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浙江省溫州市九校高考歷史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1頁
2023屆浙江省溫州市九校高考歷史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2頁
2023屆浙江省溫州市九校高考歷史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高考歷史模擬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學者指出,“在以農為主的中國經濟中,有誰能不從事體力勞動而又有足夠的閑暇來做(科舉方面的)文字練習呢?這種人大多是地主,大到能靠收租維持生活的地主?!谑亲x書人也就限制在這一個經濟階級中了。”該學者意在說明,古代中國A.社會階層的流動受制于經濟基礎 B.地主階級完全壟斷了仕途C.科舉制度削弱社會階層的流動性 D.文化水平決定了階級屬性2.明清商人往往采取“合伙”、委托資本(把資金委托給有商業(yè)才能且值得信賴的人經營)通過各種人際關系(包括親戚、朋友、同鄉(xiāng)等)提供資本等方式進行籌資活動。這些籌資方式A.推動了商幫的形成與發(fā)展 B.促使股份制企業(yè)出現C.導致重農抑商政策的瓦解 D.催生了資本主義萌芽3.經總理衙門批準,1878年海關總稅務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為中心,在北京、天津、煙臺、牛莊、(營口)上海5處試辦郵政,發(fā)行郵票,設立書信局,收發(fā)中外信件。這一做法A.加速了沿海自然經濟的解體 B.建立起中國近代郵政體制C.推動了中國近代外交事業(yè)發(fā)展 D.適應了社會生活變化需要4.下列1904年的歐洲漫畫刻畫的歐洲政治態(tài)勢是A.嚴重對立,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 B.英德矛盾加劇,英法接近C.兩大軍事集團形成并對峙 D.巴爾干半島成為矛盾焦點5.口號能反映一個時代的主題。下列出現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的口號有①“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四軍”②“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③“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④“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6.某總統(tǒng)發(fā)表對全國的電視講話,宣布“鑒于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后的局勢,我將停止作為總統(tǒng)的職務活動。”這次講話的日期當是A.1922年12月25日 B.1989年12月25日C.1991年12月25日 D.2000年12月25日7.獨立后的美國確立了聯邦體制,這一政治架構的理念主要源自A.盧梭 B.霍布斯 C.伏爾泰 D.孟德斯鳩8.以下為一幅歷史地圖(局部)。判斷該圖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是A."星星之火,已經燎原" B."到敵人后方去"C."對日寇最后一戰(zhàn) D."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9.溫鐵軍教授提到“中國不僅是通過土地革命戰(zhàn)爭的暴力革命建立政府,沒收全部外國公司在華財產權益和前政府的官僚資本權益,而且還是一個因“去依附”而終于進入工業(yè)化的主權國家?!睋丝芍轮袊鳤.走獨立自主的發(fā)展道路 B.遺留了西方殖民的痕跡C.實行“一邊倒”外交政策 D.移植了西方的生產方式10.明代黎淳有《爆竹》詩:“自憐結束小身材,一點芳心不肯灰。時節(jié)到來寒焰發(fā),萬人頭上一聲雷?!痹撛姼桧灹嘶鹚幹瞥杀癞a生的絢麗美景,這一時期火藥發(fā)揮的最重要作用應是A.使人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B.改變了世界歷史的發(fā)展進程C.使世界戰(zhàn)爭走向現代化 D.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11.《申報》“時評”欄目曾評述說:“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zhàn)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痹摃r局下爆發(fā)了A.武昌起義B.五四運動C.淞滬會戰(zhàn)D.渡江戰(zhàn)役12.1947年杜魯門總統(tǒng)在國會發(fā)表演講時主張:“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此后,美國實行的政策中不包括A.推行杜魯門主義 B.實施馬歇爾計劃C.組建北約組織 D.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13.美國學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這樣一段話:“19世紀下半葉,受進化論和科學分類學的影響,西方史學家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為不同類型,并孤立考察各自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據主導地位。20世紀以后,隨著相對論的傳播,西方史學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區(qū)之間的‘相對性’和‘關聯性’轉移,體現‘全球互動’的世界史便應運而生?!睂Σ牧辖庾x表述最準確的是A.西方近代史學發(fā)展與科學方法論的發(fā)展密切相關B.西方近代的史學發(fā)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C.在相對論基礎上產生的全球史觀比原先文明史觀科學D.全球史觀應該成為當今研究世界歷史的唯一科學方法14.公元前480年,波斯皇帝率領大軍沿水陸兩路進攻希臘,雖然希臘取得最后的勝利,但帶給他們決定性勝利的不是自備武器的重裝步兵,而是在海戰(zhàn)中立下大功的雅典海軍水兵和槳手,他們是由第四等級的無地貧民和城市游民組成。這場戰(zhàn)爭A.促使了第四等級公民獲得統(tǒng)治權 B.削弱了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C.推動了古希臘民主政治向前發(fā)展 D.體現了重裝步兵的突出作用15.從公元前400年起,雅典公民大會每年對法律進行一次審核,對提案人提出的有異議的法律條款進行討論,并由選舉產生的陪審員組成的專業(yè)立法委員會裁決。若裁決通過,公民大會也不能任意更改;如若提議失敗,則提案人有可能受到嚴厲制裁。這一措施旨在A.分割公民大會的立法權 B.確保司法程序的公正C.維護法律執(zhí)行的穩(wěn)定性 D.防止公民權利的濫用16.羅馬法規(guī)定: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反對刑訊逼供。中國刑法規(guī)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這些規(guī)定A.重視獲取證據的合法性B.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其目的是保護弱勢群體D.表明了法律的寬松與靈活17.“一五”計劃期間,社會對農產品需求量增長很快,農產品的價格卻沒有多大增長,農民收入增加也相對比較緩慢,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土改使農業(yè)產量提高 B.蘇聯援助中國工業(yè)化C.農村經濟政策的調整 D.美國孤立中國的失敗18.公元前113年,漢武帝下令禁止郡國鑄錢,并把全國各地私鑄的錢幣運到京師銷毀。這種做法A.阻礙了商品的正常交換 B.貫徹了重農抑商政策C.改變了諸侯割據的局面 D.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19.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的中國,不管你住什么地方,居委會老大媽就會喊你,“沒事兒了起來打掃衛(wèi)生”,大家就紛紛出來,打掃自己門前那一塊兒,也包括一些公共的場所……這在農村也非常普遍。當時的愛國衛(wèi)生運動A.影響了國人的日常行為 B.表明醫(yī)療體系開始建立C.彌合了城鄉(xiāng)的發(fā)展差距 D.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fā)展20.秦朝規(guī)定了官方文書的表述標準,如“公室”“王室”稱“縣官”,“邊塞”稱“故塞”,“郡邦尉”稱“郡尉”,“邦司馬”稱“郡司馬”。這有利于A.隸書的全面推廣B.儒家思想的傳播C.邊患危機的解決D.大一統(tǒng)思想的宣傳21.上海近代竹枝詞“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戰(zhàn),總歸虛牝擲金黃?!彼u價的歷史事件是A.鴉片戰(zhàn)爭 B.洋務運動 C.清末新政 D.戊戌變法22.古代史學家認為記錄的真相不受權貴威迫而秉筆直書,是史學家崇高的情操。后世史家稱之為A.史才 B.史學 C.史識 D.史德23.(2008年全國卷I)抗日戰(zhàn)爭時期,陜甘寧邊區(qū)“不禁止地主、富農、國民黨參選議員”。這說明陜甘寧邊區(qū)()A.實行民主選舉制度 B.接受國民政府直接領導C.實現了國共兩黨黨內合作 D.組建了多黨聯合政府24.下表為咸豐初年戶部銀庫置銀數(單位:萬兩),導致表中數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庫存銀數新收銀數支出銀數實存銀數咸豐元年(1851年)844.0962850.8529956.9910737.9581咸豐二年737.9581836.18371032.6172541.5246咸豐三年541.5246475.3397847.1746169.6897A.國內農民起義的影響B(tài).清政府急需償還債款C.政府投資開辦工廠D.小農經濟逐漸解體25.“新聞圖片”是“國家記憶”的重要形式。下列一組新聞圖片最貼切的主題為:A.破冰之旅 B.一國兩制 C.走出冷戰(zhàn) D.改革開放26.城市國家最早產生的地區(qū)是A.① B.② C.③ D.④27.20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拒不承認二戰(zhàn)后歐洲邊界和民主德國,除蘇聯外不與任何同民主德國建交的國家建立和保持外交關系;1969年勃蘭特出任總理,推行新東方政策,加速改善同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關系。這一政策的變化表明,聯邦德國()A.改變了外交戰(zhàn)略目標與價值取向 B.積極推進歐洲一體化向縱深發(fā)展C.努力推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東擴 D.推行獨立外交以此提高國際地位28.“在樹立法國的國際威望方面,《人權宣言》所起的作用勝過了法國軍隊所打的一切勝仗”。這一觀點突出了《人權宣言》A.超越了英國1689年的《權利法案》的精神B.克服了美國1776年《獨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為18世紀后期法國大革命的指導性文件D.對民主自由思想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29.明正德《松江府志》記載:松江“俗務紡織,不止鄉(xiāng)落,雖城中亦然,里媼(年老的婦女)晨抱紗入市,易木棉以歸,明旦復抱紗以出,無頃刻閑,織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獲,輸官償息外,未卒歲,室廬已空,其衣食全賴此。”材料反映了A.小農經濟走向衰落B.私營手工業(yè)居主導地位C.出現資本主義萌芽D.家庭手工業(yè)面向市場30.下面為《漢書》對西漢時期社會現象的記述。據此可以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當時情況史料來源西漢建立前后,“諸侯并起,民失作業(yè)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漢書·食貨志》卷二四上西漢建立前后,一些大都名郡逃亡人數占總人數百分之七八十,“民前或相聚保山澤,不書各數(各數指戶籍)?!薄稘h書·高帝本紀》卷一上“建文景四五世間,流民既歸,戶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萬戶,小國自倍,富厚如之?!薄稘h書·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序》卷一六A.糧食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B.社會經濟逐漸恢復發(fā)展C.政府實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 D.中央集權迫切需要加強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隨印“命令美國的空海部隊給予朝鮮政府部隊以掩護及支持”,并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進入中國臺灣海峽。美國認為如果不把日本作為美國的后勤基地,在朝鮮半島以美國為中心的聯合國軍就難以維持,并要求日本政府派遣掃雷艦隊到朝鮮的元山等海域參加掃雷作業(yè),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10月7日,美軍越過“三八線”,并把戰(zhàn)火燒到中國東北邊境附近。10月下旬,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從1950年10月到1951年7月,交戰(zhàn)雙方進行了五次大的戰(zhàn)役,美國試圖繼續(xù)向朝鮮增兵,但已力不從心。杜魯門回憶說“我從來沒有使自己忘記,美國的主要敵人正端坐在克里姆林宮里”。1951年6月,美軍建議停戰(zhàn)和談。談判開始時,美方盛氣凌人,在連續(xù)發(fā)動的軍事進攻遭到強力回擊之后,美方被迫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1953年7月,雙方在板門店正式簽署《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幾愿哚苑?、王小雪《抗美援朝戰(zhàn)爭始末及歷史評價》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最終選擇和談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朝鮮戰(zhàn)爭對日本的影響。32.歷史隱喻材料1943年德黑蘭會議期間,丘吉爾意識到“英國是一個多么小的國家”。他曾這樣描繪:“我的一邊坐著把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的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D引自彭樹智主編《世界史:當代卷》問題(1)“俄國熊”“北美野牛”“英國小毛驢”分指何人?(2)他們在什么情況下坐在一起開會?商量什么問題?(3)結合19世紀至20世紀中葉大國力量對比關系,說說你對丘吉爾歷史隱喻的認識。33.1973年12月3日聯合國在紐約總部召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此前,聯合國曾于1958年2~4月和1960年3~4月在日內瓦舉行過兩次海洋法會議,由于大國的控制,把領海規(guī)定為12海里,沒有反映發(fā)展中國家的愿望。所以,第三次海洋法會議舉行本身,就是對海洋霸權主義者的重重的一擊。與會的國家共有167個。美蘇則對會議采取抵制態(tài)度。它們先以“時機不成熟”為借口進行阻撓,后又一反常態(tài),提出海峽通行、捕魚、科研等問題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企圖使會議達不成協(xié)議。但是,經過第三世界國家團結一致的努力,第三次海洋法會議歷時9年,共舉行了11期、16次會議,最后于1982年12月10日在牙買加的蒙特哥灣通過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公約共320條,另有9個附件。公約雖然繼續(xù)規(guī)定領海為12海里,但沿海國有權建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對大陸架的所有權可延伸到200海里,在特殊情況下可延伸到350海里,同時規(guī)定國際公海海底及其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產。該公約基本上反映了第三世界國家的要求。到1984年底,共有159個國家和地區(qū)在公約上簽字,唯獨美英等國拒絕簽署,為公約的實施設置障礙?!幾札R世榮《世界史·現代史》(下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三次海洋法會議的特點及時代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第三次海洋法會議召開的歷史意義。

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這種人大多是地主,大到能靠收租維持生活的地主?!谑亲x書人也就限制在這一個經濟階級中了”來看,古代中國的經濟基礎制約了社會階層的流動。A正確;完全壟斷的說法過于絕對,B排除;科舉制相對于九品中正制來說,加強了社會階層的流動,C排除;文化水平決定了階級屬性過于夸大了文化的作用,D排除。故選A。2、A【答案解析】

商幫是以鄉(xiāng)土親緣為紐帶,擁有會館辦事機構和標志性建筑的商業(yè)集團。由材料“明清商人往往采取‘合伙’、委托資本通過各種人際關系提供資本等方式進行籌資活動”這種籌資方式推動了商幫的形成與發(fā)展,故A符合題意;中國古代不存在股份制企業(yè),故B不符合題意;重農抑商政策是中國古代自戰(zhàn)國以來基本的經濟政策,故C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資本主義性質的雇傭關系,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3、D【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發(fā)行郵票,設立書信局,收發(fā)中外信件”并結合所學可知,近代中國與外國的往來增多,而郵政的創(chuàng)辦適應了社會生活變化需要。D正確;該做法對自然經濟解體沒有影響,A排除;大清郵局的設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郵政體制,B排除;收發(fā)中外信件不能推動中國近代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C排除。故選D。4、B【答案解析】

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隨著勢力的崛起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英德矛盾加深,英國不得不調整與法國的關系,1904年簽訂《英法協(xié)約》,故答案為B項;一戰(zhàn)爆發(fā)于1914年,排除A項;1904年兩大軍事集團尚未形成,排除C項;D項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5、B【答案解析】

新四軍是抗戰(zhàn)時期中共南方游擊隊的稱呼,因此①正確,②中明確提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③提出抗日口號,因此選項B正確;④是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藐視,因此選項A、C、D排除。6、C【答案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后”,再結合所學,即可判斷出是蘇聯解體。C正確。考點:戰(zhàn)后國際政治格局的演變?冷戰(zhàn)的結束?蘇聯解體與冷戰(zhàn)的結束【題目詳解】7、D【答案解析】

獨立后的美國通過《1787年憲法》確立了總統(tǒng)共和制,其中的三權分立原則來源于孟德斯鳩,答案為D;盧梭主張人民主權說和社會契約論、霍布斯主張國家通過社會契約建立起來的、伏爾泰認為信仰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BC。8、B【答案解析】

據圖示內容可知反映的是人民軍隊向河北、山西、山東等地進發(fā),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與該圖相符的應該是抗日戰(zhàn)爭中,中共軍隊“到敵人后方去”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故選B;A反映的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人民軍隊活動范圍在南方,排除A;人民軍隊的進軍路線和“對日寇最后一戰(zhàn)”時期的形勢不符,排除C;D項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軍隊的進軍路線應該是從北到南,排除。故選B。9、A【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中“沒收全部外國公司在華財產權益和前政府的官僚資本”、“去依附”等信息可知,新中國走獨立自主的發(fā)展道路,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與材料信息不符;C選項材料并未體現;D選項與材料信息不符。故選A。10、B【答案解析】試題分析:“這一時期”是指明代(13世紀到17世紀)時期,這正好是西方的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早期資產階級革命開始時期;火藥及火藥武器的外傳改變了使西歐的歷史進程,政治上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經濟上由農業(yè)文明與工業(yè)文明發(fā)展,相對孤立的世界成為聯系緊密的整體,故B項正確。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技成就·四大發(fā)明(火藥外傳)。11、B【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等信息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出現皖系軍閥和直系軍閥是在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1912-1928年);結合選項可知五四運動發(fā)生在1919年,屬于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故B項正確。武昌起義發(fā)生在1911年,與材料中“皖直交斗”不符,排除A。淞滬會戰(zhàn)發(fā)生在1937年抗日戰(zhàn)爭期間,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渡江戰(zhàn)役發(fā)生在1949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12、D【答案解析】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1944年召開布雷頓森林會議確定,D錯誤,符合題意;材料中論述的是冷戰(zhàn)的具體措施,A、B和C排除。13、A【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從題干中“受進化論和科學分類學的影響···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據主導地位”和“隨著相對論的傳播···全球互動的世界史便應運而生”的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強調的是科學方法論的發(fā)展推動了西方史學研究方法的發(fā)展,故A項正確;BCD三項與題干信息不符,故排除??键c:現代科學技術·相對論和量子論·相對論的影響14、C【答案解析】

立下大功的水兵和槳手是由第四等級的無地貧民和城市游民組成,這大大提高了他們在城邦中的政治地位,有利于推動雅典民主向前發(fā)展,故C項正確;雅典城邦的統(tǒng)治權掌握在包括第四等級公民在內的所有公民手中,而且十將軍的選舉依然有財產限制,財產多的第一、第二等級依然占優(yōu)勢,故A項錯誤;平民在希波戰(zhàn)爭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強公民的政治地位,而不是削弱,故B項錯誤;公元前480年的這次希波戰(zhàn)爭希臘陸軍的重裝步兵相對于海戰(zhàn)中立下大功的水兵和槳手,后者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D項說法與材料不符,排除。15、C【答案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雅典對法律的審核較為嚴格,一旦通過,則公民大會也不能更改。對提案人的懲處使得提出異議的提案人在提議時有一定的顧慮,這些措施有助于維護法律的穩(wěn)定性,C正確;對法律的審核是題干主旨,而審核法律并不代表分權,排除A;題干未涉及司法程序問題,排除B;措施針對的是法律的嚴謹性,而非公民權利的濫用,排除D。16、A【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反對刑訊逼供”和“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可知,羅馬法和中國《刑法》均反對以強迫或懲罰當事人的方式來獲取證據或供述。這些規(guī)定強調獲取證據必須合法。故A正確?!胺擅媲叭巳似降取薄ⅰ氨Wo弱勢群體”、“法律的寬松與靈活”在材料中都沒有體現,故BCD錯誤。綜上所述,本題選A。17、C【答案解析】

“一五”計劃期間,為緩解工業(yè)化對農產品需求的壓力,對農產品實行了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C正確;土與“已五”計劃時間不符,排除;B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美國貴中國的政策產生作用,D錯誤。18、D【答案解析】

漢武帝收繳郡國鑄幣權,且銷毀地方私鑄的錢幣,這強化了對地方的控制,D項正確;漢武帝的這些舉措有利于商品正常交換,A項錯誤;貨幣官鑄是加強中央集權,并非是對重農抑商政策的貫徹,排除B;漢武帝時期并未出現諸侯割據局面,排除C。19、A【答案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的愛國衛(wèi)生運動廣泛動員了普通民眾。這說明當時的愛國衛(wèi)生運動影響了國人的日常行為,故A正確;醫(yī)療體系早已建立,故B錯誤;材料體現不出彌合城鄉(xiāng)的發(fā)展差距,故C錯誤;材料對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沒有直接影響,故D錯誤。20、D【答案解析】

秦統(tǒng)一后建立了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縣制以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材料中“縣官”、“郡尉”、“郡司馬”等稱謂體現了秦朝加強大一統(tǒng)思想的宣傳,故D正確。材料涉及稱謂變化與隸書的推廣無關,故A錯。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對儒家“焚書坑儒”,故B錯。C項與材料無關。21、B【答案解析】

洋務運動以“自強”和“求富"為口號,引進西方先進科技,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和民用工業(yè),組建了新式軍隊,創(chuàng)建了北洋艦隊,故材料“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反映的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務運動,“海面未收功一戰(zhàn)”指1894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總歸虛牝擲金黃”意思是洋務運動以失敗告終,故B符合題意;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在1840年到1842年,清末新政從1901年到1911年,戊戌變法是1898年,均不符合題意,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2、D【答案解析】

史才,不僅指天才和才氣,主要是指文才、文采,即古人所謂的“辭章之學”。作為一個史學家必須善于用文字來敘述、論證史實。史學,是指學識,主要是指專業(yè)知識。史識,就是識見,義理;即是以科學的史觀作指導,來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實,然后得出科學的結論。史德,主要指史學家本人的品德,即清人章學誠所謂的“心術”,也即是指史家追求歷史真實的正直品德。這是中國傳統(tǒng)史學“直書”的傳統(tǒng)。作為一個真正的史學家是應必備的品德,就是要忠實于歷史,實事求是,不作偽史學。根據以上分析可知,題干主張的秉筆直書符合史德內容,D正確,排除A、B、C。23、A【答案解析】本題可用排除法??箲?zhàn)時期,始終并存兩個戰(zhàn)場,中國共產黨的陜甘邊區(qū)政府指揮敵后戰(zhàn)場的抗日斗爭,從大局角度出發(fā),名義上接受國民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B項排除;1937年9月,隨著國民黨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兩黨合作就已實現,但不同于1924-1927年的第一次國共合作,采取的是黨外合作的方針,故C項排除;邊區(qū)的抗日政權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建立的政權,并非是多黨聯合政府,D項排除。邊區(qū)政權組織建設遵循的是“三三制”原則,其目的是加強各階層人民的團結,鞏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24、A【答案解析】從1851這個時間來看國內出現了太平天國運動,為了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這個農民起義不得不支出更多的銀數,選A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是鎮(zhèn)壓農民起義而非償還債款,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選項C不符合事實,不符合題意,排除;不涉及小農經濟的問題,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A。25、A【答案解析】

圖一內容是1970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接見美國記者;圖二內容是1971年周恩人來接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圖三內容是1971周恩來會見美國基辛格;圖四內容是1972年毛澤東會見尼克松。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組圖片反映了70年代初中美關系的逐漸改善,屬于破冰之旅,故A項正確;B是20世紀80年代初,C是1991年蘇聯解體,D是1978年,均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26、C【答案解析】

城市國家最早產生的地區(qū)是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圖中③是兩河流域,故C正確;①是位于非洲的埃及;②位于亞洲的印度;④是中國;均不是最早產生城市的國家,排除A、B和D。故選C。27、D【答案解析】

勃蘭特總理推行的新東方政策雖然立足于西方,但卻自主地發(fā)展了同蘇聯、東歐國家的關系,反映出聯邦德國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力圖擺脫美國的控制,謀求獨立的外交,提高國際地位,故答案為D項;聯邦德國外交戰(zhàn)略目標和價值取向沒有改變,排除A項;推進歐洲一體化向縱深發(fā)展是當時聯邦德國要處理與西歐國家的關系,而不是與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關系,排除B項;北約東擴是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主導的行為,排除C項。28、D【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人權宣言》所起的作用勝過了法國軍隊所打的一切勝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人權宣言》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因此在傳播的過程中推動了思想的解放,D選項符合題意;《權力法案》確立的是議會主權,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美國的《獨立宣言》闡述的政治哲學主要是自由和民主內容,列舉若干具體的不平等事例,以證明喬治三世破壞了美國的自由,最后宣布美國的獨立,與材料無關,B選項排除;C選項是《人權宣言》的地位,與材料無關,排除。29、D【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全面解讀的能力,難度為小。由材料“…里媼(年老的婦女)晨抱紗入市,易木棉以歸,明旦復抱紗以出…”,由此可見,家庭手工業(yè)面向市場的。故選D.考點:中國古代的經濟·中國古代的手工業(yè)經濟·家庭手工業(yè)30、B【答案解析】

從漢代建立前后經濟蕭條到文景時期的“富厚如之”和人口增多,可見當時經濟得到恢復與發(fā)展,B項正確;A項表述夸大了史實,排除;據材料不能得出C項結論,排除;王國嚴重威脅中央集權主要是在漢景帝和漢武帝時期,D項錯誤。故選B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美軍代價沉重;中朝軍隊依然有持久作戰(zhàn)能力;美國的戰(zhàn)略重點在歐洲;戰(zhàn)后和平主義潮流深入人心。(答出其中三點即可)(2)美國扶植日本,有利于戰(zhàn)后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推動了美日同盟的建立;日本走上了漸進的重整軍備道路。【答案解析】

(1)根據“美國試圖繼續(xù)向朝鮮增兵,但已力不從心”、“連續(xù)發(fā)動的軍事進攻遭到強力回擊之后”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美國最終選擇和談的原因主要和美軍代價沉重、中朝軍隊依然具有持久的作戰(zhàn)能力、美國戰(zhàn)略重點在歐洲和和平主義潮流的影響有關。(2)根據“把日本作為美國的后勤基地”、“要求日本政府派遣掃雷艦隊到朝鮮的元山等海域參加掃雷作業(yè),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朝鮮戰(zhàn)爭中美國對日本進行了扶植,有利于日本戰(zhàn)后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