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 力與運動含答案_第1頁
專題一 力與運動含答案_第2頁
專題一 力與運動含答案_第3頁
專題一 力與運動含答案_第4頁
專題一 力與運動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力與直線運動》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記一記]1.勻變速直線運動(1)定義:沿著一條直線,且加速度不變的運動。(2)分類:①勻加速直線運動,a與v0方向相同。②勻減速直線運動,a與v0方向相反。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1)速度公式:v=v0+at。(2)位移公式:x=v0t+eq\f(1,2)at2。(3)速度位移關(guān)系式:v2-veq\o\al(2,0)=2ax。1.(2011天津理綜卷第3題)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guān)系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則改質(zhì)點(D)A.第1s內(nèi)的位移是5mB.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鄰的1s內(nèi)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內(nèi)的速度增量都是2m/s2.(2013高考廣東理綜第13題)某航母跑道長為200m,飛機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為6m/s2,起飛需要的最低速度為50m/s.那么,飛機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彈射系統(tǒng)獲得的最小初速度為(B)A.5m/sB.10m/sC.15m/sD.20m/s3.一輛汽車在筆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駛,司機看見紅色交通信號燈便踩下制動器,此后汽車開始減速,設汽車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為5m/s2。(1)開始制動后2s時,汽車的速度為多大?(2)前2s內(nèi)汽車行駛了多少距離?(3)從開始制動到完全停止,汽車行駛了多少距離?解析:(1)設v0方向為正方向,由題意得v0=72km/h=20m/s,a=-5m/s2,t=2s根據(jù)公式v=v0+at,可得2s時的速度v2=(20-2×5)m/s=10m/s(2)根據(jù)公式x=v0t+eq\f(1,2)at2可得前2s內(nèi)汽車行駛的距離x1=[20×2+eq\f(1,2)×(-5)×22]m=30m。(3)汽車停止即速度vt=0根據(jù)公式v2-veq\o\al(2,0)=2ax,可得從開始制動到完全停止4、質(zhì)點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在第1s內(nèi)位移為6m,停止運動前的最后1s內(nèi)位移為2m,求:(1)在整個減速運動過程中質(zhì)點的位移大?。?2)整個減速過程共用的時間。[審題指導](1)質(zhì)點勻減速直線運動到停止可看做初速度為零的反向勻加速直線運動。(2)應用位移公式時注意v0與a的符號。[嘗試解題](1)設質(zhì)點的初速度為v0,加速度大小為a,由題意可得:v0·t1-eq\f(1,2)ateq\o\al(2,1)=6meq\f(1,2)ateq\o\al(2,2)=2m,t1=t2=1s可解得:v0=8m/s,a=4m/s2故x總=eq\f(v\o\al(2,0),2a)=8m。(2)由v=v0-at,得:t=eq\f(v0-v,a)=2s。[答案](1)8m(2)2s5.(15分)(2013全國高考大綱版理綜第24題)一客運列車勻速行駛,其車輪在軌道間的接縫處會產(chǎn)生周期性的撞擊。坐在該客車中的某旅客測得從第1次到第16次撞擊聲之間的時間間隔為10.0s。在相鄰的平行車道上有一列貨車,當該旅客經(jīng)過貨車車尾時,火車恰好從靜止開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車行進方向運動。該旅客在此后的20.0s內(nèi),看到恰好有30節(jié)貨車車廂被他連續(xù)超過。已知每根軌道的長度為25.0m,每節(jié)貨車車廂的長度為16.0m,貨車車廂間距忽略不計。求(1)客車運行的速度大小;(2)貨車運行加速度的大小。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兩個重要推論(1)Δx=aT2,即任意相鄰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之差相等??梢酝茝V到xm-xn=(m-n)aT2。(2)v=eq\f(v0+vt,2),某段時間的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該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v=eq\r(\f(v\o\al(2,0)+v\o\al(2,t),2)),某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不等于該段位移內(nèi)的平均速度??梢宰C明,無論勻加速還是勻減速,都有v<v。2.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幾個重要結(jié)論(1)1T末,2T末,3T末……瞬時速度之比為:v1∶v2∶v3∶…∶vn=1∶2∶3∶…∶n。(2)1T內(nèi),2T內(nèi),3T內(nèi)……位移之比為:x1∶x2∶x3∶…∶xn=1∶22∶32∶…∶n2。(3)第一個T內(nèi),第二個T內(nèi),第三個T內(nèi),…,第N個T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xⅠ∶xⅡ∶xⅢ∶…∶xN=1∶3∶5∶…∶(2n-1)。(4)通過連續(xù)相等的位移所用時間之比為:t1∶t2∶t3∶…∶tn=1∶(eq\r(2)-1)∶(eq\r(3)-eq\r(2))∶…∶(eq\r(n)-eq\r(n-1))。練習:1.(2012·佛山一模)如圖所示,一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若到達B點時速度為v,到達C點時速度為2v,則xAB∶xBC等于()A.1∶1 B.1∶2C.1∶3 D.1∶4解析:選C由v=at,vB=v,vC=2v可知,tAB=tBC,又vA=0,故xAB∶xBC=1∶3。C正確。2.某乘客用手表估測火車的加速度,他先觀測3分鐘,發(fā)現(xiàn)火車前進了540m;隔3分鐘后又觀測1分鐘,發(fā)現(xiàn)火車前進了360m,若火車在這7分鐘內(nèi)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這列火車加速度大小為()A.0.03m/s2 B.0.01m/s2C.0.5m/s2 D.0.6m/s2解析:選B火車在1.5分鐘時的速度:v1.5=eq\f(540,3×60)m/s=3m/s,火車在6.5分鐘時的速度v6.5=eq\f(360,1×60)m/s=6m/sa=eq\f(v6.5-v1.5,6.5-1.5×60)m/s2=0.01m/s2。3、某人欲估算飛機著陸時的速度,他假設飛機停止運動前在平直跑道上做勻減速運動,飛機在跑道上滑行的距離為s,從著陸到停下來所用的時間為t,則飛機著陸時的速度為(B)(vAC=)A.B.C.D.到之間的某個值4、一騎自行車的人由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他在第1s內(nèi),第2s內(nèi),第3s內(nèi),第4s內(nèi),通過的距離分別是1m,2m,3m,4m.。關(guān)于這個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4s末的瞬時速度為2.5m/s B.4s初的瞬時速度為2.5m/sC.前4s的平均速度為4.0m/s D.第4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4.0m/s5、關(guān)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自由落體運動是豎直方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B.前3s豎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滿足x1∶x2∶x3=1∶4∶9的運動一定是自由落體運動C.自由落體運動在開始的連續(xù)三個2s內(nèi)的位移之比是1∶3∶5D.自由落體運動在開始的連續(xù)三個2s末的速度之比是1∶2∶3解析自由落體運動是豎直方向上初速度v0=0,a=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滿足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故A、C、D均正確.對B項,平拋運動也滿足,故B選項錯誤.(利用結(jié)論巧解)答案B6、如圖所示,小球從豎直磚墻某位置靜止釋放,用頻閃照相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圖中1、2、3、4、5…所示小球運動過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均為T,每塊磚的厚度為d。根據(jù)圖中的信息,下列判斷錯誤的是()12453A.位置“1”是小球釋放的初始位置12453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為EQ\F(d,T2)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為EQ\F(7d,2T)7.(2011·安徽高考)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時間為t1,緊接著通過下一段位移Δx所用時間為t2。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A.eq\f(2Δxt1-t2,t1t2t1+t2) B.eq\f(Δxt1-t2,t1t2t1+t2)C.eq\f(2Δxt1+t2,t1t2t1-t2) D.eq\f(Δxt1+t2,t1t2t1-t2)解析:選A8、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途中用了6s時間經(jīng)過A、B兩根電桿,已知A、B間的距離為60m,車經(jīng)過B時的速度為15m/s,則( )A.經(jīng)過A桿時速度為5m/s B.車的加速度為15m/s2C.車從出發(fā)到B桿所用時間為9s D.從出發(fā)點到A桿的距離是7.5m答案:ACD(點撥:,,9、一顆子彈沿水平方向垂直穿過三塊緊挨著的木板后,穿出時,子彈速度幾乎為零.設子彈在木板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不變,若三塊木板厚度相等,則子彈依次穿過三塊木板的時間之比t1:t2:t3=________;若子彈穿過三塊木板的時間相等,則三塊木板厚度之比d1:d2:d3=__________答案:;5:3:1(點撥:把此運動由運動的可逆性看成是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運動,則相等位移的時間比為,相等時間位移比為1:3:5,再把運動重新看成勻減速運動,即得解),, 10.如圖所示,小滑塊在較長的斜面頂端,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向下滑,在到達底端前1s內(nèi),所滑過的距離為eq\f(7,15)L,其中L為斜面長,則(1)小滑塊在斜面上滑行的時間為多少?(2)小滑塊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v是多少?(3)斜面的長度L是多少?解析:a=2m/s2,v0=2m/seq\f(7L,15)=v1×1+eq\f(1,2)a×12①v1=v0+at②eq\f(8L,15)=v0t+eq\f(1,2)at2③①②③聯(lián)立得t=2s,L=15m小滑塊在斜面上滑行的時間t總=t+1s=3s到達斜面底端時v=v0+at總=8m/s。答案:(1)3s(2)8m/s(3)15m三、兩類勻減速直線運動問題的區(qū)別(1)剎車類問題:指勻減速到速度為零后即停止運動,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時要注意確定其實際運動時間。如果問題涉及最后階段(到停止運動)的運動,可把該階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為零、加速度不變的勻加速直線運動。(2)雙向可逆類: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點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勻加速下滑,全過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變,故求解時可對全過程列式,但必須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負號及物理意義。1、(2012·合肥模擬)飛機著陸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其著陸速度為60m/s,求:(1)它著陸后12s內(nèi)滑行的位移x;(2)整個減速過程的平均速度(用兩種方法求解);(3)靜止前4s內(nèi)飛機滑行的位移x′。[審題指導](1)確定飛機滑行的總時間。(2)判斷飛機著陸后12s內(nèi)的運動規(guī)律。[嘗試解題](1)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有a=-6m/s2飛機在地面滑行最長時間t=eq\f(Δv,a)=eq\f(0-60,-6)s=10s所以飛機12s內(nèi)滑行的位移等于10s內(nèi)滑行的位移由v2-veq\o\al(2,0)=2ax可得x=eq\f(-v\o\al(2,0),2a)=eq\f(-602,2×-6)m=300m。(2)法一:eq\x\to(v)=eq\f(vt+v0,2)=eq\f(0+60,2)m/s=30m/s法二:eq\x\to(v)=eq\f(Δx,Δt)=eq\f(300,10)m/s=30m/s。(3)可看成反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x′=eq\f(1,2)at2=eq\f(1,2)×6×42m=48m。[答案](1)300m(2)30m/s(3)48m2、汽車剎車后開始做勻減速運動,第1s內(nèi)和第2s內(nèi)的位移分別為3m和2m,那么從2s末開始,汽車還能繼續(xù)向前滑行的最大距離是().A.1.5m B.1.25m C.1.125m D.1m解析由平均速度可求0.5s、1.5s時的速度分別為3m/s和2m/s,得a=-1m/s2.由v=v0+at得v0=3.5m/s,共運動3.5s,2s末后汽車還能運動1.5s,由x=at2得x=1.125m.答案C四、多階段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1、在一次救災活動中,一輛救災汽車由靜止開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剛運動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滾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緊急剎車,勻減速運動經(jīng)4s停在巨石前.則關(guān)于汽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速、減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a1∶a2等于2∶1B.加速、減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等于1∶1C.加速、減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等于2∶1D.加速、減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不等于1∶2解析汽車由靜止運動8s,又經(jīng)4s停止,加速階段的末速度與減速階段的初速度相等,由v=at,知a1t1=a2t2,=,A錯、D錯,又由v2=2ax知a1x1=a2x2,==,C對,由=知,v1∶v2=1∶1,B對.答案BC2、一輛汽車從靜止開始勻加速開出,然后保持勻速運動,最后勻減速運動,直到停止,下表給出了不同時刻汽車的速度:時刻/s1.02.03.05.07.09.510.5速度/m·s-1369121293(2)汽車從開出到停止總共經(jīng)歷的時間是多少?(3)汽車通過的總路程是多少?答案(1)是不相等(2)11s(3)96m3.(2007·全國理綜1)甲、乙兩運動員在訓練交接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甲經(jīng)短距離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從起跑后到接棒前的運動是勻加速的。為了確定乙起跑的時機,需在接力區(qū)前適當?shù)奈恢迷O置標記。在某次練習中,甲在接力區(qū)前S0=13.5m處作了標記,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標記時向乙發(fā)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區(qū)的前端聽到口令時起跑,并恰好在速度達到與甲相同時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區(qū)的長度為L=20m。求:(1)此次練習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時乙離接力區(qū)末端的距離。所以乙離接力區(qū)末端的距離為?s=20-13.5=6.5m.4、(2013·杭州質(zhì)檢)溫州機場大道某路口,有按倒計時顯示的時間顯示燈。有一輛汽車在平直路面上正以36km/h的速度朝該路口停車線勻速前行,在車頭前端離停車線70m處司機看到前方綠燈剛好顯示“5”。交通規(guī)則規(guī)定:綠燈結(jié)束時車頭已越過停車線的汽車允許通過。(1)若不考慮該路段的限速,司機的反應時間為1s,司機想在剩余時間內(nèi)使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以通過停車線,則汽車的加速度至少多大?(2)若該路段限速60km/h,司機的反應時間為1s,司機反應過來后汽車先以2m/s2的加速度沿直線加速3s,為了防止超速,司機在加速結(jié)束時立即踩剎車使汽車做勻減速直行,結(jié)果車頭前端與停車線相齊時剛好停下,求剎車后汽車加速度的大小(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解析:(1)司機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位移x1=v0t1=10m加速過程t2=5s-t1=4s70m-x1=v0t2+eq\f(1,2)a1teq\o\al(2,2)代入數(shù)據(jù)得:a1=2.5m/s2(2)汽車加速結(jié)束時通過的位移x2=v0t1+v0t3+eq\f(1,2)a2teq\o\al(2,3)=10m+10×3m+eq\f(1,2)×2×32m=49m此時車頭前端離停車線的距離為x3=70m-x2=21m此時速度為vt=v0+a2t3=(10+2×3)m/s=16m/s勻減速過程中有2a3x3=veq\o\al(2,t)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a3=eq\f(128,21)m/s2=6.1m/s2五、自由落體運動與豎直上拋運動自由落體運動:1.概念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2.運動特點(1)初速度為零。(2)加速度大小等于g,加速度的方向豎直向下。3.運動規(guī)律(1)速度公式:v=gt。(2)位移公式:h=eq\f(1,2)gt2。(3)速度位移關(guān)系式:v2=2gh。豎直上拋運動:1.定義將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2.特點上升過程是加速度為g的勻減速直線運動;下落過程是自由落體運動。3.規(guī)律(1)速度公式:v=v0-gt。(2)位移公式:h=v0t-eq\f(1,2)gt2。(3)速度-位移關(guān)系式:v2-veq\o\al(2,0)=-2gh。(4)上升的最大高度H=eq\f(v\o\al(2,0),2g)。(5)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時:t=eq\f(v0,g)。研究方法:1.豎直上拋運動的研究方法豎直上拋運動的實質(zhì)是加速度恒為g的勻變速運動,處理時可采用兩種方法:(1)分段法:將全程分為兩個階段,即上升過程的勻減速階段和下落過程的自由落體階段。(2)全程法:將全過程視為初速度為v0,加速度a=-g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必須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習慣上取v0的方向為正方向,則v>0時,物體正在上升;v<0時,物體正在下降;h>0時,物體在拋出點上方;h<0時,物體在拋出點下方。2.豎直上拋運動的對稱性(1)時間的對稱性:①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所用時間與物體從最高點落回到原拋出點所用時間相等,即t上=t下=eq\f(v0,g)。②物體在上升過程中從某點到達最高點所用的時間和從最高點落回該點所用的時間相等。(2)速度的對稱性:①物體上拋時的初速度與物體又落回原拋出點時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②物體在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經(jīng)過同一個位置時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能量的對稱性:豎直上拋運動物體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經(jīng)過同一位置時的動能、重力勢能及機械能分別相等。1.如圖所示是木星的一個衛(wèi)星——木衛(wèi)1上面的珞璣火山噴發(fā)的情景,圖片中的英文單詞Eruption意思是“火山噴發(fā)”。經(jīng)觀測火山噴發(fā)出巖塊上升高度可達250km,每一塊石頭的留空時間為1000s。已知在距離木衛(wèi)1表面幾百千米的范圍內(nèi),木衛(wèi)1的重力加速度g木衛(wèi)可視為常數(shù),而且在木衛(wèi)1上沒有大氣。則據(jù)此可求出g木衛(wèi)與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g=10m/s2)的關(guān)系是()A.g木衛(wèi)=g B.g木衛(wèi)=eq\f(1,2)gC.g木衛(wèi)=eq\f(1,5)g D.g木衛(wèi)=eq\f(1,20)g解析:選C一塊石頭的留空時間為1000s,石頭上升或下落時間為500s,根據(jù)h=eq\f(1,2)g木衛(wèi)t2,解得g木衛(wèi)=2m/s2,C正確。2.以35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小球到最大高度時的速度為0B.小球到最大高度時的加速度為0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為61.25mD.小球上升階段所用的時間為3.5s解析:選ACD3、一個物體從某一高度做自由落體運動,已知它第一秒內(nèi)的位移恰為它最后一秒內(nèi)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則它開始下落時距地面的高度為()A.5mB.11.25mC.20mD.31.25m4.蹦床運動要求運動員在一張繃緊的彈性網(wǎng)上蹦起、騰空并做空中運動。為了測量運動員躍起的高度,訓練時可在彈性網(wǎng)上安裝壓力傳感器,利用傳感器記錄彈性網(wǎng)所受的壓力,并在計算機上作出壓力—時間圖象,假如作出的圖象如圖所示。設運動員在空中運動時可視為質(zhì)點,則運動員躍起的最大高度是(g取10m/s2)()A.1.8m B.3.6mC.5.0m D.7.2m解析:選C由題圖可知運動員在空中的時間t=2.0s,故運動員躍起的最大高度Hm=eq\f(1,2)g(eq\f(t,2))2=5.0m,C正確。5.某物體以3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5s內(nèi)物體的()A.路程為65mB.位移大小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為10m/sD.平均速度大小為13m/s,方向向上解析:選AB初速度為30m/s,只需3s即可上升到最高點,上升高度為h1=eq\f(v\o\al(2,0),2g)=45m,再自由下落2s,下降高度為h2=eq\f(1,2)×10×22m=20m,故路程為65m,A對;此時離拋出點高25m,故位移大小為25m,方向豎直向上,B對;此時速度為v=10×2m/s=20m/s,方向向下,速度改變量大小為50m/s,C錯;平均速度為eq\x\to(v)=eq\f(25,5)m/s=5m/s,D錯。6.(2012·天津統(tǒng)考)一條懸鏈長7.2m,從懸點處斷開,使其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則整條懸鏈通過懸點正下方12.8m處的一點所需的時間是(g取10m/s2)()A.0.3s B.0.54sC.0.7s D.1.2s解析:選B7、王兵同學利用數(shù)碼相機連拍功能記錄運動會上女子跳水比賽中運動員在10m跳臺跳水的全過程。所拍攝的第一張照片恰為她們起跳的瞬間,第四張如圖甲,王兵同學認為這時她們處在最高點,第十九張如圖乙,她們正好身體豎直、雙手剛剛觸及水面。查閱資料得知相機每秒連拍10張。設起跳時重心離臺面及觸水時重心離水面的距離相等。由以上材料:(1)估算運動員的起跳速度大小;(2)分析第四張照片是在最高點嗎?如果不是,此時重心是處于上升階段還是下降階段?(1)由題意可知,相機連拍周期T=eq\f(1,10)s=0.1s,運動員從起跳到雙手觸水的總時間t=18T=1.8s。設起跳速度大小為v0,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則:-10=v0t-eq\f(1,2)gt2,解得:v0=3.4m/s(2)上升時間t1=eq\f(0-v0,-g)=0.34s。而拍第四張照片是在0.3s時,所以此時運動員還處于上升階段。[答案](1)3.4m/s(2)不是,重心處于上升階段六、運動的圖像問題、追及與相遇1、.s-t圖象與v-t圖象的比較如圖1中和下表是形狀一樣的圖線在s-t圖象與v-t圖象中的比較.如圖1中如圖1中s-t圖v-t圖eq\o\ac(○,1)表示eq\o\ac(○,1)表示物體eq\o\ac(○,2)表示eq\o\ac(○,2)表示物體做eq\o\ac(○,3)表示eq\o\ac(○,3)表示物體eq\o\ac(○,4)表示eq\o\ac(○,4)表示物體做初速度為eq\o\ac(○,5)交點的縱坐標表示eq\o\ac(○,5)交點的縱坐標表示eq\o\ac(○,6)t1時間內(nèi)物體位移為eq\o\ac(○,6)t1時刻物體速度為(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質(zhì)點在0~t1時間內(nèi)的位移)1、

龜兔賽跑的故事流傳至今,按照龜兔賽跑的故事情節(jié),兔子和烏龜?shù)奈灰茍D象如下圖所示,下列關(guān)于兔子和烏龜?shù)倪\動正確的是(

)兔子和烏龜是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fā)的B.烏龜一直做勻加速運動,兔子先加速后勻速再加速C.驕傲的兔子在T4時刻發(fā)現(xiàn)落后奮力追趕,但由于速度比烏龜?shù)乃俣刃。€是讓烏龜先到達預定位移S3D.在0~T5時間內(nèi),烏龜?shù)钠骄俣缺韧米拥钠骄俣却?、.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物體相對于同一參考系的x-t圖像。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兩物體的出發(fā)點相距x0B.甲、乙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C.甲物體比乙物體早出發(fā)的時間為t1D.甲、乙兩物體向同方向運動3、如圖所示為甲、乙、丙3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s-t圖象,比較前5s內(nèi)3個物體的平均速度V甲V乙V丙;比較前10s內(nèi)3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有:V甲V乙V丙。平均速率V甲V乙V丙(均填”>“、”=“或”<“)4、如圖所示為甲、乙、丙3個物體在同一坐標系中運動的軌跡圖象,比較前10s內(nèi)3個物體的路程s甲s乙s丙,位移x甲x乙x丙;比較前10s內(nèi)3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有: V甲V乙V丙平均速率V甲V乙V丙(均填”>“、”=“或”<“)yyXxXx第4題第5題第4題第5題第3題第3題5、一物體沿直線運動,其速度圖象如圖所示,該物體第3s內(nèi)的加速度為________m/s2,第6s的加速度為_________m/s2,物體在8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________m,8s內(nèi)物體的位移為______m6、一質(zhì)點的s-t圖象如圖所示,能正確表示該質(zhì)點的速度v與時間t的圖象是()tvv0tOvt7、如圖所示為初速度v0沿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圖象,其末速度為vt,在時間tvv0tOvtA.>,A隨時間減小B.=,A恒定C.<,A隨時間減小D.無法確定8、下列所給的質(zhì)點位移圖象和速度圖象中能反映運動質(zhì)點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9、如圖所示的位移(x)-時間(t)圖象和速度(v)-時間(t)圖象中給出四條圖線,甲、乙、丙、丁代表四輛車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運動的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車做直線運動,乙車做曲線運動B.0~t1時間內(nèi),甲車通過的路程大于乙車通過的路程C.0~t2時間內(nèi),丙、丁兩車在t2時刻相距最遠D.0~t2時間內(nèi),丙、丁兩車的平均速度相等10、汽車由靜止開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0~50s內(nèi)汽車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下面的有關(guān)說法中正確的是()A.汽車行駛的最大速度為20m/sB.汽車在40~50s內(nèi)的速度方向和0~10s內(nèi)的速度方向相反C.汽車在50s末的速度為零D.在0~50s內(nèi)汽車行駛的總位移為900m解析:選A由題中加速度圖象可知前10s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中間30s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后10s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得vm=a1t1=20m/s,A正確;50s末的速度為v=(20-1×10)m/s=10m/s,故B、C錯誤;在0~50s內(nèi)汽車行駛的總位移為850m,D錯誤。11、一宇宙空間探測器從某一星球的表面垂直升空,宇宙空間探測器升空到某一高度時,發(fā)動機突然關(guān)閉,如圖表示其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求探測器在該行星表面能達到的最大高度.(已知tA=9s,tB=25s,tC=45s)答案800m12、公共汽車由停車站從靜止出發(fā)以2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這時一輛載重汽車從后面超過公共汽車,載重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前進.問:經(jīng)過多長時間公共汽車能追上載重汽車?在追上前經(jīng)過多長時間兩車相距最遠,相距最遠時兩車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答案10s5s25m甲、乙兩汽車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勻速運動,速度均為16m/s.在前面的甲車緊急剎車,加速度為a1=3m/s2,乙車由于司機的反應時間為0.5s而晚剎車,已知乙的加速度為a2=4m/s2,為了確保乙車不與甲車相撞,原來至少應保持多大的車距?答案1.5m14、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輛小車從靜止開始以1m/s2的加速度前進,有一人在車后與車相距s0=25m處,同時開始以6m/s的速度勻速追車,人與車前進方向相同,則人能否追上車?若追不上,求人與車的最小距離.答案人追不上車7m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一)、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F=ma、加速度的定義式為a=理解1.關(guān)于牛頓第二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F=ma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B.某一瞬時的加速度,只能由這一瞬時的外力決定,而與這一瞬時之前或之后的外力無關(guān)C.在公式F=ma中,若F為合力,則a等于作用在該物體上的每一個力產(chǎn)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D.物體的運動方向一定與物體所受合力的方向一致2、關(guān)于速度、加速度、合力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原來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受到水平推力的瞬間,物體立刻獲得加速度B.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力的方向總是一致的,但與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在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中,速度、加速度與合力的方向總是一致的D.合力變小,物體的速度一定變小3、在平直軌道上運動的車廂中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拴著一個小球,彈簧處于自然長度,如圖所示,當旅客看到彈簧的長度變長時,火車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是()A.火車向右運動,速度在增加中B.火車向右運動,速度在減小中C.火車向左運動,速度在增加中D.火車向左運動,速度在減小中4、關(guān)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間的關(guān)系,正確的是()A.物體的速度越大,則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B.物體的速度為零,則加速度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為零C.物體的速度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D.物體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為零(二)、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與應用①瞬時性:加速度與力同時變化,同時存在,同時消失。

②矢量性:任意時刻物體加速度與合力方向相同。

③獨立性:每個力獨立產(chǎn)生一個加速度,合力產(chǎn)生加速度即分力加速度的矢量和。

1、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的小球用水平彈簧系住,并用傾角為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木板AB突然向下撤離的瞬間,小球的加速度為()AB30AB300A.0B.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下C.大小為,方向垂直木板向下D.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右mM2.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輕質(zhì)彈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拴一個質(zhì)量為mmMA.gB.(M-m)G/mC.0D.(M+m)g/m3、如圖所示,A、B兩小球分別連在彈簧兩端,B端用細線固定在傾角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計彈簧質(zhì)量,在線被剪斷瞬間,A、B兩球的加速度分別為A.都等于B.和0C.和0D.0和4.如圖,質(zhì)量為m的物體A放置在質(zhì)量為M的物體B上,B與彈簧相連,它們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簡諧振動,振動過程中A、B之間無相對運動,設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當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為x時,A、B間摩擦力的大小等于A.0 B.kxC.()kx D.()kx5、木塊A、B分別重50N和60N,它們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25。夾在A、B之間的輕彈簧被壓縮了2cm,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400N/m。系統(tǒng)置于水平地面上靜止不動。現(xiàn)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塊B上,如圖所示。力F作用后()A.木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B.木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C.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D.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6、跨過定滑輪的繩的一端掛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圖5-2-7所示.已知人的質(zhì)量為70ks,吊板的質(zhì)量為10kg,繩及定滑輪的質(zhì)量、滑輪的摩擦均可不計.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當人以440N的力拉繩時,人與吊板的加速a和人對吊板的壓力F分別為A.a(chǎn)=1.0m/s2,F(xiàn)=260NB.a(chǎn)=1.0m/s2,F(xiàn)=330NC.a(chǎn)=3.0m/s2,F(xiàn)=110ND.a(chǎn)=3.0m/s2,F(xiàn)=50N**B指導:設人的質(zhì)量為M,吊板的質(zhì)量為m,繩子的拉力為T,先對入板整體分析得加速度:再對入單獨分析有:T—F—Mg=Ma代入數(shù)據(jù),求得F=330N所以B7..(2012·江蘇物理)如圖所示,一夾子夾住木塊,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夾子和木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m和M,夾子與木塊兩側(cè)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均為f。若木塊不滑動,力F的最大值是A.B.C.-(m+M)gD.+(m+M)g8、如圖所示,五塊完全相同的木塊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與地面間的摩擦不計.當用力F推木塊1使它們共同加速運動時,第2塊木塊對第3塊木塊的推力為______.9、如圖所示,一人坐在小車的水平臺面上,用水平力拉繞過定滑輪的細繩,使人和車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運動,水平地面光滑()A.若人的質(zhì)量大于車的質(zhì)量,則車對人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若人的質(zhì)量小于車的質(zhì)量,則車對人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若人的質(zhì)量等于車的質(zhì)量,則車對人的摩擦力為零D.不管人、車的質(zhì)量關(guān)系如何,則車對人的摩擦力都為零01020O01020O標尺滑桿滑塊A.方向向左,大小為B.方向向右,大小為C.方向向左,大小為D.方向向右,大小為11、(2011北京理綜卷第18題)“蹦極”就是跳躍者把一端固定的長彈性繩綁在踝關(guān)節(jié)處,從幾十米高處跳下的一種極限運動。某人做蹦極運動,所受繩子拉力F的上部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將蹦極過程近似為在豎直方向的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據(jù)圖可知,此人在蹦極過程中最大加速度約為A.gB.2gC.3gD.4g12、如圖所示,如圖所示,輕彈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個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接觸彈簧后把彈簧壓縮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這一全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球剛接觸彈簧瞬間速度最大B.從小球接觸彈簧起加速度變?yōu)樨Q直向上C.從小球接觸彈簧到到達最低點,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D.從小球接觸彈簧到到達最低點,小球的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13、如圖6-2-8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楔形木塊A,其斜面傾角為a,一質(zhì)量為m的木塊B放在A的斜面上.現(xiàn)對A施以水平推力F,恰使B與A不發(fā)生相對滑動,忽略一切摩擦,則B對A的壓力大小為A.mgcosaB.**BD指導:對B:FNcos=mg,F(xiàn)sin=ma,對AB整體:FN=mg/cosa;FN=mF/(m+M)sina14、如圖,m和M保持相對靜止,一起沿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下滑,則M和m間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八、運動學與動力學問題1、(2013全國新課標理綜II第14題)一物塊靜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從某時刻開始,物塊受到一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設物塊與桌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以a表示物塊的加速度大小,F(xiàn)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確描述F與a之間關(guān)系的圖象是(C)2、(2012·江蘇物理)將一只皮球豎直向上拋出,皮球運動時受到空氣阻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繪皮球在上升過程中加速度大小a與時間t關(guān)系的圖象,可能正確的是3、(2011新課標卷)如圖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m1的足夠長的木板,其上疊放一質(zhì)量為m2的木塊?,F(xiàn)假定木塊和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相等?,F(xiàn)給木塊施加一隨時間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數(shù)),木板和木塊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變化的圖線正確的是4、(2010·山東理綜)如圖所示,物體沿斜面由靜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離后停止,物體與斜面和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斜面與水平面平滑連接.下圖中v、a、f和s分別表示物體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下圖中正確的是().5、(2011·上海單科,19)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體,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線運動,其vt圖線如圖所示,則().A.在0~t1秒內(nèi),外力F大小不斷增大B.在t1時刻,外力F為零C.在t1~t2秒內(nèi),外力F大小可能不斷減小D.在t1~t2秒內(nèi),外力F大小可能先減小后增大6、(2009年廣東)建筑工人用圖2所示的定滑輪裝置運送建筑材料。質(zhì)量為7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過定滑輪將20.0kg的建筑材料以0.500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繩子和定滑輪的質(zhì)量及定滑輪的摩擦,則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g取10m/s2。)A.510NB.490NC.890ND.910N7、(2004高考重慶理綜21題)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塊,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2所示,物塊的速度v和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3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由此兩圖線可以求得物塊的質(zhì)量m和物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分別為(A)m=0.5kg,μ=0.4m=1.5kg,μ=2/15m=0.5kg,μ=0.2m=1kg,μ=0.28、(2013高考浙江理綜第19題)如圖所示,總質(zhì)量為460kg的熱氣球,從地面剛開始豎直上升時的加速度為0.5m/s2,當熱氣球上升到180m時,以5m/s的速度向上勻速運動。若離開地面后熱氣球所受浮力保持不變,上升過程中熱氣球總質(zhì)量不變,重力加速度g=10m/s2。關(guān)于熱氣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A.所受浮力大小為4830NB.加速上升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保持不變C.從地面開始上升10s后的速度大小為5m/sD.以5m/s勻速上升時所受空氣阻力大小為230N9.如圖,m1=m2=100g,α=370,固定斜面與m1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m2離地面面0.5m。(1)m1、m2由靜止開始運動,分析各自的受力;(2)計算m2多長時間后落地?落地時m1、m2的速度大小各為多少?m1αm2(3)當mm1αm2(4)計算m1還能向上滑行的距離(斜面足夠長,m1不會和滑輪相碰)。 10.(2005全國理綜3)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有兩個用輕質(zhì)彈簧相連接的物塊A、B.它們的質(zhì)量分別為mA、mB,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C為一固定擋板。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F(xiàn)開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塊A使之向上運動,求物塊B剛要離開C時物塊A的加速度a和從開始到此時物塊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為g。CCθAB11.(2013全國新課標理綜II第25題)(18分)一長木板在水平面上運動,在t=0時刻將一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塊輕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已知物塊與木板的質(zhì)量相等,物塊與木板間及木板與地面間均有摩擦,物塊與木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且物塊始終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