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生物進化理論 中圖版必修_第1頁
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生物進化理論 中圖版必修_第2頁
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生物進化理論 中圖版必修_第3頁
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生物進化理論 中圖版必修_第4頁
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生物進化理論 中圖版必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生物進化理論課件中圖版必修第1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四單元遺傳變異與進化第一章生物進化理論第2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考綱考情】最新考綱及要求三年考情(以山東高考卷為例)2014年2013年2012年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ⅡT28·非選擇題T6·選擇題T26·非選擇題第3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知識梳理】一、現代生物進化理論1.基本內容:(1)進化的基本單位是_____。①種群:生活在同一地域的_________的所有成員。②基因庫:一個種群含有的_________。(2)進化的實質是種群_________的改變。(3)_________使基因頻率定向變化,從而決定_________的方向。種群同種生物全部基因基因頻率自然選擇生物進化第4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基因突變(4)___________提供了進化的原材料

_________(5)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_____。①兩種類型:常見的有地理隔離和_________。②實質:_____不能進行自由交流。③新物種形成的標志:_________。2.生物進化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_________________。突變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隔離生殖隔離基因生殖隔離突變、選擇、隔離第5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自然選擇對基因頻率的影響1.基因頻率:種群中某基因在_______________中所占的比例。2.基因型頻率:某種_______的個體在種群中所占的比例。3.遺傳平衡定律:(1)內容:種群的_____頻率和_______頻率不發(fā)生改變。(2)適合條件:種群_____,沒有_____、_____和_____發(fā)生。全部等位基因數基因型基因基因型極大遷移突變選擇第6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自然選擇使基因頻率變化:(1)影響基因頻率變化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_。(2)自然選擇通過淘汰不利變異個體引起種群___________發(fā)生變化的同時,導致了種群_________的變化。自然選擇基因型頻率基因頻率第7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小題快練】1.易錯判斷:(1)[2014·重慶高考T8(3)]有學者認為,利于脂肪積累的基因由于適應早期人類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遺傳到現代,表明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分析】“食物缺乏”使“利于脂肪積累的基因”保留下來,經過逐代積累,基因頻率不斷增大,使人類發(fā)生進化,因此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痰?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2011·江蘇高考T6A)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分析】生物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而不是生物變異的方向。×第9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2013·四川高考T5D)放射性60Co誘發(fā)的基因突變,可以決定大豆的進化方向。()【分析】基因突變只能提供進化的原材料,不能決定進化方向,自然選擇決定進化方向,故錯誤?!恋?0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某種抗生素被長期使用藥效下降,是由于病原體接觸藥物后,產生對藥物有抗性的變異。()【分析】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藥物對病原體的變異進行選擇,對藥物有抗性的變異類型得以保留下來?!恋?1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2012·海南高考T8C)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種群的基因頻率可能改變,也可能不變。()【分析】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取決于環(huán)境對性狀是否選擇,若環(huán)境對性狀的選擇不起作用,則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改變;反之,則改變。(6)基因頻率改變,生物一定進化。()【分析】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基因頻率改變,生物一定進化?!獭痰?2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下列不存在生殖隔離的是(

)A.二倍體與四倍體西瓜雜交后代無子B.馬和驢雜交后代不育C.山羊和綿羊雜交后代不成活D.東北虎和華南虎雜交后代可育【解析】選D。不同物種之間一般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不能產生可育后代的現象叫生殖隔離。二倍體與四倍體西瓜雜交后代無子、馬和驢雜交后代不育屬于交配后不能產生可育后代的現象,是生殖隔離;山羊和綿羊雜交后代不成活也是生殖隔離;東北虎和華南虎雜交后代可育,不存在生殖隔離,故選D。第13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一個種群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24%,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72%,隨機交配一代之后,種群中基因A和基因a的頻率分別是(

)A.60%、40%B.36%、64%C.57%、43%D.28%、72%【解析】選A。該種群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24%,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72%,則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4%?;駻的頻率為24%+1/2×72%=60%,基因a的頻率為4%+1/2×72%=40%。隨機交配,基因頻率保持不變。第14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在一個環(huán)境氣候多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存機會最多的種群是(

)A.體型較小的種群B.個體差異較少的種群C.體型較大的種群

D.個體差異較多的種群【解析】選D。個體差異較多的種群可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被完全淘汰的幾率較低。第15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在一個含有A和a的自然種群中,AA個體很容易被淘汰,那么按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該物種將(

)A.不斷衰退B.不斷進化C.產生新物種

D.喪失基因庫【解析】選B。生物進化的標志——基因頻率改變。隨著AA個體被淘汰,A的基因頻率不斷降低,種群不斷進化;進化未必產生新物種;只要該種群存在,基因庫就不會喪失,只是基因庫中基因頻率會發(fā)生改變。第16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速記卡片】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四個要點:(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2)突變和基因重組提供進化的原材料。(3)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4)隔離導致物種的形成。第17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隔離的兩種類型:(1)地理隔離:物種形成的一般環(huán)節(jié),但不是必需的環(huán)節(jié)。(2)生殖隔離: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3.物種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第18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考點一生物進化理論與基本概念辨析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2)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3)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4)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5)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第19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1)區(qū)別。①生物進化:實質上是種群基因頻率改變的過程,所以生物進化的標志為基因頻率的改變,不論變化大小,都屬于進化的范疇。②物種形成:基因頻率的改變直到形成生殖隔離,標志著新物種的形成,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而不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2)聯(lián)系:生物發(fā)生進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種,但新物種的形成一定要經過生物進化過程。第20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生殖隔離和地理隔離:(1)地理隔離是由于地理上的障礙,使彼此間無法相遇而不能交配。它使同一物種的生物分成不同的種群。(2)生殖隔離是指不同物種間的個體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產生可育后代的現象。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3)一般來講,先有地理隔離,再形成生殖隔離,這種形成新物種的方式稱為異地物種形成(漸變式)。但是有時沒有地理隔離,也能產生新物種,如植物中多倍體的形成,這種形成新物種的方式稱為同地物種形成(驟變式)。第21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高考警示】(1)突變不等同于基因突變:“突變”不是基因突變的簡稱,而是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2)突變在前選擇在后:農田噴施農藥殺滅害蟲,在噴施農藥之前,害蟲中就存在抗農藥的突變個體,噴施農藥僅殺滅了不抗藥的個體,抗藥的個體存活下來,農藥不能使害蟲產生抗藥性變異,只是對抗藥性個體進行了選擇。第22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考題回訪】1.(2014·江蘇高考)某醫(yī)院對新生兒感染的細菌進行了耐藥性實驗,結果顯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藥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孕婦食用了殘留抗生素的食品,導致其體內大多數細菌突變B.即使孕婦和新生兒未接觸過抗生素,感染的細菌也有可能是耐藥菌C.新生兒體內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藥性D.新生兒出生時沒有及時接種疫苗,導致耐藥菌形成第23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題指南】關鍵知識:細菌個體存在著抗藥性的差異,有些抗藥性強,有些抗藥性弱,抗生素等對細菌個體的抗藥性差異進行選擇,留下的個體抗藥性強。【解析】選B。本題考查生物的進化和免疫??股夭⒎菍е峦蛔兊囊蛩?,對細菌只起選擇作用,即突變在前選擇在后,故A項錯誤;細菌的變異與宿主是否接觸過抗生素無關,所以即使新生兒未接觸過抗生素,進入新生兒體內的細菌中也存在抗藥性的類型,故B項正確。免疫球蛋白與致病菌的耐藥性無關,故C項錯誤。新生兒出生時沒有及時接種疫苗,將導致致病菌在體內的繁殖;而耐藥菌的形成是基因突變的結果,與疫苗無關,故D項錯誤。第24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延伸探究】B項中,孕婦和新生兒感染的細菌也有可能是耐藥菌,這反映了生物變異的什么特點?提示:不定向性。第25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2012·海南高考)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錯誤的是(

)A.基因的自發(fā)突變率雖然很低,但對進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種群的基因頻率可能改變,也可能不變D.同一群落中的種群相互影響,因此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群落第26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析】選D。基因自發(fā)突變率雖然低,卻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提供生物進化的原材料,A項正確。生物的表現型是基因型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基因型不同的個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可相同,也可不同,B項正確。環(huán)境發(fā)生的變化如果影響到某些基因型,由于環(huán)境的選擇作用,就會使種群的基因頻率改變;如果環(huán)境發(fā)生的變化不影響種群中各基因型的適應性,基因頻率也可能不變,C項正確。種群內個體之間才有基因交流,所以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而非群落,D項錯誤。第27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加固訓練】1.(2013·江蘇高考)下圖為四個物種的進化關系樹(圖中百分數表示各物種與人類的DNA相似度)。DNA堿基進化速率按1%/百萬年計算,下列相關論述合理的是(

)第28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四個物種都由共同祖先通過基因突變而形成B.生殖隔離是物種朝不同方向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C.人類與黑猩猩的DNA差異經歷了約99萬年的累積D.大猩猩和人類的親緣關系,與大猩猩和非洲猴的親緣關系的遠近相同第29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題指南】解答本題需要明確:(1)影響基因頻率差異的因素:基因突變、自然選擇、遷入和遷出等。(2)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不決定物種的進化方向。第30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析】選C。本題考查生物的進化。A項中,物種形成的環(huán)節(jié)包括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其中突變又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故錯誤。B項中,自然選擇是物種朝不同方向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故錯誤。C項中,人類與黑猩猩的DNA差異為0.99%,DNA堿基進化速率為1%/百萬年,0.99%的差異經歷了約99萬年的累積,故正確。D項中,根據DNA相似度,可以計算得出大猩猩和人類的親緣關系比大猩猩和非洲猴的親緣關系近。第31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下列有關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B.產生進化的原材料的變異僅包括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C.自然選擇學說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核心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解析】選B。產生進化的原材料的是突變和基因重組,突變包含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突變。第32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2015·濱州模擬)圖示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第33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圖中A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原材料B.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是形成新物種的前提C.圖中B表示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D.圖中C表示生殖隔離,指兩種生物不能雜交產生后代【解題指南】解答本題的關鍵點:(1)區(qū)分突變和基因突變,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2)明確物種形成一定經過生殖隔離,但不一定經過地理隔離。第34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析】選B。圖中,A表示突變和基因重組,B表示地理隔離,C表示生殖隔離。突變和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原材料,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生殖隔離是指種群間的個體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產生可育的后代。第35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延伸探究】上題中自然選擇是定向的嗎?生物進化有沒有方向性?提示:自然選擇是定向的,生物進化有方向性。生物進化的方向是:低等→高等;水生→陸生;簡單→復雜。第36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方法技巧】進化和物種形成的判斷方法(1)進化取決于種群基因頻率是否發(fā)生改變。只要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生物一定進化。(2)物種形成取決于是否形成生殖隔離。①進化是量變,進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種。②物種形成是質變,新物種形成一定發(fā)生了進化。第37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下列關于生物變異與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變異均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太空射線能使種子發(fā)生定向變異C.一個堿基對的缺失引起的變異屬于染色體變異D.自然選擇會使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第38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析】選D。只有可遺傳的變異才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太空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堿基對的缺失是基因內部結構的變化,屬于基因突變;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選擇是定向的,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所以自然選擇會使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第39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考點二種群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計算以一對等位基因為例計算種群中基因頻率,主要分析四種類型的題目:1.已知基因型個體數,求基因頻率:某基因頻率=(純合體個數×2+雜合體個數)÷(總個數×2)。2.已知基因型頻率,求基因頻率:一個等位基因的頻率=該等位基因純合體的基因型頻率+1/2雜合體的基因型頻率。第40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計算常染色體遺傳和伴性遺傳基因頻率:用NAA、分別表示該基因型的個體數,用PAA、表示該基因型的頻率。用p、q表示A、a的基因頻率:①常染色體遺傳方式:第41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②伴X染色體遺傳方式:第42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遺傳平衡定律(哈代—溫伯格定律):當等位基因只有兩個(A、a)時,設p表示A的基因頻率,q表示a的基因頻率,則:基因型AA的頻率=p2,Aa的頻率=2pq,aa的頻率=q2。如果一個種群達到遺傳平衡,其基因頻率應保持不變。第43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高考警示】(1)根據公式計算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就不必考慮性別問題,特別是在理想條件下,符合遺傳平衡定律,可以直接代入公式進行計算。(2)只要群體不發(fā)生變化,不論自由交配或自交,基因頻率都不發(fā)生改變;但自由交配的基因型頻率不變,自交基因型頻率會發(fā)生變化。(3)在種群中一對等位基因頻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頻率之和也等于1。第44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考題回訪】1.(2013·海南高考)果蠅長翅(V)和殘翅(v)由一對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蠅種群有20000只果蠅,其中殘翅果蠅個體數量長期維持在4%,若再向該種群中引入20000只純合長翅果蠅,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的前提下,關于純合長翅果蠅引入后種群的敘述,錯誤的是(

)A.v基因頻率降低了50%B.V基因頻率增加了50%C.雜合果蠅比例降低了50%D.殘翅果蠅比例降低了50%第45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題指南】解答本題時需關注以下兩點:(1)種群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的計算方法。(2)用遺傳平衡定律公式計算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第46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析】選B。本題考查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的計算。因該果蠅種群vv的基因型頻率為4%,由遺傳平衡定律公式算出v=0.2,V=0.8,進而計算出引入純種長翅果蠅前,vv有0.04×20000=800,Vv有2×0.2×0.8×20000=6400,VV有0.8×0.8×20000=12800。引入后,基因頻率v=(800×2+6400)/(40000×2)=0.1,V=1-0.1=0.9,故A項正確,B項錯誤。因Vv、vv的數目不變,而該種群的總數增加一倍,所以Vv、vv的基因型頻率降低50%,C、D正確。第47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2015·濰坊模擬)某植物種群中,AA個體占16%,aa個體占36%,該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和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依次為(

)A.增大,不變;不變,不變B.不變,增大;增大,不變C.不變,不變;增大,不變 D.不變,不變;不變,增大第48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題指南】解答本題需要注意:(1)自交、自由交配過程沒有發(fā)生自然選擇等引起基因頻率變化的因素。(2)區(qū)分自交和自由交配,自交是相同基因型的個體交配,自由交配是所有基因型的個體隨機交配。第49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析】選C。由題意知,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40%,a的基因頻率為60%,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的百分比為40%×40%=16%,aa個體的百分比為60%×60%=36%,Aa個體的百分比為48%,A的基因頻率為16%+48%×1/2=40%。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為16%+48%×1/4=28%,aa個體的百分比為36%+48%×1/4=48%,Aa個體的百分比為1/2×48%=24%,A的基因頻率為28%+1/2×24%=40%。第50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延伸探究】上題中自交過程中,種群是否發(fā)生了進化?提示:基因頻率沒有發(fā)生改變,種群沒有發(fā)生進化。第51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方法技巧】自交和自由交配時基因(型)頻率變化規(guī)律(1)自交:種群個體自交時,純合體增多,雜合體減少,基因型頻率發(fā)生改變。自交過程不改變基因頻率。(2)自由交配:在無基因突變、各種基因型的個體生活力相同時,處于遺傳平衡的種群自由交配遵循遺傳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間種群的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不變。如果一個種群沒有處于遺傳平衡狀態(tài),自由交配不改變基因頻率,但改變基因型頻率。第52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加固訓練】1.金魚的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基因在純合時使胚胎致死(aa、XaXa、XaY等均為純合體)?,F取一對金魚雜交,F1金魚共63條,其中雄金魚21條,則F1金魚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個體中,a基因頻率為(

)A.1/8

B.1/6

C.1/11

D.1/14第53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題指南】解答本題的切入點:(1)從F1中雌雄比例推測出遺傳方式是伴性遺傳。(2)基因在X染色體上,計算基因頻率時注意雄性個體只有一條X染色體,雌性個體有兩條X染色體。第54頁,共60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析】選C。F1金魚共63條,雄金魚21條,雌雄比例不等,故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由于a基因純合時致死,F1雌金魚基因型為1/2XAXa和1/2XAXA,雄金魚的基因型為XAY,F1金魚自由交配,F2為3/8XAXA、3/8XAY、1/8XAXa、1/8XaY(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