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程改革現(xiàn)狀調查報告_第1頁
思想品德課程改革現(xiàn)狀調查報告_第2頁
思想品德課程改革現(xiàn)狀調查報告_第3頁
思想品德課程改革現(xiàn)狀調查報告_第4頁
思想品德課程改革現(xiàn)狀調查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思想品德課程改革現(xiàn)狀調查報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我縣已進行了整整三年。三年的改革成效如何?師生的反映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教師和初一至初三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獲得了較為翔實的第一手數(shù)據(jù)與信息。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次的課程改革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喜憂參半?,F(xiàn)將調查所得的基本情況分析簡述如下。一、課程改革后的變化1.課程改革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為了適應“課改”的需要,課程改革三年來,教師參加了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教師認為自身的業(yè)務能力能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其中認為完全適應的占15%,基本適應的占72.5%,基本不適應的占7.5%,很不適應的僅占5%。這些可喜的變化,我認為,一是得益于聲勢浩

2、大的課程改革,二是由于上級領導和業(yè)務部門的重視。調查顯示,教師對學校領導實質意義上重視課改的滿意程度高達87.5%。其中表示滿意的占12.5%,基本滿意的占75%,而表示基本不滿意的占7.5% ,表示不滿意的僅占5%。2.課程改革改變了教師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念三年的課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或正在改變著教師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在調查中,我們就教材如何利用,三維目標的關注程度、學生的主體性體現(xiàn)、學生的差異性關注、學習方式的轉變等方面進行了問卷摸查。在對教材的使用上,有72.5%的教師能做到不拘泥于現(xiàn)有教材束縛,其中完全按教材組織教學的占5%,基本按教材組織教學的占22.5%,根據(jù)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

3、的占70%,能按自己的想法組織教學的占2.5%。在教學中能對“三維目標”有所關注的教師達100%,其中很重視的占17.5%,比較重視的占40%,一般關注的占42.5%。 能重視“學生主體性”這一教學理念的教師達82.5%,其中很重視的占12.5%,比較重視的占70%,一般的占17.5%。教師能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其中很重視的占22.5%,比較重視的占50%,一般的占27.5%。能關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這些學習方式的教師達77.5%,其中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占2.5%,注重合作交流的占10%,仍以講授為主的占22.5%,自主、合作、探究三者兼而有之的占65%。在教學中,教師們不僅注重了學

4、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而且更注重了自已對課后的反思。在針對“一堂課結束后,您通常采取的后續(xù)策略是什么”這一問題調查時,有90%的教師對后續(xù)策略給予了高度關注,其中在其他班以同樣的方式實施教學的占10%,以教學后記的方式提出一些問題并思考的占32.5%,征求學生對本節(jié)課意見的占5%,在反思和思考的基礎上就本堂課重新設計的占42.5%,根本沒考慮后續(xù)策略的僅占10%。針對上述教學理念,我們也對學生進行了調查。我們在調查“上課時老師是不是經(jīng)常讓你與同學交流討論”這一問題時,有82.8%的學生作了肯定的回答,有62.5%的學生認為上課時學生比老師講得多,有83%的學生認為老師上課時會聯(lián)系他們的實際生活,有

5、72.4%的學生認為老師的上課很有趣或比較有趣。二、課程改革后值得研究的幾個問題課程改革三年來,不容回避的現(xiàn)實是贊譽和埋怨之聲此起彼伏,對三年課程改革的收效也是褒貶不一。這一次的“課程改革現(xiàn)狀調查”更是讓人憂心忡忡。1.對課程改革的信心不是很足在調查“您對這一次的課程改革所抱的態(tài)度”時,我們發(fā)現(xiàn)只有47.5%的教師表示贊同,其中贊成的占15%,比較贊同的占32.5%,抱無所謂態(tài)度的占10%,說不上的占30%,而明確表示反對的卻占了12.5%;教師對三年課程改革的總體評價也不是很高,令人遺憾的是,在所有被調查的教師中,無一人認為三年的課改是成功的!就是認為比較好的也僅占20%,認為一般的占67.

6、5%,認為差的占12.5%;大家對課程改革的前景充滿著迷茫,調查中,沒有一位教師認為這一次的課程改革的目標能完全實現(xiàn),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目標的也只有70%,其中認為創(chuàng)造條件可以實現(xiàn)的17.5% ,認為可以部分實現(xiàn)的52.5%,認為太理想化不能實現(xiàn)的占30%;被調查的教師對這一次的課程改革如此,對天天使用的教材也是如此,在回答“您認為新教材是否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理念”這一問題時,認為完全體現(xiàn)的為零,認為基本體現(xiàn)的占55%,認為體現(xiàn)較差的占45%;教師如此,家長更是如此,在調查“據(jù)您了解的情況,家長對課改的態(tài)度是什么”時,認為非常支持的占2.5%,認為基本支持的占32.5%,認為基本不支持的占12

7、.5%,認為根本不知道的卻高達52.5%。2.課改培訓事倍功半培訓是被認為新形勢下提高教師素質的最有效的措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各級各類的培訓層出不窮,但作用和效果如何呢,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認為培訓作用較大的僅占20%,認為有一些的占30%,認為作用很小的占37.5%,認為完全沒有作用的占12.5%;在培訓的的形式上,教育行政部門看好的培訓形式采取的“視頻”和“講座”,教師的滿意率僅為2.5%和25%,他們更喜歡教研部門組織的培訓和自行組織的學習,其中30%的教師對教研部門組織的活動表示滿意,42.5%的教師則更喜歡自行組織學習和教研活動;在調查“什么形式最有利于教師專業(yè)成長”時,50%的教師認

8、為是“教師間的與時交流”,25%的教師認為“自己上公開課,在實踐中成長”,搞得轟轟烈烈的“專家指導”只有25%的教師表示認同。由于培訓,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85%的教師認為新課程改革以后感覺很累,只有15%的教師認為基本沒變化,而這15%的教師,恰恰不是一線的老師。3.評價制約著課程改革,師生都厭倦書面考試。由于現(xiàn)行教學評價制度還沒從根本上得到徹底的解決,學校評價老師、家長評價教師、社會評價學校都以教學質量的好壞和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學校和教師,這些使我們的教師也不想?yún)⑴c新課程的研究,也不愿意參加!因為參加了新課程的改革和研究,在短時間不一定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會令你失望。在調查中,有47.5

9、%的教師認為課程改革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評價機制”,而認為“教師自身的適應能力”、“管理機制”、“學生的適應能力”制約著課程改革的,只有7.5%、25%和20%。因為,有40%的教師認為學校對老師的評價仍落實在“考試成績”之上。在回答“如何評價學生”這一問題上,有57.5%的教師直言不諱地回答了“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學生平時表現(xiàn)為主”的僅占7.5%,以“平時表現(xiàn)為主,參考考試成績”的為35%。從學生的調查中,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在回答“老師對你評價的主要依據(jù)是什么”這一問題時,有71.6%的學生認為“老師主要看考試成績”,只有28.4%的學生認為是“平時表現(xiàn)為主,參考考試成績”。在對待期終調研

10、這一問題上,有47.5%的教師認為“期末考試或中考與新課程推進工作不能相適應”,讓學生選擇“考試方式”時,只有18.3%的同學選擇了“閉卷考試”,而選擇開卷考試或實際操作的學生卻高達65.45%。學生對待書面作業(yè)的態(tài)度更讓人吃驚,贊同有書面作業(yè)的學生只有16.45%,而認為作業(yè)太多的學生卻達62.5%。4.課程理念與課程實踐之間的落差很大轉變教育觀念,是新課程改革提得最多的口號,也是各級各類教師培訓的重中之重,從教師的調查情況來看,我們的教師似乎已經(jīng)認識了好多“新的教育理念”,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理念的教師達82.5%,100%的教師能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差異性”, 關注學

11、生自主、合作、探究這些學習方式的教師達77.5%??梢哉f,新的教育理念“深入教師之心”, 大部分教師都能說上幾句“行話”,如: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如果把這些觀念運用到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去,便只留下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空殼。大多數(shù)人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膚淺:學生的座位排列由“排排座”變成“方陣座”就是合作學習與分組討論了;把過去的“你坐下”改為“你真棒”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了,不切實際的濫用多媒體就是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可以說,“穿新鞋走老路”、“舊瓶裝新酒”、以“不變應萬變”的現(xiàn)象還十分突出。教師在培訓中所了解的所謂“新的教育理念”并沒有

12、完全化成“教育行為”!這種臆測,在這一次的學生調查中不幸得到了印證。(1)學校未成為樂園,讀書未成為樂趣在學校讀書,讓學生感到親切、快樂是學校所有工作者的第一要義,然而,認為“學校生活有樂趣”的學生少得可憐,只有16.1%,有60%學生認為“讀書是為了考大學”或“家長要求我讀”,在回答“你不喜歡讀書的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時,認為“自己讀不出來”的占30.2%,認為“老師經(jīng)常批評我”的占18.8%,認為“老師上課比較枯燥”的占21.8%,認為“說不清楚的”占29.2%。 (2)師生關系尚未平等,鼓勵表揚還未常態(tài)“蹲下來看學生”是新課程改革后教師的“口頭禪”,然而,讓學生選擇“你感覺老師與你的關系

13、是什么”中的兩個選項時,認為師生關系是“朋友關系”的占48.8%,而認為是“上下級關系”的占51.2%。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是不能和老師平起平坐的。在調查“你對老師平時上課的感覺”這一問題時,認為老師“平易近人態(tài)度和靄”的占33.4%,認為老師“板著臉孔兇巴巴的”占26.9%,認為“說不清楚”的占39.7%。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答錯了老師的提問后,有26.5%的學生認為老師會鼓勵他,有 29.6%學生認為老師會批評他,有43.9%學生認為老師不批評也不表揚。學生在回答“當你的觀點和大家的觀點不一致時老師會怎么做”時, 35.3%的學生認為“老師會表揚我說我有獨特的看法”,有31.8%的學

14、生認為“老師會批評我說我這么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有32.8%的學生認為“老師既不批評也不表揚”。(3)填鴨式的教育還有市場在調查“如果在學習中遇到了不懂的地方老師會采取什么方法”時,有51.6%的學生表示老師會“讓大家討論后自己解決”,有48.4%的學生認為“老師親自講解然后給出正確的結論”;星期天回家,仍有46.9%的學生在補習文化課。三、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1.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烈氛圍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宣傳課程改革,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讓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讓新課程改革走進千家萬戶,走進社會的每一個角落。2.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新課程改革要想得以順利實施并取得良好的效

15、果,轉變領導、教師、家長以與社會的觀念非常重要。作為學校領導,要更新觀念,提高認識,積極參與新課程的改革和研究,要走進新課程、深入新課程、研究新課程、實踐新課程,成為課程改革的領頭羊,做課程改革的行家里手。學校領導應抓住課程改革的契機,順應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要求,大膽探索,重構科學高效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讓教師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校園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樂園。作為教師,要消除固有的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要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理論,讓理論學習貫穿課程改革的始終。3.政府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縮小城鄉(xiāng)教育差距在實施課程改革的進程中,政府要實行對教育政策傾斜,加大對農

16、村教育經(jīng)費的投入,不斷縮小城鄉(xiāng)教育條件的差異。政府要舍得投入,為學校添置必要的教學輔助設施,為老師們進行新的教學資源開發(fā)和課程改革實踐提供較好的環(huán)境,另外,增加農村學校的教師編制和必要的教學設施,努力解決班級過大和教師負擔過重的問題也是落實新課程教學的理念的重要環(huán)節(jié)。4.改革考試制度,改變評價機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門要積極改革評價機制,要大力改變考試制度。當前,很多學校在“轟轟烈烈抓素質教育,扎扎實實搞應試教育”,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40%的老師反映學校權衡教師的教學業(yè)績依然是教學質量。學校的考評是這樣,家長當然也是這樣,社會更是這樣。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三重壓力,使得很多老師在實施新

17、課程中亦步亦趨,謹小慎微,諸多因素的影響使農村學校教師難以修成實施新課程的“正果”,影響了新課程的順利實施,進而影響了城鄉(xiāng)教育的均衡發(fā)展。5.注重培訓的實效性,促進農村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新課程改革是一次對課程功能、容、結構、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性變革,要實施好新課程,使用好新教材,必須貫徹“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但由于新課程改革點多面大,參加培訓的教師數(shù)量也十分龐大,全員培訓往往也難以收到實效。培訓部門,要注重培訓質量,強化培訓效果。在培訓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培訓結果,更應該重視培訓的過程和形式。上級業(yè)務部門應經(jīng)常調查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分學科召開研討會,與時解決課程改革中出現(xiàn)的問

18、題,教育行政部門應多聽聽一線教師的呼聲,不要長官意志,不要拍腦袋決策,不要搞“大而全”的形式主義,不要追求“轟轟烈烈”的視頻效應!四、初中新課程實施現(xiàn)狀調查報告 調查結果與分析(一)新課程實施的保障系統(tǒng)我們主要從新課程實施必備的環(huán)境、教師培訓情況、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情況三個方面來了解我省新課程實施的保證系統(tǒng)的實際情況。1新課程實施的環(huán)境學校部教師的效能感和人際氛圍等軟件環(huán)境是新課程順利實施的心理支持。調查結果表明,有約85%的教師對新課程改革很有信心或比較有信心;有97%的教師對新課程改革強烈贊成或比較贊成;有72%的教師認為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能完全或大部分達到。說明絕大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改革充

19、滿信心。但由于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大部分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新的困難和挫折,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教師的積極性,這一點從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總體認識的選項中可以看出,認為“理念很好,實施效果也不錯”的教師占31%;認為“理念很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困難重重”的教師占55%;選擇“一些教學要求遠遠超出學生實際,過于理想化”的教師占6%;認為“在考試指揮棒的影響下,新課程改革最終將流于形式”的教師占7%。這部分教師盡管數(shù)量很少,但應引起高度重視;另外,各學校的人際關系整體上對新課程的實施也比較有利,有68%的教師認同這一點。學生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支持程度也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基本保障

20、條件。調查表明,只有63%的學生表示對新課程“了解的十分清楚,因而非常高興”,有12%的學生表示對新課程“了解的十分清楚,因而有些擔心”,“了解一點,但沒有當回事”的學生占19%,“完全不了解”的學生占6%。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仍有37%的學生對新課程改革或不在意或不了解或是很擔心,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有力支持,特別是上級行政部門和家長的支持。調查顯示,有92%的校長認為上級有關部門對新課程非常支持,認為比較支持的占8%;有約93%的學生認為,他們的價值對新課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非常支持或比較支持。這說明上級部門與學生家長普遍對新課程比

21、較支持,為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創(chuàng)造了比較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學校必備的硬件設施、師資力量、對新課程實施的資金投入直接影響著新課程的實施能否順利展開。調查結果顯示,盡管有81%的教師認為學校對新課程實施投入的資金有所增加或增加很多,但學校的教學設施仍然普遍不能滿足新課程實施的要求;我們對教師針對自己所代科目的教學條件滿足新課程要求情況的調查表明:只有48%的教師認為本校的教學條件完全或基本滿足新課程的要求,農村中學有57%的教師認為本校的教學條件不太滿足或完全不滿足教學要求。通過訪談得知,被調查的17所學校中,只有3所學校有校園網(wǎng)絡,其中,城市學校2所,農村學校1所;只有4所學校有多媒體教室,其中城市和

22、農村學校各2所;有3所學校沒有圖書館,個別學校必備的實驗室不能達到要求。教師是新課程實施的具體操作者,教師數(shù)量與素質直接關系到新課程實施的程度與水平。我們對17所學校的校長就本校師資方面的情況進行了了解,沒有一所學校的校長認為本校的教師能夠完全滿足新課程的要求,不滿足的情況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方面:業(yè)務水平不滿足要求的有10所學校;各科教師比例不合理的也有10所學校;數(shù)量不足的學校有4所,還有如年齡老化、教師自由流動、不穩(wěn)定等原因。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課程結構的調整,有些科目的課時發(fā)生了變化,新課程對教師整體素質的要求提高了,再加上部分學校教師隊伍年齡老化、自由流動等原因,使得各學校的

23、師資力量普遍不能滿足新課程的要求。2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我們以開放性問題的形式,就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情況對校長和教師進行了調查。校長列出的本學校開發(fā)的課程資源中,主要包括家鄉(xiāng)的歷史與習俗、地理概貌、校園文化、當?shù)毓袍E等,這些課程資源的類型大多局限于當?shù)仫L土人情、歷史文化等。而教師列出的可利用的課程資源的類型比校長要多,如課外書籍、報刊、雜志、電視、各種廣告、招牌、各種音像設備、音像資料、學生的所見所聞、生活經(jīng)驗、生活環(huán)境、學生的家庭生活、價值、校外專家、機關、工廠、周圍環(huán)境、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新聞媒體報道等,這些課程資源中包括條件性的課程資源,也包括素材性的課程資源,包括校課程資源,也包括

24、校外課程資源,包括生命形式的課程資源,也包括非生命形式的課程資源。3教師培訓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對傳統(tǒng)課程理念和課程體系的徹底變革。通過培訓,可以促進教師更快的接受、理解、適應新課程。調查結果顯示,省的教師培訓工作成效顯著,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三個方面:一是培訓圍廣。在所調查的164名教師中,所有的教師都參加過培訓,有31%的教師參加過省級培訓,有55%的教師參加過區(qū)級或市級培訓,有96%的教師反映學校進行過校本培訓;二是培訓容層次多。有涉與宏觀層面的通識培訓,也有涉與微觀層面的實踐教學培訓;有82%的教師參加過通識培訓,有71%的教師參加過觀摩課堂教學、進行具體教學研究的培訓,有46%的教師參加過有

25、關改革中遇到的問題的研究討論的培訓,有10%的教師參加過關于優(yōu)秀教學錄像分析的培訓,還有25%的教師參加過有關展示一些專家對課改的認識與分析的培訓;三是培訓效果顯著:76%的教師認為通過培訓了解了課程改革的精神、理念和目標,有72%的教師認為通過培訓認識到來改革的必要性;有72%的教師認為通過培訓轉變了教學觀念,62%的教師認為通過培訓改進了教學方法,45%的教師認為通過培訓轉變了教學行為,另有1%的教師認為沒有收獲。(二)學校管理制度的重建我們從學校管理理念與管理機制、教學研究機制、考試制度三個方面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1學校管理理念與機制管理理念是管理制度的指南,是制定管理制度的根本依據(jù)。

26、要建立適應新課程實施的學校管理制度,首先必須確立與之相適應的管理理念。學校的管理理念體現(xiàn)于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而學校辦學理念與學生管理理念是最集中的體現(xiàn)。調查表明,17所學校都有與新課程改革目標相一致的辦學理念,學生管理理念也基本能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師生對學校學生管理理念的評價也比較高,但在具體落實方面并不盡人意。2教學研究制度新課程實施中,要促進教師進行自我反思,幫助他們盡快地適應新課程,實現(xiàn)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的轉變,除了教師的主觀努力外,還需要建立有效的教學研究制度來激勵、引導。在訪談中了解到:各學?;旧蠈⒔處熂w備課、討論交流的活動制度化;大部分學校都確定了自己的研究課題,

27、有61%的教師參加了校級備課,有16%的教師參加了省級備課,還有5%的教師參加了國家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學校對教師在課程改革中做出的成績也很支持,有9所學校還制定了具體的獎勵制度。3考評制度新課程要求教師的角色發(fā)生根本的轉變,教師由單一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變?yōu)樾抡n程要求的多重角色。教師所扮演的角色的多重性要求我們在評價教師時,不能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依據(jù)。同時,評價教師應該以促進其發(fā)展為目的,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我們主要從學校對教師和學生的考核標準來考察學校的考評制度是否與新課程所倡導的多元評價相一致。教師對學生的考核標準方面,教師基本上能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能關注到

28、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還能關注到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與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選擇依據(jù)考試成績的教師為100%;選擇依據(jù)學生進步狀況的教師占71%;選擇依據(jù)課堂參與程度的教師占76%;選擇依據(jù)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教師占65%;選擇依據(jù)努力程度的教師占60%。在學校對教師的考核標準方面,各學校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考核教師的主要標準,有些學校也考慮了教師在課改中的表現(xiàn)與成績、學生的發(fā)展狀況,但所占的比重很小。我們也要求教師選擇自己希望的考核標準,統(tǒng)計結果與上述結果有很大不同,具體數(shù)據(jù)如圖1所示。(橫軸中的數(shù)字代表各選項,其對應關系為:學生考試成績;課改成績;學生發(fā)展狀況;課改投入的精力與時間

29、;三級課程參與;發(fā)表論文;師生關系。)圖1 學校對教師的考核標準與教師希望的考核標準對比圖學校對教師的考核標準并不是教師所希望的標準,那么教師對學校評價制度的態(tài)度如何?調查顯示,有55%的教師認為本校現(xiàn)行教師評價制度能夠促進教師進行自我反思教學;43%的教師認為能夠促進教師間進行公平競爭;55%的教師認為能夠調動教師積極性,促進教師成長;有34%的教師認為對他們的發(fā)展沒有多大作用;有11%的教師認為對他們的發(fā)展有一定的限制。說明各學校教師對本?,F(xiàn)行的教師評價制度的看法不像我們所期望的那么好。(三)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我們主要從教師所具有的教學觀、課程觀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行為表現(xiàn)

30、,來探測教師教育觀與教學方式的轉變。1教學觀念的轉變由于教師的教學觀念是教師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東西,對它的考察,我們主要從教師對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看法、好教師的標準以與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jù)三個方面來考察。調查顯示,教師對課堂教學評價的依據(jù)基本上與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相一致。我們列出了評價一節(jié)課優(yōu)劣的六個方面供教師選擇,并要求其按重要程度進行排序,統(tǒng)計結果如圖2所示。(橫軸中的數(shù)字代表各選項,其對應關系為:師生互動;學生在情感方面的發(fā)展;學生能自主思考、探究學習;教師對教材的把握;知識的掌握程度;板書、表達能力;課堂管理能力。)可以看出,絕大部分教師能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

31、面的發(fā)展放在首要位置。圖2 教師對課堂教學評價的看法教師在教學方法時,也能以學生的需要與實際為主,選擇“依據(jù)學生的實際”的教師占95%;選擇“依據(jù)教材的實際”的教師占63%;選擇“依據(jù)教學條件”的教師占59%;選擇“依據(jù)教師的實際”的教師占24%。但在關于好教師標準問題的看法上,教師所反映出來的教學觀與上述結果并不相符。在開放性的問題中,要求教師就“一個好教師具備的主要素質”談自己的觀點,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駕馭教材的能力;課堂組織、調控能力;教學基本功(如語言表達、板書等);與學生的親和力(如調動學生積極性、與學生溝通等方面);專業(yè)知識深厚;能擔當起學生的促進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能力。另外還

32、有其他方面,如對知識的儲備、整合、學習的能力;課程資源和信息的開發(fā)、搜集、整合能力等??梢钥闯?。排在前三位的都是反映教師基本素質的,著眼點主要集中于教師。2教材觀與課程觀的轉變教師對課程的認識,對課程與教學關系、課程與教材關系的認識。對課程資源的理解,影響著課程實施的程度。我們主要從教師對教材處理以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情況兩個方面調查,企望能夠窺視教師的教材觀和課程觀。新課程要求教師要有根據(jù)具體情況調適教材的能力。調查顯示,有70%的教師依據(jù)情況對教材做過適當?shù)男薷?;?0%的教師對教材有自己的補充;有64%的教師對教材容經(jīng)常有拓展;有4%的教師基本按舊教材走,新教材只做參考;有2%的教師認

33、為新教材完全適合于自己,不做處理;另有1%的教師認為自己無能為力。對課程資源理解、鑒別與開發(fā)是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從前面教師列出的課程資源的種類可以看出,教師對課程資源的含義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不僅認識到條件性的課程資源在課程實施中的作用,也認識到素材性的課程資源如學生的感情、生活經(jīng)驗以與教師的知識儲量、知識的整合、發(fā)掘能力對課程實施的影響作用,但認識的深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對素材性課程資源概念外延的認識需要深入。3教學行為與方式的轉變考察教師教學行為與教學方式的轉變情況,一方面可以反映出教育觀念的轉變情況,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新課程改革的成效。我們主要從教師的自我反思、課堂的心理

34、氛圍以與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評價三個方面調查教師的教學行為與教學方式。自我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主要方法,是教師教學行為轉變的首要目標。調查顯示,部分教師對反思的作用認識不足,故不能很好地進行,有50%的教師認為教后反思很重要,每節(jié)課后都寫;有38%的教師沒有時間,只能偶爾進行;另有2%的教師對自己沒有幫助,故從不進行。課堂心理氣氛是教師教學行為的側面反映,有42%的教師認為他們的學生主動討論,課堂氣氛活躍;有55%的教師認為只有部分學生表現(xiàn)活躍;有3%的教師認為他們的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很被動,教師提問很少有人回答。學生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評價方面:有70%的學生認為他們的教師在教學時,不僅

35、注重容的條理性、邏輯性,而且能夠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71%的學生認為教師能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并能給予正確的指導;有72%的學生認為教師能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45%的學生認為教師在試驗或動手課上主要關注學生的參與過程和情感體驗,而不是結果。上述結果表明,教師的教學行為與方式正在發(fā)生可喜的變化,部分教師能夠意識到自我反思對他們專業(yè)成長的重要性,并能積極進行;大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再只注重教學的容,更能關注到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有部分教師能關注學生參與過程與情感體驗;教學手段也變得豐富多彩,課堂氣氛開始活躍

36、起來。三、存在問題與建議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對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如下的總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與建議。(一)有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改革信心不足,甚至持抵制態(tài)度;部分學生對新課程改革不了解,有些擔心教師們普遍認為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很好,對新課程改革比較支持,對新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充滿信心??墒?,由于課程的實施有一定的難度,仍然使得少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改革擔心,有的教師認為考試指揮棒的影響將會使新課程改革最終流于形式,有的教師認為新課程的部分目標肯定達不到,還有的教師認為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只有小部分能達到。這些教師雖然只是少數(shù),但卻不能忽視。因為教師是最直接的課程實施者,教師參與課程實施的積極性

37、與主動性對課程實施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沒有的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哪怕是最微小的課程改革,都不可能獲得期望的結果,即使是極少數(shù)的教師,他們的消極態(tài)度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進一步加強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徹底轉變他們的觀念和態(tài)度,使其產(chǎn)生在參與的熱情,從而贏得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與熱情支持,是新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學生是新課程實施的對象,是新課程改革的主體,改革的目標,最終會落實到學生的學習中,改革的成效最終會體現(xiàn)在學生身上。只有讓學生了解新課程,支持新課程,滿懷信心與希望走進新課程,新課程改革才有可能成功。如果學生對新課程改革了解不夠或理解有偏差,認為新課程改革與自己無關時,就激發(fā)不起他們參

38、與新課程的熱情與積極性。(二)教學設備較欠缺,師資力量不能滿足新課程要求新課程要成功地實施,必需具備一定的硬件設備。新設置的科目需要新的資金投入。從調查結果可知,大部分學校對新課程的投入都有增加,但教學設備遠遠不能滿足要求,部分學校缺乏基本的教具,少數(shù)學校的實驗條件跟不上,大部分學校雖有圖書館,但藏書量少,不能滿足師生的需求。特別是農村學校,有些甚至沒有基本的實驗設施。網(wǎng)絡設施更是我省絕大多數(shù)學校所缺乏的。所以,調動各級政府增加對新課程實施的資金投入是當務之急。另外,在師資方面,隨著新課程對教師整體素質要求的提高與科目變化引起的各科教師比例重新調整,各學校的師資力量普遍不能滿足新課程的要求。因

39、此,應該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對新課程的適應性;制定政策,保證各學校教師的數(shù)量,確保新課程的順利實施。(三)教師培訓需要繼續(xù)進行,培訓需要深入到微觀層面省的教師培訓體系已逐步建立,參與部門多,教師接受培訓的面比較廣,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接受過某種級別的培訓,各學校也都開展“以校為本”的培訓;培訓的容豐富,培訓不僅是有關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通識培訓,也有偏重于實施新課程的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的校本培訓,還有優(yōu)化具體教學操作與促進教師新課程理念化的即時培訓;培訓的效果比較理想;大部分教師通過培訓了解了課程改革的理念與目標,轉變了教學觀念,一部分教師改進了教學方法,有部分教師轉變了教學行為。這說明了我省的

40、教師培訓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進行得很有成效。但是,從各學校的師資力量大都不能滿足新課程要求的調查結果反映出,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與不斷完善,培訓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和繼續(xù)進行,培訓目標需要做重新的調整,要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主,特別是提高適應新課程要求的教育觀念和實際教育行為、能力,幫助教師理解、化基礎教育改革提倡的基本理念,并強調教師實際教學行為的切實轉變。要求我們在培訓的組織與培訓的容方面做相應的調整。政府組織的培訓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教師素質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培訓又需要教師的全員參與,因此,單憑政府的力量遠遠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需要動員各學校的參與。組織“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

41、既可解決政府的困難,又可以使培訓容貼近教師的教學實際,將培訓深入到微觀層面,能夠幫助教師將教育理念滲透到教學實踐中,使其切實轉變教學行為。因此,制定長期堅持、滾動發(fā)展的計劃,積極推進校本培訓是加強與完善教師培訓工作的有效途徑。(四)科學的管理理念已初步確立,但還沒有真正體現(xiàn)在學校的實際工作中盡管各學校都有體現(xiàn)新課程思想的辦學理念,但科學的管理方式在各學校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先進的理念并沒有真正進入學校的工作中。校長是學校的靈魂與精神領袖,因此,首先應該轉變校長的教育觀念,建立民族、科學的學校管理機制,讓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管理與監(jiān)督學校的管理工作,讓教師和學生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在學校的教

42、學改革和教學管理工作中發(fā)揮主人翁的作用。(五)教學研究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健全與有效落實各學校已初步建立了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學研究制度,制定了定期的集體教研,規(guī)定了關于教師課改成績的獎勵制度,教師也參加了不同級別的課題研究,說明各學校的教學研究制度正在做著與新課程實施相適應的調整,但從調查結果也可看出,仍有少部分學校的教學研究制度沒有建立;有些學校雖然有教學研究制度,但是流于形式,是表面文章,規(guī)定的集體備課也只不過是各科教師集中備課,交流的容也限于某學生最近的表現(xiàn)、班里情況,根本談不上教學研究;大部分教師雖然都有規(guī)定的課題,但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再加上教師們普遍缺乏基本的訓練,感到無從下

43、手,沒有專業(yè)人員的幫助與指導,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因此,各學校的教學研究制度在健全與具體落實、有效執(zhí)行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六)教師評價制度沒有真正體現(xiàn)“以促進教師的發(fā)展為目的”的理念教師評價對教師的觀念和行為具有最為直接的導向、激勵與控制作用。教育觀念更新、教學方式轉變的最大阻力來自于落后的教學管理和評價制度,用應試教育的模式來評價教師,不可能讓教師生發(fā)出素質教育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我省各學校雖然采取了多種評價方式來考核教師,但評價標準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橹鳎鲗W校的評價制度沒有貫徹“以促進教師的發(fā)展為目的”的評價理念,對教師的發(fā)展沒有最大的激勵作用,甚至有的教師認為對他們的發(fā)展有限制

44、。 (七)教師的教育觀念處于新舊交替、相互碰撞中,迫切需要教師的自身努力與外界的支持任何一種新觀念的確立,都是對舊觀念的一種變革,都是新舊觀念相互交織、不斷碰撞、斗爭的結果。教育觀念的變革也需要這樣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自我反思,不斷在否定與重新肯定自己的矛盾過程中,逐步摒棄舊的觀念。這是一個痛苦與歡樂交織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自己,更需要外界的支持與鼓勵。事實確實如此,從調查結果可以反映出,我省的教師仍舊處于新舊教育觀念的相互交織、相互碰撞與相互斗爭中,舊的教育思想沒有完全剔除,新的教育觀念還沒有真正確立,教師的教育觀念還時常在二者之間徘徊,在新與舊的交界線

45、上搖擺,他們需要與時的支持與鼓勵。專業(yè)引領、同伴互助與與時的激勵可以幫助教師盡快地走出困境,加速他們的成長。 (八)教師的課程觀正在逐步樹立,但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課程素養(yǎng)還須進一步加強大部分教師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本地的實際對教材做調整,不再是教材至上,生搬硬套地教教材,而是在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作為一種課程資源來看待;部分教師對課程資源的含義已有較深的認識,認識到自身不僅是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者,而且也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教師的課程素養(yǎng)遠遠不能滿足新課程的要求,仍需要提高。除集中進行理論培訓外,一是可以通過案例研討,通過實實在在的案例研究,讓教師從中領悟課程建設、實施與開發(fā)的

46、精要。二是進行行動研究,讓教師在課程建設中自主探索,積累經(jīng)驗,不斷提高駕馭課程的能力。 五、農村初中生學習心理的調查報告 我們于*年*月至*月,對漁峽口鎮(zhèn)的兩所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jù)。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一)具體目標.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現(xiàn)狀.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與對策(二)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學生問卷,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tài)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

47、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鎮(zhèn)第一、第二初級中學進行,共發(fā)問卷份,回收有效問卷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shù)。.座談會與個案調查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與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一)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現(xiàn)狀分析.教育價值觀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初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的初中生沒有考慮。調查還顯示,農村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jīng)濟社會特征。他

48、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jīng)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畢業(yè)生掙錢多,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yè)生掙錢多,的學生認為小學畢業(yè)生掙錢多,只有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學習態(tài)度調查結果表明,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虼髮W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shù)占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的學生對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

49、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于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疇。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yè)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shù)據(jù),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

50、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于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chǎn)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后已經(jīng)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并越來越嚴重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學習目的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初中畢業(yè)后的打算,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的學生選擇就業(yè),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愿望的占。初中學生對于務農的態(tài)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tài)呈現(xiàn)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初一為,初二為,初三為 (二)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教

51、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jīng)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jīng)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jīng)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lián)系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wěn)

52、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yè),從而使他們對考中?;虼髮W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初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yè)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chǎn)生學習的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由于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并蔓延,我們稱這一現(xiàn)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茫現(xiàn)象。不可否認,這一現(xiàn)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農村初中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

53、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畢業(yè)后準備就業(yè)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yè)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yè)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yǎng)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xié)調性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

54、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xié)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yè)或在農村非農產(chǎn)業(yè)就業(yè)的艱難性,但有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xiàn)實的。此外,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yè)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于事業(yè)的發(fā)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xié)調性主要表現(xiàn)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xié)調。調查結果表明,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并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yè)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xiàn)出相應的積極性,

55、而是呈現(xiàn)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tài)度。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一)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jīng)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jīng)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jīng)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yè)的生產(chǎn)結構、生產(chǎn)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fā)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初中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jīng)濟利益和文化利益

56、,使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與早結束學業(yè)而外出打工。.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zhèn)涞膶W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

57、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生產(chǎn)實踐,并自發(fā)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xiàn)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shù)側重于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墒?,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