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水能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0cb31d1be09a6c1e8eaa5e80f10af5/900cb31d1be09a6c1e8eaa5e80f10af51.gif)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水能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0cb31d1be09a6c1e8eaa5e80f10af5/900cb31d1be09a6c1e8eaa5e80f10af52.gif)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水能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0cb31d1be09a6c1e8eaa5e80f10af5/900cb31d1be09a6c1e8eaa5e80f10af53.gif)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水能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0cb31d1be09a6c1e8eaa5e80f10af5/900cb31d1be09a6c1e8eaa5e80f10af54.gif)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水能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0cb31d1be09a6c1e8eaa5e80f10af5/900cb31d1be09a6c1e8eaa5e80f10af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寶玉石學地質基礎教育部職業(yè)教育寶玉石鑒定與加工專業(yè)教學資源庫GemsandJadeIdentificationandProcessingTeachingResourceLibrary水能建設者姓名:占文鋒一、我國水資源概況二、我國水能資源特點三、水力發(fā)電的基本原理及其特點四、水能資源的開發(fā)方式水能資源是再生資源,開發(fā)利用水能資源的主要形式是修建水電站。在天然河川徑流中,水聲隆隆,沖走砂石,說明在水中存在有巨大的能量—水能(水能資源),它是年復一年可再生的資源。一、我國水能資源概況一、我國水能資源概況
我國是世界上水能資源最豐富且具有優(yōu)越水電事業(yè)發(fā)展自然條件的國家,2005年公布的復查結果見下表。水能蘊藏量>1萬kW河流(條)3886年發(fā)電量萬億kW·h(度)世界排序總量(億kW)6.946.08首位技術可開發(fā)億kW5.422.47首位經(jīng)濟可開發(fā)億kW4.021.75首位
在我國的水能資源中,根據(jù)最新水能資源復查結果,全國小水電資源技術可開發(fā)量為1.25億千瓦。據(jù)2003年世界水能大會估計,世界小水電可開發(fā)資源大致為1.44億千瓦。此外,我國還具有豐富的潮汐水能資源,可開發(fā)的潮汐水能資源約2100萬kW,相當于年發(fā)電量580億kW·h。由于水能資源是可以再生的,有人形象地說:“滾滾江河向東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水能資源不利用,就會年復一年的白白浪費,用了就能發(fā)電?!倍⑽覈苜Y源特點
蘊藏豐富,分布不均時間上:夏秋季4~5個月的徑流量占全年的60%~70%,冬春季徑流量很少;空間上:水能資源大部分集中在西部。除西藏外,云、貴、川三省蘊藏的水能資源占全國的50%以上,而華東、華北和東北三大區(qū)共占全國水能資源的6.8%,70%以上的大型水電站和80%以上的特大型水電站集中分布在云、貴、川、藏西南四省。2.開發(fā)率低,發(fā)展迅速截至2004年9月,我國水電裝機容量突破了1億千瓦大關,其開發(fā)率僅為24%,大大低于發(fā)達國家50%-70%的開發(fā)利用水平。按1996年統(tǒng)計,世界其它國家的利用程度遠遠高于我國(法國74%,瑞士72%,日本66%,巴拉圭61%,挪威60%,英國58%,瑞典、捷克斯洛伐克56%,芬蘭、美國55%)。
1949年建國初,全國水電站裝機容量僅36萬kW,年發(fā)電量12億kW
·h,我國第一座水電站昆明石龍壩電站建于1912年,裝機1440kW,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水電事業(yè)得到了蓬勃發(fā)展。到1995年底,全國水力發(fā)電裝機容量已達5208萬kW,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水電發(fā)展的速度更快,由1978年的1728萬kW增長到1995年的5208萬kW,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型水力發(fā)電站。在建的三峽水電站,裝機容量1820萬kW,單機容量70萬kW,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目前全國已建和在建的大中型水電站如下圖。全國大中型水電站分布圖長江流域大中型水電站分布圖黃河流域大中型水電站分布圖珠江流域大中型水電站分布圖
3.前景宏偉由于我國水能資源豐富,開發(fā)利用程度較低,所以,對水能開發(fā)利用,修建水電站,有著宏偉的光輝前景。為了有效、合理地開發(fā)利用這些資源,在原電力工業(yè)部主持下,經(jīng)過數(shù)次規(guī)劃,于1989年形成了現(xiàn)在的十二大水電基地,如下圖。(三)水力發(fā)電的特點
優(yōu)點:
1.水能的再生2.水資源可綜合利用(多目標開發(fā);梯級開發(fā))3.水能可調節(jié)4.水力發(fā)電具有可逆性(抽水蓄能電站)5.機組工作的靈活性好6.水力發(fā)電生產成本低、效率高7.不污染環(huán)境,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缺點:1.受自然條件影響大。
2.一次投資較大,工期長。
3.事故后果嚴重。水管破裂、潰壩等,設計、施工應安全可靠。
四、水能資源的開發(fā)方式
1.壩式開發(fā)
2.引水式開發(fā)
3.混合式開發(fā)4.潮汐水能開發(fā)
1.壩式開發(fā)
定義:在河流峽谷處,攔河筑壩,壩前雍水,在壩址處集中落差形成水頭,此水能開發(fā)方式稱為壩式開發(fā)。
壩后式水電站(1)河床式水電站
葛州壩水電站(圖一)三門峽水電站(圖2)(圖二)三峽水電站(3)溢流式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北京下馬嶺引水電站世界最大的潮汐電站——法國朗斯電站4.潮汐水電站實物圖抽水蓄能電站實物圖特點:(1)壩式開發(fā)的水頭取決于壩高。(2)可以用來調節(jié)流量,水電站引用流量大,電站規(guī)模也大,水能利用較充分。
(3)綜合利用效益高。
(4)壩式水電站的投資大,工期長。
適用:
適用于河道坡降較緩,流量較大,有筑壩建庫條件的河段。
2.引水式開發(fā)
在河流坡降陡的河段上筑一低壩(或無壩)取水,通過人工修建的引水道(渠道、隧洞、管道)引水到河段下游,集中落差,再經(jīng)壓力管道引水到水輪機進行發(fā)電的水能開發(fā)方式。(3)沒有水庫調節(jié)徑流,水量利用率較低,綜合利用價值較差。(4)無水庫淹沒損失,工程量較小,單位造價較低。類型:
無壓引水式:引水道是無壓的有壓引水式:引水道是有壓的適用:適合河道坡降較陡,流量較小的山區(qū)性河段。
(1)水頭相對較高,目前最大水頭已達2030m(2)引用流量較小,規(guī)模較小。最大達幾十萬kW。特點:3.混合式開發(fā)
在一個河段上,同時采用壩和有壓引水道共同集中落差形成水頭的開發(fā)方式。優(yōu)點:
具有壩式開發(fā)和引水式開發(fā)的優(yōu)點
河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個人居間協(xié)議范文(2篇)
- 2025年個人貨運汽車租賃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產品經(jīng)銷協(xié)議標準范文(2篇)
- 2025年五年級班主任期末個人工作總結模版(2篇)
- 2025年產品供貨合同格式范文(2篇)
- 智慧小鎮(zhèn)用地中介合同范本
- 辦公大樓石材運送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安防設備展覽會現(xiàn)場展位安保合同
- 婚慶服務居間合同
- 教育設施改造貸款居間合同
- RB/T 101-2013能源管理體系電子信息企業(yè)認證要求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預制件的測定
- GB/T 10205-2009磷酸一銨、磷酸二銨
- 公司財務制度及流程
- 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
- 深圳版初中英語單詞匯總
- 健康養(yǎng)生,快樂生活課件
-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新商業(yè)、新鏈接、新物流》配套教學課件
- MDD指令附錄一 基本要求檢查表2013版
- 駱駝祥子1一24章批注
- 新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全冊教案(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