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五首_第1頁
古代詩歌五首_第2頁
古代詩歌五首_第3頁
古代詩歌五首_第4頁
古代詩歌五首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古代詩歌五首【教學目的】1、了解古詩中“意”與“境”的關系。以及意境與作者的閱歷、情趣、心境的關系2、初步培養(yǎng)提高學生閱讀和鑒賞古詩詞的方法和能力。3、情感目標,?!窘虒W重難點】【教學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總導語:古代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僅語言雋美,而且意境深遠;它們有的充滿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成了流傳千古的名篇。學習一些優(yōu)秀的古代詩詞,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語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們的思想情操。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和努力掌握一定數量的古代詩詞。今天,我們學習五首古代詩詞,主要是領會古人融情于景表達襟懷和講究煉字煉句亦即煉意的手法?!队^滄?!芬?、導入東漢末年,朝廷昏庸無能,年年戰(zhàn)亂,大地上血雨腥風,無數人戰(zhàn)死沙場,在這亂世中只有一個能夠真正傲視中國,他就是亂世梟雄——曹操。二、作者簡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東漢沛國譙人。漢獻帝時官至丞相,后被封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稱帝,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是漢末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重要作家。在文學上的主要成就是詩和散文。他的詩繼承漢代樂府民歌反映現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有的寫時事,有的寫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遠大抱負,風格悲涼慷慨。散文寫得質樸簡約,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受傳統(tǒng)的束縛,豪邁雄健,體現了“建安風骨”的基本特征。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學上也各有成就,文學史家習慣稱他們?yōu)椤安苁细缸印被颉叭堋薄K麄冎車鷪F結了一批文學家,形成所謂的鄴下文學集團。而曹氏父子則以其倡導和創(chuàng)作,對建安文學的發(fā)展和建安風骨的形成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曹操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現存樂府詩二十余首,散文四十余篇,有中華書局輯校的《曹操集》。三、寫作背景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借許悠之計,以少勝多,擊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對手——大軍閥袁紹。袁紹殘部逃到烏桓(當時遼東半島上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想得到烏桓的支持,以求東山再起。曹操乘勝追擊,征討烏桓。東漢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揮鞭北指,所向披靡,大敗烏桓。歸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觀看滄海壯麗景色。此時,曹操躊躇滿志,意氣昂揚,揮筆即書,便有了《觀滄?!芬辉姟K?、詩歌賞析《觀滄海》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寫景詩,也是一首抒情詩,它通過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fā)自己意氣昂揚的豪邁感情。詩的起筆交代登臨之地碣石山,點明登山的目的是觀滄海,平穩(wěn)而自然的引出以下對觀海所見景物的描繪。描繪大海景物,詩人先從大處落筆,著力渲染大海蒼茫、山島聳立的雄渾氣勢,展現出海的全景,這完全符合人們登臨覽勝的習慣。接著由全貌寫到局部,把視線由遠處拉到近處,俯察腳下,雖然時屆初秋,碣石山依然樹木叢生,百草繁茂,色彩、剛柔、動靜和大海形成映襯?!扒镲L蕭瑟,洪波涌起”也是眼前實景,但比前面所寫“水何澹?!备M了一步,是詩人在審視之后的所見所感,當他第一眼看到大海時,完全被它的雄渾壯闊所吸引,只感到海水是那樣的浩渺無際。等到佇立一久,才似乎回過神來,原來風在吹著,海浪在激蕩洶涌著,感到它蘊藏著搖撼宇宙的偉力。這樣寫就在平直中現出層次變化來。從結構上看,既把對海水的正面實寫推向高潮,又自然的過渡到下面的虛寫。后四句,詩人馳騁想象,描繪了另一幅海景:繞天運行的太陽和月亮,好像是從大海的胸懷中升起的;夜空中橫亙蒼穹的銀河也好像從大海發(fā)源,大海吞吐宇宙、包容萬物,真是宏偉無比,博大無比。詩人這里采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方法,描繪出大海的“精神世界”,使讀者通過這虛擬的壯麗景色感受到海的博大、奇?zhèn)ィ瑫r也感受到作為一個偉大政治家的詩人胸懷的博大和奇?zhèn)?。所以,這樣的寫景實際是在抒情,是以景語作情語。五朗讀詩歌注意提示古代詩歌節(jié)奏的把握:四言詩:22五言詩:212、221或23七言詩:2212、2221或223《次北固山下》一、導入思鄉(xiāng)是中國文學的主題之一,無數的鄉(xiāng)愁陪伴著無數的詩人,同時無數的詩人創(chuàng)造了無數的鄉(xiāng)愁詩。鄉(xiāng)愁豐富了我們的情感世界,鄉(xiāng)愁詩豐富了我們的文學世界。思鄉(xiāng)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個“結”,一個套在炎黃子孫身上的“結”。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抒寫鄉(xiāng)愁的詩歌。二、作家作品簡介三、指導學生評析詩句,整體把握詩的內容。1.四聯(lián)各寫了什么內容?四聯(lián)之間有怎樣的關系?首聯(lián):詩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鎮(zhèn)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勞。頷聯(lián):船上所見景色。“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潮平”又為“江春”作鋪墊。頸聯(lián):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皻堃埂敝敢箤⒈M而未盡之際,即將是天亮時的情景,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太快了,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尾聯(lián):詩人離家已久,尚不能歸,見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傳遞家書了。這首五言律詩四聯(lián)之間,相為因果,渾然一體。2.《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屬于寫景?能說出來這是什么寫作手法嗎?

明確:第四句“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敝苯颖磉_思鄉(xiāng)之情,其他三句屬于寫景。先寫景,再抒情,景為情設,情因景生,這是詩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寫作手法。3.把握。問:詩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見的,為什么詩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這是詩人的想象,很明顯,船到鎮(zhèn)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驛車轉往別的地方去。)“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詩人在何時何地見到的景象?(在天將明未明之時,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長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圖景嗎?(自由發(fā)言)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為下句“江春人舊年”張本)這個“舊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時間?(殘冬臘月)為什么詩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書呢?(由于新年將到,這正是家人團聚之時,而他卻不能回家,自然要寫一封平安家書,更何況他此刻看見了北歸的雁,必定要路經洛陽的——洛陽在鎮(zhèn)江西北方。)

第二課時《錢塘湖春行》一、導入。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它是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區(qū)之一。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篇多得難以統(tǒng)計。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今天我們將穿越時空,去1180年前的西子湖畔看看,和唐朝詩人白居易一起去領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去找尋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原因。二、朗誦感知詩意1、教師配樂朗誦《錢塘湖春行》,提示學生注意詩歌的停頓和字音。

2、學生自由誦讀兩遍詩歌。

3、抽生朗讀,指導技巧(聲音洪亮,節(jié)奏抑揚頓挫,情感自然)三、整體把握。

1.詩人是騎馬游西湖,所以詩里提到了“游蹤”,但詩里寫游蹤跟不一樣,是用不著作細致交代的,要仔細想想才看得出來。請說說詩人的游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2.這首詩描寫了的早春景象,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早鶯、新燕、亂花、淺草)四、精讀賞析

1、“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睆拇筇幝涔P,寫詩人行徑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寫春水漾滿湖堤?!霸颇_低”寫遠望白云朵朵,似與湖水相接。勾出了早春的輪廓。2.“湖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為什么說“云腳低”?(“云腳”,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顯得低了,這是早春景象。)講。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兩句是近景。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詩人以很輕的疑問語氣敘述這些景象,對早春景色情動于衷的喜悅。4.“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边@兩句描寫地上的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寫人們騎馬游春的陶醉感。走馬看花,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兒也在與詩人游戲。春草雖茂,但卻不高,也才剛剛沒過馬蹄。這是作者對景物入情入微地觀察,將游春人也融入春色來寫了。這兩句透出詩人游春的舒感。5.“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贝司湓娬f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小結:這首詩雖是寫景,但景中有情,對盡興游春的喜悅感情表達得淋漓酣暢。五、熟讀成誦?!段鹘隆芬?、導入新課?!段鹘隆芬辉~,詞人畫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一片詩情畫意,優(yōu)美動人,夜色那么清幽,氣氛那么恬靜,充滿了鄉(xiāng)土氣息,抒發(fā)了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下面就讓我們一同欣賞。二、作者簡介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他一生以抗金報國自任,理想不能實現,遂將滿腔忠憤全寄予詞。其詞悲壯雄放,詞風慷慨悲壯,有不可一世之概,抒發(fā)愛國精神,而又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技巧繁復,體備剛柔,千匯萬狀,代表了南宋詞的最高成就,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稼軒長短句》。三、講授新課。指導學生熟讀成誦。1、放課件錄音,教朗讀。2、指導學生反復誦讀。(教師先范讀。)學生自由讀背。四、詞句賞析。1、這首詞的上下闋各描繪了怎樣的畫面?2、作者抓住了夏夜的哪些景物來描繪夏夜清幽奇麗景色的?試簡要分析。(明月、別枝、驚鵲、清風、鳴蟬、稻花飄香、蛙聲如潮。)3、詞的下闋側重于寫夜行人的感情。主要抓住哪些景點來描繪的?(星、雨、舊時茅店)創(chuàng)設了一種什么樣的境界?(淡遠奇特的境界)4、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寫景的方法。(本詞挑選了幾種小事物來描寫農村風光。不但真切地描繪出一幅農村夏夜的畫面,而且表現了農村的豐收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詞人用了側面烘托、動靜相映等表現手法,生動、活潑、歡快、靈活,給人以美的享受。寫景的角度也富于變化,有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五、體會本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首詞,上闋寫農村的夏夜,月白風清,送來陣陣稻花香味,處處蛙聲相應,一片豐收景象,給行人帶來無限的喜悅;下闋寫天外疏星,山前飄雨,溪回路轉,茅店忽見。全詞筆調靈活、輕快,反映出作者的愉快心情?!短靸羯场で锼肌芬?、導入二、作者簡介:馬致遠(1250?一1321?):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yōu)美,語言凝煉,流暢自然。三、寫作背景: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tǒng)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天凈沙·秋思》,它的體裁的“曲”。四、“曲”文體介紹:在中國古代文學長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詩最盛行,宋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新興的體裁就是曲,曲大致分為兩種,一是劇曲,一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就是有標題的小令。2、理解這首小令的意思(1)指導學生朗讀。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有專家說,讀書是與作家對話??傊?,讀書是走進作家的內心世界,讓我們以朗讀來走進馬致遠,親近這位名家,讀懂這片漂泊羈旅的游子之心。下面請大家聽一遍朗讀,劃出節(jié)奏??萏?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韻“a”,二、四句押尾韻“ia”,讀來朗朗上口,大家喜歡嗎?我們感受一下。(朗讀)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句式工整,要讀出一氣呵成、淋漓痛快的酣暢美和明快的節(jié)奏感。試一試。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讀得曲折跌宕,讀出落拓無助的生存境遇。試一試。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讀一遍。這樣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間,長短結合的形式美。(2)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樣的景、怎樣的人?怎樣的情感?有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先請同學們散讀一遍課文,說說你頭腦中有怎樣的畫面?請以“我仿佛看到了……”為開頭,說說詩句在你頭腦中再現的畫面。如果學生有困難,舉例:“枯藤”、單說“藤”的形態(tài)是多樣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體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頹廢的藤、沒落的藤、毫無生機的藤,于是枯藤這一意象渲染出凄涼、蕭殺的晚秋氣氛。問:請想想為什么會有這些畫面?即畫中有怎樣的人,傳達出怎樣的情感?明確:人們常說,“所有景語皆情語”。因為“斷腸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斷腸人的精神家園已化作了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