我在上完第一堂實驗課后覺得七年級的生物學實驗課比我想象中的更“難上”。但相對于九年級的學生而言七年級學生也有他們的可愛之處,比如由于年齡上的差異,他們更容易“控制”。于是借用上化學實驗課的經(jīng)驗:首先要組織好學生,根據(jù)每班人數(shù)將學生分成固定的若干小組,每組確定好一個組長,由他們負責每次實驗的人數(shù)清點等工作,再確定好每組的實驗位置,這樣學生就不會亂;其次強調好實驗規(guī)則與

11、紀律,要學生保管好自己的實驗儀器等,這樣便于檢查儀器的使用情況,避免出現(xiàn)因個別學生“玩”儀器而出現(xiàn)意外傷害等情況,同時也有利實驗完后清點回收工作。第三組織好實驗,把控好實驗過程;每次實驗時教師都要進行巡視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足之處并給予幫助,對做得好的及時地給予表揚與評價,第四,作好實驗結尾工作,實驗完畢組織學生搞好自己實驗臺的衛(wèi)生,等老師檢查完之后才能離開。4、 將“應試”變?yōu)闄z驗實驗教學效果的一種方式、一種動力考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考的“一試定終身”就是考試在整個中國學校教學中地位的最權威的證明。所以很多同事特別是主管教學的領導看到我總是帶著學生做一些“廢事”,很擔心“考試”怎么辦??荚嚶铮荚凇皩嶒灐焙妥觥皬U事”的過程擴及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完成了,因為考試無非就是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而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解決各種問題時早已完成了“應用”的訓練。相比而言,實驗中解決問題更具挑戰(zhàn)性,既然學生自己解決了各種實驗難題,自然能解決“習題”、“考試題”中的問題了。老師只需平時在關鍵點、疑難點及方法上加以指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