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_第1頁
《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_第2頁
《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_第3頁
《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_第4頁
《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與免疫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與免疫1何謂感染(傳染)指外源或內源性細菌在宿主體內的生活中與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和較量,并導致不同程度的病理損傷的過程。何謂感染(傳染)指外源或內源性細菌在宿主體內的生活中與宿主2第一節(jié)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第一節(jié)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3第一節(jié)細菌的分布一、細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數量來源感染途徑土壤較多與肥沃程度有關排泄物動物尸體等傷口、接觸創(chuàng)傷感染等水源較多與水質有關土壤排泄物消化道消化道疾病等空氣較少土壤塵埃唾液、飛沫呼吸道呼吸道疾病等第一節(jié)細菌的分布一、細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數量來源感染途徑土壤4二、細菌在正常人體的分布:人體正常菌群:

在正常人的體表和與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著不同種類和數量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通常對人體無害,為人體正常微生物群,通稱正常菌群。(正常人體的血液、內臟、骨骼、肌肉等部位是無菌的。)二、細菌在正常人體的分布:人體正常菌群:5人體常見的正常菌群

部位主要菌群皮膚葡萄球菌、類白喉棒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丙酸桿菌、白假絲酵

母菌、非致病性分枝桿菌。

口腔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奈瑟菌、乳桿菌、類

白喉棒狀桿菌、放線菌、螺旋體、白假絲酵母菌、梭菌。

鼻咽腔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奈瑟菌、類桿菌。

外耳道葡萄球菌、類白喉棒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非致病性分枝桿菌。

眼結膜葡萄球菌、干燥棒狀桿菌、類白喉棒狀桿菌。

胃一般無菌

腸道大腸埃希菌、產氣腸桿菌、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葡萄球菌、

腸球菌、類桿菌、產氣莢膜梭菌、破傷風梭菌、雙歧桿菌、乳桿

菌、白假絲酵母菌

尿道葡萄球菌、類白喉棒狀桿菌、非致病性分枝桿菌。

陰道乳桿菌、大腸埃希菌、類白喉棒狀桿菌、白假絲酵母菌。人體常見的正常菌群部位6三、人體正常菌群及其意義參與三、人體正常菌群及其意義參與7條件致病菌:在正常情況下,正常菌群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但在特定條件下,正常菌群與機體之間的這種生態(tài)平衡可被破壞而引起疾病,這些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稱條件致病菌或機會致病菌。寄居部位改變機體免疫功能低下使用藥物不當菌群失調條件致病菌:在正常情況下,正常菌群具有相對穩(wěn)8菌群失調及菌群失調癥:

菌群失調是指由于某種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種類、數量和比例發(fā)生較大的改變,導致機體微生態(tài)失去平衡。因嚴重菌群失調而使宿主發(fā)生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引起二重感染。則稱為菌群失調癥。菌群失調及菌群失調癥:9醫(yī)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又稱醫(yī)院內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或醫(yī)院內獲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指病人在入院時沒有發(fā)生此病的感染、亦不處于潛伏期,而在醫(yī)院內發(fā)生的感染,廣義上指醫(yī)院內各類人群(工作人員等)所獲得的感染。特點:地點、時間、排除情況(入院前)醫(yī)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10感染部位常見的微生物呼吸道感染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桿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呼吸道病毒泌尿道感染大腸桿菌、腸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白假絲酵母菌、克雷伯菌、沙雷菌、變形桿菌切口感染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腸桿菌屬、變形桿菌、無芽胞厭氧菌胃腸道感染沙門菌、志賀菌、病毒醫(yī)院感染中常見的微生物金黃色葡萄球菌(35.5%)綠膿假單胞菌(25%)克雷伯菌(11.8%)大腸桿菌(10.3%)感染部位常見的微生物呼吸道感染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11致病性:細菌引起宿主疾病的性能,質的概念。毒力:致病菌的致病性強弱程度,量的概念。

一般用半數致死量/半數感染量(LD50/ID50)作為測定毒力的指標。

第二節(jié)細菌的致病性致病性:細菌引起宿主疾病的性能,質的概念。第二節(jié)細菌的致病12毒力(virulence)毒力

致病菌的致病性強弱程度(量)。半數致死量(LD50)半數感染量(ID50)

在一定時間內,通過一定途徑,能使一定體重或年齡的某種動物半數死亡或感染所需要的最小細菌數或毒素量。構成病原菌毒力的物質基礎主要包括侵襲力和毒素。毒力(virulence)毒力致病菌的致病性強弱13

菌體表面結構:莢膜、微莢膜、侵襲力菌毛等粘附因子侵襲性物質:侵襲性酶類

外毒素毒素內毒素毒力的組成:一、細菌的毒力

14(一)侵襲力(invasiveness)定義:指致病菌突破宿主的防御機制,侵入宿主生理內環(huán)境中,定植、繁殖和擴散的能力。侵襲力與細菌菌體表面結構和侵襲性物質相關。

1)菌體表面結構2)侵襲性物質

(一)侵襲力(invasiveness)定義:151、菌體表面結構1)菌毛黏附素:由細菌的菌毛分泌,存在于菌毛頂端如:大腸埃希菌的定植因子抗原、淋病奈瑟菌的菌毛黏附素。2)非菌毛黏附素:為細菌表面的某些成分,如革蘭陽性菌細胞壁的成分和革蘭陰性菌的外膜蛋白,如A群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細胞壁上的脂磷壁酸(LTA)等。

黏附素特異性受體接合(1)黏附素:是細菌表面與黏附相關的蛋白質。1、菌體表面結構1)菌毛黏附素:16(2)莢膜、微莢膜

細菌的莢膜和微莢膜本身沒有毒性,但具有抗吞噬和抗有害物質的殺傷作用,從而增強細菌的侵襲力。莢膜在細菌的免疫逃逸現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炭疽桿菌、肺炎鏈球菌莢膜;A群鏈球菌的M蛋白、傷寒沙門菌的Vi抗原、大腸埃希菌的K抗原等都是構成微莢膜的組分。(2)莢膜、微莢膜

細菌的莢膜和微莢膜本身沒有毒性,但具有抗172、侵襲性物質

細菌由侵入的部位向組織擴散時,常產生一些對宿主細胞有損傷作用的侵襲性物質。如:葡萄球菌凝固酶、A群鏈球菌透明質酸酶、鏈激酶、DNA酶等。2、侵襲性物質細菌由侵入的部位向18(二)毒素(toxin)毒素是細菌在生長繁殖中產生和釋放的毒性成分??芍苯踊蜷g接損傷宿主細胞、組織和器官。分為外毒素(exotoxin)和內毒素(endotoxin),其來源、性質和作用不同。(二)毒素(toxin)毒素是細菌在生191、外毒素(1)來源:主要為G+菌:破傷風梭菌、肉毒梭菌、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次要為G-菌:痢疾桿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綠膿桿菌、產毒型大腸埃希菌

多數外毒素由細菌分泌到細胞外,少數細菌(志賀氏菌和產毒型大腸埃希菌)的外毒素由細菌裂解后才釋放到細胞外。1、外毒素(1)來源:20肉毒毒素最強——神經毒素1mg能殺死2億只小鼠,毒性比KCN大1萬倍。

破傷風痙攣毒素——神經毒素阻斷上下神經元之間正常抑制性沖動傳遞,導致骨骼肌強直性痙攣。2)毒性作用強,并對組織有一定選擇性1)大多數外毒素是蛋白質(2)特點:肉毒毒素最強——神經毒素2)毒性作用強,并對組織有一定選擇性21《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22

破傷風痙攣毒素60℃20分鐘白喉毒素58~60℃1~2小時葡萄球菌腸毒素100℃30分鐘3)對理化因素不穩(wěn)定,多數不耐熱:4)抗原性強,可脫毒制成類毒素

人工方法(0.3~0.4%甲醛)處理脫毒,保留抗原性成類毒素;注入機體后,可刺激機體產生抗毒素,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如:破傷風抗毒素(TAT)破傷風痙攣毒素60℃23按其對宿主細胞的親和性及作用方式分為:神經毒素:破傷風痙攣毒素、肉毒毒素細胞毒素:白喉毒素、致熱外毒素(A群鏈球菌)腸毒素:

霍亂腸毒素、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5)分類:按其對宿主細胞的親和性及作用方式分為:5)分類:242、內毒素(endotoxin)(1)來源:是G-菌細胞壁外膜中的脂多糖(LPS),螺旋體、立克次體等胞壁中也具有內毒素樣物質。菌體死亡破裂或人工裂解后釋放

2、內毒素(endotoxin)(1)來源:25脂質雙層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由脂質A, 核心多糖和特異性多糖組成脂質A:內毒素生物活性主要組分,無種屬特異性核心多糖:有屬特異性特異性多糖:G-菌的菌體抗原(O抗原)

有種特異性脂質雙層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26①產生于G-菌,G+菌不存在。

②理化因素穩(wěn)定,耐熱

100℃1小時不破壞,需160℃2~4小時③毒性弱,無選擇性

毒性和生物活性單位:脂質A

④抗原性弱,不能脫毒成類毒素內毒素注入機體亦產生的相應抗體,但中和內毒素作用很弱。(2)特點:①產生于G-菌,G+菌不存在。(2)特27①發(fā)熱反應:級微量內毒素入血即可引起發(fā)熱反應②白細胞反應內毒素→WBC↓↑(LPS誘生中性粒C釋放因子→骨髓→中性粒C↑)

例外的是傷寒桿菌感染后WBC↓③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3)致病作用:不同細菌大致相同①發(fā)熱反應:級微量內毒素入血即可引起發(fā)熱反應(3)致病作用28《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29《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30《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31《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32《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33《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34④內毒素血癥與休克:當血液中有大量G—生長繁殖時,或病灶中的細菌釋放大量內毒素進入血循環(huán)時,宿主機體可出現內毒素血癥??梢鹞⒀h(huán)衰竭和低血壓為特征的內毒素休克。④內毒素血癥與休克:35外毒素與內毒素的主要區(qū)別區(qū)別外毒素內毒素來源G+菌與部分G-G-菌存在部位分泌到菌外,少數是崩解釋出細胞壁組分,菌裂解后釋出化學成分蛋白質脂多糖穩(wěn)定性60~80℃,30分鐘

160℃,2~4小時

作用方式與受體結合刺激細胞分泌細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質毒性作用強,對組織器官有選擇性,引起特殊臨床表現較弱,引起發(fā)熱、白細胞增多、內毒素血癥、休克、DIC抗原性強,刺激機體產生抗毒素;脫毒形成類毒素弱,抗體作用弱,不形成類毒素外毒素與內毒素的主要區(qū)別區(qū)別外毒素內毒素來源G+菌與36與細菌的毒力成反比例毒力越強,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越小毒力越弱,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越大與細菌的毒力密切相關;毒力強則所需菌量少,反之則多。二、細菌侵入的數量三、細菌侵入門戶

細菌需要通過特定途徑侵入宿主器官和細胞引起感染。與細菌的毒力成反比例毒力越強,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越小37第三節(jié)感染的來源與發(fā)展第三節(jié)感染的來源與發(fā)展38 外源性感染引起感染病原體的來源不同 內源性感染 社會感染感染發(fā)生場所不同 醫(yī)院感染感染的來源 外源性感染感染的來源39感染的來源:外源性感染(exogenousinfection):傳染源來自體外而引起的感染。傳染源:病人、帶菌者、帶菌動物傳播途徑: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創(chuàng)傷、節(jié)肢動物媒介、血液、多途徑感染(結核)內源性感染(endogenousinfection):體內正常菌群轉化為條件致病菌、某些曾感染過而潛伏下來的病原菌的再次感染。傳染源來自自身的感染。感染的來源:40醫(yī)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又稱醫(yī)院內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或醫(yī)院內獲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指病人在入院時沒有發(fā)生此病的感染、亦不處于潛伏期,而在醫(yī)院內發(fā)生的感染,廣義上指醫(yī)院內各類人群(工作人員等)所獲得的感染。特點:地點、時間、排除情況(入院前)醫(yī)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41現狀及危害性全球感染率為3~20%,我國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約為500萬例/年,感染率約為4.6%,其中醫(yī)院死亡病人中,約1/3~1/4直接死于醫(yī)院感染。

醫(yī)院感染與醫(yī)院相依并存。隨著患者免疫力的下降,條件致病菌感染率的增加;現代診斷和治療手段的不斷提高,尤其是侵入性醫(yī)療設備和抗菌藥物及免疫抑制劑的廣泛使用,醫(yī)院感染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各級醫(yī)院面臨的突出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現狀及危害性42胃插管術胃插管術43氣管插管術氣管插管術44感染部位常見的微生物呼吸道感染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桿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呼吸道病毒泌尿道感染大腸桿菌、腸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白假絲酵母菌、克雷伯菌、沙雷菌、變形桿菌切口感染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腸桿菌屬、變形桿菌、無芽胞厭氧菌胃腸道感染沙門菌、志賀菌、病毒醫(yī)院感染中常見的微生物金黃色葡萄球菌(35.5%)綠膿假單胞菌(25%)克雷伯菌(11.8%)大腸桿菌(10.3%)感染部位常見的微生物呼吸道感染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45二、感染的傳播方式與途徑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接觸感染創(chuàng)傷感染節(jié)肢動物感染二、感染的傳播方式與途徑呼吸道感染46三、感染類型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是宿主體和致病菌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根據兩者力量對比,感染類型可分為:

不感染 隱性感染 潛伏感染 顯性感染 帶菌狀態(tài)

三、感染類型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是47《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481.隱性感染(亞臨床感染):

機體抗感染免疫力較強,或侵入的病原菌數量少、毒力較弱,病原菌感染后對機體的損害較輕,不出現或僅出現不明顯的臨床癥狀。2.潛伏感染(latentinfection):

當機體與病原菌相互作用過程中,暫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病原菌潛伏在病灶內或某些特殊組織中,一旦機體免疫力低下,潛伏的病原菌大量生長繁殖而引發(fā)疾病。如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類型1.隱性感染(亞臨床感染):感染的類型493.顯性感染:

機體抗感染免疫力較弱,或侵入的病原菌毒力強、數量多,或機體抗感染免疫力相對較弱。以致機體的組織細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出現一系列明顯臨床癥狀。(1)根據病情緩急分:急性感染(acuteinfection)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2)根據感染部位分為:局部感染(localinfection)

全身感染(systemicinfection)毒血癥(toxemia)菌血癥(bacteremia)敗血癥(septicemia)膿毒血癥(pyemia)內毒素血癥(endotoxemia)3.顯性感染:50毒血癥:病原菌在宿主機體局部組織生長繁殖不進入血流,但其產生的外毒素進入血流并損傷易感的組織和細胞,導致特殊的毒性癥狀。----白喉、破傷風等。內毒素血癥:陰性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崩解后釋放出大量內毒素,或病灶中死亡后釋放的內毒素進入血液,引起內毒素血癥。菌血癥:病原菌由原發(fā)部位一時性或間斷性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敗血癥: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大量繁殖,產生內或外毒素等毒性物質,引起全身中毒癥狀。膿毒血癥:化膿性細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并通過血液循環(huán)向全身擴散,產生新的化膿性病灶?!夺t(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514.帶菌狀態(tài):

機體在顯性感染或隱性感染后,病原菌并未及時消失,而在體內繼續(xù)留存一定時間并不斷向體外排菌,與機體免疫力處于相對平衡狀態(tài),稱之為帶菌狀態(tài)。處于帶菌狀態(tài)的人稱為帶菌者。4.帶菌狀態(tài):52《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53第四節(jié)機體的抗感染免疫第四節(jié)機體的抗感染免疫54 非特異性免疫 機體的抗菌免疫 特異性免疫抗菌免疫是指機體抵御細菌感染的能力。 非特異性免疫抗菌免疫是指機體抵御細菌感染的能力。55固有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天然免疫)

人類在長期種系發(fā)育和進化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一些防御致病菌等抗原的功能。

適應性免疫(特異性免疫、獲得性免疫)

個體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與致病菌及其毒性代謝產物等抗原分子接觸后產生的一系列免疫防御功能。固有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天然免疫)56一、非特異性免疫一、非特異性免疫57《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58(二)吞噬細胞1、種類小吞噬細胞:指中性粒細胞,血流中僅10小時左右入組織→壽命1~3天。大吞噬細胞:血液中單核細胞和組織中的巨噬細胞?!鷺嫵蓡魏送淌杉毎到y(tǒng)。(二)吞噬細胞1、種類59吞噬和殺菌過程

接觸吞入殺滅(消化)吞噬、吞飲吞噬和殺菌過程接觸吞噬、吞飲603、吞噬作用的后果:

1)完全吞噬:細菌被吞噬后5—10分鐘內死亡,30—60分鐘內被消化分解(化膿性球菌)等。2)不完全吞噬:

結核桿菌,布氏桿菌,軍團菌、麻風分枝桿菌等胞內菌不僅不被殺死,甚至在胞內生長繁殖,隨之擴散。3)在吞噬過程中,吞噬細胞所產生的酶也可破壞鄰近的正常組織,造成其損傷和發(fā)生炎癥反應。3、吞噬作用的后果:1)完全吞噬:61

(三)體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質1、補體:正常人和哺乳動物血清中的一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酶原狀態(tài)---激活---發(fā)揮殺滅作用)

2、溶菌酶:主要源于呑噬細胞,是一種低分子堿性蛋白,廣泛存在于機體正常組織和體液中。(在特異性的抗體參與下,溶菌酶也能破壞革蘭氏陰性菌)3、防御素:是一類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其作用主是殺滅胞外感染的細菌。4、其它:干擾素、白細胞素等

(三)體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質1、補體:正常人和哺乳動物血清中62又稱后天性免疫或獲得性免疫,它有明顯的針對性記憶,再次接觸相同的抗原可使免疫效應增強。 胞外菌感染的免疫特異性免疫 胞內菌感染的免疫二、特異性免疫

又稱后天性免疫或獲得性免疫,它有明顯的針對性記憶,再次631、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是由B淋巴細胞介導的通過產生抗體而發(fā)揮效應的免疫應答。

是指由特異性抗體起主要作用的免疫應答,主要針對胞外寄生菌和毒素。

IgG類抗體有調理作用 抗毒素有中和作用特異性抗體的作用 SIgA阻擋作用 IgM、IgG有激活補體作用1、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IgG類抗體64胞外菌:寄居在宿主細胞外的組織間隙和血液、組織液和淋巴液中的細菌。大多數致病菌屬胞外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志賀菌、霍亂弧菌、白喉棒狀桿菌、破傷風桿菌等??拱饩腥镜闹饕康模簹缂毦?、中和毒素。胞外菌感染的免疫胞外菌:胞外菌感染的免疫652、胞內菌感染的免疫:

是由T細胞介導的通過產生效應T細胞及細胞因子而發(fā)揮效應的免疫應答。是以T細胞為主的免疫應答;主要針對胞內寄生菌、病毒、真菌感染。(1)CTL:主要功能特異性直接殺傷靶細胞(2)CD4+Th細胞:主要功能活化吞噬細胞

2、胞內菌感染的免疫:是由T細胞介導的通過產66《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67《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68《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69[小結]掌握正常菌群、機會性致病菌、菌群失調、菌群失調癥的概念及機會性致病菌的致病條件。掌握細菌的致病性、毒力的概念及毒力的物質基礎,全身性感染的類型。熟悉感染來源和途徑。了解機體抗細菌免疫,醫(yī)院感染。[小結]掌握正常菌群、機會性致病菌、菌群失調、菌群失調癥的概70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與免疫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與免疫71何謂感染(傳染)指外源或內源性細菌在宿主體內的生活中與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和較量,并導致不同程度的病理損傷的過程。何謂感染(傳染)指外源或內源性細菌在宿主體內的生活中與宿主72第一節(jié)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第一節(jié)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73第一節(jié)細菌的分布一、細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數量來源感染途徑土壤較多與肥沃程度有關排泄物動物尸體等傷口、接觸創(chuàng)傷感染等水源較多與水質有關土壤排泄物消化道消化道疾病等空氣較少土壤塵埃唾液、飛沫呼吸道呼吸道疾病等第一節(jié)細菌的分布一、細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數量來源感染途徑土壤74二、細菌在正常人體的分布:人體正常菌群:

在正常人的體表和與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著不同種類和數量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通常對人體無害,為人體正常微生物群,通稱正常菌群。(正常人體的血液、內臟、骨骼、肌肉等部位是無菌的。)二、細菌在正常人體的分布:人體正常菌群:75人體常見的正常菌群

部位主要菌群皮膚葡萄球菌、類白喉棒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丙酸桿菌、白假絲酵

母菌、非致病性分枝桿菌。

口腔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奈瑟菌、乳桿菌、類

白喉棒狀桿菌、放線菌、螺旋體、白假絲酵母菌、梭菌。

鼻咽腔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奈瑟菌、類桿菌。

外耳道葡萄球菌、類白喉棒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非致病性分枝桿菌。

眼結膜葡萄球菌、干燥棒狀桿菌、類白喉棒狀桿菌。

胃一般無菌

腸道大腸埃希菌、產氣腸桿菌、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葡萄球菌、

腸球菌、類桿菌、產氣莢膜梭菌、破傷風梭菌、雙歧桿菌、乳桿

菌、白假絲酵母菌

尿道葡萄球菌、類白喉棒狀桿菌、非致病性分枝桿菌。

陰道乳桿菌、大腸埃希菌、類白喉棒狀桿菌、白假絲酵母菌。人體常見的正常菌群部位76三、人體正常菌群及其意義參與三、人體正常菌群及其意義參與77條件致病菌:在正常情況下,正常菌群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但在特定條件下,正常菌群與機體之間的這種生態(tài)平衡可被破壞而引起疾病,這些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稱條件致病菌或機會致病菌。寄居部位改變機體免疫功能低下使用藥物不當菌群失調條件致病菌:在正常情況下,正常菌群具有相對穩(wěn)78菌群失調及菌群失調癥:

菌群失調是指由于某種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種類、數量和比例發(fā)生較大的改變,導致機體微生態(tài)失去平衡。因嚴重菌群失調而使宿主發(fā)生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引起二重感染。則稱為菌群失調癥。菌群失調及菌群失調癥:79醫(yī)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又稱醫(yī)院內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或醫(yī)院內獲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指病人在入院時沒有發(fā)生此病的感染、亦不處于潛伏期,而在醫(yī)院內發(fā)生的感染,廣義上指醫(yī)院內各類人群(工作人員等)所獲得的感染。特點:地點、時間、排除情況(入院前)醫(yī)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80感染部位常見的微生物呼吸道感染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桿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呼吸道病毒泌尿道感染大腸桿菌、腸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白假絲酵母菌、克雷伯菌、沙雷菌、變形桿菌切口感染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腸桿菌屬、變形桿菌、無芽胞厭氧菌胃腸道感染沙門菌、志賀菌、病毒醫(yī)院感染中常見的微生物金黃色葡萄球菌(35.5%)綠膿假單胞菌(25%)克雷伯菌(11.8%)大腸桿菌(10.3%)感染部位常見的微生物呼吸道感染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81致病性:細菌引起宿主疾病的性能,質的概念。毒力:致病菌的致病性強弱程度,量的概念。

一般用半數致死量/半數感染量(LD50/ID50)作為測定毒力的指標。

第二節(jié)細菌的致病性致病性:細菌引起宿主疾病的性能,質的概念。第二節(jié)細菌的致病82毒力(virulence)毒力

致病菌的致病性強弱程度(量)。半數致死量(LD50)半數感染量(ID50)

在一定時間內,通過一定途徑,能使一定體重或年齡的某種動物半數死亡或感染所需要的最小細菌數或毒素量。構成病原菌毒力的物質基礎主要包括侵襲力和毒素。毒力(virulence)毒力致病菌的致病性強弱83

菌體表面結構:莢膜、微莢膜、侵襲力菌毛等粘附因子侵襲性物質:侵襲性酶類

外毒素毒素內毒素毒力的組成:一、細菌的毒力

84(一)侵襲力(invasiveness)定義:指致病菌突破宿主的防御機制,侵入宿主生理內環(huán)境中,定植、繁殖和擴散的能力。侵襲力與細菌菌體表面結構和侵襲性物質相關。

1)菌體表面結構2)侵襲性物質

(一)侵襲力(invasiveness)定義:851、菌體表面結構1)菌毛黏附素:由細菌的菌毛分泌,存在于菌毛頂端如:大腸埃希菌的定植因子抗原、淋病奈瑟菌的菌毛黏附素。2)非菌毛黏附素:為細菌表面的某些成分,如革蘭陽性菌細胞壁的成分和革蘭陰性菌的外膜蛋白,如A群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細胞壁上的脂磷壁酸(LTA)等。

黏附素特異性受體接合(1)黏附素:是細菌表面與黏附相關的蛋白質。1、菌體表面結構1)菌毛黏附素:86(2)莢膜、微莢膜

細菌的莢膜和微莢膜本身沒有毒性,但具有抗吞噬和抗有害物質的殺傷作用,從而增強細菌的侵襲力。莢膜在細菌的免疫逃逸現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炭疽桿菌、肺炎鏈球菌莢膜;A群鏈球菌的M蛋白、傷寒沙門菌的Vi抗原、大腸埃希菌的K抗原等都是構成微莢膜的組分。(2)莢膜、微莢膜

細菌的莢膜和微莢膜本身沒有毒性,但具有抗872、侵襲性物質

細菌由侵入的部位向組織擴散時,常產生一些對宿主細胞有損傷作用的侵襲性物質。如:葡萄球菌凝固酶、A群鏈球菌透明質酸酶、鏈激酶、DNA酶等。2、侵襲性物質細菌由侵入的部位向88(二)毒素(toxin)毒素是細菌在生長繁殖中產生和釋放的毒性成分??芍苯踊蜷g接損傷宿主細胞、組織和器官。分為外毒素(exotoxin)和內毒素(endotoxin),其來源、性質和作用不同。(二)毒素(toxin)毒素是細菌在生891、外毒素(1)來源:主要為G+菌:破傷風梭菌、肉毒梭菌、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次要為G-菌:痢疾桿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綠膿桿菌、產毒型大腸埃希菌

多數外毒素由細菌分泌到細胞外,少數細菌(志賀氏菌和產毒型大腸埃希菌)的外毒素由細菌裂解后才釋放到細胞外。1、外毒素(1)來源:90肉毒毒素最強——神經毒素1mg能殺死2億只小鼠,毒性比KCN大1萬倍。

破傷風痙攣毒素——神經毒素阻斷上下神經元之間正常抑制性沖動傳遞,導致骨骼肌強直性痙攣。2)毒性作用強,并對組織有一定選擇性1)大多數外毒素是蛋白質(2)特點:肉毒毒素最強——神經毒素2)毒性作用強,并對組織有一定選擇性91《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92

破傷風痙攣毒素60℃20分鐘白喉毒素58~60℃1~2小時葡萄球菌腸毒素100℃30分鐘3)對理化因素不穩(wěn)定,多數不耐熱:4)抗原性強,可脫毒制成類毒素

人工方法(0.3~0.4%甲醛)處理脫毒,保留抗原性成類毒素;注入機體后,可刺激機體產生抗毒素,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如:破傷風抗毒素(TAT)破傷風痙攣毒素60℃93按其對宿主細胞的親和性及作用方式分為:神經毒素:破傷風痙攣毒素、肉毒毒素細胞毒素:白喉毒素、致熱外毒素(A群鏈球菌)腸毒素:

霍亂腸毒素、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5)分類:按其對宿主細胞的親和性及作用方式分為:5)分類:942、內毒素(endotoxin)(1)來源:是G-菌細胞壁外膜中的脂多糖(LPS),螺旋體、立克次體等胞壁中也具有內毒素樣物質。菌體死亡破裂或人工裂解后釋放

2、內毒素(endotoxin)(1)來源:95脂質雙層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由脂質A, 核心多糖和特異性多糖組成脂質A:內毒素生物活性主要組分,無種屬特異性核心多糖:有屬特異性特異性多糖:G-菌的菌體抗原(O抗原)

有種特異性脂質雙層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96①產生于G-菌,G+菌不存在。

②理化因素穩(wěn)定,耐熱

100℃1小時不破壞,需160℃2~4小時③毒性弱,無選擇性

毒性和生物活性單位:脂質A

④抗原性弱,不能脫毒成類毒素內毒素注入機體亦產生的相應抗體,但中和內毒素作用很弱。(2)特點:①產生于G-菌,G+菌不存在。(2)特97①發(fā)熱反應:級微量內毒素入血即可引起發(fā)熱反應②白細胞反應內毒素→WBC↓↑(LPS誘生中性粒C釋放因子→骨髓→中性粒C↑)

例外的是傷寒桿菌感染后WBC↓③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3)致病作用:不同細菌大致相同①發(fā)熱反應:級微量內毒素入血即可引起發(fā)熱反應(3)致病作用98《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99《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100《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101《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102《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103《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104④內毒素血癥與休克:當血液中有大量G—生長繁殖時,或病灶中的細菌釋放大量內毒素進入血循環(huán)時,宿主機體可出現內毒素血癥??梢鹞⒀h(huán)衰竭和低血壓為特征的內毒素休克。④內毒素血癥與休克:105外毒素與內毒素的主要區(qū)別區(qū)別外毒素內毒素來源G+菌與部分G-G-菌存在部位分泌到菌外,少數是崩解釋出細胞壁組分,菌裂解后釋出化學成分蛋白質脂多糖穩(wěn)定性60~80℃,30分鐘

160℃,2~4小時

作用方式與受體結合刺激細胞分泌細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質毒性作用強,對組織器官有選擇性,引起特殊臨床表現較弱,引起發(fā)熱、白細胞增多、內毒素血癥、休克、DIC抗原性強,刺激機體產生抗毒素;脫毒形成類毒素弱,抗體作用弱,不形成類毒素外毒素與內毒素的主要區(qū)別區(qū)別外毒素內毒素來源G+菌與106與細菌的毒力成反比例毒力越強,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越小毒力越弱,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越大與細菌的毒力密切相關;毒力強則所需菌量少,反之則多。二、細菌侵入的數量三、細菌侵入門戶

細菌需要通過特定途徑侵入宿主器官和細胞引起感染。與細菌的毒力成反比例毒力越強,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越小107第三節(jié)感染的來源與發(fā)展第三節(jié)感染的來源與發(fā)展108 外源性感染引起感染病原體的來源不同 內源性感染 社會感染感染發(fā)生場所不同 醫(yī)院感染感染的來源 外源性感染感染的來源109感染的來源:外源性感染(exogenousinfection):傳染源來自體外而引起的感染。傳染源:病人、帶菌者、帶菌動物傳播途徑: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創(chuàng)傷、節(jié)肢動物媒介、血液、多途徑感染(結核)內源性感染(endogenousinfection):體內正常菌群轉化為條件致病菌、某些曾感染過而潛伏下來的病原菌的再次感染。傳染源來自自身的感染。感染的來源:110醫(yī)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又稱醫(yī)院內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或醫(yī)院內獲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指病人在入院時沒有發(fā)生此病的感染、亦不處于潛伏期,而在醫(yī)院內發(fā)生的感染,廣義上指醫(yī)院內各類人群(工作人員等)所獲得的感染。特點:地點、時間、排除情況(入院前)醫(yī)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111現狀及危害性全球感染率為3~20%,我國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約為500萬例/年,感染率約為4.6%,其中醫(yī)院死亡病人中,約1/3~1/4直接死于醫(yī)院感染。

醫(yī)院感染與醫(yī)院相依并存。隨著患者免疫力的下降,條件致病菌感染率的增加;現代診斷和治療手段的不斷提高,尤其是侵入性醫(yī)療設備和抗菌藥物及免疫抑制劑的廣泛使用,醫(yī)院感染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各級醫(yī)院面臨的突出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現狀及危害性112胃插管術胃插管術113氣管插管術氣管插管術114感染部位常見的微生物呼吸道感染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桿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呼吸道病毒泌尿道感染大腸桿菌、腸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白假絲酵母菌、克雷伯菌、沙雷菌、變形桿菌切口感染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腸桿菌屬、變形桿菌、無芽胞厭氧菌胃腸道感染沙門菌、志賀菌、病毒醫(yī)院感染中常見的微生物金黃色葡萄球菌(35.5%)綠膿假單胞菌(25%)克雷伯菌(11.8%)大腸桿菌(10.3%)感染部位常見的微生物呼吸道感染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115二、感染的傳播方式與途徑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接觸感染創(chuàng)傷感染節(jié)肢動物感染二、感染的傳播方式與途徑呼吸道感染116三、感染類型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是宿主體和致病菌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根據兩者力量對比,感染類型可分為:

不感染 隱性感染 潛伏感染 顯性感染 帶菌狀態(tài)

三、感染類型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是117《醫(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細菌的感染和免疫1181.隱性感染(亞臨床感染):

機體抗感染免疫力較強,或侵入的病原菌數量少、毒力較弱,病原菌感染后對機體的損害較輕,不出現或僅出現不明顯的臨床癥狀。2.潛伏感染(latentinfection):

當機體與病原菌相互作用過程中,暫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病原菌潛伏在病灶內或某些特殊組織中,一旦機體免疫力低下,潛伏的病原菌大量生長繁殖而引發(fā)疾病。如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類型1.隱性感染(亞臨床感染):感染的類型1193.顯性感染:

機體抗感染免疫力較弱,或侵入的病原菌毒力強、數量多,或機體抗感染免疫力相對較弱。以致機體的組織細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出現一系列明顯臨床癥狀。(1)根據病情緩急分:急性感染(acuteinfection)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2)根據感染部位分為:局部感染(localinfection)

全身感染(systemicinfection)毒血癥(toxemia)菌血癥(bacteremia)敗血癥(septicemia)膿毒血癥(pyemia)內毒素血癥(endotoxemia)3.顯性感染:120毒血癥:病原菌在宿主機體局部組織生長繁殖不進入血流,但其產生的外毒素進入血流并損傷易感的組織和細胞,導致特殊的毒性癥狀。----白喉、破傷風等。內毒素血癥:陰性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崩解后釋放出大量內毒素,或病灶中死亡后釋放的內毒素進入血液,引起內毒素血癥。菌血癥:病原菌由原發(fā)部位一時性或間斷性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敗血癥: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大量繁殖,產生內或外毒素等毒性物質,引起全身中毒癥狀。膿毒血癥:化膿性細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并通過血液循環(huán)向全身擴散,產生新的化膿性病灶?!夺t(yī)學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課件第十三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