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翻譯史講義 (2)講稿_第1頁
中國翻譯史講義 (2)講稿_第2頁
中國翻譯史講義 (2)講稿_第3頁
中國翻譯史講義 (2)講稿_第4頁
中國翻譯史講義 (2)講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中國翻譯史講義 (2)第1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一、學習翻譯史的主要意義1.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翻譯觀念。2.翻譯史是翻譯理論的一部分,從本質(zhì)上認識翻譯性質(zhì)和規(guī)律3.有利于我們理解翻譯理論,開闊視野。4.幫助我們更好理解翻譯的功能和各種翻譯現(xiàn)象。第2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翻譯史的學習主要把握的內(nèi)容: 什么時代(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誰(人物簡單的生平)翻譯了什么典籍第3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二、中國翻譯史劃分階段按照中國歷史的分期劃分成四個階段: 古代、近代、現(xiàn)代、當代古代翻譯史:1

2、.先秦的零星翻譯論述清乾隆初年番清說2.東漢至宋代的佛經(jīng)翻譯3.古代佛經(jīng)翻譯的四個階段 4.明清的宗教、科技翻譯近代翻譯史:起于鴉片戰(zhàn)爭“五四”運動現(xiàn)代翻譯史:從“五四”運動1949年新中國成立 當代翻譯史:建國后至今 第4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三、周朝到東漢桓帝前的翻譯原始社會各氏族或部族間,應該有雙語人或多語人的翻譯活動,無文獻可查。夏、商兩代,現(xiàn)存的史料記載也很簡單。如冊府元龜.外臣部.朝貢有下列記載: 夏后即位七年,于夷來賓。 少康即位三年,方夷來賓?!坝谝摹薄ⅰ胺揭摹迸c夏、商王族并非同一部族,語言有殊,遣使“來賓”,必然需要翻譯,否則無法進行活動

3、。第5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一)翻譯官職周 代周禮、禮記翻譯活動的最早文字記載。禮記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币虼?,后稱翻譯為“象寄譯鞮”。 國語 周語“蠻夷反舌”“舌人,能達異方之志,象胥之職也。” 稱司翻譯之職者為“舌人” “象胥”接待四方民族和國家的使節(jié)與賓客,并且負責翻譯事宜。2.秦與漢 統(tǒng)稱為“譯” 例如:漢武帝時始通西域 譯長、議員第6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 (二)外事機構名稱周:大行人下屬的象胥秦:典客和典屬國西漢:典客典屬國大行令大

4、鴻臚尚書主客曹東漢:大鴻臚客曹尚書(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客曹 代表作品:(1)匈奴歌 古代匈奴族留存下來的唯一的文學作品(2)白狼王歌 作者(唐菆(zu)、譯者(犍為郡椽(chun)田恭)、漢字記音漢民族的史書中對游牧民族的卑視。說文:“羌,西方牧羊人,南方蠻閩從蟲,北方狄從犬.”游牧民族的族名和國名全都加上了異類的標志,古書中帶有反犬傍的族名40多個。“白狼”一名白蘭,徐嘉瑞在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中考證,“白蘭為西羌之別種,其地在今四川理藩縣”。第7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 魏晉南北朝和隋:大鴻臚、鴻臚寺、主客司唐:鴻臚寺、客省和禮部主客郎中宋:鴻臚寺、中書省

5、和禮部主客郎中元:禮部下屬的會同館明:鴻臚寺和禮部下屬的主客清史司清:鴻臚寺、理藩院和禮部下屬的會同四譯館以及后來改設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民國及現(xiàn)在:外交部,配有譯員第8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四、“翻、譯”的發(fā)軔與演變(一)、 關于“譯”歷史上,翻譯之名發(fā)軔于周禮秋官。譯官所司之職是“通其志,達其欲”。 “是故周禮有象胥氏通六蠻語,狄鞮主七戎,寄司九夷,譯知八狄。” “寄”、“象”、“狄鞮”、“譯”只是官職的概念,不是翻譯活動。“寄”、“象”、“狄鞮”三個名稱漸次銷聲匿跡,“譯”字成了翻譯的統(tǒng)稱。第9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

6、四 “南方曰象”、“北方曰譯”譯經(jīng)篇這樣解釋:“今四方之民,譯官顯著者何也?疑漢以來多事北方,故譯名爛熟矣?!?及至唐代,翻譯活動的概念終于漸發(fā)頭角。 孔穎達:“譯,陳也,陳說內(nèi)外之言。” 賈公彥“譯即易,謂換易言語使相解也。” 翻譯之名仍是一“譯” 字,以“翻譯”明確指稱翻譯活動的現(xiàn)象始終沒有出現(xiàn)。 第10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二)、 關于“翻”譯經(jīng)篇“彝乎東漢,始譯四十二章經(jīng),復加之為翻也。翻也者,如翻錦綺(qi),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由是翻譯二名行焉。”二名并行,指的應是“翻”、“譯”二字均可單獨用來指稱翻譯活動,并非一起聯(lián)合使用之意,不

7、能做“翻譯”之名出現(xiàn)。 第11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三)、 關于“翻譯”“翻譯二字連用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就已出現(xiàn),但其義尚不清楚。”自漢代始,“譯”不僅指“通其志,達其欲”之事,而且把佛經(jīng)翻譯活動也包括了進去?!胺g”的外延已經(jīng)開始擴大。 宋代高僧法云對翻譯進行了定義。 “夫翻譯者,謂翻梵天之語轉(zhuǎn)成漢地之言。音雖似別,義則大同?!?對翻譯性質(zhì)的探討的傾向。但從外延上看,它把翻譯活動局限于佛經(jīng)翻譯活動, 第12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翻譯的外延再次擴大為科技翻譯又納入其中。 徐光啟:“臣等愚心以為:欲求

8、超勝,必須會通;會通之前,必須翻譯。” 清末,嚴復,林紓等人,翻譯的外延擴至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領域。新文化運動時,已經(jīng)基本上形成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翻譯概念。 今天的翻譯概念又有新的發(fā)展。 現(xiàn)代漢語詞典:“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它代表著我國當代意義最寬泛、最一般的翻譯概念。 第13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四)、 關于現(xiàn)今“翻譯”的內(nèi)涵翻譯這一概念本身很復雜。作為術語使用的翻譯有三層含義: 翻譯研究、翻譯產(chǎn)品、翻譯行為 翻譯研究又可分為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宏觀研究、微觀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規(guī)約性研究。 翻譯產(chǎn)品涉及翻譯的方式(歸化、異化、

9、雜合化)、種類(筆譯、口譯、通用翻譯、專門用途翻譯、文學翻譯、非文學翻譯、語內(nèi)、語際、符際翻譯.中譯外、外譯中)以及相關評判標準。 第14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六、中國翻譯史的重要時期公元5-10世紀,自漢末至宋初、在隋唐達到鼎盛時期的佛經(jīng)翻譯。17世紀末18世紀初,明末清初,西學譯介。清末民初至20世紀30年代,對西學的大規(guī)模譯介。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今,對外國文化的又一輪大規(guī)模譯介活動。第15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七、佛經(jīng)翻譯(一)概況: 持續(xù)時間(千年以上) 始于東漢桓帝末年安世高譯經(jīng) 魏晉南北朝時進一步發(fā)展

10、隋唐時期臻于極盛 北宋式微 元以后為尾聲第16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古代翻譯史佛經(jīng)翻譯是古代印度文化與中華固有文化之間的互補性的平等交流。雖有抵觸但最終融合,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佛教。 原因: 1.印度佛教在傳入時即依附和迎合本土文化 2.印度佛教本身也具有郁中華文化相近或相通的因素,而且包含可以補充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特定內(nèi)容第17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二)著名佛經(jīng)翻譯家 安世高、支謙、道安、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義凈、彥琮、贊寧等第18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古代翻譯史但在當

11、時,以上譯者的譯作都沒有產(chǎn)生大的影響。原因: 漢代的佛教始終被視為當時社會上所盛行的神仙方術迷信的一種。漢代人對佛教的理解,可以說就是道術,他們總是把“浮屠”和“老子”并稱。第19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古代翻譯史我國翻譯史上有文本的筆譯,始于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印度佛經(jīng)的翻譯。因此,這之前是我國歷史上的口譯階段。公元148年至今 應是口筆譯并行的階段。從東漢末至北宋初的佛經(jīng)翻譯,將近千年,其時間之長,可以視為中國翻譯史上的一大特色。第20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三)佛經(jīng)翻譯的影響 1 在中國傳播并發(fā)展了佛教

12、 2 中國文明史上的盛舉 3 對于中國文化(哲學、宗教、文學、音韻學、語言文體、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等)產(chǎn)生深遠影響 4 造就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翻譯家,形成了不同的翻譯學派,總結出翻譯觀點和理論 5 中國翻譯事業(yè)的奠基石第21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四)與佛經(jīng)翻譯緊密關聯(lián)的概念翻譯:轉(zhuǎn)梵語而成漢言也。亦作繙譯。 翻譯名義集一曰:“夫翻譯者,謂翻梵天之語,轉(zhuǎn)成漢地之言,音雖似別,義則大同?!弊g經(jīng):指佛經(jīng)翻譯。 在我國古代,是指將梵本等佛典翻譯為漢文而言。廣義而言,并不限于經(jīng)藏,如律、論之翻譯亦皆稱為譯經(jīng)。 印度各種方言流傳的佛典,被整理為梵語、巴利語之原典,及至佛

13、教傳來東方諸國,遂逐漸譯成各國語言。第22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奉詔譯:我國古代譯經(jīng),大多由朝廷保護設置譯經(jīng)院以完成譯業(yè),此類譯經(jīng)稱為奉詔譯。單譯(等):譯經(jīng)中,僅譯出一次者,稱為單譯、一譯。翻譯二次以上者,稱為重譯、異譯、同本異譯。譯者名稱不明的經(jīng)典,稱作失譯經(jīng)。舊譯及新譯:佛教用語。北宋從義法華三大部補注卷五:“劉漢以來,謂之舊譯;李唐而下,謂之新譯?!碧拼始捌湟院蟮姆g,稱為新譯;玄奘以前所譯稱為舊譯。格義:把佛教理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比較,用中國文化中某些類似的概念與佛教概念比附、連類,以獲得兩種文化間的溝通。第23頁,共171頁,2022年,5

14、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五)佛經(jīng)翻譯中的六個問題表現(xiàn)出對外語文化的由被動而主動吸取的心態(tài)。不只是出于宗教和信仰,而更多的是出于學問;譯經(jīng)工程浩大,合譯、大譯場,組織分工細密(譯主、筆受、度語、證梵、潤文、證義、總勘七道工序),媲美阿拉伯人的巴格達翻譯院和歐洲的托萊多翻譯院;翻譯論述迭出;翻譯發(fā)展過程:幼稚的直譯幼稚的意譯較成熟的直譯較成熟的意譯二者兼得。第24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有裨于漢語的發(fā)展:詞匯(增加了35000個詞匯),音韻(四聲的發(fā)明和詩歌韻律上的變化),句法和文體(倒裝句增多,提反詰句增多等);有裨于中國文學:啟以新意境,輸以新材料,

15、開辟了唐降格律詩詞新體裁,催生六朝志怪小說,激發(fā)浪漫主義文學,使古代文學獲得解放。第25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佛經(jīng)翻譯的四個發(fā)展階段一、草創(chuàng)時期(東漢桓帝西晉,公元148316)二、發(fā)展時期(東晉隋,公元317617)三、極盛時期(唐北宋,公元618906)四、衰微時期(南宋清,9541111)第26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第一階段草創(chuàng)時期(東漢桓帝西晉,公元148316)安清:大安般守意經(jīng)、人本欲生經(jīng) 陰持入經(jīng)、道地經(jīng)等支婁迦讖:般若道行經(jīng)十卷 般舟三昧經(jīng)二卷等支謙:出三藏記集支謙傳二十七部 高僧傳四十九部 大明度無極

16、經(jīng)二十九部等第27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第一階段:三國西晉第一個大量翻譯佛經(jīng)的人首次系統(tǒng)地介紹小乘佛教“禪數(shù)”語言天分最開始譯的是大安般守意經(jīng)二十余年間譯出三十多部經(jīng)“高所出經(jīng),辨而不華,質(zhì)而不野,讀者戀戀忘卷”“義理明晰,文字允正,辯而不華,質(zhì)而不野”(高僧傳)第28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支讖月支人,中國佛教史上翻譯大乘經(jīng)典的第一人。在中國譯論史上的意義:首次提出譯事不易;反映了早期“文派”的譯學觀點;說明我國譯論從一開始便深植于傳統(tǒng)文化土壤之中偏于“頗麗其辭,仍迷其旨” “辭質(zhì)多胡音”支讖的譯經(jīng),首將“一切皆空”的

17、思想傳入中國,此為當時印度大乘佛教興起的龍樹學系的思想。 第29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 3. 三國時期的譯經(jīng)家支謙(1) 支謙一名越,原為月支人,故姓支。號恭明 代表作:阿彌陀經(jīng) 月明童子經(jīng)菩薩本原經(jīng) 菩薩本業(yè)經(jīng)佛醫(yī)經(jīng) 法句經(jīng) 翻譯特點:支謙翻譯的風格從古譯到舊譯這一階段上起了不少作用。他反對譯文尚質(zhì)的偏向,力求經(jīng)意使人更易解。受業(yè)于支亮,支亮受業(yè)于支讖,人稱“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支謙的翻譯風格“曲得圣意,辭旨文雅”“謙以季世尚文,時好簡略。故其出經(jīng),頗從文麗”“屬辭析理,文而不越,約而又顯,真可謂深入者也?!钡?0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

18、日,16點18分,星期四三國時期的譯經(jīng)家支謙(2) 東漢桓帝、靈帝(公元147年一189年)時期,高僧支讖翻譯了很多佛經(jīng)。支亮跟從支讖學習,然后支謙又跟從支亮學習,博覽眾多經(jīng)籍,莫不深入研究,且遍學世人不常見的書籍,曉通六國語言。 支謙身材細高黑瘦,眼白多而眼珠黃,為此當時的人們說:支朗眼中黃,形軀雖細是智囊。 漢獻帝(公元190年一220年在位)末年,支謙避亂來到吳國。當時孫權已統(tǒng)治江左一帶,但這里佛教還未傳布。孫權聽說支謙很有才智,就召見他,并拜為博士,與韋曜等人共同輔導太子。 東吳佛教雖已傳布,但佛經(jīng)多是梵文,沒有翻譯。支謙精通漢語,收集眾多佛經(jīng)版本譯為漢語。從黃武元年(公元222年)到

19、建興(公元252年一253年)年間,三十多年中,他翻譯了維摩、法句、瑞應本起等49部經(jīng)書。 譯本既忠實于原著,又文辭優(yōu)關。第31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嚴佛調(diào)支讖之后,還有一位著名佛經(jīng)翻譯者嚴佛調(diào),或稱“浮調(diào)”,臨淮人,“綺年穎悟,敏而好學”,古維摩詰經(jīng)。在這個階段主要翻譯的是“流行于安息的小乘說一切有部的毗曇學”和“流行于月支的大乘空宗的般若學”。 這一時期的經(jīng)譯沒有產(chǎn)生很大影響,原因在于:佛教被認為神仙方術迷信的一種、道術, ? “浮屠”(佛陀的異音)=“老子” 牟子理惑論: 佛者,謚號也,猶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緒。佛之言覺

20、也,恍惚變化,分身散體,或存或亡,能大能小,能圓能方,能老能少,能隱能彰,蹈火不燒,履刃不傷,在污不染,在禍無殃,欲行則飛,坐則揚光。故號為佛也。第32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佛教是否產(chǎn)生巨大社會的影響,決定于譯本內(nèi)容是否能迎合當時社會思潮,即是否能成為當時上層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 東漢末年階級矛盾尖銳黃巾起義三國鼎立佛教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被剝削階級由于沒有力量同剝削者進行斗爭,必然會產(chǎn)生對死后的幸福生活的憧憬.對于工作一生而貧困的人,宗教教導把他們在人間要忍耐,勸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天國的恩賜上?!保袑帲┑?3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

21、8分,星期四朱士行西行求法 朱士行,今河南許昌市人。少年出家為僧,但未受戒。公元250年,印度律學沙門曇柯迦羅到洛陽譯經(jīng),在白馬寺建立戒壇,首創(chuàng)戒度僧制度。當時,朱士行正在洛陽,立志學佛,首先登壇受戒,成為漢土第一個出家沙門。三國時期第一個前去西域求法的僧人。他出家受戒以后,在洛陽鉆研、講解般若道行經(jīng),支讖和竺佛朔譯出道行般若經(jīng),發(fā)現(xiàn)譯文的文句簡略,義理艱澀,前后不能貫通。所以矢志捐身,前往西域求取大品般若經(jīng)的梵文原本。 公元260年,他從從雍州(陜西、甘肅)出發(fā),通過河西走廊到敦煌,經(jīng)西域南道,橫渡流沙,直抵于闐國。 于闐是天山南路南道的東西交通要道,然得到大品經(jīng)梵本。他就在那里抄寫,共抄寫

22、90章,60多萬字。 第34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 朱士行想派遣弟子弗如檀等十人將該經(jīng)送回洛陽。于闐國的小乘信徒卻橫加阻撓,將大品般若經(jīng)誣蔑為外道經(jīng)典,向國王稟告說:“漢地沙門將以婆羅門書惑亂正典,大王如果準許他們出國,大法勢必斷滅,這將是大王的罪過?!币虼藝醪辉S弗如檀出國。朱士行憤慨不已,主張以燒經(jīng)為證,誓言道:“若火不焚經(jīng),則請國王允許送經(jīng)赴漢土?!?說完就將大品般若經(jīng)投入火中,火焰即刻熄滅,整部經(jīng)典卻絲毫未損。弟子弗如檀終于在晉太康三年(282)將該經(jīng)送回洛陽,前后達二十余年。公元282年,朱士行派弟子弗如檀等,把抄寫的經(jīng)本送回洛陽,自己仍留在于闐

23、,后來在那里去世,享年80歲。 公元291年,陳留倉垣水南寺印度籍僧人竺叔蘭等開始翻譯、校訂朱士行抄寫的大品般若經(jīng)本。歷時12年,譯成漢文放光般若經(jīng),共20卷。第35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 后世評價著名的佛教學者湯用彤等人,都對朱士行西行求法的壯舉給予極高的評價,他們一致認為,從漢僧西行求法的歷史來看,朱士行可說是開創(chuàng)風氣的先鋒。當時通往西域的道路十分艱險,又乏人引導,朱士行只憑一片真誠,竟然達到了目的,這種熱忱足以和后來的法顯、玄奘媲美。他求法的經(jīng)典雖然只限于大品般若經(jīng)一種,譯出也不夠完全,但對于當時的義學影響卻很大,所以翻譯佛典的風氣隨即風行于京華一帶

24、,凡是有心講習者都奉為圭臬。 朱士行西行的貢獻是求得大品般若經(jīng),從而在我國開啟了義學的先河;同時將西域佛教傳入我國,也促進了東西政治、文化的交流。第36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康僧會 (?280年)(1)祖籍康居,世居天堂師,隨其父經(jīng)商移居交趾。10余歲出家。吳天紀四年(280年)四月于建初寺無疾而終。 吳赤烏十年(247年)到建業(yè)(今江蘇南京)設像行道,孫權為其建建初寺,史稱此為江南有佛寺之始。邊傳教邊翻譯六度集經(jīng)和吳品兩部佛經(jīng),注釋佛經(jīng)。(1)譯編有吳品(亦謂小品般若)、六度集經(jīng)等。(2)他的佛學撰著比譯經(jīng)影響更大傳泥洹唄聲,注安般守意、法鏡、道樹三經(jīng),

25、并為作序。 佛教史中評價他的經(jīng)注和經(jīng)序: “辭趣雅贍,義旨微密,并見重后世” “深悉華文,其地位重要在撰述,而不在翻譯”康僧會還是中國佛教史上最早有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僧人。這一點可以在他所注釋的佛經(jīng)上見到。 第37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康僧會建業(yè)傳法圖” 東吳時期,西域康居國高僧康僧會來到建康(南京)傳播佛教的畫面。 4個畫面:康僧會泛舟到建業(yè);康僧會向?qū)O權獻舍利;孫權在建業(yè)修造建初寺;孫皓郊迎康僧會。畫面自由穿插,沒有順序,都安排在山川縱橫的自然景色中,說明佛教除了陸路傳播外,還有海上傳播之路。 當時吳人初見佛門僧人,看他們穿戴奇怪,懷疑有詐。孫權得

26、到稟報,召見了康僧會。在見證了康僧會感應舍利之后,孫權大為嘆服,于是為康僧會造建初寺,這是南京乃至江南地區(qū)歷史上的第一座寺廟。同時,孫權還興建阿育王塔,以迎接供奉佛骨舍利。這段歷史被敦煌壁畫記載了下來。因為這個原因,江東吳地佛法大興。到了南朝,宋、齊、梁、陳各代,均以南京為首都,佛教進入了一個廣泛傳播和迅速發(fā)展階段,隆盛整個江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笨梢姺鸾坍敃r在南京是多么繁榮鼎盛,難怪趙樸初先生要贊嘆:“在中國佛教史上,南京做佛教學術的中心是當之無愧的?!?第38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康僧會東吳翻譯佛經(jīng)之初(2)吳國已開始流傳佛法,但風化

27、不全,康僧會欲使江左地區(qū)振興佛教,興立圖寺,便杖錫東游,來到建業(yè),營造茅屋,設立佛像,推行佛教。當時,吳國人剛剛見識僧人,只是看到僧人的形象,還不了解佛教的教義,持懷疑的態(tài)度。有司上奏朝廷說:“有胡人入境,自稱是沙門,容貌、服飾怪異,此事應調(diào)查清楚?!睂O權說:“從前,漢明帝夜夢神人,自稱為佛。這些胡人沙門所事奉的,不就是佛的遺風嗎?”立即召見康僧會,詢問佛有何靈驗??瞪畷卮鹫f:如來去世,倏忽已逾千年,遺骨舍利,神光照耀。從前,阿育王起造佛塔84000座。佛塔、佛寺的興起,以表佛的遺化。第39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 孫權認為這都是夸誕之辭,對康僧會說:若能

28、夠得到舍利,當為舍利造塔;若是以虛妄之辭欺騙我,你會受到國法的制裁??瞪畷埱蠼o予7天的時間。又對徒弟們說:佛法的興廢,在此一舉,這次若不至誠,以后就更不可能有機會了。于是潔齋于清靜之室,將一個銅瓶放在幾上,燒香禮請舍利,7日的期限到了,卻寂然無應,康僧會請求再延長7天,孫權又答應了,可是第二7天又過去了,還是沒有一點反應。孫權說:你這全是欺騙人的東西。要治康僧會的欺君之罪,康僧會又請求第三個7天,孫權也準許了。第40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康僧會對徒弟說:佛法靈驗,應該降臨,只是我們這些人沒有感應,當以誓死為期!三七的這天傍晚,還是沒有任何反映,眾人都非常

29、害怕。到夜里五更,忽然聽到銅瓶中鏗然有聲響,康僧會前去看視,果然是得到了一顆舍利。第二天早上呈給孫權,滿朝的官員都來圍觀,舍利的五色光芒,照曜船上。孫權拿著瓶子,把舍利倒在一個銅盤上,舍利落下,將銅盤撞碎了。孫權大驚,肅然而起,說:真是世上稀有之瑞?。】瞪畷M言道:舍利的神威,豈是僅僅只有光相,劫火燒它不能焚,金剛杵砸它不能碎。孫權令人來試試。康僧會發(fā)出誓言道:佛法廣大無邊,遍及萬眾,蒼生仰望澤被,愿佛法再次降下神跡,以顯示威靈。把舍利放在鐵鉆錘上,讓大力士用力敲擊,鉆錘都打壞了,舍利卻絲毫沒有損傷。孫權大為嘆服,立即下令修建佛塔、佛寺。這是吳國最早建立的佛寺,所以名為建初寺,建佛寺的地方也被

30、叫做佛陀里。從此,江左一帶佛法興起。第41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到吳末帝孫皓執(zhí)政時,法令繁瑣、殘暴。朝廷廢止不合禮制的祭祀,波及到佛寺,并打算毀掉佛寺。孫皓說:佛教由何而興?佛若是真神,與圣典相應,應事奉其道。若是有名無實,就要毀佛焚寺。眾大臣勸諫說:佛的威力不同于其它的神,因康僧會的感應,大皇創(chuàng)立了這座寺院,現(xiàn)在若是輕率的把它毀掉,恐怕以后會后悔的。孫皓派遣張昱到寺院去詰問康僧會。張昱文雅而有才辯,到寺院見到康僧會后,他多方發(fā)難,康僧會隨機應變,言辭銳利,文理鋒出,從早上一直辯論到傍晚,張昱說不過康僧會,只好告辭了。在康僧會送張昱出門時,正巧看到在寺院的

31、旁邊,有人在進行不合禮制的祭祀,張且說:“佛教的教化既然已經(jīng)傳布,這些人就在你們寺院附近,他們?yōu)槭裁床桓男欧鸾??”康僧會說:雷霆擊破山頂,聾子卻聽不見,這并不是因為聲音太小。如果理義通達,則萬眾響應,如果阻塞,就會造成對立。張昱回去后,感嘆康僧會的才智,不是自己所能企及的,希望由孫皓來明察。孫皓便招集朝中賢士,并請來了康僧會。孫皓問:佛教所說的善惡報應,指的是什么?康僧會回答說:圣明的君主以孝慈來治理國家,吉祥的神鳥就會在天空飛翔,南極星也會出現(xiàn)在天空;用仁德來育化萬物,甘美的泉水就會涌出,長出茁壯的禾苗,這就是吉祥的象征。善有瑞兆,惡有惡兆。所以在隱蔽的地方做了壞事,將會被鬼神懲罰,在明顯的

32、地方做了壞事,將會被正義的人討伐。易經(jīng)中說:積善余慶。詩經(jīng)中說:求福不回。這雖然是儒家經(jīng)典的格言,也是佛教之明訓。孫皓說:既然是這樣,周公和孔子已經(jīng)把道理講明白了,還要你佛教有什么用?康僧會說:周公和孔子所說,只是淺近的道理,至于佛教,則講的更透徹、更細致。所以,做壞事就有地獄長苦在等待著你,若是做好事,則有天宮永樂。我舉出以上例子,無非是為了明理勸戒?!睂O皓無法反駁康僧會。孫皓雖然已經(jīng)聞所佛法,但還是不改昏暴、殘酷的性情。后來衛(wèi)兵在后宮的治園挖到一尊金佛像,有幾尺高,呈獻給孫皓,孫皓將佛像放在廁所前,用糞汁澆灌佛像,并和大臣們以此取笑為樂。隨即孫皓渾身腫痛,尤其是陰處疼痛難忍,呼叫連天。太史

33、占言,是因為沖犯了大神,孫皓馬上到各個神廟里去祈禱,還是不能消除疼痛。有一個敬奉佛法的宮女對孫皓說:陛下到佛寺里去求福了嗎?”孫皓抬起頭來問道:佛神是大神嗎?”宮女說,佛是大神。這時孫皓才有所感梧。宮女將金佛像迎到大殿上,用香湯洗了好幾十遍,又燒香懺悔,孫皓在枕頭上叩頭,述說自己的罪狀,一會兒痛腫減輕了,又派使者到佛寺去問訊和尚,請康僧會來講經(jīng)說法,康僧會立刻就來了。孫皓詳細詢問了罪與福的各種由來,康僧會為他一一剖析,言辭精辟、扼要。孫皓也是有才氣的人,聽后欣然,非常高興,又要求看佛門的戒律。因為戒文是禁秘,不能輕易給人看,康僧會便取本業(yè)百三十五愿,分作二百五十事,都是信徒們?nèi)粘K玫模o孫皓

34、看。孫皓見佛法慈悲,廣及眾生,便心生善意,隨即請受五戒,10天后腫痛全好了。于是孫皓就將康僧會住的寺院,加以修飾,并宣示皇族全體成員,必須信奉佛法??瞪畷趨菄?,講經(jīng)說法,但因?qū)O皓性情暴虐,聽不懂更深刻的佛理,只是講一些身邊的因果報應的事情,來開導孫皓。康僧會住在建初寺,翻譯了許多佛教經(jīng)書,如阿難念彌、鏡面王、察微王、梵皇經(jīng)以及小品、六度集雜譬喻等等。這些譯本譯文準確,妙得經(jīng)體。他還傳授了涅磐梵音歌詠聲,音調(diào)清靡哀亮,成為一代佛教徒學習的模式。他還為經(jīng)書做序言,行文既文雅又通俗,說理細致入微,都流傳于世,到吳天紀四年(公元280年)四月,孫皓投降西晉,這年九月,康僧會因病而終,這一年也就是西晉

35、武帝太康元年。到東晉成帝威和(公元326年一334年)年間,蘇峻作亂,焚燒了康僧會修建的佛塔,后來,司空何充又重新修造。 平西將軍趙誘,從來就不信奉佛法,傲慢三寶(括佛寶、僧寶、法寶)他來到建初寺,對眾和尚們說:久聞此塔屢放光明,這簡直是荒誕不經(jīng),所以我從來不信。除非找親眼看見,才能相信,話剛說完,佛塔上立即放射出五彩光芒,照耀佛寺,趙誘驚得毛發(fā)倒豎,肅然起敬,從此信奉佛法,并在寺院的東邊,又立一座小塔。此事從遠處說,是圣佛的神感,從近處說是康僧會的佛力所致。所以僧人們給出康僧會的畫像,一直流傳至今。有記載說:是孫皓打試舍利,而不是在孫權時期。我認為:在孫皓將要毀壞寺院時,眾多大臣們都說:因康

36、僧會的感瑞,大皇創(chuàng)立了這座寺院。由此可知,當初打試舍利的必定是在孫權時期。所以數(shù)家傳記都說孫權感舍利于吳宮。后來試驗神靈的事,或許是孫皓所為。第42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康僧會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在中國佛教史上的三國時代,以吳國首都建業(yè)為中心,最為活躍的佛教代表人物當推康僧會與支謙。支謙之先祖為月支人,出生于洛陽。他積極地向知識界宣揚佛法,并翻譯了很多佛經(jīng)??瞪畷茸鏋榭稻尤?,出生于交趾。出家后,一邊在普通民眾中傳播佛法,一邊從事翻譯事業(yè)。本文擬根據(jù)當時的時代背景,對于康僧會的布教、翻譯活動及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作些探討。康僧會傳記方面的第一手史料為出

37、三藏記集卷十三的康僧會傳及高僧傳卷一的康僧會傳。下面看看他的傳記中的有關記述:康僧會,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賈移于交阯。這說明,康僧會的祖先是康居人,到他父親的時候,因經(jīng)商而遷居到當時交州的經(jīng)濟貿(mào)易中心交阯。交州是后漢末動蕩不安的中原地區(qū)的邊界地帶,是塊安泰之地。因此,中原地區(qū)的知識分子多移居于此。當時,儒學、道學、神仙信仰及與此密切相關的咒術信仰等非常盛行??瞪畷褪窃谶@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生與出家的。作為立志弘法的僧人,他于赤烏十年(247)進入建業(yè)。礪行甚峻,為人弘雅而有識量,篤志好學,明練三藏,博覽六典。天文圖緯多所貫涉,辨于樞機,頗屬文翰。無疑,康僧會是位學修并重的僧人,并且具備

38、著預言家、咒術師的素質(zhì)。這就為他的傳教活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到建業(yè)后,他非常熱心于學習漢譯佛經(jīng)。會見南陽韓林、穎川皮業(yè)、會稽陳慧。此三賢者,信道篤密,執(zhí)德弘正,烝烝進進,志道不倦??瞪畷靡詭熓庐敃r的南陽(河南)韓林、穎川(河南)皮業(yè)、會稽(浙江)陳慧這三位賢者。這三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大清楚,不過,可以肯定,他們即使不是出家的僧侶,也應是虔誠的佛教徒??瞪畷蜻@三位賢者學習佛學,并根據(jù)會稽陳慧的思想注解了安般守意經(jīng)(安世高譯)。這說明,康僧會確是漢人社會中最適于弘法的人。第43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如果要評價康僧會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首先就要論及他是在建業(yè)

39、建造佛寺的第一人的歷史事實。以赤烏十年,初達建業(yè),營業(yè)茅茨,設像行道。時吳國以初見沙門,睹形未及其道,疑為矯異。有司奏曰:有胡人入境,自稱沙門,容服非恒,事應檢察。赤烏十年(247),康僧會到達建業(yè),營建寺廟,供奉佛像,剃除須發(fā),身披袈裟,過著獨特的宗教生活。這就引起了官方的注目和一般市民的好奇。因康僧會是守持戒律的出家修道者,他的道場自然就是有別于俗人的場所。就是說,無論大小,總之,當時已有了佛寺。據(jù)很多史書記載,由于吳主孫權的允許,這座佛寺發(fā)展成為建業(yè)最早的寺院建初寺。不過,建初寺的擴展并非依靠吳王朝的庇護,而是由于當時社會動蕩不安,一般民眾皆感生命財產(chǎn)無法保證,希望能得到神力的護佑。這樣

40、,在一般民眾的擁護下,建初寺才得以發(fā)展與擴大,成為建業(yè)的佛教中心。當時,康僧會傳教也不是大規(guī)模的活動,只是相當于民間的祠堂性的活動而已。因為僅是一般民眾的信仰,故建初寺后來被孫琳、孫皓的暴亂所破壞之后,沒有得到恢復和發(fā)展??瞪畷?chuàng)建了建業(yè)地區(qū)最早的佛寺建初寺,并以此為中心,向廣大民眾弘揚佛法,“江左佛法遂大興”。這就確定了他的歷史地位??瞪畷牧硪还儫o疑地是他的翻譯事業(yè)。出三藏記集卷二有這樣的記載:六度集經(jīng)九卷、吳品五卷,右二部凡十四卷,魏明帝時,天竺沙門康僧會,以吳主孫權、孫亮世所譯出。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三的康僧會傳記載:會于建初寺譯出經(jīng)法阿難念彌經(jīng)、鏡面王察微王梵皇王經(jīng)、道品及六度集,并妙

41、得經(jīng)體,文義允正。又注安般守意、法鏡、道樹三經(jīng),并制經(jīng)序。辭趣雅贍,義旨微密,并見重后世。康僧會翻譯的佛經(jīng)有阿難念彌經(jīng)、鏡面王經(jīng)、察微王經(jīng)、梵皇王經(jīng)道品、六度集經(jīng)等。注釋的經(jīng)典有安般守意經(jīng)、法鏡經(jīng)、道樹經(jīng),還為這些經(jīng)典撰寫了經(jīng)序?,F(xiàn)在,六度集經(jīng)僅剩八卷。阿難念彌經(jīng)、鏡面王經(jīng)、察微王經(jīng)收錄在六度集經(jīng)卷第八中,也有作為六度集經(jīng)的小經(jīng)而別行的。關于吳品,是相當于高僧傳記載的小品,還是相當于歷代三寶記記載的小品般若經(jīng),抑或是支謙翻譯的大明度經(jīng)中的一部分,現(xiàn)已不得而知??瞪畷g事業(yè)的主要成就是六度集經(jīng)。這部經(jīng)作為一部佛教故事而廣泛流行。其中,卷第一普施商主本生相當于劉宋求那跋陀羅所譯的大意經(jīng);卷二須大

42、拏經(jīng)相當于西秦圣堅譯的太子須大拏經(jīng);卷四太子墓魄經(jīng)相當于安世高譯的太子墓魄經(jīng)、西晉竺法護譯的太子墓魄經(jīng),同卷的頂生圣王經(jīng)相當于宋施護等譯的頂生王因緣經(jīng);卷五的睒道士本生相當于西晉失譯的菩薩睒子經(jīng)與西晉圣堅譯的睒子經(jīng);卷六的修凡鹿王本生相當于吳支謙譯的九色鹿經(jīng)。由此可見,釋尊的本生故事在當時已相當流行了,并為一般人所接受。這一功績主要得力于康僧會??瞪畷诜g中,明顯地以老莊思想來解釋佛教。比如,他把Pramit(到彼岸)譯成“度無極”??梢哉f,后漢、三國時代的佛經(jīng)翻譯,很多都是以道家思想為媒介來宣揚佛教的。安般守意經(jīng)序為我們提供了佛教被中國文化所接受,并和中國固有思想相交融的事實根據(jù)。比如,“

43、陰”是中國原有的“蘊”??瞪畷歉鶕?jù)中國漢代以后非常盛行的精氣說來解釋這個詞的。關于“陰”的意思,陳慧解釋為陰持入經(jīng)(安世高譯)中的“五陰”:謂識神微妙,往來無診,陰住默然,出入無間,莫睹其形,故曰陰。康僧會是借助陳慧的安般守意經(jīng)的注解而理解的。綜上所述,我們從康僧會的傳記中可以看出他當時的翻譯、傳教活動情況;佛教和中國固有文化,特別是與道家文化的交融;佛教如何被中國社會所接受;安般守意經(jīng)所記述的四禪、六行等這些中國佛教史上初期的禪觀的實況以及他對后世佛教的影響等等。第44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文質(zhì)之爭根據(jù)譯文是否文飾而劃分的文質(zhì)兩派的標準來看。支謙之前,

44、早期佛經(jīng)譯者大多屬于質(zhì)派。安世高,傳譯小乘佛教,道安評價其譯本:“然世高出經(jīng),貴本不飾。天竺古文,文通尚質(zhì)。倉卒尋之,時有不達” 現(xiàn)在我們看安世高的譯本,有點過于拘泥原文結構,譯文經(jīng)常重復、顛倒。支讖,合首楞嚴經(jīng)記評價:“其博學淵妙,才思測微,凡所出經(jīng),類多深玄,貴尚實中,不存文飾”。給人的總體印象是音譯較多,譯文樸拙,不加潤飾,不合漢語習慣。究其原因,初期譯者大多來自西域諸國,諳熟梵文,不通漢語,導致他們依賴原文、過分求質(zhì)、不加文飾。佛經(jīng)翻譯質(zhì)派有所不足的局面,為文派的產(chǎn)生提供了契機。第45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支謙是月支國來華第三代移民,深受漢文化熏陶

45、,主張對譯文加工潤飾,讓接受佛經(jīng)的大眾看懂,所譯佛經(jīng)簡略文麗,適合漢人接受能力。合首楞嚴經(jīng)記記載,支謙改譯支讖翻譯的首楞嚴三昧經(jīng),凡是支讖譯文中“辭質(zhì)多胡音”的地方,盡量刪去,重新用漢語表達。如“須菩提”“舍利佛”等,支謙也用相應的漢語釋義,翻譯為“善業(yè)”和“秋露子”。支謙的翻譯受到當時社會習俗和我國傳統(tǒng)文章學的影響。三國時我國文章學正處于“漢賦”向“駢文”的過渡期,人們追求美妙的文辭和非凡的想象力,認為文章應該由質(zhì)樸趨向藻飾。這一崇尚文采、喜好簡約的時俗對剛剛興起的佛經(jīng)翻譯影響很大,直接催發(fā)了文派的產(chǎn)生。第46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文”與 “質(zhì)” 孰重

46、孰輕?何謂“文” “文”通俗地說即注重譯文在譯入語言中的地道, 貼切。何謂“質(zhì)” “質(zhì)”即注重譯文對原文的忠實程度,尊重被譯語言原型,不隨意修飾點綴譯文。文質(zhì)之爭在佛經(jīng)詞匯翻譯的體現(xiàn) 重 “質(zhì)” 重 “文” 舍利弗 秋露子 般若 明 涅槃 無為 浮屠 佛 輪回 生死第47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文質(zhì)之爭”的外延“文質(zhì)之爭”的外延一:形式與內(nèi)容 文質(zhì)之爭外延二:信、達、雅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的標準是傳統(tǒng)翻譯理論的代表之一。文質(zhì)之爭,信、達、雅之爭, 并非是不相容的獨立面,而是互補的?!拔馁|(zhì)之爭”的外延三:直譯與意譯/歸化與異化問題:“名物不同。傳實不易。 ”

47、處理方式:“其所傳言或得胡語?;蛞砸獬觥!敝弊g與意譯歸化與異化:美國學者 L.Venuti (文努迪)在 1995 年由所提出的,而這一術語直接來源于德國學者 Schleiermacher(施萊爾馬赫)1813 年宣讀的一篇論文。康僧會:六度集經(jīng); 朱士行:中國佛教史上漢地第一個受戒出家成為比丘的人,也是漢地最早西行求法之人(放光般若經(jīng)); 第48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西晉:竺法護(梵名達磨羅剎)竺法護:譯經(jīng)成就空前,所譯佛經(jīng)種類非常齊全(光贊般若經(jīng)、正法華經(jīng)、漸備一切智德經(jīng))。佛經(jīng)翻譯以外籍來華僧人為主,漢人僅為助手,而且沒有政府支持,私人分散進行。翻譯

48、全憑口錄往往由于傳言者梵語或漢語水平有限而使譯文質(zhì)量不高。在翻譯方法上由于僧侶對佛經(jīng)抱有虔誠態(tài)度,唯恐違背經(jīng)旨,不懂得忠實于原文的正確途徑,因此都采用直譯法。 “古譯時期”。第49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第一階段佛經(jīng)翻譯的特點主要力量是外籍僧人和華籍胡裔僧人;無政府支持,分散進行;多為短篇;全憑口授(“傳言”或“度語”,“筆受”);不能有選擇有計劃地介紹;無原本可校對;翻譯方法多用直譯(“質(zhì)”);思想與統(tǒng)治階級吻合第50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古代翻譯史第二階段 東晉到隋末(公元317-617年)1.時代背景:西晉末期30

49、3年巴氐族李特兄弟,兵占成都,建立成漢帝國。439年北魏帝國攻滅北涼王國,統(tǒng)一北方。這一期間,中國北部境內(nèi)曾有過“五胡十六國”。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十六國:前涼、后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后趙、前 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 成漢。2.佛教盛行原因:1.迎合統(tǒng)治階級思想; 2.戰(zhàn)亂頻繁,民眾生活痛苦,尋求精神慰 藉與解脫。 第51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3.翻譯特點:1由私譯轉(zhuǎn)為官譯; 2隋朝時上林園里設置了翻經(jīng)館。 3東晉前秦時朝廷設置了譯場。(由高僧釋道安(313-385)為譯場主持。在他的監(jiān)譯下翻譯了四阿含、阿毗曇等。后

50、秦時則請印度高僧鳩摩羅什來中國譯經(jīng)。)第52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佛圖澄西域人,本姓帛氏,龜茲人。九歲出家。西域人稱他得道。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來到洛陽,時年七十九。348年12月8日卒于鄴宮寺,年117歲。無翻譯著書流傳。 誦經(jīng)數(shù)十萬言,善解文義,雖未讀此土儒史,而與 諸學士論辯疑滯,無能屈者。熱忱講導,釋道安、竺法雅等,跋涉山川聽他講說。高僧傳,他門下受業(yè)追隨的常有數(shù)百,前后門徒幾及一萬。 重視戒學,“酒不逾齒、過中不食、非戒不履”;對古來相傳的戒律,亦復多所考校。僧傳,神通事跡頗多,顯密兼修,善誦神咒,能役使鬼神,徹見千里外事,預知吉兇,兼善醫(yī)術

51、。因此,義學和戒行為神異事跡所掩。 第53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北壁東側中部,以全景式連環(huán)畫描繪了佛圖澄的神異事跡,根據(jù)高僧傳、晉書記載,主要神異事跡如下:1.幽州滅火高僧傳 佛圖澄曾與后趙君主石虎(334349年在位)同坐在襄國(邢臺)中堂上,談論經(jīng)法。佛圖澄忽然吃驚地說:“變!變!幽州發(fā)生了火災。”隨即取酒向幽州方向噴灑。過了很久,佛圖澄笑著對石虎說:“現(xiàn)在幽州的火災已經(jīng)救滅?!?石虎覺得奇異不太相信,就派遣使者前往幽州驗證。使者回來對石虎說:“那一日火從四大城門燒起,火勢猛烈。忽然從南方飄來一層黑云,既而天降大雨,將火撲滅。雨中還

52、能聞到酒氣。” 第54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第55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聞鈴斷事高僧傳 328年前趙的劉曜率兵攻打洛陽。石勒欲親自率兵抵抗,朝廷內(nèi)外無不勸諫石勒不要親率出兵。石勒去拜訪佛圖澄以決行動。佛圖澄說:“佛塔相輪上的鈴聲,告知說:秀支替戾罔,仆谷劬qu禿當。這是羯語。秀支是軍隊,替戾罔是出征,仆谷是劉曜胡位,劬禿當是擒捉。此言是說:軍隊出征,劉曜必擒?!?于是石勒留下長子石弘,和佛圖澄共同率步兵騎兵,直指洛陽。兩軍交戰(zhàn),劉曜果然大敗而逃,乘馬落入水中。石勒之子石堪乘機活捉劉曜,押送至石勒帳前。 此時,佛圖澄用麻

53、油胭脂摻合,涂在掌心,看到手掌中有許多人,其中一人被綁縛,朱紅絲線束在脖子上。佛圖澄因此告訴石弘:“劉曜已擒?!狈饒D澄相告之時,正是劉曜被擒之時。 330年,劉曜平定之后,石勒就自稱趙天王,改紀元為建平。第56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 “以水洗腸”高僧傳 佛圖澄左胸的旁邊起先有一個小洞,直通腹內(nèi)。有時佛圖澄把腸子從小洞中取出來,有時佛圖澄用棉絮把小洞塞住。如果想讀書時,就把棉絮拔掉,洞中發(fā)出的光亮,使一室通明。逢到齋戒之日時,佛圖澄來到河邊,把腸子從洞口掏出來,用水洗凈,然后再裝進腹中。 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北壁東側中部故事畫下層左側,描繪的就是佛圖澄在河邊

54、以水洗腸的情景?!褒垗徶渌睍x書佛圖澄傳 當時襄國城塹干涸,石勒問佛圖澄解除缺水良方。佛圖澄說:“今當敕龍?!彪m然石勒以為佛圖澄是在開玩笑,佛圖澄說出理由,“水泉之源,必有神龍居之,今往敕語,水必可得?!碑敃r,水源雖有數(shù)處,但都“久已干燥,坼 che如車轍”。佛圖澄帶領弟子數(shù)人來到泉源旁,自己坐于繩床之上,“燒安息香,咒愿數(shù)百言”。如此三日“水泫然微流”。此時,一條小龍 “長五六寸許,隨水出來”。不久,“水大至”。第57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道安釋道安,俗姓衛(wèi),常山人。74歲。生于東晉懷帝永嘉六年(312),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出生于常山扶柳縣(今

55、河北省冀州境)的一個讀書人家里。由于世亂,早喪父母,從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撫養(yǎng)。七歲開始讀書,到十五歲的時候,對于五經(jīng)文義已經(jīng)相當通達,就轉(zhuǎn)而學習佛法。十八歲出家。第58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 釋道安博學多才,通經(jīng)明理,佛圖澄的弟子中最為杰出。其所注經(jīng)理淵富,妙盡深旨。經(jīng)義克明,自安而始。高僧傳,道安初到鄴地,入中寺遇佛圖澄,澄一見安便加以賞識,相語終日。眾人見安形貌不稱,全都輕怪。澄告眾說“ 此人遠識,非爾等可比?!?魏書釋老志,佛圖澄講學時,安每復講。眾人紛紛提出疑難,道安挫銳解紛,行有馀力,四座都震驚。澄對道安授以心傳和教學的善巧。致使道安所證的經(jīng)義和后

56、來羅什譯出的經(jīng)旨符合,因而使佛法大顯于中土。高僧傳卷八義解論說:“釋道安資學于圣師竺佛圖澄,安又授業(yè)于弟子慧遠,惟此三葉,世不乏賢,并戒節(jié)嚴明,智寶炳盛;使夫慧日馀輝,重光千載之下,香吐遺芬,再馥閻浮之地,涌泉猶注,實賴伊人?!?第59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貢獻:總結禪法與般若 確立成規(guī)(佛教唯依國主才能成立的原則,主動承擔對社會施行“教化”的使命) 統(tǒng)一僧人姓氏 整理并撰寫佛學經(jīng)典 注釋經(jīng)文 開設“譯場” “本無宗”思想第60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制定戒規(guī),良好效果高僧傳(卷五):來此見釋道安,故是遠勝,非常道士,師

57、徒數(shù)百,齋講不倦。無變化技術可以惑常人之耳目,無重威大勢可以整群小之參差;而師徒肅肅,自相尊敬,洋洋濟濟,乃是吾由來所未見。 這是習鑿齒親自所見的事實。道安的風范對當時佛教界的影響很大,所以“天下寺舍,遂則而從之”。東晉的封疆大吏如桓朗子、朱序、楊弘忠、郄超等都非常敬重他,有的請他去開示,有的供養(yǎng)食米千斛,有的送銅萬斤。他創(chuàng)立檀溪寺,“建塔五層,起房四百”,可見工程之大。前秦的苻堅是東晉的敵人,也遣使送來外國的金箔倚像、金坐像、結珠彌勒像、金箔繡像、織成像各一尊,可能也是為了莊嚴檀溪寺。東晉孝武帝曾經(jīng)下詔書表揚道安,并且要當?shù)卣o他像王公一樣的俸祿。東晉孝武帝太元四年(379),苻堅遣苻丕攻

58、占襄陽,道安和習鑿齒皆被延致。苻堅并認為襄陽之役只得到一個半人,一人指道安,半人為習鑿齒。苻堅既得道安,就請他住在長安五重寺,時年六十七。第61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 翻譯事業(yè) 道安在長安的七、八年當中,除了領導幾千人的大道場,經(jīng)常講說之外,最主要的是組織翻譯事業(yè)。曇摩難提 譯中阿含經(jīng)、增一阿含經(jīng)、三法度論;僧伽提婆 譯阿毗曇八犍度論;鳩摩羅跋提 譯毗曇心論;曇摩鞞 譯摩訶缽羅蜜經(jīng)抄;耶舍 譯鼻奈耶。 道安都親自和竺佛念、道整、法和等參加了上述翻譯工作,有時對于不正確的譯文還加以考正或勸令重譯。他在摩訶缽羅蜜經(jīng)抄序上所說的翻譯有“五失本、三不易”,都是經(jīng)驗

59、之談,為后來的譯經(jīng)工作指正。第62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統(tǒng)一僧人姓氏高僧傳卷五,魏晉沙門依師為姓,姓各不同;道安認為“大師之本,莫尊釋迦”,才改姓釋氏。他廣博的學問和文學的素養(yǎng),成為長安一般衣冠子弟請教的目標,當時有“學不師安,義不中難”的諺語,為社會所推重。第63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代表著作, 現(xiàn)存如下:收于各大藏內(nèi)的人本欲生經(jīng)注一卷出三藏記集所收錄的經(jīng)論序十四篇同集中無具體作者姓名、已被確認為道安所著的經(jīng)論序七篇,和綜理眾經(jīng)目錄原文兩段鼻那耶經(jīng)卷首的序一篇。 遺失的著作很多。第64頁,共171頁,2022年,5月

60、20日,16點18分,星期四道安的翻譯文質(zhì)觀 對“格義”的反對 在道安之前,人們創(chuàng)造了 “格義”方法 。 “以經(jīng)中事數(shù),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中的概念和術語,去擬配佛學中的概念和術語。第65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 儒家佛家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皈依佛、法、僧仁、義、禮、智、信 殺、盜、淫、妄言、飲酒守一 禪定本無 真如第66頁,共171頁,2022年,5月20日,16點18分,星期四道安表達了對格義的不滿:“然凡諭之者,考文以征其理者,昏其趨者也;察句以驗其義者,迷其旨者也?!?“為辭則喪其卒成之致,為旨則忽其始擬之意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