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安徽省阜陽市士海中學高一歷史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2安徽省阜陽市士海中學高一歷史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2安徽省阜陽市士海中學高一歷史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2安徽省阜陽市士海中學高一歷史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2安徽省阜陽市士海中學高一歷史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安徽省阜陽市士海中學高一歷史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吏多苛政,政教煩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條職,舉措各以其意,多與郡縣事,至開私門,聽讒佞,以求吏民過失?!边@一材料反映了西漢中期以后刺史A.剛剛開始設立B.僅僅負責監(jiān)察地方C.逐漸干預地方行政D.逐漸失去其作用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從材料中刺史“多與郡縣事,至開私門,聽讒佞”,可以看出刺史已經與地方郡縣官吏相互勾結,干預政事,故C正確。刺史本來是中央派遣來監(jiān)察地方的機構,但材料所述已經超出了這個職權,其作用越來越大,排除B、D項;A項在材料中體現(xiàn)不出來??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監(jiān)察制度2.美國羅斯福新政中,最能和諧社會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的措施是()A.整頓銀行,實行美元貶值,刺激出口B.通過國家工業(yè)復興法,加強對工業(yè)指令性計劃指導C.獎勵農民調整生產結構,穩(wěn)定農產品價格D.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參考答案:D3.朱維錚在《重讀近代史》一書中有這樣的敘述:“(締造者們)言辭的崇高與行為的兇暴,平等的許諾與特權的森嚴,恰成對比,越來越使渴望解脫重重壓迫的貧民失望。”這一觀點最有可能用來描述近代中國:A.鴉片戰(zhàn)爭

B.太平天國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辛亥革命參考答案:B太平天國運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xiàn),太平天國運動主張平等、土地的平均,言辭可謂崇高,許諾可謂平等,而天京變亂則足以證明其行為的兇暴,所以,這一觀點最有可能用來描述近代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4.伯里克利說“在私人生活中,我們是自由和寬恕的。但在公家事務中,我們遵守法律,這是因為這種精神深使我們信服”。據(jù)此分析A.雅典人具有絕對的自由B.這里的我們指的是雅典居民C.雅典實行法治反對人治D.這使得雅典的法庭審判結果都讓人信服參考答案:5.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報童沿街叫賣:特大新聞,張楊發(fā)動兵變,蔣總司令遇險。這個”特大新聞“是指A.華北事變

B.九一八事變

C.西安事變

D.盧溝橋事變參考答案:C

6.英國《泰晤士報》在武昌起義后作了大量報道,其中頻率比較高的關鍵詞分別是“袁世凱”,“滿清”,“武漢”,“叛亂”,“南京”和“孫中山”。而關于孫中山和袁世凱的報道分別是11篇和31篇。由此可得出的歷史結論是A.《泰晤士報》存在輿論導向B.《泰晤士報》報道客觀公正C.英國積極尋找中國的代理人D.辛亥革命失敗具有歷史必然參考答案:A材料中《泰晤士報》稱辛亥革命為“叛亂”或“反叛”,其輿論導向可見一斑,故A項正確;D項表述錯誤,辛亥革命主要是反封建。《泰晤士報》并沒有對辛亥革命進行客觀的報道,故B項錯誤。C項通過材料無法直接得出,排除。7.下列有關唐代長安“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與居民區(qū)隔開

②有專門官員管理③又叫“草市”

④開市、閉市有嚴格時間規(guī)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參考答案:C8.從鴉片戰(zhàn)爭前后到19世紀90年代,中國思想界的發(fā)展歷程是A.中體西用—開眼看世界—維新變法B.開眼看世界—維新變法—中體西用C.開眼開世界—追求民主共和—維新變法D.開眼看世界—中體西用—維新變法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思想界的發(fā)展歷程。根據(jù)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思想界的發(fā)展歷程是先林則徐等人的開眼看世界,然后洋務派的中體西用,后是維新派的維新變法,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A錯在不是正確的順序,不符合題意,排除;選項B錯在不是正確的順序,不符合題意,排除;選項C錯在不是正確的順序,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考點:近代中國的巨變?戊戌變法?中國思想界的發(fā)展歷程9.單皮爾在《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中說:“科學過去是躲在經驗技術的隱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當它走到前面?zhèn)鬟f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可以說已經開始了?!边@里所說的“科學時代”是指()A.文藝復興 B.啟蒙運動C.工業(yè)革命 D.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參考答案:考點: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解析: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特點.考查學生抓住關鍵信息、分析理解、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依據(jù)題干“當它走到前面?zhèn)鬟f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可以說已經開始了”可知,反映的是科學技術直接轉化為生產力,促進經濟的發(fā)展,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科學與技術開始緊密結合,促進經濟發(fā)展,因此題干的“科學時代”是指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故D項正確.AB兩項屬于思想方面,不符合題意,應排除.工業(yè)革命科學與技術尚未真正結合,故C項錯誤.故選D.10.“17世紀和18世紀初,西方人了解中國的歷史、藝術、哲學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紀末,歐洲人對中國的自然資源更感興趣?!睂е逻@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國自然資源豐富

B.世界市場的形成

C.中西交流的加強

D.工業(yè)革命的需求參考答案:D略11.歷史學家余英時在研究中國近代歷史的過程中提出“轉石效應”——改革往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一經發(fā)動,便如危崖轉石,非達于平地不止,經濟體制改革初見成效之后,浪潮就會沖擊到法律和政治領域。依據(jù)上述觀點,在中國近代史上引發(fā)“轉石效應”的歷史事件是

A.鴉片戰(zhàn)爭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參考答案:B12.讀下表,表格反映出A.西班牙逐漸喪失海上霸主地位

B.美洲與歐洲的聯(lián)系日趨減弱C.西班牙與美洲的貿易急劇下降

D.美洲工業(yè)化的程度日漸提高參考答案:C13.民國初年,參議院公布的男女禮服分為中西兩類,中式即長袍馬褂。民間衣著更為自由。由此可知民國初年A.服飾改革十分艱難B.崇洋媚外之風開始盛行C.民眾普遍接受西服D.社會物質生活發(fā)生變化參考答案:D【詳解】據(jù)材料中“民間衣著更為自由”可以得出服飾改革并不是舉步維艱,故A項錯誤;據(jù)所學可知鴉片戰(zhàn)爭之后,閉關鎖國政策被打破,崇洋媚外之風隨之開始盛行,故B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xiàn)民眾普遍接受西式服飾,故C項排除;據(jù)題干中服飾的變化說明社會物質生活的巨大變化,故D項正確。【點睛】聯(lián)系時代背景分析服飾變化的特點,緊扣“民國初年”等信息可以得出服飾變化帶有時代色彩。14.《資政新篇》是太平天國后期的一個施政方案,它的提出來A.反映了農民階級發(fā)展經濟的要求

B.表明在太平天國運動具有資產階級革命的性質C.符合當時太平天國的社會實際

D.反映了先進的中國人在探求強國之路時在向西方學習參考答案:D15.萬歷皇帝為了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與大臣們前后斗爭了十幾年,最終因大臣們的一致反對而作罷,類似這樣的事情在明朝時常發(fā)生。這反映了明朝A.皇權專制不斷削弱B.傳統(tǒng)宗法觀念日益淡化C.官僚政治運行機制成熟D.皇帝昏庸懶于朝政參考答案:C材料主要表達的意思是在大臣們的一致反對下,皇帝不斷隨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意圖來決定大事,而且類似的事情還時常發(fā)生,這說明明朝在決策運行方面,能夠按照既定的機制運行,而非由皇權獨斷。故官僚政治運行機制成熟表述正確。所以選C。材料講的是皇權受體制的制約,并沒有講皇權專制受到削弱的問題。故A錯誤。傳統(tǒng)宗法觀念日益淡化和皇帝昏庸懶于朝政都沒有體現(xiàn)。16.在領導德意志統(tǒng)一的過程中,俾斯麥成為整個德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然而,1890年勞苦功高的俾斯麥還是被辭退了。根據(jù)德國當時的法律,辭退俾斯麥的應該是

A.內閣成員

B.帝國議會

C.聯(lián)邦議會

D.帝國皇帝參考答案:D17.錢穆先生認為:“朱子之所謂理,同時即兼包有倫理與科學之兩方面?!毕铝兄祆涞挠^點中最有可能體現(xiàn)“理”有“科學”之含義的是(

)A.“仁”是道德價值的終極源泉

B.通過“格物”獲得知識C.“三綱五?!笔堑赖膬r值內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參考答案:B程朱理學。根據(jù)題干“朱子之所謂理,同時即兼包有倫理與科學之兩方面?!盇CD不對,這三項體現(xiàn)的是倫理道德方面;B符合,體現(xiàn)了朱熹的認識論:“物”指天理、人倫、圣言、世故?!案裎镏轮睆娬{通過讀書、學習、考察等方法探究理,體現(xiàn)了認識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學性。18.“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背鲎?978年安徽鳳陽農民的這段順口溜反映的是A.農業(yè)合作化運動B.人民公社化運動C.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D.企業(yè)股份制改造參考答案:C略19.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曾挖苦道:這個傳說中的周恩來是何許人也?不久,周恩來在一次國際會議上成功地促進了有色人種的團結,并進一步拓寬了中國的外交局面。材料中所說的“進一步拓寬了中國的外交局面”的會議是指()A.《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

B.日內瓦會議C.萬隆會議

D.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參考答案:C20.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xiàn)了如下原則:(

①中央集權原則

②分權制衡原則

③民主原則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參考答案:D21.一家日本企業(yè)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開設了一家工廠。你認為此事最早有可能發(fā)生在A.鴉片戰(zhàn)爭后B.太平天國運動中C.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D.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根據(jù)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允許列強在華開設工廠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馬關條約的內容,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此事最早有可能發(fā)生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而非鴉片戰(zhàn)爭后,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此事最早有可能發(fā)生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而非太平天國運動中,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此事最早有可能發(fā)生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而非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名師點睛】《馬關條約》規(guī)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后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并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恶R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該條約適應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隨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22.史載周公制禮作樂,以宗法維系封建制度的運作。有百世不遷的大宗,有五世則遷的小

宗,如果以周公封伯禽于魯國,魯國內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卿大夫為例,以下有關封建與宗法關系的說明,最為適當?shù)氖牵篈.周天子為魯國大宗,魯國內部再分封卿大夫也以周天子為大宗B.魯國國君是魯國內部卿大夫的大宗,周天子則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魯國在內的各封國的大宗,魯國國君則是魯國內部卿大夫的大宗D.周天子為一族,魯伯禽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無關系參考答案:C23.史書記載,結束了漢末以來三國分裂局面的晉武帝司馬炎共有兒子26人,但太子司馬衷卻天生癡愚。晉武帝想要廢太子,另擇繼承人,皇后勸說:“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于是晉武帝沒有更換太子的人選。由此可見,晉武帝選太子是根據(jù)A.世襲制的父死子繼原則

B.宗法制的嫡長子繼承原則C.君主制的集權獨裁原則

D.禪讓制的尚賢原則參考答案:B24.秦漢時期設立了朝議制度,凡遇軍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議”于群臣,議定的結果,通常由宰相領銜上奏,最后必須經皇帝裁決,方能施行。這一制度A.表明軍國大事最終由朝臣議定B.反映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監(jiān)督皇權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決策時集思廣益參考答案:D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秦漢時期的政治,旨在考查正確評述相關史實的能力。A、C兩項的表述均與題目中的信息“軍國大事……最后必須經皇帝裁決,方能施行”不符,故排除;題目中未涉及皇權與相權間的矛盾,故排除B項;由題目中的信息“軍國大事……議于群臣”可知該制度有利于集思廣益,減少皇帝決策的失誤,故選D。25.電影《泰坦尼克號》描述的是英國的一艘豪華巨輪與冰山相撞而沉沒的一次重大海難。當海難發(fā)生時,船上曾通過無線電發(fā)出求救信號。下列說法最確切的是(

)A.它是18世紀以前的輪船

B.它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C.它是第一、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結合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參考答案:C略26.票證是某一歷史時期經濟發(fā)展的見證與縮影。從圖一票證的逐漸取消到圖二票證的廣泛流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A.改革重心從農村向城市轉移B.政企關系從政企合一向政企分開轉變C.經濟體制改革轉向市場經濟D.經濟形態(tài)由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參考答案:考點: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我國實行糧票供應之的原因:1、主要原因:建國初期,我國由于生產力低下,百廢待興,糧食生產和供應矛盾十分突出,吃飯成了我國人民的第一件大事.為了平抑市場價格,保證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黨和國家對糧食等生活必需品實行了計劃經營.2、目的:穩(wěn)定市場和社會、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應.解答:圖一糧票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圖二股票是市場經濟下的產物.故選C.27.《荀子·君道》:“墻之外,目不見也;里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認為,君主應當(

)A.建立上傳下達的郵驛制度

B.經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間體察民情

D.加強對中央與地方官員的監(jiān)察參考答案:D28.((史記‘齊太公世家》載:“是時周室微,唯齊、楚、秦、晉為強.晉初與會,獻公死,國內亂。秦穆公辟遠,不與中國會盟。楚成王初收荊蠻有之,夷狄自置.唯獨齊為中國會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諸候賓會.”該段材料的主旨是A.介紹諸侯爭霸的形勢B.說明周王室已經衰微C.分析齊桓公稱霸的外因D.陳述各諸侯強國的國情參考答案:C【詳解】材料主要講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晉國內亂,秦國偏安一隅,楚國自置,只有齊國到中原地區(qū)舉行會盟,一些諸侯小國便欣然應允,這些外部原因有利于齊國稱霸。所以其主旨是分析齊桓公稱霸的外因,故選C;材料反映的是其他幾個強國沒有參與爭霸,導致齊國一國參與中原會盟而稱霸,排除A;材料的主旨不是說明周王室已經衰微,排除B;材料的主旨不是陳述各諸侯強國的國情,排除D。29.德國于1863年頒布了《工人疾病保險規(guī)定準則》,1884年頒布了《事故保險法》,1889年頒布了《傷殘及養(yǎng)老保險法》,再加上20世紀初頒布實施的其他醫(yī)療、工傷、失業(yè)等法律,德國建立起當時世界上最完備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這客觀上反映了當時A.工業(yè)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B.德國最早進行了福利國家建設C.工業(yè)迅速發(fā)展帶來新的社會問題D.工人階級的悲慘命運參考答案:C【詳解】根據(jù)材料中時間可知,當時正是兩次工業(yè)革命時期,工業(yè)革命一方面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社會財富的不斷積累,但是另一方面工業(yè)革命也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從而促使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政府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建立起社會保險體系,故C項正確,D項排除;工業(yè)革命加劇了貧富差距,故A項錯誤;材料只是說德國建立起當時世界上最完備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而無法得出最早建立,故B項排除。30.近代前期西方列強曾兩次攻入北京,燒殺掠奪,無惡不作。其中火燒圓明園是在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B.甲午中日戰(zhàn)爭時期C.鴉片戰(zhàn)爭時期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時期參考答案:A【詳解】1856年到1860年,英法發(fā)動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60年,英法聯(lián)軍闖入圓明園,大肆搶掠并火燒圓明園,故選A;甲午中日戰(zhàn)爭時期指1894年到1895年,鴉片戰(zhàn)爭時期指1840年到1842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時期指1900年到1901年,時間不符,排除BCD。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余相信美國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數(shù)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之征服企圖。

——杜魯門致國會的咨文(1947年3月)材料二美國應該盡力協(xié)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tài)……美國政府能夠盡力緩和局勢,協(xié)助歐洲走上復興之路?!R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1947年6月)材料三

本公約各締約國……決定聯(lián)合一切力量,進行集體防御。

——《北大西洋公約》(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冷戰(zhàn)政策的哪些內容?(6分)指出美國實行“冷戰(zhàn)”政策的目的。(2分)(2)針對材料三所反映的內容,蘇聯(lián)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它意味著什么?(2分)材料四

有學者指出:“兩極格局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但是它又因為國際力量的對比不斷變化而受到撼動,并且已受到逐步擴大起來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戰(zhàn)?!保?)據(jù)材料四及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六七十年代“撼動”“挑戰(zhàn)”兩極格局的力量有哪些?(4分)(4)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今世界國際政治格局發(fā)展的趨勢。(2分)參考答案:(1)內容:杜魯門主義(2分)馬歇爾計劃(2分)

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目的:遏制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稱霸世界。(2分)(2)1955年蘇聯(lián)和東歐結成華約組織(2分),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或意味著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正式形成)。(2分)(3)力量:歐洲的聯(lián)合、日本的崛起、中國的發(fā)展、不結盟運動的興起。(4分)(4)趨勢:多極化趨勢不斷加強(2分)32.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國的成立為婦女參政事業(yè)建立了優(yōu)越的制度?!豆餐V領》中首先訂明婦女在政治上擁有與男子相同的權利。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22次會議通過并公布的《選舉法》規(guī)定“婦女有與男子同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是我國婦女第一次獲得有選舉法保障的選舉權。195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再次重申了婦女有與男子同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材料二“法治”的本質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當家作主治理國家、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和保障;應當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用來規(guī)范自己行為、保障自己權益的社會公約,是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權威。﹣﹣童光政《二十世紀中國法制文明的演進》(1)概括材料一中新中國初期提高婦女地位的途徑。(2)根據(jù)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初期實現(xiàn)“民治”的表現(xiàn)。(3)綜合兩則材料,概括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特點。參考答案:考點: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建立;第一屆全國人大和54憲法;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解析:本題考查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考查新中國初期提高婦女地位的途徑;新中國初期實現(xiàn)“民治”的表現(xiàn);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特點.需要掌握新中國初期的民主政治表現(xiàn)、特點等知識.解答:(1)本小問的途徑,依據(jù)材料一“新中國的成立為婦女參政事業(yè)建立了優(yōu)越的制度.《共同綱領》中首先訂明婦女在政治上擁有與男子相同的權利”可以得出途徑是通過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婦女的地位(或從制度上保障婦女地位).(2)本小問的表現(xiàn),依據(jù)材料一、二,結合所學可知,新中國初期實現(xiàn)“民治”的表現(xiàn)有召開第一屆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民主協(xié)商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3)本小問的特點,依據(jù)材料一“新中國的成立為婦女參政事業(yè)建立了優(yōu)越的制度”、“195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用來規(guī)范自己行為、保障自己權益的社會公約,是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權威”可以得出特點是婦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不斷健全法律制度,保障民主政治.答案:(1)通過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婦女的地位(或從制度上保障婦女地位).(2)說明:召開第一屆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民主協(xié)商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3)特點:婦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不斷健全法律制度,保障民主政治.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秦漢時代至鴉片戰(zhàn)爭之前約二千年里,廣州港的對外貿易幾乎都居全國港口的中心地位,歷久而不衰。1757年,乾隆皇帝頒布僅保留粵海關一口對外通商的上諭,清朝的對外貿易便鎖定在廣州十三行。這種情況在鴉片戰(zhàn)爭后發(fā)生了變化。外國商品的傾銷打擊了廣州港腹地的手工業(yè)生產,使其逐步走向衰落。19世紀40年代下半期,貿易中心向上海轉移,廣州對英國的貿易總額由3100萬元下降到1600萬元,來廣州的美國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在英國人為其掠奪性航運服務而建立的船塢工廠刺激下,1872年陳啟沅在南海建立繼昌隆繅絲廠。——據(jù)鄧大情《廣州與上海:近代小說中的商業(yè)都會》等整理(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晚清時期廣州地區(qū)經濟生活的變化,并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原因。材料二——《中國近代工業(yè)史資料》(2)據(jù)材料二,指出20世紀20年代女工的地區(qū)和行業(yè)分布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時期女工群體出現(xiàn)的原因。材料三某學者認為經濟問題的解釋要避免就經濟論經濟,孤立地看待經濟問題的做法,經濟與其他歷史問題因素之間是緊密關聯(lián)的,為此他引用了如下公式:經濟事件(現(xiàn)象)=政治+科技+資本+市場+思想(3)請運用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史實,任舉一個經濟現(xiàn)象,并運用上述公式進行探討。(說明:也可以對公式進行修改、補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

參考答案:(1)變化:貿易地位下降;自然經濟日益解體;傳統(tǒng)手工業(yè)向近代工業(yè)轉型。原因:鴉片戰(zhàn)爭后,廣州失去了一口通商時對外貿易的優(yōu)勢地位(或答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實行五口通商);西方國家的經濟侵略;西方工業(yè)文明的客觀影響。(2)特點:沿海沿江地域,輕工業(yè)領域原因:自然經濟逐步解體;近代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影響。(3)示例一:觀點:經濟事件(現(xiàn)象)=政治+科技+資本+勞動力+資源(原料)+市場政治上:資產階級代議制度的確立,為工業(yè)革命發(fā)生提供了政治保障;科技上:手工工場的技術積累和近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牛頓力學的創(chuàng)立和普及,為機械發(fā)明準備了知識。資本:英國通過殖民掠奪、海外貿易和販賣黑奴積累了大量資本。勞動力:圈地運動使自耕農離開土地,提供大量的自由勞動力。資源(原料)英國煤鐵資源豐富。海外殖民地提供豐富的資源原料。市場: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國,擁有廣闊的海外市場。結論:工業(yè)革命發(fā)生在英國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是偶然發(fā)生的。示例二:觀點:經濟事件(現(xiàn)象)=經濟+政治+思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