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領水(territorial water)內水(internal water)領海( territorial sea)領空( territorial airspace)底層領土(subsoil)一、領陸陸地(land mass/ land domain/ land dominion)是指國家疆域內的陸地。領陸是國家領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陸地是國家領土的核心部分,其它部分都是附著于陸地的,是陸地的附屬物。陸地轉移,領土的其它部分也要隨之轉移。一個國家可以沒有領海,但沒有陸地的國家是沒有的。領陸在國家主權的全權控制與管轄之下。非經(jīng)國家允許,任何外國國家與個人都不得進入國家的領陸。陸地資源的開發(fā)
2、與利用屬于國家的排他性權利。飛地是一國位于其他國家境內,或被其他國家領土所隔開而不與該國主體相毗鄰的一部分領土。一般把該國境內包含的外國領土稱為內飛地enclave,外國境內的該國領土稱為外飛地exclave。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東岸有一塊神秘的飛地距俄聯(lián)邦本土有600公里之遙的加里寧格勒州,作為大國俄羅斯的一塊飛地,面積只有1.51萬平方公里的加里寧格勒州位置更加敏感,是俄羅斯承受北約與歐盟紛紛東擴壓力的最前沿地帶。加里寧格勒市歷史上曾是德國東普魯士的一部分,二戰(zhàn)結束后劃入蘇聯(lián)版圖。在法國奧馬哈海灘,有一塊約70公頃的領土屬于美國,這么做是為了讓在諾曼底戰(zhàn)役中犧牲的士兵葬在美國領土上,是美國的飛
3、地。二、領水可以分為內水與領海。內水internal waters:Waters landward of the baseline, over which the state has complete jurisdiction. Lakes, rivers,inland sea 沿岸領海基線向陸地一面的水域,稱為“內水”(internal waters),又稱內海水。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陸地上的河流與湖泊,還有一部分是領?;€以內的海域,叫內海。內水的地位與一般領陸的地位相同,但有幾種情況比較特殊:1、 邊界湖海。如果一個湖、海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包圍,這種湖海原則上屬于全體沿岸國,以等距離
4、中心線為界,分屬有關各國。例如日內瓦湖就屬于法國與瑞士兩國。但有條約的則從條約的規(guī)定:里海是前蘇聯(lián)與伊朗兩國的界湖,其邊界由兩國間的條約劃定。蘇聯(lián)的領域一直延伸到伊朗的海岸不遠的地方。2、國界河流(boundary river)。兩國之間以河流為界,這種河流就是國界河流。多數(shù)情況下,界河對非沿岸國不開放。界河的法律地位,如有條約的,從條約規(guī)定;如無條約,分兩種情況:不通航的,以河流的中心線為界;通航的,以主航道中心線為界。黑龍江是中俄之間的東部邊界的一部分。中俄璦琿條約只籠統(tǒng)地規(guī)定兩國以黑龍江為界,江中的島嶼歸屬沒有明確規(guī)定,只能按國際法的一般原則處理。黑龍江是一條通航的河流。我國堅持按國際法
5、的原則處理,即按主航道中心線為界。黑龍江中的珍寶島位于主航道中心線我方一側,應為我國領土。當時的蘇聯(lián)不同意。為此雙方在1969年3月日還打了一仗。現(xiàn)在俄羅斯方面已經(jīng)同意了中國的觀點,并且已經(jīng)于1990年簽署了協(xié)議解決雙方的東部邊界的劃界問題。3、多國河流(multinational river)。一條河流流經(jīng)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稱為多國河流。這種河流分段屬于其流經(jīng)的國家,并由流經(jīng)的各國分段管轄。但上游各國不得損害下游各國的利益。如使河流改道、誘使下游洪水泛濫等。印度與巴基斯坦,后來由孟加拉國繼承,多次發(fā)生爭執(zhí)。印度在上游筑了一條水壩,抽走了絕大部分水流,這樣孟加拉國的很多土地就會變成沙漠,直
6、到1977年兩國才達成協(xié)議。我國的多國河流共有15條,僅次俄羅斯、阿根廷,與智利并列世界第三。主要的有:鴨綠江、圖門江、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伊黎河、塔里木河、恒河、雅魯藏布江、伊洛瓦底江、怒江(薩爾溫江)、瀾滄江(湄公河)、元江(紅河)等。上游一般都在我國境內。4、國際河流(international river)。流經(jīng)多國并可通航到海的河流。國際河流也是多國河流。只是由于它們的地位重要,在十九世紀時由一些國際條約對它們的地位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實行了國際化。例如歐洲的多瑙河(the Danube)、萊茵河(the Rhine)、斯凱爾特河、默茲河(馬斯河,在法比荷);非洲的剛果河(the
7、Congo)、尼日河(the Niger)、亞洲的湄公河、北美的格蘭特河、圣勞倫斯河;南美的亞馬遜河等。國際化河流允許各國商船自由通航。但外國軍艦非經(jīng)允許不得駛入。同時,沿岸國保留沿岸貿易的權利。即商船可以通過,但非經(jīng)允許,不得上岸進行貿易。由于國際河流由國際條約規(guī)定其使用,其管理也比較嚴格。5、運河(canal)/通洋運河-Inter-oceanic canal 。一般運河的法律地位與內河相同。但有一種稱為國際通洋運河的地位特殊。最重要的是兩條,即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與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 蘇伊士運河the Suez Canal從1859年開鑿,1869年完
8、成。全長161公里。是連結地中海與紅海的通道,可縮短歐亞之間水路距離8000多公里;又是歐亞非三洲交接地帶的要沖,戰(zhàn)略地位極其重要,被英國視為大英帝國的生命線的要害部位。蘇伊士運河的法律地位原來由1888年的君士坦丁堡條約規(guī)定。通航后長時期內由英法共管。1956年埃及總統(tǒng)納賽爾宣布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結束了英法的統(tǒng)治。蘇伊士運河法律地位已經(jīng)變成了埃及的內水。收歸國有后,埃及宣布將繼續(xù)實行運河自由通航的原則,向一切國家和所有船舶開放。但保證自由通航的不是國際條約,而是埃及的國內法。巴拿馬運河the Panama Canal早年由法國開鑿,但因管理不善而中止。美國于本世紀初決定單獨開鑿。巴拿馬地峽
9、原是哥倫比亞的一個省。美國向哥倫比亞租借但被拒絕后便策劃巴拿馬獨立。 1903年11月3日巴拿馬宣告獨立。半個月后美國就迫不及待地給予承認,隨后即簽署了租借運河區(qū)領土開鑿巴拿馬運河的條約。1914年運河峻工,1920年正式通航。運河全長81.3公里,運河區(qū)寬10英里。該運河是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通道,可縮短航程500010000公里。運河長期來一直被美國控制與管理。1977年在巴拿馬人民的壓力下,美國才被迫同意在2000年1月1日把運河交還巴拿馬。巴拿馬運河的地位由美巴1903年的巴拿馬運河條約規(guī)定。1977年重新訂立了條約。按新條約,巴拿馬將繼續(xù)遵守巴拿馬運河自由通航的政策。6、內灣內灣(i
10、nternal bay)是領灣(territorial bay)一種。它是海水深入陸地形成明顯水曲的海域。海灣面積小于以灣口為直徑的半園面積的不是法律上的海灣。灣口小于24海里的是領灣,但被視為沿岸國的內水,即內灣。歷史性海灣不受24海里限制。加拿大的哈得遜灣、俄羅斯的大彼得灣也是歷史性海灣,其灣口寬度超過了100海里。我國的渤海灣也是歷史性海灣。不過,現(xiàn)在渤海灣內出現(xiàn)了不少小島,因此無論怎樣,渤海灣都是我國的內灣。 7、內峽(internal strait),即內海海峽,是指海峽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其寬度不超過24海里的海域。它是領海海峽。但它被視為沿岸國的內水。例如我國海南島與雷州半島之間的
11、瓊州海峽,就是內海海峽。8、港口制度具有天然條件和人工設施,便于船舶???、上下客貨的港灣,稱為港口。位于海岸線的港口是海港。準許外船舶進入的港口是開放港口。(軍港、專為本國貿易之用的港口是不開放港口。)海港的范圍通常是從港口伸入大海最深處的永久性建筑,如防波堤算起?,F(xiàn)在我國沿海的14個港口長江沿岸的各大港口都已對外開放。 (1)港口是國家領土的組成部分,受國家主權的支配和管轄。國家有權根據(jù)本國情況并參照國際通例制訂自己的港口。關于港口制度的國際條約,最重要的是1926年的國際海港制度公約和所附的國際海港制度規(guī)則。公約規(guī)定了各締約國的商船在進出港口、航務、稅收和費用等方面不因船旗而有差別待遇。各
12、國間締結的通商航海條約或商務條約對彼此商船在對方港口的待遇都有具體規(guī)定。一般國家的港口制度主要有下內容:(1)進出港口:外籍船舶進出港口,一般都應辦理一定的手續(xù),將進港的時間提前24小時通知有關主管當局。我國的港口主管當局是港務監(jiān)督。進港船舶應當接受衛(wèi)生、海關、邊防的檢驗。我國規(guī)定需辦理簽證。取得船舶簽證的條件包括:有效的船舶證書,處于適航狀態(tài),足夠的船員和救生艇,符合裝載要求,未違反有關規(guī)章、法令;船舶進港前通知到港時間、報告前后吃水情況等。抵港后須呈報有關報表、交驗證書、證件,接受檢查。在進港前后發(fā)生的海損事故、人命財產(chǎn)損害,均應向港務監(jiān)督及時報告;遇見危難不救或隱匿逃遁者,將受到處罰。(
13、2)船舶航行:各國通常對外籍船舶實行強制引航,要求外船遵守一定的制度,如航道、航速、懸掛旗幟、鳴號。我國對外船的進出、移泊都派引航員引航。(3)港內秩序:各國對港內秩序均有規(guī)定。我國規(guī)定:外船上的武器、彈藥應由港務監(jiān)督予以封存。無線電發(fā)報機、發(fā)射機、火箭、火焰信號、信號槍,除非緊急情況不得使用;港內禁止射擊、游泳、釣魚、鳴放鞭炮、焰火;不得隨意鳴號。 (4)水域保護:港內禁止排放油類、油性混合物或其它污物。船舶在入港前后進行油類操作應予記錄。發(fā)生污染事故,應記入油類記錄簿和航海日志,并立即向港務監(jiān)督報告,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擴散。排放艙水等必須向港務監(jiān)督申請批準。(5)對外船的司法管轄:原則上
14、國家對在自己港口內的民刑事案件具有管轄權,但外船也受船旗國管轄。在不涉及本國和本國人利益的情況下,所在國對外船上的事務一般不干預,除非船長請求管轄。司考真題2011年卷一多選第74題甲河是多國河流,乙河是國際河流。根據(jù)國際法相關規(guī)則,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A.甲河沿岸國對甲河流經(jīng)本國的河段擁有主權B.甲河上游國家可對自己享有主權的河段進行改道工程,以解決自身缺水問題C.乙河對非沿岸國商船也開放D.乙河的國際河流性質決定了其屬于人類共同的財產(chǎn)【答案】AC【解析】選項A正確。多國河流流經(jīng)各國的河段分別屬于各國領土,各國分別對位于其領土的一段擁有主權。選項B錯誤。對多國河流的航行、使用、管理等事項,
15、一般都應由有關國家協(xié)議解決,各國不得有害地利用該河流,不得使河流改道或堵塞河流。選項C正確。國際河流是通過條約規(guī)定對所有國家開放航行的多國河流。國際河流一般允許所有國家的船舶特別是商船無害航行。選項D錯誤。國際河流流經(jīng)各國領土的河段仍然是該國主權下的領土。三、所謂擬制領土問題有人把在公海上航行的船舶、飛機、駐外使領館、在公海上建造的人工島嶼等稱為國家的擬制領土(fictional territories) ,但這些只是比喻的說法。它們與領土的本來概念不相符。船舶、飛機沒有固定性;人工島嶼不能有自己的領海,使領館也沒有領空和地下層的主權,只是由于國家之間的協(xié)議而在管轄上享有豁免權而已。蘇聯(lián)駐澳大
16、利亞首都堪培拉的使館的檔案館被歹徒扔炸彈,地方法院以使館是外國領土為由予以拒絕管轄,最高法院駁斥了地方法院的決定,指出:使館不是外國領土,法院應當予以管轄。第四節(jié) 國家領土的變更 一、概說在長期的國際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的國家領土變更的制度。傳統(tǒng)國際法上的國家領土變更的概念來源于羅馬法上的財產(chǎn)取得與喪失的制度。這是因為在古代,領土被視為君主的私有財產(chǎn)?,F(xiàn)在,由于地球上的陸地已經(jīng)全部被占有。即使沒有被占有的南極也有國際條約規(guī)定了其地位。因此,這些傳統(tǒng)國際法上的領土取得的概念基本上已經(jīng)失去了使用價值。但在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領土爭端時仍有一定的意義。 二、傳統(tǒng)國際法上的領土變更方式 傳統(tǒng)國際法上
17、的領土取得的方式有五種,即先占、時效、添附、割讓與征服。除了先占與時效兩種外,一般地講,領土的取得與喪失是相對的。我們這里只討論領土的取得方式。 (一)先占occupation of terra nullius 是指最先占領無主地而取得領土的合法所有權的領土取得方式。但傳統(tǒng)國際法上的“占領”和“無主地”,都有其特定的定義。所謂“無主地”,是指未被他國占領或雖曾占領但又被放棄了的土地。盡管有當?shù)赝林褡搴筒柯涞木幼『蜕?,仍被認為是無主地,因為那些土著民族還沒有形成國際法意義上的國家。所謂占領,是指有效占領。它不僅要求占領國有占領的意思,即必須作出占領的宣告,而且還要對該領土實行有效的管轄。僅作
18、宣告而不實施實際的管轄,就不是有效占領,因而也不能取得合法的所有權。It is believed that occupation is preceded by discovery. Discovery:For a time in the fifteenth and sixteenth centuries, the mere sighting of a previously unknown territory may have been enough to give good title to a state, although even this is doubtful. But it soo
19、n became established that a symbolic act, such as the planting of a flag or a formal proclamation, was also required to confirm title. In todays world, there is not much land which is in the state of terra nullius. Acquisition of title to territory by virtue of occupation of terra of nullius is no l
20、onger a common way to acquire title to territory. 現(xiàn)在地球上尚未被占領的土地只剩下南極大陸。雖然有些國家也試圖對南極實施先占以取得領土主權,但沒有成功。對于外層空間中天體的歸屬,現(xiàn)在也已有國際條約作出了規(guī)定。因此,先占作為一種合法的領土取得方式已經(jīng)失去了現(xiàn)實的意義,但在解決領土爭端中仍然有意義。例如,關于南海諸島所有權的爭端,我們的理由中先占就是重要的一條。(二)時效(prescription)作為領土取得的方式的時效制度是指一國不正當?shù)亍⒎欠ǖ卣加兴麌I土,而且在以后相當長的時間里一直平穩(wěn)地占領,以致造成一般信念,以為事物的現(xiàn)狀是符合國際秩序
21、的。這樣,占領者就成了該領土的合法所有者。國際法上的時效與國內法上作為財產(chǎn)取得方式的時效有所不同。國內法上的時效必須以善意占有為條件,而國際法上的時效自始就是非法的、惡意的。A valid prescription may be construed to contain two essential elements: firstly, for how long the land has been occupied. Secondly, whether the occupation of the land has been effective enough to exclude the clai
22、ms to the title of other States. 時效的關鍵是要經(jīng)過相當長時間的平穩(wěn)占有。但多長時間才是“相當長”? 有的說五十年,有的說一百年,但國際法上并無明確的規(guī)則。國際法上領土取得方式的時效一直有爭論。1843年荷蘭占領了比利時的兩塊領土,而且確實平穩(wěn)地占領了100多年。荷蘭以此為理由宣布自己已經(jīng)合法取得了這兩塊領土的所有權,但比利時不同意,后提交國際法院解決。1959年,國際法院判決比利時勝訴,否定了荷蘭的主張。 1982年阿根廷與英國之間為了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人叫??颂m群島Falkland Islands)歸屬打了一仗。該島最先由英國人發(fā)現(xiàn),1770年西班牙人趕走
23、了英國人而由自己占領。1816年阿根廷獨立,馬島歸阿根廷。西班牙和阿根廷占有了46年。1833年,英國重新占領該島,至今已有160多年。從先占的觀點看,對英國人有利;從時效的觀點看,兩家都有權主張主權。阿根廷人現(xiàn)在提出兩國共管。但英國人主張“民族自決”,因為島上的居民都是蘇格蘭人。兩國之間的爭端到目前尚未解決。 (三)添附(accretion) Territory may be lost or gained due to the natural changes.添附就是增生的意思。國際法上的添附是指由于自然或人工的作用形成了新的領土。在河口由于沖積形成的三角洲就是自然的添附。例如崇明島就是添附
24、而增加的領土。領土的添附有時會影響國家領海的擴大。1805年一艘英國緝私船在密西西比河口三海里外捕獲一艘西班牙船Anna號。美國要求英國釋放該船,理由是英國無權在美國領海內行使管轄權。英國捕獲法院最后同意釋放,理由是,當時在密西西比河口外出現(xiàn)了一個小島,美國領海已經(jīng)向外擴大。捕獲時,Anna號仍在美國領海范圍以內。除了自然添附以外,人工添附也可以擴大領土。荷蘭是圍海造田擴大領土最多的國家。從十三世紀以來共圍海7100平方公里,占其陸地領土總面積的五分之一。(荷蘭屬于低地國家。其領土的海拔不到一米,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在公海上建筑人工島嶼也是一種人工添附。但必須遵守國際法的規(guī)則。人工島嶼也沒有
25、自己的領海。在兩國在界河上修筑人工設施不能改變領土邊界的范圍。用不正當?shù)氖侄胃淖兒恿鞯淖呦颍赃_到擴大自己領土的目的也是不能允許的。朝鮮方面曾在鴨綠江上用人工的手段使水流改向沖刷我方的河床,這是不合法的。 (四)割讓(cession)割讓是一國根據(jù)條約或其它事實將領土所有權轉移給另一個國家。割讓可分為強制性割讓與非強制割讓。非強制性割讓包括買賣、贈予等。阿肯色州原本是法國在北美的海外領地(當時被命名為“路易斯安那”)的一部分。1803年法國將Louisiana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賣給了美國。美國總統(tǒng)托馬斯杰斐遜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拿破倫手中買下了路易斯安那;1867年美國以720萬美元從沙俄購
26、買阿拉斯加,含阿留申群島。It refers to the situation where part of the territory is transferred or assigned from one state to other State. Despite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many old treaties of cession were concluded, they remain good roots of title. Many were entered into quite voluntarily, and several involve
27、d payment (Alaska by Russia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867 for US$7.2 million, and the Danish West Indies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16 for US$25 million).葡萄牙國王把女兒嫁給英國國王時,把葡屬丹吉爾作為陪嫁割讓給了英國。后來英國又把它賣給了摩洛哥蘇丹(Sultan)。1866年奧地利將威尼斯贈與法國。此外,交換也是領土非強制性轉移的形式。 嚴格意義上的割讓是指強制性割讓。就是通過戰(zhàn)爭后的和約,強迫對方將領土割給自己。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從中國割去
28、香港;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從中國割去了臺灣、澎湖。按現(xiàn)代國際法,這種領土轉移方式是非法的。因為戰(zhàn)爭本身是非法的。非法行為不產(chǎn)生權利。 (五)征服征服與強制性割讓都屬于用武力兼并他國領土。其區(qū)別在于:割讓有條約為依據(jù),而征服是直接的吞并,沒有條約的依據(jù)。In the past, conquest (sometimes called subjugation), followed by annexation, was a means of acquiring valid title to territory. Whether annexation now provides good title will
29、therefore depend on (1) the international law at the time , (2) (possibly) whether the annexing state has established effective control over the territory, and (3) whether other states have recognised the annexation. Even in the period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 it was not clear if a state could ac
30、quire good title by conquest and annexation. Now Article 2(4) of the UN Charter prohibits the threat or use of force against 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 of another state or the acquisition of territory by force.按傳統(tǒng)國際法,作為領土的取得方式的征服有兩項條件:一是征服者必須有征服的意思。例如伊拉克1990年8月1日占領科威特后宣布兼并科威特;1967年戰(zhàn)爭后,以色列占領了大片阿拉伯領土和整
31、個耶路撒冷,其領土從成立時的14,000平方公里,到現(xiàn)在的65,000平方公里,至今只歸還了一部分。這些都是試圖用征服的手段取得他國領土的例子。二是被征服者必須停止抵抗,接受征服的事實。否則是征而不服,不能取得領土的合法所有權。以色列占領了大量的阿拉伯國家的領土后,由于被占領土的國家一直沒有承認這種事實,也一直沒有停止抵抗,加上聯(lián)合國的決議已經(jīng)宣布以色列占領阿拉伯領土是非法的,因此,以色列不能合法取得這些領土的所有權。三、現(xiàn)代國際法許可的領土變更方式以上幾種領土取得方式中,用現(xiàn)代國際法的觀點看,只有添附是完全符合國際法的。其它幾種或多或少都帶有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色彩。現(xiàn)代國際法允許的領土變更
32、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殖民地或委任統(tǒng)治或托管領土通過民族處決成為獨立國家這類非自治領土上的人民獲得獨立時也當然地獲得了國家的領土。(二)公民投票(plebiscite/referendum)公民投票是指由有關領土上的居民以投票的方式?jīng)Q定領土的歸屬。1944年5月,冰島通過公民投票脫離丹麥,成立冰島共和國。英屬喀麥隆獨立時,通過公民投票,北部并入尼日利亞,南部并入法屬喀麥隆。 1963年印尼收復被荷蘭占領的西伊里安島,然后舉行公民投票,與印尼合并。1995年,加拿大的魁北克舉行公民投票,差點造成一個國家的分裂。一般講,民族自決,通過公民投票方式?jīng)Q定領土歸屬是合法的,但世界上的事情十分復雜。即
33、使是公民投票這樣一種民主的方式也容易成為被人利用達到非法目的的工具。1936年希特勒在奧地利舉行了一次刺刀下的公民投票。結果奧地利并入德國,并一起參加了侵略戰(zhàn)爭。蘇聯(lián)利用公民投票,兼并領土最多。 1939年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條款瓜分了波蘭。在德軍占領了波蘭西部時,蘇軍出兵占領了寇松線以東地區(qū),然后舉行了公民投票,分別并入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美英和波蘭流亡政府一直不予承認,直到雅爾塔會議上才最后解決了這片領土的法律地位問題。波羅的海沿岸三個小國也是在同一時期以同樣的方式歸并蘇聯(lián)的。1945年6月29日,捷克的外喀爾巴阡山地區(qū)也用公民投票方式劃歸蘇聯(lián)。這樣,東歐的原社會主義國家,除南斯拉夫外,
34、都與蘇聯(lián)有了共同的邊界。我們的外蒙古也是以公民投票方式丟掉的。英國也提出用所謂公民投票方式解決香港的前途問題,實際是不想把香港歸還中國。美國有人讓臺灣自決,也是別有用心。(三)交換領土(exchange of territories)交換領土只要是在自愿的基礎上進行的,就是合法的。我國曾同緬甸交換領土。1897年中英(英屬緬甸)劃界條約把屬于中國的猛卯三角地劃為英屬緬甸的永租區(qū)。1960年緬甸宣布放棄在猛卯三角地的權利。我國考慮該地區(qū)對緬甸關系重大,決定把這一塊220平方公里的領土移交緬甸,作為交換,緬甸把班洪、班老兩個部落管轄區(qū)劃歸中國,面積約為189平方公里,大體相當。但蘇聯(lián)同芬蘭在二戰(zhàn)前
35、夕的所謂領土交換就很難說是合法的,為此兩國之間還發(fā)生了戰(zhàn)爭。最后芬蘭戰(zhàn)敗,被迫滿足蘇聯(lián)的要求。蘇聯(lián)也因此而被國際聯(lián)盟開除。(四)收復失地(recovery of lost territories)我國在1945年日本戰(zhàn)敗后收復了臺灣與澎湖列島。這是依據(jù)開羅宣言的規(guī)定收復失地。也有用武力收復失地的。1961年印度運用武力收復了被葡萄牙占領的果阿(Goa)。果阿自1510年起就被葡萄牙占領。印度幾次同葡萄牙交涉未果。就用武力驅逐了葡萄牙人,收復了失地。這一做法在國際上是有爭論的。收復失地本來沒有問題,但使用武力收復與現(xiàn)代國際法原則有抵觸。盡管如此,國際上沒有對印度進行譴責。聯(lián)合國也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36、。1962年后印度與中國之間發(fā)生邊界沖突后,國際上有人對印度的失敗幸災樂禍。 第三節(jié) 國界與邊境制度 一、國界國家是在自己的領土內行使主權,領土總有一定的范圍。劃分各國主權管轄范圍的界線就是國界或邊界。國界不是先就有的,而都是人為劃定的;有的是長期的習慣形成的邊界,但大多數(shù)相鄰國家的邊界一般由有關國家間通過平等協(xié)商,簽訂條約加以確定的。與公海相鄰的邊界目前仍是由國內法規(guī)定的。新的海洋法公約對國家的海上邊界作了統(tǒng)一的規(guī)定,但仍需國家以國內立法予以確認。根據(jù)國際實踐,劃分邊界national boundary:the boundary between two states,also “state
37、line”所依據(jù)的主要原則或方法有:(一)地形國界 就是以河流、山脈的自然走向劃界。如中俄東部地區(qū)的邊界就是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走向劃定的。中朝之間是以鴨綠江、圖門江為界的。1960年中緬之間以分水嶺劃定邊界。( 1 )山脈一般以分水嶺為界。( 2 )河流為界時,可通航之河流以主航道中間線為界,不可通航之河流以河道中間線為界。( 3 )湖泊和內海為界時,通常以中央線為界。 If a boundary between two states is a river, and unless a treaty provides otherwise, if the river is not navigab
38、le generally the boundary is the mid-line of the river. If it is navigable, the boundary is generally the mid-line of the principal channel, but all depends on the particular facts.(二)幾何國界(geometrical boundary)以兩個固定點之間的直線連線劃定的國家的邊界。非洲的許多國家之間的邊界就是一條條直線。例如阿爾及利亞同馬里、毛里塔尼亞之間的邊界,利比亞同乍得之間的邊界。這些都是沙漠地區(qū),幾何國界適
39、用于地形比較簡單的地區(qū)。 (三)天文國界(celestial boundary) 也叫經(jīng)緯線國界,即以一條想象中的經(jīng)線或緯線來劃定國界。埃及與利比亞之間以經(jīng)線為界;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有一大段是在北緯49線。南北朝鮮以北緯38,南北越曾以北緯17線為界。 二、確定邊界的程序-The process of determination of boundary:( l )定界:Delimitation is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the land or maritime boundaries of a state, by means of geographical coo
40、rdinates of latitude and longitude. The resulting lines are then usually drawn on a map or chart. The process is naturally done for adjacent states, though unilateral delimitation may be necessary for the maritime limits of an isolated territory. The determination may be embodied in a treaty or in t
41、he judg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court or tribunal.簽訂邊界條約,確定邊界位置和走向,在地圖上標明。邊界條約為母約。( 2 )劃界:劃界委員會進行Demarcation is the further and separate procedure of marking a line of delimitation (usually only on land) with physical objects, such as concrete posts, stone cairns etc.( 3 )制定邊界文件:標界后簽訂邊界議定書和繪制地圖作為母約的
42、附件。邊界文件包括:邊界條約和附件(邊界議定書、邊界圖)。若各文件的內容有矛盾,應以邊界條約(母約)為準,在附件中應以邊界議定書為準。二、邊境制度 “邊界”和“邊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邊界指國家領土的界限,是一國與鄰國交界的地方?!斑吘场笔沁吔鐑蛇呉欢ň嚯x的范圍,范圍多大由國內法決定。為了保衛(wèi)國防、緝私、維護邊界線和便利當?shù)鼐用竦纳睿噜弴彝ǔT谶吔鐑蛇吔⑦吘持贫?。邊境制度的建立,首先由雙方簽訂有關邊境制度的協(xié)定。然后分別由國內法作出詳細規(guī)定(如海關條例、出入境管理條例、國境條例等)。邊境制度的作用是維護邊界標志、管理界河,方便地方居民來往、處理邊境爭執(zhí)等。1、維護邊界標志。在邊界條約或
43、關于邊境制度的條約中通常都規(guī)定雙方應維護邊界,不得損害或移動邊界標志。例如蘇波邊界制度協(xié)定(1948年)便規(guī)定維護界標和對毀壞界標者加以懲治。中緬邊界協(xié)定書(1961年)就維護界樁方面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 2、方便地方居民來往。方便地方居民來往。兩國交界地區(qū)的居民在民族、風俗習慣、經(jīng)濟生活等方面都有許多共同之處,對于他們的彼此來往,應給予特別的方便。 3、管理邊界河流邊界河流上的河水使用、航行、捕魚和因界河移動而引起的兩岸島嶼的歸屬等問題,通常在兩國的邊界條約上加以規(guī)定。在對河水的使用上,不得損害鄰國的利益,這是一個普遍接受的原則。 在航行方面,雙方共同享受該界河的便利,但不得損害對方的利益。在捕
44、魚方面,雙方漁船通常只能在邊界線以內的邊界水上捕魚,不得越過國境線。4、處理邊境爭執(zhí)相鄰國家通常根據(jù)條約設置邊界委員會以及時處理邊境發(fā)生的爭執(zhí)。在邊境發(fā)生的事件,特別嚴重的當然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一般事件如偷越國境、損毀界標等,則可由邊界委員會處理。例如1983年美加兩國因加拿大特萊爾治煉廠污染問題發(fā)生的爭端,最初也是由美加邊界委員會進行仲裁的。 司考真題2002年第56題甲乙兩國是陸地鄰國。甲國邊防人員在例行巡邏時,發(fā)現(xiàn)本國一些牧民將一座界碑擅自移動,將另一座界碑毀壞。根據(jù)國際法的有關規(guī)則和制度,下列那些判斷是正確的?A.甲國巡邏人員應將被移動的界碑移回到甲國認定的界碑原處B.如本國的肇事者逃
45、過邊界,甲國巡邏人員可以進入乙國追拿這些肇事者C.甲國有義務懲辦這些擅移界碑的本國牧民D.甲國應盡速通知乙國,并在甲乙兩國代表都在場的情況下將界碑恢復原狀答案及解析:CD 邊境制度包括:邊界標志的維護、邊界資源的利用、邊境居民的交往、邊界事件的處理等。在界標維護方面、相鄰國家負有共同責任,雙方都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界標被移動、損壞或滅失。若一方發(fā)現(xiàn)界標出現(xiàn)上述情況,應盡快通知另一方,在雙方代表到場的情況下修復或者重建。國家有責任對移動、損壞或者毀滅界標行為給予嚴厲懲罰。答案選CD.第五節(jié) 南北極一、北極北極地區(qū)通常指北緯6633(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區(qū)域,包括北冰洋海域、邊緣陸地及島嶼、北極苔原
46、帶和泰加林帶,總面積為210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及島嶼面積約800萬平方公里,陸地部分現(xiàn)已被美國、加拿大、冰島、挪威、丹麥、芬蘭和俄羅斯八個北冰洋沿岸國領有。北極的海面部分即北冰洋,是地球上最小的洋,面積約1475萬平方公里,約有700萬平方公里終年被冰雪覆蓋,平均厚度2.54米,夏季也有1.53米。北極冬季有85以上是冰,夏季也有70以上封凍。到目前為止,北極的法律地位還沒有一個國際條約規(guī)定。大國之間對北極的爭奪日益激烈。加拿大于1907年首先提出扇形理論(sector theory)以分割北極地區(qū):以毗鄰北極的國家的的海岸線為底邊,以北極為頂點劃扇形,在扇形區(qū)域內的島嶼歸該國所有。蘇聯(lián)
47、在1926年4月也贊成扇形理論,后又制訂成為法律。與北極毗鄰的國家有俄羅斯、挪威、冰島、加拿大、美國、丹麥(格陵蘭)。俄羅斯可分得最多。但這都是單方面的聲明,未被國際社會承認。有的國家提出北極應當由聯(lián)合國進行管理。目前多數(shù)國家承認的原則是:北極地區(qū)不屬于任何國家。它不能成為有效占領的對象,應象一般公海一樣供各國共同使用。二、南極(一)概況南極(Antarctica)是一塊被厚達17204000米的冰層復蓋的冰封大陸,也是地球上唯一尚無定居居民的大陸,面積為1400多萬平方公里,占陸地總面積的9強。南極年平均氣溫在25,冬季達到65,有時達到90。南極的冰層全部融化,可使地球水位提高80米。南極
48、大陸礦物資源豐富;漁業(yè)資源更十分可觀,僅鱗蝦一項年產(chǎn)量達50億噸,可能成為人類蛋白質需求的重要補充來源。20世紀起,許多國家就先后對南極提出了領土要求。但這些都是單方聲明,且這些要求互相重迭。到目前為止,南極不不可能被有效占領。從1957年開始,各國紛紛向南極派出考察隊。11國在南極建立了長期固定考察站。美國在夏季時考察隊人員達到2000人。自1984年起,我國也積極到南極開展考察活動,并在近年建立了四個固定的考察站:長城站和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 晨曦中的南極長城站(1985年建) 中國南極中山考察站(1989年)2009年2月2日,我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中國南極昆侖站正式開站 中國南極泰
49、山考察站(2014年)(二)南極的法律地位南極條約體系1958年在美國倡議下,12國在華盛頓召開了關于南極問題的國際會議(美英蘇法挪比阿新澳智日和南非),并簽署了一個南極條約(),后又有七國參加;以后又簽署了一系列條約與協(xié)定,形成了一個南極條約體系。我國于1983年參加南極條約。南極的法律體系的主要內容是:(1)各國在南極都享有科研、調查的自由;(2)南極永遠專為和平目的使用,不得建立要塞或進行武器試驗,不能成為國際紛爭的場所;(3)環(huán)境生物資源的保護;(4)在條約有效期內不得提出領土要求,任何活動不構成對南極領土要求的根據(jù);(5)建立南極條約協(xié)商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1993年起每年召開一次
50、。南極條約本身有效期三十年,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期。但南極條約體系還在發(fā)揮作用,南極的現(xiàn)狀估計還會維持下去。 思考題:1、國家的領土有哪幾部分組成?2、傳統(tǒng)國際法與現(xiàn)代國際法的領土主權變更方式各有那些?3、簡述極地的法律制度。4、概述我國尚未解決的邊界問題。第六節(jié) 我國的領土邊界問題 一、我國的邊界概況我國同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陸上接壤。近年來由于海洋的開發(fā)利用提上了議事日程,海上邊界是的問題也逐漸突出起來。我國同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都有海域和其中一些島嶼的歸屬的爭端。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同大多數(shù)鄰國的邊界到
5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尚未劃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本著睦鄰友好、互諒互讓的原則,我國先后同緬甸(1960)、尼泊爾(1961)、朝鮮(1962)、蒙古(1962)、阿富汗(1963)、巴基斯坦(1963)、老撾(1991)俄羅斯(東段1991,西段1994)哈薩克(1994)、吉爾吉斯(1996)、塔吉克(1999)以及越南(1999)劃定了陸地邊界。但是,由于不是我們方面的原因,我國同另一些國家之間的邊界爭端和領土爭端至今仍未解決。一、中俄邊界三、中國與印度的邊界(一)中印邊界概況中印邊界長達2000公里,涉及領土12.5萬平方公里。為了方便,我們把中印邊界分為西段、中段和東段。西段:從喀
52、喇昆侖山口往南至西藏的阿里地區(qū)和拉達克、喜馬偕爾邦三地接壤處。這段的主要爭議地區(qū)是新疆的阿克賽欽和西藏的阿里的一部分。涉及面積3.3萬平方公里。中段:從上述三地的接壤處到中、尼、印三國交界處。爭端地區(qū)包括巨畦(qi)、曲惹、什布奇山口、波林三多、桑、蔥沙、香扎、拉不底。涉及面積2,000平方公里。東段:從不丹往東到中印緬三國交界處,包括西藏的門隅、洛渝、下察隅三個地區(qū)。涉及面積90,000平方公里,相當于三個比利時和九個黎巴嫩。中印邊界在歷史上從未劃定,但兩國仍以傳統(tǒng)習慣線友好相處、相安無事,引起爭端的罪魁禍首是英帝國主義。1757年英國開始入侵印度,1849年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占領印
53、度后,英國又進一步向西藏方面擴張。英國侵占了中段的桑、蔥沙等地,然后用種種手法不斷侵占和蠶食中國領土,甚至進一步策劃西藏獨立。1947年印度獨立后,卻繼承了英國侵略者的衣缽,仍然覬覦我國西藏的大片領土。早在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時,我人民解放軍入藏時,印度方面就向我國發(fā)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照會,說我軍進入西藏是對西藏的侵略,增加了世界的緊張局勢,會導致世界大戰(zhàn),等等。印度阻撓未成,就大舉向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推進,占領了東段地區(qū)。1959年3月,達賴喇嘛策動大規(guī)模叛亂,印度方面乘機推波助瀾,在印度國內掀起了一陣陣反華歇斯底里。達賴逃亡印度后,印度竟為叛亂分子發(fā)布了西藏獨立的所謂“憲章草案”,遠遠超出了
54、政治庇護的范圍。1962年,我國遇到了嚴重的經(jīng)濟困難,我國的國際處境十分險惡,蔣介石也叫喧要反攻大陸。印度方面錯誤估計形勢,以為我國的軍事力量已被牽制在東南沿海,西南方面防務空虛,便走上了戰(zhàn)爭冒險的道路。1962年10月20日,印度向我國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邊界戰(zhàn)爭,把軍隊一直推進到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北。我軍經(jīng)過充分準備,對入侵者給予了迎頭痛擊,印度軍隊一敗涂地。我們俘虜了大量的印度軍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并把入侵者趕出了我國領土。但我方馬上單方宣布停火,把部隊撤回到麥克馬洪線以北20公里,要求印度方面也必須離開該線20公里。我們很快釋放了戰(zhàn)俘,交還了繳獲的武器彈藥。這一事件是對尼赫魯?shù)恼紊?/p>
55、致命打擊,從此之后一直到死,他再也沒有出國訪問。(二)中印邊界的法律問題尼赫魯曾聲稱:“全世界沒有任何邊界象中印邊界那樣毫無爭議、那樣為傳統(tǒng)、條約和行政所確立起來的。”他試圖從法律的角度來論證這些爭議領土屬于印度。那么,我們就從條約和傳統(tǒng)兩個方面來看一看這些爭端地區(qū)的法律地位。1、西段關于西段,印度方面提出的所謂條約有1684年的西藏與拉達克之間的條約。西藏地方當局與克什米爾之間的條約、1852年西藏同拉達克之間的協(xié)定。但是這些條約要么根本與邊界問題無關,要么模棱兩可。而且阿克賽欽在新疆,西藏當局也無權決定新疆領土的歸屬問題。事實上,1899年、1927年間英印當局多次照會中國中央政府和西藏地
56、方當局,要求解決克什米爾和西藏、拉達克之間的邊界。問題如已劃定,還要解決什么?從傳統(tǒng)習慣方面看,“阿克賽欽”是維吾爾語,意即“中國的白石灘”。這是一塊地廣人稀而地勢平緩的地區(qū),又是連接新疆和西藏的交通命脈。清初,中國就在此設立了關卡,派軍隊定期巡邏。辛亥革命后一直有軍隊駐扎。1949年由人民解放軍接管。1950年人民解放軍進西藏就是從阿克賽欽進去的。1956年到1957年期間,我們在這一地區(qū)修筑了1200公里的公路,幾千名工人常年在那里工作,可見中國一直控制著這一地區(qū)。而印度直到1958年才從我國的一本畫報上得到中國在阿克賽欽筑路的消息,現(xiàn)在卻聲稱它一起控制著這一地區(qū),顯然是謊言。 2、中段關
57、于中段,印度方面提出的條約是指1954年雙方簽訂的關于印度和西藏地方通商和交通協(xié)定。在這一協(xié)定中,中國同意開放六個山口。印度方面據(jù)此就認為這六個山口是邊界山口。事實是,1954年4月23日,雙方在談判中達成了明確諒解,開放山口和規(guī)定香客行經(jīng)路線不涉及領土主權問題。在這個前提下,中國同意在協(xié)定中不提領土主權問題。這根本談不上放棄主權問題。 中段的幾個爭議地在歷史上屬于西藏沒有問題。有很多法律文書為證。事實上,中印邊界的許多爭議地區(qū)都是用藏語命名的。如河在藏語中叫“曲”,山口叫“色拉”,地方叫“隅”,行政單位叫“宗”等。中國對曲惹、巨畦的管轄延續(xù)到1958年被印度侵占為止。中國對什布奇山口的管轄權
58、有1930年扎布蘭宗各區(qū)人民的具結書作證。1919年,桑、蔥沙被英國人侵占,當?shù)鼐用裨?919、1921、1927年多次向西藏當局呈具結書表示忠誠。 1900年前的英屬印度、西藏的地圖都標明這一地區(qū)屬于中國。烏熱、香扎、拉不底地區(qū)曾由七世達賴喇嘛的1737年的封地文書為證。印度人和英國人也先后證實這些地方屬于中國。波林三多情況比較復雜。1880年和1890年印度地圖都標明是中國領土。后來,印度把它改名為波林松達,劃入印度范圍。1954年我們開放后,就被印度占領去。1954年周總理同尼赫魯交涉時,尼赫魯辯解說,波林三多和波林松達是兩個地方。印度占領的是波林松達,波林三多仍在中國境內,僅改了一個
59、名字就侵占了中國領土。關于什布奇山口,中國傳統(tǒng)邊界是活不桑河。印度方面采取了同樣的手段,說有兩條活不桑河。印度只占領了印度的活不桑河。 3、東段在東段,印度方面提出的所謂條約是1914年的西姆拉條約和麥克馬洪與夏扎司倫之間的秘密的換文。當時英屬印度當局召開西姆拉會議的目的是解決所謂內藏與外藏分治問題。當時中國中央政府的代表陳貽范只是在條約上草簽。草簽不是正式簽字,不發(fā)生法律效力。這是國際法的常識,而且當時的中國中央政府隨后即電令取消該簽字。大概中央政府已經(jīng)察覺到英國人可能在搞陰謀,所以這個條約根本不能成立。 至于夏扎司倫同麥克馬洪之間的秘密換文倒是確實存在。當時的西藏當局的有些人想搞西藏獨立,
60、英國政府承諾給予支持。于是西藏當局便同意把所謂的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qū)90,000平方公里的領土劃歸英屬印度。但是,西藏當局是一個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無權與外國締結任何國際條約。這也是國際法的常識。因此,這一換文對中國不產(chǎn)生拘束力。 事實上,在秘密換文后連英國當局也感到這一所謂“條約”拿不出手,一直未敢公布。1929年,英國人艾奇遜編的印度同鄰國的條約、契約、證書集,如實地記載了西姆拉會議,說“這次會議試圖解決中印邊界問題,草簽了一個三方專約。但中國政府拒絕讓其代表簽署?!币驗檫@一條約是無效的,因而條約集也未將它收入。1936年在正式透露這一條約前,英國政府覺得這本條約集對它不利,就把它全部收回,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實木大班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固定式氣體檢測變送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蘆薈洗面霜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混紡駝色賓館毯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多功能壓線頭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牛血清白蛋白(BSA)檢測試劑盒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工業(yè)用氣凝膠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汽車換檔聯(lián)鎖電纜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聘用合同(設計研發(fā))
- 水上寵物運輸協(xié)議
- 個人安全與社會責任的基本知識概述
- 建筑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試題一及答案
- 簡易勞務合同電子版
- 明代文學緒論
- 通用稅務自查情況說明報告(7篇)
- 體育賽事的策劃、組織與實施 體育賽事利益相關者
- 分析化學(高職)PPT完整版全套教學課件
- 晚熟的人(莫言諾獎后首部作品)
- m拱頂儲罐設計計算書
- 2023外貿業(yè)務協(xié)調期中試卷
- 新人教鄂教版(2017)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