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用2015初二物理上機械運動復(fù)習(xí)課件_第1頁
上課用2015初二物理上機械運動復(fù)習(xí)課件_第2頁
上課用2015初二物理上機械運動復(fù)習(xí)課件_第3頁
上課用2015初二物理上機械運動復(fù)習(xí)課件_第4頁
上課用2015初二物理上機械運動復(fù)習(xí)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章機械運動一知識網(wǎng)絡(luò)機械運動平均速度的測量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長度實驗原理測量儀器單位測量工具單位時間測量工具誤差定義產(chǎn)生原因減小的方法與錯誤的區(qū)別運動的描述參照物

機械運動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運動的快慢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速度意義定義公式單位計算速度意義定義公式單位計算1.長度的國際單位是

,符號

。測量工具是

。刻度尺的使用:①看:、、;②放:正放、緊貼;③讀:正看、;④記:數(shù)值+單位。例1例2例32.時間的國際單位是

,符號

。常用單位:

,;1h=

min=

s。測量工具是

。3.誤差:

之間的差異叫誤差。誤差不是錯誤。誤差可以

,但不可

,錯誤可以避免。減小誤差的方法:①選用精密儀器;②采用科學(xué)的測量方法;③

。米m刻度尺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線是否磨損估讀秒s分鐘(min)小時(h)603600秒表(停表)測量值真實值減小避免多次測量求平均值識記鞏固例1:下圖中物體的長度為

cm。cm分析:分度值為1mm,起點為4cm,終點為6cm后面3到4格的中間。因為估讀是在最小分度值后加一位數(shù)字,所以讀數(shù)應(yīng)該是2.31—2.39cm中間的任一數(shù)。2.35例題解析返回例2:下圖中秒表顯示的時間為

s。分析:秒表的特點是,大表盤的指針轉(zhuǎn)一圈,小表盤的指針轉(zhuǎn)一格,也就是說小表盤一格的時間等于大表盤一圈的時間。100例題解析返回例3:有6位同學(xué)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他們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L1=18.81cm,L2=18.61cm,L3=18.82cm,L4=18.80cm,L5=18.805cm,L6=18.80cm。那么(1)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

;

(2)不合理的數(shù)據(jù)是:

(3)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4)該物體的長度應(yīng)該是:

。分析:刻度尺測量時,能夠精確到分度值,也就是數(shù)據(jù)的倒數(shù)第二位,從上面的6個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倒數(shù)第二位的單位是1mm;18.61cm18.805cm1mm18.81cm例題解析返回4.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時,被

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選

作為參照物。選作標(biāo)準(zhǔn)位置隨時間的改變識記鞏固5.機械運動:我們把物體

叫做機械運動。相對于參照物,某物體的位置改變了,則該物體是

的;物體的位置不變,則該物體是

的。6.運動描述的相對性: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是相對于

而言的。所以說運動是

的,靜止是

的。物體相對靜止的條件:

都相同。研究對象本身運動靜止參照物相對絕對例4例5例6速度大小速度方向例4:小東坐在順河向下行駛的輪船上,如果判斷輪船是靜止的,選取的參照物可能是()。A.河岸上的樹B.天空中飛舞的燕子C.輪船上的桅桿D.小東分析: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主要看該物體與參照物之間有沒有位置變化,如有位置變化物體是運動的,沒有位置變化物體是靜止的。與輪船沒有位置變化的是輪船上的桅桿和小東,而桅桿是輪船的一部分,由于不能以被研究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所以我們研究輪船的運動情況就不能選輪船或輪船的某部分作為參照物,因此C錯誤。D例題解析返回例5:深秋,樂樂坐在樹下看書,一陣風(fēng)刮來,樹葉紛紛落下。如果以樂樂為參照物,下列物體中運動的是()。A.地面B.樹C.正在下落的樹葉D.書分析: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主要看該物體與參照物之間有沒有位置變化,如有位置變化物體是運動的,沒有位置變化物體是靜止的。C例題解析返回例6:航天飛機與空站剛好對接時,二者在空中飛行的速度大小和方間向必須相同。此時,二者彼此處于

的狀態(tài)。分析:兩個物體的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時候,兩個物體處于相對靜止?fàn)顟B(tài)。相對靜止例題解析返回7.運動的分類:按軌跡分為曲線運動和直線運動。而直線運動分為:

直線運動和

直線運動。勻速識記鞏固8.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實驗探究方案:A

;B.

。方法:

。9.速度的物理意義:

。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

叫做速度。公式:

。變形公式:

、

。單位:國際單位是

;常用單位是

。1m/s=

km/h變速時間相同比較路程路程相同比較時間控制變量法描述物體運動快慢路程v=s/ts=vtt=s/vm/skm/h3.6例7例7:2011年5月15日,國際田聯(lián)110m欄磚石聯(lián)賽上海站敲響戰(zhàn)鼓,冠軍爭奪在劉翔和奧利弗之間展開。那么觀眾和裁判判斷劉翔快過奧利弗的方法為()。A.觀眾:相同時間比較路程;裁判:相同時間比較路程B.觀眾:相同時間比較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較時間C.觀眾:相同路程比較時間;裁判:相同時間比較路程D.觀眾:相同時間比較時間;裁判:相同時間比較路程分析:觀眾認(rèn)為劉翔先到終點所以劉翔快,也就是劉翔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大。裁判記錄的是劉翔和奧利弗到達(dá)終點時所用的時間,也就是相同路程比較時間。B例題解析返回10.勻速直線運動的定義:運動軌跡是

,并且速度大小

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直線不變大于大于識記鞏固例8由s-t圖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由v-t圖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11.平均速度的物理意義:描述物體在

或(

)的運動快慢。公式:

。12.平均速度的測量實驗原理:

。測量儀器:

等,分別用來測量

一段時間一段路程v=s/t刻度尺停表路程時間識記鞏固v=s/t例9例10例9:一架飛機勻速直線飛行,在5min內(nèi)飛行了60km,則該飛機飛行0.5h通過的路程為多少米?分析:知道飛機5min飛了60km,就可以算出飛機的速度,由于飛機做勻速直線運動,即速度不變的運動,所以飛機的速度就是60km/5min。答:該飛機飛行0.5h通過的路程為36000米。解:由v=s/t

得v=s/t=60km/1/12h=720km/h11已知:t=5min=5/60h=1/12h;s=60km;t=0.5h求:s1212∴s=vt=720km/h×0.5h=360km=360000m222∵飛機做勻速直線運動,∴v=v=720km/h21例題解析返回例10:如上圖,AC=90cm,AB=36cm。問AB、BC、AC的平均速度分別為多少m/s?ABC解:v=s/t=0.36m/3s=0.12m/sv=s/t=0.54m/2s=0.27m/sv=s/t=0.9m/5s=0.18m/sABABABBCBCBCACACAC求:vvvACBCABt=3s;t=2s;t=5s已知:s=0.36m,s=0.54m,s=0.9m;ACBCABACBCAB例題解析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2.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是一個定值,速度的大小與路程、時間的選擇無關(guān)。不能認(rèn)為速度與路程成正比,不能認(rèn)為速度與時間成反比。物體做變速運動時,速度有時快,有時慢,怎樣描述它的運動情況呢?變速運動比較復(fù)雜,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來計算它的速度。這樣算出來的速度叫平均速度。說到某一物體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自行車運動員做變速運動火車的速度是72km/h,汽車的速度是30m/s,是火車快還是汽車快?方法一:30m/s=30×=30×=108km/h(108km/h>72km/h,汽車快)72km/h=72×=72×=20m/s1s1m1/1000km1/3600h1km1h1000m3600s(30m/s>20m/s,汽車快)方法二:例11下列物體運動的速度哪個大()。D.火車:360千米/時

C.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最起碼速度:7.9千米/秒

B.炮彈:1000米/秒

A.蝸牛:1.5毫米/秒例題解析解析答案例題解析【答案】:通過比較,顯然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最起碼速度最大。故答案C正確。例12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中,有許多鏡頭是孫悟空駕霧,翻山越嶺.如果你是導(dǎo)演,如何實現(xiàn)上述逼真的效果?例題解析解析答案

例題解析【解析】:讓扮演孫悟空的演員做好騰云駕霧的動作,使后面的布景(山川)快速向下移動,這樣以山川為參照物,孫悟空會騰空而起,給觀眾以逼真的視覺效果。

例13一同學(xué)開始跑步,在第1s內(nèi)跑了2m,在第2s內(nèi)跑了

3m,在第3s內(nèi)跑了4m,則().A.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1.5m/s

B.在后2s內(nèi)平均速度為1.4m/s

C.3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3m/s

D.第3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m/s

例題解析解析點評例題解析【點評】:對于不同時間和路程范圍來說平均速度的值是不同的,所以在求平均速度時,一定要搞清楚是那一段路的總路程,和該路程所需時間,包括運行中休息的時間。例題解析【答案】:

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前2s內(nèi)跑的路程除以2s,路程S=2m+3m=5m,根據(jù)v=s/t=2.5m/s。在后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后2s內(nèi)跑的路程除以2s,路程s=3m+4m=7m,根據(jù)v=s/t=3.5m/s,3s內(nèi)跑了9m,平均速度為3m/s,計算第3s內(nèi)的平均速度,時間應(yīng)為1s,平均建度為4m/s。所以答案是C。在選擇參照物時,錯把研究對象當(dāng)作參照物;參照物是可以任意選擇的,并不是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被選為參照物;不會從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情況來判斷所選取的參照物。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況,合理利用公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利用速度公式求路程時,容易忽略往返運動中的時間。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精確測量時忘記估讀;正確地估測物體的長度。tsv=問題梳理28典型示例,抽取規(guī)律例1.如圖所示的物體A的長度是

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例2.下列關(guān)于運動和靜止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同步衛(wèi)星圍繞地球飛行時,以地面為參照物,衛(wèi)星是運動

B.月亮在云中穿行時,以云為參照物,月亮是運動的。

C.飛機在空中加油時,以地面以參照物,受油機是靜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為參照物,小船是靜止的。1.901mmB29典型示例,抽取規(guī)律

例3、看圖中的煙和小旗,關(guān)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C.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向右運動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

例4.某學(xué)習(xí)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jìn)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如圖所示的路程—時間圖像。你從該圖中可獲得哪些信息?(1)

。(2)

。(3)

。D30典型示例,抽取規(guī)律

例5.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前半程的平均速度為1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為16m/s,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設(shè)前、后各半程的路程為S1,時間分別為t1、t2,速度分別為v1、v2,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答: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3.7m/s。鞏固練習(xí)10m/s=_____km/h54km/h=____m/s1.單位換算:36152.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A.750m/minB.15m/sC.36km/hD.1250cm/s(12.5m/s)(10m/s)(12.5m/s)B

3.坐在行駛汽車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測前方隧道的長度。在進(jìn)出隧道口時,分別看了一下手表,如圖(甲)、(乙)所示,汽車通過隧道時的平均速度是30km/h,由此可計算出此隧道長約

_______km。2.5

4.一列火車長200m,以36km/h的速度通過一座長1.6km的大橋。問火車從上橋到全部離開大橋所用的時間是多少?解:火車從上橋到全部離開大橋通過的路程s=s1+s2=1600m+200m=1800m=1.8km火車的速度是v=36km/hsv1.8km36km/ht===0.05h答:火車全部離開大橋所用的時間為0.05h。34課堂檢測自我評價1.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輛汽車,甲車上的人看到乙車向南運動,乙車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也向南運動,丙車上的人看到甲車向北運動。這三輛車中相對于地面可能靜止的是()

A.只有甲車B.只有乙車C.只有丙車D.甲車、丙車2.運動會上,100m決賽,中間過程張明落后于王亮,沖刺階段張明加速追趕,結(jié)果他們同時到達(dá)終點,關(guān)于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