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水陸交通的變遷 課件 【基礎梳理+考點探究】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二經(jīng)濟與社會生活_第1頁
第12課 水陸交通的變遷 課件 【基礎梳理+考點探究】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二經(jīng)濟與社會生活_第2頁
第12課 水陸交通的變遷 課件 【基礎梳理+考點探究】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二經(jīng)濟與社會生活_第3頁
第12課 水陸交通的變遷 課件 【基礎梳理+考點探究】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二經(jīng)濟與社會生活_第4頁
第12課 水陸交通的變遷 課件 【基礎梳理+考點探究】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二經(jīng)濟與社會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水陸交通的變遷【課程標準】

了解古代的水陸交通建設及主要交通工具;認識新航路開辟和工業(yè)革命對促進交通進步的作用。

騎馬轎子步行驢車乘船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運輸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

馴養(yǎng)動物(畜力)橇的使用(工具)發(fā)明輪車(工具)人工搬運(人力)從下列人類運輸方式發(fā)生的變化,為什么輪車的發(fā)明是交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輪車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讓人類運輸方式實現(xiàn)了由滑動到滾動的飛躍,輪車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運載量和運送速度,對道路修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古代的陸路交通和水路交通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獵、捕魚、采集食物,其習慣性的足跡就形成了“路”。2.人類轉向定居,以住地為中心的交通進一步發(fā)展,但運輸物品仍依賴天然的道路與河流。(一)天然道路“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故鄉(xiāng)》(二)人工道路(1)原因:(2)表現(xiàn)生產的發(fā)展推動了人工道路的鋪設1、陸路交通2、水路交通——運河(1)陸路交通:1、世界:羅馬帝國的道路把羅馬和各()連接起來,形成“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盛況。2、中國:①秦朝:修筑的()、直道和五尺道等,構成了以()為中心的

全國性道路網(wǎng)。②漢代:()成為連接亞、歐、北非的大通道。③唐代:驛道以()為中心向各方輻射。④元朝:擴展了()的交通網(wǎng),在全國遍設(),構成了以()

為中心通向全國乃至境外的驛路交通網(wǎng)。行省馳道咸陽絲綢之路長安漢唐驛站大都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帝國為了加強其統(tǒng)治,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據(jù)史料記載,羅馬人共筑硬面公路8萬公里。這些大道促進了帝國內部和對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

古羅馬的道路設計考慮周全,在注重實用性的同時也兼顧地形等客觀條件,在道路勘察中會使用各種儀器進行測量,并根據(jù)需要運用高超的技術造橋或開鑿隧道。

古羅馬的道路每隔一段距離就設有一個里程碑,上面記載著道路的名稱,道路歸屬于那個城市管轄,該城與羅馬城之間的距離,沿路將要到達下一個城市的名稱和距離等。除了里程碑外,道路兩旁還會有一些界碑或木制標牌,給行人們提供了沿途的各種信息。

最初,羅馬的道路建設主要用于滿足軍事征服的的需要,之后也成為了服務于政治統(tǒng)治和經(jīng)濟貿易發(fā)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而對于生活在當時的普通民眾來說,便捷的道路系統(tǒng)則極大地方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從材料中提取歷史信息。1、羅馬道路修建的目的是為了加強統(tǒng)治,修建的直接目的由軍事需要為主到服務政治、經(jīng)濟、軍事需要;2、道路以羅馬為中心向各方輻射;道路設計注重實用性,技術含量高,注重給行人提供便利的信息。3、道路修筑的積極意義:促進了對內對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材料一

秦王朝交通建設最具時代特色的成就,是馳道的修筑?!爸务Y道”是秦始皇統(tǒng)一后第二年就開始進行的宏大工程。馳道寬67.5米,中間三丈是皇帝專用的道路。著名的馳道有9條,東北通達燕地和齊地,南面行抵吳地和楚地,江湖之上,以及海濱的宮觀,都可以一一連通。秦始皇時代,還曾修筑由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直抵云陽(今陜西淳化西北)的大道,稱為直道,目的是對付和防范匈奴。據(jù)載,這條道路全長“千八百里”。材料二秦朝還修建“五尺道”,道路很窄,不足兩米,是秦朝時連接云貴與蜀的重要商道。根據(jù)兩則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朝道路建設的特點,并分析其影響——摘編自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十五講》特點:政府主持;

規(guī)模宏大;帶有等級色彩;

以北方為主,南北兼顧;因目的不同有馳道、直道和五尺道之分;

構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性道路網(wǎng)。秦朝五尺道(1)水路交通——運河1、中國:①()時期已有運河。②秦朝開鑿連接湘水和離水的(),溝通了長江和()兩大水系③隋朝的大運河以()為中心,溝通了中國南方和北方。④()的京杭大運河為世界之最。2、世界:①法國:17世紀開通的法國()運河是歐洲歷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運河之一②荷蘭:17世紀荷蘭()建立的運河系統(tǒng),是荷蘭經(jīng)濟和文化繁榮的重

要體現(xiàn)春秋靈渠珠江洛陽元朝米迪阿姆斯特丹兩條運河的顯著不同之處是什么?隋朝大運河元朝大運河:元代全國政治中心轉移到了北京,為了縮短從北京到杭州繞道洛陽的航線,把原來運河截彎取直,遠離了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洛陽,這比隋代京杭運河縮短了900多千米。它是今天京杭大運河的前身,體現(xiàn)出政治中心北移帶來的影響。下列不是元朝京杭大運河的選項是()A.解決了南糧北調的運輸問題B.加強南北之間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C.有利于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鞏固政權D.它以洛陽為中心,溝通南

北主要水系D二、對海洋的探索與全球航路的建立(一)中國古代對海洋的探索1.()時期:初步形成東、南兩條航線,東線通向朝鮮、日本,南線通向印度洋。2.()時期:造船工藝和航海技術有了重大進步,使中國海船能夠持續(xù)航行。3.明朝:1405年到1433年,()七次下西洋,船隊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中國古代已經(jīng)形成了連接中國與東亞、南亞、西亞、非洲等地的“()之路”。西漢宋元鄭和海上絲綢

漢代商人的海上貿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諸國和整個印度洋區(qū)域,并遠伸到西亞乃至歐洲。東晉南朝時期,北方戰(zhàn)亂,南方政權對海外諸國的貿易呈逐漸上升趨勢,“航海歲至,逾于前代矣”。隋唐時期全國統(tǒng)一,陸路絲綢商路除沿襲漢魏時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現(xiàn)了登、揚、明、廣、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廣州首次設市舶使管理海外貿易,廣州“江中有婆羅門、波斯、昆侖(泛指東南亞)等舶,不計其數(shù),并載香藥、珍寶,積載如山”。兩宋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強大,宋政府對海上貿易采取支持、鼓勵的態(tài)度,廣州、明州、泉州是重要海港,政府設“市舶司”、“市舶務”專管進出港手續(xù),嚴禁走私貿易,與宋朝有海上貿易往來關系的國家多達60個以上,如北非的勿斯里。有效彌補了財政的不足,刺激了國內商業(yè)和商品生產的發(fā)展。概括材料歸納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特點及影響。對外貿易范圍廣對外交通發(fā)達(路海絲綢之路發(fā)達)對外政策開放政府重視;設置專門管理機構影響:(1)加強中外經(jīng)濟及文化交流;(2)增加財政收入,刺激國內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3)推動沿海港口城市興起。二、對海洋的探索與全球航路的建立(一)中國古代對海洋的探索1.()時期:初步形成東、南兩條航線,東線通向朝鮮、日本,南線通向印度洋。2.()時期:造船工藝和航海技術有了重大進步,使中國海船能夠持續(xù)航行。3.明朝:1405年到1433年,()七次下西洋,船隊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中國古代已經(jīng)形成了連接中國與東亞、南亞、西亞、非洲等地的“()之路”。西漢宋元鄭和海上絲綢(二)世界對海洋的探索(1)世界古代各地對海洋的探索1.

()很早就在太平洋諸島活動。2.

()首次橫渡地中海。3.

()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區(qū)探險。4.()在印度洋開展繁忙的海上貿易。波利尼西亞人腓尼基人維京人阿拉伯人(2)新航路的開辟1.時間:15世紀末—16世紀初2.概況:①1492年,()到達美洲②1497—1498年,()發(fā)現(xiàn)從歐洲繞過非洲到達東方的航線;③1519—1522年,()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環(huán)球航行④歐洲人還開辟了()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線。3.影響:新航路的開辟讓全球海路大通,環(huán)球交通網(wǎng)絡逐漸形成。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船隊北大西洋(3)洲際運河的開通1、1869年,()運河開通,連接了紅海和地中海。2、1914年,()通航,極大地縮短了大西洋和()之間的航行距離。蘇伊士巴拿馬運河太平洋斯蒂芬森與蒸汽機車(1)人類步入鐵路時代:

①1814年,()改進了蒸汽機車。②()上半期,歐美各國紛紛修建鐵路網(wǎng)。鐵路成為陸路交通的主干,人類步入鐵路時代。1.鐵路三、工業(yè)革命與交通的發(fā)展(一)背景:工業(yè)革命引發(fā)了交通的變革。(二)交通的變革(2)傳入中國:

①成就

()鐵路:1881年建成,這是中國人在自己國土上修建的第一條實用鐵路。

京張鐵路:1909年竣工,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由()主持修建。他設計的“人”字形路軌,解決了鐵路的陡坡問題。

京張鐵路:人字形路軌唐胥鐵路:第一條實用鐵路斯蒂芬森19世紀唐胥詹天佑②局限:中國的鐵路業(yè)掌握在列強手中。(1)海上交通工具的發(fā)展①1807年美國人()發(fā)明了汽船。②1812年英國人制造的汽船試航成功。③蒸汽機以及后來的()逐漸成為驅動船舶的主要動力,噸位大、速度快、航距遠的輪船出現(xiàn)了。2.汽船(2)傳入中國①19世紀20年代,西方的輪船開到中國。②19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人建造的蒸汽動力輪船“()”試航成功,揭開了中國近代造船工業(yè)的序幕。③1872年,官督商辦的()在上海正式成立,成為中國近代航運史上的里程碑。內燃機逐漸成為驅動船舶--遠洋輪船富爾頓和他發(fā)明的汽船富爾頓內燃機黃鵠號輪船招商局

當時沿海和長江航運已為外洋壟斷,新成立的招商局簡直沒有“立足”之地,于是李鴻章為招商局爭取了運送漕糧和一些官府物資的專權:此舉是輪船招商局得以維持的關鍵?!喆猩叹值慕ⅲ_實達到了“分洋商利權”的目的。僅1873年(同治十二年)到1876年(光緒二年)間。外國航運公司收入總共損失四百九十二萬三千兩,這期間中國商人少付給外國商人的費用當在十三萬六千兩以上?!獜埼娜A著,帝國護衛(wèi)晚清中興四名臣,中國工人出版社,2017.01,第223頁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理解輪船招商局“是中國近代航運史上的里程碑”?輪船招商局是中國近代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yè),它的成功創(chuàng)辦和業(yè)務拓展,對打破列強在華航運壟斷有著重要意義,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經(jīng)濟侵略??柋敬暮退摹氨捡Y1號”汽車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發(fā)明了汽車。但在20世紀之前,汽車還不夠普及。3.汽車卡爾·本茨:德國著名的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現(xiàn)代汽車工業(yè)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交通進步對社會變遷的影響(1)加強了各地的溝通,促進了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發(fā)展秦朝車同軌政策和道路建設提高了國家的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不同地區(qū)的經(jīng)濟往來具有深遠的影響。(2)影響了城市的發(fā)展清江浦因京杭大運河的疏通而崛起,又因漕運路線的改變和津浦鐵路的開通而衰落;京漢和隴海兩大鐵路開通后,鄭州發(fā)展態(tài)勢超越了洛陽與開封兩大古都美國的伊利運河將紐約與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區(qū)聯(lián)系起來,推動紐約發(fā)展成為國際化商貿中心;通海運河的建成,使曼徹斯特迅速成為英國最重要的港口之一。(3)方便了物品傳遞和信息交流古代驛站主要是為官方服務的,到明朝出現(xiàn)了民間通信機構“民信局”1878年,天津海關書信館對公眾開放郵寄業(yè)務;1887年,創(chuàng)辦的大清郵政總局,是近代中國國家郵政的開端;電報、電話也在晚清時傳入中國。四、交通與社會變遷1.在印尼海域打撈上來的千年沉船“黑石號”的眾多文物中,有一件燒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記”題記的瓷器。結合對他處出土器物的考證,有專家認為“黑石號”是海上絲綢之路開通的可靠證據(jù)之一。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宋元時期海外商運發(fā)展迅速B.題記這樣的廣告詞表明政府對商業(yè)的不再監(jiān)管C.“黑石號”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D.由“湖南道”可知“樊家”生活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C2.在不同的地區(qū)與歷史時期,運河開鑿的經(jīng)濟價值、軍事作用和政治意義不盡相同,有著鮮明的地域與時代特色。下列對運河開鑿價值的分析,正確的有A.靈渠————溝通了中國的南方與北方,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B.米迪運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