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報告_第1頁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報告_第2頁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報告_第3頁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報告_第4頁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學 號 082*(道路勘測課程設計)設計說明書山區(qū)道路設計題目)1#-20#起止日期: 2011 年 6 月 27 日 至 2011年 7 月 2 日學生姓名XXX班級*交通*班成績指導教師(簽字) XXX XXX 土木工程學院2011 年7月 2 日目 錄課程設計任務書2一、本道路修建的目的 5二、本路1#-20#所經地區(qū)的自然情況特征與分析5三、各項工程涉及意圖及根據(jù)5四、與本工程有關的其他工程配合與協(xié)議事項5五、對日后頂測、施工、養(yǎng)護的建議與要求5六、路線方案優(yōu)缺

2、點的說明與分析5七、設計方法與步驟5 1確定公路等級5 2選定路線技術標準6 3紙上定線64縱斷面設計75路基橫斷面設計76彎道細部設計77JD1的曲線要數(shù)計算88豎曲線要數(shù)計算109土石方計算與調配10八、參考文獻10九、設計方案比較12天津城建大學課 程 設 計 任 務 書2010 2011 學年第 2 學期 土木工程 學院 交通工程 專業(yè)課程設計名稱: 道路勘測設計 設計題目: 山區(qū)道路設計(起訖點) 完成期限:自 2011 年 6 月 27 日至 2011 年 7 月 2 日共 1 周道 路 勘 測 設 計課程設計任務書一、設計課題:山區(qū)公路路線設計二、設計內容:按任務書指定控制點進行

3、紙上定線,平面設計、縱斷面設計、橫斷面設計,土石方調配與土石方計算;路線方案技術指標論證分析。三、設計原始資料:1設計用1:2000地形圖(電子版地形圖1:1000)一張,等高線為2米;2道路性質與控制點:本路為某礦區(qū)通入工業(yè)基地跨越重丘區(qū)一段路線,圖示控制點(學生的起訖點)是不同路線方案的中間控制點(應以起訖點的位置和標高控制路線設計);3交通運輸情況:主要為解決解放牌汽車運輸,現(xiàn)年平均交通量600輛/日,平均年增長率為7%.按15年遠景規(guī)劃;4自然條件:本路線一端接山區(qū),另一端為微丘地形,中間為重丘過渡段,(即本課題設計路段),該段地質情況基本穩(wěn)定,除地表0.5-1.0米風化土層外,下部為

4、石灰?guī)r,地下水位一般較深,對路基與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不大。設計應完成的主要任務:1公路技術等級擬定;2路線技術標準選定;3指定控制點間路線選線、定線;4.平面線型設計;5縱斷面設計;6路線橫斷面設計;7土石方計算與調配;8路線方案技術指標論證;9編寫設計說明書;五、課程設計應提交的成果:1設計說明書1套;2路線平面圖1張;3路線縱斷面圖;4路線標準橫斷面圖;5彎道設計大樣圖(可選做1-2個彎道);6橫斷面圖;7路基土石方表(附土石方調配圖);8其他。六、課程設計有關規(guī)定1課程設計前,學生應根據(jù)任務書要求,制定設計進度計劃,并嚴格執(zhí)行,按期獨立完成設計任務;2課程設計方法與步驟,可參閱設計指導書,對

5、于設計疑難問題,首先應獨立思考與查閱有關參考文獻,確實不能解決時,可向指導教師請求答疑,如因資料不足,需對設計中某些重大問題進行修改和必要假定時,需征得指導教師的同意;3本設計也可以由二名學生組成小組,在相同控制點間選定一路線方案分別進行設計,最后匯總進行方案技術指標論證分析,選定推薦路線方案;4設計建議采用“緯地”專業(yè)道路設計軟件進行設計,采用計算機繪圖。也可采用手工計算設計, 圖紙可用鉛筆繪制或應按指導教師規(guī)定要求在指定規(guī)格圖紙上繪制,力求線條均勻,粗細分明,書寫工整,尺寸齊全;5設計說明書應統(tǒng)一使用A4規(guī)格紙打印,參照天津城建大學課程設計要求并加封頁及封底連同設計圖紙和設計圖表(作為附件

6、),一并裝訂成冊;6本設計完成后,經指導教師評閱后,交送道路橋梁工程教研室。指導教師(簽字): 教研室主任(簽字): 批準日期: 年 月 日設計說明書一道路修建的目的本路為某礦區(qū)通入工業(yè)基地跨越重丘區(qū)的一段路線。本道路修建的目的是為了發(fā)展礦區(qū)與工業(yè)基地間的運輸業(yè)務。只有改善運輸條件,才能夠更好的發(fā)展本地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狀況以及提高社會效益,同時為當?shù)毓さV企業(yè)的擴大發(fā)與展帶新的來契機。二道路所經地區(qū)的自然情況特征與分析本路為某礦區(qū)通入工業(yè)基地跨越重丘區(qū)的一段線路,高程從150m到220m,。其一端接山區(qū),一端接微丘地形,中間為重丘過渡段(本公路主要為此段),該段地質情況穩(wěn)定,除地表0.5-1.

7、0米風化土層外,下部為石灰?guī)r,地下水位一般較深,對路基與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不大。三各項工程設計意圖及根據(jù)(1)公路技術等級擬定:根據(jù)遠景設計年平均日交通量可得公路的技術等級,只有確定了公路的技術等級,才能確定修建此路的其它數(shù)據(jù)。(2)紙上定線:紙上定線可以初步確定路線的走向,才能根據(jù)任務指定控制點,研究等高線間距及可能的走法,對需要展線的路線,才能按照等高線間距及平均縱坡的要求進行展線。然后進行平面試線,并截取中線地面高程粗略繪制縱斷面,定出沿線概略設計高程。最后修正導向線,計算平曲線要素。(3)縱斷面設計:根據(jù)各點的樁號及高程設計縱斷面。確定路線的起伏情況。(4)路基橫斷面設計:根據(jù)各樁號橫斷面

8、的平距及高差設計橫斷面,確定公路的橫坡,及填挖。(5)彎道細部設計:根據(jù)道路的要求及相關規(guī)范設計。確定彎道加寬設計、緩和段設計、超高設計、平面視距設計等工作。(6)土石方計算與調配:根據(jù)路線的填挖情況確定。這與工程造價密切相關。四與本工程有關的其它工程配合與協(xié)議事項施工現(xiàn)場需要“四通一平”,所以得與通訊公司、水電公司等聯(lián)系。需要用混凝土時需要與混凝土公司聯(lián)系,需要鋼筋時需要與鋼筋公司聯(lián)系。諸如此類。五對日后定測、施工、養(yǎng)護的建議與要求采用專用的測量設備及專業(yè)的測量人員;施工時盡量連續(xù),應采用較先進的施工技術,不應選擇在冬期施工;通車后嚴格控制車流量及車重,并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六路線方案優(yōu)缺點

9、的說明與分析優(yōu)點:路線線型美觀,填挖基本平衡,縱坡符合要求,施工難度不大。缺點:路線較長,填挖量較大,平曲線及緩和曲線較短。七、設計方法與步驟公路技術等級的擬定本路為某礦區(qū)通入工業(yè)基地跨越重丘區(qū)的一段線路。本路線一段接山區(qū),另一端為微丘地形,中間為重丘過渡段,該段地質情況基本穩(wěn)定,除地表0.51.0米風化土層外,下部為石灰?guī)r,地下水位一般較深,對路基與邊坡穩(wěn)定,對路基與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不大。主要交通運輸情況為解決解放牌汽車運輸,現(xiàn)年平均日交通量600輛/日,平均年增長率為7%,按15年遠景規(guī)劃。遠景設計年平均日交通量:輛/日然后將解放牌設計年平均日交通量以標準小客車進行折算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中以小

10、客車為標準的折算系數(shù),如表1所示:表1:各車型以小客車為標準的折算系數(shù)車型車輛折算系數(shù)說 明小客車1.019座的客車和載質量2t的貨車中型車1.519座的客車和載質量27t的貨車大型車2.0載質量7t14t的貨車拖掛車3.0載質量14t的貨車解放牌汽車屬于中型車,所以車輛折算系數(shù)取1.5折算成小客車后為:輛/日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規(guī)定:二級公路為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雙車道二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500015000輛。三級公路為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雙車道三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20006000輛。由

11、此,于是可以得出本設計的公路技術等級擬定為三級公路。選定路線技術標準設計行車速度:根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三等級公路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或40kmh,此山區(qū)為重丘區(qū),選用30kmh。路基路面寬度:根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雙車道路面單車道寬度為3.25m,路面寬度選7.5m ,路基寬度12m。平曲線最小半徑:根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三等級公路,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時,極限最小半徑為30m,一般最小半徑為65m,一般選用一般最小半徑,但是在比較困難的地段,曲線半徑可選用極限最小半徑。行車視距: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知,停車視距為30m彎道超高,加寬于緩和段: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知,最大超高為8%,加寬可

12、以選用2類加寬,緩和段的長度最小為25m,對于同向彎曲的平曲線,當R max Rmin 2時,可以不設緩和段。極限縱坡坡長限制:根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知,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的三級雙車道的最大縱坡度不超過8%,最小坡長為100m, 最大坡長為300m。豎曲線最小半徑經:根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知,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時,凸型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為400m,凹形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為400m。紙上定線確定方案在比例圖上觀察地形地貌,大至定出路線的走向,充分利用地形,避開不利位置。定出勻坡線與導向線采用5%5.5%的坡度線,計算出展線平距后,在大比例圖紙上定出勻坡線,反復調試定出導向線。平面試線與修

13、正導向線穿直線:按照照顧多數(shù),保證重點的原則,綜合考慮平面線性設計的要求,然后用“以點連線,以線交點” 的辦法平面試線,反復試線,最后確定交點。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選用不同的平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長度后,通過緯地設計軟件敷設曲線。定出交點樁號,并計算出平曲線的基本要素,標出曲線里程樁號??v斷面設計設計路線地面高程設計路線地面高程,根據(jù)路線所在點位,直接從地形圖上內插截取中樁點位的標高,樁位每20米整樁取一點。點繪縱斷面圖按規(guī)定格式點繪縱斷面圖,比例尺:縱向1/200(可根據(jù)高差調整),橫向1/2000,縱斷面圖下部表格各欄目自上而下分別為:土壤地質、填挖高、設計高程、地面高程、坡度/坡長、里程樁

14、號、直線及平曲線、超高;進行拉坡設計根據(jù)實際地形,參考前擬定的大概概路線控制標高,考慮路基穩(wěn)定,土石方經濟指標以及橋涵標高要求,進行拉坡設計,設計變坡點,變坡點一般應選在十米整樁位處,設計坡度取值精確到0.1%,避免設計精度大于0.1%坡度,縱坡轉折處插入適宜的豎曲線,進行豎曲線設計;根據(jù)設計縱坡線計算各樁位設計高程和填高挖深(精度到厘米)。路基橫斷面設計根據(jù)設計路線平、縱線形,結合實際地面自然橫坡以及地質條件進行路基橫斷面設計(如橫斷面設計中發(fā)現(xiàn)問題,應對平、縱線形再次進行調整、修正);進行典型斷面設計,并繪制典型橫斷面圖,如路堤、路塹、半填半挖、臺口式路基、擋土墻路基等等;路基典型橫斷面,

15、除標明路基路面寬度外,尚應包括道路用地范圍以內的路基邊坡、邊溝以及護道、截水溝等及各部尺寸;路拱大樣圖繪制(比例尺1/50或縱橫采取不同比例)。彎道細部設計(JD1處彎道設計計算)道路加寬設計:由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知,此道路采用一類加寬值1.2m,加寬長度應該與緩和段的長度相同,加寬方式采用按比例過度的方式:bx=bLxL其中:Lx:任意加寬點到起點的距離L:加寬緩和段長度b:加寬值緩和段設計緩和段線性采用回旋線,長度計算據(jù)離心加速度得出=0.036V3R=16.20m 保證駕駛員操作時間=V1.2=30/1.2=25 m控制超高產生的附加坡度=B(iy+ig) 2p=28 m滿足視距要求=R9

16、R=6.7m60m緩和段參數(shù)的計算:因為R60m=15.58在橫凈距15.58m范圍內的障礙物都需要清理彎道細部大樣圖(見附圖)JD1的曲線要素計算某個山區(qū)3級公路,設計時速是30KM/h,有一個彎道R=60m,交點的樁號為K0+082.696,轉角=38307.2, 試計算該曲線上設置緩和曲線的五個基本樁號。解:緩和曲線長度LsV=30KM/h,則: Ls=0.036V3R=16.20mV1.2=25 m Lsls=R30R=10m30m取整數(shù),采用緩和曲線長為30m,符合要求。圓曲線內移值:m總切線長:曲線總長Lh五個基本樁號計算:JD K0+082.696-) Th 36.141 ZH

17、K0+046.555+) ls 30 HY KO+076.555 +)(Lh-2Ls) 10.302 YH K0+086.857 +Ls 30 HZ K0+ 116.857 -Lh/2 35.151 QZ K0+081.706超距 D=2Th-Lh=1.98JD=D/2+QZ= K0+82.696檢驗無誤,且樁號與CAD出圖樁號基本相同(由于保留位數(shù)及計算精度偏差存在很少偏差)。8豎曲線要素計算已知變坡點樁號為,高程為193.000,豎曲線半徑為。,該曲線為凸形豎曲線。曲線長切線長外距豎曲線起點樁號豎曲線終點樁號9土石方計算與調配(見附表) (1)沿路線按地形圖截取各樁位橫斷,并在米格紙上點繪

18、成圖(比例尺寸1/200或縱橫采取不同比例); (2)按各樁位設計高程和橫斷面圖,進行“戴帽子”,并計算路基填挖面積(精度取到0.1平方米); (3)根據(jù)計算斷面積填寫路基土石方計算表進行土石方計算(精度取到整立方米,四舍五入); (4)土石方調配可采用累積曲線圖或土石方調配表進行,其中有關經濟運距,應根據(jù)施工運輸方式和工程單價等通過計算確定(當資料不足時須假定,但應征得指導教師同意),最后列表說明土石方調配數(shù)量與范圍,計價土石方與運量。八、參考文獻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人民交通出版社。楊春風、歐陽建湘、韓寶瑞道路勘測設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JTG D2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交通部標準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九、設計方案比較指標名稱單位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