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課張衡傳_第1頁
第十三課張衡傳_第2頁
第十三課張衡傳_第3頁
第十三課張衡傳_第4頁
第十三課張衡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文學習目標①總結學習過的歷史傳記文章的分類與特點。②了解作者的有關的文學常識,了解張衡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與貢獻。③運用學習過的知識解決課文中的文言現(xiàn)象。④學習張衡刻苦鉆研的精神。《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東漢,班固南朝宋人,范曄西晉,陳壽紀傳體,通史,上起黃,紀傳體,斷代史,上起,紀傳體,斷代史,,紀傳體,斷代史,上起,如《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如《張衡傳》。

北宋,司馬光主編,編年體,通史,上起戰(zhàn)國,下迄五代,如《赤壁之戰(zhàn)》。帝,下迄漢武帝《信陵君竊符救趙》、《屈原列傳》?!妒酚洝肺鳚h,司馬遷漢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上起漢光武帝,下迄漢獻帝黃巾起義,下迄晉滅吳統(tǒng)一全國。《資治通鑒》如《蘇武傳》。歷史傳記的特點

作為傳記,除了介紹人物姓名、籍貫之外,還必須選擇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敘述他的為人以及對社會的影響。由于傳記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須“活躍”,有可感性。傳記的基本特點是:翔實而典型的文字記錄和樸實而形象的文學色彩。傳記的種類:

自傳、小傳、評傳、別傳、外傳等。《張衡傳》屬于評傳。評傳既記敘人物的事跡,又評價探討人物的思想狀況、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思想發(fā)展過程和對人類的貢獻。注意:

傳記敘述一個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個人的一生的全部經歷,事無巨細都寫下來,只能記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時顯示他的品格特點。了解作者

二十四史之一的《后漢書》作者范曄(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代順陽山陰(浙江紹興)人。他在南朝劉宋時期,曾任尚書史部郎、宣城太守、太子左衛(wèi)將軍等職。《宋書》上說他少年好學,博通經史,善為文章。后因密謀擁戴文帝的兄弟劉義康被處死刑,死時才48歲。他根據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后漢的歷史著作,編成《后漢書》。全書包括十紀、十志、八十列傳,共一百篇。此書對考核史事有參考價值,文字亦樸素精練。今本《后漢書》包括梁代劉昭的增補部分,共一百二十卷。張衡(78——139)東漢著名文學家、科學家、政治家。在文學、藝術、地震學、天文學、地理學、數學、氣象學、機械學等方面都頗有建樹。字平子。河南南陽西鄂人。曾兩度擔任執(zhí)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歷算,創(chuàng)制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和測定地震的地動儀。文學作品《二京賦》,《四愁詩》了解傳主渾天儀渾天儀地動儀返回

文學成就:

《二京賦》(《東京賦》、《西京賦》)描寫洛陽,長安的繁華,諷刺貴族官僚的荒淫無恥,描述了一些民情風俗,表現(xiàn)了作者對封建統(tǒng)治危機四伏的深刻憂慮。

文學成就;詩歌以《四愁詩》成就最高。詩分四章,寫他的“所思”在“泰山”、“桂林”,“漢陽”,“雁門”等“遠道”,但都有障礙,而不能致。以一種情詩的形式寄托了政治的懷抱。它是最早的一首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七言詩。返回四愁詩東漢張衡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梁父:泰山下小山名。翰:衣襟。金錯刀:刀環(huán)或刀柄用黃金鍍過的佩刀。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瓊瑤:兩種美玉。倚:通“猗”,語助詞,無意義。我所思念的人,遠在泰山;我想去找她,翻越梁父山多么艱難。側身向東望去,眼淚沾濕了衣裳。美人送我一把金錯刀,我想還贈最好的美玉。路遠不能送達,只好不安的徘徊。這是我憂愁煩惱的原因;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贈我琴瑯玕,何以報之雙玉盤。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怏?琴瑯玕:琴上用瑯玕裝飾?,槴\是一種似玉的美石我所思念的人,遠在桂林;我想去跟從她,湘水是多么深,側身向南望去,淚水沾濕了衣裳。美人送我一把美玉裝飾的琴,我想回贈雙玉盤,路途太遠不能送到,感到悲傷失意,為什么不悲傷呢。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阪長。側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為懷憂心煩紆?襜褕:直襟的單衣。踟躕:徘徊不前貌。雰雰:雪盛貌。段:同“緞”,履后跟。案:放食器的小幾。我所思念的人在漢陽,我想和她在一起,隴山漫長啊,側身向西望去,眼淚打濕了衣裳。美人贈我貂皮袍,我想回報她明月珠,遠遠的路途不能送達,只好徘徊不前,我怎能不煩惱紛擾。我的心上人在雁門,我想去找她,被大雪所阻,側身向北望去,用手巾檫眼淚,美人送我成幅的錦緞,我想回報她青玉的小盤,路遠不能送達,只能一再嘆息,為什么不心里懷著憂愁和煩怨呢。我的失戀魯迅我的所愛在山腰,想去尋她山太高,低頭無法淚沾袍。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么貓頭鷹。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我的所愛在鬧市,想去尋她人擁擠,仰頭無法淚沾耳。愛人贈我雙燕圖,回她什么冰糖壺蘆。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我的所愛在河濱,想去尋她河水深,歪頭無法淚沾襟。愛人贈我金表索,回她什么發(fā)汗藥。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我的所愛在豪家,想去尋她沒有汽車,搖頭無法淚如麻。愛人贈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練蛇。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罷。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恒星,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制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記里鼓車指南車

人民至今還在懷念著他,一九五五年全國發(fā)行過紀念郵票。一九五六年南陽重修他的墳墓和讀書臺,郭沫若曾在他的紀念碑上題道:“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敬仰?!?/p>

張衡故居與張衡墓廬走進課文文本探究臺北故宮博物館所收藏的地動儀南陽西鄂:南陽郡的西鄂縣,在今河南南陽。屬(zhǔ)文:寫文章。屬,連綴。游于三輔:在三輔一帶游學。游,游歷游學,指考察學習。下文“觀太學”的“觀”也是“游”的意思。三輔:三個地區(qū)在今陜西西安附近。京師:指洛陽。太學:古代設在京城的全國最高學府。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五部經書。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學問和技能。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張衡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人。張衡年輕時就擅長寫文章,在三輔一帶游學,乘便進入京城洛陽,在太學學習,因此通曉五種經書,熟悉六種學問和技能?!救鍖W六經】即《易》、《書》、《詩》、《禮》、《樂》、《春秋》的學說。

易:易經;書:尚書;詩:詩經;禮:禮記;樂:樂經;春秋:泛指歷史書籍,也有人認為是《春秋》[詩經六義]詩經的六義有:風、雅、頌、賦、比、興。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雖……而……”,相當于“雖然……但是……”。文言文里,前邊分句用“雖”,后邊分句有時候用“而”“然”“猶”等詞同它呼應。從容:古今異義,古舉止穩(wěn)重;(行動舉止)交接:古:交往接觸;今:連接;相接;移交和接替

舉孝廉:(被)舉為孝廉,被動句。(見注釋11)不行:沒有去(應薦)?!恍校汗沤癞惲x連辟(bì)公府:屢次(被)公府征召。辟,召。公府,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公署。被動句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

雖然才學高出當時一般人,卻沒有驕傲自大的情緒??偸菑娜莶黄?,淡泊寧靜,不愛和庸俗的人們往來。永元年間,被推薦為孝廉,沒有去應薦,屢次三被公官署召請,(他)也不去應召。莫:沒有誰。乃:于是,就。因(之)以諷諫:因,通過,借。以:連詞,來諷諫:諷喻規(guī)勸傅會:文章的組織、布局、命意、修辭。也寫作“附會”。附會:古今異義,把不相關的事說成有關;把沒有某種意義的事說成有某種意義奇:意動用法,以之為奇,認為…奇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當時社會長期太平無事,從王侯直到下邊的官吏,沒有誰不過度奢侈的。張衡就仿照班固的《兩都賦》寫了一篇《二京賦》,用來諷喻規(guī)勸。精心地構思寫作,(經過)十年才完成。大將軍鄧騭認為他是奇才,多次召請,(他)也不去應召。

這一段為文章的第一部分,記述了張衡的學業(yè)、品德和文學上的成就。開頭兩句按歷史人物傳記的格式,記述張衡的姓名、籍貫。接著介紹其在文學上的造詣。“少善屬文”說明他具有先天的稟賦,而“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說明他注重后天的社會實踐、學習。也正是因為他在青少年時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實的基礎,并不斷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經,貫六藝”。在敘述了其“才”后緊接著敘述其德。“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本哂兄t虛穩(wěn)重、超塵拔俗的品格,而面對統(tǒng)治者的招羅,作者連用“不行”“不就”“不應”等詞語表現(xiàn)他的不慕榮利的高潔品德。而《二京賦》進一步證實其文學才能及精研精神。第一段內容小結: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治學的態(tài)度:嚴謹、謙虛為人的品行:淡靜:諸葛亮所云:“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質樸、超逸、不慕名利潔身自好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求學經歷學識淵博機巧:指器械方面制造的巧妙。致思:用心思。雅聞:常聽說。雅,素常。陰陽:指日月運行。術學:關于術數方面的學問,指天文、歷算等。公車特征(之):公車特地征召(他)。公車,漢代官署名。臣民上書和征召,都由公車接待。再遷:兩次升遷。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

張衡擅長機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專心研究天文、氣象、歲時節(jié)候的推算。漢安帝常聽說張衡精通天文、歷法等術數方面的學問,官府特地召請(張衡)任命他為郎中,后兩次升遷做太史令。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機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變化,精妙透徹地掌握了測天儀器的原理,制造了渾天儀,寫了《靈憲》《算罔論》等關于歷法、數學方面的論著,論述十分詳盡明白。乃:于是,就。研核:研究考驗。妙盡璇機之正:精妙地研究透了測天儀器的道理。璇機,玉飾的測天儀器。也寫作“璇璣”。渾天儀:一種表示天象的儀器,類似現(xiàn)在的天球儀。

本段主要介紹了張衡在科學上的成就,包括科學發(fā)明和理論著作兩部分。張衡上通天文,下窮地理,精于歷算,擅于機械,在天文、數學、地理、氣象、機械制造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學、繪畫、詩賦方面也成績斐然,難怪郭沫若說:“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見的?!钡诙匀欢涡〗Y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順帝初年,又被調回重當太史令。他不慕高官厚祿,所擔任的官職,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從離開太史令職務,五年后又恢復原職。

第三段內容小結:“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闭蛩幌胛諜啾蕴Ц叩匚唬痈吖僖灾\私利,不把學問當做沽名之具、釣利之餌、登官之梯,才能有時間和精力在科學上做出這樣偉大的成績。再轉復為太史令:轉任兩次,又做了太史令。第一次由太史令轉任公車司馬令,第二次由公車司馬令轉任太史令。不慕當世:不趨附當時的權貴。當世,指權臣大官。徙:遷升,提拔。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順帝)陽嘉元年,(張衡)又制造了候風地動儀。是用純銅鑄造的,直徑有八尺,上下兩部分相合蓋住,中央凸起,樣子像個大酒樽。外面用篆體文字和山、龜、鳥、獸的圖案裝飾。以精銅鑄成:以,用,介詞。員徑:即圓徑。員,通“圓”。合蓋隆起:上下兩部分相合蓋住,中央凸起。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飾,介賓后置/狀語后置。以,介詞,用。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fā)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都柱:粗大的銅柱。都,大。傍:通“旁”,周圍,旁邊。施關發(fā)機:設置關鍵(用來)撥動機件。關,樞紐、關鍵。發(fā),撥動。

內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銅柱,銅柱周圍伸出八條滑道,設置關鍵,(用來)撥動機件。外面有八條銅龍,龍口各含一枚銅丸,(龍頭)下面各有一個蛤蟆,張著嘴巴,準備接住龍口吐出的銅丸,儀器的樞紐和機件制造的巧妙,都隱藏在酒樽形的儀器中,覆蓋嚴密得沒有一點縫隙。尋其方面:方面,方向。乃:于是,就。驗之以事:用事實來檢驗。未之有也:從來沒有這件事。之,代詞,指上文所說的候風地動儀巧妙靈驗這件事。賓語前置句。

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fā)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fā)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如果發(fā)生地震,儀器外面的龍就震動起來,機關發(fā)動,龍口吐出銅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銅丸)震擊的聲音清脆響亮,守候儀器的人因此知道發(fā)生了地震。(地震發(fā)生時)雖然只有一條龍的機關發(fā)動,另外七個龍頭絲毫不動,尋找它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的地方。用實際發(fā)生的地震來檢驗儀器,彼此完全相符,靈驗如神。從古籍的記載中,還看不到這樣的儀器。嘗一龍機發(fā)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后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曾有一次,一條龍的機關發(fā)動了,可是(洛陽)并沒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學者都責怪地動儀不靈驗。幾天后,驛站上傳送文書的人來了,證明果然在隴西地區(qū)發(fā)生了地震,于是全都嘆服它的奇妙。從此以后,(朝廷)就責成史官根據地動儀,記載每次地震發(fā)生的方位。咸:都。無征:沒有應驗。驛:這里指驛站上傳送文書的人。隴西:漢朝郡名,在今甘肅蘭州、臨洮、隴西一帶。所從方起:從哪個方向發(fā)生。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質地外形雕飾

第四段內容小結:本段著重介紹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風地動儀,重點介紹候風地動儀的結構和功用?!暗卣痣]西”一事有力地證明了候風地動儀的神奇功用。候風地動儀之構造示意圖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fā)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炛允?,合契若神。內部機械構造—﹝﹞

—~﹝﹞.—~—﹤﹥時政事漸損,權移于下,衡因上疏陳事。后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鹿賾制錃Ъ?,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

當時政治越來越腐敗,大權落到了宦官手里,張衡于是給皇帝上疏陳述政事,提出關于政事的意見。后來張衡升任侍中,順帝任用他入宮廷,在自己左右對國家的政事提出意見。順帝曾經詢問張衡天下所痛恨的人?;鹿賯兒ε滤f自己的壞話,都給他使眼色,張衡于是沒有對皇帝說實話而后出來了。因:于是,就。后遷侍中:被升遷。被動句。引:讓進,延請。帷幄:這里指皇宮。諷議(于)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對國家的政事提出意見。省略句疾惡:痛恨。目之:給他遞眼色。目,名作動乃:于是,就。詭對:不用實話對答。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兇倚伏,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這些閹人豎子還是擔心張衡終究會成為他們的禍害,于是就群起而毀謗張衡。張衡也??紤]自身安全的事,認為禍福相因,幽深微妙,難以知道。于是作《思玄賦》來抒發(fā)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閹豎:對宦官的蔑稱。圖身之事:圖謀自身安全的事。吉兇倚伏:禍福相因。出《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幽微難明:幽深微妙,難以看清。乃:于是,就。宣寄情志:表達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第五段內容小結:張衡不僅在文學、科學等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在政治方面也有著杰出的才干,面對“時政事漸損,權移于下”的狀況,他挺身而出“因上疏陳事”“諷議左右”向皇上直言進諫,彈劾奸佞,努力剪除奸徒丑類。然而,官場的黑暗,使他難施手腳,只好借《思玄賦》來抒發(fā)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他的心思細密,小心謹慎。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

(順帝)永和初年,張衡被調出京城,去當河間王劉政的相國。當時河間王驕橫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間地區(qū))又有很多豪門大戶,和劉政一道胡作非為,張衡一到任就治理嚴厲,整頓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黨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來,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贊頌河間地區(qū)政治清明。

出為河間相:出京做河間王的相。出,離開朝廷。豪右:豪族大戶。右,右族,即豪族。秦漢時,豪族住在城市的右邊,故稱“豪右”。下車:指官吏初到任。

治威嚴:治理嚴厲。治,治理。陰知:暗中查知。禽:通“擒”。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視事:這里指官員到職工作。乞骸骨:封建社會,大臣年老了請求辭職為“乞骸骨”,意思是請求賜還自己的身體,回家鄉(xiāng)去。征拜:朝廷征召,任命

張衡到職工作三年后,就向朝廷上書,請求辭職告老還鄉(xiāng),朝廷卻把他調回京城,任命為尚書。(張衡)活到六十二歲,永和四年與世長辭。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

_______

果斷正直

______聰明機智____果敢決絕_________政績卓越

第六段內容小結:寫張衡出任河間相時與奸黨斗爭一事。筆墨寥寥卻寫出了一位真實可感、形神豐滿的廉吏。走進文本學習探究①這篇課文了敘述了張衡哪幾方面的情況?重點敘述的是什么?他為什么能有多方面的貢獻?三個方面:文學、科學、政治。

張衡在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學家、政治家、尤其是一位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在科學理論方面著有《靈憲》、《算罔論》等。在技術方面發(fā)明了渾天儀,尤其是能精確測定地震方位的候風地動儀,這一偉大成就比歐洲早1700年。

張衡之所以能在多方面取得成績,他的勤奮好學、刻苦鉆研、不慕名利、反對驕奢、不趨炎附勢、勇于斗爭的高貴品質,是他取得成功的精神基礎。這些精神直到今天也很值得我們學習和發(fā)揚。②張衡有那些可貴的品格?

一是“從容淡靜”“不慕名利”。

他不慕名利,先是“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累召不應”,以后做了官,哪怕是“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也無所謂,由此反復說明了張衡的高潔。不僅如此,他還“不好結交俗人”,不滿當時“王侯以下”的“逾奢”的風氣,經十年苦心構思寫成《二京賦》用以諷諫;一任河間相,立即“治威嚴,整法度”,將圖謀不軌的“奸黨”“一時收擒”,都反映了他對當時的奢靡庸俗風尚的不滿和對不軌行動的斗爭。這些都是他從容淡靜、不尚虛浮的品德。②張衡有那些可貴的品格?二是無“驕尚之情”。

他年少時便“善屬文”“通五經貫六藝”,全面發(fā)展,甚至“才高于世”,卻始終無驕尚之情,這確實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于不尚虛浮而又謙遜踏實的品格,他才能全副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兩次擔任太史令,有機會觀察天象博覽群書,之后,渾天儀、《靈憲》、《算罔論》、候風地動儀才得以相繼問世。張衡一三四少善屬文通五經,貫六藝《二京賦》無驕尚之情從容淡靜善機巧《靈憲》《算罔論》渾天儀

候風地動儀

治威嚴、整法度文學科學政治性情文章結構上疏陳事、諷議左右二藝術手法探究本文在語言運用上的特點:

一、記敘語言非常質樸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應”“不慕”等句用語非常質樸通俗,毫無雕飾痕跡,卻鮮明地展現(xiàn)了張衡不追逐名利的高尚道德。

二、說明語言十分準確簡潔。例如:第四自然段僅用170多個字就將候風地動儀的有關情況作了比較全面的介紹,課件用語之簡潔;用酒樽描摹儀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見其用語之準確。1、舉孝廉不行

2、連辟公府不就

3、公車特征拜郎中

4、累召不應

——漢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僖姡倨肝幕WR之一5、永和初,出為河間相

6、再遷為太史令——離開,指從京都赴外任職——指官職調動。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于區(qū)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后調復原職叫遷復。

7、再轉復為太史令

8、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指官職調動——指官職調動

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擢:提升官職,如《戰(zhàn)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敝啠航德氋H官或調往邊遠地區(qū)?!对狸枠怯洝贰半泳┲喪匕土昕ぁ敝械摹爸啞本褪琴H官。

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p>

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于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補充:1、游于三輔2、視事三年3、上書乞骸骨——漢代都城長安附近三個行政區(qū)——指官員到職工作,即治事——大臣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