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莊子北冥有魚課件_第1頁
古漢語莊子北冥有魚課件_第2頁
古漢語莊子北冥有魚課件_第3頁
古漢語莊子北冥有魚課件_第4頁
古漢語莊子北冥有魚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莊子 北冥有魚【莊子其人】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戰(zhàn)國時代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一說今河南商丘市東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fā)展者。曾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家貧,曾借粟于監(jiān)河候(官名),但拒絕了楚周王的厚幣禮聘。他繼承和發(fā)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并幻想一種“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的哲學。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厩f子

2、簡介】莊子,亦稱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后來道家的作品。莊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豐富。有人評價莊子的文章常常突兀而來,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變化無端,有時似乎不相關,任意跳蕩起落,但思想?yún)s能一線貫穿。句式也富于變化,或順或倒,或長或短,更加之辭匯豐富,描寫細致,又常常不規(guī)則地押韻,顯得極富表現(xiàn)力,極有獨創(chuàng)性。是先秦散文已經發(fā)展到成熟的階段的標志,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梢姡f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

3、。魯迅先生曾說他的作品“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遙游、秋水、齊物論、養(yǎng)生主。養(yǎng)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后世傳誦。【關于莊子的重要注本】 今通行本有清末王先謙莊子集解、郭慶藩莊子集釋等。今人劉武的莊子集解內篇補正也值得參考。【注釋】冥,通“溟”。北溟:北方的海。 冥,說文冖部:“幽也。從日,從六,冖聲。日數(shù)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幽也?!保ㄗⅲ河嬎闳掌诘囊?guī)律以十天干為一輪。段注:“謂甲至癸也?!泵吭率眨铝灵_始虧損而幽暗。)引申爲夜晚。 漢 蔡琰(yn) 悲憤詩之二:“冥當寢兮不能安,饑當食兮不能餐。”化,說文:“教行也。從七(hu),從人,七(hu)亦聲?!?段注:

4、“教行于上則化成于下?!薄敖褚曰癁樽兤撸╤u)字矣?!?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化象人一正一倒之形,即今俗所謂翻跟斗。” 七(hu),說文:“變也。從到人?!?到人,段注:“到者,今之倒字?!迸?,說文心部:“恚(hu)也。從心,奴聲?!弊謪R心部:“怒,恚也,憤也?!?引申指氣勢盛:怒馬、怒濤、怒放, 再引申為振奮。例:唐 錢起 江行無題詩之二二:“帆翅初張?zhí)帲迄i怒翼同。”垂,說文土部:“遠邊也。”后以陲為之。 志,說文心部:“意也。從心之聲?!敝脖砹x。徐鍇系傳通論:“心有所之為志。”故有:志向、志愿、有志于等詞語?!皳环鰮u而上者九萬里”書中注:“摶,環(huán)繞著飛向上空?!?按:“摶”并無“環(huán)繞著

5、飛向上空”的意思;況且,這樣注釋,“摶”與“扶搖”語義無法關聯(lián),也與“而上”語義重復。“環(huán)繞著飛上”云云,是詞組乃至整個句子的意象,而非“摶”的詞義。 摶,說文手部:“以手圜之也?!?本義是以手團物。凡大鳥鼓翼擊水,兩翅之動作與團物極其相似,一“摶”字足見莊子用詞之精妙。楊寶忠認為“摶”應作“拍擊”解。解“摶扶搖”為“拍擊旋風”,才與莊子文意相符:大鵬高飛必有所恃-“擊水、摶扶搖、培(憑)風”。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注: 前二“也”表示停頓,后一“也”表示判斷。此句譯為:霧氣、塵埃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果。 息,說文心部:“喘也,從心從自,自亦聲?!保ū玖x呼吸。段注:“心氣必從鼻

6、出,故從心自?!保┮暧校簢@息、氣息、休息、停止、生長(如“修養(yǎng)生息”)、子女(如觸龍說趙太后:“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 “野馬”另一說:薛正興引陸宗達訓詁簡論說,謂“馬”字即楚辭里“愈氛霧其如塺(mi)”之“塺”,逍遙游的“野馬”和“塵?!笔峭x詞復用,為了加重表達或描寫那個垢穢污濁的環(huán)境。“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注:“其,語氣詞,表委婉語氣,略等于現(xiàn)代漢語的大概。下句的其同?!?蒼,說文艸部:“艸色也?!倍巫ⅲ骸耙隇榉睬嗪谏Q?!蔽闹小吧n蒼”指天的深藍色。 楊寶忠謂“邪?其邪?”是古代漢語選擇問句常見句型,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是呢?還是呢?”莊子養(yǎng)生主:“天與

7、?其人與?”此其句例?!捌湔啊?,“其”是指示代詞,代指天;“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是選擇連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還是”。如譯為“大概”,則語氣不順。 于智榮、邸宏香亦謂“其”或單用于后一分句,或兩個“其”字連用于兩個分句,與疑問語氣詞“邪(耶)、與、乎”配合使用,為選擇連詞,構成選擇問句。其例另有:請飲而后辭乎?其辭而后飲乎?(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子以為秦將救韓乎?其不乎?(戰(zhàn)國策韓二)“無所至極”:書中注:“沒有到盡頭的地方?!?極,說文木部:“棟也?!毙戾|系傳:“極,屋脊之棟也?!钡菢O, 即上屋頂。引申為極點。如:登峰造極。 至,書中釋為“到“。一說:“至、極”為同義復詞,“至”亦“

8、極”意。史記春申君列傳:“物至則反,冬夏是也?!闭x:“至,極也。極則反也。冬至,陰之極;夏至,陽之極?!闭n本訓為“到”,誤。負,說文貝部:“恃也。從人守貝,有所恃也。一曰:受貸不償?!?(受貸不償:受人施予卻不回報) 徐灝段注箋:“負之古音古義皆為背。釋名曰:負,背也。置項背也?!薄耙蛑疄樽载?,故訓為恃。又為背人(背德忘恩)之稱,即受貸不償之謂也。凡戰(zhàn)敗必背走,故又為勝負之稱?!臂辏菹?。 古代從“幼”得聲之字有“曲、不平或不順”等意,如:石不平貌曰“石幼 ”;山曲曰“岰”;木丩屈曰“柪”;土洼曰“坳”;器中不平曰“幼 皿 ”;襪頸曰“袎”(頸是向內彎曲);頸不隨(即頸項轉動不自如)曰“幼頁

9、 ”;心戾(即心中違逆)曰“怮”。(同源字又如:儂:水厚;膿:汁厚:醲:酒厚;禯:衣厚;秾:花木厚。王力著有同源字典)培,說文:“培敦。土田山川也?!保雍?,是指土地、田園、山川等等而言。即于植物根部或墻堤等的根基部分堆土。)文中義為“憑借、依靠”。圖,說文:“畫計難也。從囗,從啚。啚,難意也?!?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圖謀畫計,圖之引申義也。(按,楊謂本義為區(qū)域、版圖、地圖。)“搶,突過?!?此句陸德明釋文:“搶,司馬(彪)、李(頤)云,猶集也?!比绱?,“搶榆枋”即“落在榆樹檀樹上”。 (按,“集”古文作“雧”。說文雥部:“雧,群鳥在木上也。”則“集”字本義爲棲止,與至、止之義相通。)控,

10、說文:“引也?!保ㄩ_弓,即拉開弓弦。有方向性,故凡伸明其事者皆得曰引,如弓以引而伸其曲詘也。)故“控”引申有:駕馭、控制;投等義。果,說文木部:“木實也。象果形在木之上。” 引申為:結果成就、實現(xiàn)飽足、充實(如:食不果腹)等。文中“果然”注意古今之別。飡,同餐。晉崔譔注:“三飡,猶言竟日。”唐成玄英也說“往于郊野,來去三食” 。 但這種看法有可疑者。首先,古人通常一日二餐。其次,“莽蒼”為郊野之色,這里指近郊。古代城鎮(zhèn)規(guī)模不可能太大,去近郊不必“來去三食”或曰“竟日”。再說,每餐后都可有腹“果然”之感,何必“三食”? 儀禮、禮記多有“三飯”之說,指飯時三次用餐(漢語大詞典“三飯”條釋為“謂第三

11、次用餐”,不確);且非必確指三次,而有“多吃”之義。如儀禮特性饋食禮有“尸三飯告飽、尸又三飯告飽”的說法。所以“三飡”實際是吃飽飯、多吃點飯;因“莽蒼”極近,所以非但不必攜糧,吃飽飯去而返歸,肚子還是飽的;正與“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對比,即如郭象所注:“所適彌遠,則聚糧彌多?!?年,本義指禾谷成熟。說文禾部:“穀孰也。從禾千聲?!倍髻e卜辭中所見之殷歷:“到了周代才把禾谷成熟一次稱為一年?!惫省澳辍币暧校耗瓿伞⑹粘赡挲g。朝菌不知晦朔:晦,夏歷每月最后一天;朔,夏歷每月初一。此處“晦朔”代指一個月。 此句譯為:朝生暮死的菌類不知一個月的長短。 椿,因其高齡,后用以喻長壽;如“椿年

12、”為祝人長壽之詞。 唐 錢起 柏崖老人命予賦詩:“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椿”亦用以指父親。如“ 椿庭 ” 論語季氏篇記 孔鯉 趨庭接受父訓,后因以“椿庭”為父親的代稱。 “椿萱”,椿、萱連用,代稱父母。詩衛(wèi)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敝X草,萱草。后世因以萱稱母。唐 牟融 送徐浩詩:“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椿萱並茂】喻父母健在。特,說文牛部:“樸特,牛父也。從牛,寺聲?!?本義指沒有閹割的牛,乃公牛。(樸,張舜徽約注引張行學說:“樸謂質樸未離,牛之未犗(ji,閹割)者。論橫童知篇:無刀斧之斷者,謂之樸。此其證也?!保┮隇楠毺氐攘x。窮,說文穴部:“極也。從穴,躬聲。”

13、徐鍇系傳:“入與穴,是極也。”極,終結之地、盡頭。引申有空、貧窮等義。 文中“窮發(fā)”指極荒遠的北方地帶。發(fā),毛,這里指草木。舊說,地以草木為發(fā)。廣,本義指四周沒有墻壁的大屋。 說文廣部:“殿之大屋也?!?段玉裁 注:“覆乎上者曰屋,無四壁而上有大覆蓋,其所通者宏遠矣,是曰廣?!?故引申有“寬廣”義。且,副詞,將要。 古書例:漢 王充 論衡變動:“故天且風,巢居之蟲動;且雨,穴處之物擾?!?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不出,火且盡。”仞,古代長度單位。七尺為一仞。儀禮鄉(xiāng)射禮:“杠長三仞?!?鄭玄 注:“七尺曰仞?!?另一說,八尺為一仞。說文人部:“伸臂一尋,八尺。”即伸開兩臂的長度為一尋,也為一仞。比

14、,本義指親密、和睦 。說文比部:“密也。” 例:詩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 朱熹 集傳:“比,上下相親也。 ” 引申有:配合、適合(逸周書大武:“男女比。” 朱右曾 校釋:“比,合也。使無鰥曠?!保┯钟校汗唇Y(如“朋比”)、副詞,都(“比比皆是”)等義?!肮史蛑б还伲斜纫秽l(xiāng)” 課本注:“效,功效,這里作勝任解。” 按:“功效”與“勝任”并無聯(lián)系。此“效”乃授予之義。莊子列御寇:“彼將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奔匆怨κ谖乙??!爸б还佟?,是說才智可以授予一個官職,亦即才智可以擔當一個官職。 古書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宣王有志,而后效官?!倍蓬A注:“效,授也?!?“效”之授予義由進獻之

15、義引申而來?!靶А弊鳌矮I”解,如效力、效勞、效忠、效命,皆其義也。下有獻于上謂之呈獻、進獻,上賜于下則謂之授予也。故“效”由呈獻、進獻義引申為授予,乃水到渠成、順理成章,與“功效”無涉。 “效官”又可由“授官”義引申為“任官、作官”義,即所謂“擔當一個官職”。 徵,說文壬部:“召也。從微省,壬為徵。行于微而文達者,即徵之?!?從微?。寒斠蓝巫⒆鳌皬娜蓮奈⑹ 保巫ⅲ骸皶?。” 壬為徵:意為“壬是古徵字”?!靶杏凇本洌寒斠蓝巫ⅰ拔摹弊鳌奥劇?。此句意為:行為隱蔽而聲望顯達于外的人,就徵召他。故許以“徵召”為本義。 楊樹達 積微居小學述林釋征:“余謂徵字當以徵兆為本義字從微者,徵兆為事物初見之端,隱

16、微未顯,故從微也?!币鉃椋簭男〉酱?,從微小到顯著。本義為徵兆,引申為證明、證驗、取信等義。 【辨】 :征,從彳,正聲。正又表示到某地去,征本義為出征,遠行。勸,本義為勉勵,鼓勵。說文力部:“勉也。”古文獻例:國語越語上:“國人皆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币隇楣膭印裾f。宋榮子,即宋鈃(jin),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與孟子同時。 數(shù)數(shù)(shu shu),等于說“汲汲”,著急或急迫的樣子。此句意:宋榮子對于人世的榮辱毀譽都不曾放在心上,不曾汲汲追求過。 列子,戰(zhàn)國時哲學家。傳說他得風仙之道,能乘風而行。御,說文:“使馬也?!毙戾| 曰:“卸解車馬也?;蜥?,或卸,皆御者之職。古作馭?!?【辨】在駕馭的意義上,“御”與“馭”相通。但是,“御”常指駕車馬的人,“馭”一般指駕馭車馬的動作。在抵御的意義上,上古寫作“御”,后來都寫作“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