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槍作用及原理_第1頁
氧槍作用及原理_第2頁
氧槍作用及原理_第3頁
氧槍作用及原理_第4頁
氧槍作用及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噴嘴又稱噴頭或槍頭。高壓氧氣在輸氧管道中的流動速度較低, 一般在60m/s以下, 氧氣流通過噴嘴后, 形成超音速的氧射流, 流速為500-600m/s , 為音速的二倍左右。噴嘴能最大限度地將氧氣壓力能轉化為動能獲得超音速流股, 借此向熔池供氧并攪動熔池金屬液以達到吹煉目的, 因此, 噴嘴是壓力一速度的能量轉換器。采用合理的噴嘴結構是頂吹氧氣轉爐煉鋼的關鍵問題之一。 目前國內外頂吹氧氣轉爐所采用的噴嘴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按噴嘴形狀和特點可分為拉瓦爾型、 直筒型及單擴張型等; 按噴嘴孔數可分為單孔及多孔噴嘴;按吹入物質可分為氧氣噴嘴、 氧燃噴嘴及噴粉料的噴嘴。 拉瓦爾噴嘴結構: 三孔拉瓦爾結構:

2、 單三式噴嘴結構: 三喉式結構 : 單三式噴嘴是整個噴嘴只有一個收縮段和一個喉口, 然后分成三個小直孔,這種噴嘴目前使用的較少: 三喉式噴嘴的三個孔分別為三個拉瓦爾型噴孔, 這種噴嘴目前使用的比較多, 三孔拉瓦爾型噴嘴具有操作平穩(wěn), 化渣快、 供氧強度大、噴濺少、 金屬收得率高、 熱效穩(wěn)定等優(yōu)點, 但是比單孔噴嘴加工較難, 噴嘴中心部位冷卻強度較差, 若操作不當易粘槍 。 頂吹氧氣轉爐是將高壓、 高純度 (含氧氣99.4% 以上) 的氧氣通過水冷氧槍,以某種距離 (噴頭到熔池面的距離約為1-3m ) 從熔池上面吹入的。為了使氧流有足夠的能力穿入熔池, 使用出口為拉瓦爾型的多孔噴頭, 氧氣的使用

3、壓力為 (1.0-1.4)MPa, 氧流出口速度可達400-440m/s 。 轉爐爐膛是一個復雜的高溫多相體系, 噴吹入爐內的氧氣射流離開噴頭后,由于爐內周圍環(huán)境性質變化, 使射流的特性也變得有些不能確定。開吹時, 射流與熔池之間的爐內空間充滿了熱 氣體, 主要是熔池內排出的CO和空氣所組成。但是在吹氧幾分鐘后就開始形成爐渣, 從熔池內排出的CO 氣體速度也很快增大,開始產生泡沫渣, 不久就把噴槍淹沒了。在這種情況下, 不可能在真實的轉爐上直接測定射流特性, 也無法找到合適的實驗方法來推測爐內的情況。同時, 噴吹入爐膛的氧射流與爐內介質存在著溫度差、 濃度差和密度差, 還存在著反向流動的介質和

4、化學反應。因此, 爐膛內的氧氣射流與在靜止條件下研究的自由射流存在很大的差異。 轉爐爐膛內的氧氣射流, 其初始溫度比周圍介質的溫度低得多, 當射流與從周圍抽吸的高溫介質混合時, 射流被加熱。同時, 進入射流的CO 和金屬滴要在射流中燃燒放熱, 并使射流的黑度增大而接受周圍介質的輻射熱。氧氣射流因被加熱膨脹, 使射程和擴張角增大。同時, 氧氣的純度降低。在熱模擬實驗中, 將氧氣射入1400 的 CO室中, 在距噴孔10-20 個孔徑處, 射流溫度達1300-1800 ;在距噴孔30-40 個孔徑處則達 2100-2300。顯然, 這樣的高溫是危及爐襯的。 應該指出, 在氧氣射流與熔池相遇處, 按

5、非彈性體的碰撞進行研究, 射流的動能主要消耗于非彈性碰撞的能量損失 (約占70-80% ) 和克服浮力的能量損失(約占4-10% ) ; 用于攪動熔池的能量僅占20% 。因此只靠氧射流約 20%的能量攪動熔池, 攪拌強度顯然是不足的。因此,頂吹氧氣轉爐熔池攪動的能量, 主要是由吹煉過程中脫碳反應產生的CO 氣體從熔池排出的上浮力提供的 (忽略金屬液各部分因成分和溫度不同所引起的密度不同產生的對流)。 在確定合適的槍位時, 主要考慮兩個因素: 一是要有一定的沖擊面積; 二是在保證爐底不被損壞的條件下, 有一定的沖擊深度。氧槍高度可按經驗確定一個控制范圍, 然后根據生產中的實際吹煉效果加以調整。由

6、于噴嘴在加工過程中, 臨界直徑的尺寸很難做到非常準確, 而生產中裝入量又有波動, 所以過分的追求氧槍高度的精確計算是沒有意義的。 噴槍高度范圍的經驗公式為: H=(24-44)d喉 H噴嘴距熔池面的高度mm, ; d喉噴嘴喉口直徑mm。 通常, 槍位根據如下的因素確定: 吹煉的不同時期。由于吹煉各時期的爐渣成分、 金屬成分和熔池溫度明顯不同, 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也有所不同, 因此槍位也應相應有所不同。 吹煉前期的特點是硅迅速氧化, 渣中 (SiO2 ) 的濃度大和熔池溫度不高。此時要求快速熔化加入的石灰, 盡快形成堿度不小于1.4-1.7 的活躍的爐渣, 以免酸性渣嚴重侵蝕爐襯和盡量增加前期的去磷

7、和去硫率。所以, 在溫度正常時, 除適當加入螢石或氧化鐵皮等助熔劑外, 一般應采用較高的槍位, 使渣中的 (FeO ) 穩(wěn)定在20-30% 的水平。如果槍位過低, 渣中 (FeO ) 含量低, 則會在石灰塊表面形成高熔點 (2130 ) 的2CaSiO2 , 阻礙石灰的溶解; 還因熔池未能被爐渣良好覆蓋, 產生金屬噴濺。當然, 前期槍位也不 應過高, 以免產生嚴重噴濺。最佳槍位應當是爐渣剛到爐口而又不噴出。 吹煉中期的特點是強烈脫碳。這時, 不僅吹入的氧全部消耗于碳的氧化, 而且渣中的氧化鐵也被消耗于脫碳。渣中 (FeO ) 降低將使渣的熔點升高。渣中(FeO ) 降低過多, 則會使爐渣顯著變

8、黏, 影響磷、 硫的繼續(xù)去除, 甚至發(fā)生回磷。這種爐渣變黏的現象稱為爐渣 “返干” 。為防止中期爐渣 “返干” 而又不產生噴濺, 槍位應控制在使渣中 (FeO) 含量保持在14-20% 的范圍內。 吹煉后期因脫碳減慢, 產生噴濺的威脅較小, 這時的基本任務是要進一步調整好爐渣的氧化性和流動性, 繼續(xù)去除磷和硫, 準確控制終點。為此, 在過程化渣不太好或中期爐渣 “返干” 較嚴重時,后期應首先適當提槍化渣, 而在接近終點時, 再適當降槍, 以加強熔池攪拌, 均勻熔池溫度和成分, 降低鎮(zhèn)靜鋼和低碳鋼的終渣 (FeO ) 含量, 提高金屬和合金收得率并減輕對爐襯的侵蝕。 高-低-高的六段式操作:,開吹槍位較高, 及早形成初期渣; 二批料加入后適時降槍, 吹煉中期爐渣返于時又提槍化渣; 吹煉后期先提槍化渣后降槍; 終點拉碳出鋼。 高-低-高的五段式操作:五段式操作的前期與六段式操作基本一致, 熔渣返干時可加入適量助熔劑調整熔渣流動性, 以縮短吹煉時間。 高-低-高-低的四段式操作:在鐵水溫度較高或渣料集中在吹煉前期加入時可采用這種槍位操作。開吹時采用高槍位化渣,使渣中含(FeO )24-30% , 促進石灰熔化, 盡快形成具有一定堿度的爐渣,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