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上第四單元16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魯迅) 一等獎_第1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上第四單元16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魯迅) 一等獎_第2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上第四單元16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魯迅) 一等獎_第3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上第四單元16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魯迅) 一等獎_第4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上第四單元16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魯迅) 一等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六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學習目標:1、正確朗讀課文,掃除生字詞。2、理清文章的結構。3、揣摩語句,體會作者辛辣、犀利、諷刺味的語言特點。課時安排:二課時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正確朗讀課文,掃除生字詞。2、理清文章的結構。學習過程:一、導入、示標同學們,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后,中華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亡國滅種的威脅迫在眉睫,悲觀失望的情緒主宰了一部分人的頭腦,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在《大公報》上散布悲觀主義論調(diào),魯迅先生為批駁這種悲觀論調(diào),鼓舞民族自信心,寫了一篇義正辭嚴的駁論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板題)。本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投影顯示)1、正確朗讀課文,掃除生字詞。2、理清文章的結構。二、輪讀課文,掃除生字詞。1、師:首先請同學們輪流朗讀課文,比誰讀音準確,聲音響亮,停頓正確,其他同學認真聽,如有讀錯的地方,請及時舉手幫助糾正。2、生輪讀,有錯即停,師板書,生正音,及時表揚讀得好的同學。可能讀錯的字:誆(kuāng)騙脊(jí)梁誣(wū)蔑脂(zhī)粉前仆(pū)后繼3、生齊讀生字兩遍。三、二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1、出示自學指導:速讀課文,給課文劃分層次,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5分鐘后比誰回答得正確。2、生自學,師巡視,了解學情。3、檢查交流。答案提示:(一)提出對方的論點和論據(jù)(1-2)論據(jù)——兩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只希望“國聯(lián)”現(xiàn)在:一味求神拜佛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二)直接批駁(3-5)——失掉的是“他信力”發(fā)展著“自欺力”(三)間接反駁(6-8)——論點: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論據(jù):從古至今滿懷自信力的“中國的脊梁”(四)結論(9):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不足為據(jù),要看地底下四、三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1、出示自學指導:速讀課文,認真思考課后“研討與練習”一中的問題。5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3、檢查交流。答案提示:第二問:作者承認對方的論據(jù)是事實,但只能指一部分人,不能指全體中國人,因此不能證明論點。作者又提出下面論點,指出“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這就間接批駁“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的錯誤論調(diào)。五、四讀課文,理解句子含義。1、出示自學指導:閱讀課文,理解下面問題:(1)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么?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jù)是什么?(2)文中反復承認“是事實”“也是事實”“卻也是事實”,與后文的批判有什么關系?(3)“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边@里的“新生路”指什么?(4)文章如何駁論證的?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3、檢查交流。(投影顯示答案要點)(1)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lián)”,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xiàn)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xiàn)在的事實為證。(2)先確認敵論據(jù)的真實性,但這真實的論據(jù)不能證明其論點,為后文的駁論證奠定基礎。(3)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號召全國民眾團結起來抗日救亡。(4)文章如何駁論證的?(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2)希望國聯(lián)是“他信”不是“自信”。(3)求神拜佛是“自欺”。這些批駁證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發(fā)展著“自欺力”。說明敵方的論據(jù)不能證明其論點。這就是批駁的突破口”。五、布置作業(yè):1、“研討與練習”一。2、把“讀一讀,寫一寫”抄2遍。教后反思:第二課時學習目標:揣摩語句,體會作者辛辣、犀利、諷刺味極強的語言特點。學習過程:一、導入、示標我們在上一節(jié)課,研討了課文的思路,同學們從心底里感受到了魯迅先生在黑暗中的奮力吶喊,他一定要激起國民的自信,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魯迅這篇駁論文的語言風格。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投影顯示)揣摩語句,體會作者辛辣、犀利、諷刺味極強的語言特點。二、一讀課文,體會語言表達的藝術性。1、出示自學指導:(1)辨析文中“中國人”的含義。(2)第1段中的三個副詞“總”“只”“一味”的表達效果。(3)仿擬:“自欺力”、“他信力”。(4)第8段中的“總”“簡直”。2、生自學,師巡視,了解學情。3、檢查交流。明確:(1)a極少數(shù)頑固分子以外的中國人民;b廣大人民;c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者及其御用文人;d所有的中國人。(2)總:洋洋自得的心理,同時又暗示其底氣不足。只:仰人鼻息之態(tài)。一味:萬般無奈之下只有祈求鬼神的沉迷心理。(3)表現(xiàn)出極其深刻的諷刺意味。(4)總: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并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梁”堅貞不屈的戰(zhàn)斗精神。簡直:表作者的激憤之情。三、二讀課文,體會下面問題。1、出示自學指導: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1)作者怎么證明正面論點的?(2)“中國的脊梁”指什么人?為什么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作者為什么贊揚他們“這就是中國的脊梁”?(3)“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么?(4)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號起什么作用?(5)“中國的脊梁”在當時有什么意義?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了解學情。3、交流討論。(投影顯示要點)(1)作者歷數(shù)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為事實論據(jù)證明他們都是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2)“中國的脊梁”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斗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梁”,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著廣大民眾的利益。由于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tǒng)治,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fā)動,這樣一來,對于為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者,他們多半表現(xiàn)出“看客”的心態(tài)。這是比喻的說法。這些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是中國的主流,是中國的希望。(3)“狀元宰相”是指統(tǒng)治階級的御用文人?!暗氐紫隆敝缸兏锷鐣姆e極力量,因為它來自民眾,故稱“地底下”,在當時,這股力量指中國共產(chǎn)黨。(4)起諷刺否定的作用。(5)當時國民黨到處散布悲觀論調(diào),廣大民眾也因“中國的脊梁”的總被摧殘、被抹殺而看不到光明。魯迅反復贊揚“中國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強中國人的自信力。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駁論文的一種寫作方法,理解了魯迅關于“中國人自信力”的闡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