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模擬試題及解析_第1頁
(新版)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模擬試題及解析_第2頁
(新版)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模擬試題及解析_第3頁
(新版)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模擬試題及解析_第4頁
(新版)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模擬試題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版)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模擬試題及解析1.下述哪一種地基處理方法對周圍土體產(chǎn)生擠土效應最大?()[2012年真題]A.

高壓噴射注漿法B.

深層攪拌法C.

沉管碎石樁法D.

石灰樁法【答案】:

C【解析】:AB項,高壓噴射注漿法是將帶有特殊噴嘴的注漿管貫入土層的預定深度后,以20MPa以上的高壓噴射流,使?jié){液與土攪拌混合,硬化后在土中形成防滲帷幕的一種注漿方法;深層攪拌法是通過特制的深層攪拌機械,在地基中就地將軟黏土和固化劑強制拌和,使軟黏土硬結成具有整體性、水穩(wěn)性和足夠強度的地基土。兩種處理工法均是靠膠結凝固作用來提高承載能力。C項,沉管碎石樁法是首先將樁管放于樁位,管內(nèi)填1m左右的碎石,然后用吊錘夯擊樁位,靠碎石和樁管間的摩擦力將樁管帶到設計深度,最后分段向管內(nèi)投料和夯實填料,同時向上提拔樁管,直至拔出樁管,形成碎石樁,施工期間,對周圍土體產(chǎn)生較大擠土效應。D項,石灰樁法是首先把樁管打入土中,再拔出樁管,形成樁孔,向樁孔內(nèi)夯填生石灰,使地基得到加固,其主要機理是通過生石灰的吸水膨脹擠密樁周土。2.下述基坑的支護結構中可選用土釘墻的有()。A.

一級建筑基坑B.

淤泥質(zhì)場地中的基坑C.

砂土場地中的基坑D.

黏土質(zhì)場地中的基坑【答案】:

B|D【解析】:土釘墻深基坑支護技術是基于擋土墻發(fā)展起來的。土釘墻技術是在土體內(nèi)設置一定長度和分布密度的土釘體,通過土釘體與土共同發(fā)揮作用,有效提高土墻整體剛度,彌補土體抗拉、抗剪強度低的不足,增強邊坡土體自身穩(wěn)定性,從而實現(xiàn)對土體的有效支護。土釘墻的適用范圍是回填土、粉質(zhì)黏土、淤泥質(zhì)土、黏性土、粉土等常見土層或地質(zhì),可在不降水條件下采用,不適用于砂土土層。3.根據(jù)《鐵路工程不良地質(zhì)勘察規(guī)程》(TB10027—2012),稀性泥石流具備下列哪些特征?()A.

呈紊流狀態(tài)B.

漂石、塊石呈懸浮狀C.

流體物質(zhì)流動過程具有垂直交換特征D.

陣性流不明顯,偶有股流或散流【答案】:

A|C|D【解析】:根據(jù)《鐵路工程不良地質(zhì)勘察規(guī)程》(TB10027—2012)附錄C表C.0.1-5規(guī)定,稀性泥石流的流態(tài)特征呈紊流狀,漂塊石流速慢于漿體流速,呈滾動或躍移前進。具有垂直交換。陣性流不明顯,偶有股流或散流。4.滑坡的形成受許多因素制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巖體的結構和產(chǎn)狀對滑坡體的穩(wěn)定性、滑坡面的形成、發(fā)展影響很大B.

地下水位升高有利于滑坡體的穩(wěn)定C.

人類工程活動是滑坡形成的一個原因D.

滑坡的形成主要與自然條件如氣候、流水、地貌有關【答案】:

B【解析】:滑坡是指斜坡的局部穩(wěn)定性受破壞,在重力作用下,巖體或其他碎屑沿一個或多個破裂滑動面向下做整體滑動的過程與現(xiàn)象。地下水位升高會導致土層中的凝聚力下降,不利于滑坡體的穩(wěn)定。5.軟土包括()。A.

淤泥、淤泥質(zhì)土B.

淤泥、淤泥質(zhì)土、泥炭、泥炭質(zhì)土C.

淤泥D.

淤泥、淤泥質(zhì)土、泥炭質(zhì)土【答案】:

B【解析】: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6.3.1條規(guī)定,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的細粒土應判定為軟土,包括淤泥、淤泥質(zhì)土、泥炭、泥炭質(zhì)土等。6.某地面沉降區(qū),據(jù)觀測其累計沉降量為120cm,預估后期沉降量為50cm。今在其上建設某工程,場地長200m,寬100m,設計要求沉降穩(wěn)定后地面標高與沉降發(fā)生前的地面標高相比高出0.8m(填土沉降忽略不計),回填要求的壓實度不小于0.94,已知料場中土料天然含水率為29.6%,重度為19.6kN/m3,土粒相對密度為2.71,最大干密度為1.69g/cm3,最優(yōu)含水率為20.5%,則場地回填所需土料的體積最接近下列哪個數(shù)值?()[2012年真題]A.

21000m3B.

42000m3C.

52000m3D.

67000m3【答案】:

C【解析】:按題意,回填高度為消除累計沉降量損失1.2m,加后期預留量0.5m,加填筑厚度0.8m,總計2.5m。故體積為:V0=200×100×(1.2+0.5+0.8)=50000m3土料壓實后的干重為:G=λc·10ρdmax·V0=0.94×10×1.69×50000=794300kN天然土料的干重度為:γd=γ/(1+0.01ω)=19.6/(1+0.01×29.6)=15.1kN/m3天然土料的體積為:V1=G/γd=794300/15.1=52603m3由此可知,C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7.某抗拔基樁樁頂拔力為800kN,地基土為單一的黏土,樁側土的抗壓極限側阻力標準值為50kPa,抗拔系數(shù)取為0.8,樁身直徑為0.5m,樁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樁身混凝土重度為25kN/m3,按《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計算,群樁基礎呈非整體破壞情況下,基樁樁長至少不小于下列哪一個選項?()A.

15mB.

18mC.

21mD.

24m【答案】:

D【解析】: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5.4.5條規(guī)定,承受拔力的樁基,應按下列公式驗算群樁基礎呈非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承載力:Nk≤Tuk/2+Gp。式中,Tuk為群樁呈非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5.4.6條規(guī)定,按下式計算:Tuk=∑λiqsikuili;其中,ui為樁身周長,對于等直徑樁取ui=πd;qsik為樁側表面第i層土的抗壓極限側阻力標準值,可按本規(guī)范表5.3.5-1取值,題中規(guī)定為50kPa;λi為抗拔系數(shù),可按表5.4.6-2取值,題中規(guī)定為0.8。故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為:Tuk=∑λiqsikuili=0.8×50×3.14×0.5l=62.8lGp為基樁自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計算如下:Gp=(γ-γw)lπd2/4=15l×3.14×0.52/4=2.94l由Nk≤Tuk/2+Gp,代入Tuk、Gp,可得800≤62.8l/2+2.94l,故樁長l≥23.3m。8.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計算等效剪切波速時,下列哪個選項不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2011年真題]A.

等效剪切波速的計算深度不大于20mB.

等效剪切波速的計算深度有可能小于覆蓋層厚度C.

等效剪切波速取計算深度范圍內(nèi)各土層剪切波速倒數(shù)的厚度加權平均值的倒數(shù)D.

等效剪切波速與計算深度范圍內(nèi)各土層的厚度及該土層所處的深度有關【答案】:

D9.采用強夯置換法處理軟土地基時,強夯置換墩的深度不宜超過下列哪一選項的數(shù)值?()A.

3mB.

5mC.

7mD.

10m【答案】:

D【解析】: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6.3.5條第1款規(guī)定,強夯置換墩的深度由土質(zhì)條件決定,除厚層飽和粉土外,應穿透軟土層,到達較硬土層上,深度不宜超過10m。10.某碾壓式土石壩壩高50m,根據(jù)《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guī)范》(DL/T5395—2007),以下哪種黏性土可以作為壩的防滲體填筑料?()A.

分散性黏土B.

膨脹土C.

紅黏土D.

塑性指數(shù)大于20和液限大于40%的沖積黏土【答案】:

C【解析】:ABD三項,根據(jù)《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guī)范》(DL/T5395—2007)第6.1.5條規(guī)定,以下幾種黏性土作為壩的防滲體填筑料時,應進行專門論證,并應根據(jù)其特性采取相應的措施:①塑性指數(shù)大于20和液限大于40%的沖積黏土;②膨脹土;③開挖、壓實困難的干硬黏土;④凍土;⑤分散性黏土。C項,根據(jù)第6.1.6條規(guī)定,紅黏土可作為壩的防滲體,用于高壩時,應對其壓縮性進行論證。與題目中的防滲體填筑料不一致。11.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樁分為()等幾大類。A.

鋼管灌注樁B.

鉆孔灌注樁C.

挖孔灌注樁D.

過濾灌注樁【答案】:

B|C【解析】:灌注樁系指在工程現(xiàn)場通過機械鉆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的樁孔內(nèi)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成孔方法主要有鉆孔和挖孔兩種,則按照成孔方法分類,灌注樁可以分為鉆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12.關于各種極限狀態(tài)計算中涉及到的荷載代表值,下列哪些說法符合《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的規(guī)定?()A.

永久荷載均采用標準值B.

結構自重采用平均值C.

可變荷載均采用組合值D.

可變荷載的組合值等于可變荷載標準值乘以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答案】:

A|D【解析】:A項,根據(jù)《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第3.1.2條規(guī)定,建筑結構設計時應按下列規(guī)定對不同荷載采用不同的代表值:①對永久荷載應采用標準值作為代表值;②對可變荷載應根據(jù)設計要求采用標準值、組合值、頻遇值或準永久值作為代表值;③對偶然荷載應按建筑結構使用的特點確定其代表值。B項,根據(jù)第4.0.3條規(guī)定,一般材料和構件的單位自重可取其平均值,對于自重變異較大的材料和構件,自重的標準值應根據(jù)對結構的不利或有利狀態(tài),分別取上限值或下限值。CD兩項,根據(jù)第3.1.5條規(guī)定,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或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按標準組合設計時,對可變荷載應按組合規(guī)定采用標準值或組合值作為代表值。可變荷載組合值,應為可變荷載標準值乘以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13.關于各因素對采空區(qū)上方移動盆地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礦層埋深愈大,地表變形值愈小,變形比較平緩均勻,但地表移動盆地的范圍愈小B.

礦層傾角大時,使水平移動值增大,地表出現(xiàn)裂縫的可能性加大C.

礦層厚度大,采空的空間大,會促使地表的變形值增大D.

礦層埋深愈大,地表變形值愈小,變形比較平緩均勻,但地表移動盆地的范圍增大【答案】:

B|C|D【解析】:AD兩項,礦層埋深愈大,地表變形值愈小,變形比較平緩均勻,但地表移動盆地的范圍增大;B項,礦層傾角大時,使水平移動值增大,地表出現(xiàn)裂縫的可能性加大;C項,礦層厚度大,采空的空間大,會促使地表的變形值增大。14.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采用地基承載力理論公式計算快速加荷情況下飽和軟黏土地基承載力時,以下各因素中對計算值結果不產(chǎn)生影響的是哪些選項?()A.

基礎寬度B.

荷載大小C.

基底以上土的重度D.

基礎埋深【答案】:

A|B【解析】:A項,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5.2.5條表5.2.5規(guī)定,飽和軟黏土在快速加載情況下其摩擦角為零,查表5.2.5可得Mb=0,因此與基礎寬度無關。B項,根據(jù)第5.2.4條式(5.2.4)承載力公式可知,基底以上土的重度、基礎埋深均對地基承載力有影響,而承載力為土體固有的性質(zhì),與荷載的大小無關。15.某高層建筑筏板基礎,平面尺寸20m×40m,埋深8m,基底壓力的準永久組合值為607kPa,地面以下25m范圍內(nèi)為山前沖洪積粉土、粉質(zhì)黏土,平均重度19kN/m3,其下為密實卵石,基底下20m深度內(nèi)的壓縮模量當量值為18MPa。實測筏板基礎中心點最終沉降量為80mm,問由該工程實測資料推出的沉降經(jīng)驗系數(shù)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A.

0.15B.

0.20C.

0.66D.

0.80【答案】:

B16.一個地區(qū)的巖溶形態(tài)規(guī)模較大,水平溶洞和暗河發(fā)育,這類巖溶最可能是在下列哪一種地殼運動中形成的?()A.

地殼上升B.

地殼下降C.

地殼間歇性下降D.

地殼相對穩(wěn)定【答案】:

D【解析】:根據(jù)《工程地質(zhì)手冊》(第五版)第637頁規(guī)定,地殼強烈上升地區(qū),巖溶以垂直方向發(fā)育為主;地殼相對穩(wěn)定地區(qū),巖溶以水平方向發(fā)育為主;地殼下降地區(qū),既有水平發(fā)育又有垂直發(fā)育,巖溶發(fā)育比較復雜。本題中巖溶主要以水平發(fā)育為主,判斷是地殼相對穩(wěn)定地區(qū)中形成的。17.根據(jù)《鐵路橋涵地基和基礎設計規(guī)范》(TB10002.5—2005),計算施工階段荷載情況下的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沉井各計算截面強度時,材料容許應力可在主力加附加力的基礎上適當提高,其提高的最大數(shù)值為()。A.

5%B.

10%C.

15%D.

20%【答案】:

B【解析】:根據(jù)《鐵路橋涵地基和基礎設計規(guī)范》(TB10093—2017)第7.2.1條規(guī)定,計算施工階段荷載情況下的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沉井各計算截面強度時,材料容許應力可在主力加附加力的基礎上適當提高,但提高的最大數(shù)值不得大于10%。18.某二級基坑場地中上層土為黏土,厚度為10m,重度為19kN/m3,其下為粗砂層,粗砂層中承壓水水位位于地表下2.0m處,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計算,如保證基坑底的抗?jié)B流穩(wěn)定性,基坑深度不宜大于()m。A.

5.0B.

5.37C.

5.87D.

6.0【答案】:

B【解析】: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附錄W.0.1條規(guī)定,按基坑底抗?jié)B流穩(wěn)定性計算,設基坑深度為1,有rm(t+Δt)/pw≥1.1;rm為透水層以上土的飽和重度(kN/m3)。從而得:19×(10-h(huán))/[10×(10-2)]≥1.1,解得:h≤5.37m;如按抗?jié)B流穩(wěn)定性考慮,基坑深度不宜大于5.37m。19.下列凍土的特性指標中,屬于力學特性指標的是()。A.

凍土導熱系數(shù)B.

凍土凍脹率(凍脹強度)C.

凍土凍結強度D.

凍土比熱容【答案】:

B【解析】:土的凍脹作用常以凍脹量、凍脹強度、凍脹力、凍結力等力學特性指標衡量。20.某公路橋梁擬采用摩擦型鉆孔灌注樁,地層為稍密至中密碎石土。靜載試驗確定的單樁豎向容許承載力為3000kN,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規(guī)范》(JTGB02—2013)進行抗震驗算時的單樁豎向容許承載力可采用下列哪個值?()A.

3000kNB.

3750kNC.

3900kND.

4500kN【答案】:

D【解析】:根據(jù)《公路工程抗震規(guī)范》(JTGB02—2013)第4.4.1條規(guī)定,非液化地基的樁基,進行抗震驗算時,柱樁的地基抗震容許承載力調(diào)整系數(shù)可取1.5。即:RaE=1.5×3000=4500(kN)。21.某建筑物坐落在性質(zhì)截然不同的地基上,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的規(guī)定進行地基基礎設計時,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2011年真題]A.

同一結構單元可以設置在性質(zhì)截然不同的地基上,但應采取有效措施B.

同一結構單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樁基C.

差異沉降滿足設計要求時,不分縫的主樓和裙樓可以設置在性質(zhì)截然不同的地基上D.

當同一結構單元必須采用不同類型基礎形式和埋深時,只控制好最終沉降量即可【答案】:

B【解析】: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3.3.4條規(guī)定,地基和基礎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①同一結構單元的基礎不宜設置在性質(zhì)截然不同的地基上;②同一結構單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樁基;當采用不同基礎類型或基礎埋深顯著不同時,應根據(jù)地震時兩部分地基基礎的沉降差異,在基礎、上部結構的相關部位采取相應措施;③地基為軟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嚴重不均勻土時,應根據(jù)地震時地基不均勻沉降和其他不利影響,采取相應的措施。22.地基內(nèi)有高壓縮性土層且需預測建筑物的沉降歷時關系時,需要確定土的()。A.

壓縮系數(shù)αB.

壓縮指數(shù)CcC.

固結系數(shù)CvD.

先期固結壓力pc【答案】:

C【解析】: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1.3.3條規(guī)定,當需進行沉降歷時關系分析時,應選取部分土試樣在土的有效自重壓力與附加壓力之和的壓力下,作詳細的固結歷時記錄,并計算固結系數(shù)。23.下列基礎形式中,屬于淺基礎的有()。A.

無筋擴展基礎B.

柱下獨立基礎C.

殼體基礎D.

沉井基礎【答案】:

A|B|C【解析】:淺基礎類型包括無筋擴展基礎、柱下獨立基礎、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柱下條形基礎、交叉條形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為節(jié)約材料,同時使基礎結構有較好的受力特性,常將基礎做成殼體形式,稱為殼體基礎,它也屬于淺基礎。D項,沉井基礎屬于深基礎。24.夯擴樁適用于樁端持力層為中、低壓縮性黏性土、粉土等且埋深不超過()m的情況。A.

5B.

15C.

20D.

25【答案】:

C【解析】: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6.2.1條第7款規(guī)定,沉管灌注樁宜用于黏性土、粉土和砂土;夯擴樁宜用于樁端持力層為埋深不超過20m的中、低壓縮性黏性土、粉土、砂土和碎石類土。25.某住宅區(qū)建筑采用片筏基礎,埋深為4.0m,寬度為10m。場地條件為:自0~3m為黏性土,3~10m為液化砂土,相對密度Dr=0.60。場地地震烈度為8度,基底地震作用效應標準組合的壓力為160kPa,該建筑物地震時的液化震陷量為()m。A.

0.2B.

0.4C.

0.6D.

0.8【答案】:

C26.在鐵路工程地質(zhì)勘察工作中,當?shù)乇硭椒较虼嬖诟唠娮杪势帘螌訒r,最適合采用下列哪種物探方法?()[2011年真題]A.

電剖面法B.

電測深法C.

交流電磁法D.

高密度電阻率法【答案】:

C【解析】:工程地質(zhì)勘察中,物探方法的選擇應根據(jù)物性參數(shù)、基本原理、適用條件、場地條件及工程要求綜合考慮。根據(jù)《鐵路工程地質(zhì)勘察規(guī)范》(TB10012—2007)附錄B.0.1條表B.0.1規(guī)定,交流電磁法適用于接地困難,存在高屏蔽的地區(qū)和地段。27.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在滿足一定條件時,柱下條形基礎的地基反力可按直線分布且條形基礎梁的內(nèi)力可按連續(xù)梁計算,問下列哪些選項的條件是正確的?()[2013年真題]A.

地基比較均勻B.

上部結構剛度較好C.

荷載分布均勻D.

基礎梁的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10【答案】:

A|B|C【解析】: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8.3.2條第1款規(guī)定,柱下條形基礎的計算,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2.6條的要求,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在比較均勻的地基上,上部結構剛度較好,荷載分布較均勻,且條形基礎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時,地基反力可按直線分布,條形基礎梁的內(nèi)力可按連續(xù)梁計算,此時邊跨跨中彎矩及第一內(nèi)支座的彎矩值宜乘以1.2的系數(shù)。28.擬修建Ⅳ級軟質(zhì)圍巖中的兩車道公路隧道,埋深70m,采用復合式襯砌。對于初期支護,下列哪個選項的說法是不符合規(guī)定的?()[2013年真題]A.

確定開挖斷面時,在滿足隧道凈空和結構尺寸的條件下,還應考慮初期支護并預留變形量80mmB.

拱部和邊墻噴射混凝土厚度為150mmC.

按承載能力設計時,初期支護的允許洞周水平相對收斂值可選用1.2%D.

初期支護應按荷載結構法進行設計【答案】:

D【解析】:A項,根據(jù)《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第一冊土建工程》(JTG3370.1—2018)第8.4.1條第3款規(guī)定,在確定開挖斷面時,除應滿足隧道凈空和結構尺寸的條件外,尚應考慮圍巖及初期支護的變形。預留適當?shù)淖冃瘟?。預留變形量的大小可根據(jù)圍巖級別、斷面大小、埋置深度、施工方法和支護情況等,通過計算分析確定或采用工程類比法預測,預測值可參照表8.4.1的規(guī)定選用。預留變形量還應根據(jù)現(xiàn)場監(jiān)控量測結果進行調(diào)整。根據(jù)規(guī)范中表8.4.1,Ⅳ級預留變形量為50~80。B項,根據(jù)第8.4.2條規(guī)定,復合式襯砌,可采用工程類比法進行設計,必要時,可通過理論分析進行驗算。兩車道隧道、三車道隧道支護參數(shù)可按附錄P中表P.0.1、表P.0.2選用。由表可知,Ⅳ級軟質(zhì)圍巖中的兩車道公路隧道,初期支護的拱部及邊墻噴射混凝土厚度為12~15cm。C項,根據(jù)第9.2.9條規(guī)定,按承載能力設計時,復合式襯砌初期支護的變形量不應超過設計預留變形量。對于本題中圍巖等級為Ⅳ級,埋深為70m,查表9.2.8,允許洞周水平相對收斂值為0.40~1.20%。D項,根據(jù)第9.2.5條規(guī)定,復合式襯砌的初期支護應主要按工程類比法設計。必要時,支護參數(shù)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M地層結構法計算確定,并按使用階段和施工階段分別驗算。29.下列關于沉井設計計算的說法中,()是正確的。[2007年真題]A.

沉井的平面形狀及尺寸應根據(jù)墩臺底面尺寸和地基承載力確定;井孔的布置和大小應滿足取土機具所需凈空和除土范圍的要求B.

沉井下沉過程中,當刃腳不挖土時,應驗算刃腳的向內(nèi)的彎曲強度C.

當沉井沉至設計高程,刃腳下的土已掏空時,應驗算刃腳向外的彎曲強度D.

采用泥漿潤滑套下沉的沉井,井壁外側壓力應按泥漿壓力計算【答案】:

A|D【解析】:A項,根據(jù)《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JTGD63—2007)第6.2.1條規(guī)定,沉井平面形狀及尺寸應根據(jù)墩臺身底面尺寸、地基土的承載力及施工要求確定。沉井棱角處宜做成圓角或鈍角,頂面襟邊寬度應根據(jù)沉井施工容許偏差而定,不應小于沉井全高的1/50,且不應小于0.2m,浮式沉井另加0.2m。沉井項部需設置圍堰時,其襟邊寬度應滿足安裝墩臺身模板的需要。井孔的布置和大小應滿足取土機具操作的需要,對頂部設置圍堰的沉井,宜結合井頂圍堰統(tǒng)一考慮。B項,根據(jù)第6.3.3條第1款規(guī)定,刃腳豎向向內(nèi)彎曲。深井已沉到設計標高,刃腳下的土已被挖空的情況下,驗算刃腳因受井壁外側全部水壓力和側土壓力而向內(nèi)彎曲時的強度。C項,根據(jù)第6.3.3條第2款規(guī)定,刃腳豎向作為水平框架計算。沉井已沉到設計標高,刃腳下的土已被挖空的情況下,將刃腳作為閉合的水平框架,計算其水平方向的抗彎強度。D項,根據(jù)第6.3.2條第2款規(guī)定,采用泥漿套下沉的沉井,泥漿壓力大于上述水平荷載,井壁壓力應按泥漿壓力計算。30.地溫測試采用貫入法試驗時,要求溫度傳感器插入試驗深度后靜置一段時間才能進行測試,其主要目的是下列哪一項?()[2013年真題]A.

減少傳感器在土層初始環(huán)境中波動的影響B(tài).

減少貫入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對測溫結果的影響C.

減少土層經(jīng)擾動后固結對測溫結果的影響D.

減少地下水位恢復過程對測溫結果的影響【答案】:

B【解析】:根據(jù)《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307—2012)第15.12.5條規(guī)定,貫入法測試時,溫度傳感器插入鉆孔底的深度不應小于鉆孔或套管直徑的3倍~5倍;插入至測試深度后,至少應靜止5min~10min,方可開始觀測。貫入法測溫靜置目的是減少貫入過程中產(chǎn)生熱量對測溫結果影響,對比試驗表明,其對結果影響比較明顯。31.某加筋土擋墻高7m,加筋土的重度γ=19.5kN/m3、內(nèi)摩擦角φ=30°,筋材與填土的摩擦系數(shù)f=0.35,筋材寬度B=10cm,設計要求筋材的抗拔力為T=35kN。按《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guī)范》(GB/T50290—2014)的相關要求,距墻頂面下3.5m處加筋筋材的有效長度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A.

5.5mB.

7.5mC.

9.5mD.

11.5m【答案】:

B【解析】:根據(jù)《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guī)范》(GB/T50290—2014)第7.3.5條第2款規(guī)定,筋材上的有效法向應力為:σvi=γh=19.5×3.5=68.25kPa由Tpi=2σvi·B·Lei·f,可得:Lei=Tpi/(2σvi·B·f)=35/(2×68.25×0.1×0.35)=7.3m由此可知,B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32.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下列丙級建筑物中,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的有()。A.

層數(shù)為6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20kPa的框架結構建筑B.

層數(shù)為6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80kPa的砌體承重結構建筑C.

跨度18m,地基承載力特征值90kPa的單跨單層排架結構(6m柱距)的廠房D.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60kPa,高度為45m的煙囪【答案】:

B|C|D【解析】: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3.0.3條表3.0.3所列范圍內(nèi)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筑物可不作變形驗算。AB兩項,層數(shù)為6層的框架結構或砌體承重結構建筑,當?shù)鼗休d力特征值大于等于130kPa時,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C項,跨度18m的單跨單層排架結構廠房,當?shù)鼗休d力特征值大于等于80kPa時,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D項,高度小于等于75m的煙囪,當?shù)鼗休d力特征值大于等于160kPa并且小于200kPa時,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33.分析土工格柵加筋墊層加固地基的作用機理,()是正確的。[2008年真題]A.

增大壓力擴散角B.

調(diào)整基礎的不均勻沉降C.

約束地基側向變形D.

加快軟弱土的排水固結【答案】:

A|B|C【解析】: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條文說明第4.2.1條規(guī)定,用于換填墊層的土工合成材料,在墊層中主要起加筋作用,以提高地基土的抗拉的抗剪強度、防止墊層被拉斷裂和剪切破壞、保持墊層的完整性、提高墊層的抗彎強度。根據(jù)理論分析、室內(nèi)試驗以及工程實測的結果證明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墊層的作用機理為:①擴散應力,加筋墊層剛度較大,增大了壓力擴散角,有利于上部荷載擴散,降低墊層底面壓力;②調(diào)整不均勻沉降,由于加筋墊層的作用,加大了壓縮層范圍內(nèi)地基的整體剛度,均化傳遞到下臥土層上的壓力,有利于調(diào)整基礎的不均勻沉降;③增大地基穩(wěn)定性,由于加筋墊層的約束,整體上限制了地基土的剪切、側向擠出及隆起。34.下列哪些選項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樁的水平承載力?()A.

加固樁頂以下2~3倍樁徑范圍內(nèi)的土體B.

加大樁徑C.

樁頂從固接變?yōu)殂q接D.

增大樁身配筋長度【答案】:

A|B【解析】: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5.7.2條條文說明規(guī)定,影響單樁水平承載力和位移的因素包括樁身截面抗彎剛度、材料強度、樁側土質(zhì)條件、樁的入土深度、樁頂約束條件。A項,加固土體可以改變樁側土質(zhì)條件,從而提高樁的水平承載力;B項,加大樁徑可以增大截面慣性矩,從而提高截面的抗彎剛度,提高樁的水平承載力;C項,固接變鉸接,增大了位移減小了彎矩,降低了樁的水平承載力。D項,樁身配筋長度在影響深度內(nèi)與樁的水平承載力正相關,影響深度外不相關。35.某大型工業(yè)廠房長約800m,寬約150m,為單層輕鋼結構,地基土為6.0~8.0m厚填土,下臥硬塑的坡殘積土。擬對該填土層進行強夯法加固,由于填土為新近堆填的素填土,以花崗巖風化的礫質(zhì)黏性土為主,被雨水浸泡后地基松軟,雨季施工時以下哪些措施是有效的?()A.

對表層1.5~2.0m填土進行換填,換為磚渣或采石場的碎石渣B.

加大夯點間距,減小兩遍之間的間歇時間C.

增加夯擊遍數(shù),減少每遍夯擊數(shù)D.

在填土中設置一定數(shù)量砂石樁,然后再強夯【答案】:

A|C|D【解析】:A項,新填土被雨水浸泡后會導致地基松軟,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6.3.6條第2款規(guī)定,強夯置換施工中,清理并平整施工場地,當表層土松軟時,可鋪設1.0m~2.0m厚的砂石墊層。B項,雨季施工,減小兩遍之間的間歇時間,孔隙壓力來不及消散,導致地基土的性能下降。C項,根據(jù)條文說明第6.3.3條第3款規(guī)定,夯擊遍數(shù)應根據(jù)地基土的性質(zhì)確定。一般來說,由粗粒土組成的滲透性強的地基,夯擊遍數(shù)可少些。反之,由細顆粒土組成的滲透性弱的地基,夯擊遍數(shù)要求多些。題中礫質(zhì)黏性土顆粒較細,雨季時滲透性更差,因此應適當增加夯擊遍數(shù)。D項,在填土中設置砂石樁而后強夯,可以提高夯實地基的承載力尤其適用于處理軟弱地基。36.用于建筑結構的具有明顯流幅的鋼筋,其強度取值是()。A.

極限受拉強度B.

比例極限C.

下屈服點D.

上屈服點【答案】:

C【解析】:具有明顯流幅的鋼筋即有明顯屈服點的普通鋼筋,根據(jù)《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2015年版)條文說明第4.2.2條,普通鋼筋采用屈服強度標志。屈服強度標準值fyk相當于鋼筋標準中的屈服強度特征值ReL(下屈服點強度值)。預應力筋沒有明顯的屈服點,一般采用極限強度標志。極限強度標準值fptk相當于鋼筋標準中的鋼筋抗拉強度σb。37.某位于季節(jié)性凍土地基上的輕型建筑采用短樁基礎,場地標準凍深為2.5m。地面以下20m深度內(nèi)為粉土,土中含鹽量不大于0.5%,屬凍脹土。抗壓極限側阻力標準值為30kPa,樁型為直徑0.6m的鉆孔灌注樁,表面粗糙。當群樁呈非整體破壞時,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自地面算起,滿足抗凍拔穩(wěn)定要求的最短樁長最接近下列何值?(NG=180kN,樁身重度取25kN/m3,抗拔系數(shù)取0.5,切向凍脹力及相關系數(shù)取規(guī)范表中相應的最小值)()[2014年真題]A.

4.7mB.

6.0mC.

7.2mD.

8.3m【答案】:

C【解析】: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5.4.6條第2款規(guī)定,群樁呈非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為:Tuk=∑λiqsikuili=0.5×30×3.14×0.6×(l-2.5)=28.26l-70.65根據(jù)第5.4.7條規(guī)定,季節(jié)性凍土上輕型建筑的短樁基礎,應按下列公式驗算其抗凍拔穩(wěn)定性:ηfqfuz0≤(1/2)Tuk+NG+GP查表5.4.7-1,2.0<z0=2.5≤3.0,ηf=0.9;查表5.4.7-2,qf=60kPa。可得:ηfqfuz0=0.9×1.1×60×3.14×0.6×2.5=279.77(1/2)Tuk+NG+GP=(28.26l-70.65)/2+180+3.14×0.32×l×25=21.20l+144.68ηfqfuz0=279.77≤(1/2)Tuk+NG+GP=21.20l+144.68解得要滿足抗凍拔穩(wěn)定要求的樁長應滿足:l≥6.37m由此可知,C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38.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地質(zhì)勘察規(guī)范》(GB50487—2008),下列哪項不屬于土的滲透變形類型?()A.

流土B.

鼓脹潰決C.

管涌D.

接觸沖刷與接觸流失【答案】:

B【解析】: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地質(zhì)勘察規(guī)范》(GB50487—2008)附錄G第G.0.1條規(guī)定,土的滲透變形特征應根據(jù)土的顆粒組成、密度和結構狀態(tài)等因素綜合分析確定:①土的滲透變形宜分為流土、管涌、接觸沖刷和接觸流失四種類型。②黏性土的滲透變形主要是流土和接觸流失兩種類型。③對于重要工程或不易判別滲透變形類型的土,應通過滲透變形試驗確定。39.柱下素混凝土方形基礎頂面的豎向力Fk為570kN,基礎寬度取為2.0m,柱腳寬度為0.40m。室內(nèi)地面以下6m深度內(nèi)為均質(zhì)粉土層,γ=γm=20kN/m3,fak=150kPa,黏粒含量ρc=7%。根據(jù)以上條件和《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柱基礎埋深應不小于下列哪個選項?(注:基礎與基礎上土的平均重度γ取為20kN/m3。)()[2008年真題]A.

0.50mB.

0.70mC.

0.80mD.

1.00m【答案】:

C【解析】: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8.1.1條規(guī)定,無筋擴展基礎高度應滿足下式要求:H0≥(b-b0)/2tanα。式中,b為基礎底面寬度;b0為基礎頂面的墻體寬度或柱腳寬度,H0為基礎高度,tanα為基礎臺階寬高比b2:H0,其允許值可按表8.1.1選用;b2為基礎臺階寬度。計算過程如下:①考慮剛性基礎的擴展角:假定pk≤200kPa,則tanα=1︰1H0≥(b-b0)/2tanα=(2-0.4)/[2×(1/1)]=0.8pk=(F+G)/A=(570+2×2×0.8×20)/(2×2)=158.5kPa<200kPa,成立。②考慮承載力的要求,根據(jù)第5.2.4條,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fa=fak+ηbγ(b-3)+ηdγm(d-0.5)式中,ηb、ηd為基礎寬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按基底下土的類別查表5.2.4取值;此題中,土質(zhì)為黏粒含量為7%,小于10%的,查表可知ηb=0.5、ηd=2.0。pk=(F+G)/A=(570+d×2×0.8×20)/(2×2)fa=fak+ηbγ(b-3)+ηdγm(d-0.5)=150+0+2×20(d-0.5)由pk=fa得,d=0.63m。綜上,柱基礎埋深應不小于0.8m。40.下列關于斷層的說法,哪個是錯誤的?()[2011年真題]A.

地塹是兩邊巖層上升,中部相對下降的數(shù)條正斷層的組合形態(tài)B.

沖斷層是逆斷層的一種C.

穩(wěn)定分布的巖層突然缺失一定由斷層作用引起D.

一般可將全新世以來活動的斷層定為活動性斷層【答案】:

C【解析】:地塹是指兩側被高角度斷層圍限、中間下降的槽形斷塊構造;沖斷層又稱逆沖斷層,是指斷層面傾角小于30度的逆斷層;活動性斷層是晚第四紀以來有活動的斷層,一般可將全新世以來活動的斷層定為活動性斷層;地層之間的不整合或假整合也會造成一定地區(qū)根本就未曾有過的地層的沉積,或是沉積后在上覆地層沉積前就遭受了剝蝕,從而造成地層缺失。A項,地壘和地塹是正斷層的一種組合方式,地塹兩邊上升,中間下降,地壘相反;B項,在逆斷層中,斷層面傾角>45°的叫沖斷層;C項,地層缺失可以是剝蝕或者斷層引起的;D項,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地址勘察規(guī)范》(GB50487—2008)第2.1.1條規(guī)定,活斷層為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以來有活動的斷層。41.某巖質(zhì)邊坡,坡度40°,走向NE30°,傾向SE,發(fā)育如下四組結構面,問其中哪個選項所表示的結構面對其穩(wěn)定性最為不利?()A.

120°∠35°B.

110°∠65°C.

290°∠35°D.

290°∠65°【答案】:

A【解析】:結構面與邊坡在同向、接近傾角時最不穩(wěn)定。當結構面走向與邊坡走向相同時,若結構面傾角小于邊坡傾角,穩(wěn)定性差,特別是結構面傾角大于結構面的內(nèi)摩擦角時,邊坡失穩(wěn)極易發(fā)生;當結構面傾角大于邊坡坡角時,邊坡穩(wěn)定性較好一些。此巖質(zhì)邊坡走向為NE30°,則傾向為120°或300°,最為不利的結構面為傾角小于坡角時,越接近坡度越危險,坡角為40°,則最不利結構面傾角應小于40°,故選A項。42.基準基床系數(shù)Kv由下列哪項試驗直接測得?()[2010年真題]A.

承壓板直徑為30cm的平板載荷試驗B.

螺旋板直徑為30cm的螺旋板載荷試驗C.

探頭長度為24cm的扁鏟側脹試驗D.

旁壓器直徑為9cm的旁壓試驗【答案】:

A【解析】: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0.2.6條規(guī)定,基準基床系數(shù)Kv是采用30cm的平板載荷試驗確定的。43.野外地質(zhì)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某地層中二疊系地層位于侏羅系地層之上,兩者產(chǎn)狀基本一致,對其接觸關系,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一選項?()A.

整合接觸B.

平行不整合接觸C.

角度不整合接觸D.

斷層接觸【答案】:

D【解析】:根據(jù)地質(zhì)年代表查閱,二疊系地層比侏羅系地層形成早,即二疊系地層格更老,更老的地層位于新地層之上,在地質(zhì)構造中,斷層作用可造成地層的錯位。平行不整合是指兩套地層之間的由上到下地質(zhì)年代不連續(xù),缺失沉積間斷期的巖層;角度不整合不僅不整合面上下兩套地層的地質(zhì)年代不連續(xù),而且兩者的產(chǎn)狀也不一致;整合接觸指上下兩套巖層產(chǎn)狀一致,時代連續(xù)的接觸關系。44.以控制沉降為目的設置樁基時,應滿足()。A.

樁身強度應按樁頂荷載設計值驗算B.

樁、土荷載分配應按上部結構與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確定C.

樁端進入較好土層,樁端平面處土層應滿足下臥層承載力設計要求D.

樁距可采用3~5d【答案】:

A|B|C【解析】: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8.5.16條規(guī)定,以控制沉降為目的設置樁基時,應結合地區(qū)經(jīng)驗,并滿足下列要求:①樁身強度應按樁頂荷載設計值驗算;②樁、土荷載分配應按上部結構與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確定;③樁端進入較好的土層,樁端平面處土層應滿足下臥層承載力設計要求;④樁距可采用4倍~6倍樁身直徑。45.根據(jù)《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01),下列哪些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A.

地震動參數(shù)指的是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B.

地震動峰值加速度指的是與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最大值相應的水平加速度C.

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指的是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開始下降點對應的周期D.

地震動峰值加速度與《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中的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是一樣的【答案】:

A|B|C【解析】:根據(jù)《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15)第3.2條規(guī)定,地震動參數(shù)是表征抗震設防要求的地震動物理參數(shù),包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等指標,以地震動參數(shù)為指標,將國土劃分為不同抗震設防要求的區(qū)域;根據(jù)第3.4條規(guī)定,地震動峰值加速度是表征地震強弱的指標,指的是與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最大值相應的水平加速度;根據(jù)第3.5條規(guī)定,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是標準化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開始下降點的周期。地震動峰值加速度與《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中的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不一樣,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的單位是m/s2,而地震影響系數(shù)沒有單位。46.某地鐵車站基坑位于深厚的飽和淤泥質(zhì)黏土層中,該土層屬于欠固結土,采取坑內(nèi)排水措施。進行坑底抗隆起穩(wěn)定驗算時,選用下面哪一個選項的抗剪強度最適合?()A.

固結不排水強度B.

固結快剪強度C.

排水抗剪強度D.

用原位十字板剪切試驗確定坑底以下土的不排水強度【答案】:

D【解析】:當基坑底為軟土時,應驗算坑底抗隆起穩(wěn)定性。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應驗算坑)附錄表V.0.1規(guī)定,支護樁、墻端以下的土體向上涌起,可按下式驗算:KD=(Ncτ0+γt)/[γ(h+t)+q]式中,τ0為由十字板試驗確定的總強度。47.根據(jù)《鐵路工程地質(zhì)勘察規(guī)范》(TB10012—2007),在進行工程地質(zhì)調(diào)繪工作時,全線工程地質(zhì)圖宜選用的比例尺是()。A.

1∶10000~1︰500000B.

1︰2000~1︰5000C.

1︰500~1︰10000D.

1︰200【答案】:

A【解析】:根據(jù)《鐵路工程地質(zhì)勘察規(guī)范》(TB10012—2007)第3.4.6條第1款規(guī)定,全線工程地質(zhì)圖(1︰10000~1︰500000),應充分利用區(qū)域地質(zhì)圖、衛(wèi)星圖像、航空圖像等既有資料編制,對控制線路方案的主要地質(zhì)構造和不良地質(zhì),應進行現(xiàn)場核對。詳細工程地質(zhì)土(1︰2000~1︰5000),及工點工程地質(zhì)圖(1︰500~1︰10000),對控制線路位置、重點工程的地質(zhì)點及地質(zhì)界線,應用儀器或其他實測方法測繪。48.關于高、低應變法動力測樁的敘述,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A.

兩者均采用一維應力波理論分析計算樁-土系統(tǒng)響應B.

兩者均可檢測樁身結構的完整性C.

兩者均要求在檢測前鑿除灌注樁樁頂破碎層D.

兩者均只有實測速度(或加速度)信號【答案】:

A|B|C【解析】:AB兩項,根據(jù)《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JGJ106—2014)第8.1.1條規(guī)定,低應變法適用于檢測混凝土樁的樁身完整性,判斷樁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樁的有效檢測樁長范圍應通過現(xiàn)場試驗確定。目前國內(nèi)外普遍采用瞬態(tài)沖擊方式,通過實測樁頂加速度或速度響應時域曲線,即一維波動理論分析來判定基樁的樁身完整性。根據(jù)第9.1.1條規(guī)定,高應變法適用于檢測基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和樁身完整性;監(jiān)測預制樁打入時的樁身應力和錘擊能量傳遞比,為沉樁工藝參數(shù)及樁長選擇提供依據(jù)。對于大直徑擴底樁和預估Q~s曲線具有緩變型特征的大直徑灌注樁,不宜采用本方法進行豎向抗壓承載力檢測。C項,根據(jù)第8.3.1條條文說明規(guī)定,樁頂條件和樁頭處理好壞直接影響測試信號的質(zhì)量。因此,要求受檢樁樁頂?shù)幕炷临|(zhì)量、截面尺寸應與樁身設計條件基本等同。使用高、低應變法動力測樁時,都需要鑿去樁頂浮漿或松散、破損部分,并露出堅硬的混凝土表面;樁頂表面應平整干凈且無積水;妨礙正常測試的樁頂外露主筋應割掉。D項,根據(jù)第9.4.3條規(guī)定,樁底反射明顯時,樁身波速可根據(jù)下行波波形起升沿的起點到上行波下降沿的起點之間的時差與已知樁長值確定;樁底反射信號不明顯時,可根據(jù)樁長、混凝土波速的合理取值范圍以及鄰近樁的樁身波速值綜合確定。49.在巖層中開挖鐵路隧道,下列說法中哪些選項是正確的?()A.

圍巖壓力是隧道開挖后,因圍巖松動而作用于支護結構上的壓力B.

圍巖壓力是隧道開挖后,因圍巖變形而作用于襯砌結構上的壓力C.

圍巖壓力是圍巖巖體中的地應力D.

在Ⅳ級圍巖中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支持結構的剛度越大,其上的圍巖壓力越大【答案】:

A|B|D【解析】:AB兩項,圍巖壓力是指地下洞室開挖后,圍巖在應力重分布作用下,產(chǎn)生的變形或松動破壞,進而引起施加于支護結構上的壓力,按作用力發(fā)生形態(tài),圍巖壓力可分為松動壓力、變形壓力、膨脹壓力、沖擊壓力等。C項,狹義上,圈巖壓力是指圍巖作用在支護結構上的壓力,地應力是存在于巖體中來受擾動的自然應力,主要由構造應力場和自重應力場組成,因此圍巖壓力不是地應力。D項,剛度是材料抵抗變形的能力,剛度越大,支護結構上的圍巖壓力越大,柔性支護可使圍巖產(chǎn)生一定位移而使形變壓力減小。50.某建筑基槽寬5m,長20m,開挖深度為6m,基底以下為粉質(zhì)黏土。在基槽底面中間進行平板載荷試驗,采用直徑為800mm的圓形承壓板。載荷試驗結果顯示,在p~s曲線線性段對應100kPa壓力的沉降量為6mm。試計算,基底土層的變形模量E0值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2011年真題]A.

6.3MPaB.

9.0MPaC.

12.3MPaD.

14.1MPa【答案】:

B【解析】:①首先判斷該試驗屬于淺層還是深層平板載荷試驗: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0.2.1條規(guī)定,深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驗深度不應小于5m;根據(jù)第10.2.3條第1款規(guī)定,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坑寬度或直徑不應小于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3倍;深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井直徑應等于承壓板直徑;當試井直徑大于承壓板直徑時,緊靠承壓板周圍土的高度不應小于承壓板直徑。此題試驗深度為6m,但基槽寬度已大于承壓板直徑的3倍,根據(jù)上述條款規(guī)定,該試驗屬于淺層載荷試驗。②基底土層的變形模量E0值: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變形模量E0(MPa),可按第10.2.5條式(10.2.5-1)計算:E0=I0(1-μ2)pd/s;式中,I0為剛性承壓板的形狀系數(shù),圓形承壓板取0.785,方形承壓板取0.886;μ為土的泊松比(碎石土取0.27,砂土取0.30,粉土取0.35,粉質(zhì)黏土取0.38,黏土取0.42);d為承壓板直徑或邊長(m);p為p~s曲線線性段的壓力(kPa);s為與p對應的沉降(mm)。故變形模量為:E0=I0(1-μ2)pd/s=0.785×(1-0.382)×100×0.8/6=8.96MPa由此可知,B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51.某鐵路橋梁鉆孔灌注摩擦樁,成孔直徑為1.0m,按照《鐵路橋涵地基和基礎設計規(guī)范》(TB10002.5—2005),其最小中心距應為下列何值?()[2014年真題]A.

1.5mB.

2.0mC.

2.5mD.

3.0m【答案】:

C【解析】:根據(jù)《鐵路橋涵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TB10002.5—2005)第6.3.2條規(guī)定,鉆(挖)孔灌注摩擦樁的中心距不應小于2.5倍成孔樁徑,鉆(挖)孔灌注柱樁的中心距不應小于2倍成孔樁徑。該樁為鉆孔灌注摩擦樁,其成孔直徑為1.0m,故其最小中心距為2.5m。52.水泥顆粒的大小通常用水泥的細度來表征,水泥的細度是指()。A.

單位質(zhì)量水泥占有的體積B.

單位體積水泥的顆??偙砻娣eC.

單位質(zhì)量水泥的顆??偙砻娣eD.

單位顆粒表面積的水泥質(zhì)量【答案】:

C【解析】:根據(jù)《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第7.3.4條規(guī)定,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的細度(選擇性指標)以比表面積表示,即單位質(zhì)量水泥的顆粒總表面積(m2/kg),不小于300m2/kg。53.根據(jù)《建設工程安全生產(chǎn)管理條例》,下列選項哪些是勘察單位的安全責任?()A.

提供施工現(xiàn)場及毗鄰區(qū)域的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廣播電視等地下管等地下管線資料,并保證資料真實、準確、完整B.

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采取措施保證各類管線安全C.

嚴格執(zhí)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D.

提供的勘察文件真實、準確【答案】:

B|C|D【解析】:BCD三項,根據(jù)《建設工程安全生產(chǎn)管理條例》第十二條規(guī)定,勘察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guī)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勘察,提供的勘察文件應當真實、準確,滿足建設工程安全生產(chǎn)的需要,勘察單位在勘察作業(yè)時,應當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采取措施保證各類管線、設施和周邊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A項,根據(jù)《建設工程安全生產(chǎn)管理條例》第六條規(guī)定,建設單位應當向施工單位提供施工現(xiàn)場及毗鄰區(qū)域內(nèi)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廣播電視等地下管等地下管線資料,并保證資料真實、準確、完整。54.下列關于土的變形模量與壓縮模量的試驗條件的描述,哪個選項是正確的?()[2011年真題]A.

變形模量是在側向有限膨脹條件下試驗得出的B.

壓縮模量是在單向應力條件下試驗得出的C.

變形模量是在單向應變條件下試驗得出的D.

壓縮模量是在側向變形等于零的條件下試驗得出的【答案】:

D【解析】:土變形模量是土在無側限條件下受壓時,壓應力增量與壓應變增量之比,是評價土壓縮性和計算地基變形量的重要指標。變形模量越大,土的壓縮性越低。變形模量常用于地基變形計算,可通過荷載試驗計算求得;土的壓縮模量在完全側限的條件下,即側向變形為零時,土的豎向應力變化量與其相應的豎向應變變化量之比。55.根據(jù)《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