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解剖課件之脊髓腦干文檔ppt解剖課件之脊髓腦干文檔ppt神經系統(tǒng)總論P30組成:包括位于顱腔中的腦、椎管中的脊髓以及與腦和脊髓相連的腦神經、脊神經、內臟神經及其神經節(jié)。一、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和地位神經系統(tǒng)總論P30組成:包括位于顱腔中的腦、椎管中的脊髓以及功能:1)協(xié)調人體內部各系統(tǒng)器官的功能活動,保證人體內部的完整統(tǒng)一。2)調整人體的功能活動,使之與外界環(huán)境相適應。3)人類的腦,特別是大腦皮質進化到非常復雜的程度,它可以在實踐中產生思維活動。因此,人類不只是被動地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且可以能動地認識客觀世界,并進而改造客觀世界。這是人類神經系的最主要的特點。功能:二、神經系統(tǒng)的分部、中樞部(中
2、樞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和脊髓。、周圍部(周圍神經系統(tǒng)) 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周圍神經系統(tǒng)又可按分布對象的不同分為:1)軀體神經:分布于皮膚和骨骼肌、骨、關節(jié)。2)內臟神經(植物性神經):分布于內臟、心血管、腺體和立毛肌。 二、神經系統(tǒng)的分部、中樞部(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三、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組成)神經元:是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可分為胞體和胞突兩部份,胞突又分為樹突和軸突,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興奮的功能,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主要成份。三、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組成)神經膠質:是神經系統(tǒng)的輔助部份,主要起支持、營養(yǎng)和保護等作用。髓鞘:神經膜細胞的質膜沿著軸索的軸心螺旋纏繞形成的多層脂雙層結構。有髓纖維無髓纖維)神經膠質:是
3、神經系統(tǒng)的輔助部份,主要起支持、營養(yǎng)和保護等、突觸:指神經元之間是相互銜接的,形成較長的神經元鏈,其銜接處的結構稱突觸。 、突觸:指神經元之間是相互銜接的,形成較長的神經元鏈,其銜)根據神經元的功能,結合其興奮傳導方向,可把神經元分為三類,即:髓鞘:神經膜細胞的質膜沿著軸索的軸心螺旋纏繞形成的多層脂雙層結構。功能:薄束和楔束傳導軀干、四肢的本體覺和精細觸覺。)神經膠質:是神經系統(tǒng)的輔助部份,主要起支持、營養(yǎng)和保護等作用。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分化最低的部分側角(胸部和上部腰髓)這是人類神經系的最主要的特點。中間內側核:與內臟感覺有關脊髓受損:患者閉眼時不能確定同側各關節(jié)的位置狀態(tài)和運動方向及皮膚的兩
4、點距離。貼近灰質的薄層白質纖維束稱為固有束,由脊髓內中間神經元的上、下行軸突組成,只限于脊髓內,起自灰質止于灰質,起節(jié)段內或節(jié)段間的聯絡作用。以T4為界,薄束傳導下半身,楔束傳導上半身。C5-8和T1-4高一位后根外側部(痛、溫覺)-上升1-2節(jié)段后角固有核-交叉或斜越到對側-脊髓丘腦側束-丘腦)根椐神經元的形態(tài)可將其分為:、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方式反射3、神經節(jié) 在中樞神經以外,細胞體聚集的地方,形狀略顯膨大,稱為神經節(jié)。皮質脊髓前束:未交叉的纖維形成皮質脊髓前束并逐節(jié)交叉到對側(下降不超過胸髓節(jié)段)終止于雙側前角內側核脊N前根脊N 雙側軀干肌在脊髓后索上行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脊髓小腦后束:
5、調節(jié)下肢個別肌肉的運動和姿勢、神經元的分類)根椐神經元的形態(tài)可將其分為: 單極神經元、雙極神經元、多極神經元。)根據神經元的功能,結合其興奮傳導方向,可把神經元分為三類,即: 感覺神經元或傳入神經元、運動神經元或傳出神經元、聯絡神經元或中間神經元)根據神經元的功能,結合其興奮傳導方向,可把神經元分為三類、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方式反射反射指神經系統(tǒng)在調節(jié)機體的活動中,對內、外環(huán)境的刺激所作出的適宜反應。反射的形態(tài)基礎是反射弧。感受器傳入神經(感覺神經)中樞傳出神經(運動神經)效應器、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方式反射反射指神經系統(tǒng)在調節(jié)機體的活動1.灰質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神經元胞體和樹突集聚處,在新鮮標本中色澤灰
6、暗。2.白質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神經纖維集聚處,在新鮮標本上因有髓鞘而色澤白亮。皮質指灰質在大、小腦表面成層配布。髓質指位于大腦和小腦的白質因被皮質包繞而位于深部四、神經系統(tǒng)常用術語1.灰質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神經元胞體和樹突集聚處,在新鮮標本單極神經元、雙極神經元、多極神經元。2)調整人體的功能活動,使之與外界環(huán)境相適應。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分化最低的部分后根外側部(痛、溫覺)-上升1-2節(jié)段后角固有核-交叉或斜越到對側-脊髓丘腦側束-丘腦功能:薄束和楔束傳導軀干、四肢的本體覺和精細觸覺。脊髓與腦的各級中樞之間存在廣泛而密切的聯系后根外側部(痛、溫覺)-上升1-2節(jié)段后角固有核-交叉或斜越到對側-脊
7、髓丘腦側束-丘腦楔束在薄束的外側,僅見于第4胸節(jié)段以上。2)調整人體的功能活動,使之與外界環(huán)境相適應。脊髓前角灰質炎(小兒麻痹癥)。4)脊髓小腦前束(整個肢體運動的信息):下肢和軀干下部的肌梭和腱器官的本體感覺-脊髓后根-腰骶膨大部外側部細胞-交叉到對側?;颊弑憩F為同側肢體癱瘓,但軀干肌不癱瘓。2)內臟神經(植物性神經):分布于內臟、心血管、腺體和立毛肌。反射指神經系統(tǒng)在調節(jié)機體的活動中,對內、外環(huán)境的刺激所作出的適宜反應。后根外側部(痛、溫覺)-上升1-2節(jié)段后角固有核-交叉或斜越到對側-脊髓丘腦側束-丘腦1) 邊緣核C1-4與同序數椎骨相同后根外側部(痛、溫覺)-上升1-2節(jié)段后角固有核-
8、交叉或斜越到對側-脊髓丘腦側束-丘腦脊髓前角灰質炎(小兒麻痹癥)。1)協(xié)調人體內部各系統(tǒng)器官的功能活動,保證人體內部的完整統(tǒng)一。脊髓丘腦側束傳導皮膚的痛覺和溫度覺。1)側角細胞T1-L33、神經節(jié) 在中樞神經以外,細胞體聚集的地方,形狀略顯膨大,稱為神經節(jié)。腦、脊神經節(jié)。4、神經核 在中樞神經內皮質以外的灰質塊,內含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的集團,稱為神經核。單極神經元、雙極神經元、多極神經元。3、神經節(jié) 在中樞神經以5、神經是在周圍神經系統(tǒng),神經纖維聚合一起并有結締組織被膜包裹成的條索。 5、神經是在周圍神經系統(tǒng),神經纖維聚合一起并有結締組織被膜包6、纖維束在中樞白質內,功能相同的神經纖維聚集
9、在一個區(qū)域內走行,稱為纖維束(又稱傳導束)。6、纖維束在中樞白質內,功能相同的神經纖維聚集在一個區(qū)域內走7.網狀結構 在中樞神經內,神經纖維交織成網,網內散布著神經元胞體或胞體聚集成的小團塊,稱為網狀結構。7.網狀結構 在中樞神經內,神經纖維交織成網,網內散布著神經神經元胞體神經元突起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灰質(皮質)、神經核纖維束、白質(髓質)周圍神經系統(tǒng)內神經節(jié)神經神經元胞體神經元突起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灰質(皮質)、神經核纖維束中樞神經系統(tǒng)P439中樞神經系統(tǒng)P439中樞神經系統(tǒng)(central nervous system):由位于顱腔內的腦和位于椎管內的脊髓組成。二者在枕骨大孔平面相互延續(xù)。中樞神
10、經系統(tǒng)(central nervous system)脊髓來源 由神經管分化產生的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分化最低的部分特點:管狀和節(jié)段性。脊髓與腦的各級中樞之間存在廣泛而密切的聯系正常情況下,其主要的功能活動受到腦的調控。脊髓來源 由神經管分化產生的脊髓的位置、外形位置:椎管內上 在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續(xù)下 新生兒 平第三腰椎 成年人 平第一腰椎下緣或第二腰椎上緣全長約45cm,占椎管上2/3,重約20g。終絲脊髓的位置、外形位置:椎管內脊髓的外形前后略扁的圓柱狀表面6條縱溝前正中裂1條后正中溝1條前外側溝2條后外側溝2條脊神經前、后根脊神經結脊髓節(jié)段脊髓的外形前后略扁的圓柱狀脊髓節(jié)段脊髓節(jié)段31節(jié)段
11、:脊髓頸部(C)8節(jié)段脊髓胸部(T)12節(jié)段脊髓腰部(L)和脊髓骶部(S)各5節(jié)段脊髓尾部(Co)1節(jié)段。脊髓節(jié)段脊髓節(jié)段一、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和地位脊髓小腦前束:調節(jié)下肢整體的肌肉運動和姿勢)根據神經元的功能,結合其興奮傳導方向,可把神經元分為三類,即:C1-4與同序數椎骨相同脊髓丘腦前束傳導皮膚的粗觸覺因此,人類不只是被動地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且可以能動地認識客觀世界,并進而改造客觀世界。脊髓胸部(T)12節(jié)段頸部脊髓的后索分為內側的薄束和外側的楔束。4)胸核:在后角基部內側分?;屹|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神經元胞體和樹突集聚處,在新鮮標本中色澤灰暗。舌下、舌咽、迷走和副神經的根絲。在膠狀質前方,
12、大、中型細胞較多。楔束在薄束的外側,僅見于第4胸節(jié)段以上。4)脊髓小腦前束(整個肢體運動的信息):下肢和軀干下部的肌梭和腱器官的本體感覺-脊髓后根-腰骶膨大部外側部細胞-交叉到對側。1)協(xié)調人體內部各系統(tǒng)器官的功能活動,保證人體內部的完整統(tǒng)一。脊髓受損:患者閉眼時不能確定同側各關節(jié)的位置狀態(tài)和運動方向及皮膚的兩點距離。脊髓平面損傷:對側12階段以下痛溫感覺消失2反射功能:脊髓作為一個低級中樞,其灰質內存在許多反射中樞,如排便反射及軀體的淺、深反射中樞。貼近灰質的薄層白質纖維束稱為固有束,由脊髓內中間神經元的上、下行軸突組成,只限于脊髓內,起自灰質止于灰質,起節(jié)段內或節(jié)段間的聯絡作用。后索 主要
13、為上行傳導束(本體感覺和一部分精細觸覺)。頂蓋脊髓束:調控視聽反射上 在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續(xù)頸膨大:C4-T1腰骶膨大:L2-S3脊髓圓錐終絲馬尾一、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和地位頸膨大:C4-T1脊髓節(jié)段與椎骨的對應關系C1-4與同序數椎骨相同C5-8和T1-4高一位T5-8高兩位T9-12高三位L1-5平對第11和12胸椎S和Co平對第1腰椎穿刺 麻醉脊髓節(jié)段與椎骨的對應關系C1-4與同序數椎骨相同脊髓的內部結構脊髓由灰質和白質構成。灰質在內部,白質在周圍?;屹| 中央管前角后角中間帶側角(胸部和上部腰髓)灰質連合脊髓的內部結構脊髓由灰質和白質構成?;屹|在內部,白質在周圍。整體上前、后、側角縱貫成柱。
14、 前柱后柱側柱 整體上前、后、側角縱貫成柱。 白質由上行(感覺)和下行(運動)有髓鞘神經纖維組成前索外側索后索白質前連合背外側束網狀結構白質前索 主要為下行纖維束,如皮質脊髓(錐體)前束、頂蓋脊髓束(視聽反射)、內側縱束(聯絡眼肌諸神經核和項肌神經核以達成肌肉共濟活動)和前庭脊髓束(參與身體平衡反射)。兩側前索以白質前連合相互結合。外側索 上行傳導束有脊髓丘腦束(痛覺、溫度覺和粗的觸覺纖維所組成)和脊髓小腦束(本體感受性沖動和無意識性協(xié)調運動)。下行傳導束有皮質脊髓側束亦稱錐體束(隨意運動)和紅核脊髓束(姿勢調節(jié))。后索 主要為上行傳導束(本體感覺和一部分精細觸覺)。頸部脊髓的后索分為內側的薄
15、束和外側的楔束。前索 主要為下行纖維束,如皮質脊髓(錐體)前束、頂蓋脊髓束(1)前角 大型的-運動神經元,引起肌收縮;小型的-運動神經元,調節(jié)肌的張力。神經核前角內側核全長,軀干肌前角外側核頸、腰膨大,上、下肢肌脊髓前角灰質炎(小兒麻痹癥)?;屹|(1)前角 灰質 2)后角 后角細胞接受神經沖動 1) 邊緣核 2) 膠狀質 3)后角固有核 4)胸核:僅見于C8-L3節(jié)段見于全長 2)后角 見1)邊緣核與白質相鄰,接受后根傳入纖維2) 膠狀質由小型細胞構成。分析加工脊髓的感覺信息,尤其是痛覺信息,調節(jié)接脊髓節(jié)段間信息傳導。3)后角固有核在膠狀質前方,大、中型細胞較多。發(fā)出纖維,一部分聯系脊髓的不同
16、節(jié)段,一部分進入白質形成上行的纖維束。4)胸核:在后角基部內側分。發(fā)出纖維組成脊髓小腦后束(與調節(jié)平衡有關)1)邊緣核(3)中間帶中間內側核:與內臟感覺有關中間外側核1)側角細胞T1-L3交感神經元(交感神經低級中樞)2)骶髓S2-S4,副交感神經元(副交感神經低級中樞)。(3)中間帶白質纖維 貼近灰質的薄層白質纖維束稱為固有束,由脊髓內中間神經元的上、下行軸突組成,只限于脊髓內,起自灰質止于灰質,起節(jié)段內或節(jié)段間的聯絡作用。聯系腦和脊髓的長纖維束主要者如下:白質纖維 貼近灰質的薄層白質纖維束稱為固有束,由脊髓內中間神上行纖維束(上行傳導束)1)薄束和楔束薄束在后正中溝兩旁;楔束在薄束的外側,
17、僅見于第4胸節(jié)段以上。上行纖維束、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方式反射成年人 平第一腰椎下緣或第二腰椎上緣聯系腦和脊髓的長纖維束主要者如下:貼近灰質的薄層白質纖維束稱為固有束,由脊髓內中間神經元的上、下行軸突組成,只限于脊髓內,起自灰質止于灰質,起節(jié)段內或節(jié)段間的聯絡作用。脊髓與腦的各級中樞之間存在廣泛而密切的聯系網狀結構 在中樞神經內,神經纖維交織成網,網內散布著神經元胞體或胞體聚集成的小團塊,稱為網狀結構。脊髓受損:患者閉眼時不能確定同側各關節(jié)的位置狀態(tài)和運動方向及皮膚的兩點距離。中間內側核:與內臟感覺有關脊髓胸部(T)12節(jié)段3、神經節(jié) 在中樞神經以外,細胞體聚集的地方,形狀略顯膨大,稱為神經節(jié)。后根
18、外側部(痛、溫覺)-上升1-2節(jié)段后角固有核-交叉或斜越到對側-脊髓丘腦側束-丘腦患者表現為同側肢體癱瘓,但軀干肌不癱瘓。脊髓腰部(L)和脊髓骶部(S)各5節(jié)段功能:薄束和楔束傳導軀干、四肢的本體覺和精細觸覺。在脊髓后索上行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屹|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神經元胞體和樹突集聚處,在新鮮標本中色澤灰暗。、周圍部(周圍神經系統(tǒng))其周圍突布于軀干四肢皮膚內的感受器內,中樞突經后根,進入脊髓。后根外側部(痛、溫覺)-上升1-2節(jié)段后角固有核-交叉或斜越到對側-脊髓丘腦側束-丘腦楔束在薄束的外側,僅見于第4胸節(jié)段以上。髓鞘:神經膜細胞的質膜沿著軸索的軸心螺旋纏繞形成的多層脂雙層結構。后根
19、外側部(痛、溫覺)-上升1-2節(jié)段后角固有核-交叉或斜越到對側-脊髓丘腦側束-丘腦走行:神經元胞體位于脊神經節(jié)內,為假單極神經元。其周圍突布于感受器內,中樞突經后根,進入脊髓同側的后索上行,其中來自第4胸節(jié)段以上的纖維在后索中形成薄束,來自第4胸節(jié)段以下的纖維形成楔束,薄束居內側,楔束居外側。在脊髓后索上行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功能:薄束和楔束傳導軀干、四肢的本體覺和精細觸覺。以T4為界,薄束傳導下半身,楔束傳導上半身。、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方式反射走行:神經元胞體位于脊神經節(jié)內排列規(guī)律骶 腰 胸 頸由內向外經脊髓后根內側部同側第四胸節(jié)以下的脊神經節(jié)細胞的中樞突組成薄束同側第四胸節(jié)以上的脊神經節(jié)
20、細胞中樞突組成楔束。脊髓受損:患者閉眼時不能確定同側各關節(jié)的位置狀態(tài)和運動方向及皮膚的兩點距離。排列規(guī)律骶 腰 胸 頸2)脊髓丘腦束 脊髓丘腦前束脊髓丘腦側束功能:脊髓丘腦前束傳導皮膚的粗觸覺脊髓丘腦側束傳導皮膚的痛覺和溫度覺。2)脊髓丘腦束 走行神經元胞體位于脊神經節(jié)內,為假單極神經元。其周圍突布于軀干四肢皮膚內的感受器內,中樞突經后根,進入脊髓。后根外側部(痛、溫覺)-上升1-2節(jié)段后角固有核-交叉或斜越到對側-脊髓丘腦側束-丘腦后根內側部(粗略觸覺)-交叉到對側脊髓丘腦前束-在延髓中部與側束相融合形成脊髓丘系脊髓平面損傷:對側12階段以下痛溫感覺消失走行3)脊髓小腦后束(單個肌的張力變化
21、):下肢和軀干下部的肌梭和腱器官的本體感覺-脊髓后根-胸髓和上腰髓的胸核-同側外側索上行。上肢的肌梭和腱器官的本體感覺-脊髓后根-楔束副核-同側外側索上行。4)脊髓小腦前束(整個肢體運動的信息):下肢和軀干下部的肌梭和腱器官的本體感覺-脊髓后根-腰骶膨大部外側部細胞-交叉到對側。3)脊髓小腦后束(單個肌的張力變化):下肢和軀干下部的肌梭和下行纖維束(又稱下行傳導束)皮質脊髓束 皮質脊髓側束皮質脊髓前束下行纖維束走行中央前回上2/3和中央旁小葉前部皮質的錐體細胞的軸突-皮質脊髓束-內囊枕部-大腦腳底的中間3/5-腦橋的基底部-延髓錐體-錐體交叉(絕大部分交叉到對側)-皮質脊髓側束脊髓前角外側核脊
22、N前根脊N上下肢肌皮質脊髓前束:未交叉的纖維形成皮質脊髓前束并逐節(jié)交叉到對側(下降不超過胸髓節(jié)段)終止于雙側前角內側核脊N前根脊N 雙側軀干肌走行、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方式反射同側第四胸節(jié)以上的脊神經節(jié)細胞中樞突組成楔束。脊髓丘腦前束傳導皮膚的粗觸覺脊髓小腦前束:調節(jié)下肢整體的肌肉運動和姿勢)根據神經元的功能,結合其興奮傳導方向,可把神經元分為三類,即:因此,人類不只是被動地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且可以能動地認識客觀世界,并進而改造客觀世界。上肢的肌梭和腱器官的本體感覺-脊髓后根-楔束副核-同側外側索上行。脊髓腰部(L)和脊髓骶部(S)各5節(jié)段4)脊髓小腦前束(整個肢體運動的信息):下肢和軀干下部的
23、肌梭和腱器官的本體感覺-脊髓后根-腰骶膨大部外側部細胞-交叉到對側。成年人 平第一腰椎下緣或第二腰椎上緣脊髓胸部(T)12節(jié)段患者表現為同側肢體癱瘓,但軀干肌不癱瘓。脊髓節(jié)段與椎骨的對應關系正常情況下,其主要的功能活動受到腦的調控。4)胸核:僅見于C8-L3節(jié)段)根據神經元的功能,結合其興奮傳導方向,可把神經元分為三類,即:C5-8和T1-4高一位脊髓受損:患者閉眼時不能確定同側各關節(jié)的位置狀態(tài)和運動方向及皮膚的兩點距離?;屹|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神經元胞體和樹突集聚處,在新鮮標本中色澤灰暗。1)側角細胞T1-L3這是人類神經系的最主要的特點。功能:薄束和楔束傳導軀干、四肢的本體覺和精細觸覺。功能
24、是傳導來自大腦皮質的隨意運動沖動,控制骨骼肌的隨意運動。一側皮質脊髓束損傷患者表現為同側肢體癱瘓,但軀干肌不癱瘓。、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方式反射功能是傳導來自大腦皮質的隨意運其他纖維束脊髓小腦后束:調節(jié)下肢個別肌肉的運動和姿勢脊髓小腦前束:調節(jié)下肢整體的肌肉運動和姿勢紅核脊髓束:調控屈肌張力前庭脊髓束:調控伸肌張力頂蓋脊髓束:調控視聽反射網狀脊髓束:調控肌張力內側縱束:完成頭頸姿勢的反射性調節(jié)其他纖維束脊髓的功能1傳導功能:脊髓白質中的上行或下行傳導束是傳導功能的主要結構,它使身體周圍部分與腦的各部聯系起來,是腦與周圍神經聯系的重要通道。2反射功能:脊髓作為一個低級中樞,其灰質內存在許多反射中樞,如
25、排便反射及軀體的淺、深反射中樞。脊髓的功能1傳導功能:脊髓白質中的上行或下行傳導束是傳導功腦位置組成人腦的平均重量為1400g左右,個體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大量的科學統(tǒng)計資料表明,單純以腦重量和腦的大小來斷定人的智力是錯誤的。 腦位置腦干位置組成毗鄰第四腦室菱形窩第四腦室向下與脊髓中央管相通,向上通中腦水管。腦干位置腦干外形(1)延髓 腹側面延髓腦橋溝錐體錐體交叉橄欖舌下、舌咽、迷走和副神經的根絲。 腦干外形(1)延髓 腦橋腹側面基底部基底溝小腦中腳展神經、面神經和前庭蝸(位聽)神經的根三叉神經根腦橋腹側面中腦腹側大腦腳腳間窩后穿質動眼神經中腦延髓背側面髓紋第四腦室底的下部薄束結節(jié)和楔束結節(jié)薄
26、束核和楔束核小腦下腳延髓背側面菱形窩小腦上腳正中溝界溝內側隆起面神經丘舌下神經三角迷走神經三角最后區(qū)前庭區(qū)聽結節(jié)藍斑栓上髓帆菱形窩中腦背側面四疊體(頂蓋)上丘下丘滑車神經中腦背側面第四腦室第四腦室通連上髓帆下髓帆第四腦室脈絡組織第四腦室正中孔第四腦室外側孔第四腦室第四腦室通連成年人 平第一腰椎下緣或第二腰椎上緣C5-8和T1-4高一位)神經膠質:是神經系統(tǒng)的輔助部份,主要起支持、營養(yǎng)和保護等作用。脊髓胸部(T)12節(jié)段2) 膠狀質貼近灰質的薄層白質纖維束稱為固有束,由脊髓內中間神經元的上、下行軸突組成,只限于脊髓內,起自灰質止于灰質,起節(jié)段內或節(jié)段間的聯絡作用。后索 主要為上行傳導束(本體感覺
27、和一部分精細觸覺)。網狀脊髓束:調控肌張力功能:薄束和楔束傳導軀干、四肢的本體覺和精細觸覺。3)脊髓小腦后束(單個肌的張力變化):下肢和軀干下部的肌梭和腱器官的本體感覺-脊髓后根-胸髓和上腰髓的胸核-同側外側索上行。4)胸核:僅見于C8-L3節(jié)段患者表現為同側肢體癱瘓,但軀干肌不癱瘓。脊髓小腦后束:調節(jié)下肢個別肌肉的運動和姿勢脊髓平面損傷:對側12階段以下痛溫感覺消失來源 由神經管分化產生的大型的-運動神經元,引起肌收縮;側角(胸部和上部腰髓)楔束在薄束的外側,僅見于第4胸節(jié)段以上。后根外側部(痛、溫覺)-上升1-2節(jié)段后角固有核-交叉或斜越到對側-脊髓丘腦側束-丘腦中樞神經系統(tǒng)P4393)脊
28、髓小腦后束(單個肌的張力變化):下肢和軀干下部的肌梭和腱器官的本體感覺-脊髓后根-胸髓和上腰髓的胸核-同側外側索上行。走行:神經元胞體位于脊神經節(jié)內,為假單極神經元。脊髓與腦的各級中樞之間存在廣泛而密切的聯系后根外側部(痛、溫覺)-上升1-2節(jié)段后角固有核-交叉或斜越到對側-脊髓丘腦側束-丘腦C5-8和T1-4高一位、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方式反射單極神經元、雙極神經元、多極神經元。以T4為界,薄束傳導下半身,楔束傳導上半身。3、神經節(jié) 在中樞神經以外,細胞體聚集的地方,形狀略顯膨大,稱為神經節(jié)。以T4為界,薄束傳導下半身,楔束傳導上半身。外側索 上行傳導束有脊髓丘腦束(痛覺、溫度覺和粗的觸覺纖維所組
29、成)和脊髓小腦束(本體感受性沖動和無意識性協(xié)調運動)。功能:薄束和楔束傳導軀干、四肢的本體覺和精細觸覺。二者在枕骨大孔平面相互延續(xù)。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患者表現為同側肢體癱瘓,但軀干肌不癱瘓。皮質指灰質在大、小腦表面成層配布。貼近灰質的薄層白質纖維束稱為固有束,由脊髓內中間神經元的上、下行軸突組成,只限于脊髓內,起自灰質止于灰質,起節(jié)段內或節(jié)段間的聯絡作用。舌下、舌咽、迷走和副神經的根絲。由上行(感覺)和下行(運動)有髓鞘神經纖維組成脊髓受損:患者閉眼時不能確定同側各關節(jié)的位置狀態(tài)和運動方向及皮膚的兩點距離。全長約45cm,占椎管上2/3,重約20g。交感神經元(交感神經低級中樞)3)后角固有核、突觸:指神經元之間是相互銜接的,形成較長的神經元鏈,其銜接處的結構稱突觸。脊髓小腦后束:調節(jié)下肢個別肌肉的運動和姿勢4)脊髓小腦前束(整個肢體運動的信息):下肢和軀干下部的肌梭和腱器官的本體感覺-脊髓后根-腰骶膨大部外側部細胞-交叉到對側。脊髓與腦的各級中樞之間存在廣泛而密切的聯系來源 由神經管分化產生的4)脊髓小腦前束(整個肢體運動的信息):下肢和軀干下部的肌梭和腱器官的本體感覺-脊髓后根-腰骶膨大部外側部細胞-交叉到對側。功能:薄束和楔束傳導軀干、四肢的本體覺和精細觸覺。脊髓丘腦前束傳導皮膚的粗觸覺髓鞘:神經膜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冷鏈物流空調清洗消毒與防凍服務合同2篇
- 2025年度企業(yè)內部員工保密協(xié)議(新修訂)5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會議兼職同聲傳譯及外教聘請協(xié)議3篇
- 2025年香港建筑工程合同正規(guī)范本標準版6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污水處理廠承包管理服務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活動現場解說配音合作協(xié)議4篇
- 2025年噴灌系統(tǒng)節(jié)水技術創(chuàng)新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農產品供應鏈金融合作協(xié)議-@-1
- 二零二五年度展覽館場地租賃與展會組織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金融科技支付系統(tǒng)開發(fā)與運營合同3篇
- 茉莉花-附指法鋼琴譜五線譜
- 結婚函調報告表
- SYT 6968-2021 油氣輸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鉆穿越設計規(guī)范-PDF解密
- 冷庫制冷負荷計算表
- 肩袖損傷護理查房
- 設備運維管理安全規(guī)范標準
- 辦文辦會辦事實務課件
- 大學宿舍人際關系
- 2023光明小升初(語文)試卷
- GB/T 14600-2009電子工業(yè)用氣體氧化亞氮
- 申請使用物業(yè)專項維修資金征求業(yè)主意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