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課題二原子的結構練習題一、單選題2022年4月,《自然》雜志發(fā)文宣布,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檢測到氦合氫離子(HeH+)。HeH+A.只有1個原子核 B.共有2個質子 C.相對質量為5 D.共有3個電子某原子R的原子核帶x個正電荷,則
R2+離子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A.x?2 B.x+2 C.x D.無法確定1934年,盧瑟福等科學家通過核反應發(fā)現(xiàn)氫的同位素原子?氚.氚可用“?13H”表示(其中“1”表示核電荷數(shù)),氚原子的模型如圖所示,圖中“”表示的粒子是(????)A.原子核 B.質子 C.中子 D.核外電子推理是研究和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質量相等,但電性相反??茖W家已發(fā)現(xiàn)反氫原子。你推測反氫原子的結構可能是(????)A.由一個帶負電的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電子構成
B.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
C.由一個帶負電的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
D.由一個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電子構成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原子可以構成物質的分子,有的原子能直接構成物質
B.相對于原子來說,原子核的體積很小,但原子的質量卻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發(fā)生變化,原子不發(fā)生變化
D.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已知兩種不同的原子,一種原子核內有10個質子、10個中子,另一種原子核內有10個質子,9個中子,則它們不相等的是(????)A.核外電子數(shù) B.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
C.原子的質量 D.原子核的帶電量下列關于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的化學性質相似 B.②所示的粒子符號為Na
C.③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D.④中x可能為8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經過了幾代科學家的艱辛努力,直到現(xiàn)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標志著原子結構的現(xiàn)代模型的問世,如圖是鋰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圖中原子核內有3個質子、4個中子。不能根據(jù)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結論是(????)A.原子始終在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B.原子核的體積只占整個原子體積的很小部分
C.構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間存在一種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電中性鐠(Pr)是一種稀土元素,已知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59,相對原子質量為141,該原子的質子數(shù)是(????)A.141 B.92 C.59 D.82人類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獲取地球上蘊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卻極為豐富的核聚變燃料“He?3”,解決地球能源危機.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內含有6個質子、7個中子的碳原子,則“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內(????)A.含有3個質子,沒有中子 B.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
C.含有1個質子,2個中子 D.含有3個中子,沒有質子二、填空題計算
(1)原子個數(shù)相同的四種金屬鈉、鎂、鈣、鐵,其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a?kg,R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b,則一個R原子的質量為__________。如圖是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a.若X=18,該粒子的符號是______;
b.當Y=3時,易失去電子變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離子,其離子符號為______。已知水分子中氫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原子核內無中子),氧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8(核內有8個中子),則2個水分子中含有的質子數(shù)是_____個,中子數(shù)是________個,原子核數(shù)為___個。在微觀、宏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有利于我們進一步認識化學變化.如圖甲是鎂原子失電子的過程,圖乙是氫氣燃燒的反應微觀過程:
(1)圖甲中“Mg”表示鎂原子,除此之外還能表示______(寫出一條),圖中x=______.
(2)根據(jù)圖甲可知,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寫出圖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根據(jù)圖乙你能總結出化學變化中的一條規(guī)律是______.三、實驗題圖1為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利用該元素組成的單質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
(1)該元素原子的元素符號為______,在化學反應中該原子易______電子;
(2)圖2所示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
用紅磷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若紅磷的量不足(其它操作正常),所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3)如上圖3是實驗室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請寫出該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______;實驗中在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四、探究題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帶負電的電子,并提出類似“西瓜”的原子模型。為進一步探究原子的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
【收集證據(jù)】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只有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shù)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
【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fā)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釋與結論】
(1)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______;
(2)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證據(jù)是______;
(3)根據(jù)盧瑟福的實驗所產生的現(xiàn)象,不能夠獲得的結論是______;
A、原子核體積很小B、原子核質量較大C、原子核帶正電D、核外電子帶負電
(4)請你根據(jù)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分析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______。如圖是工業(yè)上制取液氧的流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流程圖中空格處應填寫的物質名稱是_______________(空氣中體積含量第三的一類氣體),工業(yè)上制取氧氣的過程屬于________(“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2)利用液氧和液氮的______不同,通過冷卻、加壓、蒸餾,將液氧和氮氣等分離。
(3)液氧在升溫、減壓后可變?yōu)檠鯕猓埛治龃诉^程的微觀實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空氣中的氧氣與液態(tài)空氣的氧氣化學性質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把一根燃著的木條放在盛有液態(tài)空氣的燒杯的上方,觀察到燃著的木條___________。(6)已知氬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8,相對原子質量為40,則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_______,核內中子數(shù)為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明確1個氦合氫離子(HeH+)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氫氦原子的構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根據(jù)氦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2,氫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1,1個氦合氫離子(HeH+)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A、1個氦合氫離子(HeH+)中含有2個原子核,故選項說法錯誤。
B、1個氦合氫離子(HeH+)中含有2個原子核,氦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2,氫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1,則共有3個質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C、相對質量為4+1=5,故選項說法正確。
D、1個氦合氫離子(HeH+)中含有2個原子核,氦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2,氫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1,則共有3個質子,1個氦合氫離子【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原子和離子的形成的關系,完成此題,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陽離子是原子失去電子形成的,失幾個電子就帶幾個單位的正電荷。
【解答】
原子R的原子核帶x個正電荷,說明原子中核內的質子數(shù)是x,在原子內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R2+離子是R原子失去2個電子形成的,故其核外電子總數(shù)為x?2,故選A。
3.【答案】B【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微粒數(shù)之間的關系,通過回答本題知道了元素左下角數(shù)字是質子數(shù),左上角數(shù)字是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之和,根據(jù)表示的意義考慮,1表示核電荷數(shù)即核內質子數(shù),3表示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之和,難度較易。
【解答】
因為3表示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之和,所以中子數(shù)=3?1=2,核內質子數(shù)為1,核外電子數(shù)也是1,由圖可知最外層運動著的是一個電子,由前面的推斷知道了原子核內有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在圖中原子最里面黑圓圈有一個,白圓圈有兩個,所以圖中“●”表示的粒子是質子。
故選:B。
4.【答案】A
【解析】【分析】
解答本題關鍵是要注意題干中的信息: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質量相等,但電性相反。
【解答】
A、反氫原子內有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且?guī)У碾姾膳c一般說的質子和電子電荷符號正好相反,故A正確;
B、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沒說明電荷種類,因為反粒子與正常的質子和電子不同,故B錯誤;
C、由一個帶負電的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電子構成,故C錯誤;
D、質子沒說帶的電荷符號情況,故D錯誤。
故選:A。
5.【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原子的有關知識,解答本題關鍵是熟悉原子的構成,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qū)別。【解答】
A、物質的構成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原子可以構成物質的分子,有的原子能直接構成物質,例如鐵是由原子直接構成,故A說法正確;
B、原子核的體積很小,一個質子的質量約等于一個中子的質量,電子的質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B說法正確;
C、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qū)別:在化學變化中是否可分,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發(fā)生變化,原子不發(fā)生變化,故C說法正確;
D、氫原子核中沒有中子,故D說法錯誤。
故選:D。
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并靈活運用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大的,其實際質量也大;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A、由題意可知,兩種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均為10,由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它們的核外電子數(shù)均為10,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由題意可知,兩種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均為10,由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均為10,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根據(jù)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因兩種原子的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則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不同,所以它們的質量也不相同,故選項符合題意。
D、原子不顯電性,則兩種原子的帶電量均為0,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答案】D
【解析】解:A、因為微粒的化學性質和最外層電子數(shù)關系密切,所以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則化學性質相似,①②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故化學性質不會相似,故A錯誤;
B、由于②微粒的質子數(shù)是11,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是鈉離子,符號為:Na+,故B錯誤;
C、③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6,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得到電子,故C錯誤;
D、當④為氯離子時,x為8,故D正確。
故選:D。
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掌握核外電子在化學變化中的作用和得失電子的規(guī)律特點是解題的關鍵。
8.【答案】【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相對比較簡單。
【解答】
A、根據(jù)原子結構行星模型圖看不出原子始終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只能看到電子繞原子核沿一定軌道運動,選項錯誤;
B、根據(jù)原子結構行星模型圖可以看出原子核的體積只占原子體積的很小部分,選項正確;
C、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它能穩(wěn)定存在,不會分離,說明它們之間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選項正確;
D、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原子核上的正電荷和電子所帶的負電荷相等,整個原子對外不顯電性,選項正確。
故選:A。
9.【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并靈活運用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解答】
因為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由題意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59,故其質子數(shù)為59。
故選:C。
10.【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原子內微粒數(shù)的關系,掌握微粒數(shù)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較?。?/p>
【解答】
利用知識遷移的方法,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內含有6個質子、7個中子的碳原子,13為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的和;則“He?3”,3為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的和,已知氦原子內的質子數(shù)為2,故中子數(shù)為1,所以“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內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
故選:B。
11.【答案】(1)23:24:40:56
(2)ab【解析】【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原子個數(shù)相同,金屬質量比等于其相對原子質量質量比,據(jù)此結合三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解答。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解答本題需掌握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和定義式;某原子的相對原子相對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是“1”,常省略不寫。
【解答】
(1)鈉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23、鎂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24、鈣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40、鐵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56,所以原子個數(shù)相同的四種金屬:鈉、鎂、鈣、鐵,其質量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為23:24:40:56;故填:23:24:40:56;
(2)一個C?12原子的質量是a?Kg,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b,根據(jù)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公式:設R原子的質量為x,則x112akg=b,所以x=ab12kg;故填:ab12kg【解析】解:a.若X=18,由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可知,Y應為8,該粒子是氬原子,符號是Ar;
b.當Y=3時,易失去電子變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離子,質子數(shù)是13,該離子是鋁離子,符號為Al3+。
故答案為:a.Ar;
b.Al3+。
a.根據(jù)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分析回答;
b.根據(jù)粒子的構成寫出離子的符號。
本題的難度不大,了解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原子和離子的轉化等知識即可分析解答。
13.【答案】20;【解析】【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并靈活運用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根據(jù)題意,水分子中氫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核內無中子,氧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8(核內有8個中子),核內有8個質子;結合2個水分子由2個氧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且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水分子中氫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核內無中子,由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其質子數(shù)為1;氧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8(核內有8個中子),根據(jù)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可知,核內有8個質子.2個水分子由2個氧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則2個水分子中共有8×2+1×4=20個質子;中子數(shù)為8×2+0=16;共含有2×(1+2)=6個原子核;故填:20;16;6。
14.【答案】鎂元素
12
最外層電子數(shù)
2H2+【解析】解:(1)圖甲中“Mg”表示鎂原子,除此之外還能表示鎂元素,圖中鎂原子失去兩個電子變成了鎂離子,質子數(shù)不變,所以x=12.
(2)在圖甲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2,小于4,易失去,由此可知,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主要因素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
(3)圖乙是氫氣燃燒生成了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點燃??2H2O;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故答案為:(1)鎂元素;12.
(2)最外層電子數(shù).
(3)2H2+O2??點燃??2H2O;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1)根據(jù)元素符合的意義、原子和離子的轉化關系分析回答;
(2)根據(jù)元素的定義分析回答;
(3)根據(jù)氫氣燃燒的反應微觀過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jù)微粒的變化分析原子、分子的變化等。
【解析】解:(1)該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5,元素符號為P;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5個,在化學反應中該原子易得電子。
(2)圖2所示裝置中,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發(fā)生反應的表達式(文字或化學式)為:磷+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
實驗原理: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壓強減小,燒杯中水倒吸到集氣瓶。若紅磷的量不足,氧氣沒有耗盡,瓶內氣壓變化不大,進入集氣瓶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
(3)如圖3,在實驗室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了黑色固體物質,放出了大量的熱;實驗中在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答案:
(1)P;得到;
(2)磷+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偏小。
(3)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了黑色固體物質,放出了大量的熱;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1)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shù)字表示核內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該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為15,為磷元素。
(2)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根據(jù)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的注意事項分析;
(3)根據(jù)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和注意事項分析回答。
實驗現(xiàn)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xiàn),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
16.【答案】原子核
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
D
【解析】解:(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shù)α粒子就不會發(fā)生偏轉,大多數(shù)發(fā)生偏轉,而大多數(shù)發(fā)生了偏轉,說明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正電荷不是均勻分布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
(2)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說明了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
(3)根據(jù)盧瑟福的實驗所產生的現(xiàn)象,說明原子核體積很小,原子核質量較大,原子核帶正電,但是不能說明核外電子帶負電,故填:D;
(4)原子核所帶的電量與核外電子所帶的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故答案為:(1)原子核;(2)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員體位轉移技術規(guī)范
- 首鋼礦業(yè)合作協(xié)議書
- 山東聯(lián)通5g協(xié)議書
- 運輸?shù)缆分匦迏f(xié)議書
- 違反班級紀律協(xié)議書
- 車禍死亡調解協(xié)議書
- 門店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
- 鋪面租金保密協(xié)議書
- 門店入股合同協(xié)議書
- 雇用防疫人員協(xié)議書
- 2022巖棉薄抹灰外墻外保溫技術規(guī)程
- MOOC 國際工程管理-東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施工現(xiàn)場總平面布置及施工現(xiàn)場總平面布置方案
- 萬科通用測評題答案解析
- 2024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初步設計報告編制規(guī)程
- DB14-T 2984-2024 電子政務外網 接入規(guī)范
- 酒店公共區(qū)域清潔劑使用技巧培訓
- 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 美國 一等獎
- 預防盜竊主題班會
- 能效管理與節(jié)能技術
- 《壓力性尿失禁》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