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事跡介紹_第1頁
蔡元培事跡介紹_第2頁
蔡元培事跡介紹_第3頁
蔡元培事跡介紹_第4頁
蔡元培事跡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蔡元培: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1912年1月5日,蔡元培被任命為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南北議和后,他又出任北京政府教育總長,成為中華民國歷史上首任教育總長。蔡元培擔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時,教育部沒有辦公場所,他詢問大總統(tǒng)孫中山,得到的回答是:“此須汝自行尋覓,我不能管也?!焙髞?,在時任江蘇都督府內(nèi)務(wù)司長馬相伯的幫助下,借南京碑亭巷內(nèi)務(wù)司樓上三間房間作為教育部的辦公室。蔡元培“親詣大總統(tǒng)領(lǐng)印,白巾咫尺,裹一方寸物,乘人力車往返”,成為民國開國史之趣談。在創(chuàng)建教育部的過程中,蔡元培堅持兩條用人原則:一是“為事?lián)袢?,不設(shè)冗員”。當時南京臨時政府其他各部人員,多或至百余人,惟教育部連繕寫者在內(nèi)僅30

2、余人。部員津貼上自總長下至錄事,不分等級,每月一律30元。整個教育部開支,每月僅及千元。而工作效率卻很高,部員各負其責,各司其事,“絕無官署意味”。教育部成立了學制起草委員會,邀集教育界著名人士以及從英、美、德、法、俄、日等國回來的留學生,各就所長,分別起草有關(guān)小學、中學、專門學校以及大學各項制度。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存在才2個多月,“而中華民國全部學制草案,實于此時大略完成”。后來北京政府教育部成立后,在此基礎(chǔ)上制訂了中華民國第一部學制“壬子癸丑學制”,又稱1912-1913年學制??梢哉f,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是一個平民化的,精兵簡政的,高效率的教育部。蔡元培用人的另一條重要原則是唯才是用。它包

3、括兩層含義:其一,不管資歷、學歷。王云五當時年僅23歲,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在上海從事教育工作,與蔡元培素不相識。在蔡元培出任民國教育總長后,他將自己對于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想法寫成書面意見寄給蔡元培。蔡認為他所提建議極為中肯,即復函堅邀他到教育部“相助為理”。后來北京政府教育部成立,蔡元培仍請他北上,任職專門教育司第一科科長,掌管“大學及游學生”事宜。兩人從此結(jié)下了近三十年的友誼,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逝世,王云五是朋友中唯一隨侍病榻的送終者。唯才是用的第二層含義是不分黨派。范源濂早年留學日本,原系學部參事,籍隸共和黨。蔡元培深知自己對于教育偏于理想,而范源濂注重實踐,兩人合作,可以取長補短,于

4、民國教育有益。所以他不顧國民黨內(nèi)的反對,二次親自訪問范源濂,對他說:“我請出一位異黨的次長,在國民黨里邊并不是沒有反對的意見;但是我為了公忠體國,使教育部有全國代表性,是不管這種反對意見的?!狈对村椴淘嗟恼嬲\和以民國教育為重的精神所感動,不顧共和黨內(nèi)的反對意見,接受了蔡元培的要求。事實證明,他們的合作是成功的。1912年1月19日,蔡元培以教育部的名義,頒布了兩個重要法令: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和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前者共14 條,主要內(nèi)容有:各級各類學堂均改稱為學校,監(jiān)督、堂長一律改稱校長;初等小學可以男女同校;小學讀經(jīng)科一律廢止;小學應(yīng)注重手工科;中學為普通教育,文、實不必分科;廢止舊時獎

5、勵出身,各級學校畢業(yè)者,稱某級學校畢業(yè)生。這個教育法令,在新舊社會交替之際,對于安定人心,穩(wěn)定局勢,建立新的教育秩序,起了非同一般的作用。2 月8 、9 、10 日,民立報連續(xù)發(fā)表蔡元培的重要教育論文對于新教育之意見(后改名為對于教育方針之意見)。該文圍繞“養(yǎng)成共和國民健全之人格”的思想,全面闡述了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舉的民國教育方針,以取代清末“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五育的核心是公民道德教育。蔡元培說:“五者以公民道德為中堅,蓋世界觀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軍國民教育及實利主義,則必以道德為根本”。公民道德教育的要旨即是自由、平等、博愛。蔡

6、元培以公民道德教育為核心的五育并舉思想,實質(zhì)上是德智體美諸育和諧發(fā)展的思想,這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創(chuàng)。它適應(yīng)了辛亥革命后教育發(fā)展的客觀需要,順應(yīng)了當時社會變革的潮流。1912 年9 月2 日,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焙苊黠@受到了蔡元培思想的影響。蔡元培是這個教育方針的理論奠基者。(金林祥撰文)網(wǎng)易教育:百年來中國稱得上“教育大師”的人并不多,請問怎樣的人可以稱為“教育大師”? 金林祥:對中國教育的發(fā)展,尤其是教育理論的發(fā)展,在歷史上曾產(chǎn)生過基礎(chǔ)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并且至今仍有重要現(xiàn)實指導意義的大教育家。網(wǎng)易教育:

7、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思想,核心理念是什么? 金林祥: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基礎(chǔ)教育的目標是“養(yǎng)成健全人格”,實施以公民道德教育為核心的德智體美和諧發(fā)展的教育;高等教育應(yīng)該以學術(shù)為本位,把大學辦成研究高深學問的學府;教育應(yīng)該獨立于政黨和宗教,讓教育家按照教育規(guī)律辦教育。網(wǎng)易教育:這些理念,對當今中國教育有怎樣的參照意義? 金林祥:除了教育應(yīng)該獨立于政黨之外,蔡元培的教育理念對于發(fā)展和改革當今教育均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網(wǎng)易教育:您認為,中國教育改革最應(yīng)該關(guān)注什么問題? 金林祥:中國教育改革最應(yīng)該關(guān)注的問題:一是摒棄過于強烈的功利觀念,還教育育人的本質(zhì);二是破除嚴重的官本位觀念,讓教育家按照教育規(guī)律辦

8、教育。網(wǎng)易教育:您理想的中國教育制度應(yīng)該是什么樣子? 金林祥:在黨和政府的教育方針指導下,由教育家們按照自己對于教育的理解和認識,從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出發(fā),結(jié)合自己學校的辦學條件,辦出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學校,以適應(yīng)社會對于教育多樣化的需要,形成一個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辦學局面。蔡元培簡介:蔡元培(18681940),浙江紹興人,漢族,他倡導并實施“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把北京大學改造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最高學府。他創(chuàng)建并長期主持中央研究院,為中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卓著。蔡元培語錄:1、我們教書,是要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做教員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講給學生聽,最好使學生自己去研究

9、,教員不講也可以,等到學生實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課時,才去幫助他。2、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3、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4、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xiàn)在,而專為將來。5、美育者,應(yīng)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yǎng)感情為目的者也。6、“囊括大典,網(wǎng)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者,養(yǎng)成人格之事業(yè)也?!辈淘嗄曜V:1898年棄官從教,先后任紹興中西學堂監(jiān)督、嵊縣剡山書院院長、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1902年組織中國教育會并任會長,創(chuàng)立愛國學社、愛國女學,均曾被推為總理。1904年組織光復會。1905年參加同盟會。1907年赴德國萊比錫大學研讀哲學

10、、心理學、美術(shù)史等。武昌起義后回國。1912年1月就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不久,因不滿袁世凱的專制而辭職,再赴德、法等國學習和考察。1915年與李石曾等在法國組織勤工儉學會,次年與吳玉章等發(fā)起組織華法教育會,提倡勤工儉學。1916年回國,次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21年法國里昂大學、美國紐約大學分別授予他文學、法學博士榮譽學位。1924、1926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入選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1927年,除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委員、中央特別委員會常務(wù)委員、國民政府常務(wù)委員、監(jiān)察院長、代理司法部長等職外,并倡議成立大學院作為全國最高學術(shù)教育行政機關(guān),被任為大學院院長。1928年辭去

11、各行政職務(wù),專任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還兼任交通大學、中法大學、國立西湖藝術(shù)院(后改為杭州藝專)等多所高等學校校長、院長以及故宮博物院理事長、北平圖書館館長等職。1932年同宋慶齡、楊杏佛等在上海組織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被推為副主席。晚年,為抗日救亡事業(yè)奔波,努力促成國共合作。 1938年被推為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名譽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蔡元培:是大師,也是“拼命三郎”核心提示: 林語堂先生曾如此描述一個人:“論資格,他是我們的長輩;論思想精神,他也許比我們年輕;論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論啟發(fā)中國新文化的功勞,他比任何人大。”他就是重塑北大精神的校長蔡元培。1917年1月4日,

12、隆冬的北京,大雪紛飛。一輛四輪馬車駛進北京大學的校門,徐徐穿過校園內(nèi)的馬路。這時,早有兩排工友恭恭敬敬地站在兩側(cè),向這位剛剛被任命為北大校長的傳奇人物鞠躬致敬。新校長緩緩地走下馬車,摘下他的禮帽,向這些雜工們鞠躬回禮。在場的許多人都驚呆了:這在北大是前所未有過的事情。今天的新校長怎么了? 改革北大舊俗 從對雜工鞠躬開始 像蔡元培這樣地位崇高的人向身份卑微的工友行禮,在當時的北大乃至中國都是罕見的現(xiàn)象。剛剛上任的蔡元培希望通過這一行為開風氣之先,使得這所聲名狼藉的國立大學煥發(fā)生機。此后,他每天進學校時,都要向站在大門旁邊的工友們鞠躬致敬。久而久之,這成了他的習慣。他的這一行為,是對北大官氣的一個

13、反撥,是一面如何做人的旗幟。他首先從自己做起。蔡元培辦北大,將北大作為自己的孩子來看待,北大是他的一個輝煌的文化理想。他首先確立北大的辦學方針,在北京大學月刊發(fā)刊詞中闡述了自己對大學精神的理解:“大學者,囊括大典,網(wǎng)羅眾家之學府也從此,北大與蔡元培如同血肉般聯(lián)系在一起。他的繼任者們,有許多人在追隨他,但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更多的人不僅不是獻身于北大,而是把辦學校當作晉升的一個途徑了。北大靈魂再塑: “ 兼容并包 ” “和而不同” 蔡元培理想的大學是他在德國觀察到的大學,即擁有獨立地位的、追求純粹學問的一個思想與知識的生產(chǎn)、交流和傳播的機構(gòu)。在他執(zhí)掌北大的時代,差不多實現(xiàn)了“兼容并包”“和而不同”

14、。蔣夢麟先生在苦難與風流中寫道,蔡元培時代的北大“保守派、維新派和激進派,都同樣有機會爭一日之短長。背后拖著長辮,心里眷戀帝制的老先生與思想激進的新人物并坐討論,同席笑談。”當然,自由是有限定的,即:“自由”是學術(shù)研究的自由。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說:“主張學術(shù)研究自由,可是并不主張假借學術(shù)的名義,作任何違背真理的宣傳,不只是不主張,而且反對?!?916年隆冬的一天,當剛剛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向23歲的梁漱溟表達邀請他到北京大學教授印度哲學的想法時,梁漱溟說:“我才疏學淺,蔡先生美意委我重任,我怕但不起這副擔子。論學歷,我只是順天中學堂的畢業(yè)生;論學問,我僅僅是近幾年埋頭自學,略知佛學一二,并不

15、精通印度哲學。”蔡元培說:“我的看法是,一座大學,學生自然是來深造的,先生又何嘗不是來深造的呢?對一個大學教師的要求,要講學歷、資歷,也要講學問、本領(lǐng),更重要的是真學問,真本領(lǐng)!全而專,固然好;不全而有一技之專,在一個方面有真學問、真本領(lǐng),為何不可在這個方面為人師?不會還可以再學,再深造嘛!”蔡元培愛才,惜才,在“兼容并包”的精神鼓舞和其人格感召下,北大吸引了中國的各路學術(shù)精英。以文科為例,從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錢玄同、劉半農(nóng)、周作人、魯迅,到辜鴻銘、劉師培、黃侃,大師云集。各種文化社團風起云涌。而那種“師生間問難質(zhì)疑,坐而論道的學風”,那種民主自由的風氣,從那時開始形成,成為北大異于其他大

16、學、吸引后來一代又一代學子的獨特傳統(tǒng)。五四運動保護學生 救國不忘讀書 蔡元培在北大就職期間,學生運動開始萌芽。當時的一名北大學生曹建對“五四”時蔡元培的言行有生動的回憶:學生被捕之后,大家聚集在三院禮堂里,束手無策。忽然聽見腳步聲從外面?zhèn)鱽?,眾人仰首張望,原來是蔡元培校長。一群學生害怕受到先生的斥責,另一些學生則歡呼,有的甚至放聲大哭。先生從容走上講臺,怡言溫詞地對大家說:“你們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都知道了。我寄以相當?shù)耐?。”還沒有說完,全場呼聲雷動。先生接著說:“我是全校之主,我自當盡營救學生之責。關(guān)于善后處理事宜也由我辦理,只希望你們聽我一句話就好了?!边@句話是什么呢?就是“從明天起照常上

17、課”。五四運動后,北大學生過分熱心甚至醉心于政治,蔡元培看到其中不良的苗頭,于是提出“救國不忘讀書”的口號,不贊成20歲以下的學生參與政治活動,以圖矯正政治壓倒學術(shù)的傾向,使北大學生知所警省。是大師也是“拼命三郎” 在北大,蔡元培的權(quán)威也曾受到過挑戰(zhàn)。當年,北大學生不肯交納講義費,為此包圍紅樓。面對氣勢洶洶的數(shù)百學生,蔡挺身而出,厲聲質(zhì)問道:“你們鬧什么?”為首的學生講明來由:“沈士遠(北大庶務(wù)部主任)主張征收講義費,我們來找他理論!”蔡元培說:“收講義費是校務(wù)會議決定的,我是校長,有理由盡管對我說,與沈先生無關(guān)。”這時,學生中有人惡語相向:“你倚老賣老!”蔡元培毫無懼色,揮拳作勢,公開叫陣:

18、“我是從明槍暗箭中歷練出來的,你們?nèi)粲惺謽屨◤棧还苣脕韺Ω段?。在維持校規(guī)的大前提下,我跟你們決斗!”當時,觀者如堵,聽聞先生此言,無不面面相覷。50歲的老校長搖身一變成了拼命三郎,大家都傻了眼。蔡元培的可畏之處在此,可敬之處在此,可愛之處也在此。學生自覺理虧,敵意受此激蕩,霍然消解。大家哪兒來哪兒去,講義費呢?當然照繳不誤。蔡元培一生的座右銘為“學不厭,教不倦”。他三度旅歐,精研西方哲學,在巴黎訪晤過居里夫人,在德國訪晤過愛因斯坦,兩次高峰對話使他受益良多。嗣后,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張,乃是積學深思所致,絕非異想天開。終其一生,蔡元培對學問抱持濃厚的興趣,對教育懷有熾熱的感情,雖歷經(jīng)世亂,屢遭挫折,卻不曾泄氣灰心。他在極其艱難的環(huán)境下,堅持認為,教育事業(yè)應(yīng)當完全交給教育家,保有獨立的資格。只有教育獨立出來,才能使教育方針保持一貫而不會因政權(quán)的交替而屢屢變遷,這樣的教育才可能有實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