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福建省福州市洪寬中學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度福建省福州市洪寬中學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度福建省福州市洪寬中學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度福建省福州市洪寬中學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度福建省福州市洪寬中學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度福建省福州市洪寬中學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題。(20分)

鄉(xiāng)村的瓦

馮杰①鄉(xiāng)村的瓦大都呈藍色,那種藍不是天藍也不是海藍,是近似土藍;我們鄉(xiāng)下有個詞說得準確——“瓦藍”。這個詞屬于瓦的專利。②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沖洗出鄉(xiāng)村舊事。③瓦更像是鄉(xiāng)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帶羽的蓑衣,在蒼茫鄉(xiāng)村沒有開始也沒有結(jié)束的雨的清氣里漂浮。若在雨日來臨時刻,瓦會更顯出自己獨到的神韻與魅力。雨來了,那一顆顆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膽子大的會跳起,多情的會悄悄滋潤到瓦縫;最后才開始從這面蓑衣上滑落,從屋脊上,再過渡到屋檐。浩浩蕩蕩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歸大地,從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義。④瓦有對稱之美,任何人看到鄉(xiāng)村的瓦,都會想到一個成語,叫“鱗次櫛比”,如觀黃河的魚鱗與母親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體主義者,它們總是緊緊地扣著,肩并肩,再凍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們能感到彼此的體溫,像肌膚相親的愛人,貼得密不透風,正團結(jié)在月亮緩緩上升的鄉(xiāng)村里。⑤當瓦還沒有走上屋頂時,生命里的“籍貫”一欄早就填上了,是兩個粗拙的字,叫“鄉(xiāng)村”。像一個孩子或者老人用顫巍巍的筆所寫。是的,瓦更是一種對鄉(xiāng)村的堅守。在瓦的記憶里,所有的飛鳥都是浪子與過客,都是浮云與蒼狗。⑥籍貫屬于鄉(xiāng)村的瓦有一天走進城市,它暈頭轉(zhuǎn)向,無所事事,毫無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與鐳射霓虹拒絕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開往城市里的一輛大卡車用來墊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當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時又被遠遠地拋棄在公路邊。城市人就愛過河拆橋,瓦看看身上“籍貫”一欄,早已被風的手擦模糊了。⑦瓦上的風景只有一種,那就是“瓦松”,我們那里叫“藍瓦精”。這稱呼多氣派??!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靈,因為聽風觀雨的緣故,已經(jīng)一位位聰明成精了。且慢,它們還是“鄉(xiāng)間郎中”呢。鄉(xiāng)村藥譜如是說: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蓮草、向天草,清熱解毒。我小時候得過惡性瘧疾,久不見愈,姥姥就從舊屋頂上采到幾棵瓦松,燉汁連服,止住了。⑧小時候我常在夢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蹺著腳丫,在我不知不覺的夜半時刻,正一顆顆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長勺低低地垂落下來,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顆顆透清的露珠。終于,一不小心,有兩顆最大的掉下來,緩緩地,落在我的眼角。⑨當我的靈魂有一天回歸大地,就請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溫,還有你瓦的紋絡。這一方故鄉(xiāng)的小房子,泥與水組合的小房子,草氣上飄搖的小房子,你罩著我。像誰夜半耳語:⑩“睡吧,孩子。這叫歸鄉(xiāng)?!?2.請用兩個詞概括第④段中瓦的特點。(3分)

13.文中說,“瓦是童年的底片,能沖洗出鄉(xiāng)村舊事”,請簡要分析這句話的含義。(3分)

14.文章第⑥段說,“有一片瓦迷路了”,請結(jié)合上下文談談你對“迷路”的理解。(4分)

15.文章為什么要寫外祖母采“瓦松”給我治病的事?(4分)Ks5u

16.本文語言典雅優(yōu)美且富有情感,請結(jié)合文章最后兩段內(nèi)容作賞析。(不少于80字)(6分)

參考答案:12.對稱團結(jié)(寫出1點得1分,寫出2點得3分)13.瓦真實記錄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對童年時代鄉(xiāng)村生活的回憶。14.瓦是屬于鄉(xiāng)村的,它離開了鄉(xiāng)村,就不能找到自己的用途和歸屬,成了被丟棄的對象。讓我們聯(lián)想到,一個人背棄了鄉(xiāng)村,結(jié)果又被城市拒絕和拋棄。作者似在暗示我們,現(xiàn)代人在追求現(xiàn)代生活時不要丟掉過去的傳統(tǒng)的美好事物。(或者,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追求新生活時的困惑)15.(1)瓦松是瓦上唯一的風景,寫瓦松是為了寫瓦,豐富了有關瓦的內(nèi)容。(2)外祖母采瓦松給我治病的事是我童年鄉(xiāng)村生活的一部分,對應了上文的“瓦能沖洗出鄉(xiāng)村舊事”一句,表達了我對童年鄉(xiāng)村生活的懷念。16.參考示例:(1)如“小小的一方”,“小小”用了疊詞,聲韻優(yōu)美,“一方”用語典雅,既是量詞,又形象地表現(xiàn)了瓦片古樸方正的形態(tài)。Ks5u(2)第二人稱的運用,“你瓦的余溫”“你瓦的紋絡”,給人親切溫暖的感覺。(3)比喻手法的運用,把瓦比作小房子,“泥與水組合”,“草氣上飄搖”,充滿了鄉(xiāng)村氣息。(4)“睡吧,孩子。這叫歸鄉(xiāng)?!边\用短句,寫出了夜半耳語的切切,給人以回家的溫情。(有要點,有分析,每一方面可得3分。其他言之有理的,也可得分。)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6題。中國的謎語源遠流長。好謎語的審美標準,移植嚴復翻譯《天演論》時提出的“信、達、雅”三字就很恰當。“信”,指謎作的內(nèi)容要求。整條謎作要符合情理、文理和謎語本身的內(nèi)在邏輯。“達”,可以依據(jù)字典解說為三層意思:一是通達,指謎面文義要通順,謎思要通明,謎路要通暢;二是全面,達觀,扣合妥貼,無斷章取義、支離破碎、穿鑿牽強等缺陋;三是達到,實現(xiàn),指謎作的藝術(shù)構(gòu)思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把拧?,包含的內(nèi)容遠比前二者豐富和深厚。第一,是正確,合乎規(guī)范,所謂“雅者,正也”(《毛詩序》);第二,是高尚,美好,“正而有美德者謂之雅”(《荀子·榮辱》注);第三,才是文雅,高雅,即我們一般人理解的雅致、優(yōu)雅。這還是第二義引申出來的意思。因此,“雅”不僅指對形式美的追求,還應指對謎作思想性方面的要求:首先,謎作的思想甲(格調(diào)/腔調(diào))一定要正確;其次,內(nèi)容乙(方向/傾向)要健康,立意要積極向上,不能矮化道德水準,放任庸俗、低俗、粗俗的問題存在。另外,就“雅”所包含的丙(形式/形勢)美感這一層,要包括謎面、謎底、謎目以及標注的謎格。如果謎底不“雅”、褒貶失當,謎目拉雜不堪、混濁不清,都將損害謎作的品位。因此,“雅”主要是指對謎作思想內(nèi)涵的要求。謎語,其閃光點在于創(chuàng)意,它要求創(chuàng)作者能大膽突破固有的思維定勢,另辟蹊徑,更新理念,變革技法,充分運用漢字的音、形、義等多種變化,以及之間具有的?。ㄆ婷?微妙)關系和特點,創(chuàng)造新的語境,力求特立獨行,成就別出心裁的佳作,使中華謎作不斷推陳出新,走入新的境界,邁向新的高峰。1.文中加點字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2分)A.邏輯(jì)

B.牽強(qiánɡ)

C.褒貶(bāo)

D.另辟蹊徑(bì)2.文中加點字的字形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妥貼

B.支離破碎

C.雅致

D.引申3.在文中甲乙丙丁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3分)A.格調(diào)方向形式奇妙B.腔調(diào)傾向形勢奇妙C.腔調(diào)方向形勢微妙D.格調(diào)傾向形式微妙4.文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斷章取義

B.特立獨行

C.別出心裁

D.推陳出新參考答案:1.(2分)C

2.(2分)A

3.(3分)D

4.(3分)B

3.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安東每天獨善其身,多讀書,少說話,提高修養(yǎng),凈化心靈,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他問上帝,自己是否足夠圣潔了。上帝對他說:“鞋匠康德比你更圣潔?!卑矕|不服,來到康德的鞋店。他問:“你到底做了什么,讓上帝認為你比我圣潔?”康德回答:“我也不知道,我只不過是一個鞋匠而已。每次修鞋的時候,我總是將它當作上帝的鞋子來修理……”安東對什么叫“圣潔”似乎若有所悟。

對畫橫線的“圣潔”,理解恰當?shù)囊豁検?/p>

A.所謂“圣潔”,就是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B.所謂“圣潔”,就是把自身修養(yǎng)用于每一個人

C.所謂“圣潔”,就是對待每一位顧客如同上帝

D.所謂“圣潔”,就是認真做好哪怕卑賤的工作參考答案:B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吳之癯龔自珍癯不知何輩流,其籍吳中,大略生乾隆時,卒嘉慶時。讀其言,百憂之所窟,眾香之所宅。其行無有畔涯,其平生甚口,其言盡口過也。其父老曰:“上古飼狗之盆,萬年猶不以薦器?!敝渲葜缶?,曰:“州將潰?!被騿栔唬骸柏氄咴p升斗乎?富者膳飛走乎?事令長不父母乎?”皆曰:“否。”“然則州何為潰?”曰:“父老死矣,子弟不得為他日父老?!眴枺骸昂螢椋俊痹唬骸盁o積,不以。”讀大聚之條約,則哦《禮經(jīng)》之文曰:“土敝故草木不長,水煩故魚鱉不大?!敝?,過其郎曹曰:“古也剛愎,今也柔而愎。”過王公大人清正而儉者曰:“神不旺,不如昔之言行多瑕疵者?!眹L怒人而弗絕也,曰:“容之甚于絕之?!边^愿者,誦《巧言》之五章。當此時天下聞此癯言如此矣顧癯少年受人片譽越五十年遇其曾孫于市脫百金之裘贈之親為駕載之歸舍。龔自珍曰:“予不識癯,識其弟子,數(shù)數(shù)稱慕其師。予曰:從子之師之道,逐道也?!笨陀陂T窬,逐于巷市;客于巷市,逐于州都;客于州都,逐于朝。凡七見逐,而終不怨其師。(選自《龔自珍文選》)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之京師,過其郎曹曰

過:指責B.事令長不父母乎

父母:父母官C.嘗怒人而弗絕也

怒:譴責D.過愿者,誦《巧言》之五章

愿者:偽善欺世的鄉(xiāng)愿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萬年猶不以薦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B.然則州何為潰?

念誰為之戕賊C.今也柔而愎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D.容之甚于絕之

鉤黨之捕遍于天下18.下列對原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以敘、贊結(jié)合的手法稱頌了一位奇人,他生活在吳中,瘦不勝衣,卻篤厚真率,憂國傷時,憤世嫉俗,以尖刻的言詞批評官場黑暗、人情虛偽。B.本文并沒有刻意描寫主人公的“清癯之態(tài)”,而是將濃濃的筆墨用于記錄主人公的妙語嚴辭,其批評直言不諱、無所顧忌,涉及面極廣。C.本文通過描寫主人公牢記別人的獎掖,幾十年之后,還能禮待其曾孫一事,證明主人公的批評精神完全出自其赤子之心,是個知恩圖報的人。D.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與現(xiàn)實世界存在著明顯的沖突,但作者慨然引吳之癯為同道,通過敘述其特立獨行的故事,跟隨的弟子無怨無悔,表現(xiàn)了對美好事物的信念。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當此時天下聞此癯言如此矣顧癯少年受人片譽越五十年遇其曾孫于市脫百金之裘贈之親為駕載之歸舍。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1)讀其言,百憂之所窟,眾香之所宅(4分)

(2)予不識癯,識其弟子,數(shù)數(shù)稱慕其師(3分)

參考答案:16.B父母:像對待父母一樣。17.C【解析】A項:動詞,做/介詞,用。B項:介詞,因為/動詞,引發(fā)。C項:助詞,句中表示停頓、舒緩語氣。D項:介詞,表比較/介詞,引出動作的范圍。18.C【解析】這個事例不是為強調(diào)主人公的知恩圖報,而是其以真誠篤厚的行動對抗虛偽人情的集中體現(xiàn)。19.【參考答案】當此時/天下聞此癯言如此矣/顧癯少年受人片譽/越五十年/遇其曾孫于市/脫百金之裘贈之/親為駕/載之歸舍。20.【參考答案】(1)讀他的文字,其中充溢著深重的憂患和高潔的理想。(2)我并不認識這位先生,只認得他的弟子,聽見此人多次稱贊自己的老師?!窘馕觥俊緟⒖甲g文】有個清瘦的人,不知他是做哪一行當?shù)模恢瀰侵?,大概生于乾隆時,死于嘉慶時。讀他的文字,其中充溢著深重的憂患和高潔的理想。他行為狂放自在,無所拘束,一輩子心直口快,得罪了不知多少人。他曾指責同鄉(xiāng)的年輕人道:“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古來流傳的清淳氣質(zhì)到你們這一代會喪失殆盡的?!庇种肛熌切├夏耆说溃骸澳銈兊乃魉鶠閷Σ黄鹉銈冞@么多年的見聞閱歷。”到都市游歷后,回頭來更激烈地批評那些老輩道:“上古時給狗喂食的盆子,一萬年也成不了祭祀的禮器?!眮淼街堇锏拇蟪鞘?,癯宣稱:“這個州快要完了!”別人問他原因:“是窮人在升斗等衡器上做手腳,坑害顧客呢?是富人烹食飛禽走獸、山珍海味呢,還是百姓不像侍奉父母那樣侍奉地方長官呢?”癯都回答:“不是?!薄澳敲礊楹文阏f這個州要完了呢?”癯答道:“今日為我所不滿的父老雖然鄙賤,但他們死后,今日的少年人他日變成老人,連今日的父老也及不上呢?!眲e人再問道:“何以見得?”癯回答:“他們毫無積蓄,不事生產(chǎn)?!彼x到大城市的某些規(guī)條,就吟哦《禮經(jīng)》里面的句子諷刺道:“土敝故草木不長,水煩故魚鱉不大?!钡搅司┏牵撑u中央六部的司官:“古人有剛愎的缺點,今天的郎曹表面柔順,內(nèi)心固執(zhí)任性?!庇峙u那些清正儉約的王公貴官道:“他們精神委靡,還不如昔日那些言行上有瑕疵但特立獨行的人。”癯曾經(jīng)譴責某人但不與之斷絕來往,申明理由道:“能寬容他要好于斷絕關系?!迸u那些偽善欺世的鄉(xiāng)愿,他就背誦《詩經(jīng)》中《巧言》篇的第五章來進行諷刺。當時,大家聽到了吳之癯的這些言論,都以為他是個刻薄的人。但是,吳之癯在少年時期收到別人一兩句稱贊,便一直記在心上,五十年之后,在街上遇見了那人的曾孫,就脫下身上貴重的皮裘贈給那人的曾孫,載著那人的曾孫回家。龔自珍補充道:“我并不認識這位先生,只認得他的弟子,聽見此人多次稱贊自己的老師。我曾對其弟子說:你追隨老師走的路,是一條到處被驅(qū)逐厭棄的路啊!”當時,這位癯先生寄居在貧窮人家,被市井之人驅(qū)趕;寄居市井,被州府都城之人驅(qū)趕;寄居州府都城,被朝廷之大人物驅(qū)趕。這樣總共被驅(qū)逐了七次,這位弟子一直追隨著他,從來不對老師發(fā)半句怨言。5.

參考答案:5.C(信:準確)

6.傳曰/行前定則不困/平居而講之/他日處之裕如也/然則中立之取諸竹以名其亭/而又與吾徒游/豈茍然哉7.D(《禮記·中庸》的注書上是說:“在做事前預先計劃好,就不致發(fā)生困惑?!绷硗?,在作者看來,黃中立正是這樣的)【譯文】古人栽種花草樹木是想從中獲得深義的,難道僅僅是好玩罷了?所以蘭花是取它的芬芳之義,諼草是取它忘憂之義,蓮花是取它生長在污泥里,卻不染上污穢之義。不只是花草樹木,(其它如)用玉石做佩飾,用象牙做環(huán)圈,用傾斜的器具做座位右邊的擺設(也是這個意思);有的人拿它來比擬美好的德行而借以自勉,有的人拿它來懲戒不良的想法而借以自警;這樣做,在提高道德修養(yǎng)方面是有好處的。會稽人黃中立,喜歡種竹子,是取竹有節(jié)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間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節(jié)亭”,作為讀書游玩的地方,淡泊而無向外營謀的念頭。我見了,很喜歡。竹子作為一種植物,體質(zhì)柔弱,當中還是空的,柔美卻不會被風雨摧殘折斷,因為它有節(jié)。至于經(jīng)歷冬天的嚴寒、夏天的酷熱,遭受霜雪的侵襲,而枝干不改,葉子不變,顏色依舊青青的,像是守住大節(jié)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確,里面有什么也會表現(xiàn)在外面,因為(天賦的真性)常常表現(xiàn)在形體上。這樣,就拿節(jié)來說明竹子,(否則)又能拿什么崇尚竹嗎?世風衰敗,道德淪喪,能夠憑借節(jié)操立身的人很少了。中立有才能還沒有開始施展卻早早地因崇尚節(jié)操而立下志向,這的確具有大大超過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興呢?關于“節(jié)”字的含義,《易經(jīng)》已解釋得十分充分了,用不著另外尋求解釋?;ú輼淠镜墓?jié),是枝葉所生的地方,生氣聚集在那里,筋脈也匯合在那里。所以得到這個節(jié)的中和之道,就可以暢旺茂盛,枝條通達,而長成美好的植物;得不到這個中和之道,就變成流出汗液、生出贅瘤、枝干彎曲的壞草木,從而戕害了它的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節(jié)氣;所謂節(jié)氣,就是陰陽寒暑轉(zhuǎn)移的時機。在人生旅途中遭到變故,人的節(jié)操就會顯露出來;所謂節(jié)操,是人很難表現(xiàn)到恰到好處的,于是有了中庸的(標準)。所以辭讓國王之位,這件事是大節(jié),在泰伯就做對了,在季子就沒有做對;守住自己至死不變,也是大節(jié),在子思那里是適宜的,但在曾子那里就太過了。必定要看看怎樣才能合乎義,不可固執(zhí)。分辨得不精細,處理得不適當,就不能暢達通順,而變成流出汁液、生出贅瘤、枝干彎曲的花草樹木了。這不就差太遠了嗎?《禮記?中庸》的注書上說:“在做事前預先計劃好,就不致發(fā)生困惑?!逼饺沼兴芯?,一旦遇到事,處理起來就應對自如了。那么,黃中立取竹的含義來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我們這些人交游,難道隨便就能這樣嗎?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督鹗洝泛笮?/p>

右《金石錄》三十卷者何?趙候德甫①所著書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見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訛謬,去取褒貶,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訂史氏之失者,皆栽之,可謂多矣。

余建中辛巳,始歸趙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學作學生。趙、李族寒,素貧儉,每朔望謁告出,質(zhì)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歸,相對展玩咀嚼,自謂葛天氏②之民也。嘗記崇寧間,有人持徐熙《牡丹圖》求錢二十萬。當時雖貴家子弟,求二十萬錢豈易得耶?留信宿,計無所出而還之。夫婦相向惋悵者數(shù)日。

后屏居鄉(xiāng)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連守兩郡,竭其俸入以事鉛槧③。每獲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答題。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萊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xiāng)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收書既成,歸來堂起書庫,大櫥簿甲乙,置書冊。如要講讀,即請鑰上簿,關出卷帙?;蛏贀p污,必懲責揩完涂改,不復向時之坦夷也。余性不耐,始謀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涂金刺繡之具,遇書史百家字不刓闕④、本不訛謬者,輒市之,儲作副本。于是幾案羅列,枕席枕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今日忽閱此書,如見故人。因憶侯在東萊靜治堂,裝卷初就,蕓簽縹帶,柬十卷作一帙。今手澤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昔蕭繹江陵陷沒,不惜國亡而毀裂書畫;楊廣江都傾覆,不悲身死而復取圖書。豈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歟?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猶斤斤愛惜,不肯留在人間耶?何得之艱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區(qū)區(qū)記其終始者,亦欲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紹興二年玄黓歲壯月朔甲寅,易安室題。(節(jié)選自李清照《(金石錄>后序》)①趙侯德甫:指趙明誠,字德甫.李清照之夫。趙明誠曾為萊州等地太守,故稱“侯”。②葛天氏:傳說中的遠古帝王。③鉛槧(qiàn):古代文具。鉛為鉛條,可書寫;槧為木板,可書文字。④刓(wán)闕:磨損殘缺。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始歸趙氏

歸:回到B.后屏居鄉(xiāng)里十年

屏:隱退C.大櫥簿甲乙

簿:書冊D.裝卷初就

就:接近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B.C.

D.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清照夫婦喜愛收藏,遇上《牡丹圖》這樣的珍品更是愛不釋手,但由于資金不足一,他們也只好遺憾地放棄。

B.李清照在閱讀亡夫遺著時,睹物思人,百感交集,既有凄苦無奈之情,又有曠達坦然之意。

C.本文敘寫了李清照夫婦校書賞文、比賽記憶等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看似瑣屑,卻頗有情致。

D.作為一篇書序,本文既交代了《金石錄》成書的詳細過程,也表明了自己作序以告誡后世好古博雅者的意圖。11.把第Ⅱ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訂史氏之失者,皆載之,可謂多矣。

(5分)答:(2)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猶斤斤愛惜,不肯留在人間耶?(5分)答:參考答案:8.B(A項“歸”:出嫁;C項“簿”:登記書冊;D項“就”:完成)

9.C(均力副詞,為什么。A.連詞,表目的,用來/連詞,表并列,可不譯;B.副詞,于是、就/介詞,因為;D.副詞,表肯定,是/副詞,表限制,僅僅,只)

lO.D(原文并未交代《金石錄》成書的詳細過程)第Ⅱ卷(共120分)11、(l)(5分)上足以符合圣人的主張,下足以訂正史官失誤的,都記載在這里,可以稱得上內(nèi)容豐富了。(大意正確3分,落實“訂”“載”各1分)

(2)(5分)或者天意認為我資質(zhì)不夠,不足以享有這些珍奇的物件嗎?或者死者(明誠)泉下有知,對這些東西仍然過分愛惜,不肯留在人間嗎?(大意正確3分,落實“菲薄”“抑”各1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面是某辯論會決賽辯詞,請根據(jù)提示作答。正方:善意的謊言本身即是謊言,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謊言就是欺騙,欺騙是不道德的,不道德的事不得人心,這些都是打小師長們就諄諄教誨過的。但我們捫心自問,又有誰沒有說過謊言呢?不管是對自己的親人、朋友,還是不相識的人,目的也有很多種,但當我們給謊言加上善意時,恍如大家都能接受,這正是人性的弱點的集中表現(xiàn)。反方:善意的謊言是為了保護對方的情感,維護對方的心理健康和愉悅,是一種人文精神。所以,這是兩個不同領域的道德準則,不會相互沖突,相互矛盾,善意的謊言不會妨礙誠信,因而善意的謊言不是欺騙,是符合道德的。(1)正方的辯論立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雙方的辯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①善意的謊言也是欺騙,是不道德的。②善意的謊言能說嗎?(或:善意的謊言算不算欺騙)。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概括文段中心能力。第一問:正方的辯論立場是什么。通讀正方辯詞,根據(jù)辯詞中“善意的謊言本身即是謊言”“謊言就是欺騙,欺騙是不道德的”“給謊言加上善意時,恍如大家都能接受,這正是人性的弱點的集中表現(xiàn)”可以判斷出正方的辯論立場是“善意的謊言也是欺騙,是不道德的”。第二問:雙方的辯題是什么。由第一問,已經(jīng)知道了正方辯論的立場。在來仔細閱讀反方辯詞,根據(jù)反方辯詞中“善意的謊言是為了保護對方的情感”“善意的謊言不會妨礙誠信”“善意的謊言不是欺騙,是符合道德的”可以判斷出反方的立場是“善意的謊言不是欺騙,是符合道德的”。根據(jù)雙方的辯論立場可以確定雙方的辯題是“善意的謊言能說嗎?”或者:“善意的謊言算不算欺騙”。8.閱讀豐子愷漫畫《某父子》,根據(jù)要求答題(5分)(1)簡要說明該漫畫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80字)(3分)

(2)就此現(xiàn)象談談你的看法。(不超過50字)(2分)

參考答案:(5分)(1)漫畫中的年輕人戴著禮帽和眼鏡,穿著西服,拄著拐杖走在前面;老人穿著破舊的衣服,吃力地提著行李跟在年輕人的后面(2分),漫畫的右上角寫著“某父子“,還有作者的題名和印章。(2)反映了社會上父子之間愛的不對等現(xiàn)象;(1分)諷刺了年輕人道德滑坡現(xiàn)象(1分)略9.2011·四川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概括要點回答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缺少“什么”。不超過25字。4月23日,“2011大學校長全球峰會”在清華大學舉行。其中,“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成為熱議的話題。多位大學校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頂尖大學在吸納擁有國際學術(shù)背景人才、借鑒發(fā)達國家的教學制度和成功經(jīng)驗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視野;許多人安于現(xiàn)狀,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緊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識不夠,僅滿足于在國內(nèi)獲獎或在國內(nèi)刊物上發(fā)表論文。他們建議,政府主管部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學校營造出寬松的發(fā)展環(huán)境;全社會對于大學發(fā)展應抱有平和的心態(tài),少一些急功近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0.2013年1月16日首先由騰訊微博認證用戶徐俠客在騰訊微博上發(fā)起“光盤行動”,

倡導網(wǎng)友珍惜糧食,加入行動。微博一經(jīng)發(fā)布既得到社會各界、眾多媒體的支持和廣大網(wǎng)友的高度關注。請你以網(wǎng)友的身份,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寫一則網(wǎng)絡留言,表明自己對“光盤行動”的觀點并提出建議。(不超過40字)(4分)參考答案:略六、寫作(60分,共1題)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風可以吹走/一張/無助的紙片/卻吹不走/一只/會飛的蝴蝶讀了這首小詩,你有怎樣的感想?請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參考答案:任爾東西南北風風吹大地時而摧枯拉朽,時而掀起不堅定的裙帶;海浪洶涌時遮天蔽日,時而卷走搖擺不定的枝葉。但任憑風吹雨打,總有一些傲立的身影,閑庭信步,以千錘萬鑿的堅勁,任爾風云際會,唯我屹立不倒。風能吹起大大的紙張,只因那平凡的白紙總受環(huán)境擺布,少了些許堅持自我的決心,蝴蝶不隨風飄零,只因那柔弱的身軀包裹著一顆堅定的心。此亦如人,那些將身影鐫刻在年華的身上杰出而偉大的人,總是堅守自我不隨環(huán)境動搖的人。唯有這樣,方可堅定地勇往直前,走向成功。望著弱不禁風的蝴蝶,我的思緒穿越回到了同樣羸弱的南宋主戰(zhàn)派,他們沒有皇帝的贊許,沒有光明的前景,只憑著內(nèi)心對江山的眷戀,對祖國的熱血,不隨奸臣的疾風搖擺,始終堅守自我,才有了辛棄疾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情,才有了岳武穆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沖天吶喊,才有了吳階一家三代守蜀的赤誠忠心,才有了韓世忠黃天蕩大捷的振奮人心。歷史早已遠去,主和派的軟骨頭早已被歲月的風塵卷走,青史可鑒提那一個個堅定不移,不隨風飄舞的英雄背影,青山永不老!哲學家赫利克特曾說:“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何處,那么任何方都不是順風?!钡拇_,歷史的選擇,上帝的眷顧,總是會垂青那些不受環(huán)境左右,邕終堅定地抓住命運咽喉的人,正如航行的舵手,前進的方向便是順風。我又一次望向一艘百年前的巨輪,她的傳奇被一位青年導演繹著,甲板上海風獵獵,一對青年男女相擁起舞,似是在用生命的全部激情舞動,落日灑下余暉,畫家望著遠方……這部電影《泰坦尼克號》首映便轟動全球,金錢榮譽,鮮花擁向了這位青年導演。人們紛紛勸他憑著他的才能多拍些商業(yè)片,慫恿間不乏誘惑推搡著他,籠罩著他,但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夢想,那里有個奇幻的星球,上面住著貓臉藍膚的巨人。蟄伏十年,《阿凡達》橫空出世。如果卡梅隆被四周的誘惑左右,人類電影史必將喪失一位天才,一位巨人!我望向四周,成長的道路似花團錦簇,周圍的空氣似乎都在向你招手,但未來的掌控者,不會被路上的鮮花吸引,不會被疾風吹走,始終沿著自己內(nèi)心的方向前進。司馬遷堅定的身影只為有朝一日將作品藏之名山,傳之奇人,歸有光將自己光于書房,只是在等著象笏之朝的榮光!你我,該作那只蝴蝶!【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的能力。這是一句含蘊豐富,可以引發(fā)讀者悠遠想象的話。要想寫好這篇由富有哲思的話引發(fā)出來的作文,要深層次地挖掘話語的含義。材料中的三個意象為風、無助的紙片、會飛的蝴蝶,把握三個意象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風是施力者,紙片和蝴蝶是受力者。紙片與蝴蝶的區(qū)別:紙片單薄、蒼白、脆弱、沒有生命力,只能無助地被風吹走,成為被風隨意擺布的對象;蝴蝶雖同樣單薄、弱小,但它具有生命活力,擁有會飛的翅膀,能夠在風中把持自己,擺脫風的控制。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想三個意象背后的某種象征義或隱喻義。立意時可以以其中的一個意象為主,進行聯(lián)想,但最好能將幾個意象組合起來,根據(jù)彼此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進行整體聯(lián)想,揭示某種生活道理。①“風”——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形態(tài)多樣,是一種吹動他物的“外力”(有正面和負面之分)。正面是助力,可以用來喻指各種順境、有利條件、好的社會風尚、風氣等;負面是阻力,可以用來喻指各種逆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