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qū)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_第1頁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qū)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_第2頁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qū)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_第3頁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qū)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_第4頁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qū)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qū)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7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以文為詩,就是把古文的章法和句法應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之中,但凡古文中能用到的內容和形式均可用于詩歌之中,使詩歌具有散文的容量和氣勢。閻琦先生在《韓詩論稿》中說道:“所謂以文為詩,主要指詩多賦體(敘事體)、好直說、以古文章法句法為詩,詩兼有散文體裁?!遍愊壬赋鲇靡晕臑樵姷乃囆g手段作詩,會使詩歌中包含散文體裁,也就是便詩歌在形式和內容上看起來具有“散文化”傾向。大致說來,韓愈詩歌以文為詩的藝術手段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中國古典詩歌發(fā)展到盛唐,無論是題材、形式都已經(jīng)非常完善。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只有變通,才能繼續(xù)將詩歌藝術發(fā)揚光大。韓愈等晚輩詩人就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在創(chuàng)作傳統(tǒng)詩歌的同時,他們嘗試擺既盛唐詩歌的束縛,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嘗試改變盛唐詩歌整齊、工整的形式,并加入跳躍和閃爍的元素,使詩歌的語言改變整齊劃一的局面,以古文的章法和句法為詩,改變詩歌的藝術效果,使詩句可長可短。形成錯落之美。后人在提到韓愈詩歌特點的時候多提到其詩歌的奇崛和怪異,而簡短而又近古的詩歌多被忽視,因為在唐代,大多數(shù)詩歌在格律和韻律方面有較高的要求,而周古文的章法和句法為詩,和傳統(tǒng)詩歌創(chuàng)作不符,有悖于主流詩風。在韓愈詩歌創(chuàng)作尚未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這類詩歌難免會被人誤解,甚至被人否認,認為不是詩歌而近于文,而這恰恰是韓愈在盛唐詩歌的基礎上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正是早期的這種嘗試性的創(chuàng)作為其詩風的形成和后期的大力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如果說用長短句是嘗試著用寫文的辦法來寫詩,那么用散文的謀篇布局來寫詩便是對詩歌大刀闊斧的改革了。韓愈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把散文的謀篇布局、起承轉合的氣勢運用得淋漓盡致,把散文描述事物的手法、描繪人物的功能以及栩栩如生的狀物的筆法也應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之中。羅聯(lián)添也說:“韓愈所以多作古詩,少作近體,是固近體篇幅短小,又有格式限制,不易發(fā)揮其才力,也較難于表現(xiàn)雄偉奇崛的氣勢風格?!边@就指出韓愈詩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大量長篇大作,一是韓愈才力雄厚,二是近體詩格律和篇幅方面的限制不利于詩人才力的發(fā)揮,所以韓愈詩歌較傾向于古體創(chuàng)作,動輒數(shù)百宇。韓愈作為古文運動的領袖,熟諳古文創(chuàng)作,提倡“文以載道”“文以明道”,在散文中極力貫徹這種主張?!对馈贰对瓪А分T篇即為明證。用嚴謹?shù)恼Z言,加之鋪張的議論,將自己對世事的態(tài)度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與此同時,韓愈則試圖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大量引入議論,并加之以能夠表現(xiàn)感情、增加語感的虛字,從而盡可能多地讓詩歌表現(xiàn)出更為深廣的文化和社會內涵。程千帆先生在其《古詩考索》一書中說道:“韓愈以文為詩,其實際意又就在于要突破詩的舊界限,開拓詩的新天地,這不但有助于形成他自己的獨特面目,而且成為宋詩新風貌的先驅?!贝_為的論。(摘編自袁書會、閆振華《簡論韓愈的“以丈為詩”》)材料二:韓愈是一個詩人,但作為一個文章大家似乎名氣更盛。有時寧可回避其詩,也必談其文。詩與文其實不能截然分開,前者為后者的靈魂與核心,后者為前者的基礎,并且可以看作更開闊的后方。韓愈的詩與文之間的關系絕非獨立和分離,而是相互支援以至于共同抵達一種成就和境界。就形式的演變和淵源來看,傳統(tǒng)的詩是文的精練化和聲韻化。是另一種形式的文。詩與文的完全對立和脫離既非常荒謬,也不可能。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文畢竟不是詩,因為文所不及之境才有詩,可見還不僅是一個形式問題。詩的確是極為獨特的事物,是一種非如此不可的、極具特質與高度的表達,當然不能用文來取代。所以從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誕生到現(xiàn)在,幾千年過去,詩作為一種文學樣式仍然存活,而且遠無終結之相。詩的本質意又并無改變,它仍然還是文學的核心,這一點是不可替代的。無論讀者數(shù)量多少,詩作為一種極致化的表達方式,仍然是文學審美的高端,這種地位與尊嚴是無可撼動的。說理性與敘事性是文章強項,但這些優(yōu)長即便是詩也未能徹底割舍,相反總要以另一種面目出現(xiàn)。從古到今,人們公推“韓文”。其詩則要退其次。就他個人來說,也是以文為最重要的志業(yè)。每每書寫文章,必定理茂辭盛,氣勢奪人,但如此凌厲之文一旦入詩,也不失為另一種境界。他的詩章同樣好不痛快,別有新調。他的詩所達到的高度,正因為文的援助,可以說沒有韓之美文,就沒有這些好詩。他的詩與文可稱雙壁,許多時候難分高下。其文確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詩,但詩的光芒仍然能夠從茂密的文章之林中穿射而出,炫人眼目。(摘編自張煒《詩與文的關系》)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韓愈意識到詩歌只有變通才能繼續(xù)發(fā)展,在創(chuàng)作中嘗試以古文的章法和句法為詩。B.近體詩篇幅短小、格律嚴格,不利于詩人才力發(fā)揮,這促使韓愈傾向于古體詩的創(chuàng)作。C.韓愈熟悉古文創(chuàng)作,他的詩借鑒了他的文的創(chuàng)作手法,同時,他的文又借鑒了他的詩。D.韓愈早期以文為詩的創(chuàng)作嘗試,因為與傳統(tǒng)詩歌創(chuàng)作不符,遭到了一些人的誤解。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韓愈是古文運動的領袖。在他的詩歌作品中可以找出古文所有能用到的內容和形式。B.詩與文有著密切的關系,文是詩的基礎和更開闊的后方,韓愈的創(chuàng)作順序是先文后詩。C.詩歌的地位與尊嚴是不可撼動的,因此詩的本質意義并無改變,它仍然還是文學的核心。D.韓愈以文為最重要的志業(yè),他的文理茂辭盛,氣勢奪人,得到了世人的高度評價。3.結合材料內容,韓愈的下列詩歌中未體現(xiàn)其以文為詩藝術手段的一項是(3分)(

)A.今日曷不樂?幸時不用兵。無曰既蹙矣,乃尚可以生。(《古風》)B.君不見太皇諒陰未出令,小人乘時偷國柄。(《永貞行》)C.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D.馬厭谷兮,士不厭糠籺。土被文繡兮,士無短褐。(《馬厭谷》)4.簡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論證結構。(4分)5.北宋沈括曾說:“退之(韓愈)詩,押韻之文耳,雖健美富贍,然終不是詩。”對他的這一說法你有什么看法?請結合材料談一談你的見解。(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文本一:砸缸的人申平哐啷!一聲響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來的,不僅是水,還有千古流傳的故事。砸缸少年一舉成名。多少年以后,那位少年已進入老年。在當年被稱為西京的洛陽城里,在一處簡陋的宅院前,他,又站在了一口缸前。這是一口被金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著他,同意人家安放在這里的。安放者什么也沒說,只留下一張“門狀(名片)”就走了?!伴T狀”上的宇也很簡單:翰林學士王拱辰。王拱辰,他當然知道。這人在仁宗皇帝時代和自己先后中進士,并因在殿試時勇敢說出考試題目他以前曾經(jīng)做過,被賜“誠信狀元”稱號。后來曾出使契丹,以學識阻止戰(zhàn)爭。在神宗皇帝時代,他也和自己一樣,因反對變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擠。上午,王拱辰登門拜訪,老管家也曾通報。那時候,他在地下室里正文思泉涌。聽到王拱辰的名字,他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拒見了。一是他的確沒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現(xiàn)在的王拱辰已經(jīng)不是過去的王拱辰了。聽說他在洛陽最繁華的地段,一直在修建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層樓高,巍峨壯麗。不怪人說“王家鉆天,司馬入地”。現(xiàn)在,司馬光繞著那口大缸,驢拉磨一樣轉了幾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紙包得緊緊的缸口。但是那金紙很厚,還在缸沿兒上箍了一道銅絲,把金紙繃得鼓面一樣緊,人手根本抓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悶悶地沒有聲響。這缸里到底裝的是什么呢?你去,給我找一塊石頭來!或者,是一把錘子。他轉頭對老管家下達了命令。但是老管家卻沒有動,他囁喏了半天,終于鼓足勇氣說:君實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給你送來口風水缸,你要砸……不好吧?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問老管家。這個是聚財?shù)?,老管家說,你看咱家,也太窮了吧。夫人有病,都沒錢抓藥了。人窮不能志短,亂收東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說,我也得知道這缸里裝的是啥呀!人家說了,十日后方可打開,否則就不靈驗了。以下幾天,司馬光的生活完全被門外那口大缸打亂了。以前他總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間地下室里去編修《資治通鑒》,可以說是心無旁騖。但是現(xiàn)在,那口缸卻不斷在他眼前晃來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內容,都開始讓他分心。而且,自從這口缸安放到他家門口以后,前來拜訪他的人不知為什么絡繹不絕。后來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札,才知道自從哲宗皇帝繼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輔佐朝政,人們瘋傳,他即將奉旨進京去當宰相了。怪不得……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從哪里冒出來那么多人前來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傷之中的同馬光讓老管家把所有的禮品財物都登記造冊,一點不動,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僅有的五畝地典當了,開始為夫人準備后事。出殯那天,路兩邊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馬相公”的口號來。司馬光分明感覺到,正有一口無形的大缸,鋪天蓋地向他的頭上扣過來。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門口那口缸還要神秘,還要危險。這兩口缸最后疊加在一起,懸在他的頭上,直揣得滿腹經(jīng)綸的他六神無主,坐臥不安。他知道,他必須馬上砸缸了。但是全家上下沒有一個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個鐵器,或者找一塊石頭,根本就找不到。老管家,還有他的養(yǎng)子司馬康,早已帶人堅壁清野了。砸個缸,居然這么難,不然……不行!這缸非砸不可。否則,我這一世英名,就要毀于一旦了。凌晨,天剛微亮,官道上就有一個老者走走停停,尋尋覓覓。最后,他懷抱一塊石頭。一步步走回自家門前,他氣喘喘地把石頭舉起來,對著那口大缸用力砸去。砰!第一下,竟然沒有砸破。石頭反彈,險些砸到他。啊,這缸難道真是鐵虹?管他!再砸!哐啷,缸破了……天亮了,許多人聚在司馬宅前看熱鬧。但見那口大缸里流出來的,果然是黃白細軟之物。殘缺的缸上還擺著一份札單,寫著一行大字:司馬只要清白。錢財自來認領。文本二: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之,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摘自《宋史》)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頭三段以電影蒙太奇的手法跨越時間將今昔連接起來,引出了主要人物“司馬光”和核心事件“砸缸”。B.背著司馬光接收大缸,還說砸缸會破壞風水以阻止他砸缸,相對于司馬光,管家是個更懂得官場規(guī)則的人。C.缸留在家里的幾天,司馬光難以像往常一樣靜心編修史書,他預感到缸是復雜狀況出現(xiàn)的先兆,會給他帶麻煩。D.兩次砸缸,都是世間佳話,展現(xiàn)了同一人物不同角度的性格形象,少年司馬光機智果敢,老年司馬光清廉堅定。7.關于文本一中的王拱辰這一人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送一口“被金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大缸”,而且只留下名帖什么也不說,王拱辰初次出現(xiàn)就帶有神秘色彩。B.中進士、殿試、出使,王拱辰這些經(jīng)歷讓人敬佩,包括和司馬光一樣被排擠,都為這口大缸出現(xiàn)鋪墊了背景。C.交代王拱辰在洛陽最繁華的地段修建豪宅,和前面寫他光輝的履歷形成了巨大反差,推動了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D.結尾彰顯了主題,照應了前文司馬光讓管家把禮品登記造冊的情節(jié),將王拱辰陷害司馬光的險惡用心推至幕前。8.請結合作品分析,文本一中“缸”的深層含義。(6分)9.同樣寫了“砸缸”。主要人物同樣具有中華傳統(tǒng)美德,文本一為小說,文本二為正史,二者在藝術感染力上有怎樣的差異?請結合作品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題。汪藻,字彥章,饒州德興人。幼穎異,入太學,中進士第。徽宗親制《君臣慶會閣詩》,群臣皆賡進,惟藻和篇,眾莫能及。尋除《九域圖志》所編修官,再遷著作佐郎。時王黼與藻同舍,素不咸,出通判宣州,提點江州太平觀,投閑凡八年,終黼之世不得用。高宗踐祚,召試中書舍人。帝以所御白團扇,親書“紫誥仍兼綰,黃麻似《六經(jīng)》”十字以賜,縉紳艷之。屬時多事,詔令類出其手。嘗論諸大將擁重兵浸成外重之勢且陳所以待將帥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又言:“崇、觀以來,貲結權幸,奴事閹宦,與開邊誤國,得職名自觀文殿大學士而下直秘閣、官至銀青光祿大夫者,近稍鐫褫,而建炎恩宥,又當甄復,盍依國初法,止中大夫?!苯B興元年,除龍圖閣直學士、知湖州,以顏真卿盡忠唐室,嘗守是邦,乞表章之,詔賜廟忠烈。又言:“古者有國必有史,古書榻前議論之辭,則有時政記,錄柱下見聞之實,則有起居注,類而次之,謂之日歷,修而成之,謂之實錄。今逾三十年,無復日歷,何以示來世?乞即臣所領州,許臣訪尋故家文書,纂集元符庚辰以來詔旨,為日歷之備。”制可。史館既開,修撰綦崇禮言不必別設外局,乃已。郡人顏經(jīng)投匭訴其敷糴軍食,遂貶秩停官。六年,修撰范沖言:“日歷,國之大典,比詔藻纂修,事復中止;恐遂散逸,宜令就閑復卒前業(yè)?!痹t賜史館修撰餐錢,聽辟屬編類。八年,上所修書,自元符庚辰至宣和乙巳詔旨,凡六百六十五卷。藻再進官,其屬鮑延祖、孟處義咸增秩有差。言者論其嘗為蔡京、王黼之客,奪職居永州,累赦不宥。秦檜死,復職,官其二子。二十八年,《徽宗實錄》成書,右仆射湯思退言藻嘗纂集詔旨,比修實錄,所取十蓋七八,深有力于斯文。詔贈端明殿學士。(節(jié)逸自《宋史·汪藻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嘗論諸大將/擁重兵浸成外重之勢/且陳所以待將帥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B.嘗論諸大將擁重兵/浸成外重之勢/且陳所以待將帥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C.嘗論諸大將擁重兵/浸成外重之勢/且陳所以待將帥者三事/后十年/摩/如其策D.嘗論諸大將/擁重兵浸成外重之勢/且陳所以待將帥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學: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太學之名始于西周,漢以后是傳授儒家經(jīng)典、培養(yǎng)統(tǒng)治人才的場所。B.紫誥:指詔書。古時詔書盛以錦囊,以紫泥封口,上面蓋印,故稱。黃麻:古代詔書用紙。亦借指詔書。C.秩:可指官員的官階、品級?!百H秩”指官員降級,“增秩”指官員加級,“秩滿”指官員品級到了最高級。D.元符庚辰:這里兼用年號、干支紀年。從漢武帝起,皇帝開始有年號。干支可以用來紀年。紀月、紀日。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汪藻文才出眾。群臣紛紛為徽宗親自編制的詩寫和詩進呈,只有汪藻寫的無人能及;時值國家多事,當時的詔令多出自他之手。B.汪藻仕途坎坷。他與同舍的王黼不合,在整個王黼當權的時期不被重用:后來還被諫官以做過蔡京,王黼的門客為由奪去官職。C.汪藻正直敢言。他建言,對于那些賄賂當權、侍奉宦官、開邊誤國卻取得職位的官員。應依照國初的慣例,授予官職不可過高。D.汪藻致力史學,他親自參與編修《九城圖志》《徽宗實錄》.紹興八年,汪藻呈上他主持編撰的實錄,他和僚屬都因此得到嘉獎。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以顏真卿盡忠唐室,嘗守是邦,乞表章之,訊賜廟忠烈。(4分)(2)日歷,國之大典,比詔藻纂修,事復中止。(4分)14.請簡要概括汪藻為搶救文獻資料做了哪些事?(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5-16題。登高詠菊盡

羅隱籬畔霜前偶得存,苦教遲晚避蘭蓀①。能銷造化幾多力,不受陽和一點恩。生處豈容依玉砌②?要時③還許上金樽。陶公沒后無知己,露滴幽叢見淚痕?!咀ⅰ竣偬m蓀:一種香草。②玉砌:用玉石砌的臺階,此指富貴之地。③要時:迎合時尚。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說深秋菊花遲遲開放,是為了避開蘭蓀炫耀芬芳的時節(jié),言近旨遠,含蓄蘊藉。B.“陽和”指春煦之氣:頷聯(lián)下句說菊花不接受春天的一點恩惠,用語淺俗,飽含豁達之意。C.頸聯(lián)上句運用反間手法,明說菊花生處不容靠近“玉階”,暗指詩人沉淪下層、晉升失路。D.詩歌照應緊密,“偶得存”照應詩題中的“盡”字,“籬畔霜前”為頸聯(lián)中的“生處”等張本。16.請從表現(xiàn)手法和情感內涵角度簡要貫析尾聯(lián)。(6分)(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古詩文中。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____”一句用星宿的觸手可及寫蜀道之高。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一句則用星宿給月亮定位。(2)古代對人的稱呼大有講究,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____________”一句以字稱人,表其德行,表達詞人對英雄豪杰的贊嘆之情。“____________”一句以小名稱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京口當?shù)匕傩諏τ谠撊宋锏挠H切與自豪之感。(3)鳥是古典詩文中常用的意象,古人常借鳥以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其他的還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遂川于公元199年建縣,至今有1800多年歷史。建縣以來,遂川沒有發(fā)生過______的歷史事件,也少有讓人______的文臣武將、文人墨客,但它有______的狗牯腦茶。遂川植被豐茂,土地肥沃,全境長年云露繚繞,適合茶生長的天然故鄉(xiāng)。特殊地質長出來的狗牯腦茶,茶芽葉嫩,富含氨基酸、咖啡堿、天然芳香質等元素,其香醇______,甘甜經(jīng)久不去,是綠茶中的上品。因為有了狗牯腦茶,遂川人也就有了與茶有關的文化與習俗。遂川人見面問安不是問吃了沒,而是問喝茶了沒。上山砍柴、下田干活,必用竹筒帶茶水閑暇時喝……遂川的大小圩鎮(zhèn)茶館林立,人們談買賣在茶館,農(nóng)事籌劃在茶館,相親約見面也在茶館。一座座茶館里,茶氣芬芳,茶水蒸騰。歲月如流,只有這茶,一直在茶杯里翻滾、沉思,仿佛是時間的主人。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千古流芳

推崇備至

聞名遐邇

芬芳馥郁B.彪炳千秋

推崇備至

名不虛傳

沁人心脾C.彪炳千秋

耳熟能詳

聞名遐邇

沁人心脾D.千古流芳

耳熟能詳

名不虛傳

芬芳馥郁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遂川植被豐茂,土地肥沃,全境長年云霧繚繞,乃是適合茶生長的天然故鄉(xiāng)。B.遂川土地肥沃,植被豐茂,全境長年云霧繚繞,是適合茶生長的天然故鄉(xiāng)。C.遂川土地肥沃,植被豐茂,全境長年云霧繚繞,適合茶生長的天然故鄉(xiāng)。D.遂川植被豐茂,土地肥沃,全境長年云霧繚繞,天然是適合茶生長的故鄉(xiāng)。20.下列選項中與文中劃橫線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B.漫山遍野的樹,像綿延不絕的綠色畫卷,像鱗次櫛比的天然屏障,像嚴陣以待的戍邊將士。C.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D.樹縫里也瀾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二)語言運用文字Ⅱ(本題共2題。9分)21.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諸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3個字。(6分)人類的大腦每秒都會收到無數(shù)信號。多數(shù)時候,①

,譬如樹葉輕柔的沙沙聲;與此同時,大腦會對一些重要的線索保持關注,譬如汽車喇叭的聲音、敲門聲等等。大腦對信息流的篩選主要是通過數(shù)十億個突觸組成的復雜神經(jīng)網(wǎng)絡實現(xiàn)的,突觸是調節(jié)細胞間信號傳輸?shù)膶iT連接,它們中的一些會抑制信號傳輸,

。這種瞬息間即可完成的“平衡行為”,是大腦高速運行的保障??蒲腥藛T發(fā)現(xiàn),大腦中的這種微妙平衡,③

。這些常駐免疫細胞通過與抑制性災觸的互動,減緩信息在細胞間的流動,對建立平衡的大腦布線至關重要。22.《紅樓夢》“多情公子”賈寶玉身上最可貴的是“共情”。體貼他人、理解他人,能為他人考慮。請舉出原著中的一個具體情節(jié)并簡要說明。(3分)四、作文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材料一:生活在消費主又和娛樂化環(huán)境中的一代人,被“精彩”慣壞了。越來越失去忍耐枯燥、在枯燥中學習知識的能力。這個時代的青年人,習慣了在爽快、碎片化的段子和資說中消磨時間,“每個時刻都是喜悅的。但看完之后茫然若失,不知道自己獲得了什么?!庇袑W者把這稱之為“青年人的童稚化”,它的標志之一是缺乏延遲滿足的耐心。材料二:美國久負盛名的專欄作家沃爾特·李普曼一生創(chuàng)作1000余萬字,這需要克服枯燥的強大意志。李普曼初出道時,他的老師威廉·詹姆斯就教育他對自己要有所強制:一個作家每天至少要寫1000字的東西,不管他是否愿意,甚至不管他有無東西要寫。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與聯(lián)想?請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結合材料,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語文考答案1.C2.D3.C4.①材料一運用了總分總結構。(1分)首先總論韓愈以文為詩的創(chuàng)作特點,接著分說其藝術手段的表現(xiàn),最后總結韓詩以文為詩的意義。(1分)②材料二運用了層進式結構。(1分)第一段指出韓愈的詩文不能分開;第二段進一步分析文不能代替詩,闡述詩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礎上,第三段分析韓愈以文為詩對韓詩的意義。(1分)5.①“押韻之文耳,雖健美富贍”指出了韓愈詩歌創(chuàng)作“以文為詩”的風格特點。韓愈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大量運用散文的技法,使其詩歌具有雄偉奇嵋的氣勞風格,表現(xiàn)出了更為深廣的文化和社會內涵。②韓愈“以文為詩”的創(chuàng)作實踐曾被沈括等人質疑甚至被否定,但這恰恰是韓愈在盛唐詩歌的基礎上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他是宋詩新風貌的先驅。③詩與文關系緊密,詩是文的精練化和聲韻化。詩歌可以借鑒文章說理性和敘事性這些強項,產(chǎn)生另一種境界。(每點2分)6.B

7.D8.①金錢的誘惑以及內心貪婪的欲望。送來的滿缸金銀財寶,是為官者隨時可能面臨的誘惑;管家和家人都有動搖,可見欲望很難克制。②趨炎附勢、逢迎攀附的庸俗風氣。人們瘋傳司馬光即將進京升職的消息,絡繹不絕地來訪,實則是攀附權貴的風氣使然。③未知的威脅和輿論的壓力。面對生活中的不明情況,司馬光感到惶惑不安。(每點2分)9.①形象塑造上,文本一講求藝術性和文學性,用多種藝術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立體豐滿,具有藝術性和文學性;文本二真實客觀,簡單介紹人物生平事跡,以簡筆勾勒人物,形象鮮明。②敘事結構上,文本一以想象虛構故事,敘事上采取有鋪墊伏筆,曲折生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