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測試題(共76張PPT)
街燈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顯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識的墻壁,壁端的棱線,熟識的書堆,堆邊的未訂的畫集,外面的進行著的夜,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智慧分享-----魯迅《這也是生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街燈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顯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測試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測試題兵革非不堅利也兵革非不堅利也七里之郭七里之郭委而去之委而去之2017年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試卷文言文閱讀(共9分)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4.下列各組加點詞句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天時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聞秦時亂B.地利不如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C.環(huán)二攻之而不勝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D.
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2017年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試卷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詞句。(2分)
委而去之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詞句。(2分)6.依據(jù)全文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甲】只要有規(guī)定的邊疆界線,有限要的山河,有強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樂業(yè),鞏固國防,威懾天下?!疽摇渴谷藗兌ň酉聛肀WC他們不遷徙,靠劃定邊界是不行的;鞏固國防靠山河的險峻是不行的;威懾天下靠武力強大是不行的。6.依據(jù)全文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7.結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鏈接材料】,簡要說明這段文字共同體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3分)【鏈接材料】勾踐①說于國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zhí)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②?!庇谑窃崴勒撸瑔杺?,養(yǎng)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瞧渖碇N則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織則不衣。十年不收于國,民俱有三年之食。國之父兄請曰:“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今越國亦節(jié)③矣,請報之。”……果行,國人皆勸④。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⑤?”是故敗吳于囿⑥,又敗之于沒⑦,又郊敗之。(選自《國語·勾踐滅吳》)注:①“勾踐”春秋時期越國國君。他曾被吳王夫差打敗。②“更”改正。③“節(jié)”節(jié)制。④“勸”勉勵。⑤“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誰有我們這么好的國君啊,能不為他拼死作戰(zhàn)嗎?⑥“囿”古地名。⑦“沒”古地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7.結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鏈接材料】,簡要說明這段文字共同體現(xiàn)4.答案:C【解析】4題中A項“時”意思分別為“時令”和“時間”。B項中分別為“和睦”“和煦”。C項中同為“勝利”。D中分別為“護城河”“池塘”。5.答案:(守城者)棄城而逃【解析】此題需要學生注意補充主語是守城者。6.答案:乙【解析】題中乙句子的理解符合文章的文意,甲句子句意過于極端且不能體現(xiàn)“得到多助”意思。7.答案:得道多助【解析】題中兩段文字共同體現(xiàn)的思想是“得道多助”,此題需要學生注意的是“共同”二字的含義。4.答案:C【材料鏈接】翻譯:勾踐對國人說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夠,與吳國這樣的大國作對,導致老百姓流離失所,橫尸原野,這是我的罪過。我請求你們允許改變治國政策。"于是埋葬已經死去的人,慰問受傷的人,供養(yǎng)活著的人;誰家有憂就去慰問,誰家有喜事就去祝賀;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來,親自迎接……不是自己親自耕種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親自織的布就不穿。這樣連續(xù)十年,國家不收賦稅,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糧食。越國的父老兄弟都請求說:"從前吳王夫差讓我們的國君在各諸侯國面前丟盡了臉;現(xiàn)在越國也已經克制夠了,請允許我們?yōu)槟鷪蟪??!切袆庸麛嚅_始了,越國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勵。父親勸勉兒子,兄長勉勵弟弟,婦女鼓勵丈夫,說:"誰像我們的國君這樣體恤百姓呀,難道不可以為他效死嗎?"因此在笠澤打敗了吳國,又在沒(古地名,在蘇州附近)再次打敗了吳國,又在吳國郊外再次打敗它。【材料鏈接】翻譯:勾踐對國人說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文言文閱讀(每小題2分,共10分)(一)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三)
,
,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選文橫線上應填的文字正確的一項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堅利也。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堅利也。文言文閱讀(每小題2分,共10分)2、下列句子中加線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環(huán):包圍)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C、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這里是“限制”的意思)2、下列句子中加線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對下面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所以君子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勝利)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方圓三里那樣的小城和方圓七里的大城)C、委而去之
(守城者棄城而逃)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只靠武力強大來震懾天下)3、對下面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4、下面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孟子》相傳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模式。C、文章第(四)段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和舉例論證的方法。D、本文駢散結合,讀來瑯瑯上口,朗讀時要注意節(jié)奏正確。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4、下面判斷有誤的一項是()5、對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中與“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君子”。B、作者在論述戰(zhàn)爭的三個要素時,著重強調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5、對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1.C2.B3.B4.C5.D1.C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語段,回答18~22題。(15分)[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乙]孟子曰:“桀、紂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②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③。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④也?!弊⑨專孩僦赶蔫睢⑸碳q,古代的暴君。②與:同“為”,替的意思。③爾也:而已。④壙(kuàng):原野。18.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具體含義。(4分)(1)寡助之至(
)
(2)親戚畔之(
)(3)所惡勿施爾也(
)
(4)獸之走壙(
)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語段,回答18~22題。(15分)19.甲文認為“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的結果是怎樣的,將這個句子寫在下面,并加以翻譯。(3分)句子:
翻譯:
19.甲文認為“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的結果是怎樣的20.甲文說的“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繪。乙文中的這個句子是:
。(2分)[乙]孟子曰:“桀、紂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②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③。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④也。”注釋:①指夏桀、商紂,古代的暴君。②與:同“為”,替的意思。③爾也:而已。④壙(kuàng):原野。20.甲文說的“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21.乙文中說到的“桀、紂”,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來解釋就是:
。(2分)[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乙]孟子曰:“桀、紂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②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③。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④也。”注釋:①指夏桀、商紂,古代的暴君。②與:同“為”,替的意思。③爾也:而已。④壙(kuàng):原野。21.乙文中說到的“桀、紂”,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22.甲文說“得道者多助”,乙文說“得天下有道”。這兩個“道”的意思一樣嗎?說說你的理解。(4分)答:
[乙]孟子曰:“桀、紂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②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③。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④也。”注釋:①指夏桀、商紂,古代的暴君。②與:同“為”,替的意思。③爾也:而已。④壙(kuàng):原野。22.甲文說“得道者多助”,乙文說“得天下有道”。這兩個“(15分)18.(4分)(1)至:極點(2)畔:同“叛”,背叛。(3)所惡:所厭惡的東西(事情)。(4)走:跑。(每詞1分)19.(3分)句子: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翻譯:所以君子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勝利。(句子1分,翻譯2分)20.(2分)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第二句和第三句,每句1分,只寫第一句不給分)21.(2分)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答“失道者寡助”給1分)22.(4分)不一樣。甲文所說的“道”,指的是統(tǒng)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說的“道”,指的是統(tǒng)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徑。(每層意思2分,意思對即可)(15分)孟子說:“桀和紂失去了天下,是因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辦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辦法,贏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辦法:他們想要的,就給他們積聚起來,他們厭惡的,不加給他們,如此罷了。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獸奔向曠野一樣。孟子說:“桀和紂失去了天下,是因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乙]子奇治縣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載皆白首頁。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③以賑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病,倉無粟,乃起兵擊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2分)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追者反曰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下列句中加點的“以”與“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
)A.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B.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C.夫以老者之智D.屬予作文以記之7、下列句中加點的“以”與“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多助之至,天下順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使“阿縣大治”?(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答:
[乙]子奇治縣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載皆白首頁。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③以賑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病,倉無粟,乃起兵擊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使“阿縣大治”?(用自己的話回答)10、乙文中“
”一句,形象地印證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的道理。(2分)[乙]子奇治縣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載皆白首頁。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③以賑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病,倉無粟,乃起兵擊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10、乙文中“”一句,形象地印證了6、①這里是限制的意思②通“返”(返回)7、C8、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9、把兵庫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農具,給百姓使用;打開糧倉救濟貧苦的人10、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6、①這里是限制的意思②通“返”(返回)子奇十六歲的時候,齊國的國君派(他)去治理阿縣。不久,(齊君)對這事懊悔了,派使者追回(子奇)。使者回來說:“子奇一定能夠治理好阿縣的。”齊國國君問:“你憑借什么知道的?”他說:“(因為)跟他同坐在一輛車里的人都是白頭發(fā)的老人。憑借老人的智慧,憑借年輕人決斷,一定能治理好阿縣的!”子奇到了阿縣,熔鑄兵庫里的兵器鍛造成為耕田的農具,拿出糧倉里的糧食來救濟貧窮的人民,阿縣十分太平。魏國的人聽說一個少年在治理阿縣,兵庫里沒有武器,糧倉里沒有存糧,于是就起兵攻打(齊國)阿縣,阿縣的人父親帶領兒子,兄長帶領弟弟,用自己家的武器跟魏人戰(zhàn)斗,于是打敗了魏國的軍隊。子奇十六歲的時候,齊國的國君派(他)去治理阿縣。不久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17.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4分)(1)夫環(huán)而攻之
環(huán):
(2)兵革非不堅利也
兵:
(3)委而去之
委:
(4)寡助之至
至: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委而去之
B.然而不勝者
得道者多助C.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以天下之所順
D.寡助之至
天下順之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19.請將文中畫線句子“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19.請將文中畫線句子“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20.作者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利的主要條件是什么?你認為文中哪個句子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仁政思想?(2分)
20.作者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利的主要條件是什么?你認為文中哪個句參考答案(一)17.(1)包圍(2)武器(3)放棄(4)極點
18.C
19.譯文:用天下百姓都歸順于你的這一條件,去攻打連內外親屬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說實施仁政的國君不打戰(zhàn)則已,如果打戰(zhàn),就一定能取勝。20.①人和。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參考答案(一)文言文閱讀(共12分)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做6—9題。[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選自《孟子》)[乙]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弊迂曉?“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選自《論語》)6.解釋文中加點的字。(2分)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③足兵
兵(
)④民信之矣
信(
)文言文閱讀(共12分)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做6—9題。7.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①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8.[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乙]文重點強調的觀點是什么?(3分)答:
[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選自《孟子》)[乙]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弊迂曉?“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弊迂曉?“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選自《論語》)8.[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乙]文重點強調的觀點9.你認為[甲][乙]兩文重點強調的內容有什么關系?(3分)答:
[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選自《孟子》)[乙]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弊迂曉?“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選自《論語》)9.你認為[甲][乙]兩文重點強調的內容有什么關系?(3分6.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對)
③軍備(軍隊)
④信任,信用7.①所以君子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
②從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國家就無以立足。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無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9.[甲]文重點強調的“人和”(“得道”)與[乙]文重點強調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關性?!懊裥拧保ā叭⌒庞诿瘛保┦恰叭撕汀保ā暗玫馈保┑闹匾獥l件(或“內容”)之一。6.①兵器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對)③軍備(軍隊)子貢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民眾信任朝廷?!弊迂曊f:“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些,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弊迂曊f:“如果迫不得已,要在剩下的兩項中去掉一項,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沒有民眾的信任,那么國家就站立不住了。”(選自《論語》)子貢問怎樣治理政事??鬃诱f:“糧食充足,軍備充足,民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測試題學生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測試題學生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測試題(共76張PPT)
街燈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顯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識的墻壁,壁端的棱線,熟識的書堆,堆邊的未訂的畫集,外面的進行著的夜,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智慧分享-----魯迅《這也是生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街燈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顯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識兵革非不堅利也兵革非不堅利也七里之郭七里之郭委而去之委而去之2017年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試卷文言文閱讀(共9分)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4.下列各組加點詞句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天時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聞秦時亂B.地利不如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C.環(huán)二攻之而不勝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D.
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2017年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試卷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詞句。(2分)
委而去之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詞句。(2分)6.依據(jù)全文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甲】只要有規(guī)定的邊疆界線,有限要的山河,有強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樂業(yè),鞏固國防,威懾天下?!疽摇渴谷藗兌ň酉聛肀WC他們不遷徙,靠劃定邊界是不行的;鞏固國防靠山河的險峻是不行的;威懾天下靠武力強大是不行的。6.依據(jù)全文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7.結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鏈接材料】,簡要說明這段文字共同體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3分)【鏈接材料】勾踐①說于國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zhí)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②?!庇谑窃崴勒?,問傷者,養(yǎng)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瞧渖碇N則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織則不衣。十年不收于國,民俱有三年之食。國之父兄請曰:“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今越國亦節(jié)③矣,請報之?!薄?,國人皆勸④。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⑤?”是故敗吳于囿⑥,又敗之于沒⑦,又郊敗之。(選自《國語·勾踐滅吳》)注:①“勾踐”春秋時期越國國君。他曾被吳王夫差打敗。②“更”改正。③“節(jié)”節(jié)制。④“勸”勉勵。⑤“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誰有我們這么好的國君啊,能不為他拼死作戰(zhàn)嗎?⑥“囿”古地名。⑦“沒”古地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7.結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鏈接材料】,簡要說明這段文字共同體現(xiàn)文言文閱讀(每小題2分,共10分)(一)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三)
,
,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選文橫線上應填的文字正確的一項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堅利也。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堅利也。文言文閱讀(每小題2分,共10分)2、下列句子中加線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環(huán):包圍)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C、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這里是“限制”的意思)2、下列句子中加線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對下面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所以君子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勝利)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方圓三里那樣的小城和方圓七里的大城)C、委而去之
(守城者棄城而逃)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只靠武力強大來震懾天下)3、對下面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4、下面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孟子》相傳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模式。C、文章第(四)段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和舉例論證的方法。D、本文駢散結合,讀來瑯瑯上口,朗讀時要注意節(jié)奏正確。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4、下面判斷有誤的一項是()5、對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中與“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君子”。B、作者在論述戰(zhàn)爭的三個要素時,著重強調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5、對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語段,回答18~22題。(15分)[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乙]孟子曰:“桀、紂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②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③。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④也。”注釋:①指夏桀、商紂,古代的暴君。②與:同“為”,替的意思。③爾也:而已。④壙(kuàng):原野。18.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具體含義。(4分)(1)寡助之至(
)
(2)親戚畔之(
)(3)所惡勿施爾也(
)
(4)獸之走壙(
)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語段,回答18~22題。(15分)19.甲文認為“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的結果是怎樣的,將這個句子寫在下面,并加以翻譯。(3分)句子:
翻譯:
19.甲文認為“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的結果是怎樣的20.甲文說的“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繪。乙文中的這個句子是:
。(2分)[乙]孟子曰:“桀、紂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②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③。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④也?!弊⑨專孩僦赶蔫?、商紂,古代的暴君。②與:同“為”,替的意思。③爾也:而已。④壙(kuàng):原野。20.甲文說的“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21.乙文中說到的“桀、紂”,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來解釋就是:
。(2分)[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乙]孟子曰:“桀、紂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②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③。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④也?!弊⑨專孩僦赶蔫?、商紂,古代的暴君。②與:同“為”,替的意思。③爾也:而已。④壙(kuàng):原野。21.乙文中說到的“桀、紂”,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22.甲文說“得道者多助”,乙文說“得天下有道”。這兩個“道”的意思一樣嗎?說說你的理解。(4分)答:
[乙]孟子曰:“桀、紂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②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③。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④也。”注釋:①指夏桀、商紂,古代的暴君。②與:同“為”,替的意思。③爾也:而已。④壙(kuàng):原野。22.甲文說“得道者多助”,乙文說“得天下有道”。這兩個“[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乙]子奇治縣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載皆白首頁。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③以賑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病,倉無粟,乃起兵擊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2分)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追者反曰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下列句中加點的“以”與“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
)A.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B.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C.夫以老者之智D.屬予作文以記之7、下列句中加點的“以”與“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多助之至,天下順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使“阿縣大治”?(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答:
[乙]子奇治縣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載皆白首頁。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③以賑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病,倉無粟,乃起兵擊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使“阿縣大治”?(用自己的話回答)10、乙文中“
”一句,形象地印證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的道理。(2分)[乙]子奇治縣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載皆白首頁。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③以賑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病,倉無粟,乃起兵擊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10、乙文中“”一句,形象地印證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17.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4分)(1)夫環(huán)而攻之
環(huán):
(2)兵革非不堅利也
兵:
(3)委而去之
委:
(4)寡助之至
至: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委而去之
B.然而不勝者
得道者多助C.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以天下之所順
D.寡助之至
天下順之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19.請將文中畫線句子“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19.請將文中畫線句子“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20.作者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利的主要條件是什么?你認為文中哪個句子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仁政思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版供水用不銹鋼水箱購銷合同2篇
- 機械課程設計干啥的啊
- 智能核儀器基礎課程設計
- 稅收法制教育課程設計
- 編曲音樂創(chuàng)作課程設計
- 羽毛球上課課程設計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記錄
- 聯(lián)接軸課程設計
- 網站前段課課程設計
- 自動掃地機課程設計
- 二線干部工作總結
- 土石方挖運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山東省濟南市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英語試卷(附答案)
- 心身疾病的心理與康復治療
- 2024年02月四川省省直機關2024年度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公務員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安吉桃花源萌寵露營節(jié)活動方案
- 壯醫(yī)藥水蛭療法
-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語用新題“語境+語義”專練
- 生產計劃實施考核管理辦法
- 200句搞定中考英語詞匯
- 2024年型材切割機市場需求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