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藥衛(wèi)生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技術醫(yī)學影像技術_第1頁
醫(yī)藥衛(wèi)生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技術醫(yī)學影像技術_第2頁
醫(yī)藥衛(wèi)生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技術醫(yī)學影像技術_第3頁
醫(yī)藥衛(wèi)生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技術醫(yī)學影像技術_第4頁
醫(yī)藥衛(wèi)生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技術醫(yī)學影像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yī)藥衛(wèi)生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技術醫(yī)學影像技術第1頁/共110頁2023/3/222本章學習目標1.掌握DSA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DSA的原理、常用減影方式及成像方式、檢查技術及操作程序。2.熟悉數(shù)字平板探測器的結(jié)構(gòu)及工作原理、高壓注射器結(jié)構(gòu)、DSA信號與幅度、DSA其它減影方式及成像方式、DSA臨床應用。3.了解DSA的發(fā)展史、影像鏈組成、CCD工作原理、DSA成像系統(tǒng)的控制、能量減影特點、混合減影程序、DSA手術操作。第2頁/共110頁2023/3/223概述減影是在一幅圖像上減去非觀察組織的圖像。數(shù)字減影技術廣泛應用于血管造影、關節(jié)造影、脊髓造影、乳腺造影等方面。其中在血管造影方面運用最成熟,稱為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又叫數(shù)字血管成像(DVI)。第3頁/共110頁2023/3/224DSA是20世紀80年代繼CT之后出現(xiàn)的醫(yī)學影像新技術,是電子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與傳統(tǒng)X線血管造影技術相結(jié)合的一種新檢查方法。X線血管造影術歷史悠久。實質(zhì):減除造影片上與血管影像重疊的背景影像,使血管單獨顯示出來。發(fā)展方向:高度一體化、系統(tǒng)化、程序化、自動化、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化、智能化。第4頁/共110頁2023/3/225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主機第5頁/共110頁2023/3/226本章所屬節(jié)第一節(jié)DSA系統(tǒng)的組成第二節(jié)DSA的原理第三節(jié)DSA的減影方式及成像方式第四節(jié)DSA檢查技術及操作程序第五節(jié)DSA臨床應用第6頁/共110頁2023/3/227第一節(jié)

DSA系統(tǒng)的組成第7頁/共110頁2023/3/228圖6-1DSA系統(tǒng)組成框圖X線發(fā)生系統(tǒng)電子計算機系統(tǒng)機械附屬系統(tǒng)成像控制系統(tǒng)第8頁/共110頁2023/3/229一、X線系統(tǒng)

(X線發(fā)生裝置+影像鏈)

(一)X線發(fā)生裝置包括X線管、高壓發(fā)生器和X線控制器等。X線管:球管熱容量和散熱率高。常用焦點:0.6~1.2。高壓發(fā)生器:X線量和管電壓輸出穩(wěn)定。(二)影像鏈構(gòu)成由II、光學透鏡、TV系統(tǒng)和控制部分組成?,F(xiàn)代影像鏈采用平板探測器將X線信息直接轉(zhuǎn)為數(shù)字信號。第9頁/共110頁2023/3/2210二、電子計算機系統(tǒng)計算機系統(tǒng)是DSA的關鍵部件,功能:輸入數(shù)據(jù)、執(zhí)行運算、信息處理、顯示輸出數(shù)據(jù)。功能模塊:系統(tǒng)控制和圖像處理兩部分。系統(tǒng)控制:數(shù)據(jù)收集、X線發(fā)生、掃描工作、參數(shù)調(diào)節(jié)、改變光圈、貯存圖像、顯示圖像。圖像處理:A/D、算術邏輯運算、減影、圖像后處理。第10頁/共110頁2023/3/2211三、機械及附屬設備系統(tǒng)(一)機械系統(tǒng)主要包括機架和檢查床。

要求:運動范圍大、速度快、全方位。

1.機架:有C形臂、U形臂、雙C形臂、L+C形臂等?,F(xiàn)代多用雙、單C臂三軸或L+C臂三軸系統(tǒng)。座地或懸吊安裝。

2.檢查床:縱向、橫向運動范圍大,左右旋轉(zhuǎn)。雙向運動180°。(二)附屬設備最重要的是:高壓注射器。兩種類型:壓力型和流率型,后者使用較普及。第11頁/共110頁2023/3/2212四、DSA成像系統(tǒng)的控制DSA在透視狀態(tài)操作,控制方法:手閘和腳閘??刂品绞剑阂皇怯嬎銠C為主體控制所有機器。二是控制X線機,計算機作部分控制。主要控制信號有:手閘閉合信號;電路切換信號;曝光預備信號;光闌控制信號;X線機準備完畢信號;高壓注射器啟動信號;脈沖曝光控制信號等。第12頁/共110頁2023/3/2213補充:DSA機房的環(huán)境要求與設備維護DSA系有創(chuàng)手術,DSA室應按醫(yī)院手術室的要求來設計與管理。DSA室布局要合理,分污染區(qū)、清潔區(qū)與無菌區(qū)。技師負責設備的日常維護與設備間的管理。DSA室應配設備工程師。第13頁/共110頁2023/3/2214第二節(jié)

DSA的成像原理第14頁/共110頁2023/3/2215一、DSA減影程序①攝制普通片,各像素數(shù)字化。②計算機制備mask像(蒙像),數(shù)字負像化。

8-3=58+(-3)=5③攝影血管造影像,各像素數(shù)字化。④計算機把mask像與血管造影像重疊一起處理成減影像。第15頁/共110頁2023/3/2216二、攝影圖像數(shù)字化過程普通攝影圖像數(shù)字化造影圖像數(shù)字化第16頁/共110頁2023/3/2217三、DSA減影原理Mask像數(shù)字信號造影像數(shù)字信號和(差)信號(一)電路“減”原理第17頁/共110頁2023/3/2218(二)、DSA減影原理示意圖第18頁/共110頁2023/3/2219原理

在注入對比劑前、后各曝光一次,兩幅圖像除注入了對比劑的那部分血管密度有區(qū)別外,其余部分相同,經(jīng)過“減”處理便獲得了一幅沒有其它組織影像重疊的血管造影圖像。第19頁/共110頁2023/3/2220第20頁/共110頁2023/3/2221第21頁/共110頁2023/3/2222第三節(jié)

DSA的減影方式及成像方式第22頁/共110頁2023/3/2223一、DSA的減影方式(一)時間減影:不同時間分別攝取Mask像和造影像進行減影,稱為時間減影法。Mask像可以對比劑注入前或造影充盈的任一時刻攝取。第23頁/共110頁2023/3/22241.時間減影常規(guī)成像方式攝取時機有手動和自動方式。Mask像造影像第24頁/共110頁2023/3/22252.時間減影脈沖方式與脈沖X線曝光同步第25頁/共110頁2023/3/2226主要用于除胸部以外活動度不大的部位,如腦血管、頸動脈、肝動脈、四肢血管等。第26頁/共110頁2023/3/22273.時間減影超脈沖方式:用于胸部活動度大的部位

及心臟大血管活動快的部位30幀/秒第27頁/共110頁2023/3/22284.時間減影時間間隔差方式:主要用于心臟檢查第28頁/共110頁2023/3/2229透視下插管普通透視Mask1血管像減影推注對比劑血管像引導5.時間減影路標方式腹腔動脈DSA插管頭置腹腔動脈入口第29頁/共110頁2023/3/22306.心電圖觸發(fā)脈沖方式:用于心臟大血管圖6-5心電圖觸發(fā)脈沖方式示意圖

脈沖曝光與心臟大血管搏動同步,保證圖像與節(jié)律同相,避免圖像運動模糊。第30頁/共110頁2023/3/2231(二)能量減影(雙能量、K緣減影)圖6-6能量減影原理圖70KV130KV碘信號相差80%骨信號相差40%軟組織相差約25%氣體幾乎不差別有效消除氣體影經(jīng)加權(quán)后再減影消除軟組織留下明顯的骨及碘信號33KeV減影第31頁/共110頁2023/3/2232(三)混合減影造影劑注入前:先作能量減影,獲得消除軟組織的骨組織圖像。造影劑注入后:再作時間減影,獲得單純血管圖像。因減影次數(shù)多,信號衰減多,噪聲有所增加,設備要求復雜,很少用。第32頁/共110頁2023/3/2233二、DSA的成像方式IV-DSAIA-DSA非選擇性選擇性中心法外周法超選擇性選擇性第33頁/共110頁2023/3/2234(一)IV-DSA

經(jīng)靜脈引入對比劑進行DSA檢查的方法。

1.非選擇性IV-DSA:

外周法:用16~18號套管針穿刺肘部正中靜脈、貴要靜脈,注射對比劑,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到興趣區(qū)的方法。特點:操作簡單,但檢查區(qū)大血管同時顯影,互相重疊,對比劑劑量多,臨床少用。僅用于動脈插管困難或不適于作IA-DSA者。

第34頁/共110頁2023/3/2235

中心法:在肘部選擇較粗的靜脈或股靜脈穿刺插管,將導管尖置于上腔靜脈、下腔靜脈或右心房注射對比劑檢查。

主要用于行IA-DSA有困難時觀察大動脈及主干分支。第35頁/共110頁2023/3/22362.選擇性IV-DSA:以靜脈穿刺或插管,將導管尖抵達受檢部位的鄰近點檢查。臨床上常用于上、下腔靜脈,右心、肺動靜脈的檢查等。第36頁/共110頁2023/3/2237(二)IA-DSA穿刺途徑:股動脈、肱動脈、腋動脈,少數(shù)經(jīng)頸動脈、鎖骨下動脈。選擇性:將導管尖置于受檢查部位近端約2厘米處注射對比劑。主要用于主動脈及主干分支。超選擇性:將導管尖置于更細動脈或臟器供血血管處注射對比劑。主要用于動脈分支檢查。具有對比劑濃度低、劑量少。第37頁/共110頁2023/3/2238優(yōu)點:所需對比劑用量少,濃度低。減少了病人副作用,過敏機會減少。血管相互重疊少,明顯改善了小血管的顯示。操作靈活性大,便于介入治療,無大損傷。應用廣泛。第38頁/共110頁2023/3/22391.動態(tài)DSA:

在球管、人體和檢測器同步運動下獲得DSA圖像為動態(tài)DSA,主要用于運動部位成像。第39頁/共110頁2023/3/22402.數(shù)字電影減影(DCM)

實時成像每秒25~50幀,一般雙向25幀/秒,單向50幀/秒,制成電影播放方式,適用于心臟、冠狀動脈檢查。第40頁/共110頁2023/3/22413.旋轉(zhuǎn)式DSA人體靜止,C型臂(X線管與增強器)圍繞患者旋轉(zhuǎn)運動,對血管及分支作180°的參數(shù)采集,為30°/s,8~50幀/秒,分別完成Mask像和造影兩個序列采集。適用于腦血管、心腔和冠狀動脈檢查,形成三維圖像。第41頁/共110頁2023/3/22424.步進式血管造影球管與影像增強器靜止,導管床攜人體自動勻速移動,快速脈沖曝光采集圖像,實時減影,獲得血管全程像。主要用于:獲得四肢血管全貌,解決肢體血管行程長的問題。第42頁/共110頁2023/3/22435.遙控對比劑跟蹤技術運動類似步進方式。床面的移動速度和幀速根據(jù)血管中的對比劑濃度編程程序自動控制,以獲得血管始終充盈滿意的全程像。特別適用于四肢動脈閉塞性病變或狹窄性病變檢查。第43頁/共110頁2023/3/22446.自動最佳角度定位系統(tǒng)C形臂三軸系統(tǒng)(三個馬達驅(qū)動的旋轉(zhuǎn)軸)在自動最佳角度定位軟件的控制下自動確定復雜血管的最佳顯示角度,主要用于成球狀交織分布的冠狀動脈和腦血管。操作者先要獲得(正、側(cè)位)或(正、相差30°斜位)兩個視圖,自動最佳角度定位系統(tǒng)就能自動處理這些信息,獲得反映該血管最佳視圖的具體角度。第44頁/共110頁2023/3/2245第四節(jié)

DSA操作技術及操作程序第45頁/共110頁2023/3/2246一、DSA圖像采集(一)患者資料輸入

類似其它數(shù)字設備的輸入內(nèi)容。第46頁/共110頁2023/3/2247(二)設計病人體位

先進DSA采用快速旋轉(zhuǎn)采集成像,對體位要求不嚴。普通DSA采取選擇適當?shù)捏w位和變換投射方向來全面顯示病變。體位設計方法:選擇標準體位;轉(zhuǎn)動體位或C型臂,確定合適的體位;利用切線方位曝露欲觀察的部位。重要原則:盡量使病變部位緊靠檢測器。第47頁/共110頁2023/3/2248(三)確定DSA方式操作者應掌握各減影方式的特點及適用范圍。閱讀病歷資料,根據(jù)病情及檢查要求,確定減影方式。第48頁/共110頁2023/3/2249(四)選擇及確定采集時機及幀率原則:攝取對比劑最大濃度時刻,并盡可能減少曝光量次數(shù)。方式:鍵盤輸入指令按設定程序執(zhí)行。高壓注射器選擇---照射延遲/注射延遲。延遲的選擇取決于:造影方法、導管頂端至造影部位的距離、循環(huán)時間。

第49頁/共110頁2023/3/2250采集幀率取決于:DSA裝置、病變部位和病變特點。圖像采集時間取決于:插管程度、病變部位和診斷要求。第50頁/共110頁2023/3/2251(五)選擇其他相關技術參數(shù)

矩陣、增強器視野、攝像機光圈、焦點、球管負載、X線脈寬、千伏和毫安值、曝光時間、mask幀數(shù)、積分幀數(shù)、放大類型、注射延遲類型和時間、對比劑總量和濃度、注射流率、噪聲消除方式。第51頁/共110頁2023/3/2252

例如:心臟DSA需高幀率、大劑量對比劑和快注射速率。四肢血管DSA需低幀率,低濃度對比劑。四肢末梢血管DSA需曝光延遲,提前注射對比劑。第52頁/共110頁2023/3/2253(六)設定mask像與充盈像的相減組合

mask像確定:根據(jù)診斷要求、觀察血管時期和范圍選擇在對比劑出現(xiàn)之前、對比劑消失之后或?qū)Ρ葎┏溆罴褧r。減影組合可在造影前設定,如圖像不理想,可在后處理中重新選擇mask像和充盈像,進行配對減影。DSA后處理,通常先將整個造影過程復習一遍,再確定減影對。第53頁/共110頁2023/3/2254(七)確認對比劑注射參量1.對比劑的濃度及用量理論依據(jù):

對比劑濃度

XMAS平方根=圖像顯示程度成正比。血管內(nèi)所需最低劑量與血管直徑成反比。臨床總結(jié):

IV-DSA濃度一般為60%~80%,外周法比中心法高。

IA-DSA濃度一般為40%~60%,超選擇法濃度略低。成人一次量為1.0ml/kg,總量3~4ml/kg。兒童一次量為1.2~1.5ml/kg,總量為4~5ml/kg。第54頁/共110頁2023/3/22552.注射流率注射流率(速度)是指單位時間內(nèi)經(jīng)導管注入對比劑的量,以ml/s表示。流率選擇原則:使流率與導管尖端所在部位的血流速度相同。注射流率低于血流速度:對比劑稀釋、顯影差。注射流率高于血流速度:血管壓力增加,病人不適及產(chǎn)生血管破裂,夾層動脈瘤、動脈粥樣硬化禁忌流率過大。第55頁/共110頁2023/3/2256影響注射流率因素:導管內(nèi)徑、長度、端或側(cè)孔、對比劑粘稠度、導管與血管方位關系。注射流率與:與導管長度、對比劑粘稠度成反比,與導管半徑四次方及注射壓力成正比。IA-DSA注射流率與:血管顯示數(shù)量級(細血管等級)及圖像分辨率成正比。第56頁/共110頁2023/3/2257注射斜率是指注射對比劑達到預選流率的所需時間,即注藥的線性上升速率。斜率越大,對比劑進入血管內(nèi)越快,反之亦然。一般在靶血管承受范圍內(nèi),線性上升速率與血管的顯示率成正比。t1t2t濃度3.注射斜率與注射加速度Va-Vo/t1Vb-Vo/t2ba第57頁/共110頁2023/3/2258注射加速度是注射速度的時間變化率。加速度大,注入快,壓力大。加速度太大血管可能發(fā)生破裂。多次注射指造影過程中進行重復注射對比劑。應選定首次注射流率、末次注射流率,某時刻注射量等參數(shù)。第58頁/共110頁2023/3/22594.注射壓力注射壓力=導管內(nèi)阻力+血管內(nèi)阻力。注射壓力有關因素:造影部位、病變、導管型號、血管大小、外周法與中心法、選擇性與超選擇性。單位:PSI(磅/平方英寸)。第59頁/共110頁2023/3/2260(八)判斷導管頂端的位置導管應與血管長軸平行,頂端應位于血管腔中間。導管頂端至興趣區(qū)距離越近,所需對比劑濃度越低,用量越小,且成像質(zhì)量越好。但動脈瘤檢查,導管頂端應遠離病變處,且順常態(tài)血流注藥。第60頁/共110頁2023/3/2261(九)進行血管造影并采集圖像1.放大技術(1)幾何放大:M=1+b/a。(2)電子放大:改變II輸入屏上電壓視野大小影像大小。第61頁/共110頁2023/3/22622.定位技術在圖像采集前確定造影部位準確的初始位置,以便在采集過程中及時尋找該血管部位。主要用于冠狀動脈和腹部血管DSA檢查。3.縮光技術準直器遮蓋曝光野空曠區(qū)或低密度區(qū)圖像采集照射區(qū)密度。4.屏氣技術胸部:深吸氣后屏氣。腹部:深呼氣后屏氣。第62頁/共110頁2023/3/22635.持續(xù)采集技術原則:采集到診斷區(qū)滿意為止。如:心臟DSA采集要到左心室充盈滿意為止。冠狀動脈DSA要到靜脈像充盈滿意為止。觀察側(cè)支循環(huán)到側(cè)支循環(huán)充盈為止。肝癌病人腹腔動脈DSA延長到門靜脈滿意為止。消化道出血行腸系膜上、下動脈DSA到毛細血管期或靜脈期,以觀察動脈、靜脈畸形或細小血管。第63頁/共110頁2023/3/2264二、DSA圖像處理

(一)窗口技術窗口技術是通過窗寬、窗位調(diào)節(jié)保證DSA圖像效果的處理技術。同其它數(shù)字圖像的窗口技術,在CT中集中介紹。第64頁/共110頁2023/3/2265(二)空間(頻率)濾過空間(頻率)濾過是選擇性增強或減弱某些空間頻率成份的圖像處理技術。

1.

2.

3.低通電路中通電路高通電路低通濾過高通濾過中通濾過平滑圖像邊緣增強圖像低噪圖像第65頁/共110頁2023/3/2266(三)校正配準不良配準不良:曝光期間病人移動,mask像與造影像不能精確對位。

1.再蒙片圖像后處理中重新選擇Mask像來校正。此法最常用。2.時間間隔差圖像后處理中估測患者運動時間,確定間隔時間,尋找清晰的圖像。3.像素移位圖像后處理中采用計算機內(nèi)推法程序,將mask片的局部或全部像素向不同方向移動一定距離,使之與對應的像素正好配準。第66頁/共110頁2023/3/2267(四)圖像合成(積分)積分因素越多,圖像噪音越低。第67頁/共110頁2023/3/2268(五)

匹配濾過

遞推濾過匹配濾過:減影圖像再積分,目的:提高信噪比(突出碘信號,降低背景信號和噪聲)。遞推濾過:用視頻影像處理方式將圖像積分。目的:提高圖像對比度和分辨率。第68頁/共110頁2023/3/2269(六)對數(shù)放大與線形放大理論上造影劑濃度與DSA信號成正比例變化中等厚度呈線性正比關系厚度大、薄呈非線性正比關系線性等倍放大對數(shù)式放大提供補償獲對比均勻圖像第69頁/共110頁2023/3/2270(七)補償濾過肢厚肢薄暗電流飽和電流攝像機動態(tài)范圍物體動態(tài)范圍補償濾過:球管與病人間放置衰減材料,衰減特定區(qū)域。目的:使物體動態(tài)范圍與系統(tǒng)動態(tài)范圍吻合。無DSA信號無DSA信號增加kVp附加濾過材料降低攝像機增益第70頁/共110頁2023/3/2271(八)界標與感興趣區(qū)處理1.界標技術:即路標方式(前面已介紹)減影提供插管定位像。2.感興趣區(qū)處理方法常有:

勾邊增強,病變區(qū)放大、灰度校準、轉(zhuǎn)換及附加注解,對病變區(qū)數(shù)學運算及圖像換算,病變區(qū)的計算/統(tǒng)計,建立時間—密度曲線,病變區(qū)曲線處理、定量分析,確定心臟功能參量,研究對比劑流過血管情況。第71頁/共110頁2023/3/2272三、DSA圖像記錄、存儲與傳輸

(一)DSA圖像的記錄1.激光打印照片2.X線影像錄像片3.數(shù)字圖像工作站記錄光盤第72頁/共110頁2023/3/2273(二)DSA圖像的存儲與傳輸1.DSA圖像存儲格式:壓縮存儲在磁帶、光盤、記憶卡片上。

JPEG格式:用于靜止圖像。

MPEG格式:用于運動圖像。2.DSA圖像的傳輸:PACS系統(tǒng)實現(xiàn)。第73頁/共110頁2023/3/2274四、DSA圖像質(zhì)量如:脈沖方式:攝影幀頻低,但每幀圖像X線劑量大,圖像對比、分辨率較高。超脈沖方式則恰恰相反。(一)影響DSA圖像質(zhì)量的因素1.設備結(jié)構(gòu)性能:X線源、影像接收器、電視攝像系統(tǒng)、影像處理和顯示系統(tǒng)、DSA分辨率。2.減影成像方式

根據(jù)受檢部位特點和診斷要求選擇相應減影成像方式。

第74頁/共110頁2023/3/22753.操作技術:攝影條件、攝影體位、其它相關攝影技術因素、圖像后處理技術。4.造影方法與對比劑:造影方法、對比劑的使用。5.DSA圖像偽影

運動性偽影設備性偽影:飽和狀態(tài)偽影:表現(xiàn):均勻亮度的無DSA信號的盲區(qū)。原因:過薄或密度過低肢體未使用補償濾過。

第75頁/共110頁2023/3/22766.DSA的圖像噪聲

表現(xiàn):斑點、細粒、網(wǎng)紋或雪花狀或結(jié)構(gòu)異常,影像清晰度下降。原因:(X線產(chǎn)生打印照片,全過程均產(chǎn)生噪聲)

X線系統(tǒng)的量子噪聲、影像增強器的量子噪聲、電子噪聲、散射線引起噪聲、輻射劑量減小引進噪聲、數(shù)據(jù)處理及轉(zhuǎn)換過程中誤差引起噪聲、存貯器或磁盤存取時出現(xiàn)噪聲、多幅照相機和熒光等。第76頁/共110頁2023/3/22777.影像變形與放大原因:(1)病人定位:不精確(角度不準、方位不精)(2)幾何原因:球管、病人及檢測器位置造成幾何放大畸變。第77頁/共110頁2023/3/2278(二)改善DSA圖像質(zhì)量的措施1.術前與患者說明檢查過程和注意事項。2.設計最佳攝影體位。3.制定合理的曝光程序,選擇恰當?shù)钠毓鈪?shù)。4.確定導管先端的位置、對比劑的濃度、用量、流率、注射壓力以及延遲方式。5.正確使用遮光柵、密度補償器防止飽和偽影的產(chǎn)生。6.保證影像質(zhì)量的同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照射。7.充分利用圖像后處理功能,使影像符合診斷要求。8.正確匹配激光相機以及沖洗藥液,并定期檢測。第78頁/共110頁2023/3/2279第五節(jié)DSA的臨床應用第79頁/共110頁2023/3/2280(一)DSA的適應證1.血管本身病變。2.出血性病變診斷與治療。3.血管的介入治療。4.血供臟器病變的鑒別診斷。5.術后隨訪。6.各種先天性心臟病。第80頁/共110頁2023/3/2281(二)DSA的禁忌證

①碘和麻醉劑過敏。②嚴重的心肝腎疾患。③嚴重的血管硬化或穿刺血管嚴重阻塞病變。④急性炎癥、高熱。⑤嚴重的出血傾向和凝血功能障礙。⑥穿刺部位感染。第81頁/共110頁2023/3/2282(三)DSA的并發(fā)癥1.穿刺插管導致的并發(fā)癥處理原則:對因治療。2.對比劑過敏導致的并發(fā)癥一般難以預防,應控制好對比劑的濃度和用量,對癥處理。第82頁/共110頁2023/3/2283二、DSA的術前準備與手術操作

(一)DSA的術前準備

1.病人準備:普通手術準備和特殊準備。

2.器械準備:DSA主機、導管相關物品及搶救設備準備。

3.藥品準備:對比劑與搶救藥品準備。第83頁/共110頁2023/3/2284(二)DSA的手術操作常選股動脈和股靜脈,有時取肱動脈、腋動脈、肘部靜脈及頸靜脈經(jīng)皮穿刺血管插管操作。第84頁/共110頁2023/3/2285第85頁/共110頁2023/3/2286(二)DSA的手術操作不同部位選用不同形狀和型號的導管,與靶血管形態(tài)和走行相適應。先作較大血管DSA,明確血管走行后再行選擇性或超選擇性穿刺。第86頁/共110頁2023/3/2287(二)DSA的手術操作操作中變換導管前端方位,或旋轉(zhuǎn)導管,注意輕柔以防血管內(nèi)膜損傷。插管中選用路標方式,或圖像凍結(jié)方式,或選用相關圖像作參考,以便指導插管。造影完畢拔出導管壓迫動脈15分鐘,再加壓包扎,患者平臥24小時。第87頁/共110頁2023/3/2288三、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影(頭頸部DSA)1.造影參數(shù)選擇:濃度為50%~60%。2.造影體位頸內(nèi)、外動脈造影常規(guī)頭顱仰臥正位、仰臥水平側(cè)位,必要時加左、右斜位。椎動脈造影常規(guī)仰臥水平側(cè)位和湯氏位。第88頁/共110頁2023/3/2289

DSA(全腦血管造影)第89頁/共110頁2023/3/2290DSA3DDSA第90頁/共110頁2023/3/2291四、循環(huán)系統(tǒng)造影

(一)胸部DSA

1.造影參數(shù)選擇濃度為50%~60%。

2.造影體位肺動脈造影、支氣管動脈、肋間動脈和胸廓動脈造影、上腔靜脈造影:常規(guī)正位,必要時加攝斜位或側(cè)位。第91頁/共110頁2023/3/2292(二)心臟與冠狀動脈DSA1.造影參數(shù)選擇心臟大血管造影:對比劑濃度為300~370mg/ml非離子型對比劑。冠狀動脈造影:對比劑濃度為60%~70%的非離子型對比劑。注射延遲,至冠狀靜脈出現(xiàn)回流時結(jié)束。第92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