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的三個自我理論與自我心理療法(孟剛)_第1頁
強迫癥的三個自我理論與自我心理療法(孟剛)_第2頁
強迫癥的三個自我理論與自我心理療法(孟剛)_第3頁
強迫癥的三個自我理論與自我心理療法(孟剛)_第4頁
強迫癥的三個自我理論與自我心理療法(孟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17強迫癥的三個自我理論與自我心理療法主講:孟剛概述:治療強迫癥的理論和方法有很多,咨詢師也有很多,但強迫癥并非是由某種理論和方法,或由某個咨詢師治療好的,真正的痊愈是由患者自己完成的。所謂治療,其實就是幫助患者認識強迫、理解強迫,然后以正確的態(tài)度和適當?shù)姆椒▽Υ龔娖群吞幚韽娖鹊倪^程,換句話說,就是真實我的成長過程。三個自我理論及自我心理療法就是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理論和方法之一。第一章三個自我理論見三個自我理論及自我心理療法圖(附后)。真實我是一個人真實的人格。受精卵攜帶著父母的遺傳基因,出生后個體經(jīng)過后天的社會化過程,逐漸形成了對環(huán)境的自動自發(fā)的反應模式。真實我是本我與超我的整合,是一個人成長經(jīng)歷的縮影,反映了他身體的和心理的真實。你一路走到現(xiàn)在,你就是現(xiàn)在的樣子,而不是別的樣子。真實我是個體在“無我”狀態(tài)時,所有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經(jīng)過“情感內(nèi)化”的原則而形成的一種自動自發(fā)的選擇模式?,F(xiàn)實我是正在思考著和行為著的個體,現(xiàn)實我是主體的自我,是行為的執(zhí)行者。理想我是在個體的自我覺醒后,通過想象設計的、并加以追逐的理想人格模式,并通過意識的指令對現(xiàn)實我施加影響。理想我是虛幻出來的人格,想象出來的樣子,一般是在青春期自我意識覺醒后才出現(xiàn)的。理想是一個人通過努力要達到的目標,真實我是在實現(xiàn)理想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真實的樣子,理想我是基于對真實我的不滿,在頭腦中想象出來并加以追逐的樣子。舉例來說,爬到山頂是理想,爬山的時候汗流浹背、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是真實我,而健步如飛如履平地的樣子是理想我。第二章強迫癥形成與發(fā)展機制癥狀的根源是恐懼,形成和發(fā)展的動力是焦慮。真實我內(nèi)部的原發(fā)性恐懼和焦慮不足以導致強迫癥,癥狀是在理想我對真實我的壓制排斥所造成的繼發(fā)性恐懼焦慮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恐懼,是專橫的大人制造的虛擬牢獄;強迫,是可憐的孩子所玩的辛酸游戲。1、恐懼在哪里: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实墼凇榜R”上,你可以把他拉下來,可是恐懼在哪里,你怎么能把恐懼趕走?把皇帝拉下馬是目標和理想,把恐懼趕走是理想我。把皇帝拉下馬肯定有恐懼,追求理想追求卓越肯定有恐懼,這都是自然的和必然的。但追求理想的激情淹沒了恐懼,戰(zhàn)勝了恐懼。千萬不要回頭來對付恐懼,因為恐懼是不可能直接消除掉的,如果你執(zhí)著于先消除恐懼,即先追求理想我,就陷入了自我搏斗的泥潭。2、焦慮的意義:人的心理能量要釋放,自我要成長,這是一種自然的傾向,如果受阻,就會引發(fā)心理上的不適感甚至形成心理障礙。對真實我的長期壓制(在理想我出現(xiàn)之前,這種壓制是無意識的)使心理能量積聚,刺激性事件使心理能量激發(fā)。這股被激發(fā)出來、未經(jīng)釋放的心理能量積聚在胸口,形成一個可以感受到的氣場震蕩,出現(xiàn)嚴重的能量失衡。為了消解多余的能量,個體就產(chǎn)生焦慮,而焦慮是通過制造心理沖突產(chǎn)生的。那么,如何制造心理沖突呢,此時會在頭腦中出現(xiàn)違背自我意愿的念頭、欲望和沖動等,并伴隨相應的情緒反應,由此誘發(fā)出強迫思維!這種強迫性的對立思維,一方面在為令人不快的情緒反應(比如擔憂和恐懼)尋找證據(jù),同時也在為消除這種情緒反應尋找相反的證據(jù),所以難以自拔,痛苦不堪。以上過程已經(jīng)在潛意識形成牢固的連接,幾乎同時發(fā)生,所以很難覺察。由此看出,強迫癥的癥狀盡管表面看起來五花八門,但本質(zhì)上都是對現(xiàn)實困擾的無意識逃避,是獲取虛假的安全感的自我保護措施,是現(xiàn)實利益的替代性或象征性滿足,是真實我被壓抑的吶喊。焦慮是心理能量的一種釋放形式,焦慮是通過心理沖突制造出來的,焦慮出來后,患者因不明白焦慮的意義,難以承受,就試圖通過思考分析、意志克制的手段,或某種儀式化行為加以消除,這意味著強迫癥狀的形成。而癥狀一旦形成,就會影響正常生活,損害社會功能,患者不得不想法設法地去解決癥狀,則又會產(chǎn)生新的焦慮,焦慮的疊加和強化使癥狀長期遷延不褪舉例:小李在與人交往的時候緊張恐懼,感覺自己表現(xiàn)很差,出丑丟人,被別人譏笑輕視。這種感覺令他非常痛苦,逃避令他痛苦的情景當然成為首選,這種選擇可能是無意識的。如果逃避成功,他就是一個社恐患者或抑郁患者。但是,當不能逃避,或不想逃避但又不原意面對這個窘境的時候怎么辦呢?理想我出現(xiàn)了,焦慮出現(xiàn)了,強迫出現(xiàn)了。強迫和焦慮把他從困境中暫時解放出來,把他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他“成功”地保護了自尊心。但這樣一來使他誤以為靠大腦的思維就能解決現(xiàn)實中解決不了的問題,實現(xiàn)現(xiàn)實中實現(xiàn)不了的愿望,接下來他會在現(xiàn)實中遭遇更大的失敗和挫折,而且把自己糟糕的表現(xiàn)怪罪到強迫頭上,而致力于解決自身的問題了。結(jié)果就進入了惡性循環(huán)。由此看來,強迫癥通過焦慮消耗掉積聚的心理能量,從而使患者避免了精神的崩潰,所以我們說,強迫癥與精神分裂的距離最遠。精神分裂是心理能量的象征性釋放,完全切斷了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沉迷于幻想的世界里了??梢?,只要焦慮的意義仍然存在,強迫癥就不會消失,直接跟焦慮對抗是不可能有結(jié)果的。我們?yōu)槭裁匆恢睆娬{(diào)行動,因為只有把注意力轉(zhuǎn)向現(xiàn)實中來,把積聚的心理能量釋放到外部,才能使焦慮喪失其存在的意義,這樣,強迫癥的癥狀就成了了無根之木或無源之水,早晚將枯竭。3、強迫癥的完整定義:所謂強迫癥,完整的定義包括三個部分,稱為癥狀一、癥狀二和癥狀三。癥狀一是指闖入大腦的某些你認為不應該出現(xiàn)或不愿意出現(xiàn)的想法、欲望、圖像、意向或沖動,癥狀二是這些想法、欲望、圖像、意向或沖動導致了你的恐懼、焦慮和痛苦,癥狀三是你試圖通過意志努力、邏輯分析、回避或儀式化行為(包括心理儀式化)來消除恐懼、焦慮和痛苦。4、繼發(fā)性恐懼和焦慮:如上所述,由于患者不能理解和容忍原發(fā)性恐懼焦慮,試圖通過思考分析、意志克制的手段加以消除,也就是理想我對真實我的壓制和排斥,結(jié)果導致對恐懼焦慮的恐懼焦慮,這意味著強迫癥的形成。強迫的特點就是我在書中說的:后悔著你的后悔,憂慮著你的憂慮,恐懼著你的恐懼。舉例:某男孩性格內(nèi)向敏感靦腆,頭腦中常出現(xiàn)性幻想、性欲望或性沖動,擔心被別人看出來(認為是不道德的),在人前表現(xiàn)得恐懼緊張臉紅。這些都屬于其真實我的原發(fā)性反應,所產(chǎn)生的恐懼和焦慮是適度的、短暫的,但當他受到某種刺激,比如當眾出丑,或被心儀的女孩拒絕,就會產(chǎn)生心理痛苦。痛苦之余,他開始反思、批判和否定自我,同時理想我出現(xiàn)了:認為自己應該是落落大方、風流倜儻、舉止瀟灑、鎮(zhèn)靜自若、富有魅力的人,而且必須表現(xiàn)得落落大方、風流倜儻、舉止瀟灑、鎮(zhèn)靜自若、富有魅力。對理想我的追逐總是失敗,結(jié)果導致更多的幻想,更嚴重的恐懼和焦慮,他極力壓制、分析、回避和消除這些現(xiàn)象,在這個過程中強迫癥就不知不覺地形成了。理想我對真實我的壓制,壓制的是真實我的自然反應或表現(xiàn),比如爬山時汗流浹背、上氣不接下氣樣子,過獨木橋時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樣子,與人交往時的緊張、恐懼和手足無措的樣子等等。一句話,因?qū)φ鎸嵨以愀獾臓顟B(tài)不滿而實施打壓,導致繼發(fā)性負面情緒的出現(xiàn),如自責、后悔、憂慮、恐懼等。過獨木橋:甲乙丙三個人。甲從容而瀟灑地過去了,乙小心翼翼地過去了。丙的真實我是乙,理想我是甲,他不想像乙那樣小心翼翼,而要求自己必須像甲那樣過獨木橋。但是,丙剛走幾步就雙腿打顫,嚇出一身冷汗。他進不敢進,退又不甘心(怕人恥笑)。他開始自責、悔恨和憂慮,各種負面情緒糾纏著他(主要是焦慮把他牢牢捆綁住了)。但他仍要掩飾,于是跟自己玩起了強迫的把戲,開始在頭腦中反復思考如何能像甲那樣從容瀟灑地過獨木橋,這就形成了一種強迫思維的習慣,并泛化到其他方面,在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在頭腦中反復思考對策,由于找不到完美的答案,再加上總是在行動中失敗,就陷入無窮的自責和焦慮之中。為了緩解和消除這種難受的感覺,強迫行為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癥狀發(fā)作時,闖入大腦的想法、圖像、欲望或沖動好比拉響了火災的警報,但這是一個虛假的警報,因為控制中心的警報器出現(xiàn)了故障,其實沒有火災發(fā)生。警報響起時,正常人也會嚇一跳,但弄清楚真實情況后,心里就踏實了,不過虛驚一場。但強迫患者則不同,他們不尊重事實,即便看到根本沒有火災,也不會解除警報,導致持續(xù)的恐懼焦慮,他們想證明、確定或避免火災以后也不會發(fā)生,這就會形成強迫思維,他們還試圖通過各種辦法消除恐懼焦慮,這就形成了強迫行為。他們掉進了“萬一”這個強迫的陷阱里了!吸引力法則:自我總是吸引與其振動頻率相似的事物,如恐懼吸引恐懼,憤怒吸引憤怒,愛吸引愛。原理如下:任何事物都像一枚硬幣,一體兩面,正面是陽,代表優(yōu)點、優(yōu)勢和一切積極的東西,反面是陰,代表缺點、缺陷和一切消極的東西。陰陽相對,不可分割。強迫者常犯的錯誤是追求完美和絕對,不能容忍并刻意掩蓋或消除消極的一面??桃庋谏w或消除消極的一面,就是對消極一面的持續(xù)關(guān)注和聚焦,結(jié)果反而使負性感覺增強,等于是患者自己把消極的東西吸引過來了。比如你想努力忘記一個人,反而把他記得越牢了。其實,我們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消除那些消極的、負面的東西,但我們可以通過積極的思維和行為,把硬幣的正面吸過來,所以你看到的都是積極的東西了。這就是“正念常相繼,無心云霧收”的奧秘所在。癥狀是真實我的表達:大家想象,你的現(xiàn)實我是一個大人了,而你的真實我仍然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強迫癥的癥狀是真實我的表達,是安全需要和叛逆需要的表達,不斷向現(xiàn)實我發(fā)出警告,提出抗議。提醒我們:再也不能虧待和委屈真實我這個可憐的孩子了!強迫癥的癥狀為什么那么奇怪甚至荒唐,因為奇怪荒唐才能引起你的注意,起到信號和警告的作用。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似乎專門跟大人唱反調(diào),明知你對也不聽你的,沒什么道理好講,因為他與你爭的根本不是誰對誰錯,而是一種獨立的人格尊嚴。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見怪不怪了,我們就知道應該如何對待真實我這個孩子了。第三章自我心理療法一、概述:自我治療強迫癥的奧秘,歸納為16個字:一手接納,一手行動;分離內(nèi)觀,聚焦當下。在宏觀上,一手接納,一手行動;在微觀上,分離內(nèi)觀,聚焦當下。知道、悟到和做到這16個字,就成功了。在宏觀上,要一手接納,一手行動,這是生活的基本態(tài)度。要充分地了解、理解、尊重、寬容和接納真實的自我。簡單講,你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你不可能是你“應該”的樣子,或“必須”的樣子。應該或必須的樣子是理想我,是虛幻不實的。要樹立目標,堅持行動,凡事盡力而為,結(jié)果順其自然。即不管你的狀態(tài)如何,表現(xiàn)如何,結(jié)果如何,只要盡力去做就行了,能做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不要苛求或勉強。請記住,只有行動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感覺新經(jīng)驗,癥狀才能蛻變,性格才能改善,真實我才能成長。在微觀上,要分離內(nèi)觀,聚焦當下,這是處理癥狀的基本方法。當癥狀來的時候,要及時覺察,并從中分離出來,阻止癥狀三(強迫行為)、接受癥狀二(恐懼和焦慮)、內(nèi)觀癥狀一(強迫觀念)。內(nèi)觀癥狀一,接受癥狀二,要點是不壓制不回避不分析。內(nèi)觀頭腦中的念頭來來去去,感受和承受胸口(心頭)氣血或能量的震蕩,堅持不壓制不回避不分析的原則,即對念頭的來去和氣血的震蕩不附加任何意義,堅持有意注意在當下的事情上。還是應了那句話“正念常相繼,無心云霧收”:主動去想去做強迫之外的當下的事情,不管妄念和情緒的干擾。二、自我心理療法三步曲——認知、接納、行動認知——實現(xiàn)兩個轉(zhuǎn)換實現(xiàn)觀念層面即意識層面的改變真實我整體包括其癥狀(癥狀一、癥狀二、癥狀三)微觀接納(方法)——當下、當下、當下阻止癥狀三 接受癥狀二內(nèi)觀癥狀一行動——以必死的信念迎怕而上實現(xiàn)感覺層面即潛意識層面的改變宏觀接納(態(tài)度)——無條件接納真實我1、認知: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怕什么,為什么怕,真的有那么可怕嗎?我內(nèi)心真正的愿望和需要是什么,我的理想和目標是什么,我的優(yōu)點和優(yōu)勢是什么,我的缺點和局限是什么?強迫癥難逃一個“怕”字。怕分為感覺層面的怕和觀念層面的怕,感覺層面的怕是真實的,需要無條件理解和接納,但內(nèi)心的真實不等于現(xiàn)實的真實,把它們等同起來的觀念無疑是虛幻的,需要覺察并看穿這個虛幻性。要知道自己到底怕什么,要真正看穿這個怕的虛幻性,就得接受恐懼、進入恐懼和體驗恐懼。然后建立并保持積極的思維和行動。在認知領(lǐng)悟的基礎上實現(xiàn)以下兩個轉(zhuǎn)換:⑴、從參與者角色轉(zhuǎn)換為觀察者角色。你一直是一個強迫的參與者,不知不覺卷入其中,越陷越深。從現(xiàn)在開始,你要分離出來,從參與者角色變成一個觀察者角色:你的歷史決定了你的現(xiàn)在,你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一切都是歷史的必然,都是有意義的。你在承受強迫的痛苦,但經(jīng)歷了強迫,你會對自己、對人生、對人性、對生命看得更清楚,你會活得更真實更有意義。你不是強迫的參與者,而是一個觀察者,透過強迫的表象,你發(fā)現(xiàn)了真實的自己,你一路走來,你就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而不是別的樣子,將來你強大了,你還是你,而不是別人。⑵、從抗拒者角色轉(zhuǎn)化為行動者角色——即從對理想我的追求轉(zhuǎn)換為對理想的追求。由于過去總是以理想我自居,所以產(chǎn)生強烈的抗拒心理,抗拒的對象正是真實我,試圖通過對真實我的打壓而變成理想我的樣子。強迫者常犯的錯誤是試圖通過追逐理想我來實現(xiàn)理想,方向反了,越努力離目標越遠。正確的做法是,放棄對理想我的追逐,無條件接納真實我,直接去追求理想。記住:既不要通過改變自己的樣子來追求成功,也不要通過追求成功來改變自己的樣子,因為你永遠是你自己。你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你現(xiàn)在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你以后能變成什么樣就是什么樣,你不可能預知和控制以后的樣子,更不可能預知和控制以后的感受和思想,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為此操心。你能做的就是開放地去生活,去奮斗,去實現(xiàn)自己的潛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自我實現(xiàn),或成為你自己。2、接納:在宏觀上建立起無條件接納真實我的態(tài)度,把消極負面的東西放在一邊,保持積極的思維和行動,簡而言之,就是一手接納,一手行動??傊蛹{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你說你接納不了,那就接納這個接納不了,你說你接納了,強迫癥怎么還是不好,那說明你還是沒有真正的接納。認識到哪就做到哪,做到哪就接納到哪,在宏觀上,接納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智慧的心態(tài)。全然的、無條件的接納,暫時做不到,還是會本能性抗拒、壓制、分析或逃避,這也是你的真實我,也得接納,如果你強迫自己接納,因沒有接納就認為好不了了,就像大禍臨頭,這無異于又給自己塑造出一個新的理想我,實際又對真實我形成了打壓。這是一個怪圈和陷阱,千萬警惕!記住,只有不停地去實踐鍛煉,你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質(zhì)才能得到提高,你的缺陷或缺點才能得到補償,除此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生活中的諸多煩惱來自于認識過程離開了當下,不停地回憶、聯(lián)想和分析,而淡化了當下的感知。強迫癥患者的痛苦更是如此,被頭腦中充斥的大量雜念所困擾,難以自拔。比如,注意力指向過去,為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后悔、自責、愧疚和怨恨,并想法設法地彌補,以尋找心理的平衡;注意力指向?qū)?,為還沒有發(fā)生的事情恐懼和憂慮,并反復進行頭腦中的各種設計和應對策略,以追求對結(jié)果的絕對控制。注意力指向現(xiàn)在即當下,信任自己的感知,是一種智慧,也是一門功課,只有活在當下,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超脫。接納過去,接納將來,活在當下。培養(yǎng)宏觀接納的態(tài)度,掌握微觀接納的方法。3、行動:主動去想去做強迫之外的事情,靠行動釋放壓抑的情感能量,使癥狀漸漸失去表達的意義。行動,行動,只有行動才能接近自己的夢想,只有行動帶來的新感覺新體驗才能蛻變掉癥狀,才能使真實我成長。我一直強調(diào)做比怎樣做重要,因為“做”是行動本身,不需要思考,“怎樣做”是方法,是需要用大腦思考的,我們強迫者恰恰是在“怎樣做”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出了問題,還沒有做起來,就反復考慮怎樣做。所以,我們一定要先做起來,至于做的方法,絕對不是憑大腦的空想,而是根據(jù)“做”的感受和經(jīng)驗所進行的自然調(diào)整。三、對癥狀的處理—微觀接納(分離內(nèi)觀,聚焦當下)覺察:癥狀一來馬上覺察。判斷癥狀的標準不是客觀上的,而是主觀上的,即只要某個想法、圖像、意向或沖動給你帶來了恐懼、焦慮和痛苦,而且你急于通過某種方式擺脫的時候,就可以認定是強迫來了。要點:阻止癥狀三,接受癥狀二,內(nèi)觀癥狀一。用心不用腦,要用心去觀察,用毅力去阻斷,不要用腦去思考。重點:對念頭的處理和對情緒的處理。微觀接納是一種即時即地的感知和觀照,沒有思維的參與。有念頭而不糾纏,有情緒而不抗拒。1、主動訓練。目的在于削弱消極的回憶、聯(lián)想和思維,提升對事物的感知力和洞察力,提升行動力。2、實際應對。把訓練的成果應用到對癥狀的實際處理過程中,并逐漸形成一個新的行為習慣。分離內(nèi)觀:你不是你的身體、情緒、欲望和思想,你是屬靈的觀察者。觀察頭腦的欲望和思想,不分析不評判,不壓制不回避。聚焦當下:恐懼、焦慮等情緒在身體上引發(fā)的難受的感覺多出自胸口,全神貫注于此,充分體驗和經(jīng)歷這個感覺,不分析不評判,不壓制不回避。其實,每一個心靈都是一個強大的氣場,但遺憾的是被頭腦的貪嗔妄念所蒙蔽,你靜下心來,專注于胸口那個方寸之地,就會感受到氣場的震蕩波動,你愿意敞開心扉,卸去層層偽裝和面具,把這股能量釋放出來嗎?真實就是力量,真實就是快樂,原理就在這里了。本性或曰自性在哪里,就在那個氣場的中心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nèi)心,心靈。心靈的屬性是愛與接納,沒有分別和對立。唯有心靈才能從根本上治愈心理上的障礙。主動訓練:把強迫觀念調(diào)出來,把恐懼焦慮的情緒調(diào)出來,然后分離內(nèi)觀,眼觀鼻,鼻觀心,注意力(意念)聚焦當下,在這里“當下“指的是鼻根(玄門)或胸口(黃庭)。處理念頭:守住第一道門戶,即把意念集中在鼻根,默念“當下、當下”處理情緒:當?shù)谝坏婪谰€失守,情緒出來的時候,就馬上退到胸口,守住第二道防線,把意念集中在此,默念“當下、當下”最后,情緒消失了,你感受到的只是胸口處氣場的震蕩或能量的波動,你不對念頭或情緒附加任何意義,即不分析不壓制不回避,集中精力去體驗這個震蕩和波動,并不斷默念:當下、當下不管頭腦中出現(xiàn)什么念頭,你都不要管,不管出現(xiàn)什么情緒,也都不要管,你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當下的體驗上。必須體驗到恐懼、焦慮自然衰減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訓練的效果。不斷默念“當下”這個詞,與默念“阿彌陀佛”一樣,其實就是以一念代萬念,自然轉(zhuǎn)移對雜念的關(guān)注,而聚焦當下的體驗。舉例:你頭腦中突然闖入一個念頭“艾滋病”,馬上引起恐懼焦慮,并產(chǎn)生分析或洗手的沖動。此時,要堅決阻止分析或洗手的行為,全神貫注地盯著(內(nèi)觀)“當下”鼻根處(玄門),不分析不評判不壓制。當回憶與臟東西接觸的情景時,默念當下、當下當聯(lián)想以后患艾滋病可怕的情景時,也默念當下、當下一定要避免陷進強迫思維的完美邏輯環(huán)中。如果恐懼焦慮比較強,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胸口處(黃庭),重復上述過程。這樣堅持下去,你會體驗到恐懼焦慮由升到降的全過程,新感覺新經(jīng)驗就產(chǎn)生了。對念頭的處理:你正在上課,突然頭腦中闖入一個念頭“茄子”。茄子就是茄子,不要認為這個念頭有什么不好而加以驅(qū)趕,也不要認為這個念頭很好而進行玩味。然后緊接著出現(xiàn)“吃茄子”“茄子好吃”的念頭,沒關(guān)系,這些都是一些單純的念頭,仍然不要管它。這就叫不糾纏。糾纏是什么,糾纏就是賦予念頭某種意義,就是疑問和解答,是思維過程的展開,比如為什么出現(xiàn)茄子的念頭,為什么要吃茄子,茄子為什么好吃,吃了茄子會怎么樣,等等。只要不糾纏,對它不感興趣,單純的念頭就會像風一樣來去無蹤。而你的有意注意要始終保持在聽課上。注:上課時的“當下”是聽課,主動訓練時的“當下”是鼻根。艾滋病和茄子:作為事實,兩者是不能等同的,但作為念頭,兩者完全可以等同,沒有差別,因為念頭不能等同于事實,在念頭變成事實之前,所有的念頭都可以等同,甚至毫無二致。所以,你現(xiàn)在把闖入腦海的“艾滋病”當作“茄子”就好了,別管它,讓它自生自滅,你該做什么還做什么。闖進腦海的所有念頭,不管多么荒唐、下流、邪惡和不可思議,本質(zhì)上都是“茄子”。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心理學的定義:你對正在做的事情的注意是有意注意,對大腦中出現(xiàn)的雜念、妄念或強迫念頭的注意是無意注意。無意注意只要不去管它,就會自動消失,如果試圖壓制消除或參與進去分析研究,就把無意注意變成了有意注意,等于把雜念抓住了。比如上面那個關(guān)于“茄子”的念頭。正確的做法是繼續(xù)保持有意注意在當下該做的事情上。堅持做當下的事情,有意注意就可能變成無意注意,即形成一種習慣,繼而變成一種特點,以后在做事情的時候,能很快地投入其中了。這就是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心智、心情、心意與心靈:知情意的心理學定義話說有同卵三胞胎,老大叫心智,老二叫心情,老三叫心意,簡稱知、情、意,統(tǒng)稱心理,亦稱真實我。真實我遇到點挫折,老二心情不好了,兄弟三個開始互相埋怨,結(jié)果真實我的表現(xiàn)更差了,心情也更不好了。為了尋找出路,老大心智想象出一個理想我,沒想到引火燒身,致使兄弟三個出現(xiàn)嚴重分裂。最倒霉的還是老二心情。他得不到老大的理解,因為老大心智總是分析和否定他,老三心意迫于老大的權(quán)威,也開始對老二進行壓制,而老二又特別掘,特別逆反,結(jié)果兄弟三個亂成一團,身體似乎也出了毛病。其實最能幫他們的不是虛幻出來的理想我,而是一直扎根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具有高度整合力量的、充滿了愛與寬容的大我,大我的名字叫心靈。心靈大我對他們無條件的愛與接納,使他們重新團結(jié)起來,因為他們同出一源,血肉相連。老大首先做出榜樣,停止了對老二無休止的分析批判,老三也受到感染,再也不對老二進行打壓了,老二心情漸漸好起來,配合老大老三攜手對外,為了他們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在行動的過程中,老二心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解和尊重,為老大心智和老三心意源源不斷地提供行動的動力。老大的思維越來越清晰了,老三的意志越來越堅定了,老二的情緒也越來越好了。真實我在成長壯大,再沒有任何因素能攪亂心智、心情和心意,他們在當下的行動中,感受到高度的自我一致性和同一性。注:老二心情最真實,只有他不會欺騙你。人就是活一種心情而已。實際應對:經(jīng)過反復訓練,在實際應對的時候,默念:當下、當下實際應對的時候,注意力在當下該做的事情上,此時的正念是當下該做的事情。主動去想去做,這就是“正念常相繼”;不要管它,這就是“無心云霧收”。實際應對與主動訓練有所不同,主動訓練要堅決阻止癥狀三,實際應對的時候則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一點。總結(jié):接納真實我原發(fā)性反應,覺察并阻止強迫行為,避免繼發(fā)性負性情緒,有理想有目標,凡事盡力而為,結(jié)果順其自然。這就是自我治療強迫癥的奧秘,歸納為:一手接納,一手行動;分離內(nèi)觀,聚焦當下。強迫癥自我心理療法幾個關(guān)鍵問題的解答1、什么叫宏觀接納?宏觀接納就是全然的、無條件的接納,即對真實我的任何反應、任何表現(xiàn)、任何狀態(tài),包括因做不到接納而產(chǎn)生的自我壓制、排斥、分析、逃避、批判和否定,以及所伴隨的任何負面情緒,都能理解和寬容。全然的、無條件的接納,切斷了思維和情緒的惡性循環(huán),提升了行動的力量。而強求自己接納,將演變成一種新的理想我,實際上又對真實我造成了新的壓制。當我們討厭和批判別人的某些特點或表現(xiàn)時,其實我們內(nèi)心深處也有這樣的傾向,盡管還沒有表現(xiàn)出來,所以說,對別人的看法或態(tài)度,其實是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一種投射。當一個人能夠覺察,敢于暴露、面對和接納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同理心就升起來了,對自己的理解和寬容則會遷移到對別人,那股強迫性的沖動的力量就削弱了。而為了維護完美的理想我形象,不敢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脆弱、沖突和焦慮,不能容忍有可能損害理想我形象的任何外部的和內(nèi)部的刺激和感覺,就會異常敏感和過度防御,由此漸漸陷進強迫的泥沼。。2、什么叫不怕?即理解、承認、面對和承受自己的怕(恐懼感),然后迎怕而上,為所當為。3、強迫念頭和強迫恐懼能消除嗎?不能消除,但可以消失。當你不再試圖用各種方法消除它的時候,它就不知不覺中消失了。千萬不要回頭來對付恐懼,因為恐懼是不可能直接消除掉的,但是,你可以用生命的激情,用自我潛能的發(fā)揮,用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去戰(zhàn)勝它。強迫癥在哪里,恐懼在哪里,不知道,因為它們原本就是虛幻出來的主觀感覺,不要管,不要問,接納它,承受它,向前、向前、向前當曙光出現(xiàn)的時候,黑暗自然消失,當行為改變的時候,性格自然改變。4、強迫行為能控制嗎?能控制。當你用毅力阻止強迫行為,承受焦慮,并且不再為已經(jīng)實施或正在實施的強迫行為自責和煩躁的時候,強迫行為也將漸漸消失。5、什么叫微觀接納?微觀接納是指對雜念和情緒不施加任何分析評判和有意注意的分離內(nèi)觀、聚焦當下的技術(shù),可以使對雜念的無意注意漸漸消失,使起伏波動的情緒漸漸平息,對當下之事的有意注意漸漸轉(zhuǎn)化為無意注意(投入)。6、為什么積極的行動能改善性格蛻變癥狀?積極的行動能使患者的大腦皮層產(chǎn)生新的興奮點,產(chǎn)生新的經(jīng)驗和感覺,從而轉(zhuǎn)移對癥狀的過分關(guān)注,淡化因癥狀而產(chǎn)生的過敏反應。因為強迫是一種內(nèi)在的沖動和力量,這種力量有時非常巨大,掠奪了你的全部感覺,扭曲了你的邏輯思維,使你難以自拔。此時,如果有新刺激出現(xiàn),新感覺產(chǎn)生,比如突然被電擊了一下,那個瞬間強迫就消失了。老虎追著屁股,你也顧不上強迫。平白無故挨了一巴掌,你只有憤怒,也沒有強迫。至親突遭車禍身亡,晴天霹靂,你還有強迫嗎?彩票突然中了一個億,你會暈厥,但不會強迫。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強烈的刺激和感覺很少出現(xiàn),而且即使出現(xiàn)了也會消失,不可能保持持久的新異刺激和感覺。那么,新感覺新經(jīng)驗的產(chǎn)生,只能靠我們堅強的毅力和積極的行動去創(chuàng)造了。盡管每一次新的感覺不是那么強烈,但日積月累就會強大起來,從而蓋過強迫癥的病態(tài)感覺,成為一種自動自發(fā)的習慣反應了,即成為真實我的一部分了。7、為什么說強迫癥是想出來的???因為強迫癥患者的痛苦來自主觀上的回憶、想象、思維的夸張和扭曲,沒有生物學意義上的器質(zhì)性病變。癥狀及帶來的痛苦不是每時每刻都有的,而是關(guān)注的時候有,不關(guān)注的時候沒有,晃晃有,晃晃沒有?;位问峭猎?,一會兒的意思。有個過路人來到路口的水龍頭旁,擰開,不見水流出來,問旁邊的當?shù)厝嗽趺椿厥拢數(shù)厝司驼f:晃晃有,晃晃沒有。過路人一聽,以為水龍頭壞了,就抓住水龍頭使勁搖晃。仍不見水。其實,這不管水龍頭的事,是水壓忽高忽低的原因,導致一會兒有水,一會兒沒水。強迫癥患者腦袋瓜并沒有壞,不需要修,也不需要換,不要晃來晃去。需要的是擺平心態(tài)。那么,如何擺平心態(tài)呢?——看穿,放下,當為,隨緣。8、良好的心態(tài)是什么?看穿世間萬象都有自己發(fā)生和演變的規(guī)律,但萬一和意外永遠存在,你作為千萬人中的一員,身處的境遇不比別人更安全,也不比別人更危險。以科學角度看,一切未經(jīng)證實的現(xiàn)象都是虛幻,以佛學角度看,甚至我們感知到的一切存在物都虛幻不實。一切都會消失,沒有什么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