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學原理知識點-地震災害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2d1efec9cf84922c37f1d7469595cc2/92d1efec9cf84922c37f1d7469595cc21.gif)
![災害學原理知識點-地震災害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2d1efec9cf84922c37f1d7469595cc2/92d1efec9cf84922c37f1d7469595cc22.gif)
![災害學原理知識點-地震災害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2d1efec9cf84922c37f1d7469595cc2/92d1efec9cf84922c37f1d7469595cc23.gif)
![災害學原理知識點-地震災害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2d1efec9cf84922c37f1d7469595cc2/92d1efec9cf84922c37f1d7469595cc24.gif)
![災害學原理知識點-地震災害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2d1efec9cf84922c37f1d7469595cc2/92d1efec9cf84922c37f1d7469595cc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地震災害4.1、地震概述一、地震的基本參數1.地震的定義(掌握)地下某處巖層突然破裂或因巖層突然塌陷、火山突然噴發(fā)等引發(fā)的震動,以波的形式傳到地表引起地面波動;或地下巖層破裂造成地面形變、錯動、開裂,這種地面運動稱為地震。2、地震的幾個基本參數(掌握)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等震線:主震、余震:某地發(fā)生一個較大的地震的時候,在一段時間內,往往會發(fā)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個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后發(fā)生的地震叫余震。3、震級與烈度的關系(表示地震大小通常有哪兩種方法)(掌握)(1)震級和烈度都是表示地震大小的量,但是兩者有很大的不同。(2)震級是表示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的大小的,一個地震只有一個震級。(3)烈度表示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壞的程度,對同一個地震,不同的地區(qū),烈度大小是不一樣的。4、什么是震級?震級與地震釋放能量的關系是什么?(熟悉)(1)地震的震級(magnitude)表示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級大的地震,釋放的能量就多。(2)地震釋放的地震波能量與震級有下列關系(能量以爾格計):震級每大一級,地震的能量就大101.531.6倍。5、地震的矩震級和里氏震級有何不同?(了解)(1)矩震級是根據地震矩公式計算出來的;里氏震級是根據地震儀記錄的地震波幅度進行測定的。(2)對于大多數中等地震,兩種震級基本相同;對于特別大的地震,矩震級比里氏震級描述較好。6、影響烈度的因素(掌握)影響烈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地震參數;場地條件;建筑物質量;人口密度、經濟發(fā)展程度、公民的防災減災意識等等一般來說,震級越大,破壞越大,宏觀震中烈度就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壞越大,烈度越高;震源深度越淺,破壞越大,烈度越高,反之亦然。另外,工程場地條件是軟弱場地還是堅硬場地;建筑物的質量是否合格,是否經過抗震施工:是否屬于抗震設防城市,人口密度大小、公民的防災意識強弱都會影響地震烈度大小。7、地震波的定義,地震波的分類及各自特點。(掌握)(1)地震波是指地震時從震源發(fā)出的,在地球內部和沿地球表面?zhèn)鞑サ牟ā#?)地震波一般可分為體波和面波兩種。體波是在地球內部傳播的彈性波;面波是沿地球表面附近傳播的一種彈性波。(3)體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面波沿界面?zhèn)鞑?;體波比面波傳播速度快,振動幅度較小,振動周期較短8、體波一般分為哪兩種?各有什么特性?(掌握)(1)體波一般分為P波(Primarywaves)和S波(Secondarywaves)。
(2)P波能穿過固態(tài)和液態(tài)的地球介質,S波只能穿過固態(tài)的地球介質;P波引起地面上下顛簸,S波引起地面前后左右晃動P波速度快,S波速度慢;P波振幅小,S波振幅大,破壞力大。9、S波為什么不能在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了解)S波傳播時,質點的運動方向與S波的傳播方向互相垂直,介質中產生剪切應力,由于流體不能承受剪切應力,因此S波不能在液體和氣體中傳播。9、材料題(熟悉)圖STYLEREF1\s2SEQ圖\*ARABIC\s1142006年7月19日10:57:36.8印尼巽他海峽發(fā)生Ms6.0級地震(S6.5°,E105.4°),這是昆明地震臺(KIM,震中距31.6°,方位角355.0°)的實際記錄.縱軸是地震動的位移(單位:微米),橫軸是時間。(1)請在圖2-12中用箭頭標出P波、S波和面波(2)P波、S波有在傳播速度、振動幅度和穿行介質上有什么特性?10、材料分析題(掌握)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多鐘唐山發(fā)生7.8級地震。據一位住在北京經歷了這次地震的地球物理學家回憶說:“那時正好是夏天,天氣出奇的悶熱,難以讓人入睡。我剛躺著一會兒,迷迷糊糊中就覺得床有些大幅度上下跳動,地板甚至整個樓房都發(fā)出“嘎吱”的聲音。我立刻意識到“有大地震發(fā)生了”。長年從事地震工作的我被晃醒后沒有立即下床,而是躺在床上開始數數,“一、二、三,……”,數著數著床的晃動變小了。當數到第二十秒的時候,突然又來了一次大晃動,比第一次更厲害,整個樓層都在忍受劇痛似的“嘩嘩啦”亂響。”回答下列問題:(1)最先到達引起床大幅度上下跳動的地震波是什么波?(縱波P波)(2)20秒后引起地面大幅度晃動的波是什么波(橫波S波)(3)如果兩種波到達的時間相差1秒,代表震中距為8公里的話,請問唐山7.8級地震距離北京有多遠?(160km)(4)唐山地震死亡人數達到24萬人,造成地震災情慘重的原因有哪些?地震震級大、地震發(fā)生在凌晨3點、唐山是不設防城市,建筑物不抗震、防災意識薄弱等11.材料分析題2004年印尼9級地震,幾千公里外的北京記錄到這次地震的地震波:振幅:約2厘米,周期約60秒。為什么這么大的震動,居住在北京的居民沒有感覺?(周期很長的震動人的感覺十分不敏感)(了解)12、地震波有哪些用途?(熟悉)(1)測定地震參數;(2)探測地球的內部結構;(3)監(jiān)測地下核試驗;(4)進行資源勘探(5)監(jiān)測火山噴發(fā)等13、為什么說地震是照亮地球內部的一盞明燈?舉例說明。(熟悉)(1)震源發(fā)出的地震波是唯一能穿透地球內部的波,可帶來大量的地球深部的信息。(2)地震波通過地球介質向各個方向傳播,從而可以在世界各地通過地震儀記錄到。(3)地震學家發(fā)現,大地震發(fā)生后,在距地震震中103o-143o的范圍內記錄不到地震P波。于是他們猜想,地球具有分層結構,地球內部有一個低速的地核,地震P波由于折射,到達不了這個范圍。14、辨析圖2-19中的地震波,回答下列問題:(了解)(1)哪個是天然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哪個是地下核爆產生的地震波?(2)地震波有哪些用途?15、幾個名詞基本烈度:一個地區(qū)的基本烈度是在今后一定時期內,在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受(超越概率為10%)的最大地震烈度。設防烈度:設防烈度取值的標準是基本烈度,就是一個地區(qū)在今后50年期限內,在一般場地條件下超越概率為10%的地震烈度。設計烈度:是指在工程設計中,根據安全和經濟需要加以調整的基本烈度。一般建筑物可采用基本烈度為設計烈度。如遇場地條件不良或建筑物重要性(如水庫大壩、原子能發(fā)電站),可以將場地基本烈度適當地提高作為設計烈度。地震動參數:表征地震引起的地面運動的物理參數,包括峰值、反應譜和持續(xù)時間等。地震動是由震源釋放出來的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運動。它是由不同頻率、不同峰值(或強度)在一個有限時間范圍內的集合。地震動幅值:是地震振動強度的表示,通常以峰值表示的最多,如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是指地震動的最大值。地震動峰值的大小反應了地震過程中某一時刻地震動的最大強度,它直接反映了地震力及其產生的振動能量和引起結構地震變形的大小,是地震對結構影響大小的尺度。以烈度為基礎作為抗震設防標準,往往以相應的與峰值加速度和速度的對應關系:建設部(1992)419號文規(guī)定了烈度為Ⅶ、Ⅷ、Ⅸ、Ⅹ時,設計時取對應的峰值加速度平均值分別為:0.1,0.2,0.4,0.8g。地震反應譜:指在給定的地震輸入下,不同固有周期的地層或結構物將有不同的振動位移反應,這種反應的時程曲線是由多種頻率成分組成的振動曲線叫地震反應譜二、地震的成因1、地震是由地下巖石的突然斷裂而造成的,地球內部的不斷運動造成地殼大規(guī)模變形是地震的根源,沿地震斷裂面的突然滑移是地震波能量輻射的直接原因。2、地震的彈性回跳假說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地震的成因)(了解)(1)由于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在地殼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2)地殼中的巖層在地應力的長期作用下,會發(fā)生傾斜和彎曲。當積累的地應力超過巖層所承受的限度時,巖層便會突然斷裂或錯位,使長期積累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使地面發(fā)生震動,形成地震。當能量釋放完,巖石彈性回調,恢復原來狀態(tài)。(3)地震學家通常用\o"彈性回跳理論"彈性回跳理論來描述地震的成因。3、地震斷層(了解)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fā)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地震斷層是指震源錯動在地表形成的斷層??梢苑譃檎龜鄬?、逆斷層、走滑斷層等。三、地震的類型(了解)構造地震:由構造活動引發(fā)的地震。是破壞力最大,最常見的地震。按照震源的不同深度,通常把地震分為幾類?,哪一種類型的地震破壞力大?(了解)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公里之間;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由于淺源地震能夠產生更大的地球表面的震動,因此,淺源地震的破壞力也最大。按地震大小分一般將小于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大于、等于1級,小于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級,小于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級,小于6級的稱為中強震◢大于、等于6級,小于7級的稱為強震◢大于、等于7級的稱為大地震◢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通常所講的小震、中震、大震分別指的是50年超越概率為63%,10%,2~3%的多遇地震、設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四、地震帶分布1、全球有幾大地震帶?(熟悉)地震主要分布在三個地震帶上。(1)約70%的地震分布在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2)從地中海到喜馬拉雅的歐亞地震帶,其上地震分布的特點是比較分散,約占全球地震的15%左右。(3)沿著各大洋洋中脊分布的洋脊地震帶,約占5%左右。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qū)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qū)是:①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qū),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qū),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qū),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我國的臺灣省位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區(qū)位于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qū)處于相關的地震帶上。2、中國地震活動有什么特點?(掌握)(1)中強地震數量多。(2)地區(qū)分布廣。主要分布在南北地震帶、華北地震帶、青藏高原及其周緣、天山地震帶等。(3)震級高、震源深度淺、破壞性大。4.2地震災害破壞形式及其成災原因1、地震災害的破壞形式(熟悉)2、地震形成災害的原因(掌握)地震效應:在地震影響范圍內,地殼變層出現的各種震害及破壞現象稱為地震效應.慣性效應:地震波引起地面和地面土結構做強迫振動,這種振動產生的慣性力叫地震力。當地震力超過建筑物的承受力時建筑物就會破壞。當地震動的持續(xù)時間長達20-30S以上,或地震動的頻譜與建筑物的自震頻譜特征相近時,震災特別重。地基失效:是指地震時發(fā)生斷層錯動、開裂、地陷、地基不均勻變形及砂土液化等引起的上部結構破壞失穩(wěn)3、砂土液化(了解)地震時飽水的疏松粉、細砂土在瞬間振動作用下突然破壞而呈液態(tài),完全喪失強度和承載能力的現象稱為砂土液化。地基砂土液化可導致建筑物大量沉陷或不均勻沉陷,甚至傾倒,造成極大危害。4、地震災害的特點(掌握)((1)瞬間突發(fā)性(2)破壞的嚴重性(3)災害嚴重化(4)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5)社會影響深遠(6)余震和后續(xù)地震加重破壞(7)防御難度大5、影響地震災害的因素(掌握)(1)地震震級和震源深度(2)場地條件(3)建筑物的質量(是否是豆腐渣工程)(4)地震發(fā)生的時間(白天、夜晚)(5)對地震的防御狀況(是否經過抗震設計施工)4.3減輕地震災害1、20世紀全球發(fā)生的震級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南美洲智利9.5地震,震中烈度達XII度。這次地震還引起了附近的火山噴發(fā),地震引起的海嘯,席卷了整個太平洋地區(qū)。2、有記載以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是1556年陜西華縣大地震,估計死亡人數近八十三萬。3、中國地震現場考察開始于1920年寧夏海原8.5級地震,死亡人數約20萬人;地震預報實踐開始于1966年河北邢臺7.2級地震;中國第一次成功的地震預報是1975遼寧海城7.3級地震;20世紀死人最多的地震,地震預報受到挫折的地震是1976河北唐山7.8級地震;新中國成立以來發(fā)生的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的一次地震是2008年四川汶川8.0級地震4、為什么中國不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國家,但是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呢?(掌握)(1)全世界發(fā)生地震的最多的國家,前三名分別是印度尼西亞、美國和日本,中國大陸最多排第五。(2)對人類造成災害的地震主要發(fā)生在大陸,中國的大陸地震占全球大陸地地震的1/3至1/4。(3)中國是發(fā)展中國家,建筑物質量較差。(4)第三個原因是,在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災害意識差,依賴思想強。5、地震時人員傷亡主要是由建筑物倒塌造成的,高質量的建筑能夠有效地減少人員傷亡。(了解)6、如何修建高質量的抗震建筑(了解)(1)根據地震危險性區(qū)劃,確定建筑物的設防標準。(2)按照建筑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保證建筑物達到設防標準。7、2001年國家頒布的“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的重要思想,我國建筑物抗震設計目標就是保證“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8、在有特殊使用要求和高烈度(VIII,IX)地區(qū)地多層砌體、混凝土框架和抗震墻房屋中可以使用隔震、消能技術。(掌握)9、大陸地震的成因和預報至今仍是世界性的難題。(掌握)10、我國的地震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由誰來發(fā)布?(掌握)(C)A中國地震局B國務院C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各級人民政府D地震預報愛好者11、我國防震減災的指導方針:(掌握)以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12、減輕地震災害的主要措施(熟悉)(1)地震監(jiān)測預報——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2)震害防御——城市建設要有效避開地震活動斷裂(3)震害防御——增強建筑物抗震能力、隔震消能技術的應用(4)地震應急演練——地震來了怎么辦13、地震預警的基本原理地震預警是指突發(fā)性強(大)震已發(fā)生,搶在嚴重災害尚未形成之前發(fā)出警告并采取措施行動。地震預警的原理是:一是利用電磁波與地震波的速度差,二是利用地震P波與S波的速度差來實現地震發(fā)生后的及時預警。14、地震預警與地震預報的區(qū)別地震預警不是通常所說的地震預報,二者的基本區(qū)別是:地震預報是對尚未發(fā)生、但有可能發(fā)生的地震事件事先發(fā)出通告,而地震預警是破壞性地震已經發(fā)生,對即將到來的災害搶先發(fā)出警告并緊急采取行動,防止地震次生災害的發(fā)生。15、地震預報是世界性的科學難題,主要表現在:地球內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頻發(fā)性”;地震物理過程的復雜性。16.當你感到地震時,你應該作什么?不應該作什么?(熟悉)地震時首先保護好頭部(1)住在平房的居民遇到地震時,如室外空曠,應迅速頭頂保護物跑到屋外,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堅固的家具旁。(2)住在樓房的居民,應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開間小的空間避難,也可以躲在內墻根、墻角、堅固的家具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要遠離外墻、門窗和陽臺,不要使用電梯,更不能跳樓。盡快關閉電源、火源。(3)正在室內活動時(上課、工作、游樂等),應迅速抱頭,閉眼,在講臺、課桌、工作臺和辦公桌家具下邊等地方躲避。(4)正在室外活動時,應注意保護頭部,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立交橋,遠離高壓電線及化學、煤氣等工廠或設施。(5)正在野外活動時,應盡量避開山腳、陡崖,以防滾石和滑波,如遇山崩,要向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方向跑。(6)駕車行駛時,應迅速躲開立交橋、陡崖、電線桿等,并盡快選擇空曠處立即停車。(7)被埋壓時,用濕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頭部;盡量活動手和腳,用周圍可搬運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在周圍安靜時或能聽到上面(外面)有人說話時,應敲擊出聲,向外界傳遞信息。17、震后互救的具體方法和要求:(1)弄清面臨險情,自身所處的條件,采取不同的自救措施,爭取盡快脫離危險。(2)被壓埋和阻隔后,要有強烈的求生欲望,要有自救的勇氣和毅力。(3)保持神志清醒。不要睡著,如果身邊還有其他被困者,可以互相說話鼓勵(4)注意保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墻壁,向外界傳遞消息。確定不遠處有人時,再呼救。不要急躁,不要哭喊、唱歌和盲目行動。18、震后互救的具體方法和要求:a.根據房屋居住情況,采取看、喊、聽等方法尋找被埋壓者。b.挖掘時分清哪些是支撐物,哪些是壓埋阻擋物,應保護支撐物,清除埋壓阻擋物。c.挖掘接近人體時,最好用手一點點撥,不可用利器刨挖;先找被埋壓者的頭部,清理口腔、呼吸道異物等措施,按胸、腹、腿的順序將被埋壓者挖出來。d.對不能自行出來的傷員,不得強拉硬拖,先查明傷情,包扎后,再行搬動。e.對營救出的傷員可以給點水,但不能多喝;對長期處在黑暗中的傷員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強光刺激。f.根據傷情采取正確的搬運方法:懷疑傷員有脊柱骨折的,搬動小心,防止脊柱彎曲和扭轉;用硬板擔架搬運,嚴禁人架方式,以免加重骨折或損傷脊髓。g.暫時無力救出的,盡量保持通風,遞送水和食品,尋求幫助再行營救。特別強調的是,救人時要注意安全,不僅注意被救人的安全,而且注意自身的安全,要防止余震造成新的傷亡。海嘯災害第一節(jié)海嘯的物理機制1、什么是波浪?(了解)海水表面的振蕩和起伏,叫做海浪;水體表面的振蕩和起伏叫做波浪2、描述波浪的參數有哪些?(了解)波峰、波谷、波長,波高波浪中最高的地方為波峰,最低的地方叫做波谷。相鄰的波峰(或波谷)之間的距離叫做波長(),波峰與波谷的距離叫做波高。3、為什么說在確定海水運動時,波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了解)這是因為(1)對小波長(例如幾米)的運動,海水的運動基本上局限在海面附近,深處的海水幾乎不運動;(2)而對大波長(例如幾公里或幾十公里)的運動,海面以下的海水幾乎都發(fā)生了整體性的運動。4、什么是淺水波?淺水波有什么特性?(了解)如用H代表海水的深度,代表波長,當>>H時,這種非常長的波長的重力波叫做淺水波。海嘯就是海洋中的淺水波。淺水波有兩個非常顯著的特點。(1)淺水波沒有色散,所有頻率的波都跑的一樣快,傳播時,形狀不會改變;(1)淺水波傳播的速度只與海水深度有關,海水越深,傳播得越快。如用v表示淺水波的傳播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用H表示海水深度,則有:5、海嘯波與普通海浪有何區(qū)別?(了解)風造成的水面波的波長小,周期短,傳播速度慢。但海嘯波的波長長,周期長(可達一小時),傳播速度很快(可達700km/h)。6、海嘯波有什么特點?(熟悉)6、海嘯波在深海和近岸特點的不同。(掌握)深海:波長很長,波速很快,振幅很小,近岸:波長變短,波速變慢,振幅變大。因此在接到海嘯預警信號,航行的船只應該駛向或停留在深海區(qū),不可回港或靠岸。7、什么是海嘯和海嘯災害?(掌握)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噴發(fā)或海底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變化所產生的具有超大波長和周期的大洋行波。當其接近近岸淺水區(qū)時,波速變小,振幅陡漲,有時可達20-30m以上,驟然形成“水墻”,瞬時侵入沿海陸地,造成危害,就形成海嘯災害。8、地震海嘯是怎樣產生的?(了解)(1)大部分的海嘯都產生于深海地震。深海發(fā)生地震時,海底發(fā)生激烈的上下方向的位移,某些部位出現猛然的上升或者下沉,產生了其上方的海水巨大的波動,原生的海嘯就產生了。(2)深海地震引起的海嘯是從深海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包含的能量驚人。(3)地震后幾分鐘后,原生的海嘯分裂成為兩個波,一個向深海傳播,一個向附近的海岸傳播。(4)向海岸傳播的海嘯,受到大陸架地形等影響,與海底發(fā)生相互作用,速度減慢,波長變小,振幅變得很大(可達幾十米),在岸邊造成很大的破壞。9、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是怎樣形成的?(了解)印尼蘇門答臘近海是印度-澳洲板塊和亞洲板塊碰撞的地方,在5000公里長的弧形地帶。兩大板塊發(fā)生碰撞,平均每年縮短大約5-6厘米。2004年印尼蘇門答臘近海發(fā)生9級大地震,長期積累的彈性能量瞬間釋放了出來,其中一個板塊急劇地逆沖到另一個板塊之上,上千公里長、幾百公里寬、幾千米深的海水瞬間被抬高了幾米,然后以波動的方式向外傳播,形成印度洋大海嘯。10、海嘯形成的條件有哪些?(掌握)①深海:地震釋放的能量要變?yōu)榫薮笏w的波動能量,地震必須發(fā)生在深海,只有在深海海底上面才有巨大的水體。發(fā)生在淺海的地震產生不了海嘯。②大地震:只有7級以上的大地震才能產生海嘯災害。只有那些使海底發(fā)生劇烈的上下位移的地震才能產生海嘯。③開闊逐漸變淺的海岸條件:海嘯要在陸地海岸帶造成災害,該海岸必須開闊,具備逐漸變淺的條件。11、2012年4月11日下午4點38分,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fā)生8.6級大地震。震源位于該島亞齊省西南部約431公里外海。約兩小時后,亞齊西南偏南約620公里又發(fā)生8.2級余震,震源深度約16公里,之后又有數次6級以上的余震。印尼8.6級大地震的發(fā)生一度觸發(fā)海嘯恐慌。美國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向整個印度洋地區(qū)發(fā)出海嘯預警,印尼、泰國、斯里蘭卡、印度等2004年南亞海嘯受災國也各自發(fā)出海嘯警告,逾萬沿海民眾緊急疏散。由于這次地震的震源與2004年引發(fā)南亞海嘯奪命23萬的印度尼西亞9級大地震地點相當接近,一時之間,這些國家感到尤為緊張。泰國災難警報中心一度警告,可能有1.6至2米高的海嘯來襲,而印度也警告海嘯可能高達3.9米。但萬幸的是,隨后預估的大海嘯并沒有如期而至。該地震及隨后的數次大型余震最終只引發(fā)數十厘米高的小海嘯,當日夜,各國陸續(xù)解除了海嘯警報。試分析為什么這次大地震沒有引發(fā)大海嘯?海嘯誤報的原因可能是什么?(1)海嘯的產生條件有:深海、大地震、由深變淺的海岸地形。其中大地震不是指所有震級大的地震都會引發(fā),而是指板塊相對上下垂直運動時,才可能引發(fā)巨大海嘯。2004年和2006年地震都是由于板塊上下運動導致的,因此地震能引起破壞性巨大的海嘯,但是2012年的地震,盡管震級很大,但是板塊為水平錯動,因而很難引起巨大海嘯。(2)就目前的地震監(jiān)測水平,一般在地震一段時間后,地震專家才能對其板塊運動類型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在實際操作中要選擇寧可錯發(fā)預報、也不能錯過某些可能致人喪命的信息,這樣才能在大地震發(fā)生以后充分保障民眾的安全。因此海嘯錯報的情況才會發(fā)生。12、海嘯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了解)產生海嘯的地震和火山的大小、傳播的距離、海岸線的形狀和岸邊的海底地形等等13、海嘯的類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熟悉)海嘯大致可分為兩類:(1)近海海嘯,也叫做本地海嘯。海底地震發(fā)生在離海岸幾十km或一二百km以內,海嘯波達到沿岸的時間很短,只有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很難防御,災害極大;(2)遠洋海嘯,是從遠洋甚至橫越大洋傳播過來的海嘯波。遠洋海嘯波是一種長波,在傳播過程中能量衰減很少,因而在傳播幾千km以外,仍能造成很大的災害。(3)近海海嘯和遠洋海嘯的分類是相對的。14、海嘯與海浪和風暴潮的不同(熟悉)(1)成因不同。風暴潮是由海面大氣運動引起的,而海嘯是由海底升降運動造成的,前者主要是海水表面的運動,而后者是海水整體的運動。(2)波長不同。海嘯的波長長達幾百公里,而風暴潮的周期不到1公里。和海水的平均深度(幾公里)相比,海嘯波長比海水大,水深達數公里的海洋,對于波長幾百公里的海嘯,猶如一池淺水,所以海嘯波是一種“淺水波”;而風暴潮波長比海水的深度小得多,所以是一種“深水波”(3)傳播速度不同。海嘯傳播速度快,每小時可達700-900km,而水面波傳播速度較慢,風暴潮要快一點,最快的臺風速度也只有200km/h左右,比起海嘯還要慢的多。(4)激發(fā)的難易程度不同。海浪或風暴潮很容易被風或風暴所激發(fā),而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產生的,只有少數的大地震,在極其特殊的條件下才能激發(fā)起災害性的大海嘯。有風和風暴,必有風暴潮;而有大地震,未必一定產生海嘯。第二節(jié)海嘯災害1、1960年在智利近海大地震,是人類有儀器之后記錄到的地球上最大的地震,它的震級是9.5,這是迄今為止所有地震震級的最高值。這次智利近海地震產生了巨大的海嘯。2、海嘯形成災害的原因(掌握)3、海嘯破壞的主要特點(掌握)(1)水位突然抬高引起的淹沒(2)海水對岸邊的強烈水平沖擊(3)海嘯災害分布與海拔高度有關,并沿海岸線呈帶狀分布4、我國近海會發(fā)生地震海嘯嗎?(了解)①中國的近海,渤海平均深度約為20m。黃海平均深度約為40m,東海約為340m,它們的深度都不大,只有南海平均深度為1200m。因此,大部分海域地震產生本地海嘯的可能性比較小。②只有在南海和東海的個別地方發(fā)生特大地震,才有可能產生海嘯。③從成災的角度來看,小海嘯,大災難的情況完全是有可能的,絕不可以掉以輕心。一定要有憂患意識,做好災害預防工作。5、臺灣地區(qū)會發(fā)生海嘯嗎?(了解)臺灣東部海域陡峭的海岸地形,不利于遠洋海嘯波浪的堆積。但是臺灣東部的堆積物形成不穩(wěn)定的斜坡,一旦發(fā)生大規(guī)模海底崩塌,很有可能引發(fā)致災的海嘯。3.4減輕海嘯災害1、減輕海嘯災害的三個途徑(掌握)(1)海嘯災害的評估(2)監(jiān)測預警(3)減災(發(fā)生海嘯后力爭把災害減到最?。?、建立海嘯預警系統(tǒng)的科學依據是什么?(掌握)第一,地震波比海嘯波跑的快。地震波大約每小時傳播3萬公里(每秒約6-8公里),而海嘯波每小時傳播幾百公里。(地震監(jiān)測)第二,海嘯波在海洋中傳播時,其波長很長,會引起大范圍海面升高(臺風也會造成海面出現大浪,但面積遠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軟聚氯乙烯粒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酒瓶保護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紫銅螺紋電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甲硫酸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淋浴座椅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木制門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推騎小轎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吸污口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雙盆落地直飲水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ABS再生造粒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骨科的疼痛管理
- 前列腺癌診斷治療指南
- 中國銀行招聘筆試真題「英語」
- 江蘇省2023年對口單招英語試卷及答案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 GB/T 25784-2010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 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指令書填寫規(guī)范(特種設備安全法)參考范本
- 《長方形的面積》-完整版課件
- 五年級上冊英語Module6Unit1Youcanplaybasketballwell外研社課件
- 工業(yè)企業(yè)現場監(jiān)測工況核查表
- 沉淀池及排水溝清理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